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寻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听完了刘信达这一番剖腹之语,腾建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刘信达到了九江之后如此反常了。一切都是不得已。而在这些不得已的后面,却是某些人,在明里暗里的逼迫。
他们只是一把任人操弄的刀子,只是一个工具人,可即便是工具人,他们也想求一条活路啊!他们也不想被人在用过之后便肆意丢弃,甚至还背上一系列的罪名弄一个遗臭万年。





寻唐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莲花山大营(上)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莲花山大营建于莲花山中,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大山谷之中,大片的平地被整饬了出来,地面被大牲口拖着石碾子一遍一遍地压过之后,变得坚硬如铁,只要不是那种连绵的阴雨,对其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这片山谷,是莲花山大营的大校场,一般性的训练,都是放在这个地方。
山坡之上一排排的茅草房整整齐齐地成行成列地排列着,那是士兵们住宿和休息的地方。
在莲花山大营之中,整整有八千士卒正在这里接受训练。
他们的主帅,正是大将军向真。而他们所适用的军事操典,与现在北唐所使用的军事操典亦一般无二。
作为主帅,向真在莲花山大营之中,并没有为自己搞任何的特殊化,与士兵们一样,他的住所,也只是一间简陋的茅草房而已,唯一的区别,就是他的这间茅草房稍微大一些,内里,只住了他与数名侍卫,不像其它的茅草房,一间里面,大约要住上近二十人。
天色刚刚麻麻亮,整个大营之中,沉闷的鼓声便响了起来,第一通鼓后,安静的大营立时便沸腾了起来。第二通鼓响,房门被打开,士兵们提着刀,扛着枪从内里冲了出来,沿着一条条的道路,冲向了山坡底下的校场。有的士兵一边跑着,还在一边往身上套着甲胄。第三通鼓响的时间稍微有一点点的长,等到最后一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五千步卒,已经在校场之上列成了一个个的方阵。
点将台上,全身披挂的向真看下方整齐的队伍,眼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练兵三月了,这些兵,终于有了一些模样。至少,令行禁止已经基本上做到了。
看了一眼身边的值星牙将向柯,向真点了点头。
向柯上前一步,大声吼道:“今日早课,登顶北峰,一共有五条道路可上峰顶,所有部众,以哨为单位计算战果,率先拔旗者,该哨奖励肥羊五只,酒十坛。最后一个拔旗者,接下来的十天,就只有杂粮窝窝头配点儿猪肉汤了,还得承担整个大营打扫茅厕的重担。”
向柯话音刚落,下面传来了哄然大笑之声。
很显然,这样的遭遇,已经有不少哨队遭遇过了。
“北峰之下,出发点已经设置完毕,上山道路,有易有难,仍然是老规矩,先到,先得。现在,出发!”伴随着向柯举起手中的大旗重重下压,密集的鼓点再一次响起。数千士卒立时便骚动了起来。
但他们并不是一窝蜂地向着营外涌动,反而是每个哨队之中,窜出了数名最为强健的士卒,撒开丫子便向北峰底下跑去。
从大营,到北峰底下,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足足三里地。先跑到哪里的,便能率先占据最有利的上山位置,后面的,就只能选择道路可险峻的了。
抢位置的人已经出发,后面的士兵才在各自哨长的带领之下,不疾不徐地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号子向着北峰之下前进。
“大将军,吃了这么多亏之后,他们终于还是摸索出了许多法子出来了,现在看起来,却是有组织多了。”向柯笑道。
“吃一堑,长一智,人不吃亏,怎么能长记性?”向真道:“与其耳提面命,不如让他们多上几次当,多吃几次亏,自然就会变得聪明许多。”
“日出之时,他们便差不多能回来了。”向柯道。“成绩是一次比一次好了。喂了三个月,终于是强壮了不少,在体能之上,勉强能跟得上接下来我们的训练了。”
“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向真苦笑道:“这么多的真金白银投下去,如果没有些收获,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大将军,昨天我听说,桂管那边,又送来了一批税银。据说有数十万两。”向柯压低了声音。
“别打那个主意了,没有我们的份儿!”向真摇摇头。“杯水车薪,不知多少人瞪着眼睛看着这点子钱呢!朝廷里的官员,已经欠了好几个月的薪俸了。”
“哪些人,白吃白喝的!”向柯一扁嘴。
“住嘴!”向真一瞪眼睛,向柯立时便闭上了嘴巴。
“我一个败军之将,坏了大局的家伙,能得到这些,已经让人很眼红了,这些钱,我们再想去分一杯羹,只怕更讨人嫌。接下来,我们还要大量的武器盔甲,得罪了这些人,于我们有什么好处。”
“可是单凭着您筹措的这些钱,我们最多还能坚持三个月。”向柯为难地道:“给士兵的薪饷,能不能先停一停,现在这么多人饭都吃不饱,他们在军营之中,可是吃得肚儿圆的。”
“当兵吃粮拿饷,这是人家拿命换的,不能欠。你要欠了一次,士气立马便会跌下去一成你信不信?”向真摇头道:“我在城里的宅子,已经在卖了,是容管那边的一个来自玉林的大商人,出价不错。”
向柯吃了一惊:“那间大宅子卖了,夫人他们?”
