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七流
倒是隔壁乔御,靠着撒钱招来两个正儿八经的名校博士。
乔御和李院士研究了同一个课题,因为两者差距过大,普遍没人感觉这是在科研竞争。
甚至连李院士自己也嗤之以鼻,一笑而过。
唯独许宣十分心神不宁。
他当初去山里支教,有天晚上突然心脏狂跳,疼痛难忍,不得不下山去看医生。结果刚到卫生院就好了。
当天许教授没回去,第二天才知道,他下山后,山里就开始下大雨,山路塌了,晚上还出现泥石流,淹没一排老房子,自己支教的教室宿舍也在其中。
从此后,许宣就特别迷信自己的直觉。
因此,许宣也异常关注乔御的进度,特地吩咐了底下研究生,只要乔御一发论文,就来给自己打个报告。
一直到过年,基因实验室都关门了,许宣也没听到什么消息。
这才慢慢放下心了,觉得自己这次估计只是想太多。
-
对于工作狂来说,乔御愿意回天海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天海也有个实验室,刚好可以用来和张开伟那边的实验进行对照。
一号实验室负责人是王晨,不是天海本地人,过年回家去了。
乔御犹豫片刻,翻出了宋天宇的联系方式:“来实验室吗?”
宋天宇回答的很果断:“来。”
别人约会都是电影院餐厅,要不然ktv网咖温泉酒店。
就他俩,约会唯一地点实验室。
宋天宇对做实验没什么兴趣,不过他喜欢看乔御。而且虽然是在实验室,但是实际上大部分时间,他都没什么工作。
乔御怕宋天宇觉得太无聊,干脆把实验室的休息室改造成了生活区,放了游戏本和ps4。
他还没开始动作,只是在实验室思考能有效提高他的工作效率。
乔御把张开伟发来的资料整理到一起,挨个开始对比分析,寻找原因。
按道理说,这种情况其实不用让宋天宇特地过来的。
不复杂的实验,乔御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
但就像是独居的人,总是喜欢养宠物一样。
……
……
休息室拉了窗帘,分不清白天黑夜,倒是很适合打游戏。
最近一日三餐都是靠管家送饭解决的。
要不是乔御不同意,宋天宇其实很想在这里开个厨房。在保温盒里呆过的熟食,无论如何都有些变味。
他带着耳机打魂斗罗,背后的门开了一条缝,又慢慢关上。
宋天宇说:“今天结束了吗?等会,我把这关打完,马上就……”
他的声音突然卡在了嗓子眼。
因为乔御突然从背后抱住了他。
“乔乔……?”宋天宇取下了耳机,有些不好意思地侧过头询问,“你没事吧?”
乔御靠的太近了,让他的手有些蠢蠢欲动。
乔御回答:“没事,就是有点累,别动,让我靠会。”
他从来没有失败,他也很难接受失败。
哪怕笑得再温和有礼,乔御也清楚,上辈子经历养成的冷漠和傲慢已经在他的灵魂深处打下烙印。
然而最近的实验,却让他隐约有了怀疑自己的念头。
乔御清楚,这只是暂时的情绪。
可能是因为连轴转的太累,可能是因为第一次发现有他想却办不到的事。
总之,他现在很疲惫。
对于乔御来说,宋天宇就是那只小猫猫。
作者有话要说:争取七月份日6和日3交替更新。
--
虽然前面没有着墨太多。不过小宋其实是奉献型人格(包括学生时候撒币行为、过分体贴等等)。
养成原因很复杂,第一是因为家庭环境,第二是小时候被冷漠对待。
如果遇到pua就很难受,因为光靠自己他是没有力气去挣脱的。
他会在给予的过程中获得一直缺失的安全感。从童年开始。
大概就是:你看,我都这么乖了,可不可以不要丢下我。
小乔刚好是控制型人格,就很合适。
一个刚好需要,一个刚好偏爱。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175节
第137章
沮丧只是暂时的。
乔御很快就收拾完自己的情绪, 重新投入工作之中。
米国数学学会(ams)举行的年会在一月中旬,他在天海还没呆满一周,又要远赴丹佛市。
