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与南宋同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样有型
河套地区是大元重要的放养战马的地区,大头目忽必烈当然会派出他比较信任的家族去经营。
思迭尔迷家族原先是最早被征服的一个草原部落,上百年来,他们一直跟随着黄金家族,立下了不少的战功。
所以从上一任大头目蒙哥儿时代,他们就被安排那里……谁会想到竟然是他们与大宋的地方军阀勾结呢?!
更可恨的是,堂堂的大头目忽必烈竟然是从死敌的报纸上知道这事的!





与南宋同行 第二百四十七章 鞑靼人行事,不需要证据
思迭尔迷家族确实是在暗中与开采延长石油的大宋商人合作……不仅如此,他们还联合起来开采煤矿和种植棉花与花生、土豆等旱地农作物。
所谓的大宋商人其实背后有个庞大的靠山……吕氏军事集团。
思迭尔迷家族也不傻,他们安排了若干个色目人帮他们操持……鞑靼人天生数学就不好,让他们摆弄数字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几年下来,在延长地区的东部,靠近黄河的岸边还自发地兴起了一处市场。
在那里,不知道来自哪里的商人们赶着马队、驼队驮来他们的商货,甚至还有从黄河上来的单桅船队也带着商货来。
没有人想着在那里修建什么仓库和商铺,经常是一场交易完成之后,商人们都四散而去,留下了遍地的马粪或是骆驼粪,还有一些孤伶伶的木桩子。
他们之间主要交易的是棉布、煤油、盐巴和粮食、皮子、大小牲畜以及各种日用品。
其中的棉布与煤油是大项目。
棉布不用多说了,煤油对鞑靼人的作用极大。
鞑靼人发现,那种煤油汽灯挂在帐篷里,除了照明外,在冬季里竟然还有取暖的作用!
一盏煤油汽灯带来的热量不比一堆火差多少……而且那煤油炉子也远比点干牛粪好用啊!
这样不起眼的地方也有人收税……远在河套地区的思迭尔迷家族派来了三百名骑兵,兼用色目人来收取交易税,他们根据买卖双方的总货量,按百分之三的比例抽税……当然,那些骑兵还要维持那里的秩序与安全。
那些骑兵还真抓到过强盗与小偷,一开始时都是直接纵马拖死,后来则一律卖给了开煤矿的大宋商人。
思迭尔迷家族在延长地区的收入可远不只这些。
只有族里内部的人才知道,他们私下里与吕氏军事集团口头上签订了许多份合作的约定。
单单煤矿、油井和棉田这三项,他们基本就是按三七、二八和四六分成。
几年下来,思迭尔迷家族的长老们惊喜地发现,他们家族积攒的财富是他们跟随几代大汗抢到的财富的几倍呢!
这还是在他们家族的主要成员个个都过着奢侈生活的前提下实现的!!
嘿,嘿,原来做生意竟然比抢劫挣得多……而且还省事省力,没有人会在战斗中死去。
若是长此以往下去,再过个十年八年,思迭尔迷家族的人口和财富会增长的更多……但是好日子竟然被远在几千里之外的《流求时报》的一个小小的记者给终结了。
他们不知道那个所谓的记者是什么时候混到延长地区的,而且据说还到过河套地区!
这个真没有办法防备他人窥探……思迭尔迷家族尝到了商业的甜头,他们还放任商人到河套地区经商,一些小小的商贩,他们都不稀得征税了。
来往的大宋商人及其他们的伙记众多,谁知道那个什么记者能化装成哪一个。
思迭尔迷家族的生意在大都城也不少,当然,同样都是由色目人代理。
他们家族中的长老也不傻,不会自己独享暴利……鞑靼贵族圈里的一些重要的实权人物,他们都用心结交,每到节假日也都送上一大笔物资。
所以,他们的家族在鞑靼贵族圈里名声非常好,而且大都里的一些情况和变化,他们也都能及时知道。
有关大头目忽必烈大怒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长老们的耳朵里。
思迭尔迷家族的长老们马上召集了紧急会议,他们都是深谙鞑靼人的处事风格,知道这件事情不会轻易完了。
正在他们激烈地争论时,思迭尔迷家族的族长得到了报告,说是吕家派人来了。
族长马上又单独接见了他。
原来,吕氏军事集团的掌门人京湖制置使吕文涣远比大头目忽必烈更快地看到了那篇报道,当时他勃然大怒,狠狠将《流求时报》撕个粉碎。
《流求时报》,胡说八道!
