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说到叶春秋的时候,谢迁将读人三个字咬得很重。
这样大的功劳,武夫们立了这个功,内是很不乐意的;若是宦官,那就更加不喜了;可若是读人嗯,读人能有这样的功劳,岂不是理所应当吗?这岂不正是证明了读的重要?那叶春秋正因为读了,所以才明白了道理和是非,才有这样的忠义,正因为读了,所以才熟知兵略,正因为读,所以才能慷慨激昂,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才能一往无前,一举格杀鬼岛三雄。
这是什么,这是精神的力量啊。
此战再一次的证明,什么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高,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
谢迁这个人嘛,是不讲情面的,有什么就说什么,皇帝老子的面子也不给。而且一个举人这样做,这可以说是公忠体国,是想要保护一方百姓,可是你天子每日琢磨着抗倭,这就是不务正业了,天子心怀的是天下,而不是东南一隅之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怎么能舞枪弄棒呢?
牛皮一下子被戳破了,朱厚照显得有些尴尬,底气没有先前那样足了,只好道“谢师傅,或许朕当真有托梦也是未必呢,哎哎好吧,总而言之,此次大捷,大快人心,朕甚慰之。哈哈真真是想不到,想不到啊。”
老们今儿的心情都算不错,平了倭患,往后这些年,只怕倭人至多也只能小打小闹了,这样就可免去了剿倭的许多钱粮,解决了这个顽疾,朝廷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其他的地方去。
待老们告辞而去,憋了很久的朱厚照,这才放声大笑起来,今儿是真高兴啊。
“刘伴伴,立即命人去杭州、去宁波也好,给朕寻那个叶春秋,朕要知道击杀鬼岛三雄的经过,嗯,一丁都不可遗漏,叶春秋叶春秋呵”他又傻笑起来,接着道“是个举人啊,举人也有如此的本事吗?要八百里加急,赶紧,一刻都不能耽误,朕该对他说什么呢?是不是要捎个话去?”
他想了想,恢复了几分君王的姿态“先不要说,省得让他觉得朕很稀罕他似的,朕九五之尊,总也要端着架子才好,这是师傅们教的,这话儿也没错,立即,立即去办,还傻傻的站着做什么,真是蠢货,朕看遍了朝野,也没见几个聪明的。”
刘瑾本来还想着添油加醋的说几句坏话来着,叶春秋立功,他心里有不舒服,现在见朱厚照气急败坏的样子,哪里还敢说什么,忙是连滚带爬的去了。
朱厚照则是背着手,在殿中团团的转,口里反反复复的念叨“鬼岛三雄的首级不知何时能送来,理应拿他的首级去告祭宗庙才好,不过师傅们肯定是不同意的,偷偷带去如何?藏在刘伴伴的袖子里夹在裤裆里似乎也可以叶春秋叶春秋居然和朕不谋而合,想到了一处了,你运气好,你是举子,朕是天子,朕若是举子,朕做的也比你好,不过击杀鬼岛三雄”
他心里又开始发毛了,可见朱厚照其实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那鬼岛三雄的厉害,他是晓得的,他打不过啊。
这位叶举人,莫非就是传说中的高手
朱厚照抬头望着殿中的漆红梁柱“这得有多厉害。”
朱厚照觉得很佩服起来。
或许别人不晓得鬼岛三雄的厉害,可是朱厚照搜集了这么多资料,关于鬼岛三雄的奏报,朱厚照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再加上每次明军被鬼岛三雄打败,为了显示这是非战之罪,完全是对手过于逆天,所以对于鬼岛三雄的实力各种添油加醋,此人手持妖刀,一刀挥下,便是腥风血雨;此人还有妖法,凡有人与他对敌,便听他一声大吼,少不得默念天灵灵、地灵灵之类的话,对手便已惊恐万分,仿佛被人缚住,动弹不得。
朱厚照深信这个世上有这些神奇的事,否则沿岸数省的都司,怎么都言之凿凿,如此不约而同?
“叶春秋”想到此处,朱厚照眼中放光,不由自主的坐下。
他禁不住又开始一个人傻呵呵的笑了。
(未完待续。)
庶子风流 第二百三十九章:阶下囚(第六更)
被拘押是很不好受的事,而且为了防范于未然,都司那儿,已是连夜动了身,赶赴杭州。
这一路舟车劳顿,叶春秋和钱谦二人被关押在一起,钱谦很是郁闷,想不到好端端的立了功,还没乐几天,而今就成了阶下囚。
等几日之后,他们被关押进了杭州的都司大牢,叶春秋和钱谦牢房的对面,便是一群被俘虏的倭人,这些倭人据说过几日就要解送去京师,而牢门是栅栏做的,并不封闭,于是叶春秋和钱谦与对面的倭人们大眼瞪小眼,这些倭人似乎依稀能分辨叶春秋和钱谦二人的身份,然后发出哄堂大笑。
这或许是他们在吃断头饭前,最觉得快乐的一件事了。
当初剿倭的两个‘官长’,而今却和他们一样,都成了阶下囚,而且看上去,都司衙门那儿,对于这两个‘罪囚’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照顾。于是倭人便开始隔空叫骂。、
“汉狗!”
