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状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子

    另外,家里的银钱已经不多了,越往后开医馆越困难。坐吃山空之下,等到她不得不出来给人看病时,百姓肯定会怀疑她的医术,刚开始生意不可能会好,要创出名号没有一定的机缘也难做到。就算到时候她想去别的药铺坐堂,估计也有难度。

    若是小女子将来自立门户呢?谢小姐还是把关键问题提了出来。

    惠娘笑道:同在屋檐下共经患难,那就是朋友,将来谢小姐自立门户,妾身必当全力支持,只是到时候恐怕会将谢小姐手里的一成干股收回来,谢小姐不要见怪才是。

    谢小姐这才放下心来。

    无论惠娘说的话是否真诚,但至少在她把自己医馆筹备好之前,能在惠娘的药铺坐堂,不失为考察市场赚钱养家甚至是宣扬名气的好机会。她虽然祖籍汀州,但自出生就在京城,语言上跟客家人大有不同,返乡后她处处感到艰难,现在惠娘分给她利润的同时,也算是让她适应汀州府这边客家人的风俗风貌。

    那好,不知何时上工?谢小姐是爽快人,直接答应下来。

    惠娘没想到事情谈得这么顺利,与谢小姐重新回到堂前坐下,很快契约谈好,谢小姐每月月钱为二两银子,加上每月药铺里一成的分红以目前成药的热销势头,月钱至少有七八两,以后甚至可能会达到十余两。

    谢小姐,不知该如何称呼?惠娘把具体的月钱和分红事宜说好,郑重地问道。

    谢小姐望了沈溪和秀儿一眼,才微微颔首:小女子闺名韵儿。

    惠娘默念了一遍,笑道:好名字,那以后私下里我就称呼谢小姐韵儿妹妹。

    不敢当。

    谢韵儿觉得有些受不起,到底惠娘是大掌柜,而她虽然在药铺有分红,但说起来只是店里的伙计。

    惠娘能把谢韵儿这样出自名门的闺秀请到自家药铺当坐堂大夫,脸上颇有光彩,高兴地说:若是韵儿妹妹觉得合适,等下就跟我们到药铺看看,关于坐堂时的座椅和摆设,一应由韵儿妹妹做主,姐姐给你添置齐全。

    谢韵儿没料到惠娘如此热情,之前她一直对惠娘充满戒心,刚才答应时也有考虑若贸然拒绝会被惠娘记恨,转眼功夫她就觉得是自己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惠娘根本没有防她的意思。

    谢韵儿点了点头。不过虽然已经决定要去药铺,但还是得进后院跟祖母和母亲请示过才行当然,说是请示,但其实只是知会,表示对老人家的尊重。

    等人进去后,惠娘笑着摸摸沈溪的头:小郎,姨越来越佩服你的本事了,你说一句话,比姨说那么多句都管用。

    沈溪嘿嘿一笑,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自己不过是对症下药罢了,知道谢小姐要的是什么。能不花太多力气,只是坐在那儿给人看病就能每个月收到几两银子分红,一般的小药铺也不过就是这等收益,如此好事谁人不想?

    等谢韵儿进去跟长辈商量好,再次出来时已换过一身相对朴素干净的衣服,对惠娘颔首道:陆夫人,我们可以走了。

    惠娘轻轻点头,与谢韵儿一起走出厅堂,嘴上道:韵儿妹妹若不嫌弃,以后在人前称呼我掌柜,人后叫声姐姐就可。

    是,姐姐。

    谢韵儿知情识趣,惠娘凭白分给她股份,等于是把白花花的银子送到她手上,她就算再孤傲也要对惠娘客客气气。她不知为何惠娘会这般自来熟,只当她天性热情。

    一行人回到药铺,周氏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一趟就把人请了回来。

    谢韵儿是客,但受到的招待却像是药铺的半个主人。

    药铺本来就挺宽敞,安排个专门的门诊位置不难。因谢韵儿是女子,除了准备桌椅外还得置办屏风,后院也会给谢韵儿留下休息的地方,甚至碗筷也要多准备一份,中午谢韵儿会留在药铺一起用餐。

