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李东阳之所以不认可朱厚照的处理方式,是因为这种事,你不能应,那个僧人虽然是以给宫里祈福的名义,十有**是奔着度牒来的。
现在朝廷若是应了,虽然眼下的小麻烦算是解决了,一切都名正言顺起来了,可以后呢,却会有无穷无尽的烦恼啊!可想而知,那么就会有更多落魄户希望,都会有样学样,好嘛,这个你给了度牒,其他人你给不给,总不能厚此薄彼是不是?
………………
中国人过年第一特色是流行拜年,今天老虎也不得不出门拜年,跑得脚累,然后又急匆匆地奔回家码字,第一更有点晚了。大家新年好啊,大家今天也在忙于拜年又或是陪父母兄弟老婆吧,等下老虎还得继续码字,呃……忙里偷闲的时候,有票儿的奖励一下老虎咯,这样老虎在鞭炮的吵闹声中能有动力一点。
公告:玉米小说
上线了,支持安卓,苹果。进入下载安装:xsyd ()
庶子风流 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喜上加喜
朱厚照面有难色,他心里挺急的,东阳言不由衷,总是拿那些芝麻绿豆的事来搪塞。. .
朱厚照心里愈的有些急了,只是道:“既如此,那就不去理会吧。”
“是。老臣已让顺天府注意了,若是此人并没有包藏什么祸心,则不必阻拦。”李东阳笑容可掬地道。
朱厚照总算松了口气,便循循善诱道:“这种小事,既然李师傅已经有了主意,就不必来问朕了,可还有什么事吗?”
李东阳道:“还有便是云南布政使司……”
还不肯说……
显然,朱厚照的耐心到了极点了,终于是沉不住气了,他本是以为自己可以气定神闲,等李东阳急了眼睛,跑来和自己商量着周王等人的奏疏,可是李东阳就仿佛什么事都没有生的样子,这令朱厚照不禁恼火,终于忍不住,很直接地道:“李师傅,为何你还不问周王的禀奏?”
这一句话宛如惊雷,倒是没有把李东阳等人震住,反是让一旁的叶春秋抚摸额头,心里叹息,陛下,李公分明是在等你说话啊,现在倒好,完全被人套进去了。
李东阳抿嘴一笑,道:“噢,是这件事吗?此事不算太过紧要,和云南布政使司生的事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
不值一提……
李东阳所表现出来的举重若轻,令朱厚照顿时灰心丧气起来,在他心里这么紧要的事,原以为李东阳也会心急火燎,谁晓得人家根本就不在乎。
朱厚照反显得有些尴尬了,道:“朕觉得此事关系也是不小,周王的意思,诸位师傅想必是知道的吧,朕也觉得颇有道理,叶春秋与朕结拜为兄弟,在朕心里,便是至亲,何况宗室们亦是将他当朱家人现在要请封他为王,朕想问一问诸位师傅的意思。”
终于还是进入正题了。
叶春秋不露声色,此时他是决不能开口插话的,就等李东阳等人表态。
朱厚照心里也崩得很紧,假若李东阳当面拒绝,这事儿,只怕就有阻力了,毕竟朱厚照也是知道内阁大臣在朝中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他希望赶紧促成这样事,免得闹出什么幺蛾子。
李东阳这时道:“那份奏疏,老臣是有过目的,诸位王爷声情并茂,说的也很有道理。镇国公乃太后义子,自然也就是先帝义子,更是陛下的兄弟,而宗室诸王亦是纷纷认了这个亲,若是不予以加封,实在说不过去。”
听到李东阳这番话,朱厚照不禁大喜过望,原是皱起的眉头终于松开来。
其实在此之前,朱厚照觉得这件事的难度不轻,所以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现在听李东阳这样说,心中大石便算落下了,他笑面迎人地道:“嗯,意思是,李师傅也同意了,既如此,那么该封春秋什么为好?”
“陛下,老臣的话还未说完。”李东阳徐徐道。
朱厚照旋即又皱眉,立即露出了不悦的样子。
敢情你是逗朕吗?
