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七流
弗朗西斯一丝不苟地念着各位候选人被提名的理由。
今年其实是数论学界的大年,优秀的学者层出不穷,在往年,他们其中任何一个获奖,都毫无悬念,让人心服口服。
奈何,生不逢时。
弗朗西斯终于念到了最后一位:“乔御,燕京大学。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
希尔顿教授坐在他的左侧方,双手交叉,表情沉思。
乔御是他提名的。
主席团每位成员都能提名一位学者。主席团一共6人,但是如今,弗朗西斯只念了三个名字。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177节
这就证明,其实有四位学者的提名人,都是一样的。
没办法,孪生素数猜想的光芒太刺眼了,直接让其他人黯淡无光。
弗朗西斯咳嗽了一声:“按照惯例,半个小时讨论时间,然后开始不记名投票。”
底下人都鸦雀无声。
弗朗西斯耸了耸肩:“看起来大家都没有什么想讨论的欲望……不过呢,形式还是要走一下。”
投票并非匿名,每个人的选票上都印得有自己的名字,收上去后由秘书长直接现场公开唱票,最大程度的限制了徇私舞弊。
有位副主席心有不甘的用日式英语嘀咕了一声:“可是志村君的研究也很重要。”
周围人纷纷侧目。
这位先生来自岛国,二十余年前就办理了绿卡,顺理成章地换了国籍。
但是显然,相比于土生土长的有色人种,他对自己的故土依然充满热爱。
半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弗朗西斯清了清嗓子:“好了,现在,让我们开始投票吧。”
*
如果说ams年会的前两天,都属于开胃小菜,那最后一天的总结大会,就是不少人翘首以待的重头戏了。
乔御的位置在第五排。
第一排是年会主席团,二三排是学界内部德高望重的大佬,譬如佩雷尔曼,就在第二排。
能坐上四五排的位置,已经是青年学者中的定格待遇了。
因此,四五排也是媒体关注的重点,毕竟历届大多数获奖者,都是从这里站起来的。
乔御身边,就是燕大数学院的田成教授。
作为燕大数学研究所所长,田成看上去比他还要紧张,手在裤腿上揉啊揉的,手掌心一直出汗。
毕竟如果乔御获奖,那就是历史上头一遭。
这不仅是乔御个人的荣誉,也是燕大、乃至整个华国数学界的荣誉。
要说乔御一点都不期待,是不可能的。
但为此紧张激动到吃不下饭,乔御觉得也不至于。
等到柯尔数论奖开始念候选人名单的时候,田成已经不得不从兜里掏出药片稳定心跳。
“田教授。”乔御出言安慰,“不用太紧张,我觉得肯定没问题的。”
也多亏台上弗朗西斯的话筒声音够大,完全压下了台下的小噪音。
要不知道的人听见,还以为田成是那个候选人呢。
田成沉重的摇了摇头:“你们年轻人,不懂。”
“上世纪六十年代,华国举国之力研究成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当时绝对是全世界难得一见的壮举,不过当时因为一些因素,没有申报诺奖,而到后来改革开放后,上面觉得需要一个向世界展示的舞台,因此开始运作。”
而贡献最突出的侯老先生也成功获得提名。
那时候,不知有多少学者,守着电视等着转播。
“可惜因为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我们和诺奖失之交臂。”
当名单出来的那一刻,国内无数参与其中的生化类学者失声痛哭。
从58年到65年,他们不眠不休,一所高校又一所高校接力,勒紧裤腰带搞科研,用土枪土炮打赢了全世界其他顶尖科学家,取得了诺奖级的成就,却没能打赢政治因素。
那一年田成教授还是乔御这么大的青年,他也不是很懂为什么父亲会哭。
但是现在他懂了。
乔御听的十分感慨,但有一件事,他却不得不提出来。
“好吧,但田教授,”乔御温声道,“你真的太紧张了。你掐到我的腿了,可以松开一下吗,有点疼。”
田成顿时如遭雷击,他缩回手,连忙道:“抱歉,我以为是我自己……”
就在此时,台上的弗朗西斯用字正腔圆地中文念出了一个名字:“乔御。”
弗朗西斯·苏是华裔,属于第二代美籍华人,因此会点中文也不奇怪。
那瞬间,台下掌声响起犹如雷动。
这不仅是华国第一位获得科尔数论奖的学者,也是柯尔奖历代中年龄最小的获奖人。
乔御走向领奖台,心跳难得加快了几秒。
“恭喜你,乔御。”弗朗西斯笑着说。
他从ams的主席手里接过奖杯,站在台前,望着底下黑压压的人群,一时间突然忘了原本想好的台词。
“我很高兴能获得这项荣誉。当初做数学研究并非为了得奖,这个奖杯是我意料之外的收获。”
他准备好的大段大段台词,在这一刻突然失去意义。
乔御轻笑了一声,道:“谢谢,我很喜欢。如果不是它之前被很多人摸过,我现在就低头亲一下了。”
*
华国的清晨,早餐摊有条不紊地支棱起来。
天还没亮,早间新闻的导播间内,主播李瑞文面对着墙壁,反复思考着台词。
离中央13台《早间新闻》的正式播出还差11分钟。
导演得到了消息,米国数学学会正在丹佛市召开年会并颁奖,华国的乔御目前是柯尔数论奖的候选人之一。
前线记者正在实时传达,最终结果还没揭晓,因此,他需要准备三套台词。
第一套台词,是假如乔御没有获奖,那么他要播放这个新闻,并表达惋惜之情。