“你不会以为我只有这一幢宅子吧?”向真笑道。
“可是据我所知,您已经卖了很多了。”
“大的没有,小的还是有的!”向真道。
“夫人们住得习惯吗?”
“没有什么习惯不习惯的。”向真摇头道:“挺住了,以后什么都会有,挺不住,以后连这种小房子都没得住。”
向柯沉默了,他注意到,向真所说的是挺住,而不是胜利。很显然,向真已经对击败北唐李泽,没有什么信心了,眼下想尽一切办法要再练一支强军出来,不过就是为了守住眼前的这一切。
微眯起眼睛,他的眼前,似乎又浮现出了在与北唐军队作战时候的那一幕幕场景。与向真一样,他也是侥幸脱逃,捡了一条性命回来。北唐军队的战斗力,没有什么人比他们这些败军之将更加清楚了。
他们是既服气,又不服气。
服气的是,对方的战斗力的确很强悍,不管是一对一,还是集团对集团,对方丝毫不比自己弱。
不服气的是,对方使用了大量的他们闻所未闻的武器。现在他们终于搞清楚了,那种远程打过来的能爆炸的东西叫做火炮,那种冲锋中的士兵抛射出来的东西叫做手雷。
如果不是这些东西,鄂岳一战,他们不见得就会输了。
不过战场之上没有如果,现在,他们丢了鄂岳这个关键的节点,成为了败军之将,回到广州,也是众人眼中的罪人。
两人都是沉默了下来。
即便将军队练出来了,也不可能击败对手,最多就是存身而已,这个摆他们面前的现实,让他们都是无言以对。
可是不练又怎么样呢?等着束手就缚吗?
“这些人是将来我们部队的种子,等到他们被北唐军队一次又一次的击败的时候,他们才会正视到我们,那时候,这些种子,便可以开花结果了。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在练兵的同时,还强迫他们能简单地认识一些字,能看得懂军事地图,知道一些作战常识吗?或者,这里的每一个人,将来都会成为一名军官。”过了好久,向真才道:“北唐军队就是这样做的。那个时候,我认为这简直是多此一举,简直是将钱粮白白地抛散在水中,但现在,我才真正明白过来了。当每一个士兵都有成为军官的潜力的时候,这支军队才是真正可怕的。虽然现在我只不过是邯郸学步,只希望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或者还来得及。现在李泽忙着当皇帝,并没有趁机扩大战果,这给了我们喘息之机,如果这个时间还能拖上几年,我们的时间就更充裕了。”
“但愿如此吧!”向真点了点头。
两人说话间,太阳已经升了起来,而在大营之外,也再一次地传来了喧嚣之声,一队队的士兵犹如从水里捞出一般,湿答答地走了进来,走过一路,汗水便滴过一路。
不过有些人兴高采烈,有些人很不服气,有些人垂头丧气而已。
竖在校场上的高竿在地上的阴影稍稍变短了一些,军营之中再次响起了鼓声。这是集结令,同样地,三通鼓罢,还没有从北峰归来的士兵,将会受到更为严厉的惩处,这就不仅仅是打扫茅厕啃杂粮窝窝头这么简单了。
三通鼓罢之后,一个个的军官奔跑到点将台下,大声地向着向柯汇报着本队的人数,听到全员按时归来,向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这些士兵的体能,正如向柯所说的那样,在几个月大鱼大肉的喂养之中,的确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五只羊,十坛酒,被搬到了台前,当众赏给了获胜的那一哨军队,在这一哨军队的欢呼声中,在众人艳羡的眼光之中,向真宣布早课结束,众人可以回营休整,洗澡,吃早饭,休息,一个时辰之后,这一天的正式操练就要开始了。
军营之中,饭菜的香气,已经随着风儿开始在大校场之上开始飘荡了。




寻唐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莲花山大营(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自山上一直流到谷底的溪流被特意地引流到了营地之外,一条沟渠环绕着营地绕了半个圈子,再淙淙而下,汇集到谷地之中的河沟之中。如此设计,一来是可以预防火灾,二来,也是方便士兵洗浴。
就像此刻一样,环绕着整个大营的沟渠之旁,站满了赤条条的大兵,从沟渠里舀起一桶用,从头到脚淋上一遍,再彼此之间搓上一搓,就在林子里采来的牛角皂,虽然搓在身上有些疼痛,但去污去垢,却绝对是好东西。
