诸天万界神龙系统全文免费阅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维斯特帕列
黄庭坚倒是不好酒,可对架在烧烤架上的烤肉非常向往,不断让仆役给他取来食用,这些烤肉的仆役都是沈隆调教过的,味道绝对不输于州桥夜市的旋炙猪皮肉。
“哈哈,这些酒进了我的肚子可是浪费,若是被诸位喝了,却能催生出更多名作来,既然如此,我又怎能吝惜”这点酒算什么要是能弄些名家书画回去,那可就厉害了。
“好,既然主人家盛情款待,那么就由我先抛砖引玉了。”米芾一听大喜,里面起身命人铺纸磨墨,借着酒意开始挥毫。
有他带头,郭熙、崔白、苏轼、黄庭坚等人也陆续起身,他们或是写字、或是作画,尽情展示着自己的绝世才华。
“待会儿我就让人送去裱糊店装裱,装裱好之后就送到道长房中。”宴饮结束,回去的路上,王雱对沈隆说道,说完半天不见沈隆应声,回头一看,他正看着书画发呆呢。
这是草书、这是隶书,这应该是行书吧哦,还是苏东坡写的,记得他的《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稿文》,这幅虽然不如《黄州寒食帖》,绝对也能算得上稀世珍品。
这是郭熙的山水画、这是崔白的花鸟画,呦,李公麟竟然把今天的聚会都画出来了,就算比不上《西园雅集图》,也差不到那儿去了。
今天雅集所创作出来的书画统统都归了沈隆,沈隆美滋滋地欣赏着,这要是能流传到后世,有一件算一件,绝对都是国宝啊!
可惜等自己完成任务带回去的话,这些作品都没有经历历史的沉淀,最多只能算是艺术品了,但是这些作品中凝结的艺术水准却依然存在。
看着他们恣意放达的样子,再看看这些灿烂的文明成果,回想起这些日子自己亲眼目睹汴梁城中繁华景象,沈隆就觉得,让如此璀璨的文明毁灭与蛮族之手,实在是太可惜了。
第477章 你愿意付出多大代价?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诸天万界神龙系统全文免费阅读 ”查找最新章节!
回到王安石的宅院之中,稍微休息一会儿,王安石父子就又过来拜访了,这几天他们已经把沈隆给他的书都匆匆看了一遍,打算和沈隆聊聊心得体会。
“从江宁出发之时,在下原本想着只要上下一心,革除大宋弊政并非难事,如今读了这些,方才明白当初却是想的简单了。”王安石抚摸着那本《王安石变法史》说道,他原本是执拗的性子,要不然也不会留下“拗相公”的外号。
可如今眼睁睁看着这些史料将他变法前后的细节、政策、结果尽皆展示,看到变法失败后的悲剧,王安石实在是无话可说。
“自古以来,变法又何曾简单过啊!”沈隆叹道,“商君所立之法虽然奠定了大秦一统六国的根基,自身却落得车裂的下场;吴起变法强楚,最终乱箭射死……”
吴起也是够牛逼的,楚悼王病死,旧贵族发动叛乱,包围王宫,用乱箭射死了吴起,吴起眼见自己无法逃脱,立刻扑在楚悼王的尸体上,旧贵族的箭矢也伤到了楚悼王的尸体。
伤害君王遗体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逆天大罪,楚肃王继位后,按律法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贵族;能在电光火石之间想出这样的办法,临死都能把自己的敌人全家拖入黄泉,沈隆简直佩服地五体投地。
“某虽不才,亦有此般心志,若是我大宋能富国强兵,纵使身死名裂又有何妨但细细想来,在下恐力有未逮啊。”王安石叹道,说话的时候目光直视沈隆,似乎想得到他的指点。
“这些日子读《商鞅传》和《张居正传》可有收获”沈隆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起王安石这段时间读书的收获来。
“商君,张叔大的确是不世之材,政才远在王某之上,王某远不能及也。”王安石说道,他对商鞅早已熟知,对张居正也是佩服不已。
叔大是张居正的字,此外他还有个号叫太岳,古人的称呼就是如此繁复,直呼其名不够礼貌,所以王安石用字来称呼他。