李东阳却是侃侃而谈道:“于情于理,陛下加封,都不会错;可无奈何,祖宗之法在上,镇国公终究不是陛下的血亲啊,若是贸然封王,只怕有碍祖宗之法,老臣绝非要阻止这件事,事实上,镇国公与陛下情同手足,又劳苦功高,他被封为王,本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祖法若变,则地动山摇,难免天下人侧目,议论纷纷。”
“你的意思是不肯?”朱厚照的脸拉了下来,阴晴不定的脸上,显出了几分怒气。
朱厚照就是如此,哭也好,笑也罢,面上的表情是不会骗人的。
李东阳则含笑着摇头,一丁点都不害怕龙颜震怒的样子,道:“老臣的意思是,封王自然是应当的,不过呢,既要封王,却不能走宗亲的路子,叶春秋已就封镇远国,照例,本是走羁縻卫的路子,而今他已是藩国之臣,陛下怎么还能用宗亲的法子来册封呢?这岂不是乱了国家的纲纪?以臣之愚见,不妨依旧还循着这个路子,如朝鲜国王和安南国王以及倭王之例,而朝廷颁他金印,使其经略统治本国,有何不可?”
呼……
叶春秋不禁暗暗地松出了口气,这李公,还真是鸡贼啊。
连叶春秋都想不到,李东阳会这样做出应对……
事实上,李东阳确实遇到了一个两难的问题,点头不成,不点头也不成,他自然是不愿意得罪叶春秋,但也不愿意违背陛下的心意,可也不愿意叶春秋成为宗亲。
那么……他居然走出了第三条路。
陛下的心思是希望能够封叶春秋为王,这是陛下对叶春秋的爱护,那么就封王好了,朝鲜王不是王吗,安南王不也是王吗,至于真腊王倭王暹罗王,哪一个不是王?
此王比之宗室之王,反而更加独立一些,虽是需要按时进贡,作为大明朝廷之附庸,可是军事外交内政之权却皆在国王之手。
如此,对叶春秋只有更大的好处,陛下这边,又怎么会不满意呢?
而叶春秋这边,也有了一个交代,至少不会让叶春秋生出什么反感。
这就等于是,把叶春秋和其他宗室给区别隔离了开来,宗室们想拉叶春秋做挡箭牌,可叶春秋压根就不是跟你一个路数的王啊,你需要靠朝廷供奉,需要领取俸禄,人家叶春秋却不需要,他的财源不是朝廷,而是本国的税赋,他所能承担的义务,也与你不同,乃是朝贡。
这时候,朝廷要诸王绝俸,你还能拿叶春秋做什么挡箭牌?
难得宗室们想出了那么绝的一个办法,却又难为了李东阳居然想了一个这么损的应对主意。
可不管怎么说,他提出了谏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无形之中,却让周王兴王等人的如意算盘给打空了。
他们为叶春秋请封为王,结果叶春秋成王了,最后却是对他们任何作用都没有!
这个时候,叶春秋甚至在想象,若是周王他们知道李东阳想到了这么个办法,不知道会是什么反应了!
………………
今天算是请个假吧,实在太累了,老虎的眼睛都在打架,所以今天只有两更,而且明天又得一大早出门拜年,没办法,再忙,作为中国人,这风俗也不可免,明天大概是三更,这春节时刻,其实老虎也想休息,不过也知道有不少同学等更的,所以老虎虽是少更,但是绝不断更,希望大家能理解一下老虎!
公告:本站推荐一款,告别一切广告。进入下载安装:xsyd ()
庶子风流 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名正则言顺
朱厚照一听,双眸微微转了转,抿着嘴,双眉轻轻挑起,他似乎并不在乎到底是以什么名义封王,只知道叶春秋功勋卓著,和自己亲密无间,给他一个封爵,再好不过。.』.
这辈子他最信任的人就是叶春秋了,相信他无论生什么事都站在自己这边,因此给叶春秋一个王位,他是举双手赞同的。
至于是宗亲之王,又或者是藩属之王,显然关系都不甚大。
李东阳既然说出了他的想法,那么,势必是已经在内阁和人交换了意见,得到了阁臣,甚至是各部堂的大佬们支持的。
若是百官能够支持,那么事情就顺利了许多。
而至于宗亲那儿,似乎也很好办,毕竟他们都已经认了亲,想要的不过是叶春秋有一个名分,这又有何不可呢?无非就是变通而已,是李师傅想的周到啊。
朱厚照很是欣赏的东阳一眼,本来朱厚照还略略有些担心,毕竟祖宗之法压在上头,若是有人借机反对,拿出许多理由,可就有些不太好办了。
而李东阳却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表态至关重要。
朱厚照立即兴致勃勃道:“既如此,那么该封以什么王为好?藩属之土,又在哪里?”
