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寻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曹信又用力地扭了扭王明义的耳朵:“听到了没有,听到了没有?曹彰,李泌,没有你的水平高吗?他们一个是义兴社的三号人物,一个是右千牛卫的大将军,哪一个不比你这个钻进钱眼儿里的东西强?”
“姐夫,明义也是不错的!”一边的王温舒却是不乐意了。他只有这一个儿子了,而且这个儿子现在干得不错,下一任的户部尚书的位子,已经基本上落入囊中了。
曹信唉叹一声,向后退了几步,跌坐在椅子上,“要是明仁还在世,我哪里还用得着看你这混帐小子的脸色!”
“姐夫,没了他们商务司,咱们还不办事了吗?”王温舒道。
“你知道什么?”曹信冷哼道:“商务司有多大的影响你知不知道?他们的代表团,是这一次代表大会中最大的代表团之一。而且他们之中的那些商人,有多大的能量你知道吗?他们能影响多少人你知道吗?你就能保证你吉林代表团全都投我?”
“我当然能保证!”
“你保证个屁!”曹信叹道:“这一次投票是不计名的。选票往箱箱里一丢,谁知道是谁投的?”
“不止是我们商务司,税务司也是支持徐想的。”王明义却在这个时候又说话了:“整个户部,都是支持徐想的。姑父,半年之前,我和孙雷曾经请你吃过一顿饭,你还记得吗?”
本来还怒形于色的曹信,听了王明义这话,却是怔住了,一边的王温舒也露出了慎重的神色,他们都知道,王明义虽然是户部左侍郎,但平常负责的都是商务这一块,税赋这边,都是孙雷在负责,而孙雷,却是对这些事情没什么立场的,他如果也决定支持徐想,只能说明一件事,是因为得到了夏荷的授意。
王明义还没有这个本事,支使得动孙雷。
两人对视了一眼,王温舒却也是站了起来:“是夏荷发话了?”
夏荷不重要,关键是夏荷的态度,极有可能代表了李泽的态度。
这就大不一样了。
王明义仍然跪在地下,硬硬的青砖磨得膝盖生疼,此时见两人的注意力转移了,悄没声地换了一个姿式,这才道:“半年之前,夏尚书请了吃了顿饭,我与孙雷作陪,你还记得吗?”
曹信怔了怔,点了点头。
“那个时候,我们还都认为你是理所应当的第一任经济发展委员会的主席。”王明义缓缓地道:“但我们制定的海外投资贸易计划你反对,你说要外圣内王,可你知不知道,现在我们大唐看似鲜火着锦,实则如烈火烹油,我们需要从外面获得大量的资源、资金来补足国内的缺口。夏户部筹备了几年的新的金融计划,你说那是变相掠民之财,你也反对。户部准备在金银储备足够的情况之下,在两年之内推出信用货币计划,你也反对。姑父,户部准备在近几年来推行的新的财税大计,你全都反对,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支持你?”
“你们的这些计划,太过于冒险了,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曹信道:“就算是那个海外掠财计划,这是涸泽而渔,如果在海外惹起大规模的暴乱,只会得不偿失。”
王明义没有理会曹信,而是接着道:“不,问题不是出在这里,而是出在您自己的身上。姑父,您想当这个经济发展委员会的主席,那您又一整套对于未来发展的规划了吗?我知道,您没有。您只是觉得,您该再进一步,为您的这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您只想在上台之后,继续保持目前的状态缓慢前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可是,我们等不起,大唐也不起,一任五年呐。人生能有几个五年?”
