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说说看!”
“石壮所部右骁卫,进入岳阳,以岳阳为驻扎点。同时,也方便整合岳阳钱彪麾下兵力。如此以来,既可以威慑湖南观察使丁太乙,亦可以随时支援荆南丁俭。”李安民道:“兵部预估,在鄂岳战局已定,而益州梁军在拿下了襄阳之后,只怕也会停下前进的步伐。”
“李泌所率右千牛卫,驻扎鄂岳,一方面威胁江西,一方面亦与石壮所部有所呼应。”
“闵柔左领军卫,则准备进入秦岭,控制秦岭出川通道,兵逼汉中!为将来我们进攻益州打好基础。”
“尤勇的左骁卫进驻浙江,同时亦将李德的游骑兵纳入其指挥之下,威慑福建容宏。”
“而王思礼的左千牛卫,则驻扎长安。柳成林的右骁卫,驻扎洛阳。”
“李瀚的陌刀卫调回长安。”
听完了兵部大体的布署,李泽点了点头:“我看没有什么问题,明天各部尚书联席会议,一齐上会讨论吧,通过之后,便可以付诸实施了。总体来说,接下来我们将要进入一个战略相恃期了。”
寻唐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最清廉的官员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李泽从自己的大案之后走了出来,从李澎手中接过了一杯茶,亲手递给了一名两鬓略有些斑白的中年官员。
这名官员明显有些被惊到了,楞怔了一瞬,这才深深地弯下腰去,双手过顶,从李泽手中接过了这一杯茶。
“辛苦了,坐吧!”李泽拍了拍这名官员的肩膀,温言道。
这名官员叫吴进,一直在沧州为候震的副贰,这一次,奉调进京。
李泽之所以对吴进如此厚待,则完全是因为其人本身。
吴进,其家本来小有资财,亦可算得上中产之家,但在与本地豪绅的一场冲突之后,家破人亡,考上过秀才的吴进自此也完全沦为了赤贫。这人是第一批加入义兴社的人,而且与最初义兴社绝大部分都是目不识丁的最下层百姓不同,他是具备有一定的学识的。所以在进入义兴社之后,他是被重点培养的对象。
而其人,也不负上司对他的厚望,功绩着著,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为义兴社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如果仅仅是这些,也还当不起李泽亲自敬他一杯茶,而李泽格外看重此人的,是此人的清廉与正直。
这或许与吴进早年的那些经历有关。
吴进身在的沧州,是如今大明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因为海兴港的存在,沧州人的富裕,便是比起武邑,也是不惶多让的。
但吴进在沧州,身居高位,却两袖清风。
此人是真正的清廉,除了自己的俸禄与应得的福利之外,其它一概不取。他不置办店铺,不投资生意,当官多年,唯一的一次置产,是买回了他曾经的祖产一共五十亩地以及一个小院子。
事实上这都算不上是置产,更像是对去世的父母亲人的一个交待。
不仅仅是在沧州,即便是在整个大唐官员体系之中,吴进是一个真正的异类,一个让所有人侧目,也让所有人害怕的异类,当官当得连他的上司都又敬又怕了的一个人。
李泽治下的官僚体系,应当说在清廉程度之上创下了前无古人的成绩的。对于贪腐,李泽的容忍度极低。抓住一个,便处罚一个,绝不留情,绝不手软,便连昔日最早跟随李泽,属于李泽心腹嫡系的沈从兴,事发之后,也难逃一死,更别说其它人了。
所以李泽麾下的官员,愈是接近李泽的人,便愈在这在一点上把持得极严。
但这,并不妨碍这些官员们通过合法的途径为自己谋取更多的财产。
比方说置办店铺,投资各类生意。
不管是当年李安国的麾下,还是后来投奔了李泽的许多前唐官员,他们都是身家丰厚的。在限田令之后,这些人退出了几乎所有超过政策允许的田产之后,他们将手里多余的钱财,投入到了各类生意之中。
李泽对于当时的这种状况是默许的。
商人过去虽然有钱,但却一直是一个被人歧视的阶层,这些人的加入,有力地提升了这个阶层的地位,商人阶层的兴起,对于李泽打击地主阶层的战略目的是有极大价值的。
而且当时李泽也需要用商业的繁荣来保证自己政权的财赋收入。在极大地降低农民的负担,赢取这一阶层人的拥护的同时,李泽需要另一个阶层来补足自己财赋上的损失,所以,商人便成为了不二人选。
稳农,兴商,兴工,是李泽政策之中的几个核心要素。
但是,这样的政策,也是有着致命的弱点的。
那就是官商之间的勾结几乎是不可能避免的。
