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虽然大的捞不上,这都是有主儿的,但从大老板手里包下一些零星的工程却是可以的。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啊,至少可以维持一个收支平衡。
徐想的脑袋瓜子嗡嗡地响,因为王明义与郭奉孝两人在他的面前大吵了一架,如果不是他拉着,两个人已经脱衣服挽袖子准备干上一架了。
王明义主持下的长安城市改造,在历经了大半年之后,已经过了最初的红利期了。最开始的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没有多少人反应过来,这使得王明义可以以极低的价格收购这些临街的房屋,转而已高价卖出去,从中可以大赚一笔。
但长安一百单八坊,第一期王明义筹措了良久,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过是将十八个位置最好的坊纳入到了改造的范围当中。
而当事情开始之后,自然也就再也瞒不住了。当开始第二期工程的时候,这样的房子,价格已经飞涨了。这使得王明义的暴利时代宣告结束。
而为了维持一定的利润,在接下来的工作之中,王明义只能压缩成本了。可以想象得到,越往后,这些房子的价格会越高,因为已经改造好的第一批房屋,如今已经开始创造大量的价值了,看到了这些,那些拥有这样房子的人,如何会不明白要怎么样才能从中获利呢?
在这个时代里,王明义已经体会到了拆迁的困难性了。
他的下属不是没有使出某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但新上任的监察委员会的吴进真不是吃素的,这个贫苦人家出身的高官,最见不得的就是官府欺压普通百姓,让他逮着一个,便是从重处罚一个,弄得王明义苦不堪言,最终只能认栽。
跟吴进这样的人,是没有什么道理好讲,也没有什么人情可言的。
你去了他哪里,还没有说话,厚厚的律法书便放到了你的面前,同样薄不了多少的监察条例就摆在旁边,再多的话,也立时被他噎回到了肚子里。
王明义麾下的好几个拆迁干将如今已经丢了官职,委委屈屈地在王明义手下去做一些鸡零狗碎的工作。
而这些人还算是好的,更有一些在这个过程之中往自己兜里揣了的,现在还在大牢里蹲着,极大的可能,会被吴进整到东北那旮旯去垦荒。
郭奉孝的工部下属是有许多工程队的,要说起来,这些队伍的技术力量那是没话说的,平素他们承建的都是大型的工程,道路,水利都是由工部负责的。这不时值隆冬,外面的工程都停了吗?郭奉孝自然也不愿意让这些人马呆着没事儿干。于是便想在城内的这些改造这中分一杯羹,算是为工部弄一些福利。
不过在这些招标过程之中,工部的这些工程队,无一例外的统统的败下阵来。而赢他们的,全都是民间的那些工程队。
人家便宜。
这让郭奉孝面子上很下不来。
而在王明义看来,你工部的工程队价格上既然下不来,自然就没有什么好说的。郭奉孝却认为民间的这些工程队,必然会偷工减料,克扣工人所得,这样既会造成工程隐患又会引发一些民间的潜在的不满,说王明义是鼠目寸光。
作为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席的徐想,好不容易才劝得自己麾下这两员干将罢兵休战,各自气啉啉的离去之后,脑袋瓜子生疼的徐想,坐在案后一杯水还没有喝完,就又来了一位大人物,而这个人,他还必须得亲自去出迎。
因为这个人,是大唐现的皇贵妃夏荷。