    谢韵儿刚开始有些放不开,到后面由于惠娘和周氏的热情,精神完全松弛下来。

    照顾不周,妹妹别见怪,这几天我就让人准备好,年后开业妹妹就可以过来坐诊。这几天,先给妹妹月钱,至于分红,从正月开始算如何?惠娘担心自己招待不周,亲自跟谢韵儿说分红上的细节。

    谢韵儿恭恭敬敬行礼:姐姐如此客气,妹妹实在是受宠若惊。无功不受禄,若姐姐从现在就算月钱的话,那明日妹妹就过来坐堂,年前这几天应该是药铺最忙的时候。

    好好好。

    惠娘喜出望外,干脆这样,这几天的分红先不与妹妹,年底时姐姐亲自送些年货上门,当作是补偿。

    惠娘客客气气,谢韵儿也识大体,才认识一天关系就已经很融洽了。

    等谢韵儿走的时候,惠娘包了个红封,里面是她珍藏的金叶子:妹妹别嫌弃,这是姐姐给你的见面礼,以后咱不但一起做生意,还会是最好的姐妹。

    谢韵儿拿着红包感觉没什么份量,以为不是什么昂贵之物,笑着应了,没多想就回家去了。

    送走谢韵儿,惠娘笑容灿烂,心里美滋滋的。这几天她一直为请不到女大夫而忧心忡忡,现在不但把人请了回来,还是京城医药世家的名门闺秀,大方得体,以后等于是多了个真才实学的好姐妹,别提有多高兴了。

    姨,要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路上捡了钱呢,可仔细想想,好像是丢了钱。沈溪撇了撇嘴。

    惠娘笑骂道:什么时候学会消遣你姨了?傻孩子,这算不得丢钱,比起捡钱来还要实在,简直是捡到宝了。你说我这辈子,能交到你娘这个好姐姐已经是上天赐下的造化,现在又遇到谢小姐这样的妹妹,老天待我不薄啊。

    沈溪吐吐舌头:就怕人家把你当掌柜,没把你当好姐妹。

    惠娘有些羞恼,伸手弹了沈溪的脑门一下,道:臭小子,再消遣我,我以后也学你娘揍你。

    沈溪呵呵一笑,一溜烟跑了。

    第二天谢韵儿再次来到药铺时,脸上除了恭敬外也多了几分感激,昨天她回去看过红包,发现居然是片一两多重的金叶子,心中不免忐忑不安。

    谢家家道中落,她充分地感觉到了人情冷暖。家里的亲朋好友,知道谢家得罪了朝中权贵,没一个施加援手,甚至落井下石,使得她抛售京城家产时吃了大亏,甚至连已经说好的亲事也随着谢家的败落而泡汤。外人却没有鄙夷悔婚之人,反倒是对她这个无辜者冷嘲热讽。

    亲朋尚且如此,她更不敢奢求外人会对谢家有所帮助。

    带着家人千里迢迢回汀州府,这一路上受的苦自不必说,她为了让家人安心,所有的冷言冷语以及悲惨境遇都藏在心里,谁知回到家乡后又处处碰壁。

    原本谢家在汀州府有些远房亲戚和故友,谢韵儿到汀州府城把家人安顿到客栈的第一件事,便是广撒请柬,这些人到城中三层小楼客仙居饮宴,其一是表示谢家从此回汀州扎根了,希望大家关照,其二便是这些远亲和故友,或多或少都沾过家里的光,其中不少人买房子或者田地曾经找谢家借过钱,这次回来也是想借清旧账。但这些人要么不去,要么去了也只是摆脸色,根本就不提还钱的事情。

    再后来,谢韵儿请房牙到客仙居吃饭,睹物思情,心情极为落寞,无奈从窗口往外眺望的时候,正巧被路过的沈明钧沈溪父子看到,甚至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这是她人生际遇的转折点。

    姐姐,从今日开始我就正式坐堂了。谢韵儿跟惠娘行了个大礼。

    惠娘昨晚熬夜算账,此时刚吃过早饭人有些迷糊。她没想到谢韵儿这么早就来了,又行个这么大的礼,一时无所适从,好一会儿才略带歉意道:桌椅已经备好,但屏风和别的还在让人准备,妹妹迟些来也可。

    谢韵儿脸上带着平和恬然的笑容道:姐姐如此看重,若妹妹还不勤快些,那就真是枉为人了。

    :第一更送上!

