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寻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公孙长明站在门外,脸色铁青。
屋内的动静让他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屋外,小郑氏的贴身宫女和古川的一名贴身太监跪在地上,五体投地,脸上没有半分血色贴身宫女是小郑氏自宫外带来的,自然是心向小郑氏的。而服侍古川的这个太监,却是古川进了长安城之后,特意找出来的原本宫内的一个根本什么都不知道的中年太监。古川再是一个傀儡,收买这个太监的能力还是有的。
这人,本来就不是笨人,随着这些年来读书越来越多,见识也愈来愈广,有些手段,倒也是无师自通了。
负责东宫守卫的卫尉寺官员,此刻亦是瑟瑟发抖,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会出这样的事情。
这不是乱伦吗?
小郑氏是太后啊!
当公孙长明的眼光扫过他之后,他卟嗵一声,也是跪了下来。
不用辩白,出了这样的事情,传出去就是天大的丑闻,而对于马上要进行禅让大礼的大唐帝国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现在,马上出宫,连夜出发去西域找陈东报到吧!”公孙长明轻声道。“记住罗,今夜的事情,要是泄漏了一个字,你知道是什么后果。”
一句话,便是发配西域,而哪里,现在正是战火纷飞的时候,去了,只怕九死一生,但这名官员仍然满脸感激,重重地给公孙长明叩了三个响头,站起身来,一言不发,转身便向外走去。
看着这名卫尉寺官员的背影,公孙长明叹了一口气:“心真是软了。下不得手罗!”
嘴里在说着这话,手却是挥了挥,在他的身后,两名武士立即走到了门前,一人一个,将那小宫女和太监提溜了起来,强劲的胳膊勒住了两人的咽喉。
两人的面孔瞬间涨红,两条腿用力的在地务蹬踏着,看向公孙长明的眼神之中充满了惊恐,祈求。
公孙长明却不为所动。
门,却在这个时候砰然被打开了。
古川衣衫不整地冲了出来,一言不发,竟然是伸手用力地去瓣勒那个小宫女的武士的手。
那名武士一愕之下,不由松了劲。小宫女从他的手臂弯里滑了下来,瘫倒在地上,不停地咳嗽着。
另一名武士见此情景,也不由得松开了手臂放开了那名太监。
古川走到了公孙长明跟前,与其对视了半晌,终是在对方冰冷的眼神之中垂下了头,竟是卟嗵一声跪了下来。
“公孙先生,这是我的错,要罚就罚我吧,还请不要滥杀无辜。”
公孙长明还没有说话,殿内又传来声响,小郑氏云鬓散乱,满脸潮红地亦从殿内奔了出来,她先是弯腰去查看了自己的贴身婢女,这才直起身子,恶狠狠地瞧着公孙长明。
“你们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你们做错了事情,身边的人,肯定是要受到处罚的!”公孙长明冷然道。
“我算是什么身份?”古川苦笑道:“我知,公孙先生你也知。有什么错,我愿意承担,但请不要迁怒他人。”
公孙长明正要说话,小郑氏却是开了口:“公孙先生,我要见李相!”
“李相可没有时间见你!”公孙长明道。
“如果我见不到李相,我就去死!”小郑氏道:“不但我去死,他也会去死。”
小郑氏拿手一指古川道:“我的死算不了什么,但他如果现在死了,影响恐怕就非同一般了吧?”