什么后妃不干政,后妃不宜抛头露面在现在的大唐,压根儿就不存在。也没有谁不开眼的提出这件事情。因为皇后柳如烟也好,皇贵妃夏荷也罢,两个人都是跟着李泽一起成长起来的,两人一个在军中,一个在财税系统里,都有着庞大的势力,谁敢提出这个问题,无疑就是在与这两个系统作对,而得罪了这两个系统,下场如何,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她们两人,都还担任着朝廷的职位。皇后柳如烟负责的事情还好说一些,无非就是一些救助鳏寡孤独,抚恤,救灾,筹款之类的善事,总得来说,就是帮着朝廷收拢人心的活。而夏荷担任的却是金融发展委员会的主席一职。这个金融发展委员会是经济发展委员会的二级单位,但担负的事情,不夸张的说,却是关系着整个朝廷的经济下一步的发展重点。
徐想是大力支持这一项工作的。
因为这项工作做好了,可以轻轻巧巧地便赚取大笔的利润,而这些利润绝不亚于现在朝廷极为倚重的海外贸易。
这便是夏荷筹措了好几年的信用货币的问题。
其实现在各大钱庄,包括武威,博通等大型钱庄,已经开始了使用各自的汇票来解决大宗银钱往来的问题。
武威是朝廷拥有的,自然不必说,博达身后站着博兴商社和通达商社,实力亦是雄厚之极,这两大钱庄开设的分号遍及大唐各地,使用大额的汇票来解决他们的用户之间大量的银钱调集已经非常流行了。
两大钱庄现在彼此之间甚至都尝性性在互认对方的汇票了。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基础,夏荷认为时机差不多已经成熟了。
徐想反反复复地看着夏荷拿出来的数张纸币的样币,心里总是有些忐忑。
“武威,通达都出现在假汇票的问题,他们的汇票复杂之极,都有人能模仿造假,咱们的这些纸币,这么一点点儿,能够防假吗?”徐想看着夏荷道:“皇贵妃,我们一旦决定发行,可就不是武威,通达这些小规模的汇票能比的了,一旦出现造假,后果不堪设想!”
“专用的纸张,专用的油墨,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防造候的技术。”夏荷道:“不过完全杜绝造也是不可能的。只能严刑峻法,抓住一个,重惩一个。徐主席,一项新政开始施行,问题肯定是存在的,但不能因噎废食,该做的还是要做,问题出现了,我们就解决问题,再解决的过程中,一点一点的完善,如是而已。”
徐想点了点头。“皇贵妃说得是,不过事关重大,怎么慎重也是不过分的。”
“当然,所以这些纸币,我想先在军队之中试用。”夏荷道:“军队的服从性高,内部也有自己的流通渠道,另外,朝廷自己的供销合社,也必须收用,一点一点的来推广。只要我们的军人习惯了用这些纸币,那就好办了。每年要退役那么多人,回乡之后,有他们带动,便可以慢慢地推开了。”
“这是一个好办法!”徐想道:“这样发行的规模不用太大,真有什么问题,调整也来得及。”
“另外,官员的薪俸,也将用新币来发放。”夏荷道。“同时,所有的钱庄,不管是朝廷的还是民间,都必须无条件地为百姓兑换相同价植的金银币,以确保纸币的信用。信用是最重要的,只要数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快,这种携带方便的纸币,将会取代沉重的金银铜币成为市场之上的主流,到了那个时候,便可以禁止金银铜币的流通了。”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朝廷在财政之上,将迎来一个宽松的时代了!”徐想笑道:“钱啊钱,到处都要用钱,各处都在伸手,有时候真正是焦头乱额。所幸这两年陛下没有准备大动干戈地打仗,只有一个吐蕃问题需要解决,否则,我真是要愁死了。”
“没办法,咱们的陛下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做好,自然就让下头的人为难了。”夏荷笑道:“不过要是没有难题,又要我们这些人做什么呢?”
