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孙策虽然坐在殿中,但他耳力过人,将诸葛亮与张玄的对话听得清楚,心中自有判断。诸葛亮心里的那根弦绷得很紧,过犹不及。张玄则太安逸了,心思懈怠,才具也有所不足,将来怕是难以继承张纮的功业,需要放出去历练历练才行。
青徐系二十年后的希望在诸葛亮身上。
——
黄河,小平津。
天子勒住坐骑,眯着眼睛,看着黄河中沙洲,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刘晔、赵昂等人却面面相觑,神情沮丧。吕布则干脆冷笑不止,一脸的鄙夷。
赶来陪同的荀衍正紧急传唤斥候营校尉,询问具体情况。两天前,他收到的消息还是黄河对岸只有一些斥候,并无人马,鲁肃看起来已经决定放弃洛阳,全力防守伊阙、大谷、轘辕三关。没想到今天陪刚刚赶到河内的天子来巡视,却发现大河中央的沙洲上有一座城,城外还有几百艘大大小小的战船在游弋。
出现战船很正常,徐盛统领的水师去年就进入黄河,在鲁肃夺取弘农的战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后来转入洛水,现在再
第2021章 所见不同
天子坐在帐中,一手捧着粥碗,一手拿着一份刚收到的情报。
刘晔坐在对面,低着头,看着面前的粥碗,尽可能不去关注对面把玩短刀的吕小环。这两天吕布和刘备走得很近,刘备信守承诺,将视若珍宝的短刀送给了吕小环。是不是蒲元打造的神刀,谁也不清楚,但这口刀的确好,不仅锋利,而且好看,是一口难得的好刀。用吕小环的话说,握在手里很舒服,就像是原本就长在手上似的。
这让刘晔忧心忡忡。佳兵不祥,刀者到也,刀长在手上可不是什么吉兆。不过吕氏父子读书少,不懂这些,也不关注这些,他们只知道得了一口好刀高兴,却不知道这口刀可能带来多少麻烦。
刘备如此讨好吕氏父女究竟是为什么他想重列宗籍,也想封王
刘晔有些心烦意乱。这种感觉自从凉州人入朝就有,只是现在更严重了。幽并州三州出精兵,也出骄兵悍将,凉州人入朝已经够麻烦的了,如果刘备再成了天子倚重的大将,朝局就更难控制了。天子中兴心切,什么人都想用,简直是饮鸩止渴。
不过孙策也好不到哪儿去,从最近收到的情报来看,汝颍系、青徐系与江东系的分歧有激化的趋势。孙策左右支绌,不得不居中斡旋,已经没有了之前雷厉风行的果决,这次回建业可能也是出于无奈。据说江东暗流涌动,留守的计相虞翻得罪了不少人,孙策不得不返回建业稳定局面。
天子也许觉得这是个机会,这才明知刘备反复也要冒险。
“子扬,子扬。”
耳边传来天子的声音,刘晔忽然惊醒,连忙抬起头,看向天子。天子已经看完了情报,正端着碗喝粥,眼神从粥碗上方瞟过来,意味难明。刘晔连忙致歉,收摄心神。
“子扬,最近是不是太累了”
“思及形势,一时走神,望陛下恕罪。”
“朕知道你最近很辛苦,不过这时候可不能走神。一着失误,满盘皆输。”天子轻轻敲着案上的情报,意味深长的说道。
“唯!”刘晔额头冒出了一层细汗。他辅佐天子七八年,天子从来没有说过这么重的话。
“你说说,孙策这是羽翼已成,还是积重难返”
刘晔不敢大意,迅速组织了一下语言。情报是他送来的,他早就估计到天子可能会问哪些问题。这个问题也不例外。朝廷联合曹操、袁谭、刘备,从益州到青州,战线延绵三千里,最后的焦点还是落在了豫州,袁谭正在猛攻兖州,天子与刘备、荀衍近六万步骑临河,决胜负的时机已经成熟。
可是孙策的主力依然驻扎在建业,并没有北上的意思,倒是安排了甘宁统领水师西进,屯兵江陵,有强攻益州之势。豫州的战事交给了满宠,一个几乎没有正式作战经验的豫州刺史。
满宠与董昭对阵数日,不分胜负。虽然陆议奇袭陈留,迫使董昭退兵,但豫州面临的压力并没有减轻。兖州内乱,曹昂不得不亲率主力平叛,无力抵挡袁谭的进攻,兖州防线崩溃在即。一旦袁谭得了兖州,将战线推进到睢水一线,进入豫州腹地就是必然。
