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阿音又摇头感叹:“打死我也想不到这种办法……这么简单的一招,就能解决这么多的问题!祖先实在是太聪明了!”
李君阁笑道:“也不用妄自菲薄,说不定也是从经验中得来的,拿泥巴烧制器皿,我们中国人可是大行家!”
阿音又对大舅说道:“大舅,我看那边还有好多器形,都是干啥的啊?”
大舅拿手指指点:“这是高罐,烧水用的,这是瓮口罐,煮饭用的,这是扁罐,炒菜用的,这是牛头罐,煮茶用的,还有这是饭甑罐,酒甑罐,壶罐,……”
林林总总,有的没有的,说了二十多样出来。
阿音问道:“大舅,你这手艺是跟谁学的啊?”
大舅说:“这是我们夹川的老手艺了,解放前就有了,皮娃他外公传我的……”
阿音和李君阁对视一眼,都是眼前一亮。
阿音摸出手机就开始打电话:“喂?闵乡长吗?我阿音啊!咯咯好吧叫闵叔……闵叔你上次跟我说你们乡没非遗?明明就有嘛!啥?哈哈哈真没骗你啊……嗯,我就在你们乡呢,在我男朋友他大舅家……哎呀闵叔你别闹!……嗯……呃我也不知道呢,我只知道他们家还有个堂叔叫石保全在我们李家沟开船,哦知道了?对呀!就是煤砂罐,这么好项目你怎么没报上去?……哈哈哈不用谢不用谢……不用过来不用过来,我们今晚就回去了!嗯,那我挂了啊,闵叔新年好!”
说完将电话挂掉,对李君阁笑道:“搞定!”
李君阁笑道:“你怎么河对面的闵乡长都认识?”
阿音笑道:“上次评先进,全体乡村干部在县里开会认识的。”
李君阁奇怪:“你啥时候又成先进了?”
阿音说道:“就你去首都的时候,哎呀先别说这个……”
转头对大舅说道:“大舅啊,你这手艺绝对能报成非遗传承人啊,申请下来后政府会给补贴的,一年也有几千块呢。”
大舅大喜:“哎哟还能有这好事?我还说年后把火停掉呢……”
李君阁说道:“这可不能停啊,嗯,对了大舅你这两个窑一年能出多少罐子啊?”
大舅说道:“要歇人不歇火的话,一年下来怎么也得好几千个吧。”
李君阁挠着头,喃喃道:“几千个?有点少啊……”
大舅说道:“皮娃你啥意思?几千个还少?”
李君阁摸出手机,从网上调出几张图片,说道:“这玩意儿对你来说零难度吧?”
大舅拿过手机来一看:“这有啥难的!这比药罐子还简单!”
李君阁摸着下巴:“质地酥松,透气性也好,保温性强,我实在想不出来还有啥盆子比煤砂罐更适合种石斛和兰草的……”
阿音也是眼睛一亮:“对呀对呀,你兰场那边不是正好要添花盆嘛?!哈哈哈这下不用找了!”
李君阁笑道:“是啊!大舅,就刚刚给你看的撇口款式,高的矮的先各来三千个,尺寸等我回去跟林叔商量下再发给你,哈哈哈哈你解决我的大问题了!”
大舅更是惊喜:“那真得加班加点干一年了,还得请人!”
就听外公在后面哈哈大笑:“请什么人!真当我老了?!闲的骨头都生锈了!正好松泛松泛!”
大家都是哈哈大笑,外公说道:“你们说的我都听到了,阿音还真是福星啊,你看刚一上门来,把一家一年的生意都带过来了,还有那非什么……”
阿音笑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公你这手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现在正在挽救的!”
外公笑得合不拢嘴:“这几十年就没读过书,老了咋还跟文化扯上关系了……这话咋个说起的……”
舅妈出来喊吃饭,问道:“哟,咋都在窑口聊天呢?快进屋吃饭了。”
大舅将事情跟舅妈一说,舅妈也是开心:“还是阿音跟皮娃会想,一来就照顾我们。”
众人进屋,外公要开好酒,李君阁生死拦住,只说泡酒就好,非要喝外公家的枸杞酒。
又说了一阵,外公这才将枸杞酒倒上,李君阁说道:“大舅这还真不是我照顾你们,是这煤砂罐东西本身就好,加上我那边也确实需要,你不知道我那个兰场的总监一时兴起,整了一场子的石斛苗子,足足几万株,就算十株一盆,几千个盆子都是要的。”
接着又说道:“加上以后每年分盆,育新苗,销售,都需要用上盆子,这还真不是一锤子买卖,今后几年,还要外公,大舅跟表哥多支持哟!来外公,先从你走起,今年要麻烦你们受累了!”
