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莫问江湖
李玄都把她的神态看在眼中,大概能猜出个七七八八,不过没有想要劝解的意思。初入江湖的新人,总是觉得江湖就是潇洒恣意之地,白衣如雪,来去如风,大碗喝酒吃肉,拔剑行侠仗义,抱着这种想法进入江湖之人,多半会被江湖迎面给予痛击,所有的幻想一瞬破灭,只剩下冷冰冰的现实。
混江湖的时间久了,从愣头青变成了老江湖,就会渐渐明白,这种恣意潇洒的江湖,的确是有,但是只属于极少数的一小撮人,绝大多数人都在泥塘里打滚,就像一座大湖之中,可能只有两三条翻江的怒蛟,覆海的神龙更是只在传说之中,为数众多的还是混水泥鳅和小鱼小虾。
江湖是一处英雄地,却不是一处善地。有人说,江湖上“侠义”为先,可也就仅限于嘴上说说而已,相信了这句话而又没有足够能力去践行的人,多半会很惨。江湖上的春风桃李终是少数,大多数还是寒灯夜雨。
苏云姣漫无目的地走出一段之后,停下脚步,望向李玄都,问道:“接下来我们去哪?”
李玄都没有答话,而是指了指前面不远处。
苏云姣随之望去,是一口青砖垒砌的水井,井上一个轱辘,许多人正围着井台等候打水。
不过再一细看,她便发现有些不对劲了,这些人似乎不是在等着打水,而是围着井台在指指点点。
“似乎有些不对,我们过去看看”李玄都说着便往井台方向走去。
苏云姣赶忙跟在后头。
两人挤进人群,搭眼往里头一瞧,只见井水仿佛是烧开的沸水一般,咕嘟咕嘟地往上冒,有人用井台上的轱辘打上一桶水,原本应该清澈的井水竟是变成了浑浊的土黄色,就像有人往井里倾倒了许多黄土一般。
苏云姣虽然江湖经验不多,但是作为慈航宗的弟子,也知道此事并不寻常,不由得望向李玄都。
李玄都面无表情,不过在无形之中,眉宇之间还是透出几分沉重来,他缓缓向前几步,用手指轻触了下井台轱辘上缠绕的长绳,长绳被井水浸泡过以后,透出几分冰寒,李玄都又将指尖放到鼻下一嗅,隐隐有一股好似尸体腐烂的臭味。
自古以来,就有井水通幽冥的说法,故而井水阴气极重,比不得雨水、泉水、江湖湖水,在茶道中一向被认为下乘,可寻常井水再怎么阴气浓重,也不至于浓重到如此地步,阴气本是虚幻之物,捉摸不定,可此时的阴气浓郁到近乎实质,这才会让井水变为土黄颜色。
这等阴气,到底是从何而来?
人群中不知何时多了一名中年文士,笑道:“井里井水要开锅,就是不能蒸馍馍。”
李玄都猛地转头望向文士。
文士冲李玄都微微一笑,道:“大祸将至,阁下还不速速离去?”
“你是何人?”李玄都心神一震。
文士“啪”的一声展开手中折扇,扇起阵阵清风,笑而不语。
正在围观的百姓对于这一幕却恍若未闻,亦如未见。
苏云姣按住剑柄,猛地朝此人冲去。
可结果却是苏云姣一冲而过,根本没有触及到这名男子分毫。
李玄都走出人群,对苏云媗道:“不用白费力气了,是‘阴神大法’中的‘分身法’,他的真身并不在此地。”
中年文士轻摇折扇道:“忽见天上一火链,似是玉皇要食烟。如果玉皇不食烟,为何又是一火链?又见地上一怪嘴,缘是阎罗要吃人。如果阎罗不吃人,为何又是一张嘴?”