“想死,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吧?”公孙长明干笑道。
“公孙先生可以试一试!”古川此时却也反应了过来,对于李泽来说,小郑氏无足轻重,但自己,却还是有着重重的码码的。





寻唐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成人之美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听了公孙长明的报告之后,李泽既觉得惊讶,却又觉得在情理之中。与公孙长明很是有些愤怒不同,李泽却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过份的。
两个同病相怜的人,两个惺惺相惜的人,两个孤苦零丁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产生共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这件事情,唯一可虑的就是守卫的问题了。
如果没有守卫的过分松懈,这样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不过发生了就发生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知晓此事的人,都被我已经连夜发配到西域去了,还请李相莫怪我自作主张。”公孙长明拱手道。
李泽点了点头:“他们的确是玩忽职守了,但也不至于死罪,公孙先生如此做,无可厚非。既然小郑氏要见见我,那就见见吧。看看她有什么话说。”
李泽是带着公孙长明与夏荷一起进宫城的。之所以不带柳如烟,是怕柳如烟对这样的事情容忍度太低,夏荷毕竟是跟李泽一起长大的,从小就受李泽的熏陶,世界观与这个世界土生土长的人,有着很多的不一样的地方。
“李相,我已经有了身孕了。”见到李泽的第一面,在屏退了左右,屋子里只剩下了李泽,夏荷,公孙长明的时候,小郑氏却是一下子跪了下来。
面对着小郑氏的跪礼以及石破天惊的一句话,李泽在震惊之余,却仍然起身避开了小郑氏的这一礼。
“还请李相大发慈悲,放我们母子一条生路。”
屋子里一时之间沉默了下来,公孙长明此时除了瞪大眼睛瞅着小郑氏之外,竟是说不出什么话来。
小郑氏怀孕了。
太后怀孕了。
这要是传出去,绝对地震惊天下的大事。只怕这天下不知有多少人会怀疑,小郑氏肚子里的孩子是不是李泽的。
要知道,在天下绝大部分的心目中,古川与小郑氏是母子关系,而有资格接近小郑氏,甚至有胆子侵犯小郑氏的,这天下,除了李泽,还能有谁?
小郑氏可是一直都是在李泽的掌控之中。
“这事儿,古川知道吗?”努力调整了一下心情,李泽沉声问道。
“他不知道!”小郑氏摇了摇头。
李泽站起身来,踱了几步,道:“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而且也是一件很难解决的事情。你们郑家,也是豪门望族,出了这样的事情,只怕不好收场。”
“李相,当今之计,只有唤燕九进来,一剂药下去,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公孙长明恶狠狠地道。
小郑氏抬头,幽幽地看了一眼公孙长明:“孩了没了,我也会死,我若死了,古川也会死。”
公孙长明冷笑:“你觉得这可以威胁到我们吗?”
李泽摆了摆手:“小郑氏,你想要怎么样?”
“请李相成全我与古川。”小郑氏道:“李相,您是马上要当皇帝的人,这天下,都是您的,我们只是两个苦命的人,还请李相您大人大量,容我人一条生路。这一辈子我与古川,还有这肚子里的孩子无以为报,下一辈子,必当衔草结环以报。”
李泽思虑片刻,道:“如果你只是一个人倒也罢了,可是郑氏一族,却仍然在北地生活,而且你是太后之尊……”
“李相!”小郑氏摇头道:“这天下,有几个人记得还有我这么一个人物的存在?郑氏倒是记得,但只怕他们没有一个人不巴望着我早点死去吧!过去,我是他们恢复家族荣光的希望,现在,我却成了郑氏家族复兴的阻碍,我的死,能让他们摆脱这最后的桎锢,切断与旧王朝最后的一点联系了。”
李泽点了点头:“你说得倒也是。”
“还请李相大发慈悲!”小郑氏连连叩首。
“公子!”夏荷看着小郑氏连接几个响头下去,额头之上竟是已经见血,不由得心下有些不忍。
“公孙先生,这件事情你来安排吧!”李泽道:“先传出小郑氏病重,就说,就说他因为思念先帝,日久成疾,并让郑氏来人瞧上一瞧。看他们来是不来?”