外公跟李君阁喝了一杯,哈哈大笑:“实在是高兴!来皮娃,我们那些都是粗笨手艺,承蒙你还看得起!要是有啥需要改需要修的,你尽管提!”
李君阁笑道:“那我还真有两句想说。”
大舅说道:“说!你们年轻人的脑子灵活,想法多,这事情还真要你提点提点。”
李君阁笑道:“提点说不上,我刚刚听外公说了,这东西卖不出去,是因为人家嫌我们家东西粗笨,大家就没想着要把它做精细一些?”
外公大舅表哥三人面面相觑:“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形制……”
李君阁笑道:“与时俱进嘛,我随口一说啊,比如这花盆,人家不是嫌粗笨吗?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主体都不变,就口子那里改一下,把撇口修成由厚到薄,土一装进去,谁还看得到底下?光看撇口,那就是一个薄胎花盆嘛!”
大舅一下子明白过来:“这法子好啊!”
李君阁又说道:“如果觉得厚度不够支撑,那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把撇口修成梅花瓣?花瓣和花瓣连接的地方用泥筋支撑,既达到了加固的目的,又顺便把花型塑造了出来?”
表哥闭眼一想:“对哟!这个也绝对没问题了!”
李君阁又说道:“刚刚说的那些是一个方面,还有就是这泥料的配比,是不是就是最佳搭配?有没有改进的可能?大家都试过各种配比了吗?改进后是不是能得到足够的强度又保持煤砂罐的特性?除了煤炭,再掺点其它物质行不行?这些都试过吗?”
外公跟大舅表哥都摇头。
李君阁又敬了大舅一杯,说道:“我们村子里的篾匠叔,光是鱼竿的漆面,就实验了不下千次,这事情确实花功夫,整整耗了十年时间!但是值不值呢?人家去年一根鱼竿,在日本可是卖出了七十万!”
外公三人听得心旌动摇,都觉得目眩神驰,那手艺到底是个什么境界?!
李君阁又敬了表哥一杯:“这才应该是手艺人的目标,现在我们家粗笨的砂罐能卖多少钱一个?二十?三十?就算一年能做六千个,那也抵不上人家一根竿子的零头啊!”
外公叹了一口气,端起酒来说道:“有道理,确实有道理啊!就怕不敢想,更怕想了不做啊!老大,乖孙,皮娃可是说到了点子上了啊!早几十年我咋就没听到过这道理呢?那个时候哪种土稍为差点量,老祖先人黄荆棍儿就啪啪下来了!”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二百七十九章 BBC野生动物摄影奖
第二百七十九章bbc野生动物摄影奖
李君阁笑道:“我是外行,你们才是行家,因此上我就这么一说,至于能不能做,还得外公大舅你们拿主意。更新最快”
大舅一拍大腿:“能!绝对能!就是多花些功夫的事情,以后每天烧完罐子,我们爷仨就琢磨这个事情!”
李君阁又笑道:“事情要琢磨,钱也要赚,在琢磨出来之前,就先用之前我说那种办法应付着。我们村子有个美术高手,我们第一步先从造型上下工夫,先设计几个美观的形状出来,先定一个小目标,第一步先将煤砂罐从只求实用变为实用和美观相结合,今年就把我们家的煤砂罐提升一个档次!”
舅舅跟表哥去掉了对今年收入的担心,整个人都松快了,开始频频劝酒,这顿饭也是吃得其乐融融。
吃过饭,外公带着一家人,又去五表叔家拜年。
五表叔今年下半年当五溪一号驾驶员,进项也不少,主要是加班多,李君阁全部按八小时工作制算,加班按国家规定算,半年下来得了四万多,他跟王庆国,竟然是公司里拿钱最多的两位。
因此一家人对李君阁的到来也非常热情,一顿夜饭那是跑不了的。
吃完饭五表叔家年礼也准备好了,结果来时背了满满两背篓年礼,回去时还是满满两背篓。
在船上李君阁还在跟阿音感慨:“外公的手艺,要搁李家沟,我们早就报上去了,何至于等到现在!”