张安国如何能够害我!!
他刚想骂那个张安国害他,却一下子想了起来,那个《流求时报》早都通过上市的方法转卖了,与张安国一点关系也没有。
啊呀!
当时还有人向他进言,说是要买入一批股份便可操纵言论……可惜的是,他只在乎那些机加工与矿藏业,对不太明白的报纸行业不关心。
若是当年入了大股,还哪里有记者敢对吕家说三道四的?!
不过,他探听到,好像新汴京城里风波不兴,似乎没有人在乎那报纸上对吕家的猜测……还有人说是那里的商人不过是一些流匪转化的罢了。
这算是一种不幸中的万幸吧……但是,经过他和他的幕僚商量,大家一致认为,他们的合作对象,思迭尔迷家族恐怕不能有自己这样的幸运了。
大头目忽必烈必定不会放过他们,如果其它鞑靼贵族家族纷纷涌来……吕家在延长地区的经营全白费了!
尽管这几年把成本挣回几个来回了,但是,心中真不甘心啊。
大好的生意就要被顶风臭十里地的鞑靼人破坏了……他决定再拼一下,不能等死,于是就派人去找思迭尔迷家族的族长。
吕文涣对派出的那个人说:“思迭尔迷家族但凡有保住延长地区的办法,需要我们做什么,你都可以先应承下来!”
那个人是个知道轻重的家伙,他连忙收拾了一下,带着一个小厮就赶往河套地区。
如今襄樊地区与河套地区的来往非常通畅,简易的马路,简易的渡口已经将两边联系了起来。
商业发展从来都是反做用与交通发展。
这条历史上根本没有的商道上经常可以看到商队来往,而且无论是四轮马车还是渡船,不管是交通工具还是运输人员,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
当然,都是简陋之极的设备。
那个吕家派出的人不辞辛苦,风餐露宿,快速赶到了河套地区,亲自拜见了思迭尔迷家族的族长。
吕文涣与思迭尔迷家族的合作中,没有写什么密信,也没有亲笔提字,要么是找代理人,要么是口头传答。
这一是怕吕氏家族给别人留下什么把柄,二是写了也没有用,对方根本不识字。
吕家派出的那个人早都与思迭尔迷家族的族长熟悉了。
思迭尔迷家族的族长通过传译与那个吕家的人交谈。
他用悲伤的语调说:“大汗根本没有什么证据……但是大家的行事都不要证据,除非我们捐献出我们的所有,离开这里,大汗也许会原谅我们……”
那个人心中大怒,如果你们离开了这里,我岂不是白白跑了一趟!
ps:感谢书友201804、王玄斌的打赏……本人重感冒了,耽误了一些,莫怪。




与南宋同行 第二百四十八章 如何替吕家造点声势
思迭尔迷家族的族长悲伤地说:“财富原来可以从地下挖出来,也可以从地上长出来……甚至还可以从交换中得到。
这都比用刀去抢容易啊……财富被人抢走的感觉实在是不好……”
那个吕家的人有些不耐烦了,他不是来听思迭尔迷家族的族长感慨的!
他拱手说道:“事情还没有到最后,不必要伤感……在下有一计策……”
接着,他小声把自己在路上想到的办法说了出来。
这一路上,他的脑子飞快地旋转着,一刻也不停息……终于想出了一个他认为可行的办法。
三十六计都被他想了个遍后,他认为也没有自己想的办法好。
“既然已经躲避不开,莫不如由族长亲自带人带物去拜见你们的大汗……就说是你确实利用剿灭的流匪开办煤矿、油井与农场,也确实开办了互市……至于与大宋吕家,那是一点关系也没有……你可以带上几个流匪与小贼给你们的大汗看嘛……至于为什么事后没有上报大汗,只不过是一时贪心罢了。
你可以把每年的所得打个两折重新上报嘛……这叫负荆请罪之计!”