“马鹿”
“泥棒”
“阿呆!”
“八嘎呀路!”
钱谦暴怒,便以一当十,破口大骂“倭狗,杂碎,狗娘养的东西,不要脸啊,说的就是你,狗东西,等爷爷出去,非让你们尝尝厉害不可,畜生,倭狗,哈哈快来看倭狗,倭狗们活该要砍头,送去了京师,便教你们凌迟,三千六百五十刀,把你们割了去喂狗,哈哈哈你有种放马过来,统统都来,大爷我一个打你们这样的倭狗十个。”
骂得累了,便喘口气,这牢里的气氛实在糟糕,便到阴暗潮湿的牢里头,见盘膝而坐的叶春秋,他摇摇头,嘴里还在骂骂咧咧“狗娘养的倭人,还有狗娘养的都司,他娘的,莫让我钱爷得志,有朝一日我若是出去,一个个把你们剁了喂狗。”
看了一眼叶春秋,钱谦心里挺佩服他的,虽然也是被拘押起来,朝不保夕,这个小子居然还能如此淡定,可转念又暗怪他不肯帮自己骂那些倭人,便也跟着盘膝坐下,道“春秋,你在做什么?”
叶春秋抬眸,很平静的看了他一眼“钱指挥,累不累,来歇一歇。”
钱谦苦笑,歇什么歇?火烧眉毛了啊,他便皱起眉,道“这牢里的伙食真不是人吃的,娘的,饭团都是嗖的,气死我也,饿了,我的饭团呢,我的饭团在哪里?”
叶春秋一脸郁闷的道“我吃了。”
“呀。”钱谦气的跳起来“吃了,你吃了,我吃什么?那是我的伙食呀,春秋,你落井下石,过河拆桥啊。”
叶春秋更是无语“可是方才你自己说不吃的,我年纪小,肚子容易饿,一个饭团吃不饱,顺便就把你的吃了,不怕,不怕,明日还会有饭团送来。好啦,三两银子,算我欠你的。”
钱谦垂头丧气,耸拉着脑袋抠着脖子下的泥垢,把泥垢蜷起来,捏成小肉球,放在嘴里舔一舔,很感慨的道“娘的,果然是老子身上抠出来的泥,居然还带着肉香。”咂巴咂巴把泥球塞进嘴里“到了而今这个地步,银子还有个屁用!咱们要完蛋了,你难道不知那都司是什么人?他既然铁了心想要冒功,就肯定不会让咱们活着,哎真是糟糕啊,怎么就沦落到这个境地的,当初我就是太心善了,太讲道义,早知道索性跟着都司混个功劳,诬赖你是冒功,这样一个人,总好过两个人死才好,我估摸着,也就这两三日活头了,都司的人肯定要结果了你我,哎春秋,你别干坐着,你还欠我五百零三两银子,咱们可得说好,下辈子投了胎,你可要还我。”
叶春秋很是无语,这尼玛的是讨债鬼啊“为何不能做了鬼还。”
钱谦很鄙视的看了叶春秋一眼,冷笑道“这地府里的钱不值钱,你也不想想,逢年过节的,那些儿孙给祖宗烧多少黄纸,帐可不能这样算,我只收真金白银的,黄纸或者宝钞,一概不笑纳。哎那都司派的鬼差也不知什么时候来索命,你我冤死在这牢里,倒也怪可惜,你还是个举子呢,细皮嫩肉,年纪又是轻轻,本来大好的前程,非要趟这趟浑水,平什么倭啊死了,这一次是真要死了。”
叶春秋方才还闭着眼睛养神,却是猛地张开眼睛,道“不,暂时还死不了,那都司既要冒功栽赃,贸然整死我们,他怎么放心?所以少不得要私设公堂,录取了我们的口供才会下手,没有白纸黑字的凭据,他也怕朝廷追究,所以要死,还得过一趟审。”
钱谦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自己若是也心狠手辣想要栽赃陷害,总也要先拿到对方的口供,反正是屈打成招,只要拿到了这个,再把人整死,死人的话只剩下那份口供了,就算有人怀疑,也寻不到破绽。
他便靠在墙上,很庆幸自己又可以多活几日。