李东阳一脸认真的厚照,一双眼眉轻轻眯了起来,略微思索了一番,旋即笑着说道。
“镇国公这些年,任劳任怨,实在不易,既然要册封,老臣以为,还是从长计议,不必急于一时,到底所封何处,又以什么名号,还需廷议来商讨,陛下,所谓名正则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正是这样的道理。”
朱厚照立即乐了,眼眉里透着笑意,连连说道:“对,对,对,就该廷议。”
李东阳提出廷议,正对朱厚照的心思,反正内阁辅大学士都已经表了态,肯定没几个人敢反对,走了这一道程序,就越显得法理上说的通了。
这李东阳办起事来,还真是面面俱到,体贴入微,别人那是办事,李师傅这叫把事办好啊。
朱厚照收敛起心情,轻轻吁了口气,含笑着说道。
“还有,那巴图蒙克与叶春秋会了面,大抵只说了一些家里长短,倒也没有口出恶言。”说着,他将叶春秋转述的事情经过,大抵的说了一遍。
李东阳皱眉,似乎正在思虑着什么。
反是这时,有人道。
“陛下,巴图蒙克此人,臣与他打过一些交道此人狡诈无比,还需小心堤防,他此番既非是离间,又非挑衅,莫非……是别有所图,臣这几日,一直关注边镇的军情,今岁鞑靼与其所辖的各部,调动频繁,前些日子,在辽东,还截获了巴图蒙克与海西女真的书信,此次会面,不是这样简单,大战在即,他对镇国公,屡次三番提起明岁开春的大战,以他的狡猾,或许……不过是欲盖弥彰之策。”
说话的人,站了出来,朱厚照抬头一是杨一清。
杨一清确实是老军务,镇守边关数十年,对于大漠和边镇的情形十分了解,此刻他立即点明扼要,将事情跟朱厚照娓娓说来。
朱厚照精神一震,春秋一眼,而叶春秋这时也不禁震撼了。
事实上,他与巴图蒙克的会面,确实乏善可陈,他所是一个垂垂老矣的领,想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这种心情,叶春秋似乎也可以理解,这也使叶春秋和朱厚照所猜想的方向,都是巴图蒙克做好两手准备。
可是现在听了杨一清的进言,顿时像是明悟了什么。
对啊,从一开始,巴图蒙克一直都再三提起明年开春的决战,仿佛明年春天的决战已经成了定式一样,可事实上呢?谁能保证人家会选在明年开春?
虽然大明这边,也认为巴图蒙克会在明年开春动兵,毕竟现在正是牛马养膘的集结,鞑靼人放牧为生,一般这个集结,不会轻易开战,等过了秋,寒冬在即,这时候也不可能会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大漠的战争,大多会选择在开春。
可现在细细一想,却不禁让人毛骨悚然,正因为大明朝廷有这个预料,所有人都有这个预料,而巴图蒙克将这些信息,掺入了他的言谈之中,使人形成一种思维上的惯性,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巴图蒙克其实已经磨刀霍霍,却故意借此来麻痹叶春秋呢?
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毕竟他透露出了一个假信息,即是他想给鞑靼部留一条后路,使人不及多想,鞑靼铁骑,以集结迅,作战出其不意著称,假若突然起奇袭,一旦各处关防或者是青龙没有防备,那么……
所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巴图蒙克心计真是深哪!
反是这时,朱厚照想到了什么,道:“这……即便他想要麻痹大明,似乎也有些说不过去,因为大明各处边镇,即便是青龙,也随时戒备,即便是知道他今年不会进攻,也不会贸然松懈,那么,他即便麻痹了大明,又有何用?”
想到这里,所有人心情一松,不错,确实是大家多疑了。
即便有诈,那又能如何,鞑靼铁骑固然是攻其不备,可大明边关,却都是常年有所防备啊。
杨一清面色平静,却是突然反诘道。
“那么……假若这时,海西女真,又或者乌斯藏那儿反了呢?”
杨一清一席话,却令暖阁里的气氛诡异起来。
其实大明北方的藩属,大多都有一个特点,那便是蒙古人强盛时,他们便投靠蒙古,而大明强盛时,就向大明称臣,几乎没有任何忠诚可言。
明初的时候,明军横扫漠北,于是乌斯藏和女真俱都臣服,可此后土木堡之变,这些人俱都顺从瓦剌,纷纷调兵助战,为瓦剌人充当马前卒。
这种墙头草,若是在这个时候,出了事,会如何?那局面是无法想象的,恐怕大明会措手不及,完全应付不来。
本站推荐丝袜美腿,童颜**,丰满肥臀图片视频在线看!!快速:meinvtao1(长按三秒复制)在线观看!