这种树上结的长条形的天然去污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之内,都是普通老百姓们的最爱。
洗完了澡,赤条条的士兵们便又甩着两条大长腿,奔回到屋中,套上衣服,然后直奔伙房。不是他们爱干净,而是在操典之中,就有着对于个人卫生的相关规定,不完成,就吃不上饭,在通往伙房的路上,便有军官在哪里值勤,但凡没有按要求完成的,都会被赶回来。等到你重新完成了对自己的打扫再到伙房,基本上便只剩一点儿残羹剩汤了。
反正军营里只有男人,这些大头兵们,也毫无什么羞涩感,甚至有的人故意地叉开两条腿,刻意地在其它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某些部位,而另外一些人,要么用水桶挡着,要么用水瓢遮着,匆匆而去。
当然,他们不是因为羞涩。
而是有些自卑。
男人的快乐有时候显得特别简单,就这么一件平常的事情,便足以让他们为此取笑上很长一段时间。
虽然向真住的和众人差不多,吃的也一样,但在某些不起眼儿的用度之上,还是与普通士兵有着极大的差别的。
就像好洗澡,士兵们是用在林子里取来的皂角,而他呢,则用得是自北方而来的被称做香皂的东西。
就这样小孩子巴掌大小的香皂,要价只要二百文。还有一种被称做肥皂的,更便宜,只要一百文,一般来说,香皂是人用来洗浴的,而肥皂,用来洗浴衣服。
很便宜,家中稍有资财的,便用得起。
可是南方却造不出来。
别小看这些小东西,当他的销量,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赚取的利润就相当可观了。
像这样的一些日常所用的东西很多很多都是北方制造的。
在李恪出逃广州之前,双方的商道是极其畅通的,大量的北方产品大量涌入南方,凭借着他们更便宜的价格,更好的性能,轻而易举地击垮了许多南方的产业。像香皂肥皂这类南方造不出来的东西还好一些,但另外一些东西,就要命了。
就像胭脂水粉,北方的更便宜质量却更好。
制糖业,北方的雪花糖的价格,与南方的砂糖价格一个样儿。
作为专卖的盐业,北方制作出来的盐,质量与南方的一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曾一度让南方的盐业几乎垮掉,最后还是官府出手,直接限制了北方的盐涌入南方,这才算是止了血,但是北方的盐,仍然通过私下的渠道涌入南方。与官府争夺着这一块的利润,那怕是被抓住了就杀头,也没有扼制住这股走私浪潮。
这里头的利润太大了。大得许多人甘于为此铤而走险。
而且这里头,并不缺乏北唐官府的介入。大量的这样的走私货品,都是从海上来的。而海上却是北唐水师的天下,南方联盟的船只压根儿就不管出海太远,一旦这些走私船有着北唐水师的护航的话,那么他们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在某个地方靠岸,然后悄无声息地涌入南方的地下市场。
这些走私的人在赚取着大量利润的同时,出躲避了朝廷的征税,而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商品交易之中,南方联盟的银钱,正在流水一般地流向北方。
向真曾经与户部的官员专门谈过这件事情,也向父亲正式地上过折子,谈到如果长此以往,南方联盟不仅会陷入严重的钱荒,更可怕的是,南方的许多产业将会就此被摧毁,而从事这些产业的人会失业,将会失去收入,造就大批的流民,而因为这些,必然会衍生出更多的社会问题。
北方在停战之后,重开双方的商业交易,大力支持走私,这不是他们发了善心,而是在掠夺南方财富的同时,摧生出南方更多的社会问题,他请求彻底断绝于北方的所有商业来往,封锁边镜,大力打击走私活动。
但他的这份奏折自从递上去之后,便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回应。
这让向真感到很绝望,他很清楚,如此下去,南方的百姓只会越来越穷,广州的官府,也只会越来越穷。当那些向你缴纳赋税的百姓,再也无力向你缴纳的时候,官府该怎么存活呢?