    嗯,明天是上架前的最后一天,天子会爆发四章酬谢大家的厚爱!四月一日凌晨零点本书正式开通vip,由于同步的原因,估计起点这边会稍微延迟点儿,还请大家给点儿耐心。

    最后求收藏和推荐票支持!




第145章 稚子无邪
    药铺里多了一位青春靓丽的美女大夫坐镇,宛若添加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樂文小说|为了宣传,惠娘根据沈溪的吩咐摆了告示牌在外面,同时店内也会给予优惠。

    本来城中药铺都加入了商会,价格是各家药铺通过协商所得,不能任意降价销售。陆氏药铺这次给予的优惠并非是药材以及成药,而是对病人上门问诊给予优惠。通常来讲,大夫上门的出诊费用为五十文,如果是疑难杂症出诊费还会大幅提高,而药铺方面只要二十文优惠期间半价只要十文就可以看病。

    趁着客人尚未登门,惠娘把铺子里对应各种病症的成药拿给谢韵儿过目。谢韵儿是京城杏林世家的千金,自小对药材和药方耳濡目染,基本她看一看闻一闻就知道药材成分,但对于每味药材的具体用量,她没法用眼睛和鼻子做出判断。

    刚开始,谢韵儿脸色并无太大变化,毕竟很多都是以常用药方配出的成药,但后面她仔细辨别过治疗疑难杂症的成药后,脸上多了几分惊讶。

    掌柜的,不知这几个药方,从何而得?谢韵儿看着惠娘,面上带着几分恳切,也有怀疑与不解。

    毕竟有好几种成药都是她没见过的方子,用药不拘常理,不但有外用内服的情况,还有几味药有些许毒性,那些医术高明的大夫都不太敢开这种虎狼方子,更别说是没有给人看病资质的药铺了。

    惠娘迟疑了一下,勉强一笑:是家传的秘方。

    谢韵儿点了点头,究根问底道:不知这几钟成药,病人用过后反响如何?

    妹妹你知道,我们到府城不久,做成药生意才两个月,收到的反馈不是很多。但至少到现在为止,病人用过药之后并无不良反应,回头客不少。惠娘坦然回答。

    检验药方好坏的最佳办法,是临床反应。

    一般来说,没有经过实践的药方是不敢拿出来用的。

    可出于对沈溪的信任,惠娘觉得沈溪不会害她,更不会置两家人苦心经营的药铺于危险境地,所以在沈溪拿出药方后惠娘没有任何顾虑便按照方子配药,然后拿出来卖,事实上反响也确实不错,信心由此一点一滴地建立了起来。

    但现在遇到正经的名医,惠娘心里开始打鼓,要是谢韵儿觉得某个药方不好,她自己也不知是否还应该继续出售与之对应的成药。

    炙百部炙百合茵陈黄精炙甘草黄芪鱼腥草白及小蓟蔓枝子龙刺花菊仙子过沟龙

    谢韵儿默默分辨其中一味药,不明白其效用,但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她未出言质疑,只是若有所思道:掌柜的能以种痘之法拯救黎明百姓,祖上一定有名医传承的妙方,倒是妹妹孤陋寡闻了。

    惠娘很想说其实药方不是她祖上传下来的,但刚出口的话立马就收回去有些不太好,再加上事情太过蹊跷,药方都是从沈溪拿出来的,她一度认为这是曾教授沈溪读书写字的那位老先生传授,但事情到底显得太过匪夷所思,她自己也有疑惑。