谁晓得这时候脚步声纷沓而来,几个差役提着灯笼到了牢门前,其中一个道“来,将这罪囚叶春秋和钱谦押来。”
钱谦一看,真是死也,这尼玛的还真是说来就来啊,刚以为屈打成招完就要去死,谁晓得这就来屈打成招了。
叶春秋却很淡定,向那差役厉声道“我乃浙江举人,就算要审,都司也无权过问,理应请我的学官来。”
老吏只是冷冷一笑,道“叶举人,我听说过你,不过你押送在此的事,无人知晓”
黑牢
一切都是不合法的情况下布置的,这也就意味着,那都司是铁了心的要杀人灭口了,现在过这一遍审,多半也只是秘密审问,只要弄到了口供,自己和钱谦供认不讳,再暗害了叶春秋和钱谦二人,对外宣称就不得而知了,要嘛是暴毙,又或者是其他原因。
几个差役将钱谦和叶春秋押出去,从这阴森地牢房过道,却是转入了另一个位置,依然还是在牢里,在这里,钱谦和叶春秋见到了都司集以及那位高先生,还有大使唐兆丰。
(未完待续。)
庶子风流 第二百四十章:杀人灭口(第七更)
这里本就属于地牢,所以格外的阴森,上了火把,这火光便映照在都司赵友静的脸上,赵友静只是冷笑,那双眸子全无任何感情色彩,他已是将叶春秋和钱谦当做了死人。
他很舒服的靠在官帽椅上的后垫上,徐徐道“说罢,你们是如何冒功,又是如何勾结,今儿本官就在这里,你们总要给一个说法。”
钱谦忙是跪下,道“大人,小人和叶春秋是冤枉的啊。”
赵友静暴怒“来人,掌他嘴!”
几个差役便上前,手里拿着木牌,一个人捏住了他的下巴,那木牌便朝着钱谦的嘴啪啪打去。
钱谦被打的满嘴是血,一旁的高先生禁不住笑起来,啧啧道“你们看,人得识相,不识相的人,早该死一百遍了,莫要以为抵死不认就是骨气,骨气在这儿,可是一丁用都没有,你们若是想有骨气,在这儿,都司大人并不介意将你们的骨头一根根的敲断揉碎了,所以嘛,还是老实交代为好,不要耽误都司大人的时间,也不要误了自己。”
都司赵友静在高先生说话的功夫,便又狠厉的看向叶春秋“叶春秋,你又怎么说?你见了本官,为何不跪?”
叶春秋依然站着,这或许是他这辈子做过最有勇气的事之一,这个少年经历了这一次的牢狱之灾,已经渐渐有了成长,所以脸上稳重更多了一些,他淡淡道“都司大人,学生是有功名的读人,天地君亲师,唯独不拜恶官。”
好吧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里颇有些后悔,因为叶春秋知道,这是死鸭子嘴硬,接下来,理应也该自己被掌嘴了,很疼的。
赵友静狞笑“好,好,好,好得很哪。来人来人掌他嘴”
几个差役要上前。
这时,却有差役急匆匆的过来,禀告道“大人,本省郑提学与举人叶景会同几个举人上了门,说是要寻叶春秋。”
赵友静和高先生对视一眼,他们似乎对此早有准备,当初把叶春秋押来这里,肯定有海宁卫的人去通风报信,宁波那儿,也肯定有人会传来消息,噢,想不到这叶春秋居然还有亲友给他做主,不过无妨,只要都司这儿抵死不认叶春秋在这里,只说他半途逃了或者其他缘故已经放他走了,他们也不能如何,很快,他赵友静就是大明朝鼎鼎有名的抗倭名将,会得到宫中和内的厚爱,这些许纠纷,不会有人在意。
赵友静淡淡道“去和他们说,就说这里没有什么叶春秋,不许他们进来。”
他已经显得有些焦急,不管怎么说,现在外头有人闹事,总不是好事,还是及早把事情解决干净为好,他冷面看着叶春秋“你到底是招认不招认?”