孙策究竟想干什么放弃豫州显然不太可能,可仅凭满宠征发的二十万豫州兵,守住豫州绝非易事。无险可守,几乎没有骑兵,在袁谭面前,满宠没有还手之力。从各种迹象来看,孙策似乎是决定坚壁清野,婴城自守,等袁谭粮尽自退。
这当然是一个办法,可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袁谭的钱粮能维持多久,二是豫州的城池能坚守多少。郡治城防完备,兵精粮足,也许能多守一段时间。那些城防简陋,又没有常备兵,只有普通百姓的县城能坚持多久如果袁谭能迅速攻破县城,取县中粮食自给,以战养战,结果真不好说。
“陛下,臣以为……兼而有之。”
天子点点头,示意刘晔接着说。刘晔说道:“孙策好言王道,推行新政之初便四处侵夺土地,妄言非如此不能缓兼并,虽说结怨世家,却也的确起到了一些休养生息的作用。这些年也没有轻易加赋,百姓手中是有一些存粮的。这正是他敢于放弃春耕,坚壁清野,要与袁谭对峙的底气。”
天子目光闪烁,放下了粥碗,取过一块布巾擦了擦嘴。
“不过,城池能坚持多久,不仅仅要有粮,还要有兵。袁谭这些年一直在作战,麾下有三五万精锐,再加上征发的二十万大军,围攻一两个县城没什么难度。孙策指望那些只是经过简单训练的百姓据城自守,臣以为未免过于轻敌,这不合孙策的用兵习惯。”
“所以说,你觉得他不是不想迎战袁谭,而是不能”
“陛下圣明,臣觉得江东有事,他不敢轻离。”他顿了顿,又道:“孙策虽然擅于用兵,论治则未免过于激进,经权倒置,不如陛下明于形势。张纮、虞翻与荀令君相较也未免略逊一筹。吴国初建,派系渐多,党争四起,他们都没有类似的经验,难免手忙脚乱,焦头烂额了。”
天子微微颌首。孙策是武人,有想法,却未必能很好的执行。张纮、虞翻都没有从政的经验,说白了,他们只是一些书生而已,何况虞翻恃才傲物,是个狂生,本来也不适合为相,孙策
第2022章 天子的手段
几句心照不宣的调侃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天子热情地问荀衍有没有吃饭,得到否定的回答后,立刻让人端一些吃食来。荀衍感激不尽,看着那些简单到寒酸的粥、饼,又适时地夸了几句天子节俭之类的话,忍着嗓子强烈的不适感,将一大碗麦粥喝了。
“休若有多久没有回家乡了”
荀衍仔细想了想。“从初平六年战后,还有两个月就五年了。”
“五年。”天子轻轻扳着手指,若有所思。“上次回乡时,孙策在豫州推行新政也该三四年了吧”
“从他代为豫州刺史算起,大概三年左右。”
“那次回乡,你的感觉如何”天子伏在案上,看着荀衍,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变化大吗”
荀衍明白天子的意思,很认真的说道:“变化大,非常大。当时孙策侵夺世家土地,豫州世家被他摧残零落,怨声载道,闻说袁公麾师南下,豫州世家云起响应,中原震动。只可惜那一战袁公失利,孙策又欺骗朝廷,责袁公以矫诏之罪,继而封王。孙策一时得志,屠戮豫州英豪。唉……”荀衍一声长叹,摇摇头,面色沉重。“陛下,豫州世家四散奔逃,还是有很多人没能逃过他的追杀,首级沿着官道挂了一路,从浚仪一直到东海,惨不忍睹啊。”
说到伤心处,荀衍泣不成声。天子也叹了一口气,却没说话。
刘晔说道:“既然如此,那如今的豫州怕是没多少世家了吧袁冀州南下,还有人响应他吗”
“比起当年,的确不多。”荀衍拭去泪水。“世家不是逃亡,就是被杀,剩下的对孙策也是敢怒不敢言。不过,正因为那次屠戮让兖州士绅看清了孙策的凶残,所以他们虽然与豫州只有一水之隔,却不愿屈服于孙策。此次袁冀州奉陛下诏书,南下复仇,曹昂虽欲违诏,依违不定,兖州世家却揭竿而起,响应袁冀州。如今曹昂顿兵定陶城下,兖州崩溃在即,正是人心可用的征兆。”
荀衍郑重地向天子行了一礼。“陛下,这是击败孙策,中兴大汉的最好机会,也可能是最后的机会。故京洛阳就在大河对面,请陛下莫失良机。”
