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阿音点头道:“那我问问他们吧,就是回去有些不方便。”
李君阁笑道:“再不方便也只隔一座山,总比跑几千里外打工强吧?要不都搬过来?舅妈也可以管理田间地头,也可以到酒店帮忙。小孩子我去找关系,送夹川寄读,蜀州这边教学水平还是要稍高一点,对孩子们也好,以后回黔州参加高考,还能打一个分数差。”
这下阿音更心动了,笑道:“你想得比我都周到,那我一会就给他们打电话!”
说完这些,李君阁又对玉莲嫂子和东升哥笑道:“玉莲嫂子,这夫妻店就算是开不成了,有了这段时间的经营经验,加上去首都培训过,你和小红以后就是两栋接待中心的经理。还要担负起培训新人,培训乡亲们搞民宿服务的任务,又要辛苦你了。”
玉莲嫂子去了首都这一趟回来,从仪表到自信,从姿态到气质,总之就是从内到外都有了个提升,现在已经很有职业酒店经理的风范了,笑道:“二皮你放心,一定干好!”
李君阁笑道“你走了,东升哥就是这边的经理……诶?你说要不要我先安排东升哥到你手底下学习一段时间?”
李东升闹了个面红耳赤:“皮娃你别闹!我们不劳你操这心,保管给你管得妥妥的!”
一群人都是大笑,李君阁说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这有啥不好意思的嘛!你看我还不是经常被阿音教育得不要不要的,哪里存在呢!”
李东升翻着白眼:“要不大家叫你二皮呢?我脸皮可没你那么厚!”
……雅唐
荔枝节还没结束,李君阁这几天要不就在会场瞎晃悠打酱油,要不约着二猛一帮码头兄弟喝酒摆老码头的龙门阵,要不就是拉着王从军撸串,美其名曰调研市场前景,调剂伙伴关系,掌握高层动态。其实就是躲懒,然后看着别人夸阿音的明星照和广告片在一边偷偷乐,满足虚荣心。
结果好日子才没过上两天,事情又来了。
小石头,秋丫头,许院长,嘉州画派等一帮艺术界人士来了。
嘉州画派倾巢而出,把文化局长古长川惊了个倒仰,我夹川何德何能,竟然把一帮张大千的徒子徒孙给招来了。
这个面子无论如何县里得兜着,还不敢贸然打扰,结果就是皮娃你安排好,这账县里走,书记说了,只要能趁荔枝节的风头,让这几位最后能留下一两幅幅夹川荔枝图,那我们就是赚!
这下把李君阁弄开心了,本来还想着自己兜底的呢,居然还能报账!
因此一看到许思就跟看到财神一样。
许思还有些不适应:“皮娃你咋还跟我客气起来了?”
李君阁笑道:“不用客气是吧,那你乙烯颜料带够了吗?五溪一号下来,他李君阁听得瞠目结舌:“等等你等会儿,李大师这是要你拿金奖的节奏?”
小石头摊在椅子上,有气无力地说道:“谁说不是呢?这一堆要求下来,真要是都做到了,拿个金奖绰绰有余了吧?这要求也太高了嘛!”
李君幸灾乐祸:“啊哈哈哈哈,小石头啊,李老头这是要你一鸣惊人啊!我看你这回不死都要脱层皮哟!”
小石头骂道:“我说你要不要笑得这么开心……等等,你刚刚说啥?!”
李君阁吓到了:“一……一鸣惊人?”
“后边那句呢?”
“不死都要脱层皮……”
小石头一下子跳了起来,来回踱步:“一鸣惊人……不死都要脱层皮……一鸣惊人,不死都要脱层皮……哈哈哈哈!我知道要雕什么了!”
欣喜若狂地跳过来拉着李君阁就要跳锅庄:“福星啊!二皮哥哥你就是我的大救星啊!”
李君阁翻着白眼,心道我说都说啥了就大救星了,你们搞艺术的脑洞我工科狗真心不懂啊……
问题是这小子一说过就算,直接丢开他找服务员小妹崽要纸笔去了,李君阁也懒得管他,又跑去找许思和秋丫头聊天。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三百九十八章 嘉州画派
第三百九十八章嘉州画派
许思将李君阁抓过来说道:“还要感谢你表哥,嘿嘿嘿,这次拿了个idea!”
