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大明不负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十光
监狱里的潮气特重,本来阴森森的气氛就让人感觉恐怖,越往里走越觉得死亡之气扑面而来,仿佛这就是走在鬼门关的道儿上。
胡逸仙被关在一个单间。
他没有说谎,真的来自首了。
见到朱翊镠的那一刻,胡逸仙笑了笑,说:“潞王爷,这次老朽没有骗您吧”
继而,他猜度地道:“潞王爷旁边这位老先生一脸正气,老朽没有猜错的话,应该就是刑部尚书严清严大人吧”
严清点了点头,道:“正是。你送给我投案自首的有关资料与文书,我已经收到并认真看完了。”
胡逸仙欣慰地道:“好好好!收到就好!”
严清接着又道:“可是,我有个问题想不明白,既然你自愿到刑部自首,为什么从你的资料与文书上看不到一丝忏悔之心呢”
胡逸仙微微一笑,笑中充满了不屑之意,“我为什么要忏悔应该忏悔的是这个世道,是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官员。”
“……”严清被怼得一愣。
胡逸仙接着说道:“你们忝居高位,却将世道与人心引到一个好人变坏人,坏人变得更坏的恶性循环当中。如果世道与人心允许,谁愿意做坏事当恶人呢所以应该忏悔的不是你们吗即便我们忏悔,只能救助我们自己,对国家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你们这样的人才是关键。”
“……”
。
第214章 请准岳父当老师
胡逸仙这一番话将严清怼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
关键他这话似是而非,说对也对,说错也错,如果反驳的话,还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世道不好人心不善,当然与为政者有关,可要说将责任全推到为政者头上似乎也不恰当。
相信没有一个为政者乐意将此归咎于自己。
看得出来,胡逸仙心中压抑着许多怨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让他感到矛盾而痛苦,甚至以“报复社会”极其放肆的方式发泄。
严清保持沉默不说话了。
不得不承认,如果不走心,想与此时状态下的胡逸仙找到共同话题将是一件很难的事儿。
当然,有严清在,朱翊镠也不好与胡逸仙多说什么。
该说的其实都已经说完了。
所以,看过胡逸仙后,朱翊镠与严清便出了监狱。
至于胡逸仙的案子,朱翊镠不担心,交给刑部处理就好了。他的重心放在照顾十个孩子上。
……
第二天一大清早。
朱翊镠带着付大海和阳康去了局儿胡同上的那个破庙。
十个孩子见他们来了,叽叽喳喳地冲到跟前,纷纷问道:
“潞王爷,仙爷爷已经动身去了外地吗”
“仙爷爷什么时候回来”
“我们现在就给仙爷爷写一封信好不好”
“……”
七嘴八舌,十个孩子对胡逸仙的感情没得说。
朱翊镠抬手,做了个噤声的动作,扫视一圈儿后问:“孩子们,你们知道写信的格式吗”
其他九个孩子都沉默下来,只有陈三接道:“潞王爷,我知道,写信时需要将收信人,也就是仙爷爷的称呼写在纸的第一行,第二行空两格写问候语,接着才写正文,可以分为若干形式,祝颂语是书信的结尾,最后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写上写信人的姓名以及与收信人的关系,最后一行写上日期。潞王爷,对吗”
朱翊镠点了点头:“对,你刚才所说的是信件的内容,那你知道写完信后如何寄给对方吗”
“潞王爷,需要对方的详细地址,这样才能让他收到信件,哎呀!”说到这儿,陈三忽然想起什么似的,“仙爷爷才刚出发,现在肯定还没有到达目的地,潞王爷知道仙爷爷的详细地址吗”
朱翊镠摇头笑了笑:“你们的仙爷爷对你们说过什么”
陈三心领神会,立即回之尴尬的一笑,说道:“潞王爷,我不是故意打听的。”