阿音笑道:“村民们是见怪不怪了,一时没想到也正常。”
李君阁叹气:“要不是担心污染问题,我都想让外公把作坊搬到我们李家沟去了。”
阿音笑道:“有好事总不能都往自己碗里头划拉吧?不过以后游客肯定都是去我们那边,到时候开个铺子卖货,那也是可以的!”
李君阁笑道:“还是太仓促,得赶回家给篾匠叔筹备婚礼,不然外公家待两天,还有个好去处可以去玩玩。”
阿音说道:“什么去处?”
李君阁说道:“法王寺啊,当年西太后捐了自己一副銮驾建寺庙,其中峨眉山报国寺得了半副,白米乡法王寺得了半副,规模建制还是非常宏伟的。那庙没有一点商业气息,而且到后来也没有再怎么装点过,因此还保留着最原始的风貌。寺里的斋饭味道也很好,而且不用给钱。内外环境也清幽雅致,里面有珍藏的太后懿旨,还有训词,还有地方官员的陈词奏章,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关键是人少清静,非常值得一游!”
五表叔笑道:“我们白米乡大年三十放完鞭炮,就要去法王寺前边贴灯杆,上香祈福的,那一天也热闹得很。寺里和尚都要自己种地种菜采茶打粮食,光这点就能看出人性!不是那种只知道骗钱的油头和尚。”
说完又笑得打跌:“还有就是专门对外的斋饭也不是随时都有,一般逢会才开。多数时候是寺里和尚吃啥,去烧香后想留下吃斋的就跟着他们吃啥。而且也不是不给钱,是愿意给多少就给多少,我说皮娃你是在法王寺吃了多少白食啊?”
李君阁抠着脑门:“是吗?我打小去寺里玩就没给过钱啊,我都不知道这茬!”
阿音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所以你叫二皮嘛!大师遇到你都得翻白眼!”
五表叔笑道:“主持果山师傅是个好人,见人都是笑眯眯的,这点倒是不会。”
李君阁笑道:“我读的是儒家经典,对佛门那一套真的不清楚,进庙也从来不烧香,心里敬畏着就可以了,不过那斋饭是真好吃,茶也不错!阿音,要不啥时候我带你去吃一次白……啊不……斋饭!”
老妈哈哈大笑,在李君阁背上一拍:“差点说漏嘴了吧?!你就还是惦记着去吃白饭的!”
五表叔笑道:“那就大年十五吧,回去跟五祖宗也说一声,她是个诚心的,到时候我们做个滑竿,抬她老人家上去礼佛,她老人家指定开心得很!”
李君阁连声说好,奶奶腿脚不太方便,基本不出李家沟,年节里带她出来逛逛,心情肯定会非常愉快的。
回到李家沟,一家人就开始忙活开了。
国家法定节假日过完了,阿音要回村委上班了。
老妈那边去找王婆婆商议篾匠叔结婚的礼仪。
李君阁还要跑县城给篾匠叔拉电器。
然后司星准一行又来了,继续搜集飞行视频资料。
唯唯看着李君阁可亲热:“二皮!新年好!”
司星准笑着说道:“唯唯这下可得瑟了,人家现在是bbc野生动物摄影大赛濒危组冠军了!那可是野生动物摄影界的奥斯卡!”
说完将手机摸出来,给李君阁展示:“看,就是这张!”
李君阁目的口呆:“这么牛?!凭什么啊?!”
任唯唯翻着白眼一拍李君阁后背:“喂喂喂!怎么说话呢?!”
司星准哈哈大笑,安慰唯唯道:“对于不懂艺术的人,你要原谅他,就当他是一头牛好了!”
这下轮到李君阁了:“喂喂喂!怎么说话呢?!”