“只怕他们没有一个人来!”公孙长明冷笑道。
“那不正好?”李泽笑道:“再过上几天,再传出消息说小郑氏因病殒命了。”
“李相,小郑氏名义之上毕竟是太后,死了便也死了,但问题是,真死了的话总得要隆重下葬的,这关乎到李相的名声的。总不能什么都不管,草草了事。在这个节骨眼上,可不能与人口实。”公孙长明有些不满。
李泽切了一声,“我连皇帝的位子都抢了过来,一个死了的太后葬得隆不隆重,还怕别人说吗?就算我葬得再隆重,你以为南方的那帮子人,就不会胡言乱语?债多不愁,虱多不痒,有什么好怕的?义兴社大会一开,这些事情,自然就被掩盖住了。”
公孙长明知道李泽说得也不错。
相对于一个无足轻得的太后的死亡,接下来的皇帝禅让,义兴社大会召开,李泽皇朝的权力分割,每一个都是让天下震惊的大消息,足以把这件事淹盖得无声无息。
相对于后面这些足以对天下以后的形式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小郑氏之死,根本不足道也。
“早前我们不是已经议定禅让之后,封古川为岭南王的吗?岭南王府也已经建造的差不多了,公孙先生就先把小郑氏安顿到那里去吧。等过一段日子,古川也就搬到哪里去了,他们一家子倒是可以团聚。不过小郑氏,这样一来,你以后可就没了名份了,只能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妇人了。”
“多谢李相成全!”小郑氏已经是喜不自胜:“能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妇人,一辈子相夫教子,却是小郑氏最大的奢望。”
“好了,这事儿就这样办吧!”李泽摆了摆手道:“剩下的事情,你与公孙先生商量着办。你见我,再也没有别的事情了吧?”
“李相放心,我一定会让古川,把禅让之事做得滴水不漏的。”小郑氏信誓旦旦地道。
“如此甚好!”李泽站了起来,携了夏荷的手,径直向外走去。
走在幽静的宫道之上,夏荷突然长叹了一口气,紧紧地握住了李泽的手:“我好幸运!也好幸福。”
“怎么突然就这么感慨了呢?”李泽笑问道。
“看看小郑氏,本来是名门贵女,如今只不过是为了能默默无闻地活着,便愿意付出任何代价,而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婢女,要不是因为公子,哪里能有今天?”夏荷叹道。“看着小郑氏,真是可怜。”
“这天下,可怜之人不知凡凡。”李泽摇头道:“小郑氏这算什么?不知还有多少人,上无片瓦遮身体,下无寸土立足迹呢?我之所以要当这个皇帝,之所以要召开义兴社大会,之所以要顶着无数人的反对来进行一项项的改革,就是要让这些真正的可怜人,能活得像个人样,能活出人的尊严来。”
“夏荷,你知道吗?一个国家,要想强大起来,第一步,我们便要让这个国家的子民,活得有尊严,每一个人都能挺直脊梁做人。一个弯着腰的民族,是永远无法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这样的一个国家,也永远无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的。”
“民族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国家也是一个个的人组成的,只要所有人都直起了腰,能为了尊严而战斗,那么,这个国家就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夏荷连连点头。




寻唐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禅让戏码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大唐文武百官,义兴社各路代表齐聚长安,而李泽也终于要跨出最后一步,成为这个帝国名正言顺的最高统治者。
率先出手的是自然是如今大唐的喉舌,大唐周报。
武邑祥瑞频现。
先是有农夫献上了结了九个玉米棒子的玉米杆,三穗的稻株,重大数十斤的大冬瓜等等,接着便是大青山内有天雷声震九宵,雷声过后,大青山一面绝壁之上赫然出现了一路大字:圣人出,天下平。紧接着粟水河在夏汛之后,整理河道的民夫又在淤泥之中挖出了一块石碑,上书泽行天下四个大字。
而在最后,据说有无数武邑人看到了有五彩神龙自粟水河腾空而起,在空中盘桓良久,然后才掉头直奔长安方向。
不管是大青山,还是武邑,抑或是粟水河,他们的指身,自然都只能是一个人,李泽。
如今的大唐周报,每一次的发行量,高达十余万份,遍及李泽统治之下的各地,即便是南方联盟统治区域,也会有大唐周报出售。
除了向大众售卖之外,当地官府还会在各城镇,乡村甚至于交通要道之上张贴大唐周报。因为李泽十余年来在教育之上的不懈投入,如今大唐识字的人,却是愈来愈多,年纪愈轻,识字率便愈高。
当这些祥瑞通过大唐周报在短短的时间内,便传遍了天下。
对于北地人来说,李泽登上帝位是众望所归。这些年来,他们从来都只知有宰相李泽,不知有什么皇帝。
是李泽让他们拥有了土地,拥有了房屋,拥有了牲畜。
是李泽降低了他们的税赋,取消了各种苛捐杂税,让他们真正做到了连年有余。
是李泽努力地澄清吏治,让官员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成了那种伸手可及能让老百姓信任的人。
是李泽修建了无数的水渠,让他们免除了旱涝之苦。
是李泽修整了无数的道路交通,让他们出行变得无比容易。
是李泽消除了外患。
是李泽整兵向外,收复了无数的旧河山。
是李泽开辟了无数的新的商路,让滚滚财源向着大唐集中而来。
任何事情,不比较不知道,一比较,才知道高下差别。
大唐中枢威权早在数十年前的席卷全国的农民大起义之中便丧失殆尽,从那以后,老百姓们就一直生活在一个个割剧地方的节度使的麾下。他们向节度使纳粮,当兵,早就不知皇帝为何物了。
直到李泽出现。
李泽让他们知道了,原来日子是可以过成这个样子的。
也是李泽,让他们懂得了,人是可以有尊严的活着的。
还是李泽,让他们知道了,唐人,应该是这个世上最高贵的那一群人。
那么,如果他们还需要一个皇帝的话,除了李泽,又有谁能让他们心悦诚服呢?