庶子风流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神机妙算
假若一切真如杨一清所说的那样。
那么势必,朝廷在意识到明年开春要与鞑靼决战,会选择快刀斩乱麻,一劳永逸地解决掉眼下生的麻烦,也势必调动大军,进行弹压,而这时,防务就可能出现一个巨大的漏洞了。
那么……接下来会如何呢?
这巴图蒙克,当真有如此的狡诈?
叶春秋感觉心寒到了骨子里,身子也不禁微微冷了,眼眸不由自主的眯了起来,闪亮的目光种透着丝丝寒意。
那一夜在大同城外的温情,原来……都是假的。
不过是为了蒙蔽他的双眼,麻痹他的感知。
这种人真是恐怖了。
朱厚照也感觉心生寒意,只是他毕竟不如叶春秋一般,是当事之人,无法体会到叶春秋心里的震撼,却锁紧了眉头,沉声说道。
“如此说来,是不是就意味着,朝廷这时,一定要比任何人都要镇定?”
“不错。”杨一清正色道“无论是问题出在哪里,鞑靼都是我大明真正的心腹大患,不管是哪里作乱,这些都不过是我大明的疥癣之患,所以朝廷要沉得住气,各处的关防不但不可松懈,还需加紧,用于军事的钱粮,也要准备充裕,陛下必须坐镇京师,而镇国公,也决不可擅离,必须保证,可在一日之内出关至青龙,应付一切突的情况。”
说着杨一清脸色微微一沉,非常认真,严肃的提醒着。
“乌斯藏和海西女真那里,要命宁夏、四川各都司的军马防范,可一旦有事,朝廷绝不驰援,陛下,大明必须一劳永逸的解决鞑靼的问题,如此,其他的问题,方能迎刃而解。万万不可,因为其他的事,而分了朝廷的心,也万不可因为如此,而不分主次,臣以为,各处关隘,都需小心,万不可马前失蹄。”
朱厚照颌头,觉得杨一清的话很有道理,认真的思虑了一番,不过他没立即下旨意,而是看向叶春秋,一脸认真的询问道“春秋以为呢?”
叶春秋面色凝重,眉头紧紧拧成一条绳索,肃然道。
“杨公所言甚是,臣弟也突然有不详的预感。”
朱厚照便笑道“可见那巴图蒙克虽是狡诈,可又如何呢?他想找我大明的软肋,朕偏不让他如愿,朕现在高坐于此,且看他如意算盘落空。”
又说了一会儿话,大抵都是防务的布置,杨一清在边镇的防务方面,确实有他特殊的才干,说到各镇的兵力配属,如数家珍,一些军镇的弊病和恶习,也多是详尽无比,最后他道。
“青龙新军的战法,臣也有过一些所闻,用于防御,可谓无懈可击,只可惜,新军乃是步卒,不能快行军,所以一旦鞑靼人开战,主动权还在鞑靼人手里,鞑靼人势必会舍弃青龙,而袭击我大明关塞……”
他一口气说了足足小半时辰,将所有的利弊统统说了个清楚,可以说是面面俱到,没有任何的遗漏。
叶春秋和朱厚照,也不禁为之叹服。
叶春秋确实占了新战法和新武器的便宜,总结了后世的经验,这才换来了百战百胜,可真正谈到大明边军的军务,所知却是不多,而杨一清的一席话,令他突有一种钦佩之感,要知道,杨一清可没有后世的经验,却能总结出无数的作战方式,这已是越了同时代许多人了。
所以杨一清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叶春秋打心里的欣赏他,赞同他的观。
这边朱厚照想到无论鞑靼人怎么算计还是逃不过大明的火眼金睛,不禁笑吟吟道。
“过几日,就请杨师傅上一道章程来,朕要细细来看,今儿也不早了,大家告退吧。”
于是众人不敢怠慢,忙是起身告辞,叶春秋知道朱厚照有些疲倦,也没有停留,与众人一道退出暖。
叶春秋尾随在李东阳、王华、谢迁、杨一清之后,徐徐走了几步,冷不防这时刘瑾连滚带爬的朝暖方向跑来,气喘吁吁,见到叶春秋等人在,忙道“诸公且等一等,辽东……辽东急奏!”