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都不需要作弊,便能轻而易举地获得海量的资源。而现在对于大唐举足轻重的几大商社,背后无一不是有着大唐高官们的身影。
吴进对这种状况是深恶痛绝。他公开向李泽上过折子,直言这种状况长期下去,必将对大唐造成致命的伤害。
这一份折子,使得吴进立时便成为了大唐朝廷几乎所有官员的对立面,让人对其侧目而视。而李泽也将这份折子摁了下来,甚至没有让其进入到讨论的程序当中。
但吴进在沧州的官宦生涯也进入到了极大的困境当中。
几乎所有的中枢部门在对沧州的考核考查之中都是戴上了另外一副眼镜过去的,这让沧州上下叫苦不迭,明明沧州在各个方面的政绩都名列前茅,但最终却总是得不到他们该有的奖赏和荣誉。
明里暗里的打压之下,让沧州的官员们对吴进亦怨声载道起来,候震已经几次向李泽叫过苦了。
对于这些打压,李泽是没有办法去管的,你真要把这些官员叫来询问,保管他们能给你有理有据地怼得你哑口无言。
只要是在做事,哪里有挑不出来毛病的呢?
真要找你的茬子,你即便做得九成九的完美呢,那零点一的不完美仍然会被人用放大镜找出来然后大书特书,成为反面典范。
只有不做事的人,才不会被挑出毛病来。
李泽知道吴进在沧州呆不下去了,他甚至在任何地方都呆不下去了。没有一个地方会欢迎他这位异类的。
但李泽知道吴进是对的。
官商勾结的危害有多大,没有谁比他对这一点更加地心知肚明。
只是现在不是时候。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吴进只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把一件对的事情给提了出来而已。
将吴进调走,免去他现在的官职,不是在惩罚他,而是对他的一种保护。
“这一次把你调来长安政经济书院当先生,你心中可有不舒服的地方?如果有,说出来,法不传六耳,我不会跟别人说的!”李泽笑呵呵地道。
吴进拱手道:“多谢李相的厚爱,吴进感激不已。”
“免了你的官儿,还算是厚爱?”李泽道。
“吴进现在四面楚歌了。”吴进苦笑着道:“即便是一向对我爱护有加的候刺史,现在对我都是爱搭不理,更别说其他人了。上街没被人打闷棍,吴进已经很开心了。如今离开了官场,去当一个先生,想来那些痛恨吴某的人,也就把我当一个屁一般放了。”
“写这份折子的时候,想到过这个后果吗?”李泽问道。
“当然想到过。吴某也不是一个蠢人。”吴进道:“但吴某还是要说,即便是被所有人痛恨,就此仕途断绝,也要及早地将这个隐患给揭开来。李相,现在大唐方兴未艾,兴兴向荣,所有的矛盾都被一个接着一个的胜利给掩盖住了。但长期以往,这些眼下看起来不算什么的小隐患,必然会成为大唐身上致命的脓疮的。”
“你似乎是有感而发!”李泽问道。
“自然。下官给李相讲一个真实的例子吧,而这件事情,就是在下官手上发生的。”吴进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海兴港扩建项目,是我亲自主持的。”
“既然是你亲自主持的,为何还出了问题?”李泽反问道。
“下官无可奈何。”吴进叹道:“当时共有六家商户进入最后的争标程序,其中一家背后势力极大,另外五家情知敌不过,便五家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联盟。如此一来,他们在实力之上便与这一家不相上下,在技术之上甚至犹有过之。”
“标书泄漏?”李泽眉头一竖。
吴进点了点头:“事后才查出来。这五家联盟的标书被泄漏了,而且那一家的标书的标的额也被篡改了,恰恰比这五家联盟的出价,低了一万两银子。”
“如果仅仅是这样,我也忍了这口气。反正不管是谁,在质量之上,绝对是绕不过我这一关的。但那五家经此一事之后,联盟瓦解,其中有两家被那一家给拉了过去,然后在建造的过程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随之出现,建造成本一升再升,最后完工的之后的部价,超过预估成本的一倍有余。可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是骑虎难下了,不得不打破牙齿往肚子里吞。因为没有人能接手这件事情了。”吴进愤怒地道:“而最后,我们能处理的,只不过是两个微末小吏而已。您说说,这件事,是两个小吏能办成的吗?”