“所以你们觉得徐想可以支持你们?”曹信怒道。
“我们需要一个有胆识,有魄力,敢担责的人来担任这一职位,让大唐风驰电挚的前行。而您,显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而徐想,在浙江的一系列施政,让我们看到了他的魄力和胆量。既然现在有人在拱徐想出来,那我们就正好顺水推舟。”
“你们的这些计划,便是徐想胆大包天,也不敢做的。”
“您错了!”王明义大声道:“昨天,孙雷已经与他谈过了,他已经明确表态,只要他能当选,那么,他将全力支持户部进行全方位的财税、金融政策改革!这将成为我们大唐经济在现在的基础之上,再次乘风破浪,勇创新高。”
“这也是李相的意思吗?”王温舒有些紧张地问道。
王明义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不过李相这一次摆明了是要置身事外的。我相信夏户部一定跟李相说过这件事,既然李相没有明确反对,那么李相的真实态度其实就很明显了。姑父,放弃吧,你就算参加,也会输得很难看的。”
曹信霍然站了起来,大步向外走去。
“姑父,你去哪里?”王明义爬了起来,两膝酸痛,一软之下险些又摔倒在地上,一边的李泌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
“我去见李相,我要去问问李相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曹信脚步如风,转眼之间便没了踪影。剩下屋里几人面面相觑。
好半晌,王温舒才没好气地道:“臭小子,你难道不知道你姑父心心念念的梦想吗?这眼看着就要完成了,他能这么轻易放弃,轻易认输?而且以你姑父的才气,你就这么不看好他?”
“父亲!”王明义揉着疼痛的膝盖,道:“姑父的确有才,可是他的才能,已经明显不适应现在这个时代了。他根本就不懂现在大唐的经济与他想象中的经济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他通晓人事,也懂军事,但对于经济,他的确不在行了。那天在席间,我们说的东西,他根本就听不懂。而孙雷昨天与徐想一场谈话,却发现,徐想对于我们这一行相当清楚,他在浙江,已经开始摸索着做我们正想干的事情了。”
“这是你姑父一辈子的梦想。出将,入相呐!”
“如果他不能在这个位置上推动大唐帝国向前,那么,他上位,就是大唐的灾难!”王明义毫不客气地道:“大唐不能为了他完成梦想而付出代价。谁这么想,我们就一定会把谁推下台的。”王明义道。“父亲,我也不瞒你,即便是吉林代表团,也已经有人明确向我们表示了会支持徐想的。”
“你们在替徐想拉票?”王温舒一惊。
王明义嘿嘿一笑:“父亲,我们的能量,可就不是韩琦和薛平能比的了!大哥,莫怪啊!”
曹彰摇摇头:“你说得在理,我怎么会怪你?不过即便如此,父亲可也不一定就输了。你也知道,在北地,在军中,父亲可是人脉深厚,而且在吏部多年,父亲能动员的力量,也绝不在少数。”
“那就拭目以待吧!”王明义道。“李泌,你怎么说?”
“我支持父亲!”李泌简单地道。“不管你们会不会去军队代表之中动员,我敢跟你说,军队,一定是支持父亲的。”
“那可不见得!”王明义嘿嘿笑道:“至少,李存忠就不会跟着你们跑。还有李浩,也不会跟着你们跑。他可是一直想着扬帆海上的。姑父真要当选了,他的梦想,只怕要向后推不知多年少。水师,肯定也会站到我们一边的。”





寻唐 1113:重在过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李澎在府门口恭恭敬敬地将怒气冲冲的曹信迎进了大门。
“李相知道我要来?”曹信有些讶然。
李澎笑道:“李相猜着您该来了。所以便在后花园中设宴相待。曹吏部,请。”
听到如此这般,曹信满腔怨气,却又在一霎那之间,似乎消散了大半。喘了几口大气,略微整了整装束,这才随着李澎一路向后而去。
后花园中有一处硕大无比的池塘,却正是莲叶铺满水面,荷花争奇斗艳之时。位于池塘中央的八角凉亭里,四盏琉璃灯散发出的光辉,将四周照得透亮,李泽斜倚着栏杆,正将一些鱼食投下去,水中莲叶晃动,花朵不停摇晃,无数的鱼钱便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了灯光所集之处,密密匝匝地张开小嘴,等着投食。
看到曹信缓步而来,李泽却是拍了拍手站了起来,笑着迎了上去。
“曹公,酒已备好菜正香,且都是我亲自下厨整治的,今日,却是要不醉不归。”李泽道。
曹信拢手而立,“李相,这宴算是什么呢?劝退,致谢抑或是其它?”
“非也非也。”李泽大笑道:“酣畅而饮,酣畅而言,如此而已。”
曹信这才展颜一笑:“如此,我便可好好地尝尝李相的手艺,说起来,多少年没有吃过李相亲自做过的饭菜了。似乎是十年之前吧?”
