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武夫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特别白
毛利元信只感觉浑身冰凉,再也不敢提出之前的条件了,只是跪在地上。“弊藩绝无此意。”
“好,既然你们没有这个意思,那就不要再迟疑了。”周璞毫不留情地下了命令,“我们之前给的条件,就是最终的条件,贵藩能接受最好,不能接受也没办法!告诉你吧,我们的战舰已经开始在贵藩的外海集结了,贵藩若是在五日内不肯归降,打出旗号,迎奉我军上陆,我们大汉的军队,就会将贵藩视作为敌人,那时候就不要怪我们大汉不留情面了!”
“五日”这个时间毫不宽限,毛利元信只觉得有些晕眩,他没有想到这位使臣突然就这么强硬。
“是的,只有五日时间,而且就是从今天算起的。”周璞的脸上露出了讥讽的微笑,“我现在就在小仓城,和贵藩隔海相望,五日时间,想必是足够贵藩考虑了吧?若是贵藩一意孤行、无视我们的美意的话,那我就在小仓城指挥大军围攻贵藩,倒也算是方便!”
“大人!不要如此!”毛利元信再也顾不得许多了,连连向周璞告饶,“请大人放心,弊藩上下决心已定,绝对不会有所反复的,还请大人静待在下去复命。”
“那你就快点去吧,可别浪费了贵藩的宝贵时间了。”周璞挥了挥手,示意他离开,“现在我跟贵藩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五日之后贵藩若不归降,那就不要怪炮火无眼,去吧!”
在他的呵斥之下,毛利元信灰溜溜地离开了小仓城,再也不见了之前的意气风发,而看到他这么失魂落魄的样子,不光是周璞,就连岛津忠恒和立花宗茂也大感快意。
“大人做得太对了!对毛利家这种反复之人,必须要强硬,要逼着他们无路可走,只能投靠大汉,再也不敢提出什么别的条件来。”岛津忠恒忍不住夸赞了周璞,“在下敢料定,三日之内,毛利家必定归降!”
“但愿就如藩主所说吧。”心情畅快之下,周璞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大明武夫 第1647章 德川这个逆贼
对毛利家,周璞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为的就是尽快将毛利家给逼降,这也是形势之所必须。
现在,九州岛的乱事已经被渐渐地平定了,不管是幕府还是亲幕府的藩主、抑或是暴乱的天主教民,都已经被大汉军队一视同仁地击溃,他们的核心人物都已经死在了刀兵之下,而那些士兵和平民们,则被大汉打散了编制,然后强制编入到了劳役营当中。
既然九州岛的事情已经解决,那么下一步的行动就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了,这些天赵松和他的参议官们一直都在闭门研究下一步进攻九州岛的问题。
虽然在一切具体的细节问题上大家还有一点小争议,但是大的战略大家都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要彻底贯彻天子选定的征日基调两路进兵,一路北上进攻京都,一路直接登陆关东平原。
关东平原是幕府的根本重地,直击关东肯定会给幕府带来极大的震动,并且真正伤到他们的根基,不过德川幕府在那里经营多年,拥有的力量和根基肯定不能和九州与西国相比,所以先行进攻京都不仅可以尽快占取日本朝廷的大义名分,也可以吸引幕府去驰援京都,消耗他们在关东的实力,更加方便大汉直击关东的行动。
所以,尽管身为关东登陆的主力军和计划人,但是赵松和他的参议官们都十分重视进攻京都的行动。按照之前朝廷商定的结果,进攻京都一路当由使臣周璞负责,以体现大汉匡扶藩国纲纪、讨伐不臣的正义性,不过周璞从未带过兵,所以肯定就需要有参议官来辅佐他。
另外,给他分配多少兵力也令人颇费思量,因为大家都对九州岛上的藩军的战斗力没有多少信心,除了萨摩藩和柳河藩因为都是战国将领带队而多少有些底蕴之外,其他投降他们的藩,军力都十分孱弱,完全不在赵松等人的眼中。