话音落下之时,天色骤然一暗。
李玄都和苏云姣抬头望去,只见此时的天空中风起云涌,无数黑云从四面八方向这座县城蜂拥汇聚而来,遮天蔽日。
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一转眼的时间,已经是要大雨倾盆的架势。同时从黑云之中隐隐传来轰隆隆的沉闷雷声,可见电光闪烁。
想来这就是所谓的“火链”,只是不知道后半句的“阎罗张嘴”又要应验在何处。
待到两人收回视线时,中年文士的身形已经消失不见。
“李师兄……”苏云姣忧心仲仲地望向李玄都。
李玄都摇了摇头:“你姐说的没错,事情变得复杂了,在江湖上,复杂也就意味着棘手和麻烦。北芒县距离北邙山极近,而北邙山又一向是皂阁宗的势力所在,那么此事必定与皂阁宗脱不开干系。”
就在此时,井台那边还有人不信邪,又将水桶放入井中。
如果这处水井的水不能用了,那就要去别处的水井,那可是要花钱的,要不就是去城外的河中背水,要累死个人。
片刻之后,那人转动着轱辘将井水提了上来。
众人围上去一看,然后就听一声惊呼,水桶掉落在地上,泼洒了一地。
这次的井水不是土黄色了,而是变成了暗红色,就像浓稠的鲜血,水桶打翻在地之后,暗红色的井水在地面上缓缓蜿蜒,然后像血液一般渐渐凝固。
所有等着打水的百姓顿时一哄而散,不过片刻的时间,就只剩下一只空空的水桶倒在井台旁边,桶沿上滴滴答答地滴落着血珠。
李玄都伸手按住腰间的“冷美人”,重新朝着井台走去。
还未走近,便可以嗅到其中泛出的腥臭味道,以及隐藏在腥臭中的那抹刻骨阴冷。
李玄都俯身朝井里望去,只见井水化为血水,翻滚不休,不时冒出几个血泡,像极了十八层地狱中的血池地狱。
李玄都语气微冷道:“好大的手笔,竟是要用满城之人的性命,来祭炼自己的邪术,真不愧是当年使得万鬼来朝的皂阁宗,真是好气魄!”
说到这儿,李玄都已经是露出几分怒意,“真是好一个皂阁宗!好一个太玄榜第四的藏老人!”
苏云姣紧跟在李玄都的身边,一手按剑,一手掩住口鼻,瓮声瓮气道:“行此恶举之人,就不怕遭天谴吗?”
李玄都收回视线,道:“若是怕遭天谴,他们就不会这么做了,古往今来,休说是一座小小的县城,就是一州之地被屠为十室九空之事都曾发生过,何曾有过天谴?太上道祖有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不是说天地不仁,而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对于世间万物一视同仁,既然牲畜草木皆可死,那么人又为何不能死?天地不曾因为人杀草木而降下天罚,那么天地也不会因为今日之事降下天罚。”
苏云姣自小在慈航宗学佛修道,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问道:“我们该怎么办,还要去找那位陆夫人吗?”
李玄都道:“事有轻重缓急,以现在的情形而言,找不找陆夫人已经不是关键,关键是……”
“是什么?”苏云姣忍不住问道。
李玄都长叹一声:“先保住性命。”
太平客栈 第三十章 大变将起
在这个深秋的正午,本应该是阳光明媚,可是因为铅云汇聚的缘故,不见半分日光,整个北芒县城的头?”
管家跟在身后,轻声道:“老祖宗的意思,一切按照原定计划行事。”
王知县猛地停下脚步,脸上带着冷厉之色,语气却无甚变化,说了声“知道了”,然后挥手示意师爷下去。
……
另外一边,这位与张南木见面的青鸾卫也不是旁人,正是跟随陆雁冰的青鸾卫都督同知赵五奇,在天乐宗大败之后,陆雁冰返回帝京,而赵五奇则是留下来收拾残局,先前让辜奉仙和张南木等人设下的那张大网,自然是撤掉了,转而将主要精力放到了江南织造局和荆州市舶司的事情上。
江南织造局和荆州市舶司都是柳公公的儿孙执掌,而他们这一派青鸾卫又与柳公公关系亲近,虽说陆雁冰曾经说过“让他们自己踹被窝”的话语,但那是在天乐宗能被青鸾卫掌握在手中的前提下,有天乐宗的巨大利益,自然可以无视这并不算是深厚的盟友关系,如今天乐宗大败,境况又是不同,自然要以盟友为重了。
赵五奇见过江南织造局的监正金公公之后,两人有一番深谈,赵五奇从金公公的口中得知了那桩官银大案,之所以会牵扯出这桩案子,还要追溯到宫中宦官。因为柳公公乃是出自道门一脉,故而他这一派的徒子徒孙也信奉道门,又因为柳公公乃是出自阁皂一脉,与如今皂阁宗的藏老人交好,故而他的徒子徒孙们不乏信奉藏老人之人,供有藏老人的塑像神位,并每月向皂阁宗供奉大量银钱,于是便有了私用官银之事,而且根据织造局的消息,六扇门中有人已经循着蛛丝马迹,一路追寻到北芒县这边。
正因为此事,赵五奇等人又来到了北芒县,准备彻底了结了这桩祸患。
只是没有想到,当他们来到此地之后,风云突变,竟是被牵扯进一滩浑水之中。
张南木沉声道:“大人,此时北芒县中异象频出,恐非吉兆,如今我们迟迟没有找到六扇门之人的踪迹,皂阁宗那边也是诡异难测,是否先行离去,暂避风头?”
