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阿音也笑道:“接下来就不由我们控制了,大家等着吧。冠海,华强,要不你们先去折叠床上躺一会儿?”
苏冠海心怀戚戚地说道:“别,被你们搞得我好紧张,怎么还睡得着?咱们还是聊聊天换换脑子吧。”
李君阁笑道:“那聊啥呢?逻辑高手,你来捋一捋这工作流还有啥可改进的地方?”
苏冠海摸着下巴:“说起这个我想到一点,机场安检耽误了二十分钟,可不可以把安检挪到李家沟进行?到机场直接上机?”
李君阁跟阿音都是眼前一亮,李君阁一拍大腿:“着啊!荔枝装箱和安检可以同时进行!封上火漆封条,到机场只需要检查外观无损就登机,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还减少了二次开箱对荔枝品质的影响!”
赵华强说道:“那我也说一个,瞎说啊,汽艇靠岸也麻烦,还要上艇搬运,我看国外海豹突击队的电影,他们用的橡皮艇,是可以直接冲到岸上的……”
李君阁说道:“那是冲锋舟,这个有点麻烦,需要联系武警舟桥部队吧?夹川好像没有这编制……”
阿音说道:“也节约不下多少时间,十来分钟。”
李君阁说道:“加起来也是半个多小时了,算了,等天亮我问问司星平,看看有没有可操作性。”
阿音将这条建议也记在了本本上。
李君阁笑道:“给你们讲个故事,别看我们折腾得这么欢实,想破脑袋,也节约不了多少时间。可是人家西太后,好家伙,当年这位可是人不离京,就吃到了最新鲜的荔枝。”
这故事阿音听过,苏冠海跟赵华强却惊道:“怎么可能!”
李君阁哈哈笑道:“当年西太后想吃最新鲜的荔枝,直接让两广总督将挂果快成熟的荔枝树移到大瓷瓮里边,连树搬运至京师,抵达京师的时候刚好熟透,可不是就能现摘现吃嘛!”
苏赵二人不由得面面相觑,我靠!闹了半天我们都还停留在**丝的思路上,人家西太后吃过荔枝后,直接便将树扔了!
两小时四十五分钟后,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
屏幕上跳出了一条物流信息,阿音精神一振:“二皮,王叔叔接到货了!”
这是视频会议一块屏幕亮了,却是王吉星的摄像头:“二皮,我现在正在往京北宾馆走,预计还有半个小时,现在是早上八点五十五分,给力不?!”
李君阁哈哈笑道:“给王叔你点个赞!十分钟下货!王叔怎么做到的?!”
王吉星哈哈大笑:“用你们夹川话说,这叫蛇有蛇路猫有猫路,哈哈哈,师傅你快点开,我们这掐着点儿呢!”
就听师傅说道:“诶!放心吧您嘞!”
半小时后车到了,时间正好是九点二十五,这是视频会议屏幕陆续都亮了,除了公司里的众人,就数于丫头最晚,在视频里一边刷牙一边嘟囔:“二皮,情况怎么样了?”
王吉星哈哈笑道:“于丫头!昨晚半夜起运,居然还能赶上配进早餐里!”
说完得意洋洋地道:“各位,我这就开箱了啊!”
等到将箱子打开,王吉星一下子愣住了:“靠!二皮你送来的是神马鬼?!”
会议中各人将视频切道王吉星的屏幕上,只见箱子里全是一个个青翠的大竹筒。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四百零一章 拍婚纱
第四百零一章拍婚纱
所有人都惊得说不出话了,费这么大气力,结果运了一堆大毛竹筒进京?
李君阁哈哈大笑道:“吉星叔,这是四爷爷从书上查来的古法,新鲜的大毛竹筒,装上荔枝,再用荔枝叶子填口,蜂蜡密封,再往保温箱里充低温氮气保温,算是土洋结合,快检查检查荔枝的品质,看看效果如何?”
王吉星这才恍然大悟:“诶诶,那我这就试试!”
说完手忙脚乱的刨开一个竹筒,将荔枝倒在地上,捡起一个来在视频里展示了一下,拨开放嘴里:“好!就跟刚下树的一样!”
李君阁一声长笑,站起身来说道:“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九点半,这次荔枝运输,从下树到宾馆,全程耗时五个半小时,比央办给我们要求提前了一半!我们成功了!他们要求我们送到晚餐桌上,现在,我们给他们送到了早餐桌上!”