    谢韵儿刚刚回到坐诊位,正好有客人到来,却是之前的回头客,一位肺痨患者的家属过来买成药回去治病。

    肺痨就是肺结核,在这没有链霉素和雷米封的年代,人一旦得了肺痨那几乎是不治之症,十痨九死,因为病人传染性高,其得病后是不能离家亲自来问药的。

    谢韵儿问明病人的病情,心中有些忧虑。按照大夫的习惯,在得知病人病情后应该酌情开出药方,但人家病患家属却根本不是来要方子的。

    这位大夫,我们只是求药。

    病患的妻子不到三十岁,身上穿着得体,但面容异常憔悴,显然在丈夫染病后她操碎了心,之前那药,我丈夫吃过后身体大有好转,夜里也能睡着了,咳血的状况少了许多。

    谢韵儿提着笔,闻言呆滞在那儿。谢家家传以及她看过的医书中,治疗肺痨的方子不少,但据她所知没有一种见效。

    就算是太医,对于肺痨也是束手无策,只能嘱咐病患家属好好看护,多给病人补充营养,靠自身免疫力来对抗病魔,争取不到一成的生存几率。她没想到,竟然真有药方对治疗肺痨有效果。

    本来她还想说什么,可眼前的妇人要急着买药回去,谢韵儿值得让其到柜台前拿配好的成药。等病人走了,谢韵儿才走过去,对站在柜台后忙活的惠娘道:掌柜,这成药真的管用吗?

    惠娘无奈摇头,不是她不想说,是她也不清楚。

    药方是沈溪提供的,药是她配的不假,可因为肺痨病患不能离开家门,就算不怕传染,病患因为体力虚弱也走不远,她作为药铺掌柜并非大夫,自然不会登门诊断病人病情,所以人家来买药,她把成药递上,收钱了事。至于人家还来不来,就不是她所能控制的了。

    真想去看看。

    谢韵儿很有求知精神,越是不明白心里越痒痒,这对她之前所学形成颠覆性的挑战,作为大夫,不知道药方的药理,在她看来是不能原谅的过失。

    惠娘一边配药,一边笑道:妹妹是自己人,很多事不该瞒你,这药方其实并非家传。

    谢韵儿有片刻的失神,听到这话不由惊讶地问道:可是某本奇书上所载?

    也不是。

    惠娘笑道,要说我们这药铺,没什么奇书,倒有个奇人。若妹妹有什么疑问,等你回头问小郎吧,这些成药药方大部分都是他提供的,而且配成成药后效果似乎不错,回头客越来越多。

    谢韵儿本想马上找沈溪问个清楚明白,但念及自己是坐堂大夫,不能耽误病患看病,只能等下工后再问。可接下来问药的人不少,求医的却一个都没有。

    毕竟药铺是卖药的地方,病人得病后通常是把大夫请回家,买药也是由家属前来,谢韵儿能做的就是看过方子后问问病人病情,稍微给些调理上的嘱咐。因为她对于大多数病症都有经验,叮嘱的内容对病人康复很有帮助。

    惠娘在柜台后,看到这一幕无比欣慰,心想就算再多出些钱,能请个如此精明能干大方得体的女神医回来也值得。

    中午吃饭前,沈溪一溜烟跑进药铺,高声招呼:姨,我娘在库房那边没回来,我和黛儿过来蹭饭了。

    好了好了,就你事多。惠娘笑骂道,你们两个小家伙过来,什么时候不管饭了?

    谢韵儿终于见到正主,不由自主站起身走了过来。

    沈溪对谢韵儿恭敬行礼:韵儿姐姐好。

    谢韵儿当众被人叫出闺名,粉面飞霞,正局促不安时惠娘走了过来,轻轻拍了沈溪的脑袋一下,提醒道:小郎,以后不许这么叫。要称呼谢姨或者是小姨,我跟你娘称呼她妹妹,你唤她姐姐,不是凭白占我和你娘便宜吗?

    哦,知道了。

    沈溪本想跟谢韵儿套近乎,没想到上来就被惠娘把路子给堵死了,不由咧嘴一笑。

    因为童言无忌,事情很容易就揭了过去。

    这时林黛和陆曦儿两个小萝莉也走了进来,陆曦儿摸着小肚子:娘,我饿了。

    整天没个正经,就知道玩。惠娘埋怨着,把配好的药让小玉放好,宁儿和绿儿去厨房好一会儿了,要不了多久就能吃饭。哦对了,小郎,你谢姨有事情问你。
1...7677787980...19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