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子
沈永卓此时已经彻底没了自信:要是连名都没录,那就连招覆的资格都没了,今年不能考中,吕家就会把女儿嫁给别人。我回去后怎么跟祖母和娘交待
沈永卓拳头握得紧紧的,距离县学不过一条街,他却不敢再往前走了,七弟,不妨这样,你去帮我看看成绩。我在这儿等你。
沈溪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这个大哥,跟他的老爹一样优柔寡断,考不中还有下次,沈明文这个县里的廪生也不是一榜即中,名落孙山后不照样娶了他老娘?不照样后面连过三关考中秀才,甚至还递补了廪生?
沈溪停下脚步,身子转了过去:大哥,我可不帮你看你也知道,我肯定考不过,那时候我自己心情落寞。哪里有心思在榜单上找你的名字?
顺带,顺带嘛。沈永卓有些着急。
沈溪眯着眼打量沈永卓:大哥,其实不中也有不中的好处,我听说这个吕家小姐。虽然以前闭月羞花,可头两年闹瘟疫,脸上有了麻子,哎呀,那模样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你要是过了。为了他吕家的嫁妆把人娶回来,遭罪的可是你。
啊?
沈永卓听了不由大吃一惊,不会吧?听城东的宋媒婆说,她见过吕小姐本人,不但年轻还很貌美呢。
沈溪觉得这招挺好使,继续胡编乱造:吕家这事,一直对外保密,在媒婆去吕家的时候,吕家找了丫鬟出来顶替。媒婆只是看看姑娘身上有没有毛病,再看年岁相符,就等着编排好话收两家赏钱了,她管你模样几何?至于貌美这种话,跟欺神骗鬼差不了多少。
沈明钧点了点头,显然觉得沈溪评价媒婆的话有几分道理。
七郎,你如何知道的?沈永卓最后带着疑问道。
大哥应该知道我娘跟药铺的陆夫人关系很好,现在陆夫人是汀州商会的大当家,知道的事情很多所以啊,大哥不用心存顾虑,只管过去看成绩。过不过对大哥都没什么实质性的损失。
沈永卓之前担心不已,本来连县学的方向都不敢看,听到沈溪这番话后,他果然多了几分自信。
好。
沈永卓点头,如果我考过了,我就让我娘亲自带我去看看吕家小姐,要是跟七弟你说的差不多,这婚事我说什么都不会接受。
沈溪笑了笑,扯着沈永卓的袖子一起往县学门口而去。
此时鼓乐手和炮手已经出来了,正准备放炮仗发案。
衙门里的衙差,手上拿着卷好的案纸,在鸣炮之后,吹手吹号,提醒考生可以过去看榜了。
第一场县试的发案,分为两案,共三张纸。
第一张是正案,其中有五十人,以考生的坐号用圆式进行书写,内圈二十人,是为第一场考试通过的学生,外圈三十人,属于名列前茅,但未通过。
第二张和第三张是副案,第二张上面同样有五十人,但不分内圈和外圈,统一以坐号围成大圆圈。
第三张上也有些人的名字,但不足以围成一圈,总共也就二三十位,两张副案加上正案外圈的三十人,一共是一百零几人,有参加招覆和再覆的资格。
不在圈里的考生,一律被称为出圈或者出号,说白了就是没考过。
:第十二更来了!同时这章也是月票满750票的加更!
感觉已经到了天子的极限,现在大脑一片浆糊,连妻说话我都迷迷糊糊不明所以声嘶力竭地求订阅和月票鼓励!
第一九二章 悲喜两重天
四百多名考生,把县学外面围得是水泄不通。
沈溪个头小,在人群中挤来挤去,连方向都辨别不清,只能抓着沈永卓的后襟,一个劲儿地往前蹭。
还没到近前,就听到我过啦出圈喽或等来年之语云云。
在拥挤的人群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沈溪也不记得蹭了多少人的胳膊,闻了多少人的体臭,终于拽着沈永卓的衣襟,挤到了前排。
正案里外两圈人,上面的字不大,加上都是甲乙丙和壹贰叁这些字,没有考生的具体姓名,想从中寻出自己来还真有些困难。
沈永卓跟沈溪一样,到了前排之后,目光首先看的是正案上内圈那二十个人的考棚和座位号。
发案不分案首,内圈二十人有一半字是倒过来的,需要侧着头去看。
沈溪打量一番,很快在内圈正下方倒过来的字里找到了甲字贰壹号的字样,那是他的座位号。
沈溪没有声张,马上去帮沈永卓找。
找了半晌,终于在副案的第二张纸上,找到了沈永卓的座位号。
沈永卓从失落到稍微惊喜,情绪再次发生了变化虽然县试第一场他没有过,但至少有招覆和再覆的机会,并非失去了录取的可能。
七弟,找到你的名字没?我看这上面,不少甲子的,刚才未详细留意。沈永卓找到自己的座位号,脸上终于现出笑容,他也开始关心起沈溪的情况来。
沈溪抬起头,不好意思地笑笑,正不知该不该打击沈永卓的时候。沈永卓道:大哥再帮你找一遍。
沈永卓从后面开始找,最开始他找得还很认真,但到正案时,他已经看得有些马虎了,因为沈溪的名字正好是圆圈的下面,字体是倒过来的。沈永卓或者觉得沈溪不可能一场即过,正案内圈只是扫了一遍,没仔细看。
最后沈永卓用略带遗憾的口吻道:七弟,你年岁还小。后面总有机会。
说完赶紧带着沈溪回家。明天将举行第二场招覆的考试,沈永卓显得有几分着急。
从县学门口拥挤的人群中出来,很多学生骂骂咧咧,说自己学问好,录取不上那是朝廷的损失。是百姓的损失。
悲喜的人都有,还有个四十多岁的老童生,终于在正案内圈找到自己名字,正跪在地上叩谢天地。
沈溪路过的时候仔细一瞧,这不正是入场时被几个衙役责难的那个刘老二?