视频会议里都是一阵欢呼!
李君阁笑道:“不仅如此,从荔枝的保鲜效果来看,我们不用任何保鲜剂,保色剂,同样能达到最佳水准!而且运输流程还可以继续优化!”
“接下来,我们会力争荔枝在三点半下树,让整个运输流程缩短到五个小时,圆满完成这次和央办的合同!”
视频会议室里又是一阵欢呼,这一仗,李家沟人赢定了!
这是一个突兀的声音冒了出来:“等等皮娃!刚刚的荔枝不是鹅蛋金,是大红袍!”
李君阁哈哈大笑:“吉星叔,离鹅蛋金下树还有两个星期呢!现在就只有零星的一些,我们就是拿大红袍演练一下过程。不过这两个箱子里,有一个刻着王字的竹筒,里边有二三十颗鹅蛋金,昨晚一天的量都给您了,算是感谢!你这可是提前享受总统待遇了哟!”
王吉星笑得开心极了:“哎哟是吗,那我待会翻翻,皮娃这批大红袍可太新鲜了,又是没有化学药剂的,你作个价我给您打款,这批荔枝我拿去送礼……”
李君阁说道:“这您就太见外了,这两箱荔枝算是已经完成它们的任务,您就替我处理了吧。你送的单位里肯定也有物流运输之类,就算是您替我感谢他们了!那王叔我们挂了啊,等战斗结束后,来我们夹川玩!对了,箱子记得给我寄回来啊,那玩意儿不便宜!哈哈哈哈……”
挂掉电话,李君阁掉头对村委三人说道:“阿音,冠海,华强,预演成功!走,喝赤玉芙蓉粥去!”
阿音说道:“正好去看看大伯他们,今天除了这一趟外,还是我们的荔枝下树的第一天,他们肯定也辛苦了。”
来到久长居,大伯他们正好也开始收工,两下碰头,干脆就在久长居吃早餐了。
等众人坐下来,大伯问道:“皮娃,你们那边的荔枝怎么样了?”
李君阁笑道:“就在刚才,他们已经在首都吃上了。”
大伯摇头叹道:“真不敢想啊,这有好几千里地吧?这么快!”
李君阁问道:“您这边情况如何?都顾不上跟进,劳累您了。”
大伯笑道:“这头简单,这前后一个月的短工,每人都能挣上两三千块,下河李家的亲戚们都念着你的好。”
要不是脸皮够厚,李君阁都快臊成赤玉芙蓉粥那颜色了,赧然道:“嘿嘿嘿,实在太惭愧,要不是您提醒,我都没想起他们来……”
大伯说道:“所以说还得常走动,你看才隔着一条甘棠故径,就见生份了。以前是我们穷,没办法。现在不差这几个钱了,大节气里边比如清明,初一,我还是想把祭祖仪式搞起来。都是同一个祖宗,大家一起把仪式操持起来,也算熟络熟络,以后盘鳌乡那一块,你也是要经营的。”
李君阁笑道:“全听您的,到时候逢重阳春节什么的,您也带我去拜望一下下河李家那边的长辈宗亲,我们先把感情联络上再说。”
吃完早饭,李君阁还是不能休息,叫上小美和朱朝安,三人搭上观光车去盘鳌乡,任晓芊和王从军还在那里拍婚纱照呢!
三人来到小广场,见任晓芊穿着洁白的婚纱,王从军穿着西装礼服,正在榕树那里任摄影师摆弄。
小美过去就牵着任晓芊喊道:“哇,芊芊姐,你今天太美了!”
王从军看着李君阁笑道:“听说你昨天折腾了一晚上,还以为你今天来不了了呢!”
李君阁哈哈笑道:“别的事情可能来不了,你跟芊芊的事情,那还有啥说的?你们今天是怎么个安排?”
王从军说道:“我跟芊芊都比较随性,不像猪儿虫和小美,喜欢搞得稀奇古怪的,再说小准也忙得错不开身,我们就在盘鳌乡拍一拍得了。”
李君阁说道:“那样也行,薛县长给了你几天假?”
王从军说道:“就三天,你这边开业他肯定会来,然后就一起回去了。”
李君阁说道:“那也行,那我们这几天就在一起乐乐。”
任晓芊说道:“二皮,你要是忙就别管我们了,你这几天肯定很事情很多!”