值得庆幸的是, 同样是国际著名数学盛会, ams的流程比世界数学家大会简洁许多,只有三天。
参加完会议回来, 还能赶上春节。
临走前,乔御对宋天宇道:“放心, 这次我不是去砸场子的,只是受邀参加年度总结。肯定不会出事。”
纵然如此,宋天宇依然联系当地安保公司, 给乔御配了俩带枪的保镖。
“新闻联播上都讲了, 国外群众生活水深火热。”宋天宇态度十分认真, “你出门在外要保护好自己。”
米国今年才发生了两起枪击案。谁知道这种倒霉事会不会恰好发生在乔御身边。
丹佛市靠近米国西部, 和华国时差接近15个小时。比上次在德国的时差还要夸张。
乔御到的时候是上午, 国内正值深夜, 鸡都还没叫。
他下飞机,刚给宋天宇报了个平安,就收到了安保公司的电话。
据说这是丹佛当地最好的安保公司,挑出来的工作人员都是海豹突击队退役特种兵。
看块头, 和伯纳德身边那位贴身保镖差不多。
年会举办地点在丹佛会议中心,离乔御下榻的酒店很近。
因为在飞机上睡了一觉,乔御基本不用倒时差,因此兴致勃勃地开始闲逛。
整个数学年会分三部分。
第一天是米国各个收到邀请的大学布置展报, 向与会学者展示自家学校数院过去一年的成就。
第二天是业界大牛进行学术会议,站在高处为数学界未来发展出谋献策。
第三天,才是柯尔奖的颁奖典礼,顺便还有个晚会。
虽然年会要明天才正式开始,但是各大学校已经提前好几天来布置展区。
大厅内,大学的负责人们张罗着展板,有些学校已经完成,有的却还是一团糟。
展板上的内容并没有遮幕布,乔御挨个浏览起来。
上面张贴了不少有意思的数学论文。
老实说,自从一脚踏入生物领域后,乔御虽然没放弃对数学的学习,但是主动去研究的时间并不多。
他默默计算起来。
多亏有脑内草稿本的存在,让乔御不至于因为过度用脑而开始头疼。
他在每块展板前停留的时间不一,有的长,有的短。
好在在大厅内的学者人数众多,并不只有他一位,因此也不显得突兀。
在看到倒数第二块展板的时候,乔御长久地停下了脚步。
这是哈佛大学的展板。再往前,就是普林斯顿。
他的眉头紧锁,甚至不自觉地反复用指甲掐着自己掌心。
上面的内容太难了,已经到了乔御从来没有深入了解的领域,以至于他看的有些分心。
就像是让中学生去听高数课,有兴趣是一回事,能不能听懂,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知道站了多久,乔御觉得自己腿都麻了,这才发现自己一张脸都要塞进展板里。
也多亏年会现在还没正式开始。
要不然一个人霸着展板这么久,估计是会被群嘲的。
“你看出什么了?”
就在乔御打算走人的时候,身边的突然问道。
这是一个中年人,头顶秃了一片,但其余地方的毛发却浓密地像是狮子。高鼻梁,浓眉,眼神锐利地像是随时能射出两柄剑。
在看见对方脸的那一瞬间,乔御已经知道了他的名字。
格雷戈里·佩雷尔曼。
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者,数学界活着的传奇。
克雷数学研究所,迄今为止颁发过两次百万大奖。第二次是在去年。
第一次是给佩雷尔曼,对方没有接受。
佩雷尔曼没有在任何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庞加莱猜想证明》的论文,而是随意地张贴在了网上。整个论文标题,也没提到这个著名的猜想。
直到几位米国的同行收到了他简短的邮件,去看了网上的论文后,才知道佩雷尔曼做出了什么贡献。
对方的头顶甚至没有一个教授职称,但全世界任何一所大学的数学教授,都未必有底气在他面前说自己比这个人更强。
他的职业不是教授,是数学家。
之前,米国数学界曾多次邀请佩雷尔曼做学术报告,但因为过度商业化的曝光让这位大佬十分不悦,直接在会议厅丢下稿子拂袖而去。
乔御还以为,米国数学学会并不会邀请这位巨佬。
他定了定神,回答道:“展报上面讲的是超椭圆曲线离散对数,”
佩雷尔曼的没有露出太多表情,继续询问:“还有吗?”