各地万民书经过朝廷驿递系统,向着长安蜂涌而来。
在这场万民劝进的大浪潮之中,长安人,自然也不甘落后。
当然,对于长安人来说,心情还是很复杂的。短短的数年之中,他们就经历了数次改朝换代了。先是大唐皇帝仓惶出逃,朱梁进入长安。他们成了大梁的治下子民。
但没有过上几年,大唐便又卷土重来。只不过皇帝从老皇帝李俨换成了小皇帝李恪。
现在,小皇帝又要下台了。
李泽将粉墨登场。
不过比较来比较去,似乎还是现在的大唐宰相李泽更靠谱一些。
李俨在位之日,长安人虽然还自居为天子脚下子民,但日子,却是过得困顿不堪,到了朱梁时代,因为战场之上的连接失利,更是让他们雪上加霜,不但要承担更为沉重的苛捐杂税,还要搭上性命去沙场征战。
那些年中,麦子的价格,甚至一度涨到了六百文一斗的水平,挨饿,成了他们的日常。
而现在,麦子的价格,终于恢复到了盛唐时期的六十文一斗,据说在武邑,价格还要更低。
他们,终于能吃饱饭了。
官员和蔼可亲了。
吏员捕快衙役不敢敲诈勒索了。
豪门权贵纫绔子弟像是一只只鹌鹑,再也不敢当街跑马,调戏妇女。
一个个曾经让他们敢怒而不敢言的游侠儿们,亦不见了踪影。
修城墙,修道路,修水渠,不再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徭役,而是成了可以赚钱的行当。
虽然现在日子过得还是清苦了一些,但终归是看到了希望。
人要是有了盼头,自然精气神儿就不一样了。
而这一切,却都是李泽带来的。
长安人的政治水平,比起其它地方的人,可是更要高上几筹的,从大唐朝廷重返长安之日起,他们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
所以,在有心人的带领之下,一呼百应,无数的人涌上了朱雀大街,涌向了皇城所在地,高举着劝进书,希望李泽登上皇位。
而领头者,却是让李泽有些啼笑皆非。
居然是前大唐中书汪书一力策动。这位前大唐中书,也是大梁中书的家伙,被李泽闲置之后,可是一直没有死心,仍然在努力地想要展现自己的价值,盼望着在新的朝堂之上,再次谋得一个职位。
老百姓们的汹涌浪潮还没有完结,官员们终于开始行动了。
先是各地的基层官员,紧接着便是州府,再往下,终于轮到了朝廷大员,统兵武将们。
李泽的案头之上,堆满了劝进的文书。
当然,按照惯例,李泽还是要拒绝几下的。
本来,李泽很不屑于这么做,按他的想法,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自然就要顺理成章地把这事儿办了。
但不管是章回也好,还是公孙长明也罢,几个核心重臣,却一再要求李泽必须要拒绝上几次,然后让群臣们再上书几次。接下来是小皇帝李恪下诏旨决定禅让,李泽再拒绝,如是者三,方能把这事儿办下来。
“李相,这些事情,是要载入史书的。”章回很是严肃地对李泽道:“当今之世,百姓,官员自然知道李相是众望所归,万民所向。但以后呢?史书之上如果记载着您连拒绝一下都没有,不免让后人会猜测您本来就有篡位之意了。”
李泽失笑:“不过掩耳盗铃罢了。”
“纵然是掩耳盗铃,该掩的时候,还是得掩!”公孙长明笑道:“因为这是给后人看的。”
无奈之下的李泽,只有听从了这几位的意见。捏着鼻子下文斥责了一番劝进的官员们,声称自己本是大唐秦王后裔,扶助大唐皇帝是自己的职责,万万不敢有染指皇位之意。
诏旨说得很严厉,但这并不能让众人有所退缩。
一来,大家也都知道这事儿本该就这样办。
二来嘛,这样的事,一旦开了头,难不成还能半途而废吗?
