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海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尚南山
“别误会,我不是说你在跟我们演戏,只是说要比演戏的功夫,真的没人能跟你比。”空空子笑道。





大海商 第二百四十三章 山雨欲来
况且不是演员,他也不会做戏,能让罗西看不出破绽是因为他本来就没把自己当作勤王派的首领,他甚至不认同自己是勤王派的人。他现在的身份就是锦衣卫的大boss,于情于理他都必须认同锦衣卫都指挥使这个身份,否则就太搞笑了。
如果他真要演戏,在罗西这个成了精的老江湖面前,根本不可能不露出破绽。至于凤阳那件事,他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是一瞬间的事,所有敌手都不见了,就像风中的影子般被吹散了一样。这也不是他的作为,他的确回答不清楚这个问题。
后来凤阳城里的人对这件事集体失忆,他还是很长时间后才知道的,他也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若说实情,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千机老人干的,但说出来有人相信吗?
严格说来,况且的确不属于勤王派的人,勤王派这个组织为况氏家族家族服务,完全是自愿的,况家从来没有人指派他们做什么。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况且一无所知,他原本以为父亲可能会知道,只是当时走的匆忙,没有告诉他,几年来他的观念慢慢改变了,怀疑父亲也跟他一样,弄不清这笔糊涂账。
况且当然知道勤王派本来是为保护建文帝成立的,可是这跟况家有什么关系呢?
当初成祖率军进入南京,建文帝在一干随从大臣的保护下从密道出走,随后就不知所终。过后许多资料证实,是许多忠于建文帝的臣民尤其是江湖中人在不声不响地保护着建文帝,过后不久,国师道衍也加入进来,一手建立了以全国各地的宗教为骨干的地下组织,跟原来保护建文帝的那些人合并一起,就是所谓的勤王派。
之后建文帝是老于内地还是出走海外,至今依然成谜,随后勤王派又开始以况家历代传人为尊,这又是怎么回事,况且也没能查清楚。总不能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就是什么人吧。万一哪天有人要你拿出证据来,况且可是两手空空。
他曾经在凤阳、南京两个皇宫中查阅了许多资料,也没能找出有关记载,不知道是过后全销毁了,还是根本就没有记载。
况且在喝酒,大白天的在办公室喝酒,形象好像有些不佳,不过第六卫毗邻北镇抚司,同样让人感觉有股阴森入骨的气息,不喝酒还真顶不住,所以两个衙门的人白天上班也都喝酒,众人见怪不怪。
况且喝酒不是因为那股阴森寒冷的气息,而是因为早上的事,心里惶惶的,必须用酒压一压。
他当时就感觉到罗西对他不怀好意,即便没有杀戮之心,也存了要活捉他的念头,如果真要那样,他只能以兵符还击,那就开了杀戒了。
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开杀戒好,还是为了遵守家规宁愿落入敌手,这还真是无解的两难选择。
“罗鬼子对你动手了?”周鼎成听到后差点吓瘫了,虽然明明看到况且好好的坐在面前,他还是感觉到恐惧,也是后怕,万一况且真要出了什么事,他不敢想随后会发生什么,那真有可能会导致一场波及全国的大动乱。
“他没对我动手。”况且澄清道。
“我说的动手不是这意思,他居然敢找上你,那就跟动手没有任何区别。我得马上报上去。”周鼎成声音有些颤抖道。
况且若是出了事,毫无疑问,第一个掉脑袋的就是他,他可是被安排在况且身边做贴身保镖的。不过他怕的不是这个,而是更大的祸端。
现在勤王派内部有一派曾想组织起各地的力量,再来一次起义,只是被况且压住了,况且虽然调动不这些人,但是没有他的同意,那些人也无法联合起所有的力量。如果况且出了事,这些人自然就有了造反的借口,那些反对的人都将不得不跟他们站在一起,那样的话,即便造反不成功,国家也将耗尽元气,反而给了塞外的鞑靼可乘之机。