而大汉军队的数量却又太少,赵松和眼光都不想要分太多兵力给周璞,以至于削弱他们在关东平原上和幕府决战时所能够动用的兵力。
在这样的情势下,毛利家的地位就体现了出来毛利家也是战国时代的豪强,虽然领地被幕府用各种手段大大削弱了一遍,但是毕竟还有当年的底蕴在,很多人甚至多次参与过战争,积累有丰富的经验。
这也是周璞一开始就刻意优待拉拢毛利家的原因。
可是事实证明,毛利家实在太过于奸猾,一味地优容笼络他们,非但不能够把他们拉入到手中,反倒还会给他们以侥幸心,让他们想要借着机会索要更高的条件。
既然如此,那不如干脆强硬应对,逼迫他们马上做出选择来。
现在周璞已经和他们说得很明白了,在规定的期限之内必须投降,如果不投降则要把毛利家视作为自己的敌人,并且会直接攻打。他要让毛利家知道,现在他们已经没有多少选择了。
在当天,已经被周璞吓得惊魂未定的毛利元信再也不敢耽搁,赶到了长州藩内,然后将周璞的强硬条件转述给了藩主毛利秀就。
毛利秀就也当即被大汉突如其来的强硬态度给弄得大惊失色,他马上再度召集了藩内的重臣们商议此事。就在这时,他们也接到了大汉的炮舰已经出现在了下关的海面上,随时准备开炮进兵的消息。
虽然他们对大汉如此蛮横不留情面的举措有些心怀不满,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大家也一筹莫展,说不出除了屈从之外还有什么办法毛利家等了多少年才碰到这样的机会,实在不甘心放过,继续对幕府臣服。
再者说来,如今他们已经是首当其冲,再不投降的话恐怕就会变成大汉进军的第一个祭品,因此人人都觉得此时除了答应大汉的条件之外也无路可走。
不少人在不期然间想起了当年小早川秀秋的故事。
小早川秀秋是战国名将,是丰臣秀吉的外甥,一度身为丰臣秀吉的养子,后来成为了小早川隆景的养子,并继承了小早川家督。
他在丰臣秀吉死后表面上追随毛利家,但是老早就投靠了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的战场上,他一度踌躇犹豫,但是德川家康果断下令部下轰击他们的军阵,催促他作出倒向自己的最后决断。
就是在德川家康的威逼之下,做出了最后的决断,在西军当中反戈一击,结果给西军带来了重大损失,最后成全了德川家的天下。
小早川秀秋此举,自然得到了毛利家全族的憎恨。然而时移世易,没想到到现在,他们却又要体验一把被人把刀兵架在脖子上逼迫作出决定的感觉了。
因为时间紧迫,所以毛利秀就也顾不得再和二条康道以及朝廷商量,只是知会了二条康道一生,让他明白体谅自己一族现在所面临的处境,
二条康道听到情势如此陡然变化,当然也十分惊诧,但是他也无可奈何,只能眼看着情势继续发展下去。
如同老对头岛津忠恒所预料的那样,毛利家在三天之内就全盘答应了周璞所提出来的条件,向大汉归降,并且到处发布檄文,要匡扶朝廷,雪洗家仇,把残暴不仁的幕府击垮,并且号召天下藩主起来反抗幕府。
毛利家身为本州岛上的藩主,在战国时代也算是赫赫有名,所以他们的传檄再加上朝廷散发的诏令,很快就在本州岛上引发了轰动,人们愕然现在此时幕府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大汉一个敌人,还有国内的死敌朝廷和强藩。
这种风雨飘扬的形势,更加让各地的藩主对幕府的信心产生了动摇,进一步打击了幕府的威望。好在毛利家的反叛,幕府之前就有所防备,所以毛利家领地北方的广岛藩早就在边境上部署了军队,打算阻止毛利家的侵扰。
不过,虽然打出了反旗,但是毛利家并没有和岛津家一样第一时间进军,他们反而按兵不动。这一方面是为了集结藩中的军力和资源,另一方面,则是在等待大汉军队上陆。
是的,虽然毛利家的降服,大汉进军本州岛已经是一片坦途,幕府在西国的统治也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而就在这几天当中,借着毛利家降服的事实,大汉军队高层内部对两路分兵的数量和侧重方面的分歧,也终于得到了弥合。毛利家顺利投降,可以让他们省去了很多顾虑。