李君阁笑道:“都已经万全了,现在正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趁此机会我们也聚聚,等到了后天,你们想看我可能都看不到了,到处当救火队员呢!”
一群人都哈哈大笑,正好摄影师准备工作完成了,于是任晓芊和王从军去拍照,李君阁几个负责在旁边嘻嘻哈哈逗闷子拿衣服什么的。
拍完小广场,又去拍室内,这个就需要李君阁带路了。
来到李家老宅的大门口,铜钉黑漆的大门上面,一方巨大的匾额,上书“克绍箕裘”四个大字。
两侧是一幅门联:“邻德里仁,惕继清勤世泽;笔耕砚拓,长传诗礼家风”。
猪儿虫看着两边的对联说道:“这对联字多,反而没祠堂两边的大气。”
李君阁哈哈大笑:“祠堂的对联都有夸饰之嫌,我李家也不能免俗。这里是住人的,要是再夸饰的话,邻居们该戳脊梁骨了。”
小美想了半天,说道:“祠堂门口的对联是啥?我去了这么多次都想不起来了。”
李君阁笑道:“口气大得没边了,三省门第,百代家声!”
王从军笑道:“不过话说回来,满夹川还真没有哪家宗族能有资格像你李家这样夸口的。”
李君阁说道:“这就跟中华文明类似,青藏高原,西北沙漠,北边大草原,东北大森林包上一圈,圈子外边的进不来,四大文明才能留下一个,要像其它三个那种地形,搞不好早都撕得稀碎了。也算是得天独厚吧。”
朱朝安翻着白眼道:“这个说法我不赞成,要没有这个圈子包着,满世界早都是中华文明了,至少中亚欧洲跑不掉……”
众人又都是哈哈大笑,这也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推开大门,众人都吓了一大跳,以前锁着不知道,这老宅得有多大?!一眼看进去,最远处的中门就像一个小火柴盒。
李君阁笑道:“这其实已经不是一个大院了,它就是一个街坊,不过封闭成了一个整体,住里边的人都是一个祖宗而已。”
王从军啧啧称奇道:“太吓人了,当年的族长得多累啊,管这么多人!”
李君阁说道:“其实也就那样,宗谱上记载,最繁盛的时候,这里住着三百七十二位李家人,加上仆从丫鬟,大致有六七百人,还没一个中学校长管的人多。”
朱朝安说道:“那可不一样,中学校长只管教务,族长可是所有人吃喝拉撒从头管到脚,听说动不动就要拉女生去浸猪笼……哎哟!”
却是被小美横飞一脚:“你还胆肥了是吧?这话都敢出口!信不信老娘把你浸了猪笼!让你名副其实!”
猪儿虫涎着脸笑道:“李家,我在说他们李家……我们朱家可不这样……”
李君阁哭笑不得:“喂,你这锅甩得……”
王从军看着第一进中庭里的一棵老紫荆花树感慨道:“这里头,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故事啊……”
李君阁嘿嘿贼笑道:“那是,要不是我李家信奉儒学,不近鬼神。住在这里边,吓都吓死了,你想想千年下来,这里头得死多少人……”
任晓芊这外科医生和王从军这党员没感觉,朱朝安跟小美却吓得抱作一团,死二皮!你这绝对是报复!"chi luo"裸的报复!
李君阁嘻嘻笑着往里进,说道:“其实也没啥,当年我练胆子的时候,经常翻墙进来,找个花台坐下,看《阅微草堂笔记》,那叫一个刺激!”
这下王从军都受不了了:“我的个去,难怪你在半山林场还敢讲鬼故事!你这胆子是在这里练出来的……”
好在今天阳光强烈,李君阁乱带节奏也没有打乱大家欣赏美丽院落的心,几人于是就一边在里边晃荡,一边选好地方拍照。
中间任晓芊和王从军还换了几套衣服,任晓芊还换了发饰,尤其是两人换上李家沟女红古装之后,跟这里的环境简直融为一体,就如同古画里下来的人物一般。
摄影师也算是过瘾了,拍得兴高采烈,这地方,两位找得真是太好了。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四百零二章 六人行
第四百零二章六人行
一直折腾到下午四点过,婚纱照才算拍完,李君阁带上大家,连同摄影团队去李家沟吃饭,算是替兄弟感谢摄影团队。
来到李家沟,看着夕阳下飞回来的大雁,摄影师灵感来了,又给两人拍下了几张夕阳下的剪影。
先让两人去卸妆,李君阁这边叫刘三娃开席。
等到菜一上桌,王从军坐下来挑了一筷子:“哟?换厨子了?”