当初慕容嫣然说天下人谁都能死,就是况且不能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你不用惊慌,这件事先不要上报,免得有人节外生枝,他找我只是想了解当初凤阳发生的那件事,而不是想要对付我,至少他没有动手。”况且道。
况且不希望勤王派插手进来,那样反而坐实了他是勤王派首脑的嫌疑,现在不管别人怎样怀疑,却也没办法证实,即便在勤王派内部,知道他真实身份的也是寥寥无几。
只要对手无法百分百肯定他的身份,就不会贸然向他下手,无论是绑架或是杀害锦衣卫都指挥使,凶手及其组织都将要承受朝廷最无情的打击。
勤王派不是白莲教,可以在内地肆意妄为,他们毕竟是活动在表面上的,一旦激怒了朝廷,估计离末日就不远了。
这一切都是况且在回来的路上想好的,他虽然心有余悸,却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可是……发生了这种事,我必须向上面汇报的吧。”周鼎成面露难色道。
“哦,那你就上报吧。不过要说明我的意思,就是不希望他们插手进这件事里,如果他们想做事,就把白莲教那些人给我找出来,另外找到护祖派跟白莲教相互勾结的证据。”况且想了想说道。
“好吧,我就这样上报。”周鼎成连喝了几杯酒,然后急匆匆走了。
况且慢慢喝着酒,想着近来发生的一系列事,心里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边关外鞑靼蠢蠢欲动,沿海,倭寇海盗乘机入侵,现在京城里白莲教的重要人物潜入,护祖派和空空道门的人也都在这个时候回来了,加上勤王派和朝廷势力,正好可以打一桌麻将了。朝廷肯定是坐庄,要吃掉的对手就是白莲教这个对手,不过另外两个玩家不会配合朝廷,说不定反而会帮着白莲教,免得被朝廷各个击破,同时还在相互防范。
局势好乱,还预示着一场大的风暴随时可能来临。
况且上书要求提前去沿海围剿倭寇和海盗,未尝不是存了离开京城这个大漩涡的意思,可惜事与愿违,皇上否决了他的请求,这还是皇上对他的请求的第一次否决,以前无论是要求经费还是物质,皇上都是马上批准。
“我说兄弟,怎么自己喝上闷酒了,是不是因为皇上拒绝了你的请求啊。”赵阳说着话走进来。
况且没说话,脑子里这些乱事如同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
“行了,别郁闷了,我姐姐来信,说是姐夫被调去广东打倭寇了,这次倭寇海盗闹不起来,皇上就是想让你去也得有个好的理由啊。”赵阳提着一个酒壶,坐下后跟着喝了起来。
“大哥带兵去广东了?”况且一惊。
南京的五军都督府历来都是作为江南半壁江山的威慑力量,只要南京城不受到攻击,一般不会出动,这次皇上为何下令南京五军都督府出兵?
“嗯,中山王府也动了,他们是去福建,好像是魏国公自己要求的。你别跟他们比,他们可是离的近,再者说了,手下的将士都是百战精师,不像咱们都是半生不熟的兵蛋子。”赵阳絮絮叨叨道。
“那你还说倭寇海盗闹不起来,五军都督府和中山王府都出动了,这动静也太大了吧,当初宁王造反,他们都是未发一兵一卒。”况且更是惊讶起来。
当初宁王造反,南京的守备力量并没有急于平叛,而是收缩在城里,准备死保南京,苦闷的王守仁当初正巡抚江西,陷入投降宁王城市的包围之中,竟然凭借几个府的府兵完成了平定叛乱的壮举,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跟韩信驱赶市井游民组成的军队背水一战打垮了强敌也不差什么。秦汉时期的老百姓人人习武,并非后世承平日久,根本不知战事为何物的平民可比。
“他们这次出动正好说明倭寇海盗不成气候。”赵阳笑道。
“此话怎讲?”况且疑惑道。
“如果倭寇海盗来势汹汹,五军都督府就不会动了,中山王府更不会出兵,他们肯出动,皇上也允许,就说明江南是稳定的,这才放心让他们出兵,否则南京空虚,万一受到倭寇海盗的攻击影响就太坏了,会让江南半壁的民心动摇的。”赵阳说出一番况且一下子很难理解的缘由,这个道理也只有世家子弟心里明白。