“皇贵妃说得是!我们这些人,不就是为陛下解决问题的吗?”徐新道:“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接下来我会在最高委员会上作为第一议题提出来,一旦大家无异义,便可以马上发行了。”
寻唐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隆冬之下的长安(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夏荷拒绝了徐想邀请她一起去城外司农寺的新农庄参观的邀请,理由是她下午在财经学院还有两节课需要去上。
对于别人来说那一个个枯燥无味的数字,在夏荷的眼中,却如同一个个跳动的小精灵,可以摆弄着变出无数的花儿朵儿来。
这些年来,经过她的手培养出来的财会人员,可谓是遍及天下,但对于整个大唐来说,这样的专业人员,还是太少了。这些专门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都还只是分布在州府一级,往下就很没有足够的人手了。
正是基于这一原因,从武邑搬到长安的财经学院,规模几乎扩大了一倍。而夏荷在财经学院里,是最高一个级别的老师。这个最高级别,当然不是指她的身份,而是因为她所负责的课程。
与夏荷分别之后,徐想离开了他的公厅,带着数名从人,直奔城外的新农庄。
农业,仍然是这个帝国的根本。
让所有人吃饱,仍然是徐想的第一要务。
粮食,从来不怕多。
粮食真的多了,便可以用来生产出许多别的东西,比方说酿酒。
大唐的粮食政策虽然已经放开了,但是酿酒行业,却仍然属于管控行业。只有拿到了政府颁布的牌照的作坊,才能酿酒。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要保护粮食。
酒的利润比起卖粮食,可要高多了。
事实上,任何最初级的原料,只要经过一定程度的加工,便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徐想很想赚更多的钱,但在粮食上面,他却不敢这么做。
粮食关乎着稳定。
别看北方似乎不缺粮了,但这只是集中在一部分地区,很多地方,吃饱,仍然是一个极大的难题。一旦大量的粮食被投入到了二次加工的行业之中,毫无疑问,粮食的价格,必然是要上涨的,这会让许多吃不饱饭的人雪上加霜。
国家的储备粮必须要保证满仓满库,一旦哪里出现灾荒,朝廷要能立时拿出粮食来解决问题。青荒不接的时候,要让那些没有饭吃的人有地方借贷。
不过徐想也清楚,光靠管控,是无法解决问题的,管控只是在延缓矛盾爆发的时间。就像开源节流的财政政策一样,开源,永远是重中之重。只有扩大流水来的渠道,水才会越来越大。节约,是无法让人真正致富的。
而司农司,便是徐想非常重视的一个部门。而这个部门之中,最让徐想看重的,便是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学院里,汇集了大唐最好的农夫,或者说,这些人,已经不能算是农夫了。第一代的那些人,的的确确是真正的农夫,但到了现在,第二代的人,却是一个个能写会算,学会了如何统计,如何分析,如何记录,如何从大堆大堆的实验记录之中,找出他们所需要的。
这里头,有专门研究育种的,有专门研究肥料的,有专门研究如何杀虫的,总之林林总总,分门别类的好多学科,得益于当年皇帝陛下打好的底子,现在的农业科学院,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当中。每当发现一个新的问题,往往就会在这里自动地衍生出一个新的学科来,并且有专门的人员去负责。
这几年来,司农寺也算是硕果累累,研究出来的许多良种,为提高大唐的农业产量,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这,也是司农寺卿刘新,有底气向徐想伸手要钱的原因所在。
研究,当然是最耗钱的一个所在。
但研究,也是把钱往水里砸的一个行当。
大量的钱砸进去,有时候连响儿也听不到一个。
徐想除了年初的预算之外,拿不出更多的钱给刘新。但是他允许刘新自己想办法创收。
于是,便有了这样一个新农庄。
之所以说他是新农庄,在李泽看来,刘新的这个搞法,算是开创了又一个新的行当,那就是圈地,建景点,然后收钱卖票。
现在的大唐,无数的大好河山,是任君采撷,任人游玩的,没有人把这些如画河山给封起来之后,建一个大门然后便卖票当山大王。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去玩,当然,危险系数相当高。除了自然的原因,还有无数的猛兽想要大快朵颐。
徐想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碰上皇帝李泽。
所谓的新农庄,其实就是一个个的琉璃暖棚。不过现在的琉璃暖棚较之在武邑时候的可是上了档次的,一个个高大的暖棚,每个都占地一两亩地,内里全都种着反季节的菜疏。
更重要的是,这里面有许多是司农寺还在培育的新式作物,市面之上并没有销售。
“花了不少钱吧?”看着这规模洪大的新农庄,李泽转头问着刘新。
“差不多十万枚银币!”刘新老老实实地道。
听到这个数字,徐想恨不得往刘新那张老脸上狠狠地来一耳括子。看着新农庄里廖廖无几的游客,一看铁定就是亏本的买卖啊。
“你把钱就拿来搞了这个?”他怒目相向。“要在是武邑这样富足的地方,也许会有很多人会去这样的地方游玩,现在长安左近,有多少人有闲钱?而且这还是一个季节性的东西,一到春天,还有啥用?”