思迭尔迷家族的族长沉思了一下,再抬起头来,眼睛便闪亮了起来,说:“你们汉人真是有办法,半真半假的什么计策随便就想出来了……大汗听了我的‘实话’一定能饶过我们家族,我们只是贪财,并没有背叛……大汗最痛恨的是背叛之人。”
于是,思迭尔迷家族的族长带了许多的贵重物件,带了家族里的精英,骑着最快的战马,向着大都飞奔。
京湖制置使吕文涣派出了那人后,他与他的幕僚并没有闲着,还有诸多的事情要商量。
针对新汴京,他们安排人员给一些重要的人物送去了大礼,而且写了封密信给贾平章……一方面表达自己对朝廷的效忠,另一方面继续向贾平章示好。
而且,他们还安排人去《民声》报“投稿”,要在上面反复写出吕家在抵抗鞑靼强盗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同时还要大力宣扬吕家的效忠之心。
总之是各种软文宣传了。
针对流求岛,吕文涣也亲自写了封密信,他在信中强调多年来两方的友好关系,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双方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希望张安国国王能让军队在山东东路搞出点事情。
事后,吕氏家族肯定会动员三千户移民到张安国国王指定的任何地方去……算是小小的感谢。
张安国国王很快便接到了吕文涣的密信,他读了后笑了,有关吕家在延长地区的发展,他早都安排人查清了。
他吃惊于这个时空的大宋人对石油之物并不陌生,他们确实有过相关的记录,而且流传范围还挺广。
吕家在延长地区的发展与联邦帝国没有矛盾,相反还有好处。
延长地区的石油属于重质石油,由它蒸馏出的煤油杂质较多,异味大了些……因此它比新东方公司与他的产业所出的煤油价钱低一些,属于穷人家才使用的产品,所以大家根本不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竞争。
另外,他们出产的棉花也间接为流求岛上的棉纺业多提供了生产原料。
尽管当初张安国国王带的是好品种的棉种……但是棉花如同大豆一样,先天就是产量低的经济作物。
真正破解生产原料不够的办法,还是近现代化种植技术,而且规模性要大……当然,现在只能主要依靠畜力与人力了。
收到吕文涣密信的当天晚上,张安国国王亲自去八道河造船厂找来了万士达,又去所谓的柴油机研究所叫出了宋子强。
自己吴大鹏去了天竺地区后,哥三个第一次超过一个月没有聚在一起了。
大家平常都各自忙各自的,目前都没有什么突破……眼下吕家的来信,算是一个大家聚会的借口吧。
照样是安静王后亲自给他们弄几个小菜,他家里的厨师只能旁观王后亲自炒菜。
其实人家厨师的手艺属于一流的,特别是他的拿手菜,清炒牛肉,火候掌握的极好,不生不老,滑嫩可口。
国王与王后多次表扬他了……但是每到哥几个聚会时,那厨师只能抱肩站着看。
这是一种极大的歧视!
那厨师只能在心里嘀咕着。
他当然不知道,那哥几个都吃惯了安静王后的手艺……只要他们聚会喝点小酒,就喜欢她的菜。
安静王后手脚麻利地弄好了四个菜,让人端了上去。
那个厨师在心中呐喊,安静王后的手腕无力,炒花生仁时无法颠锅!
那花生仁竟然还有糊的地方,品相不好看啦!
但是人家没有人嫌弃呢……那个厨师只好祈求,千万别让别人以为是我下灶的。
张安国国王把吕家的事情说了。
宋子强马上摇头说:“不同意,不同意!……才给三千户移民就让我们转移鞑靼强盗的视线……太便宜了!”
万士达看了一眼宋子强,没有接他的话,却说:“……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利用到吕家,该帮忙还要帮……但是在山东地区搞事不太好……大宋已经与我们接壤了。”
张安国点点头,这确实是个问题。
宋子强呵呵笑道:“你们怎么连南宋这个水平都要防备呢?!”
安静王后换了件衣服后,出来陪大家喝酒。
她接过话来说:“不是防备……是怕引起不良反应,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摆脱大宋的支持,不想让他们多想。”
宋子强哈哈大笑起来,说:“也对,那帮子古人都是小心眼,小计谋小算计层出不穷……等我大飞轮柴油机定型出产之时,就是高举高打鞑靼强盗之时!”