司星准拿着手机,对李君阁解释道:“来来来,我来给你解释解释是凭什么,要从几万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唯唯这张照片,第一是视角独特,明明是濒危动物,却在如此和谐安宁的生活着,而且拍摄地点不是在黑颈长尾雉单一的传统栖息地,这是在从另一个角度阐释我国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在向好的方向转变,人们的保护力度和意识在日渐加强。”
“其次是故事性,这张照片的主题是《家庭》,黑颈长尾雉如此珍贵和神秘,很难拍摄到一头雄雉有几头雌雉跟随的景象,这是一场温馨的家庭生活场景,地上的竹叶和苔藓,以及背景的竹林说明了它们的生活环境。让人不禁想探究它们的栖息地和生存行为。”
“第三就是濒危动物和稀有行为,濒危动物不用说了。从行为来说,这只雄雉不是在自己吃东西,而是在刨地,将刨出来的草籽小虫留给后面的雌雉,除了温馨,还有浪漫,这个行为也不是容易拍到的。”
“第四是拍摄手法,唯唯第一不是使用的顶级器材,第二没有搭建隐身棚,第三没有使用遥控器,却拍摄到了如此放松和自由的黑颈长尾雉家庭生活的日常,这么珍贵的黑颈长尾雉,离镜头只有两米多,却完全没有对人的警惕,而且这张照片长尾雉所有细节都刻画得非常清晰,你放大看长尾雉的瞳孔,上面还反映着拍摄者和镜头的影子,光这个就很厉害了。这是bbc第一次使用非专业器材所得到的获奖作品。估计老外们到现在还对唯唯的拍摄手法百思不得其解呢。”
唯唯又开始嚣张了,高高地昂起头:“哼!明白了没?!”
李君阁赶紧竖起大拇指:“牛牛牛!今天中午就给你庆功行了吧!”
唯唯翻着白眼道:“不会白吃你的!看,这是什么?!”
说完将一个大背包拉过来,里面满满当当晒满了一些纸盒子。
李君阁拿起一个一看:“哟!红外线自动摄影机!”
唯唯得意的笑道:“我可是山水基金的义务工作者!这次拿了大奖,基金会提出要给我奖励,我把你们李家沟宣传了一通。有获奖作品说话,基金会理事长大笔一挥,哈哈哈,十五台红外摄影机到手!都是带夜间拍摄功能的!”
李君阁喜得拉着唯唯的手猛摇:“亲人啦!这就是亲人啦!有了这个,猎户叔他们又有事情做了,哈哈哈!”
不过这事情现在没法说干就干,得等开春。
给唯唯庆贺了一席,李君阁又去找秋丫头。
两人都是大忙人,秋丫头放假回来,天天泡在奶奶阿姨女红堆里,都没时间详细谈过话。
虽然秋丫头年前还没回来,不过李君阁真是将秋丫头当成公司艺术总监的,待遇和其它员工一样,年底双份工资不说,给员工准备的年货年礼也是李君阁亲自给李建德家送过去的。
司星准一听李君阁要去找秋丫头说话,也屁颠屁颠的跟来了。
秋丫头不在家,李建德说她在兰场。
来到兰场宿舍前的玻璃顶棚坝子上,一群老太太们正在做女红聊天。
秋丫头在一边作画。
最让人惊讶的是,居然在人堆里看到了周素英跟林昭。
赶紧过去对林奶奶说道:“林奶奶,新年好啊!给您拜年了!”
林奶奶一看见李君阁就开心得不得了:“来来来皮娃,素英和昭娃今天来看我了。”
老人家最大的遗憾,就是儿子家不成家,难得媳妇儿子过来,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见人就显摆。
李君阁多机灵个人,立马打蛇随棍上:“哟!婶子也来了?稀客稀客啊,我们的女红怎么样?对了上次您提的那个做包包的事情,等这批戏服做完就该提上日程了,到时候阿音来找您传授经验,您可要多指点指点啊!”
没管周素英的白眼,又拉着林昭的手一通猛摇:“家学渊源啊!我们农民兄弟最欢迎昭娃您这样的科技人才了,我那个兰场您去看没?现在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全是你爸的功劳,对了,我在河对面定了六千个煤砂罐做花盆,您说这事情靠谱不?”
,请关注下载免费阅读器!!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二百八十章 花开了
林昭听前头本来不想搭理他,无奈这二皮最后一句挂上了正事,这特么还真成了村民向农技工作者讨教了,只得回答道:“没问题,煤砂罐透气性好,是养兰科植物的好盆子,就是新烧出来的罐子火气重,最好泡溪水里冲刷一段时间,或者埋地里一阵子也行。”
答案不重要,关键这就是搭上话了,李君阁哈哈大笑,揉着林昭的肩膀说道:“您看专家就是不一样啊!一句话就解决我的大问题,以后我可多向您请教才行!”
说完又转头对林奶奶问道:“对了我林叔呢?”
林奶奶说道:“他这几天都在兰场忙活,说是你那俩盆兰花正到了关键时期,经常饭都是我送去的。”
李君阁拍着脑门:“哎哟这事情是我不对,这不成了周扒皮了吗?”
