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教父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黑色贝斯
而且二十世纪娱乐只是一个小公司,在圈内的影响力不算大,有合作愉快的华纳、环球压着,二十世纪娱乐翻不起多大的浪来。
但这一点,随着乐队自己成立唱片公司的事情公开,华纳和环球也未必会继续站在乐队这边,一切还要看未来的运作。
阳光海岸只能做北美发行,有海外发行权吊着,再加上过去还算愉快的合作,拉拢华纳和环球,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唱片公司层面上,除了在业内没什么话语权的二十世纪娱乐以外,乐队一直小心翼翼,没有得罪过谁,更是和华纳、环球两大巨头一直保持着非常不错的关系,随着乐队市场价值越来越高,占据一个“合作方”的名额并不是难事。
重点还是在于明星之间的竞争,这才是黑得考验所有人想象力的地方。
但是,同类别之下的竞争,在二线顶这个位置,差不多就到头了。
想要跨入一线,单单只是压过其它的摇滚歌手、乐队是不够的。必须要面对整个流行乐坛,最起码是整个北美流行乐坛的竞争,而不仅仅只限于摇滚。
在这个层级的竞争中,单靠现有的盟友,是不足以挡下所有敌人的。
“《燃烧》和《信仰》加起来,想跨过一线还困难了点……”
罗杰盘算了片刻,摇了摇头,暂时不去考虑这个问题。
一线的位置有限,一个萝卜一个坑,想要上位,不但要压倒所有的竞争对手,还要把前边的人拉下来。
这不是发行几张销量大爆的专辑就能做到的事情。
目前稳定的一线都很年轻,三名超一线倒是都开始老去,或者是退隐。
年近五十的佩内洛普-加西亚就不说了。
休-格兰特倒是还在当红之年,虽然这位天王的年龄和拉丁天后差不多,但男人还有一个越老越吃香的说法,再红上十年八年也是有可能的。
但也不排除休-格兰特拿到了所有该拿的东西,想要退休享受生活。
在接受采访时,虽然没有明说,但休-格兰特也表现出了这一点。
至于米迦勒-杰佛逊……
米兰达-斯特里普已经接触上了对方的律师,虽然那位大名鼎鼎的讼棍出于谨慎,没有透露太多有价值的信息。
但从种种蛛丝马迹来判断,这位黑人天王和索尼之间的龌龊已经快要压制不住了,很有可能走上前世那位的老路。
别说继续火下去,还能活几年都是未知之数。
即使不考虑这一点,因为健康的缘故,米迦勒-杰佛逊近期也渐渐减少了公开的活动,只要没有好转的迹象,维持不住超一线的影响力只是时间问题。
三名超一线都要让位,肯定是由一线之间争夺,去补上这个名额。
无论是谁成功上位,一线的名额都会空出来几个,供二线顶级的歌手和乐队争抢,这就是乐队的机会。
尽管不知道这个机会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可能是一两年,也可能是五六年,甚至十年以上,但早做准备绝对不会是坏事。
除了机会之外,乐队现在的影响力也远远达不到一线的标准,出色的专辑倒是够多了,很多一线都没有这么多高水准的专辑。
但除了专辑之外,无论是奖项,还是大获成功的巡演,亦或是其它方面,都差了不少。
这些都急不来,只能靠时间慢慢积累。
根据公关团队的报告,除非是极少数的特殊情况,一支乐队,或者一名歌手在格莱美上连续获奖,上限就是三次。
三次之后,除非出现了“不得不给出重要奖项”的特殊情况,否则都会被冷藏至少一到两年。
如果明年《信仰》专辑获奖,就是连续第三年了。
到了2003年,最多也就拿些最佳编曲之类无关紧要的小奖,和没得奖没什么区别。
至于说用“特殊情况”逼迫格莱美给乐队颁发重量级奖项……
根据xianzaishehui局势来看,乐队在这方面不存在优势。
乐队里没有少数族裔、没有“非人类角色”、虽然有同性恋,但却并非绝对核心……
任何现有的,或者未来几年会出现的政治正确都扯不上关系,无法利用外部环境来为乐队造势。
“要是有个黑人……”
想到这里,罗杰打了个冷颤,连忙将这个可怕的念头甩出去。