他出尖叫,高声道“辽东出事了。”
细细的嗓音有些刺耳。
“什么?”诸人停下,叶春秋一听到辽东,立即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叶景,忍不住一把抓住刘瑾的衣襟,虽然这样很不礼貌,甚至可能会开罪刘瑾,只是这时候,叶春秋却顾不得许多了,双手抓住刘瑾的肩膀,紧张的追问道。
“出了什么事?”
刘瑾气喘吁吁道“海西女真与野人女真诸部,突然反……反叛了,建州女真,也有许多部族借此作乱,他们突袭了辽东,哎……哎……这是辽东来的消息,不过却是语焉不详,与此同时,锦州……锦州也现了从辽东来的败兵,据说,是突然作,事前也没有征兆,瞧着,像是预谋,这些女真人,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啊。
朝廷平时,没少给他们赏赐,真真不是东西。事突然,只听说有大邑陷落,死伤了不少人,当地的军户,试图想要弹压,可是来不及了……现在,坐镇锦州的总兵王可望,修书来,说辽阳等地的情况,暂不明朗,不过想来,已到了非常糟糕的境地,请朝廷立即调兵,往辽东增援,否则照此下去,辽东可能要拱手于人啊。”
叶春秋一时有些方寸乱了,出事了,为何没有叶景的消息,自己的父亲在哪里?
消息是从锦州传来的,这就意味着,战乱没有波及到锦州,可是锦州以东的诸镇为何没有消息呢?是不是……父亲已经……
叶春秋双眸睁大,惊恐的问道“我爹呢,我爹在哪里?他是辽东巡抚,可有什么消息?”
“没,没有……”刘瑾哭笑不得,因为衣襟被叶春秋扯着,显出一副窒息的样子“事情太突然了,除了锦州,其他地方,都没有消息,要嘛就是消息还未送达,要嘛……就可能……就可能……”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庶子风流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大有文章
刘瑾没有将后头的话一口说尽。
不过任谁都明白,他这是什么意思。
辽东已经大乱,兵荒马乱的,脸朝廷都不知道,到底情形如何。
唯一还算稳定的应当是锦州,不过锦州以东,辽阳、抚顺一带,跑来了这么多残兵,许多人也是语焉不详,只说各处的女真作乱,有的说有数万人,有的说有十万,消息不一而足,在这种情况之下,叶景怕是已经凶多吉少了。
不仅仅是叶景,就是哪里的百姓,官兵也是无一幸免,应该也是遭到了袭击,到处都是乱糟糟的,恐怕辽东一带全部是敌军了。
那杨一清的预测,居然成真了。
叶春秋不寒而栗,一双眼眸睁得老大,清逸的面容不禁微微的扭曲起来,露出冷意。
巴图蒙克果然是非同一般,戏演得那么足,简直可恶可憎。
关心则乱。
此刻的叶春秋关心着叶景的安危,整个人已经彻底的蒙住了,双手死死地抓住刘瑾双臂,露出极致凛冽的神色。
反是这时候,杨一清当机立断道“请速回暖,与陛下相商。”
叶春秋立即放开刘瑾,几乎是箭步冲入了暖。
而此时预备摆驾回后宫的朱厚照,也被叶春秋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等到刘瑾和杨一清诸人赶来,刘瑾拜倒在地,道“陛下,锦州急报。”
朱厚照只看叶春秋脸色,便觉得大事不好,忙是接了急报,打开细细来看,他脸色顿时发青,连连冷笑起来。
“果然反了,想当初的时候,这些女真人臣服我大明,没少受我大明的恩惠,等到土木堡之后,他们又勾结瓦剌,欲图不轨,这倒也罢了,瓦剌败亡之后,朝廷谅解了他们,本指望他们真心顺服,谁料到,时至今日,他们又反复了。”
说着朱厚照的面色越发青了,几乎是咬牙切齿的怒道。
“那巴图蒙克,只怕没有少给他们许诺吧,如此反反复复,这一次,朕要给他们一厉害瞧瞧。”
叶春秋此时方寸有些乱,换做其他事,他倒能淡然处之,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可是想到老父还在辽东,生死不知,不禁心中有些惶恐,道“陛下,臣愿立即去辽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