李泽亦是皱起了眉头。
“这样的事情,我相信在绝不只是在我沧州一地发生。”吴进愤怒地道:“李相,长期以往,如何了得?他们不但在侵吞国家财产,他们还在打击那些与他们竞争的商户,如果这些商户都被他们打垮了,以后朝廷岂不是由着他们手拿把攥了?”
李泽微微点头。“这些事情我都知道了,但事有轻重缓急,眼下,我却还顾不过来,吴进,你先去政经书院教一段时间的书,避避这个风头,过一段时间,我会有新的任命给你。”
吴进叹道:“李相,我已成众矢之的,不管到哪里任职都不行的,只会坏事,难以成事,我愿意一直在政经书院教书,我相信那些学生,还是能听得进去我所说的。”
李泽一笑道:“放心吧,你的位置,我会有安排的。你现在的确已经不适合再地方上任职了,但有个地方,绝对最适合你这样的人去,且先去休息一段时间,好好地调养调养身体再说吧,你还不到四十岁,却已经两鬓斑白了。”
寻唐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找一把大伞罩着他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杨开,你觉得,像吴进这样的人,把他放在什么地方最合适?”李泽看着面前的杨开,问道。
杨开想了想,道:“李相,我觉得吴进这样的人,适合去做学问,去当先生,就像曹彰一样,一门心思做学问。”
李泽若有所思地看着杨开:“看起来,你也怕他?”
“我什么怕他?”杨开笑了起来:“李相,您可不要用老眼光看我啊,年轻的时候,我的确贪财爱钱,但现在,我早就不是过去的那个杨开了。”
“是吗?”李泽大笑。
“当然!”杨开很认真地道:“再说了,我家现在也不缺钱。在武邑,我家有五百亩地,另外,我还置了十余个店铺,每年再加上我的薪俸收入,不下十万银元,所以,我不差钱了。”
“你的情况我当然是知晓的,不过我很奇怪的是,以你现在的位置,想要获得更多的钱财,我指的是合法的并不是什么难事,为什么你不要呢?据我所知,很多大的商社、工坊,都主动地把股份给你着上门去过!”李泽道。
杨开笑道:“李相,您这话里有矛盾,如果是因为我现在的位置的话,那这些钱财,就不合法了。像我这样的人,如果真在那个商社工坊里有了名字,哪怕我什么也不做,恐怕也会给他们提供无数的便利。”
“你的这个说法,倒与吴进不谋而合。”李泽道。“看来你也是知道这些问题存在的症结的。”
“是,我知道。”杨开道:“但我不参与。老爷子三年前去世的时候,就告诫过我,官儿做到我这个地步,过多的财富,就是一种罪过。而且官儿做到我这个地步,应该有更进一步的追求。您也知道,我只不过考了一个秀才,老爷子虽然没中过进士,但也是正儿八进的太学的监生出身,学问可比我要深多了。”
“你现在追求青史留名?”李泽大笑起来。
“当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您就是那得道的人,我就是跟在你身边的鸡犬,都做到这个地步了,我说我不想青史留名,那不是太虚伪了吗?我想我在史册之上留下一个好的名声,比我留给子孙更多的钱财可要值当得多。”杨开坦然道。
“堂堂御史台正卿,义兴社的副魁首,这样的话,就不要说了。”李泽摆了摆手。