“归纳总结了超椭圆曲线分析法……”乔御犹豫了片刻,“似乎是专门为了霍奇猜想做的研究。”
隔行如隔山,数学界内的代沟更是如此。
越是往后,同行的人就越少。
别看微分方程、拓扑学、泛函分析都叫数学,三个领域的大佬站一块分别阐述自己的研究,互相直接可能都听不懂对方在讲什么。
就像国籍同样是华夏,东北人听不懂闽南话。
当然,不仅东北人听不懂,川渝人和湘桂人,也是同样听不懂的。
因此,乔御对自己的判断也不敢完全确定。
……
……
不远处,几名大学生面色激动。
有的人甚至掏出手机,关掉闪光灯,对着展板前的位置一阵猛拍。
“是佩雷尔曼!”一位栗色头发的学生看上去像是要昏厥了一样,“天啊,我第一次离他这么近。”
“他旁边那位亚裔是谁?”有人茫然询问。
之前说话的人顿时用奇怪的眼神看向了他:“你是天翼3g才通网吗?那是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的乔御啊!”
查尔斯不禁面露尴尬:“原来如此。其实我的导师也在研究孪生素数猜想,而且研究了六年……之前听说被证明出来后,教授大发雷霆,至今闭门不出。我们也不敢多问。”
而乔御和佩雷尔曼,已经交流到了另一层地步。
佩雷尔曼:“你说的不错。他的确想证明霍奇猜想,或者说霍奇猜想的弱形式,毕竟都拐着弯去关联非奇异复射影代数簇了。”
“不过,这种方法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你知道为什么吗?”他不苟言笑的脸上突然多了一丝笑意。
乔御在内心十分谨慎地开始分析。
“论文上说,令c为具有奇数残差特征的局部场k上的超椭圆曲线,由某些仿射weierstra方程构成,”他的语速很慢,但是难得的,没有卡顿,“而如果假设方程简约,f(x)最小化的常规模型具有相对二元层。”
他的声音停顿下来。
佩雷尔曼一言不发,隔了一会,突然对旁边的研究生道:“有纸和笔吗?”
……
佩雷尔曼道:“其实,霍奇猜想不是我现在的研究领域。”
“不过我年轻的时候,年少轻狂,从大学辞职后,在家里一个人呆了七年,也没少和它面对面。”
他把纸和笔递给了乔御:“把你的过程写下来。”
乔御说了声好。
这里没有桌子,乔御只能坐在椅子上,拿腿垫着写。而佩雷尔曼就站在他的身后。
每当乔御的笔顿住,陷入僵局的时刻,佩雷尔曼都会恰到好处的开口。
纸上的内容虽然只是各式各类的方程式,却也写的满满当当,越来越多。
“直接读取h0点,可以得到来自f(x)的根的簇图……而这张图,和最开始的结论相悖。”
随着乔御说完最后一句,他的笔也停下来了。
佩雷尔曼道:“不错。不过我确定他是错的,是因为我二十年前就用过这种方法了,只是懒得发论文。”
边说,他边拿起了乔御手里的a4纸,到隔壁伯克利大学的展区随手拿了瓶胶水,然后“啪嗒”一声,把这张纸贴在了哈佛的展板旁,扬长而去。
留下乔御和一众哈佛学子面面相觑。
他走之前怎么和宋天宇说的来着……
好像说的是,“你放心,这次我不是去砸场子的。完全不用担心我的安危。”
乔御突然觉得,宋天宇给他配俩保镖,真的很有先见之明。
*
学会给佩雷尔曼安排的酒店,房间就在希尔顿的正对面。
毕竟希尔顿教授也是ams的副主席,还是菲尔兹奖、阿贝尔奖、沃尔夫奖的得主,能让佩雷尔曼先生不会因为周围弱智过多而感到身体不适。
他回酒店的时候,希尔顿刚好从会议室内出来。
希尔顿立刻给了他一个热情的拥抱:“我的老朋友,好久不见。”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176节
佩雷尔曼依然是一张臭脸:“按照年龄来说,我出生的时候,你已经在密歇根大学任教了。我不记得我们存在过友谊。”
希尔顿:“有什么关系。反正我只是和你客套一下而已。”
佩雷尔曼:“……”
“我见到你说的那个年轻人了。”他岔开了话题。
希尔顿饶有兴趣地问:“噢,然后呢?”