“介甫过谦了,若论眼光之深远,介甫不会输给他二人太多,介甫所欠缺的无非是这几样。”沈隆笑笑伸出手指一样一样数来,“秦孝公意志之坚、对秦国的掌控远在宫中那位之上,这一点介甫不否认吧”
“官家上承天命,下应民意,天下万民皆深敬之。”王安石断然反驳,在这种问题上可绝对不能马虎。
“呵呵,是我失言了。”沈隆换了个说法,“或者可以这么说,秦孝公大权独揽,而用文彦博的话来说,大宋却是官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哦,这句话是文彦博在熙宁四年与官家和两府宰执共论新法时说的。”小飞电子书
“在下在书中看到过。”王安石默然。
当时以文彦博为首的旧党一个劲儿说新法是与民争利,神宗直接就火了,斥道,“对新法反对最大的不是你们士大夫么关百姓什么事儿”
文彦博直接就怼回去,“大宋是和士大夫共治天下,而不是和老百姓共治天下。”这话可是够狠的,一下就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揭露无疑,神宗也无话可说。
“所以,商鞅可以借重秦孝公的威望,并利用立木为信等手段让新法顺利实施,而介甫却要面对文彦博等人的反对,就算是官家也没办法忽视文彦博他们的反对。”沈隆继续说道,“而张居正同样如此,皇帝年幼、太后又对他百般信任,在这方面介甫是比不了他们的,待变法开始之后,不单朝中的文彦博等人,就算是太后也会反对你。”
见王安石不说话,沈隆又竖起了第二根手指,“其次是得人,新法声势浩大,光依靠介甫父子二人显然是不够,所以你还得有一批能领会你意图,替你办事的可靠人手;张居正有他的门人弟子,而介甫你就只有曾布、吕惠卿这些人了,他们的想法可不一定和你一致,而且你对他们的控制也没张居正对门生的控制严密。”
“其三,介甫乃是刚直君子,对术恐怕没张居正掌握地那么娴熟。”变法不仅要有大势,要有得力的手下,政治手腕同样重要,看看沙瑞金在汉东省,简直是将高育良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啊,你要是把沙瑞金换成陈岩石,看能搞得定不
“其四,商鞅变法重视耕战,可以造就一大批新的军事贵族,这些人必然会支持新法,介甫的新法又会让那些人得利,他们又能给介甫提供足够的支持么”沈隆又问道,“青苗法、免疫法、方田均税法固然可以让小民缓一口气,但是他们绝无影响朝局的能力;改革科举倒是可以让一些士子进入朝堂,但是他们想要升迁还要很多年。”
“其五……其六……”随着沈隆的手指一根根竖起,王安石的脸色是越发得难看了,这么多问题,有些是他看了这么多史料已经想明白的,还有很多则是他之前没想到的,但听沈隆这么一说,又觉得非常有道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还有阻碍比想象的更多。
王安石父子一时心乱如麻,只能再次向沈隆躬身行礼,“还望沈道长教我。”
“这天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理清楚问题所在,总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应对。”沈隆将他们扶起来,“二位且放心,我既然来了大宋,又给你们看了这么多东西,自然不会置之不理。”
“如此有劳道长了,道长但有吩咐,在下能做的尽量去做。”王安石父子回到座位上。
呵呵,他还是没有完全对自己放心,沈隆听出了王安石话里的意思,不过并不在意,要是这么简单就完全相信某人,王安石也坐不稳执政的位置。
刚说的有点多,嗓子有些发干,他喝了口可乐润润,然后郑重地问道,“敢问介甫,为了变法成功,你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
第478章 论儒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诸天万界神龙系统全文免费阅读 ”查找最新章节!