“李相,杨开这不是在拍您的马屁,这么多年与您相处下来,我早就知道,拍您的马屁,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杨开很认真地道:“所以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地学习,努力地跟上您的步伐,我不像公孙先生那样计谋百出,不像章回那样学富五车,不像屠立春石壮他们那样在战场之上八面威风,我甚至不如徐五想,许子远这些后起之秀在治理地方之上的能力,所以我只能努力在思想上跟上您,并将这些思想贯彻到每一个义兴社员之中,我想,这便是我存在的价值。”
“你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李泽感慨地点了点头:“所以,你成就了你自己,当然,同时也成就了我。义兴社有今天的规模,有今天的影响力,你,功不可没。”
杨开自矜地一笑道:“李相,在这一点上,我不敢妄自菲薄。”
事实上,如今的杨开,并不如他所说的那样是李泽的鸡与犬,李泽也早就不这样看待他了,现在的杨开,算得上是李泽的创业伙伴了。在义兴社,李泽是魁首,杨开是当之无愧的二号人物,曹彰算是理论大师,李泽提出一个概念,然后将其完善并且引经据典的将其说得头头是道,则是曹彰的事情。这三人,是义兴社当之无愧的三巨头。
“你觉得吴进这样的人,不能用了?”李泽道。
杨开点头道:“是啊,他得罪了几乎所有的大唐官员。李相,我不说别的,单是曹家,柳家,屠家,尤家,候家,王家,袁家,这些人,哪一个不是您的股肱,您的柱石?您能为了吴进而舍弃他们吗?”
李泽苦笑了一声。
“当初为了土地,这些家族,除了当时还一名一文的屠家,柳家,其它的可都是紧跟着您的步伐,舍了万顷良田,将一个大家族拆分得七零八落,也正是因为这些家族的支持,才有了您在成德的呼风唤雨,才有了后来的这番局面,吴进的这一份折子,可是将他们都一网打尽了,难不成您剥夺了这些人的土地之后,又要剥夺这些人在商业上的利益吗?这事儿,做不得。”
李泽叹了一口气。
“那你认为,吴进所说的有道理吗?”
“道理自然是有的。”杨开道:“但至少现在不是做这些事情的时候。”
“你觉得什么时候才能做这些事情呢?”李泽反问道:“真如吴进所说,等他长成了一个大毒瘤子之后,再来刮骨疗毒?”
杨开想了想道:“或者,等到您的儿子这一代?”
李泽哈哈一笑。
杨开却没有笑。
“李相,现在是有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可控的,而且这并不是如今最主要的矛盾,我们现在最主要的矛盾,一是一统天下,击败南方联盟,二是稳固西域,吞并吐蕃,做完这些事情,让大唐在外部再也没有大敌的时候,再来整饬内部的问题,才游刃有余。而我想,做完这些事情,兴许要我们一辈子的时间。”
李泽知道,杨开说得是对的。
现在,他的确不能做这些事情。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轻重缓急,一个先后顺序。
“但是我还是要给这些人一个警告,告诉他们凡事都要有度,都要有一个底线,突破了这个底线,是我绝不能容忍的。”李泽声音低沉地道。
“您想怎样警告他们?”杨开看着李泽,有些担忧地道。
“我准备让吴进在政经学院里教上半年书之后,便回义兴社总部任职!”李泽道。
“您想给他一个什么位置?他原本就是沧州副贰,沧州地位特殊,吴进的级别可不低。”杨开道。
“义兴社成立一个专门的纪律监察委员会,让吴进去担任这个委员会的副贰!”李泽道:“义兴社,也该好好地整饬一番了,现在我们已经过了什么人都可以轻易地加入义兴社的这个阶段了。不符合我们要求的,该开除的,就要开除。”
杨开悚然一惊:“那这个委员会的长官是谁?”