官府没有钱,并无法支付官员的薪俸,无法支应士兵的薪饷,无法在发生天灾之时,去抚恤,去救灾。
他找了不少人,但支持他的人,却廖廖无几。
而更让他感到绝望的是,通过一些私下的情报,他发现这些走私的人正是广州朝廷的高官显贵们,而其中最有势力的,居然是他的弟弟向峻。
而在这一点之上,盘踞在益州的梁王朱友贞,脑子就清楚得多了,他直接断绝了与北唐的商业往来,现在的益州,基本上走着自给自足的路子。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这,却确保了他们本身的利益。
朱友贞的脑子很清楚。
而主持政务的盛仲怀脑子更清楚。
在军事上,梁军现在重兵屯于汉中,手中扼有襄阳,一旦事有不偕,即便放弃了这两个地方,他们彻底地缩回益州去,依然可以凭借着天险来抗衡。
而在经济之上,益州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烧掉栈道三百里,蜀中自然成一家,并不是随便说说的。
向真现在很痛苦,因为他太了解北唐了,但愈是了解北唐,他便愈是感到有些绝望。在他看来,现在包括他的父亲在内,根本就无法真正地了解和理解北唐发生的那些事情,而他虽然知道,却也无能去改变这一切。
南方联盟是一个联合体,有什么事情,需要商量着办。所有的一切,都是各种利益争夺之后相互妥协,想要制定出一个真正的强国兴兵的策略,几乎不可能。
每个势力都有自己的利益,在这样的谈判之中,都竭力地想要多占便宜少吃亏,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再好的策略,经过一轮一轮的谈判修改,到最后拿出来的时候,早已经面目全非,有的甚至已经与本来的目的南辕北辙了。
清洗完了之后,亲兵已经从伙房里端来了饭食。向真之所以受这里士兵们的尊重,是因为在这些方面他的确做到了与士兵一个样。住一样的房子,吃一样的饭,这些都是可以看得见的。而那些向真真正与他们不一样的地方,他们却又是看不到的。
伙食不错,虽然是糙米,但却清洗得很干净,上面浇了一层肉糜子,再配上了一大勺子青菜,还有几片咸菜,另一个碗里,装着一碗鱼汤。汤色浓白,显然熬汤时干货不少,熬的时间也足够长。汤上面飘浮着几片野葱,被热气一蒸,一股鲜味让人馋涎欲滴。
刚刚端起碗来喝了几口,外面突然传来了急骤的马蹄之声,向真端着汤碗走出房间,便看到大校场之上来了一队大约百余人的骑兵,为首一人,翻身下马,正向着他所在的方向大步而来。
那是他的骑兵统领王又。
王又的骑兵大营在山外。恰好堵在了莲花山大营的出口之上,一来是因为骑兵训练需要平坦的地方,二来,也是为莲花山大营看守门户的意思。
与北唐作战,没有一支强悍的骑兵是不行的,因为北唐骑兵众多。所以王又统率的这三千骑兵,几乎都是他们以前收拢的老兵,这些人经历过战争,比起莲花山大营的这些新兵可要成熟多了。
三千骑兵,就把向真前期筹到的钱财花去了一小半,好在其中一千余匹青塘马,是父亲向训为了表示对他的支持而提供的,而剩下的,就全靠他自己去想办法了。南方一向缺马源,但向真想尽了办法,还是为他的三千骑兵凑齐了五千匹马,这其中有青塘马,与有滇马,也有一部分本地马。虽然良莠不齐,但终归还是能上战场作战的。
每隔上大约十天,王又便会专门进山一趟,一来是向向真汇报骑兵的训练情况,二来也是为向真带来外面的一些情况。
为了练兵,向真几乎将自己与外界封闭了。消息来源,都是王又带进来的。
“大将军!”看到向真端着碗站在门口,提着一个包袱皮的王又躬了躬身子,笑道:“一大早就进山了,还没有吃饭呢,大将军能不能赏口饭吃?”
