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子
各家掌柜这才知道原来惠娘做这一切,不过是设了个局,他们做为局中人,得帮惠娘把这场戏演完,其中调运粮草和粮船的事,需要他们暗中进行。
惠娘表明自己的态度:诸位是我商会一员,这次一切用度开销,包括你们的损失,我一力承担,就算事情败露,事情也是我一手推动,不会对尔等有所牵累。
这些米粮行掌柜虽然刚开始有些迟疑,但听到惠娘掷地有声的话语,尽皆信服。
惠娘自身并不经营米粮生意,但她可以为米粮行去争取利益,甚至不惜自掏腰包来演这场戏,这些商人加入商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庇护,现在目的达到,他们自然不会有所怨言。
腊月二十八当天,事情就已安排妥当,船只没有用汀州本地的,而是通过关系从别的地方征调,为了演得逼真,惠娘亲自上阵,高价请正好路过汀州府城的几位江西行商客串,这天晚上带着城中米粮行的人跟这些江西口音的行商一本正经谈生意。
除了少数人知根知底,汀州府大多数米粮行掌柜都被蒙在鼓里。
到第二天,惠娘张罗人去汀江码头接船。
那些北方客商流连城中青|楼楚馆,花天酒地,待有熟人来报才知道竟然有江西客商到长汀来兜售粮食,时间很巧,分明是针对他们。
这些北方客商大惊失色,赶紧去打听消息,种种迹象显示不像是子虚乌有,甚至连那些已经暗中跟他们定了货物的米粮铺掌柜,眼下也都一律不见,详细询问后才知道原来汀州商会的大当家昨日召集城中所有米粮行掌柜商量事情,除了把江西客商请来商谈外,甚至连订单都放了出去。
这些北方客商依然不相信谁敢跟他们抢生意,可惜的是这年头通讯联络极不靠谱,费尽心思也不知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他们只好又从商会本身下手,想从内部获取讯息。
惠娘在这件事上显示了她商会大当家的强硬手腕,面对北方客商的示好,她应对的方式是避而不见,昨日还客客气气与这些人谈,翻脸就不认人了,态度转变之快,令北方客商始料不及。
北方客商前往商会总馆示好,本来便是试探,若商会那边马上派人跟他们谈生意,那关于什么江西客商的事他们就根本就不会信。
现在惠娘态度强硬,令这些北方客商心中忐忑不安,只能一边打探消息,一边闭门商量对策。
:第二更!距离本书上架还有八个小时,天子继续求收藏和推荐票支持!
第一四八章 胜利
腊月二十九,正是城中家家户户准备过年的时候,惠娘却连家里的生意都无法顾及,一心在商会总馆坐镇。除了为商会做年底总结外,主要就是为了促成米粮行这笔生意顺利达成。
北方客商从城中关系紧密的米粮铺子那里得知江西客商开出的价格,听起来非常合理,比起原产地高出约四成,扣除运输费用后盈利依然极为可观,但却把他们开出的价格给压死了。北方客商不敢确定,直到这天中午由惠娘和城中几家米粮行亲自导演的大戏开幕,他们才相信确有此事。
四艘船停靠于长汀码头,卸船工人把一包包粮食从船上扛下来,岸上有专人检验黍米和麦子的质量,几个江西口音的人在与商会这边的米粮行老板谈接下《来十几船粮食的调运问题。
但似乎商会这边有些霸道,想继续压价,结果码头上这次谈判没什么结果,那几个江西客商拂袖而去。
这让北方客商看到一丝机会。
当天下午,北方客商便赶到商会总馆,给惠娘和商会中各米粮行的掌柜赔礼道歉,他们自然不会说他们已经知晓商会与江西客商交易的事,只是表示之前商谈中出现了一些错误,主要是他们在进行市场调查时获得了虚假信息,导致双方在价格上不能谈拢。
最后这些北方客商表态主动降价,继续保持与汀州的米粮行合作。
所有在场的米粮行掌柜都看着惠娘,之前与江西客商达成的订单由惠娘一手操办,甚至连定钱都交了,若没有惠娘首肯,是不可能改辕易辙的。
既然如此,我们恐怕还需要三十五船粮食,不知可有问题?惠娘严厉地扫视几名北方客商。