众人笑了,宋子强还是那个铁皮装甲拖拉机大战鞑靼骑兵的想法啊。
宋子强兴致上来了,根本不顾及聚会的重点问题,马上开讲现在的大飞轮柴油机的定型进度。
大家原来就知道,宋子强并不是难在亲手制造一台15马力的大飞轮柴油机,而是难在他要培养技术加工人员,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计整个加工制造的工艺。
宋子强说:“现在有六个年轻的技术基本能够在那面的机加工厂里干上三千块钱的普工工作了,再等一年半载的,我们就可能批量加工……不过,就算能正式加工,那柴油机的跑冒滴漏现象还是少不了的……”
万士达不在意地说:“到时候我们可以慢慢改进,你不用心急,我都不急着建成铁甲船……我们换个地方替吕家造点声势吧……”
张安国国王马上问题道:“你看中了哪里?!”




与南宋同行 第二百四十九章 现在的大宋可不是以往了
万士达捻起一粒花生米说:“我们在天津的海河的大沽口搞一个海军军演如何?!”
他们在聚会时,身边没有用任何人服务,当然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无所顾忌。
他们所说的地名,只有他们几个人才知道。
“哈哈……那个地方好啊,如果鞑靼强盗得知后,一定会吓得要死,以为我们会直接登陆攻打他们的大都城!”
宋子强拍手叫好。
张安国也笑了,说:“安排几条船直接进入海河吧……一边测量水文,一边开上几炮……让他们停留的时间久一些!”
正在几个人欢声笑语地讨论如何吓唬鞑靼强盗们一下时,大都城里的大头目忽必烈正在听思迭尔迷家族的族长的哭诉。
思迭尔迷家族的族长以最恭敬地姿势跪拜在地上,用一种委屈而且知错的口气陈述自己家族的事情。
平章阿合马在旁边听到思迭尔迷家族的所做所为,他的眼睛亮了起来,这几年,那个破地方竟然产出如此之多!
他不时地用眼睛暗示大头目忽必烈……夺下那块地方,把那里直接划归国库吧!
其它鞑靼贵族听了后,眼睛都有些发红……夺下那块地方,分给我们一些吧!]
被送了重礼的鞑靼贵族则闭上了眼睛……这个时候谁敢替他说话。
大头目忽必烈听完了思迭尔迷家族族长的话后,沉吟良久。
他低沉地问道:“你们家族跟随我们几代人了?”
思迭尔迷家族族长扳着手指说:“四代了……我们记不清楚打了多少次仗,也记不清楚行军有多远,更记不住死了多少人。”
大头目忽必烈看到思迭尔迷家族族长的头发都已经花白,于是叹了一口气,说:“据你所说的,你那里每年的产出可以供养三万精骑……这样吧,我安排两万精骑去你那里驻扎,所有军资都有你们出了!”
思迭尔迷家族的族长心中狂喜,但是面上不露丝毫的表情,连那种委屈而又知错的口气都没有变。
他本来是做了血本无归的准备……但是,没有想到只是被剜去了一大块肉而已!
平章阿合马心中则马上就明白了,大汗南下之心不死呢。
原先众多贵族以花费太大为借口……这一下子好了,两万精骑先安排在那里准备了。
现在的精骑概念与以往有些不同。
骑兵们不仅要骑射熟练,还要善于使用长短火铳!
供养这样的两万精骑……花费也是巨大了!
平章阿合马感觉自己的账目计算上轻松了许多,舒服地叹了一口气,不想多说什么。
被送过重礼的鞑靼贵族听到了大头目的话后,马上睁开了眼,纷纷称赞大头目有一颗仁义之心。
整个大殿内马上充满了一种和谐的君臣相欢的气氛。
大都的皇宫同样借助于水泥与钢筋混凝土的便捷,很快就完工了,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只在金顶大帐开会了,可以容纳更多的臣子上殿。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随后两万多精骑连同他们的后勤一同前往河套地区驻扎。
鞑靼贵族们立刻感觉到军费支出少了一大块,日子宽松了许多。
只有平章阿合马能看出大头目忽必烈的雄心,其它人只关心眼下之事。
他们没有想到,这种临时安排竟然会吓了大宋一下。
大宋枢密院接连派出谍作潜入河套地区探听……等弄清楚原委后,大宋上上下下仅仅才松了一小口气……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毕竟还是有两万精骑驻在河套地区。
贾平章的对立派又开始发难了,他们指责贾平章竭力支持的迁都行为太过冒失,如果现在仍在杭州……他们何必还会在意河套地区驻有敌兵呢?!