乐队现在的配置就很好,不需要请一尊“大爷”回来供着。
哪怕是为了政治正确,也绝对不是一件值得的事情,损失会远远超过收获。
格莱美的通奖要缓上几年再去考虑,乐队下一阶段的目标,应该放在巡演上。
这也是经纪人团队给出的建议。
想到这里,罗杰在备忘录上写下一个单词:一线。
然后又在下边划出一行备注:巡演。
受限于唱片合约,起码要到年底,乐队才能获得自由身。
除了下半年计划中的巡演之外,真正开始下个阶段的计划,最快也是明年的事情了。
不过,相关的前期准备,却是从现在就可以开始。
尤其是至关重要的市场调查,提前一年甚至两年开始行动,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事实上,在流行乐坛中,这很常见。
想起十月份的巡演,罗杰挠了挠头。
“怎么总觉得忽略了什么事……”
但是无论如何苦思冥想,却始终都想不起来,干脆将这件事丢到一边,只当是个错觉。
将初步的想法罗列出来之后,顺手转发给西奥多,要求经纪人团队给出一个相对完善的计划,并根据计划作出初步的工作。
然后这件事就被暂时放在了一旁。
打开工作邮箱,收到豪斯曼律师发来的邮件,最新一批的版权注册已经完成,并附上了相关的扫描文件。
至于版权证明的原件,还在邮寄的路上。
北美的快递行业效率一向算不上高,和太平洋对岸根本没法比。
除非是15美元以上的加急快递,否则别想着隔天能收到,最起码也要等上三五天。
不过只要版权注册完成
第325章 先导EP:《深渊》(上)
一间小型会议室中,桌子中央摆放着一台cd播放机。
外扩的音响中,在动人而又强劲的低音伴奏下,响起罗杰的低吼:
“邪恶女士!邪恶!她是个魔法般神秘的女人。邪恶女士!我思想中的邪恶!她就是夜之皇后!”
“她会适当地将你处理。她就是邪恶之女王!当心!她正将你吞入黑暗。奇迹般的女士!”
随着音乐结束,一只手按在暂停键上。
“怎么样效果满意吗”
开口的是迭戈。
和大多数包揽大权的制作人不同,在和罗杰三人的合作中,迭戈更多的是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顶多在后期制作上有一定的主导权。
而涉及到专辑的理念、结构等问题,真正做主的人是罗杰,而不是身为制作人的迭戈。
不过作为一个为了美元而选择这一行的人,迭戈并没有太多的权力玉wang。
只要能让自己赚到足够多的钱,迭戈不介意以制作人的身份,去做类似实习生一般“打下手”的工作。
随着此前几张专辑的销量大爆,迭戈的团队,在《燃烧》和《信仰》两张专辑上的报价,已经喊到了500万美元。
尽管不涉及到任何后期分成,但这也是一个非常高的价码,除了有数的几个顶级音乐制作人,这个数字差不多就到顶了。
反正这笔钱是二十世纪娱乐来出,罗杰压根不在乎。
不过话说回来,以每张专辑250万美元的价格,若是自己乐队来出钱,无论是从能力,还是默契程度考虑,罗杰也认为迭戈的团队值这个价。
虽然现在考虑唱片合约结束之后的新专辑有些遥远,但雇佣迭戈的团队,已经在罗杰的计划之中了。
当然,这是未来的事,至少一年,或者更长时间以后才会开始筹备,现在要考虑的是《燃烧》专辑的预热。
即先导ep的发行。
先导ep包含四首歌,分别是《邪恶女士》、《为摇滚疯狂》、《黑暗边缘》以及《你的天堂,我的地狱》。
其中《邪恶女士》由于录制时间较晚,后期刚刚做完,在不同格式的播放下,效果也都相当不错,没有必要打回去重做。
——尽管这已经是重做了至少三次以上的版本。
在此前的两个版本中,在母带播放下没有任何缺陷,但一旦换了媒介,例如磁带、cd,就会出现明显的瑕疵。
这点瑕疵并不致命,直接发行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在《燃烧》这样的“非凑数专辑”当中,罗杰不会容忍这种可以用低成本方式解决的瑕疵。
这是专辑制作中很常见的问题,以目前的技术而言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在“理论值”的范围之内,不断做细微的修整,然后挨个试上一遍。