况且仔细想了想,觉得赵阳的话很有道理。南京的五军都督府和中山王府都是为了守卫南京城安全的,只要南京屹然屹立,江南的民心就会稳定。由此而言,这两个江南最重要的军事堡垒敢出兵,就说明局势完全可控。
“据我家老爷子的分析,这次倭寇海盗就是为了策应一下鞑靼在关外的动作,想把朝廷对关外的关注转移一下,若是朝廷调去大批军队,就中了他们声东击西的的计了。”赵阳道。
“这倭寇海盗和鞑靼一个在海上,一个在大草原上,他们怎么好像成了联盟似的?”况且对此也是迷惑不解。
“这一定是白莲教的赵全给鞑靼出的计谋,估计跟倭寇海盗能联手一起,也都是赵全这些人从中达成的。朝廷坚持要这些人的人头,就是想一举杜绝后患。在这一点上,张大人的眼光是最毒辣的,皇上不让你去沿海,说明张大人的进谏起了作用。”赵阳钦佩道。




大海商 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棋推演
“白莲教赵全。”
况且在心里念叨着这个名字,他虽然没见过甚至也不知道这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却知道此人是朝廷最大的敌人。
张居正对倭寇海盗不以为意,甚至对塞外虎视眈眈的鞑靼也不放在心上,却专盯着白莲教主赵全不放,坚决想要铲除干净,不惜任何代价。
况且先前也不是很明白其中的道理,现在从倭寇海、盗跟鞑靼的这次联动这件事情上看,他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果然,生姜还是老的辣啊。
对张居正的战略眼光,况且从来没怀疑过,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在这方面连高拱都比张居正要差一截,至于徐阶,在嘉靖朝和稀泥和惯了,只是精于平衡术,在国家战略上并没什么建树,也没表现出过人的治国才能。
况且原来不清楚白莲教的事,也没听过赵全的名字,现在倒是充满了好奇,很想亲眼见见这个神通的人。虽说是站在对立面,况且却也不能不承认,赵全实在是一代奇人,被张居正视作危害大于倭寇、海盗和鞑靼的人,全天下恐怕也就是他了。
“我看周大哥着急忙慌地走了,可是进宫里了?”赵阳问道。
“好像是吧,对了,老侯爵大人,还有北京五军都督府的那些勋贵也推演了沿海一带的局势吧?”况且对这个倒是很关心。
“有什么可推演的,你也知道,就是一群老头子没事闲的,总是推演这儿推演哪儿的,其实就是纸上谈兵。”赵阳满脸的鄙夷。
况且笑了,若说推演是纸上谈兵也是事实,推演跟实际战争的进程当然会有很大差别,但不能说没有意义,后世的参谋机构就是专门干这个的。
无论是兵棋推演还是使用计算机推算,最重要的还是知己知彼,把己方和彼方的兵力、战力、后勤供给、士气的强弱变化等等都带入进去详细推演,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得出跟实际战争相近的结果。
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实际上很难,首先知己知彼就非常难做到,不管有多少间谍,搜集多少情报,想要详细入微地了解敌人的状况,基本是做梦,就是完全客观的知己都很难做到,更何况在战争进行过程中,局势会出现的太多无法预料的变化。
不过这件事里透漏出一个信息,北京五军都督府不去推演边关战事,反而一再推演沿海的局势,这就说明皇上的眼睛已经盯在沿海了,尤其是福建,再联系到自己这个别具一格的新型锦衣卫,更加确定了自己将来的任务就是在福建。
中山王府此去未必真的要作战,至少醉翁之意不在酒,更多的意义是熟悉福建的地形吧,为将来随时进驻福建做好准备。
而自己将来的任务可能就是固守一个开放港口,一旦遭到围困,援军大概就是南京的五军都督府还有中山王府,看来皇上对沿海各省的军队并不放心,怀疑他们都被沿海豪族渗透了,到时候不堪一用。
“老大人没给咱们第六卫做做推演吗?”况且笑了笑,问道。
“这个……倒是没听老爷子说起过。”赵阳想了想摇头道。
“应该也做过吧,皇上既然让咱们练兵,一定有用兵的地方,五军都督府能不做战事推演?”