刘新摊摊手:“徐主席稍安勿燥,我弄这个东西,供人参观只不过是顺带着的,赚点小钱贴补贴补柴火钱而已,没指望他能赚钱。”
“那你想干什么?”
“我是想勾引有钱的人来投资这个行当!”刘新指了指那些反季节菜疏。“徐主席可知道这些反季节菜疏在市场之上的价格吗?可比羊肉还要贵呢!”
徐想顿时怔住了。
“不过很可惜,我们这里的这点子菜疏,只能供应给三品以上的官员家庭,别说是普通百姓了,级别低了的官员,有钱都地儿买去。”刘新道。“我很想扩大规模,让所有人在这样的季节里都吃得上新鲜的菜疏,但是呢,我没钱。”
“所以你想让那些有钱的商人进入这个行当?”李泽笑问道。
刘新点头道:“是啊,现在的商人们,没有人注意到还有这个赚钱的东西啊!所以我给他们开辟一条新财源。他们有钱,我有技术,两家合股,商人能赚到钱,我呢,能分到红投入到研究中去,而老百姓能在这样的季节里吃上新鲜的疏菜,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呢?”
徐新也终于反应了过来,心中算了一笔帐,倒也的确如此,而且这东西如果在全国都铺阵开来,的确是一门新产业,而且还能拉动琉璃行业的再一次发展。
“就这么一点子事,还需要请陛下过来,让我过来吗?你自己就能作主干了!”徐新有些不解。
“土地啊!”刘新摊了摊手,道:“陛下,徐主席,这样的行当,想要做成规模,真正能赚到钱,就需要有大量的土地,但我们的土地政策就摆在哪里,不许买***方说在长安附近,每人平均拥有的土地,不超过二亩,这如何赚钱?”
“可以租用!”李泽突然道:“当然,国家的土地政策是绝不能变的,但是特殊的用途可以作特别的申请。而租出土地的百姓,除了拿到租地的钱之外,还必须成为租地者的工人。徐想,这个东西如果在全国铺开,那就需要你们制定出一个实施细则出来,不能给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让国家的土地政策沦为了摆设,形成了新一轮的兼并。”
“这些事情,本来就属于司农寺的范畴,刘新,你先拿出一个条阵出来,我们再来讨论,这事儿,倒也不急,反正今年是搞不成了是不是?”
“怎么能不急?”刘新笑咪咪地从怀里掏出一个折子递了过去:“政策出台,开始招商,弄到土地,开始建设,这一系列事情做下来,只怕一年时间也就过去了,明年这个时候,能让城里的老百姓们在这个季节都吃上新鲜的疏菜,就算是效率高了。”
“你确定有商人会来投资?”
“我只不过放出风去,便有很多的人来观摩了!”刘新指着农庄之内,那些一看衣着就知道兜儿里有几个钱的人道:“这个行业现在没有门槛,没有垄断者,没有大佬,只要有钱,敢干,便能进来。而我们大唐,从来不乏冒险者的。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有我们司农寺在背后背书,竞争者不要太多好不好?”