为首的那名北方客商陪笑道:粮食其实就在南面的上杭,过几天就可以运到,绝不会耽误大家的生意。
事情从筹划到结束,前后只用去两天时间,可谓快刀斩乱麻。这也是沈溪要求的,事情拖得越久,泄露风声的可能就越大。城中各家米粮铺都想在年底前完成进货谈判,于是这天晚上趁热打铁把事情谈妥。
这是惠娘继冬月时凭商会之力对抗书店后,第二次以商会大当家的身份取得对外商业纠纷的胜利。此次交易,她调度得当,帮城中米粮行争取到利益的同时,也赢得各家掌柜的尊重。
消息传开,光是除夕这天,申请加入商会的商铺就有一百多家,除了那些得益的米粮行外,还包括其他各行各业的商铺。
惠娘把所有加盟商会的商家总结了一下,在收纳这批商铺后,商会已经涵盖不同生意的几十种行当。尤其是汀州府城,但凡二十年以上的老字号,基本都加入了商会。
大年三十这天下午,惠娘趁着周氏回家去准备年夜饭的空当,把沈溪偷偷叫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关起门跟他商量事情。
沈溪知道惠娘关注的是什么,没有丝毫犹豫便把他新制定的商会缴纳季费制度拿了出来。在新的一年里,商会的准入钱制度取消,改为设立季费制度。
任何商铺都可以申请加入商会,最低的一级,只要每季度缴纳三钱银子就可进商会,一共设立三钱九钱二两和四两银子共四个标准,等于是给商会内所有商铺人为地分级。
以后每季度缴纳三钱银子的店铺,仅能得到商会的庇护而无其它优待。
只有每季度缴纳九钱银子以上的商铺,才有选举长老的资格;每季度出二两银子以上的,有参与竞选长老的资格;至于选上的长老堂成员,每季度得交四两银子。
商会大当家正式改名为商会会长,每季度所出银钱与长老会成员等同,且商会会长实行终生制,不需要进行选举,但商会会长可以选择自行辞职,将职位交给信任之人。
经过改革后的商会,更像是个,长老堂的成员就是朝中大臣,下面的商铺等于是老百姓,因为有了选举制度在内,长老拥有崇高的身份地位以及拥有一定特权的同时,也必须讨好下面的商铺掌柜,免得在长老选举时落选。
惠娘看过沈溪制定的新章程后,心神被绕进这略显复杂的制度当中,仔细琢磨后,她觉得很有道理,能把所列款项一一实现,商会将比之前更有号召力。
姨,等年后就把制度公开,商会就可以大幅扩张,目前汀州八县加入商会的商家还不够多,希望以后覆盖到每个县城和镇子。
商会有了根基,就可以按照我之前说的,购进货物时采用采办制度,商会可以在一些重要货物的出产地设立‘办事处’,找当地人专门负责,我们给他们发工钱,而不是让他们收了货卖给咱。
在运输上,商会最好成立专门的船行和车马行,负责货物运输,而一切营收将为商会所有。
沈溪把细节说得清楚明白,这也是商会未来发展的方向。
最开始成立商会时,仅仅是把药铺联合在一起方便购买药材时压价,现在商会做大后,凝聚力更强,经营的范围更广。沈溪要把商会树立成标杆,给人一种加入商会的商家就要高人一等的感觉,尤其是商会会长和长老,掌握着庞大的资源,如此便能争取商人的权益,扩大商人的生存空间。
惠娘非常开心,沈溪跟她说了这么多,感觉收获不小。
等两人下楼时,已是日落黄昏,谢韵儿不知什么时候回去了,后院里周氏正带着几个丫鬟准备年夜饭。
妹妹,等下我得回去陪家里那没良心的吃饭,晚些时候才能过来。他说吃过年饭去仓库守夜也由着他了,正好我可以陪妹妹说说话。周氏笑盈盈对惠娘道。
周氏这两天很高兴。
年底药铺和印刷作坊结算,虽然药铺的分成有大部分要送去宁化给沈家主事人李氏,可印刷作坊那边的营收可全归她所有。
本来周氏觉得印年画就算收益不错,可因为时间仓促赚不了太多,结果到年底结算,光是这两个月批发年画,就已净赚一千一百两银子,按照之前商定好的分成比例,她能收入六百多两,这还不算苏遮柒预定彩色连环画全额交付的那笔钱。
惠娘脸上也挂着欣喜的笑容。
她的高兴主要来自于帮助商会解决困难的成就感,过年这天,城里米粮行基本都送来礼物,感恩戴德溢于言表。
:第三更送上!距离上架还有四个多小时,天子继续求收藏和推荐票支持!