“曹公好记性!”李泽微微一笑,请了曹信坐下,替曹信倒满了酒,“十余年时间,弹指一挥间,想当初,我们可是危机四伏,四面楚歌啊。当年若不是曹公信我,顶我,哪有我李泽今日?”
曹信也是长叹一声:“李相言重了,当年我虽然也有微薄之功,但这些年来,李相却是已经酬谢我了,吏部本是天下第一大部,曹某长居此职,可见李相对我之信重。”
“没有因,何来果?”李泽端起酒杯,道:“曹公,我们一起满饮此杯,来庆祝我们这一路虽然荆刺遍地,嗑嗑绊绊,但总算是走到了今天,总算是不负当年我们发下了那些誓言。”
叮的一声,两个酒杯碰到了一起,两人都是一饮而尽。
说起当年,两人也都是唏嘘。
那时的李泽,差不多算是一无所有。而彼时曹信,却是翼州刺史,有地盘,有雄兵,正是曹信的鼎力支持,才有了李泽发展的第一桶金。
而毫无疑问的是,这些年来,曹信也是李泽最为信任的人。
两人忆起往事,却都是感慨万分,几杯酒下肚,曹信却突然发现,自己早已没有了先前乘怒而来的满腔斗志了。
刚来之时,只觉得李泽对自己不公,可这几杯酒下肚,从最初起事之时一直回忆到现在,曹信却又赫然发现,李泽待自己真可谓不薄。
自己的确是他的第一个外部支持者,但这些年来,他的回报,早就超过了自己的预期。
当年自己最远大的理想,也不过是李泽能接替李安国成为成德节度使,而自己成为他之下第二人,而现在,自己早已经名满天下了。
事已至此,夫复何言呢?
“怎么不见二位夫人?”曹信尝了一口菜,问道。二家是通家之好,夏荷,柳如烟又都不是一般女子,往日是并不避讳的。
“夏荷听说你要来,却是逃走了。”李泽大笑起来:“巧儿现在正督促着两个小家伙读书呢。”
“何必如此?”曹信微微摇头:“李相,如果你不要我参选,只需直接与我说一声,我自然也就退避三舍了。”
李泽挑了一著菜塞进嘴里,一边咀嚼着,一边将头摇得拨浪鼓一般。
“不不不!曹公,我说过,我不干涉,便是不干涉,你参选也好,放弃也罢,都是你自己做决定。”
曹信眯起了眼睛,“李相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话的意思就是,谁当选我并不在意。”李泽笑道:“你也好,徐想也罢,谁赢了,我都认!”
“可是现在都说李相属意于徐想?”
“谁说的?”李泽摇头道:“曹公,我不在乎谁赢,我在乎的是这个选举的过程。”
“包括他们现在这样的串连?”曹信反问道。
李泽微微一笑:“曹公,据我所知,你可也没有闲着。”
曹信顿时被怼得哑口无言。
“其实所谓的串连,在任何时候都是无法避免的。而且这一过程,也正是寻求支持,寻求志同道合,理念相近者的过程。”李泽道:“曹公,经济发展委员会是几个委员会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门,所以他排在了第一个。呆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如果不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他事情是很不好做,甚至于说是根本做不好的。”
曹信点了点头,“李相的意思是,不管是谁当选,您都认?”
“当然。”李泽点头道:“现在看起来,也就是曹公你和徐想在竞争了,对于我而言,谁赢了无所谓,只要整个过程都在按照我的想法推进就可以了。曹公,不讳言的说,我现在还年轻的很,即便是您当选了,在很多政策之上,如果说我要这么办,您会拗着不办吗?我说这么办不行,你会坚持一定要办吧?”