向真大笑,挥手让亲兵去给王又准备饭食,顺便也安排那百余名跟着上来的骑兵,自己却将王又迎进了屋里。
“大将军,这一段时间送过来的大唐周报!”王又将包袱皮放在了桌上,不客气地将向真放在桌上的饭食拖到了自己的面前,直接开动起来。




寻唐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莲花山大营(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杀猪捅心脏?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如此看来,杀猪杀尾巴也肯定是有的了,各有各的杀法嘛,哈哈哈!)
一摸包袱皮,向真吓了一跳。
“怎么这么多?”他问道。
大口吃着糙米饭的王又含糊不清地道:“问了,前段时间,长安那边不是在开那个什么义兴社大会吗?大唐周报每天都加印增刊,所以便累积了这么多。”
“每天都发?”向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打开了包袱皮,看着厚厚的一叠大唐周报,又沉默了下来。
他一直都看大唐周报,很清楚大唐周报的头版头条,刊登的都是北唐的相关政策。从内里,他可以窥见大量的信息。
但他是真没有想到,这一段时间,北唐竟然密集地出了这么多。长安哪边,一定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你都看了吗?”瞅着快将一大碗糙米饭吃完的王又,向真问道。
“今天早上一送过来,我就往大将军你这里奔了,没有来得及看!”王又将最后一点糙米饭送进嘴里,囫囵吞了下去,又端起汤碗,也不管向真已经喝过了,直接咕咚几口喝完了,咚的一声将碗顿在桌子上。
“兴华元年!”拿起最上面的一张报纸,向真目光收缩。
“是的,大将军,李泽登基为帝了,改年号为兴华元年!”王又道。
向真沉默着将一大堆大唐周报按着日期排列好,拿起了最上面的一张。
“凡心向我中华文明者,皆为我大中华民族中的一员,余将以毕生之精力,使我大中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我大中华帝国成为真正中央之国,永世不衰。”
向真默默地念诵着,眼前却似乎浮现在李泽站在大殿的中央,一字一字,语气铿锵地向着他的文武百官们发表着演讲。
李泽会篡位,这在南方这边并不是什么新闻,大家很清楚,这是迟早要发生的事情。但李泽登基之后的一系列操作,才是让南方真正震惊不已。
向真一份一份地看着这些报纸,每看完一份,脸上的神色便更复杂一些。
“他居然分权了。”放下手中的报纸,向真看着王又道:“李泽成立了一个最高委员会,这个最高委员会中连带着李泽一起共有六人,任何大政方针的决策,都必须通过这个最高委员会。其他五人,一人一票,皇帝李泽,拥有两票。不管什么政策的执行,首先要在这个最高委员会之中取得多数才能获得通过。也就是说,李泽想要独揽大权,那就必须再获得两个人的支持。”
王又一呆,“有这样的事情吗?他,他这种做法,倒真是出人意料之外。不过他是皇帝,想要掀桌子,别人也拦不住他吧?”
“皇帝没有一票否决权!”向真道。
听了这话,王又却是兴奋起来:“大将军,这是好事啊!这意味着这剩下的五人,都有与李泽较劲的能力,我们都知道,一旦事权不能统一,肯定是会出问题的,每个人的诉求是不一样的,李泽这是自毁长城。纵然此人现在的威望无以伦比,但时间一长,这些人的势力会一天比一天大的,终有一天,李泽会作茧自缚。”
向真叹了一口气,将看过的一份报纸放在了王又的面前:“皇帝可以一直当下去,但这些最高委员会的主席,却是有任期的。瞧瞧吧,最长连任不得超过两届,也就是十年功夫。十天之后,你干得再好,也得下台,换人。你觉得十年时间,这些人有资格与李泽掰腕子吗?”
1...460461462463464...5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