王安石和王雱对望一眼,旋即起身再次郑重一揖,“若是能挽回大宋沦于蛮夷之手的惨剧,我父子二人纵使像商君、吴起那般也心甘情愿。”
沈隆忍不住摇摇头,“若是仅仅付出几条人命,就能做成这般大事,也太过简单了吧”真要是这样,戊戌变法也不至于失败,谭嗣同等人也不会白死。
“敢问道长,还要我等如何去做”王安石也有这个觉悟,他知道想要变法成功、让大宋富国强军,绝不是简单的事情,刚才那般说只是表明自己的态度罢了。
“敢问介甫如何看待儒家”沈隆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了王安石父子一个乍听起来似乎和此事毫无相关的问题。
王安石愣了下,他琢磨了一番沈隆的用意,觉得他可能是在考究自己对儒学的研究,于是郑重答道,“某自幼攻读经史,自诸子百家,至《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工,女工无所不问。”
“然后于经无不知其大体而不疑,盖后世学者与先王之时异也,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故也……彼其知而后独,以有所去取,故异学不能乱也,惟其不能乱,故能有所去取者,所以明吾道也……夫圣人之术,修其身,治天下国家,在于安危治乱,不在寻章雕句。”王安石字字铿锵,王雱在旁边不住点头。
这段话先说了自己研究范围甚光,不光儒学经典、诸子百家,就连医术、佛道、小说都进行过认真研究,研究之后得出结论,儒学必须是正统,其他学术宗派只能作为印证儒学的正统地位而存在。
佛、老只是近乎圣人而不是真圣人,天下只有唯一正确的道,那就是从三代、文武、周公、孔孟所延续下来的圣王之道。
这段话不算太过艰涩,沈隆来到大宋这么久,也能听懂王安石的意思,于是点头赞道,“介甫是真儒生、真学者。”
沈隆不一定赞同王安石的所有想法,但是对其中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信念还是非常佩服的,“自千年已降,的确没有比儒学更适合中原的学说了。”
纵然儒学有诸多问题,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学说天然符合农耕文明的需求,然而世界不会停滞不前,儒学也存在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所以最终走向没落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到了沈隆所在的时代,将儒学视为一种学说进行研究,或者读一些经典提高自身休养倒也罢了,想复兴儒学纯属做梦。
“不知道介甫有没有想过为何自汉唐以来,历朝历代都以儒学为根基,奈何最终都走向没落了呢”沈隆又问道。
“此乃德政不修,奸佞当道之故,汉有党锢之祸,唐有藩镇之乱、牛李党争,故而由盛至衰。”王安石想也不想答道,这也是儒家固有的思维。
这个答案可不能让沈隆满意,他摇头道,“这些却只是皮毛而已,三百年治乱轮回,其根源却在于土地兼并。”就像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顽疾一样,土地兼并也是封建社会绝不可能治愈的绝症。启炎读书
“无论汉唐也好,大宋也罢,归根结底都可以说是帝王与掌握了土地的阶层共治天下,在汉,是刘氏与豪强世家共治天下;在唐,是李氏与关陇军事贵族、世家以及寒门士子共治天下;到了大宋,就是文彦博所说那样,天水赵氏和士大夫共治天下。”
“官员、士子代天子牧万民,介甫,是否可以这么说”沈隆说完问道。
“土地兼并之说在下尚有疑问,不过共治天下一说的确如此。”王安石想了想答道,这有什么问题么千年以降历朝历代不都是这样么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历朝历代,掌握土地的无非就是贵族、僧道还有读书人了。”贵族和读书人自不必说,至于僧道么,大相国寺名下就有许多土地,这里面有皇室赏赐的,有信众供奉的,也有他们自己购买兼并的。
“同时他们也帮着天子牧守万民,按照介甫的想法,这些人都应当上应天子,下抚黎民,在朝尽心理政,在地方体恤百姓,如此天下自然安宁。”
“诚然如此。”王安石颔首应许。
“但人皆有私心,不管地主也好、勋贵也罢,谁家不想自己的地多一些,交得税少一些,而他们也有这个能力兼并更多土地,将税赋劳役推到其它人身上;王朝初期,由于战乱导致人口减少,大片土地撂荒,只要不像隋炀帝那么折腾,普通百姓也能活得下去,国家自然安宁;可到了王朝中期,富者阡陌相连,贫者无立锥之地,不仅百姓活不下去,朝廷的税赋也越来越难收上来了。”这是后世大家都认可的。
“所以在下才想变法,让百姓少受些苦。”王安石插话道。
“不知道介甫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夺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介甫的新法夺得可不是一个人的钱财,他们怎么可能答应”沈隆嗤道,“这不是与虎谋皮么介甫多亏是生在大宋,若是到了大明,恐怕全身而退都是奢望。”
张居正不就在死后被抄家了么得罪整个统治阶层的活儿那是这么好干的
“可若是任由种种弊政持续下去,等异族占据中原,他们也落不了好吧”王安石反问道。
“这方面他们的经验就更足了,不管再怎么改朝换代,治理天下还是要靠读书人,大不了换个皇帝叩拜就是了,连衍圣公家都是这么干的,何况一般读书人他们并不害怕改朝换代,甚至还有人将其视为机会。”只是大宋的读书人没想到蒙元那么残忍罢了。
“哎,其实说到底啊,儒家擅长分饼,但是不会做饼,而且在分饼的时候又时常给自己多分点,开始饼多点的时候还没杀,可等饼吃没了,天下太平也就维持不下去了。”沈隆叹了口气说道。
第479章 如何做饼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诸天万界神龙系统全文免费阅读 ”查找最新章节!