第二套台词,是如果乔御获奖,那么他需要用激动的语气告诉全国观众,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第三套台词,是如果节目播完,结果还没公布,那他就要插其他新闻……
李瑞文大学不学高数,对数学一窍不通。但是经过半个小时紧急科普,他也知道了柯尔奖的含金量。
这是数论界最高水平的大奖,每三年颁发一次。
十分钟后,李瑞文坐进导播室。
“朝闻天下,开启全新一天,观众朋友早上好。这里是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定期直播的节目《早间新闻》。”
“现在是早间时间7点,我们先来看时政要闻……”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留给节目组的时间越来越少。
[估计只能便宜后面的《午间新闻》了……]
这个念头刚在李瑞文的脑海里闪过,导播就站在面前激动地挥了挥手,笔了一个数字2。
乔御获奖了。
上一则新闻内容刚过,摄像机对准了李瑞文的脸。
“现在临时插播一条新闻。”
“2015年1月16日,美国数学学会在丹佛市召开了数学年会,并决定授予我国青年学者乔御柯尔奖,以表达他在数论领域的突出贡献。”
“这是华人第一次获得这项国际大奖,除此外,乔御也是柯尔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人!”
……
……
四九城,一位老人正坐在车上闭目养神。
车载广播内,李瑞文的声音情绪饱满,振奋人心。
老先生睁开了眼,道:“这个乔御,是国人?”
他指的是土生土长的华人,而不是美籍华人。
坐在前排的秘书道:“是,目前还在燕京大学读大一。”
“那很不错。”老先生的脸上有了点笑意。
秘书想起了自己老师的嘱托,笑着道:“的确。我听说燕大还特意把他提交到了‘万人计划’的名单。”
老先生道:“当初赵老跟我建议,要留住科学家,现在日子好了,不能让我们的学者饿着肚子搞科研,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才有了‘万人计划’。如果这个万人名单里,每位年轻人都能有这样的成就,赵老该乐坏了。”
他说的赵老先生,是华国工程院的院长,由权力机关选举产生,享受副国级待遇。
秘书道:“是……不过您知道,我是燕大毕业的。我之前还看见燕大的教授在群里抱怨,说乔御的审核没有通过。”
“这是什么原因?”
“第一,是因为乔御大学还没毕业,不到博士生标准。第二,李院士说乔御家里不缺钱,不需要国家的资助……”
老先生不赞成地摇了摇头:“学历和水平并没有直接关联,这个年轻人吃亏在了年纪上,那就不是他的问题,是我们的问题。而且他家庭条件是一回事,我们的态度是另一回事。”
不知道是想起什么,老先生重重叹了口气:“不能让真正有能力的学者们寒心。”
“这样吧,你去安排人政审,没问题就去找赵老先生商量一下,看他怎么说。术业有专攻,我相信赵老的判断。”
秘书忙不迭地应下。
这辆红旗车,在其余车的护送下,缓缓路过门口立着国旗的中式牌楼。
第139章
乔御低调的在凌晨时分回国, 没有惊动任何人。
他的行李箱内多了一个奖杯。
这个奖杯被他拍了张照发到了自己的微博, 以供各位学渣瞻仰。
他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如今微商发达, 弗朗西斯先生又是外国人长相,知道的人太少,就怕一不注意被ai换头。
乔月本来说想过来接他, 他以大半夜不好过于操劳而婉拒。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178节
来接机的是宋天宇。
乔御抬头一看, 对方在出口位置蹦蹦跳跳。
乔御朝他挥了挥手,示意自己的位置。
“乔乔!”宋天宇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脸上是开心的笑容, “你回来了。”
乔御从鼻腔里“嗯”了一声, 然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背。
他不知道其他人谈恋爱是怎么相处的,乔御本来想问一句“想我没有”,但是想说出口的时候未免觉得过于难以启齿。
并非不知道怎么做对方会开心, 而是天生学不会亲昵。
“我好想你,乔乔。”
宋天宇借着月色, 悄悄亲了亲他的脸侧。
乔御拍他背的动作一顿,然后轻轻笑了笑:“我也是。每天晚上都想。”
-
再过两天就是春节。乔御想了想, 决定等过完年再回实验室。
毕竟这种事着急没用,不如趁这个机会在网上多学习学习。
他本来就打算随便逛逛论文网站, 结果却被生物区最新录入的论文吸引了目光。
这篇论文的标题是翻译过来,叫做《分泌蛋白angplt7促进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和体内造血系统重建原理》。
有时候,尤其是在进行科研竞争的时候,各个实验室是需要频繁发表论文的。
一方面是为了给投资方信心,另一方面是如果不发论文的话, 谁他妈知道你做出了成果?如果被别的实验室抢先,只要晚了一步,荣耀就不属于你了。
但有时候,做出来的论文模棱两可,拿去投期刊不一定过,但是又想证明自己在搞这方面的研究,又该怎么办?