天子点点头,叹息道:“是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因为这个机会难得,我们更要慎重。知此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孙策善战,自从初平二年出战襄阳以来,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每一次都让人匪夷所思。他麾下的将领也是如此,太史慈战于辽东,周瑜战于江南,黄忠战于汉中,鲁肃战于弘农,哪一战不是以少胜多,出人意料就说眼前吧,朱然守高唐,陆议袭陈留,两个初登战阵的少年都有如此用兵之能,你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对手”
荀衍愣了片刻,颇有些惊讶。他打量了天子片刻,摸不准天子的真实用意。这是否决我的计划吗他们有更好的计划
“陛下所言甚是,堪比金玉。”荀衍说道:“臣愿弃浅陋之见,奉陛下诏,身先士卒,死不旋踵。”
天子摇摇手。“不不,休若,你不要误会,朕并无此意。你的战法很好,只是你有几年没与孙策交手,未必清楚他眼下的实力。我们么……”他苦笑着摇摇头。“不久前刚在弘农与鲁肃交过手,说实话,休若,若非亲历,简直不敢相信啊。鲁肃取弘农,只用了半天,可是我们已经围攻弘农快三个月了,还是无计可施。由此推论,函谷关怕是不易攻取啊。”
荀衍皱起了眉头,手心有些汗津津的。他不知道弘农的战事,但他知道旋门关的事。到目前为止,鲁肃是如何攻取旋门关的,他们也只能猜测,不知道具体的经过。如果函谷关、旋门关和弘农一样久攻不下,进军河南就没什么意义了。洛阳八关都在鲁肃等人手中,天子根本无法突围。
洛阳八关原本是护卫洛阳的,如今却成了包围洛阳的牢笼。
“陛下有何方略”
刘晔说道:“洛阳就在这里,跑不掉。豫州却无险可守,如果袁冀州迅速突破兖州防线,进入豫州,则孙策不得不战。击败孙策,洛阳唾手可得。”
荀衍一言不发,看看刘晔,又看看天子。他听懂了刘晔的意思,天子根本不想渡河,他希望袁谭冲在前面,与孙策决战,他留在河内,做壁上观。这显得是不可能的,袁谭绝不会答应,以天子的聪明,他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却还是说出来了,自然是还有其他安排。
“荀令君为当世王佐,安定关中,辅佐陛下,陛下敬其如师长。你是荀令君的兄长,文武兼备,陛下相信,你离名将只缺一个机会。”
荀衍嘴角抽了抽,心中一动,明白了天子的意思。天子这是要拉拢他,给他建功的机会。
“陛下谬赞,衍愧不敢当。”
“休若莫要自谦。”天子面色从容,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我知道,刘备与孙策关系很近,你未必敢信任他,所以,我想对你的建议稍做一些修改,另外安排骑兵你一臂之力。”
荀衍沉吟片刻,躬身施
第2023章 火中取栗
荀衍顾忌袁谭的态度,不敢轻易改换门庭,刘备却没这个顾虑。天子要拜他为左将军,他当然求之不得。至于以后会不会与孙策狭路相逢,相逢之后又要不要决一死战,那是以后的事,现在不用考虑。
当然,最重要的倒不是左将军这个官职,而是天子那句“为朝廷左臂”。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天子最大的敌人自然是孙策,关中居中,冀州、益州为左右两翼,但大家都清楚,袁谭向朝廷臣服的可能性不大,击败孙策之后,袁谭随时可能和朝廷翻脸,朝廷也不会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幽州代替冀州成为左翼就成了朝廷唯一的选择。
当然,这都是后话,如果不能击败孙策,一切都没有意义。在这个目标上,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天子命吕布率领骑兵协助荀衍,加强兖州方面的攻势,同时也没有放弃对河南的压力。他向刘备、逢纪请计,看看如何攻取沙洲。