“比我年轻的时候差远了。”佩雷尔曼回答,“可能有我20岁时候的水平吧。不过对现在的年轻人也不能要求太多,毕竟大多数人还停留在我14岁时候的水平。”
说完,他打开了门,准备进门休息,倒一下时差。
就在此时,佩雷尔曼听到一声咳嗽从背后传来。
希尔顿道:“可是,乔御也才20岁。”
佩雷尔曼的眉毛挑了挑:“那又如何?”
“而且,他专业学的是生物。”希尔顿微笑道。
佩雷尔曼的手搭在门把手上,沉默片刻,突然重重地关上房门。
第138章
第二天, ams年会如期举行。
比起乔御前世参加的商业酒会, 这里朴素的近乎简陋。但是展板上的内容, 却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财富。
乔御脖子上挂着入场证,和零星几位认识的教授打过招呼后,开始独自观展。
走着走着, 一不留神就来到了哈佛大学的展区。
昨天, 这里还挂着三个展板,展板的pet彩印纸上依次罗列着论文内容。
但是今天, 三个展板只剩下了一个。
两个和“超常规椭圆曲线”有关的展板, 被连夜紧急撤下。如今一大早的, 还没来得及换上新的。
展区空荡荡,乔御在人间。
乔御本来还想停下来看看第三个展板上的论文,然而展板旁, 一位栗色卷发小哥正对他虎视眈眈,犹如防贼。
这个学生甚至下意识地用身体挡住了乔御的视线。
啧, 堂堂名校学子,这么小气就很没意思了啊。
更何况昨天是他和佩雷尔曼一起砸的场子, 凭什么就瞪他一个人,真是岂有此理。
要是你们教室的论文够硬, 也不会被一锤就破嘛。
哈佛大学展示的第三篇论文,作者是乔御的老熟人艾伦教授。
不过艾伦教授研究领域,乔御不太感兴趣,再加上旁边还有几位学生盯梢,他看完后, 也就转身,换了下一个展区。
传说中的数学圣地,普林斯顿大学。
这个展区的学者,明显要多一些。几位穿着普林斯顿校服的工作人员在其中穿梭,犹如勤劳的小蜜蜂。
巴顿就是其中之一。
他本来正在为其他学者介绍学校滕伯格教授的学术成果,冷不丁撞见了从入口走进来的乔御。
这张脸在一堆中老年学者里,显得过于年轻和瞩目,让人想看不见都难。
巴顿湛蓝色的眼眸闪过一丝震惊,瞬间拉过一边的学者,道:“你帮我看看。”
说完,马不停蹄跑向一旁的洗手间。
背后,他的校友一阵疑惑:“巴顿怎么跑了?”
巴顿才进入大学几个月,就获得了“数学专业”的入学资格,因此在学校内部小有名气。
普林斯顿的天才从来不少,但是在这么多天才中,巴顿也是较为优秀的一个。
更何况他今年才17。
数院的学长对他平时多有爱护,自然也注意到他的异常。
巴顿不想太多去解释。
毕竟“两年前和乔御imo相会赛前对决还tm输了”这种事,实在有损他的天才形象。
乔御ptsd,这种病一般人是体会不到的。
巴顿到洗手间冷静片刻,蹲在马桶盖上吃完了一根棒棒糖。
“乔御怎么在这,他到底看到我没有?”
“他看到我会不会嘲笑我当年不自量力?”