那就是选择网上投论文了。
全世界科研界都有一个默认的论文录入网站,直接翻译过来叫奥尔科研网*,在经过认证后,可以选择在上面发表论文。当初,佩雷尔曼的论文就是发表在上面的。
在网上发论文有几个好处。第一是抢占先机,以后同侪做出成果后方便扯皮;第二是无须审核,可以快速发表,且不需要给出版社上供缴纳版面费。
吸引乔御的不是标题,而是这篇论文的发表人。
燕京大学,李东伟。
显然,在乔御因为回家过春节而进度放缓的时候,李东伟依然没有放弃实验,并且终于研究出了一点成绩,要不然也不会兴冲冲地开始发论文。
乔御点进去一看,通讯作者李东伟,一作许宣。
李东伟实验室的研究内容,乍一看,和乔御实验室研究的东西其实有点像。
同样是蛋白质,同样是对造血功能的促进作用。不过一个是分泌蛋白,一个是表面蛋白,倒是井水不犯河水。
他认真研读了这篇论文,随手写了点笔记,然后发给了实验室成员。
乔御:抽空看看,能不能借鉴一下他们的实验方法。
具体怎么做,还是得进实验室才能有把握。
乔御回家的时候是凌晨五点,但是才睡过,因此也不是很困。一直到下午五点左右才有了睡意。
但是如果现在就睡觉的话,以他的经验,恐怕还要过很长一段美国时间。
乔御掐了自己眉心一下,放弃了今天继续学习的念头,随手掏出了教授们布置的暑假作业,写了起来。
乔御看了眼,感觉老师们布置的作业还是挺简单的,一般的大一学生,只要努努力,寒假的时候自学完一维非齐次弦振动方程cauchy问题、初边值问题等等,还是很容易做出来的。
劳逸结合,劳逸结合。
八点作业,乔御就完成了这门课的寒假作业。
他本来打算出门陪乔月逛会超市,结果还没出门,就接到了张开伟的电话。
“乔御!”张开伟神情激动,“你发过来的论文我上午看了,我们用相同的实验方法,对gpi-80进行重复试验,发现它参与了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具体怎么影响hcs的形成,还需要进一步实验!但是已经是相当大的突破了!”
乔御由衷道:“不错。”
这就是资深人士和新兵蛋子的区别了。
像是实验室其他人,现在恐怕还在看论文,而张开伟已经动手做完了实验。
张开伟舔了舔唇角:“那我明天把小明还有许茹叫过来?他们现在都还在燕京,把实验数据做完,然后发一篇论文?”
在张开伟眼里,虽然这个结论不足以登上国外核心期刊,但上个北大核心或者南大核心,也绰绰有余。
对于一位教授来说,论文就是他的门面,发表的自然越多越好。
更何况,如果不发论文,谁知道什么时候,就冷不丁被人捷足先登了。
知识产权法也没办法保护脑子里的产权啊。
乔御思考片刻:“暂时先不要发。既然已经知道了gpi-80能影响hcs的形成,那起码弄清楚他发挥作用的机制,再发表论文。现在离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这个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发太早,容易被剽窃思路。”
“科研竞争不在一时,我们实验室相比之下资金短缺,所以更需要注重信息差。我希望拿出来的是成熟的理论成果,而不是看起来模棱两可、可以让其他实验室继续发挥的结论。”
如果说,直接研究造血干细胞扩增,属于项目的第一梯队;那张开伟现在做的辅助实验,只能站在第二梯队上。
“让王小明配合你,先弄清楚gpi-80使hcs合成的浓度,理论没有问题后,再小鼠进行重复试验。这几个项目坐下来,起码能投一个cns的子刊。”
张开伟热腾的心顿时冷静了下来。
“你说的对……”他喃喃道,“不过,你真的要和李院士比吗?”