刘备答应回去考虑一下,然后再给天子答复。
天子很满意,和刘备聊了好一阵,又饶有兴趣的问起刘备的家族源流。刘备既兴奋又尴尬,天子问他的家谱,自然是暗示重入宗籍的可能,但他实在没印象,他只记得大父刘雄和父亲刘弘两辈人,再往上就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对普通百姓吹吹牛也就罢了,在天子面前可不能乱说,这涉及到辈份问题,影响很大,万一到时候有人不服,要看证据,他又拿不出来,岂不难堪。
况且要入籍,先要立下大功,否则无从谈起。
刘备非常谨慎,说要回去问问族中老人。天子点头答应。两人把酒言欢,说到半夜,刘备喝得半醉,这才与逢纪等人一起离开天子的中军,返回大营。
出了大营,刘备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逢纪听得清楚,问道:“将军有心思”
刘备侧身,看了一眼远处的大营,又看看逢纪。“元图,你不觉得天子的信心严重不足吗他根本没有指望击败孙策。洛阳就在眼前,他却连河都不敢过。”
逢纪点了点头。“将军,这正是天子圣明之处。”
刘备惊讶地看着逢纪,亲手将逢纪扶上马,自己也上了马,与逢纪并肩而行。“元图,说来听听。”
逢纪也不谦虚,淡淡地说道:“用兵之道,未算胜,先算败。若是进不能胜,退又无坚可守,必然狼狈。天子从关中而来,原本当经函关道,如今弘农落在鲁肃手中,天子只能借道河东,这本来就是冒险。董越是董卓的族人,之所以向天子称臣,只是形势所迫,未必真心。如果天子进攻河南受挫,损兵折将,无力钳制董越,他还能安然退回关中吗”
刘备深有同感地叹了一口气。“元图,你这话说得对啊。岂止是天子,我也是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大意。”他顿了顿,忽然有所领悟。“这么说,天子留下我,是希望我能牵制董越”
“应该有这个意思。吕布率部离开之后,天子身边只剩下四千余骑,其中董越有近三千人。正常情况下,他未必敢轻举妄动,毕竟天子身边的羽林骑虽然人数略少,军械却是最好的,战力不弱。正面作战,董越没什么胜算。当然,有将军在侧,董越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刘备思考着眼前的形势,连连点头。还是逢纪考虑得周密,说得有理。他本来以为天子是胆怯,现在却觉得天子虽然年轻,眼光却长远。他也许已经做好了袁谭进攻豫州不利的准备,在谋划退路。
“元图,你接着说。”
“倾巢而动,原本应该全力以赴,速战速决。如今速胜无望,天子又不肯就此退守关中,他就要解决粮草的供应问题。他从荀衍手中得到河内,但只有河内远远不够,他必然会将河东、上党、太原三郡整合在一起,以四郡钱粮支撑大军。这其中河东最为关键。河东有盐铁,这些年一直没有战事,由贾诩主持,民生稳定,户口也与河内相当。若能控制得当,对天子大有助益。”
刘备慢慢地转过头,目不转睛地盯着逢纪。他听懂了逢纪的意思,天子不是钳制董越这么简单,天子是要彻底掌控河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天子有可能主动挑起事端,甚至可能干掉董越。这种事,天子当然不愿意亲自动手,借刀杀人才能置身事外,自己也许就是天子想借的那把刀。
刘备后背凉嗖嗖的。他一直觉得天子笑容可掏,平易近人,却没想到那温和的笑容后面藏着如此狠辣的手段。他沉吟了片刻。“那我……该怎么办,要拒绝天子吗”
“拒绝他什么不让牵招、赵云随荀衍出征”
刘备眼神闪烁,沉吟不语。逢纪说得没错,这只是他们的猜测,天子并没有明说,他自然也无从拒绝起。刚刚答应的事转身就反悔,到时候对他有意见的不仅是天子,还有荀衍。
“那我该如何应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