李君阁一头雾水,说道:“这单词我熟,老大你不用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念……”
秋丫头在旁边笑得打跌:“idea全称是industrialdesignexelleneaards,美国消费市场工业设计大奖,跟你想的那单词不是一回事!”
李君阁说道:“嗐!这么回事啊,然后呢?”
秋丫头莫名奇妙:“什么然后呢?”
李君阁说道:“你总得告诉我这奖的级别啊,金鹰?金鸡?百花?还是夹川县中学元旦文艺汇演一等奖?”
秋丫头笑得前仰后合:“这意思啊,啊哈哈哈哈二皮哥你是不是拿过那个什么文艺汇演一等奖啊?这么念念不忘……”
李君阁一脑门子黑线:“别闹,说正事呢!”
秋丫头捂着肚子:“哎呀不行,笑死我了,老大,idea怎么也得算大半个奥斯卡吧?”
许思笑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现在好多大奖都被一些大产家垄断了,什么手机,汽车,灶具,冰箱……虽然也算世界性的四大设计奖项,可是不是还足分足量,也值得商榷了。”
秋丫头说道:“老大你跟他们可不一样,那些复杂的工业品不去说它,煤砂器这种越简单的东西,能获得这个奖,就越能体现出你设计的价值。你能用煤砂器拿到这个奖,那也是世界话家大家就来到李家沟小码头,一行人上岸,沿着石径前行。
李鸣岐看着高大的慎清坊感慨道:“处处都可供入画啊,老丁这次算是带对地方了……”
吴旷却是个急性子:“小石头快带路,先带大家去拜访你爹,我要看看他的砚台是怎么弄出来的……”
李君阁叫来几个娃子帮着拖行李箱,大家一起向村尾木楼走去。
来到村尾,孙老大师兄还有石头叔篾匠叔都在那里等着了。
孙老看着来人哈哈大笑:“一山兄!来得何其晚也!”
这才几天时间,孙老的精神状态已经恢复过来,其中当然少不了李君阁偷偷给他补料的功劳,不过体重还没恢复。
丁一山一看孙老也是哈哈大笑:“哟!老孙你越来越有仙家风范了,这是快飞升了吗?”
孙老哈哈大笑:“你这人就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到你去见吴道子那天,老子也还在世上逍遥呢!”
一行人相遇那就热闹了,吴旷拉着石头叔说道:“这位就是王大师了吧?看着跟小石头挂相!” 夫田喜事
吴梅仙拉着吴旷的衣角直扥:“哥,你让人家父子俩先说话!”
小石头上去看着自家老爹,眼眶都湿了:“老爸,我回来了……”
石头叔笑道:“这孩子,回来就回来呗!你师傅让你弄的东西有谱了没?要依我的意思,你娃还得练三年!”
小石头陪笑道:“那是那是,我也觉得我还有些不够资格……”
石头叔一听反而急了:“是哪里出了问题?赶紧跟我说说!你师傅可是很看重你啊!他们造办处的活,一向精到,你可不能丢你师傅的脸……”
小石头笑道:“没有没有,只是先前题材没想好,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路上经二皮哥一提醒,这思路就有了,晚上我再跟你探讨吧。”
石头叔笑道:“不是手法问题那就好,皮娃鬼精鬼灵的,一个肉稀饭都能让他搞成赤玉芙蓉粥,跟你指点下这方面是没问题的。”
李君阁一脑门子黑线:“我这都说了什么了,我到现在都还没整明白呢!”
不过话题还是没法展开,说话间来到九斗碗,宴席已开,这就入座吃喝了。
各人都对九斗碗赞不绝口,吃喝完毕,李君阁准备安排木楼住宿。
结果众人都打断他,说是好不容易聚到一处,这个假期可就是砥砺切磋的难得机会,不用另外安排,就全挤一栋木楼里边,反正一栋楼住上十来人都是绰绰有余,这便又仿佛回到当年集体创作的大好时期啊!