他还以为是乔御年轻气盛,逞一时之快。
这件事在生科院内部,已经不算秘密。叶勤学研究方向和李东伟南辕北辙,对此爱莫能助。如今只能靠乔御自己摸索。
大部分人,对此都是不看好的。几位教授之前还就此讨论了一番,结论是不管谁失败,那都不用继续在学术圈混了。
李东伟研究造血干细胞扩增一年多,钱花了不少,却什么水花,本来都想放弃了,被乔御这么一激,顿时投入更多了。
好在,这一个多月,还真的峰回路转,研究出了一点名堂。要不然对学校、对投资的药企,都难以交代。
乔御回答的斩钉截铁:“比。”
于是,张开伟也就不多问了:“好,有什么吩咐你尽管说,我一定全力支持你。我相信你的能力。”
“对了,如果要进行实验的话。”张开伟莫名有些难以启齿,“那可能还需要一二十万续命……”
之前基因实验室重新装修,买器材,花了三百来万。后面买材料,又花了百来万。
实验室里,光是每天的试剂消耗,可能就要上千元,单位说不定还是美金。
说句不好听的,把一块钱一块钱的现金拿来烧,都未必赶得上做实验的烧钱速度。
不过张开伟花这么快,也是乔御意料之外的。
在估算中,他还以为起码能撑到寒假结束返校。
乔御道:“行。我再让公司给你拨五十万。”
-
虽然打钱很爽快,但是乔御在结束后,看了眼自己银行卡余额。
一看,就没忍住闭上了眼。
五位数。
他好久都没这么穷过了。
乔御:“系统,你给我挣的钱呢?”
系统:“谢邀,本金一百万刀,目前收益为十九万刀。”
本金交给系统还不到两个月,这么一算,月利率大概有百分之十左右。
而现在市面上月利率超过千分之五的理财产品,都有极大概率踩雷。
系统挣钱速度快的让乔御怀疑他用高科技搞了传销。
乔御没忍住问:“你都干嘛了?”
系统:“开了个黑户在国外炒股。也融资了几家小公司,问题不大。您放心,不会有警察找上门的。”
“不过一直维持这种速度是不可能的,现在系统只是占了入场早且能未卜先知的优势。一般来说,让系统理财,年利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
乔御:“……行。”
“我想问一下,”乔御陷入沉思,“你那里有没有虚拟实验室。就是类似于全息网游。里面材料以及各种属性都和现实中一样,可以让我在里面进行模拟实验。”
实验室烧钱速度真的太快了。
他建议以后那些二代们网上炫富,别天天搞什么名车豪宅了,直接说自己名下养了几个实验室,分别是什么方向。养三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下来,含金量恐怕只有晒游艇才比得上了。
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同时还能造福科研界,整挺好。
系统思考片刻:“没有,但是我可以向上级申请。”
几分钟后,系统给出了答复:“上面说可以批一个。”
乔御:“要多少分?”
“一万。”
乔御打开自己的面板,发现因为不甚注意,自己积分用的十分随便,如今账面上只剩两千来分。
现在的系统已经不发放常规任务了。除了偶尔弹出的系统任务,剩下积分获取全靠乔御随机触发。
比如xx教授的赞赏。
又比如在《xxx》发表论文。
又或者xxx同学看了他的论文,引用后发表了yyy论文。
甚至母校挂着的照片,鼓励了ooo同学学习,都能给他加一分……
零零总总加起来,数量还是非常可观的。
尤其是第一项,积分明细里,这些人名字乔御大多不认识,但是不妨碍其他优秀科研人员隔着互联网欣赏他。
乔御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可以赊账吗?”
贫穷,使人放下尊严。
“……”系统陷入沉默,最后,回答道,“行,月利率百分之一。”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179节
作者有话要说:*处为作者瞎编。
第140章
在乔御的坚持下, 虚拟实验室终于到账了。
备注:
1/使用时会陷入深度睡眠状态, 建议晚上使用。
2/当宿主在虚拟实验室内时, 虚拟与现实的时间比例为1:1;当离开虚拟实验室后,时间比例可主动设置。
3/实验室器材与宿主现实世界实验室器材相同,消耗材料明码标价, 需要用积分购买。
4/最终解释权归系统所有。
5/宿主剩余需还清积分:8000分。
如果不是最后一条欠8000分的话, 乔御还挺开心的。
他没忍住,进去逛了一圈。
虚拟实验室内的仪器和现实内相差无几, 但是实验室可大多了, 上下两层满足不同需求。除此外, 系统的积分商城也更新了。
里面多了许多实验室耗材。
乔御感觉这像是系统的阴谋,氪金开了实验室,想在里面做实验竟然还得氪金。
胎牛血清(500ml):0.5积分。
细胞转染试剂 (50ml):0.4积分。
细胞裂解液(100ml):0.05积分
……
乔御对比了一下, 发现系统给的价格还是相当良心的。
比如胎牛血清,如今的市场价还在500ml三千元左右。哪怕是后世技术进步, 价格也稳定在2500元。但在商城内只需要0.5积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