听说宗师和老爹还有一些朋友闹到这儿来,叶春秋百感交集,他抬起头,摇头道“大人,学生什么可招认的,大人既然打定了主意要栽赃陷害那么自然悉听尊便。”
赵友静杀机已起,大笑道“事到如今,想必你还以为,外头那些人能够救你,哈哈哈哈你真是愚不可及,蠢透了,今儿你在这里,便是不招也要招,来人”
到了此处,高先生也不禁捋须微笑起来,自己这东翁解决了这两个麻烦,接下来,便是天大的麻烦也不差了,就凭着这个平倭的天大功劳,这辈子只怕也无人可撼动,而参与了此事的自己,只怕也可鸡犬升天吧。
大使唐兆丰总是觉得不安,可是现在见叶春秋和钱谦遭难,心里还是觉得有些痛快,他已经修给邓健,却是不知邓健接到了信没有,想必他的弹劾奏疏还没有发出去吧,若是如此,那就好极了。
赵友静已是从牙缝里蹦出几个字“给我动刑。”
原先那来禀告的差役却在这个时候,又是去而复返,道“大人不好了,不好了”
赵友静很是恼火,怒斥道“天塌下来了吗?为何如此毛毛慥慥,不就是一个提学,几个举子,怕个什么?本官不是已经让你去挡驾,告诉他们,叶春秋不在这里。”
那差役却是魂不附体的道“大人是南京的御史来了,还带来了南京五军营的官兵,杭州造作的曹公公也来了,还带了兵来,卑下们拦不住,他们已经闯了进来,说要搜寻叶春秋”
嗡嗡
赵友静脑子有发蒙。
怎么御史来了,怎么那不相干的曹公公也来了
他嘴巴嚅嗫了一下,紧迫的道“来人,来人,打死这两个狗才!”
事到如今,先杀人灭口了再说。
可是那几个差役却是面面相觑,不敢动弹了。
赵友静暴怒,还要催逼,身边有人却是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他侧目看去,却是大使唐兆丰。
赵友静一把将他扯起来,怒目而视“你现在是什么样子,你这混账,那御史和曹公公来了,你可知道怎么说?”
“完了,完了”唐兆丰口里只是反反复复的念,本来他还心存侥幸,可是现在当得知御史和曹公公来,他就晓得,那件事已经上达天听。
赵友静却是不甘心,暴跳如雷“完什么完,怎么就完了,即便钦差来”
“大人”唐兆丰万念俱灰的看着赵友静,却是一字一句道“在倭人来袭之前,下官曾修请御史弹劾叶春秋弹劾叶春秋干涉军务骂他”、
嗡嗡
赵友静嘴巴张的比鸡蛋还大,一下子,他全明白了。
自己自以为得计,可是万万料不到,居然撞到了一个猪队友。
他眼睛发直的看向唐兆丰,唐兆丰嚎哭道“下官也没想到没想到这倭寇当真来袭啊,下官”
啪,赵友静用尽了全身的气力,狠狠一巴掌打在了唐兆丰的脸上,咬牙切齿地道“狗东西!”
如潮水一般的兵丁这时候已经涌入了大狱。
订阅很不给力,求订阅求月票,然后继续码字去!(未完待续。)
庶子风流 第二百四十一章:将功补过(第八更)
有人在黑暗中举着火把道“公公,就在这里”
“找到了,找到了”
一个面白无须的宦官此时被人搀着来,然后他的声音尖锐无比的在牢中荡“还愣着做什么,将叶小英雄请出去,来人,拿下犯官赵友静,还有这几个人,统统拿了,一个都不要遗漏。”
曹公公一脸正气,接着笑吟吟的朝叶春秋作揖“噢,叶小英雄,你好。”
接着牢房的过道,又有纷沓的脚步来,叶春秋要出去,差和来人撞了个满怀,这人骂骂咧咧“不长眼睛吗?”等看清是叶春秋,惊愕了一下,连忙捋须,挤出笑容“哈哈哈哈我说是谁,原来是春秋啊你好,你好,好久不见,为了救你,本官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啊。”
这个人是邓健。
邓御史前些日子还在南京快活着呢,心说这叶春秋怕是要倒霉了,自己一封洋洋洒洒的弹劾奏疏下去,他还不得脱一层皮?