这个说法李君阁总算是能够理解,做学问也是这套路,那就由他们去了。
在艺术家们的指挥下,直接将孙老和大师兄住着的那栋木楼调整一下,楼上各个房间分配好住房,楼下所有陈设全部清理到江景平台上去,小两百个平方的底楼除了保留一角做茶水区,剩下的空间就在中间摆上六张大方桌,拼排成一个大矩形,上面铺上粗毛毡子,中间摆上从青珉石坊搬来文房四宝,笔架水洗,这就是要大干一场的节奏。
看着一帮子老头老太太也在嘻嘻哈哈地搭手搬桌子腾椅子,李君阁都担心得不行,这要是一不小心闪了胳膊闪了腰,自己会不会被愤怒的文艺界人士扣上民族罪人的帽子啊……
布置好这些,跟老头们告别后,李君阁才送秋丫头回家。
两人走了一段,秋丫头还是忍不住了:“二皮哥,小准,他还好吗?”
李君阁笑道:“我还以为你能忍住不问呢,他呀,还不错,现在正在悬天崖那边吊威亚,在苗寨拍打打杀杀,反正也是够拼的。就是现在天天戾气深重,你回来就好了,百炼钢化绕指柔!”
秋丫头脸一下红了,嗔道:“哎呀谁跟你说这个!”
李君阁笑道:“我还真不是说笑,有些事情隔着专业我也看不明白,但是总是感觉他现在把整个剧组都绷得太紧了,你们的专业有相通之处,还是得常去看看他,陪陪他,叫他别有那么大的压力,别急于求成,将作品打磨精美才是正经!这文武之道,须得一张一弛才是。”
秋丫头点头道:“那我今天下午就上去看一看。”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三百九十九章 五里侯
第三百九十九章五里侯
李君阁说道:“那正好了,你跟许思一道上去吧,老大对苗寨的风光可是垂涎已久了,估计丁老孙老他们也会上去看看,但是这个月是盘鳌乡景点开放,荔枝下树的关键时期,我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来陪他们,你们先上去探探路也好。小准喜欢喝药师叔配的药粥,下午你也给他带上一些。”
秋丫头点头,换了话题:“这次回来,村里的变化真大。”
李君阁笑道:“现在村里有丫头的人家,都抢着在阿音那里预定木楼呢,别人都是希望订在甘棠故径两边,以后做做生意,搞搞民宿。你爸却给你定在了村尾,说是挨着篾匠叔石头叔他们,到处显摆以后自家闺女是要靠艺术吃饭的!哈哈哈,建德叔啥时候又懂什么是艺术了?不过这木楼可真是一等一的好嫁妆哦!”
秋丫头受不了了:“哎呀二皮哥你净瞎说,我懒得理你了!”
说完拔腿向自家跑去,直接把李君阁丢路边上了。
李君阁看着秋丫头的背影嘿嘿贼笑:“这还害羞上了!我不把二准整成李家沟第一个倒插门,这事情就不算完!”
将药粥送到秋丫头家,李君阁又去农家乐包了一个便当,哼着小曲来到村委找阿音。
阿音正拿着签字振振有辞地说道:“这还能难得住我,到时候就是‘蛱蝶桥边风细细,云天水下藻亭亭’了!”
阿音一口饭没忍住,都喷到了桌子上:“哎呀!这还要不要人好好吃饭了!”
……
被阿音赶了出来,李君阁又去祠堂检查娃子们的学习情况。
现在祠堂里娃子多了不少,有一半是苗娃。
就听四爷爷讲到:“……今天我们学了《完璧归赵》,这故事高年级的娃子你们早都已经学过了,我就想问,你们想过为什么和氏璧会成为各国争夺的重宝呢?”
下面娃娃们纷纷给出了答案:“因为它值钱!”
四爷爷摇着头道:“‘价值连城’这个成语,虽然就是来自这个故事,可是它为什么价值连城呢?这还得从我国古代的祭礼制度说起……”
“大家看这几样玉器,哪个是璧?”
娃子们又纷纷给出答案:“圆圆的有孔的那个!那个我们语文书里有插图!”
四爷爷笑道:“对了!这个就是璧,不过我们不用花脑筋去记它的器形,等四祖祖讲完,你们自然就会记得了。你们看,我手里的这东西是什么?”