第一四九章 浓浓年味
到黄昏时依然不断有马车运来礼物,全都摆到了药铺后院。惠娘把礼物一一检查过,每样是谁送的,价值几何,以后怎么回礼,都会标注好。
等马车走光,惠娘突然想起什么,向周氏问道:姐姐,谢家妹妹那边你可送了年货过去?
什么年货?
周氏脸上带着不解。
唉,答应好的,年底除了给谢家妹妹把这几天工钱结了,还要送点儿年货过去,也怪我没跟姐姐你说明。秀儿,快过来,带一些年货送到谢家,你一个人路上不安全,让宁儿和绿儿陪着你,路上别耽搁,尽量天黑前回来。
秀儿大大咧咧地道:奶奶放心,路上不会耽误的,俺还想早点儿回来吃年饭呢。
惠娘亲自从后院库房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年货出来,有布匹腊肉鱼和新鲜的猪肉羊肉,还有瓜果点心,惠娘待人以诚,她把谢韵儿当妹妹看,对于谢家人她没有一点吝啬。
惠娘数了一遍,还怕有疏漏的地方,让周氏帮忙想想。
周氏没什么见地,倒是沈溪叫道:姨,我看有了这些年货,谢姐姐家过年都不用准备别的了。
惠娘埋怨道:又叫姐姐,跟你说多少次了,要叫谢姨。
沈溪吐吐舌头,就当没听到。
快去快回!
等把秀儿三个丫鬟送出门,惠娘回来准备年夜饭,当她把围裙围起准备亲自上阵时,红儿赶紧劝阻:奶奶,您每天那么忙,让奴婢们做就行了。
都是一家人,不打紧今天有些东西离开我不行,今年咱到了府城,过年什么都添置齐全了,往年家里从来没包过饺子,这是北方人最喜欢吃的食物,你们不会包也不知道怎么煮,我来教你们。
惠娘祖籍江西,家乡的文化风俗与汀州府周边的客家人大不相同,除了做生意惠娘有本事,在见识上也是家里丫鬟甚至周氏钦佩不已的。
厨房里热热闹闹地准备年夜饭,沈溪则跟陆曦儿和林黛在院子里玩,就在天色快全黑的时候,天空中飘起了雪花,正好映衬除夕之夜的氛围。
可惜雪下得不大,若大一些的话,就能堆雪人玩了。沈溪抬头看着天空,感慨小冰河期的寒冷,后世闽西一带很难下雪,没想到自己到这个时代已经遇到过好几次下雪天了。
陆曦儿学着沈溪的样子,小脸对着天空,瑶鼻冻得通红,嘴里问道:沈溪哥哥,什么是雪人?