说完又对林昭说道:“林叔可是能人啊,我那两盆花,一盆春兰还好说,一盆可是夏蕙,要让它们同时开花,可也是有难度的。”
林昭一听就来了兴趣,刚想开口又看了周素英一眼,只能讪讪的低下头,表示坚决跟老妈站在一方。
周素英说道:“我们母子就是来看看老太太的,跟他没关系。”
李君阁笑道:“婶子我几个月前可没说错吧?您看林奶奶现在,每天这么多奶奶妈妈陪着,花草伺弄着,现在这精气神可跟在城里不一样了吧?您看这周围一圈花草,可都是林奶奶亲手栽种的哟!”
又对司星准使眼色,叫他赶紧去兰场将旺财叔叫回来,司星准还想赖在秋丫头身边,结果被李君阁嗖嗖嗖几把眼色飞刀甩过去,只好灰溜溜地跑了。
周素英说道:“我们娘俩这次来,本来是想将老太太接回城里的,现在这个样子看来,老太太确实待在你们李家沟比县城里合适,唉……”
李君阁笑道:“本来就是嘛,我们李家沟水土可养人,待会你看到旺财叔就知道了,他的变化更吓人!”
周素英将头一摆:“别跟我提他。”
李君阁赶紧说道:“不提不提!我都懒得去叫他!对了您见到我们做好的戏服没?有好多套已经做好了,喏,就是那边画画那丫头设计的。”
说起这个周素英又感兴趣了:“那小姑娘挺厉害啊,能工善画的,设计的衣服我也看了,很漂亮!”
李君阁说道:“她现在可是美院的高材生,我李家沟产品的包装设计,网站美工,包括现在的女红设计,可都是她的手说道:“我这公司又不是只开在李家沟,夹川也有分部,就是经常开着我的商务别克在夹川晃荡被你瞅着那俩小子在负责。”
这定语老长,听得周素英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现在又多了俩女生,他们常一起玩。”
李君阁大惊:“这情报我还没掌握呢!除了小白还有谁?”
周素英说道:“还有一位是你大堂哥饭店的领班,叫小红,估计是另一位的女朋友。”
李君阁突然回过神来,意味深长地贼笑道:“婶子,你对我李家沟的事情挺关心啊。”
周素英脸一红,支吾了一阵才找到借口:“我妈在这里,我当然要关心!”
得嘞,看着你一本正经的口是心非,我都不忍心揭发你了,李君阁在心里暗自嘀咕。
这时林旺财着急忙慌地跑来了,说道:“哎呀素英你来了,怎么不提前告诉我,哦不,告诉我妈一声!那中午我们一家好好吃顿饭!”
李君阁暗暗点头,旺财叔今天穿着老款的卡克衫,一看就是二十年前的款式,绝对是婶子当年给他买的,衣服虽老,保养得却好,看得出主人很珍惜。现在他也注重打理了,头发往后梳得整齐,刚从实验室出来,身上还套着白大褂,鼻子上还架着金丝眼镜,一副科研人员文质彬彬的模样。
周素英一看那老衣服眼圈就红了,李君阁暗自喝彩,旺财叔干得漂亮!这分加得妥妥的!
结果下一句就直接扣成负分了:“皮娃!快跟我去实验室那边看看!那两盆兰草出大事了!”
李君阁满脑门黑线,这旺财叔的情商是没救了!
气坏了,我还不如不叫你过来呢!拉着林旺财说道:“旺财叔,天大的事情今天你也给我撂下!”
林旺财一看周素英的脸色开始变得难看,这才赶紧说道:“哎呀,不是……素英别误会,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了……这都是东家的事情,东家的兰草出大事儿了!呃……这事跟以前那些事儿不一样……呃……我真的改了……”
见到旺财叔急得汗都下来了,林昭开口了:“妈,我跟他去看看吧,说不定真是出事儿了。”
周素英一听说道:“那我也去!”说完狠狠瞪了旺财叔一眼。
李君阁反而放心了,有动静就好啊!旺财叔这猪队友的分还没有被扣完!怕的就是连互动都没有!
四人来到兰场,一进实验室林昭跟周素英就抽鼻子:“什么味道?”
林旺财将三人领到一个实验桌上,打开两个保温罩子,这下更是暗香流动,林昭眼睛一下就直了:“这……这都是什么品种的兰草?”
旺财叔对李君阁说道:“皮娃你闻到没?这味道……这味道……”
林昭不停地挥着手:“先别说味道,这蕙兰……这蕙兰怎么这么像两头小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