朱翊镠平静地道:“过一阵子再给你们的仙爷爷写信吧,不过我今天来,也是让你们写信的。如今你们的仙爷爷将你们交给我了,或许你们暂时还不习惯,心里话不一定愿意对我说出来。所以我希望你们首先每人给我写一封信。”
“潞王爷,写什么”陈三问。
“随便写什么都行,比如:你们有什么理想啊,或是对我有什么期待啊,对眼下的生活觉得还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啊……反正畅所欲言,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是你们今天的任务,明天将信交给我。只要你们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我会尽量满足你们。”
“好的,知道了,潞王爷。”以陈三为首,孩子都点了点头。
朱翊镠又嘱咐几句,便带着付大海和阳康去了李之怿家。
李之怿虽然答应嫁,可朝廷还没有将朱翊镠的亲事提上议程,肯定要等到永宁公主出嫁之后。
所以,李之怿现在还算不上是朱翊镠的未婚妻。
但两人之间的感情……眉来眼去的现在是没得说。
可朱翊镠今儿个来不是谈情说爱的,他是要请李得时当十个孩子的老师。
本来胡逸仙给孩子们请了一位老师,可不是每天来授课。朱翊镠觉得,陈三毕竟也是孩子,要给他们找一位全日制老师才行。所以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李得时:一名府学生员(也就是大明朝的秀才),教十个孩子应该绰绰有余。
刚好李得时平常也是靠帮人家写文刻字为生。
李得时听了,自然欣然接受。
一来朱翊镠这是在做好事,帮助十个孩子;二来他对朱翊镠的印象已大有改观。
当然对朱翊镠印象的改观,全取决于女儿李之怿。
他这个做父亲的,最终还是尊重女儿的决定。只要女儿喜欢,他没意见,对此一向开明。尽管朱翊镠尚未正式提亲,但他已经将朱翊镠当作准女婿看待了。
准女婿也不是免费求他,承诺是要给他发工资的。
李得时自然一口答应——当然也在朱翊镠的意料之中。
这样,李得时就成为十个孩子的老师,但准确地说,其实是朱翊镠请来的监护人。
朱翊镠明确要求,以后李得时必须每天给孩子们上课。
就在做出这个决定的第二天,朱翊镠便带着李得时去与十个孩子见面,相互认识一下。
同时,将十个孩子给他写的信收走。他准确回宫慢慢看。
孩子们有了新老师当然高兴,一个个兴奋得手舞足蹈。
可李得时有点儿后悔答应朱翊镠早了,因为这里的条件……实在太差,孩子们的底子又如此薄弱,再加上年纪不一从六岁到十三岁,需要分别对待授课。
这老师可不好当啊!
可已经答应了人家,李得时肯定也不能反悔,只能硬着头皮上。
朱翊镠鉴貌辨色心知肚明,将李得时刚一带到破庙里,他就感觉到了李得时的失望眼神。
所以朱翊镠又将他的破庙改造计划对李得时说了一遍。
李得时这才感觉暖和一些,不然就这破庙……天天与孩子一起,大热天还好,大冬天怎么过寒风不得呼呼地吹得脑壳儿疼
……
回到慈宁宫偏殿,朱翊镠迫不及待地想看十个孩子给他写的信。
首先,他随手挑了一封,反正只有十封,都需要认真看一遍,也不论前后。
展开先扫了一眼底部,署名叫小猪猪的。
信的开头都会写,“潞王爷您好!”然而,第一个字就写错了,把“潞”写成了“路”。
再往下看,朱翊镠哭笑不得,信的正文是这样写的:
我叫小猪猪,很高兴大家都这样叫我,叫多了,习惯了,觉得小猪猪这名字真好!an(俺,因不会写,只能用拼音代替)感觉自己没有什么人生理想,如果真能做一头猪,哦,当然不能被宰了吃,那我倒是愿意做一头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的、无忧无虑的猪。不知路王爷愿意吗
“靠!这个小猪猪,你才愿意当猪呢,就知道吃吃了接着睡。朱翊镠没好气地责斥道。他真想立即将小猪猪从局儿胡同拉来好好开导开导……
……
第215章 孩子们的信
果然人如其名!
理想居然是当一头吃了睡睡了吃的猪……真是猪头一个!
朱翊镠不由得暗自感慨,下次见了,看不抽他屁股,小样儿!