林黛得意地说:没见过雪人吧?以前我跟我爹堆过话说了一半就说不下去了,也是沈溪勾起她童年的回忆,平时林黛对自己以前的事情向来都守口如瓶。
沈溪把陆曦儿拉到近前,用手比划了一下,道:雪人就是用积雪堆砌而成的人形雪堆,堆好后可以用纽扣胡萝卜红线给它们做成眼睛鼻子和嘴巴,然后用扫帚做手,若是加上帽子和围巾,看起来就像是个娃娃。这两年雪下得不大,看来没什么机会堆,以后我们若能去北方,每年冬天都会碰到大雪,到时候就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了。
陆曦儿咧嘴笑道:那我们明天打雪仗吧,这个我玩过,我打得可准了。
沈溪笑着捏了捏陆曦儿的小脸蛋,因为天凉受冻的缘故,小妮子的脸蛋绷得紧紧的,捏上去很有弹性。
林黛在旁边见了有些吃味,沈溪对陆曦儿越疼惜,她就越不开心,但她跟陆曦儿的感情很好,主要是陆曦儿天真无邪,对她千依百顺,想想又觉得其实也没什么好生气的。
下雪了,天凉,到家里来烤火。
惠娘围着围裙出来,招呼院子里三个小的,顺带去门口那边看看,秀儿她们回来记得开门。
天色完全黑了下来,随着外面不时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春节终于到了。
往往这时候最容易勾起沈溪的愁思。过了年他就九岁了,来到这世界两年多,从最初两眼一抹黑感觉死了再投胎也比苟延残喘强,到后面逐渐适应。到如今,他对这世界多了几分眷恋,感觉留在这里,能陪伴心中记挂的人,也是件幸福快乐的事情。
这个除夕对于两家人来说意义非凡。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先是在宁化开印刷作坊,后来又通过入股杨氏药铺,把生意做到府城,惠娘也成为整个汀州府商会的会长,初来乍到就有了崇高的威望。
惠娘是个感恩图报的女人,她对身边人很好,尤其到了年底,不但给周氏准备了礼物,给丫鬟们的红包也都不小。
之前五个丫鬟就期待今天惠娘会发多少红包钱,等到秀儿三个回家,一大家子欢聚一堂,惠娘挨个把红包派发下去,依然是每个人数目都不一样,但每个丫鬟打开后脸上都带着欢喜,连平日里不苟言笑的玉儿也难得展露笑颜。
都收好了,丢了或者被人偷了可别赖我,我能尽到的心意就这么多。咱现在只经营一家药铺,按理本应轻省些,但现在成药生意好起来了,反倒比以前更忙碌。你们可不能有丝毫懈怠,每次配好药后都要仔细检查,让病人吃出问题来,我可饶不了你们。
惠娘恩威并济,发红包的同时不忘训诫几个丫鬟。
丫鬟们恭恭敬敬应了,这时候沈溪跳出来,兴奋地问道:姨,我的呢?
臭小子,没你的份儿。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惠娘这声臭小子叫得多了几分亲昵,回头跟你娘要去,快回家吧,你爹在家,好好吃个团圆饭。
沈溪笑嘻嘻道:等发了红包我再走真不给?唉,姨,你也太抠门了吧?
惠娘笑骂:敢消遣你姨,信不信我打你?
说着做出一副准备揍人的架势,沈溪腿脚利索,立马拖着林黛出了院门,往后巷自己家跑去。
陆曦儿眼巴巴地看着沈溪和林黛的背影,委屈地说:娘,为什么大姨和沈溪哥哥他们不过来一起过年?
因为人家才是一家人啊放心吧,你大姨和沈溪哥哥,还有黛儿姐姐,一会儿吃过饭就过来,那时就可以陪你玩了。
陆曦儿这才释然,不过从门口往回走时,依然三步一回头,看上去行单影孤,楚楚可怜。
沈家一家四口吃过年夜饭,沈明钧就动身前往印刷作坊守夜。
临走前,周氏有诸多交待和不舍。
虽说晚上她已经跟惠娘商量好一起睡,但到底眼前的是丈夫,现在沈明钧做事辛苦,她又不能把在印刷作坊有股份的事坦诚相告,总觉得心里有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