在赵松的命令下,征日军辽东团内抽出了一个营投入到周璞的帐下,这接近千人的兵力,就是大汉在北上大军中所派出的全部兵力了。同时,原辽东团的参议官黄昌国也被命令跟在周璞身边,以协助周璞指挥大军。
当然,这绝不是从九州北上进军京都的所有人马,在大汉军队的号令下,整个九州岛上投靠大汉的藩主都被动员起来了,他们将把藩内的军队都派出来,跟随在周璞和黄昌国的麾下。
这些藩军之前就在讨伐各地暴民的战斗当中被聚集起来,而且经过了大汉军队的重新整编,差不多有上万人。而剩下的人则继续留在九州,协助大汉军队镇压各地的平民,以免再度爆发乱事。
因为大汉海军的运输船肩负着运输给养的任务,而且留在九州的大汉军队主力还另有调用,所以只能将一小部分运输船交给这些北上的军队使用,没办法将这些兵力一起都运输过去,所以周璞只能选择先将他们在小仓城外集结起来,然后逐次运输到海对面长州藩的领地。
为了稳固局势,同时为了显示大汉的威势,周璞带着他直属的大汉军队,在战舰的护送下,先行踏上了本州岛的土地。
毛利家的人早已经在对岸等候了,当他们看到大汉巍峨的战舰以炮口全开的战备姿态列队出现在外海的时候,如同周璞所希望的那样,都被慑服了,大汉的炮舰之前在福冈和长崎登陆,舰船炮利的印象早已经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可是当亲眼看到这些战舰的峥嵘面目时,仍旧忍不住心生敬畏。
他们明白,只要大汉想的话,这些战舰就可以让长州藩沿海地区都变成一片白地,就像长崎所遭遇的那样长崎城和长崎居民的遭遇现在已经传入到了他们的耳中,他们悲惨的遭遇并没有激起同仇敌忾的义愤,反倒是让长州藩上下对大汉更加畏服。
就在他们满含敬畏的注视下,周璞跟黄昌国走出了战舰的舱室,然后下了舷梯,来到了栈桥上。他们两个都是一脸严肃,黄昌国更是一身军服,身上还戴着自己的勋章,显得傲慢非常。
看到大汉的侍臣到来之后,从藩主毛利秀就到毛利元信等藩臣,人人都恭敬肃立,等到周璞走到了面前之后,周璞面色沉静,看也不看两边跪倒在地的人们,径直地向前走去。
不过,虽然表面上毫无波动,但是他的内心却已经是心潮澎湃。
虽然他不久之前来过本州岛,但是当时是有重任在身,行色匆匆,更加提醒吊胆害怕被人发现。哪里及得上如今带着大军被长州藩主跪迎的风光?
不经意间,他也想到了一个事实他是第一个带着大军踏上日本本州岛的汉人,他参与了一项之前前所未有的勋业。这又怎么可能不让人心潮澎湃?
就在几年之前,他都不可能想得到自己还有今天。
就在他的身后,一艘艘运输船也停泊到了栈桥边,然后大汉的士兵们也在军官的带领之下走出了运输船,然后以整齐的队列继周璞和黄昌国等人之后走到了本州岛的土地上,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支踏上本州岛的外国军队。
虽然大汉军队的官兵们都默不作声,但是他们沉静的态度和严整的队列仍旧给了对面的人们以极大的压力,人人都在这种肃杀的气氛当中心慌意乱,好不容易才没有闹出骚动来。
周璞强行压住了心中纷至沓来的杂念,他走到了毛利家藩主和重臣们所处的地方,虽然从未和毛利秀就见过面,但是他知道跪在首位的肯定就是藩主毛利秀就本人。
“可是藩主?”
“鄙人正是长州藩主毛利秀就,见过天使!”毛利秀就马上以头触地,恭恭敬敬地答,“之前鄙人不识大体,对天使多有得罪,还请天使恕罪!”
“藩主公忠体国,主动弃暗投明,帮助****讨伐幕府,何罪之有?请起,请起!”周璞的语气变得热烈了许多,“之前为了一些小事,两边有所争执,但是这只是一些小误会而已,现在既然藩主已经反正,那么之前的事情都已经不用再提了。还请藩主以后继续为国效劳,为贵国的社稷效劳!”
“弊藩之前早已经和德川家有了血海深仇,只是因为幕府势大才不得不虚以委蛇,觍颜臣服于他们。当时以为幕府如此倒行逆施,一定不能长久,结果没想到居然居于臣下三十年,惭愧,惭愧”毛利秀就抬起了头来,满面羞愧地看着周璞,“幸亏有****兴起天兵,为我国匡扶正义,讨伐暴虐成性的幕府,由此我们才能够摆脱继续臣服于幕府的悲惨命运本藩上下,生生世世皆感念****之恩!”