“放心吧,我不会让你去做的,哪怕是挂名的也不会让你去做,这个委员会的长官,挂在曹彰的名下!”李泽哼了一声道。
一听是曹彰,杨开便忍不住咕的一声笑了出来。
曹彰绝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早前他折腾出了监督限制皇帝权利的事情,便引起了轩然大波,谁都知道,李泽是要当皇帝的,曹彰的这一折腾,几乎便是直对着李泽而去,为了这件事,他们父子在家里大吵一架,曹信没有吵过儿子,于是拿出了父亲的威严,罚曹彰跪了一晚上。
这家伙没有认输。
转头夫妻又吵了一架,李泌没有吵过曹彰,于是一顿王八拳,曹彰顶着两个黑眼圈,公然出没于大庭光众之下,他没有觉得丢人,却让李泌躲在军营里好些天不敢出门,也不敢回家了。一是怕别人笑她母老虎,二是怕曹信责怪她。
也只有杨开知晓,这件事情,本身便是李泽起的头,不过正投曹彰所好而已。
如今这个纪律监察委员会的长官落在曹彰头上,便是替吴进在头顶撑起了一把大伞,吴进要惩罚那些贪腐违纪的义兴社员,哪怕是背景深厚的家伙,曹彰也绝对敢给吴进背书。
曹彰的老子是曹信是吏部尚书。
曹彰的老婆已经晋升为右千牛卫大将军。
曹彰本人是义兴社第三号人物,折腾出了那样大的事情,仍然出没于李泽官邸如自家一般。
这样的人物,哪一个敢惹。
“李盯,这样两个活宝凑到了一齐,我怕他们折腾出大事啊!”笑完之后,杨开又有些担忧。
“吴进是真的忧国忧民,但他不蠢!早前他跳出来挑破这个敏感区域,是因为他在地方为官,没有站到中枢的这个位置之上来看问题。”李泽道:“我会跟他好好地谈一谈的,让他去政经学院教上一年半载的书,章回也会点拨他。在不同的高度之上,思考问题的角度自然也就不同了。屁股会决定脑袋的,他岂会不知轻重缓急?”
杨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倒也是。吴进犯了官场大忌,但您仍然重用了他,而且还在如此敏感的位置之上,已经表明了您的态度,我想,很多人会有所收敛的。”
“也就如此而已了。”李泽叹了一声:“收敛收敛吧!或者真如你所说,真要到我儿子这一代,才有可能真正的处理这个问题了。”
杨开笑道:“李相,我们这一代人,能把先前的这些事情做好,为下一代人打好做这件事的基础,已经了不得了。”
寻唐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李泽的重点工作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进入长安之后,李泽的工作重心,事实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转移。他的关注重点,不再落在军事或者经济之上了。
拿下鄂岳之后,事实上在整个大唐,已经无人能够撼动他在军事之上对南方联盟的压倒性的优势了。打或者不打,什么时候打,主动权已经尽数操控在他们的手中。
而在经济之上,在北地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正在无数抚民官的努力之下,一项一项地在中原、关中等地展开,一两年之后,效果自然会显现出来。
现在的李泽,终于将他的目光,正式投诸在了今后大唐的政治建设之上。
他是真不在乎一家一姓之王朝。
天子一言,流血飘杵,金口玉言,言出法随,听起来挺威风,但这种威风却是一时的,放到历史的长河之中,便如鸿毛一般不值一提。
李泽有更高的追求。
他希望打造一个万世不移的帝国。
他希望自己成为真正的千古一帝。
他希望汉武帝那句名言能够真正地在实践之中得到验证。
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汉武帝说了这话,但他并没有真正的践行这一点。
贰师将军最远也不过打到了大宛,替汉武帝弄到了几千匹大宛宝马而已。
现在大唐的疆域已经远超汉武帝时期了。薛平已经在大宛击垮了大宛与大食联兵,大唐的前哨骑兵已经越过了葱岭,最远的已经抵达了恒罗斯。薛平很希望能够报当年大唐在恒罗斯战败之仇。
如果再算上大唐现在已经发现并且进入的欧罗巴,美州,非州等大陆,大唐人的眼界早就非汉朝时期的人所能比拟的了。
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李泽想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在这个宏伟的目标之前,一家一姓之王朝,就显得太过于渺小,微不足道了。
李泽不是没有考虑过多党执政的问题,但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否决了这一想法。在中华这片土地之上,想搞多党执政,无疑是自掘坟墓,自取灭亡。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相应的哲学思想之上的。没有相应的文化底蕴来作为其根本,所有强行建立起的制度,都如同沙子之上的大厦,一经风吹雨打,必然便会轰然倒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