于是乎,更多的劝进书再一次涌进了皇城宰相公厅之中。
“居然还有血书?”看着一本红色的字体,散发着血腥味的劝进书,李泽连连摇头,这样的折子可不少,甚至还有万民书上的那些手印,很多都很明显地是血手印。
“这万民书上的老百姓的血手印我相信是真的,不过这些官员的折子吗?我就不敢全信了。”夏荷连连摇头道。
众人都是失笑。
事情到了这一地步之后,宫城之中的古川,也就是小皇帝李恪,终于也开始动作了。当然,这些事情,都有人替他代劳而已。
第一份诏旨是罪己诏。不仅将自己的爷爷老子都鄙薄了一番,更是将自己说得一文不值。这份诏旨是公孙长明代笔的,以此公的尖酸刻薄,这份罪己诏必然会在史册之上留下鲜活的一笔。
第二份是禅让诏,却是由章回代劳了。却是写得四平八稳,堂堂皇皇。
李泽再上书拒绝,连称惶恐。
于是第三份禅让诏在时隔数天之后,再次下达。
戏做到了这个份上,自然也就该落下帷幕了。
宫城之中,古川已经在欢天喜地的收拾自己的个人物品了。小郑后已经在一个月之前被安排去了城外的岭南王王宫之中,他已经迫不及待地希望着赶紧完成了这些事情,好去与小郑后团聚,然后一起期待着他们共同孕育的小生命的出世。
而在长安城外,高大的禅让台也已经建得七七八八了。说来也是好笑,在李泽一边斥责劝进的官员,上书表明自己的忠诚的时候,城外的禅让台的建设可是一直没有停下来过。
王思礼的左千牛卫三万大军控制了长安各处的交通要道以及外城治安。
李瀚的五千陌刀卫进驻皇城。
李澎的三千亲卫进驻内城。
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
小皇帝第四次下达了禅让诏书之后,李泽终于向天下表示,决定接受皇帝禅位,为大唐的兴盛伟大鞠躬尽瘁了。
一直被封闭着的太极宫,重新打开了宫门,开始了整修,布置。
曾经的大唐权力中枢的所在地,将要再次绽发光芒,成为这个世界最引人瞩目的所在。




寻唐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妇女联合会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吗?”柳如烟站在承天门城楼之上,看着巍峨壮观的太极宫宫殿群,问道。站在李泽另一边的夏荷眼中也是露出了迷醉的神色。
这一家子,这十余年来,虽然一直都站在这个世界权力的巅峰之上,但住所,一直以来都是极其简单的。说起来是大宅,但与眼前庞大的建筑群比起来,连一个边边角角都比不上。
而在他们的身前,李澹牵着李宁的手,看着绵延不绝的宫殿群,亦是咋舌道:“妹子,你一直东南西北的分不清楚,以后在这里面住着,可得当心别走丢罗。”
“我才不会走丢呢!”李宁扁扁嘴,很是不满哥哥对她的小瞧。
听着家人的话,李泽大笑起来:“咱们这一家子,就这么几口人,住这么大的地方,你们不觉得瘆得慌吗?”
“怎么只有这几口人?”柳如烟眼神有些闪烁:“等你登基为帝之后,自然会有某些臣子上书,要你充实后宫,广选佳丽,多生子嗣,并将这些与帝国的未来联系到一起。到时候,我只担心这里够不够住呢?”
1...453454455456457...5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