朱翊镠接着抽出第二封信,展开后仍然先看底下的署名,原来这是小猴子写的。
小猴子身体羸弱,所以他给朱翊镠的信是这样:
“潞王爷您好!”(称呼写对了,“潞”字也写对了。)我叫小猴子,潞王爷要记得我哈!我瘦弱所以他们叫我小猴子,因为瘦弱,所以我想吃肉,要是每天有肉吃就好了,那我肯定不会那么瘦了。我的愿望就是,要长得像小虎子那样肉嘟嘟的,看起来敦实,也不知道这愿望能不能实现。不过,潞王爷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潞王爷,一定能帮小猴子实现吧!这也是我对潞王爷的期盼。”
后面的落款与祝颂语、日期都写得工工整整。
小猴子那封信的内容,其实就写了一件事:想吃肉长肉。
想吃肉的愿望很容易达成,但想长肉……这还得看人。有人不吃肉照样胖,可有人吃了一辈子肉,死活就是胖不起来。
第三封信,朱翊镠抽到的是陈三。陈三毕竟年纪最大,所以他写信的逻辑比前面两个清晰多了。
陈三从自己的理想开始,写得可谓洋洋洒洒,好像一篇小学生流水作文似的。
陈三写的信,让朱翊镠印象深刻的是,他居然建议不要对破庙的现状进行清理、维修。
而且,他还指出了原因:仙爷爷正要是训练他们过苦日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若清理维修改造破庙,那不是违背了仙爷爷的初衷吗
陈三还特别提到,最好不要花钱在他们衣服上,给他们多买几本书倒是可以。
年纪长几岁就是不一样,陈三字里行间明显透漏出比小猪猪、小猴子成熟、稳重。
朱翊镠接着往下看,第四个抽出的是小野马写的信。
小野马写得言简意赅,但很有想法,正文如下:
“我喜欢风,喜欢自由自在,所以我想出去闯荡。潞王爷即将外地就藩,要是能带上我就好了。我不愿意一个人一辈子只待在一个地方直到老去死去,如果真是这样,那多没意思。”
第五个抽出来的小水牛,他写得更言简意赅:
“潞王爷,我要做你私人贴身保镖,记住,你要记住哈!如果你将来不请我,你一定会后悔的。潞王爷不信等着瞧。”
靠!小水牛就写了这么一句男孩拉风的话,可谓神气十足。当然他的自信心不是盖的。
一开口就要做他的保镖,还说如果不请他就会后悔……啧啧啧,就问从哪儿来的自信呢
童言无忌,胜在还是孩子,想说你什么就是什么。
第六封信,抽到的是小狗子。
第七封信,抽到的是小兔子。
第八封信,抽到的是小懒蛇。
第九封信,抽到的是小跳蚤。
第十封信,抽到的是虎子。
十个孩子,分别表达了各自的愿望,其中以陈三信写得最长,以小水牛信写得最短。
每个孩子都由心而发地提出了自己美好的愿望。
也有几个孩子“大言不惭”地希望朱翊镠如此如此。
当然,也有“肉麻”的话,比如小狗子写的信,小小年纪就知道吹牛皮不上税,直将朱翊镠夸到天上去了。
反正逐字逐句,朱翊镠都认真地看了一遍。无论孩子说什么,看着就是高兴。
写信有写信的好处,有些话当面不容易说出口。
朱翊镠看完了十封信,心情大悦,又一次前往刑部值房。
他想把十个孩子写给他的信亲手交给胡逸仙看看。
胡逸仙正坐监,十个孩子肯定是他的牵挂。
这次探监,朱翊镠一个人,没有严清引路,可以畅所欲言了。
他将十个孩子写给他的信,全部交给胡逸仙。
胡逸仙看得很慢很慢,生怕看完了没有下文似的,他一边看,有时候还一边笑,有时候也一边默默流泪……总之,每个孩子给他带来的情绪大不一样。
尽管看得很慢很慢,但胡逸仙没有停,中途也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情绪变化莫测。
总共只有十封信,孩子们写得短暂又不长,本来看完十封信都不需要一刻钟时间,可胡逸仙整整看看了半个时辰。
看完后一言不发还呆滞半晌,尚未缓过神来似的。
朱翊镠鉴貌辨色,当然知道胡逸仙是因为激动、开心,所以他也没有打岔。
又过了半晌,胡逸仙才歉意十足,喃喃地道:“原来老朽错了!老朽全错了……”
朱翊镠愣了一愣,问道:“胡大仙儿何出此言”
胡逸仙回道:“看,原来他们有那么多的想法,而且与老朽的想法截然不同。原本以为他们真的是因为喜欢因为愿意,可现在看来,老朽错得离谱,都不过是老朽一厢情愿的想法。他们住在破庙里并不开心,他们也想穿新衣服,他们也要吃鱼吃肉,他们也想看看京城以外的世界……是老朽将他们的活动圈儿一缩再缩,还以为他们不介意,原来只是为了感谢老朽,所以勉为其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