苍天啊,我终于有中秀才的机会了,我一辈子的辛苦值得了。刘老二跪在那儿高声嚎叫,就好像他已经中了秀才一样。
考上的欢天喜地,没考上的或者等来日招覆再考,或者用功读书以待来年。
有落榜的书生。身上有几个余钱的,并不急着回乡,趁着入夜前找个酒肆,买上两壶酒图个宿醉,尤其是那些过了三十岁的考生,这种落寞孤寂的心情尤为突出。
以前沈溪总觉得范进中举中所提的事太过极端,中了举就能把人逼疯有些匪夷所思。但当他真正身处这个只有科举才能改变社会地位的时代,见识到读书人一辈子辛苦只为能科场题名,那种一生为功名所累的感触很深。
不好了,有人投河了。快去看看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突然间西溪河边那边热闹起来。
沈溪心想考不上童生又不是天塌了,真要这么极端不成?等沈溪和沈明钧匆忙来到河边,才知道投河的不是考生。或者说,连个男人都不是,而是个女人。
妻啊,你怎么这般想不开,为夫今年考不上,可以等来年啊。
原来不是落第书生自己投河。而是他的妻子悲愤之下感到前途无望是以投河。
人已经在水里了,这书生只是在河边一个劲儿地哭诉百无一用是书生,他妻子跳了河,连个竹竿都不找,就知道在那里絮絮叨叨,听着就让人心烦。
快快,谁赶紧下河去捞人?这水有几人深,若是再不想办法,人就救不上来了
二月天,冰雪消融,水温很低,谁敢在这个时候冒着生命危险跳到河里去救人?沈溪虽然前世会游泳,但这辈子因为小时候调皮捣蛋摔死过一次,就没学游泳的机会,而且他才是个孩子,就算会游泳,下水救人也不是很明智。
好在这时候,河面上过来一条船,在渔夫的帮忙下,终于把那跳河的女人从河里捞了上来。
要说那女人也有几分姿色,只是身上的衣服极为破旧,许多地方打着花花绿绿的补丁,看上去也就二三十岁,一个挺娴静的妇人。
上了岸边,一堆人围着,却没人敢上去搭把手。
这年头男女大防,妇人的贞洁比什么都重要。街上本来没几个女人,河边看热闹的清一色都是大老爷们儿,女人躺在河边乱石嶙峋的土坡上,嘴唇惨白,整个人一动也不动。她男人是个读书人,根本不知如何施救,就在那里一个劲儿瞎嚷嚷,好像光靠说话就能把人救醒过来。
喂,赶紧按按你婆姨的身子,看看还有气没?有人提醒道。
那书生这才恍然,伸手探了探妇人的鼻息,哭喊的声音顿时高了八度:吾妻,你去之后,我与小女如何过活啊。
沈溪心说难怪,嫁了读书人的丈夫,等于是半辈子吃苦,加之没生个儿子,将来连盼头都没有,所以才会想到轻生吧!
沈溪在旁边看了干着急,跳河的人,刚救上来没气是很正常的,肺部进了水,气管被水给堵住,能喘上气就怪了。从女子落水,到如今救上来,前后时间并不长,就算因为缺氧晕死过去,也是可以救回来的,但最重要的是时间。时间一长,晕死就变成真死了。
沈溪不管别的,直接走过去,拿起那妇人的手腕。脉搏微弱近乎于无。
那书生喝道:你个小娃,作何?
起来!
沈溪不跟这种百无一用的书生废话,要是坐视一条人命在自己面前消失,他还真有种负罪感,但以他男子的身份。给一个妇人做心口按压终究不妥。
你!按着你妻子的心口,连续按压,快点儿!沈溪近乎是对那读书人吼着说道。
君子之德
那书生正要废话一通,沈溪怒道:再君子,你夫人就没命了?君子之德重要,还是你妻子的命重要?