曹信摇了摇头。
“同样的道理,也适合于徐想,甚至他与我抗衡的底气还不如你!”李泽笑道:“但对于我而言,这个过程很重要,我看的不是眼前,而是以后,一次一次的,我们要把这样的选举做到深入人心,做到基本上公平公正公开,这是为后世谋。”
曹信一仰脖子将面前的一杯酒喝干:“我明白李相你的意思了,你现在是要立规矩,为后世立规矩。”
“不错。”李泽点了点头:“我活着的时候,即便出了问题,我还可以纠错,我也有这个能力,将不合适的东西给瓣回来,但以后,可就说不准了。所以,规矩,必须要从现在立起来。”
“不到万不得已,我绝不会插手其它委员会的事情,即便是犯错,只要还在容忍的范围之内,我也会让他们能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改正。”李泽道:“事情需要一步一步的走,规矩的形成,也需要时间,我希望在我这一辈子中,便将所有的规矩完全的立起来,直到大家各安其事,各负其责。”
“我懂了。”曹信将酒杯往桌上一顿,一拱手道:“多谢李相的酒菜,我这便去了。”
“曹公,酒没有喝完,菜可没怎么动!”李泽指着桌子上道。
“时不我待。”曹信摇头道:“我要去寻求我的支持者了。不管输赢如何,我总是要来争上一争,我不信我就真输给了徐想那个毛头小子。”
李泽一笑道:“曹公,赢了要大度,输了要洒脱。到了结果揭晓的那一天,可万万不能提不起,放不下。”
“放心。既然李相都这么说了,我自然心中有数。要是赢了,我定然会延请徐想来成为我的副手,毕竟他有这么多的支持者,能把他揽到身边,以后办事会更容易。要是输了,我会大方地祝贺他,而且不会给他添半点乱子。”曹信道。
“这正是我希望看到的。”李泽道:“不过徐想一旦输了,他不可能成为你的副手,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会在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形成泾渭分明的两派。而你如果输了,也不可能再在这个委员会中任职。”
“如果我输了,那我就此引退。”曹信深吸了一口气道。“或者去学校教书,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劳累了一辈子,能就此去享那天伦之乐,也是不胜之喜。告辞,李相。”
李泽点了点头:“李澎,替我送曹公。”
看着曹信斗志满满的离去,李泽笑着摇了摇头。据他所知,这一次的经济发展委员会的选举,曹信败选的可能,高达八成以上。
老一辈的,正在逐渐引退,新生的官员,正在一个接着一个的崛起,这些年轻的官员们,深受武威书院新学的熏陶,对于大唐帝国,对于这个世界,与这些老一辈的人们在认识之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治国的理念、手段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毫无疑问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而李泽要做的就是,不让前浪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之上,让这些为了大唐的事业奋斗了多年的老人们,能一个个的体面地退下来就好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自己的步子会迈得很大,老人们是无法跟上自己的想法的,即便他们再尊敬自己,也会有意无意地成为新大唐向前进的阻力和障碍,为了避免有朝一日自己不得不向他们下手,那还是将他们及早地撤下来为好。
让新生代的官员们来闯一闯吧!他们接受了新知识,看到了新世界,他们,才会成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唐最需要的那一批敢想,敢干的人。
“曹公走了?”看着返回的李澎,李泽问道。
“是,不过没有回家。”
“倒还真是说到做到。”李泽笑道:“行了,你去通知夏荷,就说她可以回家了,曹公没她想得那么小心眼儿。”




寻唐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意外事件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这些天一直在外面培训,很有可能要断更了,我努力,尽量地不断更吧。不过培训的日程实在太满了,晚上也有许多事情,实在是没有时间来写。)
长安城,由外城廓,皇城,宫城以及大明宫,兴庆宫等组成,中轴线便是朱雀大街。而朱雀大街的最北端,便是这个帝国的权力核心,皇城所在地。而皇城,现在却由秦王兼帝国宰相李泽掌握着。在皇城之中,云集了宰相府以及各部各衙。