娃子们又纷纷喊起来,女娃子们尤其起劲:“铜钱,奶奶给我做毽子用过,现在也不多了。”
四爷爷说道:“很对,这就是铜钱,铜钱的形状古人设计成外圆内方,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地是四方的,上面盖着一个半球状的罩子,那就是天。他们认为钱能沟通天地,因此将天地的形象都用到了铜钱之上。”
“古人祭祀天地四方,同样也要使用不同形象的玉器,现在大家看,这几个器形里边,璧的形象,应该是用来祭祀什么的啊?”
“祭天!璧是祭天的!因为它是圆的,和铜钱一样!”
“天是什么颜色?”
“蓝色的!天是蓝色的!”
“对了,这个颜色,古人称为‘苍’,大家之前已经学过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前两天小刚嫌作业多,还在学电视剧里的人喊‘苍天啊’,就是这个颜色了!”
娃子们都笑。
四爷爷接着说道:“因此,苍璧祭天,这个大家记住了吧?”
娃子们都点头。
“那我们接着看,圆圆的玉器祭天,那什么玉器祭地呢?”
“方方的那个!方方的那个!”
“对了,这个叫琮,玉字旁加一个祖宗的宗,我们的祖宗,就生活在这片大地之上,土地是什么颜色啊?”
“黄的,黄的!”
“对了,黄琮祭地,大家都记住了吗?”
“没问题,太好记了!”
“接着来啊,古人除了祭祀天地,还要祭祀四方,我们先说东方……”
“大家这个字,这个字叫圭,它像不像一棵生长在地上的大松树啊?”
“嗯嗯,很像!”
“现在我们把这个字的外圈连起来,看,得到的这个形状,跟里边那件玉器很像?”
“五边形那个,五边形那个!”
“大树生长靠什么?”
“太阳!”
“太阳从哪里升起?”
“东方!啊我知道了,圭是用来祭祀东方的玉器!”
“对了,大家都猜到了,圭,祭祀东方,颜色尚青,也就是墨绿色,这个颜色还代表着春天,万物勃生,最后它还演化成了东方之神,那就是青龙。”
“如果把圭斜着一刀切掉一半,下边变成一个尖,那就是璋,来,我们把章字的周围圈起来,大家两相结合来看,是图中的哪一种玉器?”
“我看到而来,红红的那个!”
“红色的那个,红色代表火,代表热,那我们应该用赤璋祭祀哪个方向?”
“南方!我爸爸说越往南越热!”
“对了,古人就用赤璋祭南方,这璋的尖嘴是不是像一只鸟嘴啊?因此后来它演化成了南方之神,朱雀,朱雀就是一只红色的鸟儿。同时因为炎热,它还代表着夏天。”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四百章 演练
第四百章演练
“大火能烧毁一切,能随风飘动,因此璋的形制,最后还演变成了古代军旗,代表着焚灭,所谓‘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根苗就在这里了……”
“接下来这个就好认了,它是啥?”
“这是……哈?白猫?白老虎?”
“哈哈哈,这是一只白玉老虎,称为‘琥’,大地第一次变白是什么时候?”
“秋天!秋天要打霜!”
“对了,所以白琥还象征着寒冷,肃杀。它和代表生机、春天、东方的青龙相对。还代表着秋天,残酷。后来演化为西方之神。”
“老虎代表凶猛,爪牙,如果说赤璋、朱雀代表军旗的话,白虎直接就代表了军队本身。因为军队就是一个国家的爪牙!古代帝王和将领各握半边老虎形状的铜符,被称为‘虎符’,两者合二为一,大军才能出动。也是来源于此。古代军机要地,也被称为‘白虎堂’,因为军队需要大量刀剑,因此白虎还代表金……”
“接下来我们讲解最后一样玉器,刚刚我们把圭斜切去一半变成了璋,现在我们再把璧横切去一半,变出的这个东西叫璜,我们把黄字的边缘也用线连起来,是不是一个带半孔的半圆?”
“对对对!就是那个形状!”
“古代传说中国北方有玄水,是黑色的,还有北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这个大家都知道吧?唐代中国北方有个都护府,叫黑水都护府,管理当地的少数民族。我们中国在地球的北方,离北极较近,北极那个地方啊,半年都是黑夜……”
“黑色在中国古代称为‘玄’,因此玄璜代表着北方,代表着死寂,代表着冬天,后来啊,它演变成了一只乌龟,上面盘着一条小蛇的形象……大家看,这玄璜是不是像一只黑色的乌龟壳,上面的花纹像不像乌龟壳上的一条小蛇啊?”