他说得十分慷慨激昂,好像马上就要流出了眼泪似的,即使心里知道他这只是演戏而已,但是周璞也感到颇为高兴。
毛利家善于观望形势,顺服于强者,果然名不虚传。
“我朝天子奉天承运,开创新朝,英明神武胜于秦皇汉武,自然胸怀天下。陛下亲口说过,日本虽然孤悬海外,但也算是天下一隅,不可置之不理。”周璞淡然笑了起来,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天子听闻幕府横行霸道,挟制君上,欺凌臣下,早已经是怒不可遏,最近以来幕府又多次触怒我国,所以天子震怒,决心兴大军讨伐,恢复贵国的纲纪,这是我朝天子代天行事的善举,也是贵国的幸运。”
“是,是”尽管心里对周璞的这些话不以为然,但是毛利秀就还是连连点头,一点迟疑都没有。
现在形势比人强,大汉已经打过来了,而且把幕府打得落花流水,自然他怎么说都有道理,再说了,毛利家已经投靠了他们,那么把他们说得越是正义,自己就越没有责任。
就在这三言两语之间,周璞和毛利秀就化解了之前两方因为讨价还价而暂时兴起的矛盾,重新为了讨伐幕府这一共同目标而团结了起来,只要战事顺利,这种团结就能够维持下去。
不过,毛利秀就对形势并不是一味的乐观,他知道,虽然在九州岛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败,但是幕府的底蕴和实力仍旧十分强大,手中还握有巨量的土地和人口等资源,并不是轻易就能够挫败的。
不说他们的老巢关东,就连京都,根据他们所掌握的情况,也集结了大量来自幕府和各藩的军队,就算战力不高,至少数量是摆在那里的,恐怕有数万人之多。
所以,大汉将要派出多少人北上进攻京都,对他来说也就是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了。因为这就代表着他们本藩的军队要面对多大的压力。
他想要直接问周璞,但是又不敢问。于是他一边和周璞应答,一边则和其他藩臣一样,小心地看着后面的运输舰,估算大汉到底派了多少人上来。
他这幅模样,周璞自然也明白他的心中所想。
“幕府虽然怙恶不悛自作自受,但是毕竟盘踞了日本这么多年,手中的实力不容小觑,所以为了击垮幕府,我们大汉也已经做了各种各样的准备。”周璞不慌不忙地说,“今天偕同我们上岸的,只是第一批大汉的军队,后续的军队源源不断,都会开到这里来,协助贵藩一同向京都进军,早日将贵国的朝廷从水深火热当中解救出来!”
“那敢问****准备派多少军队进军京都呢?”忍耐了许久之后,毛利秀就终于还是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问了出来。
“既然是恢复贵国纲纪,保卫贵国朝廷,那自然要用贵国自己的人才好。”周璞淡然答,“所以,我们这次北上的军队,以九州岛上归正****的藩军为主,不下万人。同时,为了支援贵藩和这些藩军,大汉军队还特意抽调了千人,偕同大家一同向京都进军!”
“千人?!”当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毛利秀就忍不住目瞪口呆,他有些发颤地看着周璞,仿佛不相信自己所听到的事实一样。
“虽只千人,但是这是我军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同幕府交战足以以一当十甚至更多,藩主又有何惧?”周璞斜睨着对方,仿佛是在嘲笑对方的胆量一样,“进军京都,拥立朝廷,本就是贵国国内之事,由贵国的藩主们自行其是本就是合情合理,藩主何必惊诧?至于我们大汉的军队,那自然是要直奔关东平原,和幕府决战!德川家光那逆贼,必定在****大军面前束手就擒!藩主又有何惧?!”




大明武夫 第1648章 任我宰割
为了避免毛利家产生动摇,他之前对大汉军队的数量、以及准备派到北上的军队数量都予以了隐瞒,可是现在到了整个军队向京都进军的时候,对方就算发现也已经晚了,还是只能按照大汉的步调前进,他们已经打出了反旗正式反对幕府,那么已经没有回头的路可以走了。
毛利秀就的脸色先是僵了一下,然后很快就又舒展了起来,甚至还有一抹喜色。
虽然周璞刚才的话明显有一些对他的讥嘲和蔑视,可是他现在顾不得这么多了,他反而庆幸大汉军队如此部署,让他不用背负最大的责任和风险。
大汉如果依靠海上的力量直奔关东和幕府决战的话,想来幕府一定会拼尽全力去集结部队和大汉决战,以保卫自己起家的老巢和都城所在之地——而这就意味着他们对京都的防卫肯定不会拼尽全力,自己所要面对的抵抗不会特别厉害。
这对他来说当然是个极好的消息。
不光是他,就连他后面的那些藩臣们也是一脸如释重负的表情,刚听到大汉只派了千人大军随同他们进军京都的时候,他们可是都吓了一跳。现在忧虑总算解除了。
虽然不知道大汉具体将会怎样去和幕府决战,但是对只想要恢复家族旧领地、不想要称霸天下的毛利家来说,只要打平了西国,东国的幕府又无力打过来,那么其他事情他们也就不用去操心了。
“大人,为了迎接您和天兵,我们已经在藩内准备好了居所和饭食,不过弊藩简陋,请大人不要介意。”因为心情甚好,所以毛利秀就脸上也堆满了笑容,“还请大人随鄙人一起前去藩城吧。”
然而,周璞却没有答应,他反而走到了毛利秀就旁边的一个人身边
“右府大人,多日不见,别来无恙啊?”