“嗯,你这样一说倒真有可能了,不过那些推演真的不用在意,我说了,就是这些老爷子没事干,天天把战事推演当下棋玩,他们真还不如下几盘棋更有意思呢。”
“哦。”况且明白赵阳是真不知道,而不是保密,谁指望这个大嘴巴保密,就等于不让猴子挠痒痒,完全做不到。
况且本想让老侯爵跟五军都督府的人推演一下,第六卫独立守卫一个港口城市的存活率,还有能守住的最长时间,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如果真这么做,传到皇上耳朵里可是不好。在皇上没宣布任务之前,任何猜测都是对皇权的干涉。
“对了,听说你想亲自去塞外刺探鞑靼军情?这是怎么回事啊,谣言传得满天飞。”赵阳问道。
正如他所说,况且要亲自去鞑靼王庭刺探军情的事已经传开了,可是在锦衣第六卫里,却没有几个人知道,这几个人里不包括大嘴巴赵阳。
“既然是谣言,你理他作甚。”况且冷笑一声。
“可是这谣言传得像模像样的,有人说这是皇上想要给你加封官爵,特地放出来的风,过后就会让你消失一段,然后宣布你从塞外成功归来,获得了鞑靼的军情,就给你升官,对了,现在可是人人都说你是先皇的私生子啊。”赵阳咧开大嘴巴说着。
况且气得差点一口血喷出来,这是哪个缺德鬼干的,原来说他是隆庆帝的私生子,后来见年龄实在无法对上,就又整出他是嘉靖帝私生子的谣言。
他真想找到那个造谣的人,亲口问问他:我跟你无冤无仇的,你这么毁我有意思吗?另外,皇上有个亲儿子为什么不认?这两朝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宫斗案嘛。
“以后这种荒诞不经的谣言你就甭跟我说了。”况且额头青筋都快蹦出来了。
“这又不是我说的,你跟我急什么啊。”赵阳喝了一大口酒不紧不慢道。
“我没跟你急,我……交给你一个任务,把造谣的人查出来,然后在咱们这里关上几年。”况且怒道。
“得,要查你去查,我没这本事。”赵阳直接抗命。
开玩笑,这种谣言查得出源头吗?京城里每天都有各种谣言飞来飞去的,哪一条谣言也没法查出源头,据说皇上在宫里也是被私生子的谣言气得跳脚,却也没办法。
“二哥啊,这可是我交给你的第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你不能抗命,也不能消极怠工,而是应该拿出十二分的热诚,拿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投身于咱们锦衣第六卫光荣神圣的使命。”况且两眼放光,开始神棍式的猛灌毒鸡汤。
“少来蒙我,锦衣卫有什么光荣神圣的使命啊,不就是抓人害人吗?”赵阳酒喝了不少,脑子却还是清醒的,全然不受蛊惑。
“你既然认识如此精准到位,为什么还加入锦衣卫啊?”况且盯着他的眼睛问道。
“锦衣卫的飞鱼服好看啊,穿出去威风,另外包名妓打五折。”赵阳跟看白痴似的看着他,意思是说这还用问吗?
噗,况且真的差点一口血喷出来,这个混蛋居然就为了这两点才加入锦衣卫的?亏他说的出口。
赵阳当然不是为了这两点加入锦衣卫,不过这也是其中的两个原因,更主要的是他想在以后分到些军功,自己弄个侯爵的爵位传子传孙。
“那你为什么加入锦衣卫啊?”赵阳反问道。
“我是被逼的,你不知道吗?”况且再也忍不住,伸手给他一个爆栗。
“你敢打我,我是你二哥。”赵阳跳了起来。
“我是你上司,打你也是在关心爱护你。”况且义正辞严。
两个人打闹了一会,才又重新坐下。
况且跟赵阳太熟了,又是亲戚关系,没法跟他认真摆上司的架子,只要不是在众人面前,两人还是不拘礼节,跟赵阳加入锦衣卫之前一样。
即便现在,赵阳还是没事就敲诈况且的银子出去瞎混,况且也尽量满足他,就当把武城侯府给自己的年金都贴补给他就是,毕竟这份年金本来就应该属于武城侯府,属于武城侯夫妇,贴补给侯爵夫人的弟弟也算顺理成章。
“对了,你今天不是要去大校场吗,怎么又回来了?”赵阳此时才发现不对头,况且很少在衙门里闲坐着聊天,一般都是在外面跑来跑去。
两人打闹了一会,况且心情好了一些,听他这一问,马上又感觉不好了,气得真想踢他一脚,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对了,有个人叫罗西,外号罗鬼子,你熟悉不?”况且问道。
“罗鬼子?你干嘛问他?”赵阳脸上神情怪怪的,好像况且打听的不是人,罗鬼子真的是鬼似的。
“这话倒是奇了,我干嘛不能问他?”
“不是不能,我是说你怎么问起他来了?”