刘三娃在厨房里边一脸怨念地喊道:“八婆哥!没换,还是我!”
王从军对厨房竖起大拇指:“哈哈哈,这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李君阁笑道:“这娃现在攀上高枝了,管金老叫师爷!我这都得奉承着!”
刘三娃又一脸怨念地探出头来:“二皮哥你瞎说!”
大家都是哈哈大笑。
在农家乐里吃过晚饭,李君阁说道:“我们先去木楼看看?先把住的地方敲定再说?”
任晓芊跟王从军都点点头。
来到村尾一栋木楼,李君阁对王从军道:“就这栋,还要感谢小美,这木楼的内装很细腻,女娃子跟男娃子的风格还真不太一样。”
这房子的家具陈设跟篾匠叔的差不多,不过用料就差远了,都是松木,不过花园,吊脚楼景观平台都算是素雅,任晓芊一看就非常喜欢。
领着几人来到二楼主卧,小美拿起一个遥控器,将屋道:“皮娃,明白人找明白人,李家沟的特殊现象我研究过,有些情况我还是理解不了,估计梁慧丽和阿音两丫头也说不出所以然来,还是得问你才行。”
李君阁说道:“罗书记您客气了,李家沟的情况我基本能解说一二,您尽管问,我知无不言。”
罗书记说道:“你们李家沟的宅基地置换方案报送上来后,你知道我第一反应是什么吗?瞎胡闹!整村参与,一户不拉。这五个指头还不一样齐呢,不出问题才怪!”
“再往后翻,居然是无偿的,这就更神奇了!计划三年时间,花费上亿的投入,就是为了让乡亲们都住上好房子?我第二个反应就是,你在这中间,能得到什么?”
“再往后翻,好一盘大棋!土地流转集中,人力资源解放,居民素质提升,第一产业升级换代,第三产业孵化落地,农村城镇化改造,环境资源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精神文明建设,竟然全部能落实到这件事情上。这看似一着苦手,实则一步妙棋,这是一子敲定,满盘全活啊。”
“如果你是一位乡镇领导干部,这么做我只会击节赞赏,我蛮州出人才啊!提拔重用是必须的!可你偏偏是只是一位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你这眼界魄力我先不问从何而来,我只问你,这其中,你能得到什么?是什么因素促使你走出这一步妙手?我想知道的,不是的你辩证技巧逻辑思维,而是大思路,方法论!”
李君阁笑道:“罗书记我懂你的意思,不过你太高估我了。我的思路其实就是夫子的一句话——‘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四百零三章 游客接待开始了
第四百零三章游客接待开始了
李君阁说完,继续解释道:“其实这也是患得患失之心的表现。”
“村改造的资金从何而来?主要是来自千亩梯田栽种乌金血米的的收益。”
“亩产千斤,单亩收益近十万,相比乡亲们几百一亩的承包费,这本身就是残民背德之举。是利用乡亲们见识不丰,巧取豪夺。”
“我与乡亲们的区别,仅仅是能预期到这部分收益而已,也就是夫子话里的‘知及之’了。”
“事有经权,乡亲们带不动的时候,我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启发他们。但这并不意味着,所得的这部分利益,就应该由我李君阁心安理得地享用!”
“虽然法理上说得过去,但我李家沟信奉的是儒家思想,首论诛心!”
“这是法学概念上的合理,却是儒学概念上的犯罪!”