读书人稍微一愣,便依言过来,沈溪双手压着地面,作出模样给那穷书生看。
穷书生试着按了几下,妇人口中有水流出。但因缺氧时间太长,暂时没有醒过来。
往你夫人口中吹气!
你说什么?
这次那读书人有些愤怒,想要跳起来跟沈溪拼命,但他刚才蹲在岸边喊了半晌,腿早已麻木不堪,人刚站起身子就倒了下去。
这时候正好有一个小姑娘跟着娘亲到河边来洗衣服,沈溪上去一把将小姑娘拉过来,仔细教了一番,那小姑娘把嘴凑上去,开始在女子嘴里吹气。但一个小姑娘家哪里有那力气能把气吹到妇人的肺里去?
沈溪恨不能亲自动嘴,但众目睽睽之下他不敢轻举妄动。这年头女子的贞节可比性命更重要,要他真作出什么无礼之事,别说是女子的家人了。连街坊百姓都不会饶他。
忙活了半晌,那妇人终于一声咳嗽,人活了过来,脸上多了一抹晕红。
那穷书生大喜过望,赶紧过去扶起妻子,半晌之后。夫妻二人相拥而泣,看得旁边的围观百姓直摇头叹息。
就算是沈溪想出的办法把女人救了回来,但那穷书生连声谢都没有,在他眼里,妻子能活过来应该是上天怜见,跟沈溪半点儿关系都没有。
折腾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沈永卓催着沈溪回家,沈溪回到河岸上,正巧见到一身便装的叶县令站在人群中看热闹。
沈溪和沈永卓都认得叶名溯,正要行礼,叶名溯摆了摆手,意思是不用多礼,冲着沈溪点了点头,直接转身往衙门方向而去。
沈溪觉得这叶名溯倒有几分亲民的意思,这样出身京城世家的官员,应该不知百姓疾苦才对,但这叶名溯从上任伊始,就跟城里士绅商贾和百姓相处融洽,不得不说是一个异数。
知县老爷认得我们?
沈永卓刚才见到叶名溯对他笑着点头,脸上带着几分惊喜。
之前我们参加考试,他可是主考官,或许有一面之缘吧。
沈溪不知该怎么说,要说他跟这叶名溯的渊源远没有跟前任县令韩协那么多,毕竟韩协是靠着治理瘟疫有方,从宁化县调到南直隶任职。韩协一直巴结的林仲业,属于李东阳派系,如今李东阳已然入阁,韩协也等于是平步青云。
兄弟二人迟迟没有回家报消息,一家老小都在院子里焦急等候。等二人回来,一大家子围了上来,李氏和王氏的注意力都放在沈永卓身上。
大郎,怎样?考上了没?
沈永卓苦笑了一下:祖母,娘,第一场我没能考上,但也没有落榜,还有第二场和第三场可以再考。
王氏听到后虽然有些失望,但总算松了口气:也好也好,第一场才录二十人,后面还有三十人,这第一场下来,剩下的人也就不多了,考上的机会大增。是不是,娘?
李氏这时候也不敢打击孙子的信心,立即点头道:大郎,你娘说的是。哪天考第二场?
因为之前家里人都觉得沈永卓第一场肯定过,连第二场什么时候考都没留意。
明天。
沈永卓支吾了一声。
那赶紧进房去作准备,趁着天黑还有一个多时辰,用功补习一下。快。
一家人都选择性地把沈溪给遗忘了,连个问问沈溪考没考上的人都没有。
等李氏和王氏陪着沈永卓进到正堂,沈溪叹了口气,果然是小孩子没人权啊。
:第一更!
昨天差不多有70多人打赏,开创了天子开书以来的新高!谢谢大家的厚爱!今天天子继续努力码字,看看能更多少章!
大家也不要吝惜您的订阅打赏和月票鼓励哦!
第一九三章 一门双杰
沈溪跟着一家子妇孺进了屋子,李氏和王氏等人急忙送沈永卓去东厢书房读书。,
在往书房去的路中,李氏顺带提了一嘴七郎考得如何,见沈永卓摇了摇头,一家人就没再过问了。
沈家人本来就是让沈溪陪太子读书,没考上也没多少遗憾。
沈溪回到屋子,刚坐下来不久,沈明钧从外面赶回来。沈明钧说过会赶紧把宁化这边印刷作坊的事安排好,等县试一过便带沈溪回府城。
小郎,你祖母把你和大哥的成绩跟我说了,明天你大哥要考试,咱也收拾一下,准备启程回去。你娘应该想我们想得紧,你准备一下,把该收拾的都收拾好。沈明钧进来就催促收拾东西。
沈溪站起身,扯了扯沈明钧的后襟道:爹,谁说我没考上的?今天发案我已经过了,只是大哥没考上,我没好意思跟他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