而与皇城只有一条横隔街相隔的宫城,面积约有零点七平方公里。如此广阔的地方,现在里头却仅仅住着两位身份贵重的人。
一个是太后小郑氏,另一个则是在武邑登基为帝的皇帝李恪,也就是古川了。
曾经作为整个大唐帝国至高无上的太极宫,如今却是大门紧闭,除了扫洒的宫人以及来回巡逻的甲士之外,整个太极宫十六座宫殿,如今却没有一处是有人居住抑或是办公的。在现在的大唐官员看来,这个地方,现在唯有一个人有资格占据这里。那就是秦王兼宰相的李泽。至于现在的那位皇帝,那就还是算了吧。
所以,名义上的皇帝古川,现在住在东宫之内,而太后小郑氏,却也住在这里。
另一侧的掖庭宫,便由卫尉寺官兵占据。名为保护,实为监视。
不过古川只不过是一个孤苦零丁的小子,而太后小郑氏的族人自从北迁武邑之后,虽然吃穿不愁,但在政治之上,却再也没有了一丝一毫的影响力。甚至因为小郑氏的影响,郑氏的子弟连读书做官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对于现在的郑氏一族而言,小郑氏的存在,不是什么荣光,而是羁绊,是绞索。甚至有人希望李泽早早上位,小郑氏早早地一命呜呼,这样,系在他们身上的绳索,就能够得以尽早地解开,那怕是这一辈人,再也没有出仕的希望,但到了小一辈,总还是能从头来过的。但只要小郑氏活着一天,他们基本上就只能像现在一样不死不活地得过且过。
可怜的小郑氏,不到二十,便被家人送进了武邑别宫,成为了先帝李俨的皇后,可那个时候的李俨,身体早就垮了。再往后,更是成了一个活死人,进宫的她,竟是生生地守了活寡。而随着李俨的死亡,李恪的逃亡(对于小郑氏而言,分别李恪是真是假,并不困难),她也彻底坠入到了无边的黑暗之中,再也看不到任何一点点的希望。
每日如同一截枯木一般地活着,吃饭,发呆,睡觉,成了她生活中唯一的三件事。至于说读书弹琴唱歌跳舞这些事情,她虽然是极擅长的,但现在,她又有什么心思呢?为谁而舞,为谁而歌呢?
古川呢?虽然得到了某些人的承诺,但现在的他,毕竟也不是最初的那个懵懂少年,多多少少也对残酷的政治斗争有了些许的了解。
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工具人而已。
但这个工具,再没有了任何用处的时候,用工具的人,是随意将其丢弃还是毁灭,只不过是别人的一念之间的事情。
他倒是很用功。
每天都读书。
他如果干别的事情,或者还有人会来干涉,但读书,就无所谓了。但凡只要他想看什么,宫里的人总是能替他找来。对看守他们的人来说,一个整日吃了睡,睡了吃,一个整日就只看书,实在清闲得不要不要的。
不生出什么幺蛾子来就可以了。
反正他们也用不着再这样关押太久了。
随着各地的义兴社代表们陆续进入长安,义兴社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他们的历史使命,也将正式完结。
在义兴社大会之上,第一项议程,绝对地便是皇帝禅让这一戏码。
众望所归的李泽,将会登上皇位,而李恪的历史使命也就到此终结。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对他们的看守,是十分松懈的。除了不能迈出东宫大门之外,不能见未经上头批准的任何人之外,他们在内里,想干什么,便任由得他们去。
谁有耐心一天到黑把两只眼睛盯在两个毫无威胁,毫无生事可能的人上呢?
正是这样的放松,却是生出了一些别的事来。
小郑氏,不过二十出头,正是芳华绽发之际。
古川,也已经年满十八,血气方刚正当时。
第一次的接触,却是古川用心读书,但又不得其解。在东宫之内,他无人可以请教,他虽然在被向氏选中冒充李恪之后,几年的时间也学了不少东西,一手书法甚至还甚是不错,但碰上了史书之上一些诲涩难懂的章节,却仍然是不得其解。
偶然的机会,古川在小花园之中一边吟诵一边皱眉难解的时候,百无聊赖地小郑氏亦带了一个宫人到小花园来散步,听到古川的吟诵之声,随口便给对方解答了这道题目。
小郑氏出身世家,这样的家族,即但是女子,除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之外,对于政治这门学科,可也是从小被教育熏陶的。
从那以后,古川但凡有不解的问题,总是会来小花园。
而似乎心有灵犀,没事的时候,小郑氏也会来小花园。
而看管他们的守卫,压根儿就没有理会这件事情。这些人,都是从最基层的士兵之中选拔出来的,很多人甚至连他们要看管的人的身份都不清楚,两个年轻男女的交往,在他们看来,自然也就算不得什么事。
时日一长,这两人,却终是干柴烈火一相遇,便迸发出了无边的火焰。
而对于这一切,掌握着一切的宰相府却始终一无所知。
1...452453454455456...5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