“我本来就不是一个生意人,所以我对资产的概念,和去年不来盘鳌乡收荔枝的那些商人有区别。我认为我的资产,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李家沟和盘鳌乡的乡情与人心。”
“这部分资产并不虚无空洞,它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去年我刚回乡买完船,资金已经不足,支付了盘鳌乡那边的预付款后,一分钱都没剩下。”
“李家沟的乡亲们,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说,对我无限信任,将自家一年的收成托付给我,才让我做完去年那单荔枝生意。”
“后来替苗寨拉通了溜索,他们又回报了我什么呢?乌金血米,九里香,六栋木楼。”
“有了去年的积累,才有了今年的气象。”
“今年我本来已经留足了资金,结果盘鳌乡和甘棠故径旅游项目一起来,又是捉襟见肘。”
“李家沟的乡亲们,还是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让我继续刷脸。石头叔王敏材,将自己的三百多万雕琢砚台的收益都交到我手里,还怕我不收,只说是自己拿着那么多钱心里发慌。这些都是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的表现。”
“我李君阁一介小子,无德无能。可以说,我的事业,都是在乡亲们的大力支持下蓬**来的。”
“可是乡亲们只是淳朴,只是善良,或许见识不丰,但绝不是傻。”
“他们心中有自己的一杆秤,一边放着经济利益,一边放着乡情亲情。不是说乡亲亲情就能胜过经济利益,但是也不能说,经济利益就一定胜过乡情亲情!”
“这是李家沟的人心中一种微妙的平衡。”
“见贤思齐,我李君阁心里,同样也会有这样一杆秤,否则就枉为李家沟人!”
“如果我把经济利益看得比乡情亲情还重,把李家沟的河光山色据为己有,把乡亲们多年保护的水产资源据为己有,把甘棠故径两边的房产资源据为己有,把今年乌金血米的收益据为己有,把乡亲们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的我李君阁应得的,那就是大大的不仁!”
“在这么巨大的利益冲击下,人心会不变?天枰的一头猛然加码,这天枰还平衡得了?”
“如果我那样做了,我的有形资产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升值,只是将资金收益换成了大批不动产而已,接下来怎么经营,怎么赚钱,其中的辛劳苦恼会数不胜数。”
“而我最重要的那部分资产,盘鳌乡和李家沟的人心,会出现大幅度的贬值,甚至可能会沦为负资产,达到影响有形资产的程度。乡亲们随便在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使点花样,那就是哭瞎的节奏。”
“这便是‘仁不能守’了,到时候不光怎么得来的怎么还回去,甚至我一家人都在村子里都抬不起头来,哪里还会是现在这样一番光景?”
“我李君阁不是圣人,同样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经过三思而后行的。”
“存财失人,人财两失;存人失财,人财两得。我经常跟阿音梁丫头她们说,在李家沟这样的地方施政,必须如此啊……”
田书记一拍大腿:“果然精妙!受教了。今天能听到你这番话,就算是不虚此行!”
说完又谓然叹息:“可恨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啊……”
李君阁笑道:“其实这也是我四爷爷多年来的教诲,也是儒家经世致用的法门。经世就是透彻世情,洞析人心;致用就是想到办法,解决问题。按这个思路走,我做的这些,其实真的谈不上惊世骇俗。”
田书记开怀畅笑:“这还不够惊世骇俗!哈哈哈哈,真该让你看看市常委会上大家的表情!不过话又说回来,经你这么一解释,这一切还真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啊……”
两人越聊越高兴,梁慧丽跟阿音却坐在后边车上嘀咕着小话。
梁慧丽听到田书记爽朗的笑声,说道:“看,你家二皮又在忽悠领导了!”
阿音笑道:“二皮这性子也真是古怪,跟谁都搭得上话。下里巴人也聊得,阳春白雪也聊得,经史子集也聊得,时坛政论也聊得,还都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梁慧丽取笑道:“啧啧啧,这小媳妇还没过门呢,自家老公先夸得没边儿了……”
阿音满脸飞霞:“哎呀梁姐姐你就知道取笑!本来就是嘛,你看他能跟刘爷过切口,能跟四爷爷谈诗词,能跟果山师傅论禅机,能跟许老大侃艺术……”
梁慧丽咯咯娇笑:“还能跟苗家妹崽摇马郎唱游方歌!”
阿音恼羞不已:“哎呀你这是不想好好聊天了,看我不挠你痒痒……”
久长居的宴席现在已经拿得出手款待贵宾了,刘三娃使出浑身解数,山珍河鲜竹鼠大雁流水价般的端上来。
四爷爷,老伯作陪,频频劝饮。
田书记端起酒杯来,对四爷爷说道:“老前辈,您这是教孙有方啊,今天听小李一席话,深受启发。我敬您一杯,感谢您为李家沟,为夹川,为我蛮州,培育出这样的人才。”
四爷爷笑道:“哪里就当得起书记里这样的夸赞。这小子学问不精,住在河边别的不会,顺水推舟玩了个溜熟。”
1...153154155156157...2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