这样的马后炮都是于是无补的废话,贾平章置之不理,反正他借着迁都的机会提拔了一批年轻的官员,而且还让大宋的小官家与谢太皇太后万分高兴……意外之喜是还提振了大宋民众的士气!
在这些好处之下,些许的抱怨不算什么。
贾平章面对指责的从容反而激起了那些年轻官员们的斗志,他们纷纷上书斥责那些后悔迁都的言论,指出现在的大宋可不是以往的大宋了!
新汴京城确实是处于四战之地,但是也正因为地势的平坦,方便大宋的战车大队纵横!
提到战车大队不得不提到御前火器军总统领法可。
正是他一个人将本来是为宋度宗散散心的御前火器营打造成了一支拥有轻骑兵和战车大队以及新式水军的御前火器军!
拥有礈发枪的御前火器军中的步兵不必谈及,那战车大队却成了相当多的官员及民众们的骄傲!
以前在杭州城时,还感觉不到战车大队的厉害,等到了新汴京城时,大家方知它们的威武。
三百六十辆包裹着铁皮的四轮大马车不管是分成三列纵队前行,还是排成一字长阵候敌,那阵势让人一眼看去就热血澎湃!
那车上的车厢板可以随时打开,不同的四轮战车还装着不同的武器装备。
有的是装运着床弩,有的是装运着五厘米口径的火炮……当然,大多数是装着十二名礈发枪手。
不同的战车可以首尾相联,组成圆阵来保护步兵,还可以组成几列横队来阻挡大队骑兵的冲击。
拉车的战马都是用皮甲护住要害,驾车的战士则是用钢丝软甲以及带着面罩的钢盔护身。
这支战车大队每两个月都要军演一次,每次军演都要引起民众的欢呼……一些长者还暗暗落泪,当年若有这样的战车大队,哪里会让金国轻而易举的攻破了汴京,也许早在野战中就歼灭了来敌啊!那样的话大宋就不会南下,反而会夺回燕云十六州了!
民众的欢呼根本不会影响到战马,那些拉车的战马连火炮和火枪声都不怕了……就算是在炮火连天的演练场,人家也胜似闲庭信步呢。
大宋的小官家赵显与他的小朋友法善最喜欢看战车大队与步兵的及轻骑兵的联合军演了。
大宋的小官家还学着法善的样子拍手表示兴奋。
在他们旁边的总统领法可却从来都是面沉似水,稳稳地端着单筒望远镜观看诸兵种的配合,敏感地发现他们之间配合上的不足之处……每一次军演他总能发现不足之处。
ps:感谢书友澳洲老吴与辛大大大哥的打赏。




与南宋同行 第二百五十章 我们为何而战……
事实上,每次军演时,御前火器军总统领法可发现的最大缺点是一次性输出的火力不足。
当然,若是对付先前的鞑靼骑兵,他非常有信心主动攻击……但是,该死的鞑靼强盗们还与时俱进呢,他们也配有了礈发枪与火炮!
相信不久后,他们也会配上铁甲四轮战车……到那个时候该如何办呢?
总统领法可经常在沙盘上推演,发现若是对手配备上了同样的武器装备的话,双方的厮杀会是很惨烈……而且若是对方的轻骑兵战胜了自己的轻骑兵后……他的步兵会遭到惨烈的损失!
当然,这是指如果在野外双方交战的情况下。
若是依靠着新汴京城新修建的城墙,总统领法可有这个自信,只要是他在现场全程指挥,就算来十倍于自己的攻城部队,他也有信心防守住!
他的火炮会给任何攻城者以致命的打击!
眼下,许多的文官武将都对当年金国能轻而易举攻破汴京而汗颜……想想吧,不善于水战的金国军队竟能轻而易举渡过黄河;不善于攻战的他们接着又能轻而易举地攻破大城!
1...356357358359360...3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