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无非就是多浪费几天时间的事。
罗杰和理查森、安妮交换了一下眼神,对迭戈点点头:“就用它作为最终版本吧。”
其它人也没有提出反对,无论是环球唱片的代表,还是二十世纪娱乐的高层,都对这首歌的完成版本表示满意。
环球唱片的代表大卫-斯科塞斯提议道:“首轮打榜单曲,我建议就选这首《邪恶女士》。”
在环球唱片初步制定的宣发计划中,《燃烧》专辑将采取多轮打榜的策略,尽最大可能延长《燃烧》在专辑榜单上停留的时间,而不是争取一个较好的名次。
只要能够进入公告牌前十五,就算完成目标,而不是非要强求前五,甚至是第一。
前十五,是一个很微妙的界限,在这个范围之内,很容易被歌迷关注到,而出了前十五之外,哪怕是第十六,受到的关注都要小得多,还不到第十五名的三分之一。
在大型唱片公司的宣发部门中,似乎有一个特殊的数学公式来解释这一点,不过罗杰压根看不懂那玩意,只看懂了结论:
对于公告牌专辑榜而言,第一、前五、前十五、前五十,是四个门槛,每跨过一个门槛,关注度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至于五十开外,压根没有必要去提,会去看这玩意的歌迷连千分之一都不到。
《燃烧》专辑的目标相对务实一些,不追求第一或是前五,只要能够稳住前十五的排名就够了。
在这个基础上,最好能够将在榜时间延长到二十周以上,最起码也要保证十五周的时长。
从成本和预期收益的角度来讲,对于至少有五首打榜单曲的《燃烧》专辑来说,这样的策略更加划算一些。
而那种一次性将打榜单曲全部放出去,争夺专辑榜靠前位置的做法,更加适合一张专辑中有2-3首打榜单曲的情况。
例如《信仰》。
因为无论怎么操作,这样的专辑在榜单靠前位置上停留的时间都不会太长,还不如争取一个令人瞩目的位置,哪怕只呆上两三周。
对于这个提议,罗杰没有任何理由表示反对,点了点头:“我同意。”
代表二十世纪娱乐高层的加西亚-赖斯特顿开口道:“公司内部要走一下流程,24小时之内就会向工厂下订单,首批100万张cd会在一周之内抵达旧金山的码头。”
二十世纪娱乐承担了刻录cd的成本,以及运输至北美的费用,而货物到了旧金山之后,剩下的工作就会由环球来接手。
“咳咳。”
大卫-斯科塞斯清了一下嗓子,说道:“以环球的渠道能力,可以在两天之内完成铺货。”
按照这个时间表,如果各个环节都不出任何问题的话,下一个周三,就可以完成铺货。
哪怕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只要不是严重到极点的大问题,也绝对赶得上下个周末的发行计划。
停顿了几秒钟,大卫-斯科塞斯又看向罗杰三人:“按照计划,你们需要配合宣传。”
乐队已经很久没有“认真”参与过专辑的宣传了。
严格来说,从《怪胎》立项开始,乐队参加的宣传活动屈指可数。
有时是因为要接着录下一张专辑,有时直接就是偷懒,虽然也参加过不少宣传行程,但总体而言都比较咸鱼,能推就推,实在推不掉了才去跑几场通告。
不过,现在《信仰》专辑已经差不多完成,剩下的收尾工作最多也就三五天就能搞定。
虽然乐队紧接着又排出了凑数专辑,代号《3》的计划,以履行唱片合约的协议,不过这种凑数专辑,也确实没必要以闭关的模式来录。
而且,哪怕仅仅只是出于曝光度的考虑,乐队也有必要参加《燃烧》和《信仰》专辑的宣传。
罗杰只是考虑了几秒钟,就点头道:“这方面没问题,但是我们三个人的宣传最好尽量分开。”
一个人跑通告,两个人录歌,或者反过来。
这样做,对《3》专辑的影响是最小的,两边都可以兼顾。
宣传不会断档,录歌也不会。
虽然说凑数专辑晚点完成也无所谓,不过无论是罗杰,还是理查森和安妮,都想早点搞定这件工作,然后去休个长假。
顺便再去把《波西米亚狂想曲》录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