王安石背坐直了些,微微张嘴就要反驳沈隆,沈隆不等他开口就抬手制止,然后反问道,“介甫也知道现在兼并日盛,否则也不会提出均田免税法,那我们就用均田免税法来举例子聊一聊吧,假如天下土地不够种了,介甫当以何应对”
“清丈土地,清理隐田,将土地根据肥瘦分为数等,分别缴纳不同税赋……”王安石答道,这也是他方田均税法中采取的策略,这种办法也不是他的首创,宋仁宗年间,郭谘和孙琳就曾经在肥乡县采取过类似的政策,王安石不过是延续发扬了他们的做法而已。
从沈隆交给他的史书上,王安石得知,方田均税法遭到了司马光等人的极大反对,最终被废除,所以他说到一半儿就停住了,这办法已经被证明无效了,这件事沈隆显然也知道,自己的答案肯定不能让他满意,于是王安石问道,“难道还有其他办法”
“看吧,我就说儒家只擅长分饼,却不会做饼,这件事就能看出,就算是介甫这样的大才,也仅仅将眼光局限于现有的土地。”沈隆摇头道,他再次关上窗户,幕布上又出现了之前那张地图,沈隆指着地图说道,“要想解决土地不足的办法有很多,其一,为何不开垦新的土地大宋境内可供耕种的土地还有很多,两湖开发未足,尚可开拓出大量土地。”
“再往南看,交趾境内阳光充足、土地肥沃,可一年三熟;此地原本我中原故土,可惜大宋开国时册封了交趾郡王,其后又有李公蕴开创李朝,致使交趾郡从中原分割出去,实是可惜啊!若能开发两湖使荒地变为熟地,再收复交趾故土,可保大宋数十年勿用为少地缺粮而忧心,这就是做饼的本事了。”沈隆说道。
“介甫觉得是司马光、文彦博这些人好对付,还是两湖、交趾的野人好对付”从司马光、文彦博嘴里扣土地出来,怕是比后者更难吧
“这……”王安石沉默片刻,然后反问道,“无论是开拓两湖,还是收复交趾,都要有财力军队支撑,如今朝中可没这个钱,这又该如何是好”
“此事先不谈,我再来说说第二种做饼的办法吧!”沈隆继续说道,“百姓生活日益艰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地少,二则就是地里的产出少,前者可以通过开拓两湖、收复交趾等办法来解决,而后者么,可以研究如何增加粮食产量。”
“如果一亩地能种出来之前两亩地的粮食,这不就相当于大宋的土地多了一倍这同样是一种做饼的办法,然而你们儒家还是不会去做,或者偶尔有人这么去做,却引不起你们的重视。”沈隆又问,“敢问介甫,如今大宋亩产几何”
“范希文曾在仁宗年间上奏本曰‘臣知苏州,田出税者三万四千顷,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在下在江宁所见,当地产出亦是如此;苏州、江宁土地远比北方肥沃,姑且算来,整个大宋的亩产怕还不到三石。”王安石想了想答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