“我们当初都做完了,分数也一样,只是他比我多了几道解题方法,这能算输吗?”
“而且,乔御看他的,你介绍你的。说不定你出去的时候,他人都走了呢。”
巴顿躁动不安的心终于缓缓平复。
只是,他靠近自己的工作岗位,脚步就缓缓顿住了。
乔御正好立在他负责的那片区域内。
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滕伯格教授,正和乔御交谈甚欢。
“乔先生,关于昨天那篇超常规椭圆曲线的论文我还有一个看法,那就是用偏微分方程去计算……”
巴顿犹豫片刻,走了回去,然后和其余几位校友茫然地站在一边,听着大堆陌生的名词和公式对着自己骑脸输出。
巴顿今天穿的衬衣加长裤,配牛津鞋。外套因为场内暖气太热放在一边。
他本来觉得自己已经足够正式,但是和受邀而来的学者一比,他们这些学生就像是一堆刚孵出来的灰溜溜小土鸡。
当然,哪怕受邀的学者们穿拖鞋花裤衩,也比他们更受人尊敬。
乔御已经去到了他遥不可及的地方。
巴顿莫名有些酸溜溜的,因为他都偷偷看乔御好几眼了,乔御竟然都没有往他这里回过一次目光。
他突然觉得,自己从imo退赛以来,把对方视为一生之敌的行为十分幼稚可笑。
“这是的邮件,有空常联系。我就不打扰乔先生了。”教授压低了一下声音,“先提前祝贺你。”
乔御谦逊地回答:“最终结果还没出来前,一切都还不好说。”
最前面,两人的对话已经进入尾声。
巴顿本来以为乔御要走了,结果没想到却看到对方朝他走来。
“巴顿。”
被叫到名字的少年骤然抬起头:“呃,您好。”
“好久不见,”乔御伸出了手,礼节性地握了一下,“楚西宁经常跟我提起你。他说如果不是你的帮助,他很难独立完成在普林斯顿的学习。”
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克服的。楚西宁在国外,乔御想帮忙也鞭长莫及。
如果不是巴顿的帮助,楚西宁在国外生活的应该还会更辛苦一点。
据乔御所知,现在他们俩关系还不错。
“……其实不是什么大事。顺、顺手而已。”巴顿的脸冷不丁的红透了。
乔御并没有停留太久。
但巴顿都松开手许久,整个人却还沉浸在那种晕乎乎的状态中。
学长凑过来,用胳膊顶了顶他的肩膀:“可以啊,巴顿。竟然还认识乔御。你们怎么认识的?”
“那还要从两年前的imo大赛讲起……”
于是,十分顺理成章的,巴顿把那段埋藏在心里许久、曾经视作一生之耻的往事脱口而出。
*
丹佛会议中心,3楼大会议室。
一排排学者正襟危坐,哪怕是平日里最幽默的人,在此时也轻松不起来。
ams的主席弗朗西斯位于最上方,道:“这是我们今年的第一次会议,也是最重要的会议。”
米国数学学会的主席团加特约嘉宾,统共才11人。
“各位手中,如今握着一项重要的权力,那就是对今年各个奖项的投票权。”弗朗西斯神情严肃,“让我们首先从伯克霍夫应用数学奖的候选人开始。”
ams受各界资助,除了最著名的柯尔奖外,还拥有多项数学类奖项的颁奖权。
而这些奖项都统一在每年的年会上颁布。
ams是个相对半封闭的组织,不过在年会这天,却是对全社会开放,受到所有人瞩目。
但就像是综艺晚会需要压轴,在学会内部,越是重要的奖项,颁奖的顺序就越是靠后。
这场投票会一直开了4个小时。
弗朗西斯打开了最后一封文件:“现在是柯尔数论奖的候选人。”
“乔治·梅纳德,斯坦佛大学副教授。在《数学年刊》上发表论文,证明了素数之间的最小差距。”
“志村健次郎,东京大学教授。在高等定律上做出了革命性的突破,对椭圆曲线和模块化形式的算术做出重大贡献。”
1...7475767778...1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