他是在刚才发现身处这群人当中二条康道的,因为之前和二条康道有过一些来往,并且对他印象还不错,所以周璞决定先给他打个招呼,或者说至少也跟日本朝廷的人建立一个联系。
二条康道是在听说毛利家答应了大汉的条件决定尽快投降,并且准备迎奉天朝使臣的时候,主动要求参与到迎奉使臣的行列中的。因为对他颇有些歉疚,所以毛利秀就直接就答应了这个要求,把他也带到了下关。
他也随着毛利秀就一起藩臣们一起对周璞行礼,混在人堆里面毫不起眼,不过他心里却颇为焦急,想要和周璞搭上话,本来已经打算主动开口了,当看到使臣主动向自己走了过来的时候,他也松了口气。
“外臣二条康道,见过天使。”已经站了起来的二条康道,对着周璞长身作揖,“天使信守承诺,弊国感恩不尽!”
因为如今的形势所然,二条康道对周璞格外的恭敬,言辞当中已经以藩国大臣自居。
“出兵贵国,是我朝天子的决意,本官可不敢居功。”周璞只是淡然跟他点了点头,对他的态度颇为满意。“此处并不方便多话,眼下我们就要进军藩内了,右府大人就随我同行吧?”
“谢大人!”二条康道又是一喜,连忙答应下来。
在周璞下令离开之后,海边的毛利族人和藩军,以及大汉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向长州藩境内行军。长州藩的藩军分列在两边,而大汉登陆的军队则以行军队列昂然走在中间,相比于那些藩军,更加显得雄姿英发。
因为这是大汉使臣首次踏足到本州岛的土地,毛利家也觉得意义非凡,再加上他们希望讨好周璞,弥补之前行为给大家带来的影响,所以特意搞得十分隆重,不光是是毛利家本家的人全体出动,就连毛利家麾下的将领,除了在北方边境防范浅野家以及幕府的军队袭击之外,也悉数到场
他们这样苦心安排,倒也算是得到了应有的效果,至少在他们看来,大汉天使不计前嫌和藩主相谈甚欢,并且并没有要收回之前恢复毛利家一百二十万旧领地的承诺的意思,至于那个太政大臣的头衔,想来大汉也并不会在意。
带着那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这些毛利家的上层人物们骑着马簇拥在周璞的身边,偕同他一起前往藩城,不过他们明智地保持了距离,因为大汉的使臣正在跟右大臣二条康道商谈。
之前因为担心周璞对朝廷的行为耿耿于怀,所以二条康道心里还有些担心,不过当刚才和周璞谈笑风生了一会儿之后,他就放心了许多,这位使臣并没有追究他们的意思,反倒是刻意在安抚他。
“之前在京都辞别,约定了来日再见,不过那时候在下也知道前路艰险,不敢心存侥幸,反而打定了必死的决心。”在猎猎的夏风当中,二条康道长叹了口气,“总算是得天之幸,一切都还算顺利,法皇陛下和天皇陛下顺利脱离,在下也保住了一条性命……在下现在也要替法皇陛下和弊国的朝廷感激天使。”
“贵国国祚千年,自有列祖列宗庇佑,贵国国主吉人天相,自然不会被些许宵小所欺。”周璞回答得颇为客气,不过却好像绵里藏针,“不过……右府大人,想必你已经将我们之前谈好的条件跟贵国的国主说清楚了吧?不知道他意下如何?”
这个问题直击要害,倒是让二条康道刚才的兴奋之情渐渐消失了。
这位大汉使臣也是用这种不怎么客气的问题,暗自提醒他,刚才说起“法皇”和“天皇”的称呼已经不合时宜了。
被人这么当面这么指摘,当然是如迎头泼了冷水,失落和郁闷是免不了的,但是他也知道,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办法回头了,些许屈辱也算不了什么。
他呆愣了片刻之后,轻轻点了点头,然后颇为恭顺地回答,“启禀大人,弊国国君之前已经得知了我和左府大人同您商讨后确立的协议,他也感念匡扶社稷之恩,觉得应该以这种方式来回报,所以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来。所以从只要朝廷回归京都,从今往后,日本就是大汉的藩国了,永世不移!”
1...687688689690691...7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