“嘻嘻嘻……还真像后边老团鱼被抹了煤灰……”
“于是它后来演变成了北方之神,称为‘玄武’……”
“现在大家知道了,我们的祖先,将春夏秋冬称为‘四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称为‘四方’,加上天地代表的上下两极,合在一起称为‘**’,四方的象征,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称为‘四象’。除开苍天,剩下的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青黄赤白玄,称为‘五色’。我们通过刚刚讲的那些,结合起来,是不是不但记住了这些概念,还记住了各个概念中的对应关系?简单不简单?好记不好记?”
“还真是!这些我们都记住了!”
“那**当中,你们认为哪一个最重要?”
“天,天最大!”
“对了,那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推测,和氏璧其实是一块纯净的淡蓝色玉璧?这样的玉璧,在世间并不多见,甚至说仅此一块?是用来祭天的最好礼器?”
“前两天我们才讨论了《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就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古代人认为,国家大事,祭祀排在第一位,战争都只能排在它的后面,因此祭天用的东西才这么贵重,和氏璧才能引来了各国的争夺……”
娃子们都听得连连点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话大家都记住了,背会了,可是用上了吗?你们看,仅仅一个《完璧归赵》的故事,如果我们能抓住一个点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是不是就会牵扯出来这么多知识?”
“把这些也掌握了,我们的学问是不是又精深了一层?这就是夫子这句话的本意了……”
“关于和氏璧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它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甚至国家的命运,以后我们再慢慢讲……”
李君阁在窗边凝立半晌,又悄悄离开,自己还担心娃子们的学习情况,现在看来,简直就是白操那个心!
但是除开娃子们的学习,需要李君阁操心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荔枝节过后,李家沟和盘鳌乡的荔枝开始陆续下树了。
不过这次李君阁没有亲临第一线,而是和阿音坐镇村委,视频会议的带宽全开,几方连线。
另一边的电脑屏幕上,物流软件打开,阿音和李君阁都紧张地看着几方画面。
苏冠海亲自坐镇村委,随时解决程序问题。
赵华强这段时间对信息技术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网站维护的一些工作现在也可以提供帮助,现在也在一旁跟着观摩学习。
萧齐唐军两位当年跟着秦劲康一起参与拯救王晓松的水警也在快艇上整装待发。
硌豆守留守久长居码头,二狗留守夹川码头。
凌晨三点半,大伯领着几个老乡冲破夜雾:“来了!三点钟开工,三点半完工!”
将两个大医疗冷冻箱抬上快艇,硌豆拿出手机扫描箱子上的二维码后,对两位水警喊道:“萧哥,唐哥,我们出发!”
村委,阿音身前的屏幕上跳出物流信息:“二皮,三点三十五,准时起运!”
两艘快艇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入了五溪河中,向着红水河疾驰而去。
夹川码头,二狗跳着脚望着前方红水河奔涌的水面。
两艘快艇驶到后,一群汉子冲上去将两个大箱子抬下来,开始向着码头上停着的低温运输车飞奔。
二狗守在车边,拿手机扫码后,跳上副驾,对外头喊道:“二猛哥!替我跟萧哥唐哥道声谢,走了!”
二猛看着远去的低温运输车目瞪口呆,半晌后才喊到:“老子是袍哥人家!他们是六扇门……”
一转头,看到萧齐唐军两人意味深长的目光,不由得挠着头皮嘿嘿笑道:“两位哥子,你们看这大半夜的也没地方去,要不我们去烤鱼摊子上混到天亮……”
村委,阿音身前的屏幕上跳出物流信息:“二皮,四点五十五,夹川码头准时起运!”
低温运输车沿着荔枝绿色通道进入高速路,四十分钟后,进入机场。
机场货运司机跳上车接手方向盘,直接将车通过机场绿色货运通道开进停机坪。
两个安检人员和王从军二叔守在停机坪上,检查箱子后扫码装机。
村委,阿音继续念着物流信息:“二皮,五点五十,登机了!”
李君阁悬着的一颗心松了下来,端着茶杯往椅子上一靠,笑道:“可算是接上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