谁晓得很快事情就翻转了,内突然下了旨意,谢老亲自要督办都司冒功的案子,而且许多消息已经传来,说是黄水滩大捷,首功据说乃是叶春秋,谢老算起来,也是邓健的宗师,当初谢老任翰林侍讲学士的时候,曾主持过会试,邓健就是在那一年被录取,而接下来,谢迁却是直接名道姓,让邓健督办此案。
邓健惊呆了。
叶春秋居然成了大功臣。
他顿时不寒而栗,虽然他平时脾气火爆得很,可是并不代表他脑子里都是浆糊,做御史的翻脸无情这是理所当然,可是居然自己弹劾了平倭的首功,而且弹劾的事,就是叶春秋要干涉海宁卫平倭。
这下要有麻烦了。
幸好,大宗师让自己来督办都司冒功的案子,邓健明白了,这是大宗师保护自己呢,这一次平倭的事,肯定有不少人要垮台,也有不少人会成为新贵,而邓健很不巧,他牵涉进了平倭的事来,而且还成了反面的典型,这个时候,若是他什么都不做,谁知道会不会有人跳出来拿这个来弹劾自己。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将功补过,让自己来查都司冒功,谢老就是有这么一层意思在。
他接到旨意之后,却又收到了那位同年唐大使的信,唐大使在信之中提出,原先那封信不过是玩笑,不可再发了,又大致说了一些宁波的事,邓健一看,便看出了端倪,都司要冒功,当然绝不能让真正得了功劳的叶春秋好受啊,想到此处,他惊出了一身冷汗,那都司想必还不知道他已经东窗事发,真正的小英雄叶春秋只怕要糟糕了,而叶春秋等功臣一旦不明不白的死了,接下来是什么?
那就是惊天大案啊,在这个案子中,牵涉到了浙江都司,还有浙江都指挥使司的许多属官,甚至还可能因为邓健的弹劾奏疏,让人误以为邓健就是都司衙门的同党,我的娘这是要掉脑袋的啊。
涉及到了自己的身家性命,邓健早已忘了自己和叶春秋有什么仇什么怨了,谁想干叶春秋,邓健用最实际的行动告诉他们不行。
他连夜拿着旨意自南京出发,除此之外,还借调了五十个南京五军营的健卒,直奔这都司衙门,二话不说就指使人闯进去搜查。而至于那位曹公公,显然也是得了宫中的信,司礼监那儿的意思很明白,天子需要问明叶小英雄如何平倭,上达天听了啊,曹公公不敢怠慢,听说提学和举子们在都司府这儿闹事,要都司交出叶春秋,立即便带着造作局的兵卒来了,也是一言不合就翻脸,带着兵就往里头闯。
一看到叶春秋完好无损,邓健留下了幸福的眼泪,这下好了,自己还能翻身了。
一把握住叶春秋的手,邓健显得很激动,很欣赏的样子看着叶春秋“春秋啊,你可吓死本官了。”
叶春秋看着泪流满面,激动得不能自己的邓健,心里也是有懵逼,话说自己和邓御史,似是不熟吧。
那什么都司、大使,还有那高先生,尽皆被官兵押起来,都司赵友静还在摆他的官威“我乃一省都司,尔等”
啪,曹公公可不是好惹的,上去就是给他一个耳光,厉声道“狗东西,到了而今,你什么都不是了,瞎了你的眼,钦命御史和咱都出了面要拿你,你还想侥幸吗?来人,连夜拷问,先录了口供再说,哎呀这里臭烘烘的,真是讨厌”说讨厌的时候,不免要翘起兰花指。
叶春秋看着心里发毛,便晕乎乎的被众人拥簇出去。
重见天日,见到了外头的阳光,叶春秋深吸一口气,重生的感觉真好。
不过这儿阵仗有大。
到处都是从各个衙里的官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个个如临大敌的样子;那曹公公笑吟吟的到了近前,先端详叶春秋,道“啧啧,叶小英雄果然如传闻一般的年轻,难怪刘公公看重你。”
刘公公刘瑾
邓健还是颇有些警觉的,连忙道“我奉宗师签发的敕命,特来督办都司冒功一案,噢,春秋,你是事主,咱们里头说话。”
拉着叶春秋,便要甩掉曹公公。
曹公公的脸皮厚得很,嘻嘻笑道“呀,且等等咱,咱也有话说呢。”兰花指一翘“邓御史,你也真是,等一等咱。”提着裙裾,碎步快跑便追上去。
叶春秋脑子还是有发懵,不由问“钱指挥呢?”、
“那人就是钱指挥?噢,自然是好生命人照料了,不必担心。”邓健笑容可掬,他可是难得跟人露笑脸的,可是今儿不同啊,今时不同往日。
三人一前一后地到了都司府的一处小厅,叶春秋道“我爹就在外面,对了,还有我宗师和一些亲友,能否传个话,就说我没有事,请他们放心。”
(未完待续。)
庶子风流 第二百四十二章:牛叉的叶小英雄(第九更)
叶春秋的话音才落,曹公公连忙抢了邓健的话“好说,好说,咱这就吩咐人去办。哎呀,这都是小事,小事,眼下眼下最紧要的是春秋小英雄说一说自己的事迹,宫中可是等得急了。”
宫中叶春秋吓了一跳,好像很牛叉的样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