“但愿如此!”徐想点点头道:“这件事情,我会特事特办的。”
“这正是我请了陛下和你徐主席来的缘故所在。”刘新笑得满脸的褶子都开了花。“这件事儿还有一个好处,我能将研究院里的很多新技术,第一时间推广开来,现在每培育出一个新的品种,包括各地官府和老百姓在内,都不敢冒险啊,有了这些庄子,便是现成的实验田,只要一季成功,接下来的推广就容易多了。就像我们今年刚刚研究出来的一种肥料,就无人问津,包括那些官员们,都哧之以鼻,认为肥料还需要花钱买吗?哼哼,等到明年这些庄子用这些肥料获得大丰收之后,我倒要看看这些人的脸色。”
寻唐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隆冬之下的长安(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李泽很满意。
各个委员会按部就班的运转着,没有事事经过他这个皇帝,似乎也走得挺顺畅。
章回现在是连轴转着,想在长安见他一面,都是挺难的事情。
医药局,是朝廷收揽人心的一件大事。关中之地,中原之地,收复并没有太久,地方上的官员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只是恢复经济,安置百姓,这一些事情,是顾不上的,就算是想到了,在他们的议事日程之上,也是排在后面的。
毕竟这些年,这里的百姓也就是这样过来的。
吃饱穿暖,自然是头等大事。
而章回,则一力挑起了这一件事情。
朝廷的拨款自然是有限的。想要将这年事情铺开,却又需要大量的金钱。章回充分利用了他的人脉,获取了大笔的捐款,将这件事情先在关中大地之上做了起来。
一个个的医馆被开了起来,一个个说不上医术很高明,但治个头疼脑热的小病,总是没有问题的医师,开始了坐馆诊治。这些医生,都是拿朝廷俸禄的,而药品,则都是太医局下属的成药作坊制作的,这些医馆,不仅不要诊费,老百姓没钱的时候,还可以先欠着款。
这对于关中之地的百姓来说,却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好事,一时之间,对朝廷的赞誉不绝于耳。
监察委员会虽然是曹彰挂着主席的头衔,但日常的具体事务,却是吴进在管着。李泽先前还生怕以吴进的性子,一上来就要大干一场,对整个大唐的官场来一次肃清活动呢。
但让李泽有些意外的是,吴进居然突然就变得很沉稳了。最大的动作,就是与淳于越一齐,集合了一大批人,编制了大唐的监察条例,并且将监察条例公开颁发了下去。
在做完了这些事情之后,监察委员会这才下发了正式的公文。
简单地说,也就八个字。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从现在开始的三个月时间之内,所有触犯了监察条例的人,可以自行向监察委坦白,可以公开谈,也可以以书信的方式隐讳地谈。而这些主动坦白的人,将不会被追究责任。
三个月过后,监察委将会展开正式的监察行动,而在那之后,被监察委查出来的问题,就会严格地按照监察条例来执行了。
这就给了所有人一个适应,准备的时间。
要说起来,李泽对于自己麾下的这成百上千的官员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至少李泽认为,这些人在大节上是不会有亏的,即便有,也是极少数。但小问题,只怕是寸出不穷的。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吴进还是有一套的。
毕竟,现在的大唐,更需要的,还是内部的稳定。
义兴社一向用不着李泽操太多的心,整个义兴社的运转,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体系,现在义兴社正在深耕着中原以及关中地区,等到义兴社在这些地方完全扎下根来,也就基本上宣告着李泽对这些地方统治的稳固。
而现在的整个帝国的人事权利,就掌握在义兴社手中。任何一名州府级别以上的官员的任命,都必须要通过人事委员会。有了这么一道关口,李泽亦能确保放出去的每一个官员,都是可以信赖的。
军事委员会就不用说了,这是李泽的后花园。大唐十二卫,除了顶在前方有战事的几卫兵马之后,剩下的,正在抓紧这个难得的空闲时间,进行着大规模地整编,老兵退役,新兵入伍。而东北大地之上,薛平的生产建设兵团,已经正式拉开了生产序幕,数万大军以战营为单位,分布在广袤的黑土地之上,一个个的农庄,正在拔地而起。
等到这些军人的家属过去了,等到这些军人在那里成家了,生根了,那片土地也就会焕发出勃勃生机了。
情报委员会经过了大力地整肃之后,与过去了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对内的情报监控大幅度削弱,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地方靖安军。而对外的情报工作,却是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大量的精干人员,开始向外散发,不仅仅是对南方,这些情报人员,更是向着海外出发,去开辟他们的另一个战场。
在大唐内部,李泽可没有搞特务政治的想法。这会引起很多人的恐慌的。李泽也没有连自己手下穿什么底裤,在跟自己老婆敦伦的时候说什么都感兴趣的邪恶爱好。
而最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委员会,现在看起来,徐想还是相当称职的。在稳固现有的成绩的基础之上,一项项新的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逐一出台,步子迈得虽然大,却又不失稳健。
这就是当初他不愿意选曹信的原因所在。
如果是曹信,一定会沿着既有的路子,按着现有的调子,以稳为主。
而徐想更年轻,更敢干,也敢于冒一定的风险,并且此人有着在基层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又兼顾了如何将风险保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李泽自问,自己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自己对于最底层的百姓的生活,还是缺乏必要的认识的。他也习惯于为了达到更大的目标而不惮于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