“上午我要去大校场时,他强行把我的车拦下了,然后拉着我到茶馆问了些很无聊的问题,本大人很不高兴。本大人一不高兴,就想要打击报复一下什么人,这理由你满意了吧?”况且板着脸道。
“算了,要是别人咱们当然饶不了他,若是罗鬼子的话,如果不是什么大事,还是别招惹了。”赵阳正色道。
“这话怎么说,罗鬼子在京城里真的很有势力?”况且疑惑。
“怎么说呢,这人很神秘,看不透,要说京城里最神秘的就是那几个权贵家族,不过罗鬼子也不差什么,以前跟他有过冲突的人过后都无缘无故失踪了,所以有不少人猜测,他背后有一股很大的势力。”赵阳解释道。
很大的势力?当然就是护祖派了。况且心中想到。
“他问了你什么无聊的问题啊,罗鬼子虽然神秘,却很少在京城里惹事,所以人们只是不想招惹他,他也不主动招惹别人。”赵阳问道。
“没什么,他想摸我的底儿,问了我一些早年的事儿,我就是觉得很无聊。”况且道。
“不会是吏部查你的履历吧?也不应该啊,皇上让你组建锦衣第六卫,早应该查明白了,吏部手伸这么长什么意思?”赵阳也懵逼了。




大海商 第二百四十五章 暴怒的武当
朝廷任命官员,尤其是大员,都要核实自己填写的履历,至少查清祖上三代的大事,至于锦衣卫大员,由于可能近距离接触到皇上,非查清祖宗八代不可,履历上有任何污点或者查不明白的,都会被拒之门外。
罗西原本是吏部郎中,所以赵阳以为罗西找况且喝茶,是在为了吏部干活。
况且也一直纳闷,皇上是如何查清自己的履历的,按说任命一个锦衣卫都指挥使必须要查清祖上八代,不过连况且都不知道自己祖父那一辈的事,皇上如何查得到?如果查不出来,皇上又为何有此任命?
“会不会是吏部在查我的履历?”况且自言自语道。
究竟怎么回事,况且心里是既清楚又糊涂。说清楚呢,凤阳那件事,他的确是中心人物,人家罗西没找错人。说糊涂呢,护祖派和空空道门想要查到的真相,就一天不会放弃,不过他们永远不会查出真想根本就不存在,因为他们不会相信况且知道的真相。众人皆不信的真相,那还叫真相吗?
关键是,这个真相其中也包含着况且的身份,如此说来,他的身份也是一锅粥,各人可以说出不同的答案。有说他是先皇私生子的,也有说是当今皇上私生子的,这都不靠谱。但是皇上如此偏袒他,把自己的內帑拿出来给他挥霍,这也是真的,谁都清楚皇上的腰包不好随便掏,他就掏了,而且洋洋得意的,这到底咋回事呢?
再说了,凤阳那件事,动静那么大,皇上为什么视而不见?空空道门也就罢了,吏部一下子损失那么多干将,皇上能不知道吗?
让一百多人眨眼间消失,这世上的确没人有这种能力,有这种能力的人肯定已经不受人间世界的拘束了。皇上难道不畏惧这股势力吗?
赵阳笑道:“也许罗鬼子想跟你交朋友吧,那人最擅长的就是广交朋友,据说他江湖上的朋友特别多,不乏高人隐士。”
况且摇头,随后把话题岔开,跟赵阳闲聊起别的事来,他不想把赵阳带进这个漩涡里来。
“什么?罗鬼子找上公子了。”
在一所道观的厢房里,一个人听到周鼎成的汇报后大惊失色。
“师叔放心,他没事,人好好的回来了。”周鼎成说着话,上下牙齿还有些打架。
“可是怎么会这样,这些年来采取了各种措施,就是想要把公子隔绝在危险之外,难道罗鬼子发现了公子的身份?”那人脸色发白地道,眼珠则是不停地转着,在思考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知道况且真实身份的都是上层人物,中层人物也有几个,却都是精挑细选、绝对忠诚可靠的,这也就意味着不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对勤王派来说都不是好事。
如果是底层出了问题,并不会危害到组织本身,只要把相应的环节摘除就是,不过是损失一些人,不构成根本性的伤害,可是上层一旦出了问题,就有可能导致组织内部的分裂。
至于说罗西只是随便找到况且,并没有弄清况且的身份,此人绝对不信,当时在凤阳的外地人太多了,为何专门来找况且核实情况?唯一一个原因就是查出了况且的身份。
“你当时在哪里?”周鼎成的师叔怒喝道。
1...9293949596...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