赵五奇抬头看了眼头顶漆黑如墨的天幕,面无表情道:“的确不是吉兆,只是贸然离去的话,如果日后捅出了官银被挪用的事情,我们在宫里那边怕是无法交代。”
张南木问道:“那大人的意思是?”
赵五奇略微沉吟了一下,道:“再留三日,若是事情还无进展,我们再撤不迟,这样对于宫里也是个交代。至于皂阁宗那边,我们已经打过招呼,想来看在柳公公的面子上,还不至于把我们如何。”
张南木点头应是。
……
在北芒县城的一座豪华宅邸中,不见半点灯火,阴风阵阵,一名中年男子正在卧房中闭目沉睡。或者说,他是在以“阴神大法”中的“出游之法”神游物外。
门外忽然响起一阵细碎脚步声,中年男子瞬间回神,缓缓睁开双眼,紧接着一阵轻轻的敲门声响起。
中年男子从床榻上坐起,双眼有些迷离恍惚,此乃神魂离体之后心神不稳的迹象,过了片刻,他才以低沉嗓音开口道:“进来。”
房外轻轻叩门之人得到允许后,推门而入,是一个面目普通的女子,恭敬禀报道:“老祖宗那边传来了消息,奴婢不敢自作主张,所以不得不打扰主人。”
中年男子早年修炼“阴神大法”时曾经出过岔子,内有隐疾,在没有臻至圆满大成之前,每次出窍回魂,都会造成神魂不稳的症状,故而在他出窍神游时,百丈内无人,等闲事情不敢搅扰。
过了好一会儿,中年男子才将自己因为神魂不稳而造成的恼火情绪压下去,冷冷道:“拿过来吧。”
女子双手递上一张宽约寸许的纸条。
中年男子接过纸条看完之后,随手将其毁去,吩咐道:“更衣。”
女子轻轻应了一声,开始服侍自家主人更衣。
不多时后,一袭锦衣华服的中年文士,手持折扇,带着自家侍女施施然走出了这栋宅邸。
……
在北芒县城外的一座迎客亭中,坐着一位花容月貌的中年妇人,左手持着烟杆,右手不断掐指推算,喃喃自语道:“难道皂阁宗也知道那件事?可是皂阁宗素来不精通占验之道,他们是如何知道的?难不成有高人在幕后指点?”
女子面露凝重之色,脚尖一点,来到亭子的顶部,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她望向北芒县城方向,继续掐指推算演化,“若是有高人隐藏其中,又会是谁?阴阳宗的徐无鬼?正一宗的张静修?”
因为推演天机极为耗费心神气机的缘故,不过短短片刻时间,妇人已经是两颊通红,青丝絮乱。只是她仍旧不曾停手,继续推算的同时,也对自己丈夫生出些许怨气:“本该是你亲自走一趟龙门府的。”
太平客栈 第三十一章 北山寺
李玄都和苏云姣行走在平安县的街道上,周围的环境透出一股股让人倍感压抑的寂静。
两人皆是眉头微蹙,脸色凝重,走到中途,李玄都忽然停下脚步,周围骤然响起一片窸窸窣窣的鬼魅之声,好似是万鬼夜行,然后就见四周的黑色雾气好像活过来一般,其中有无数黑影不断闪动,同时地面剧烈颤抖,出现一道裂痕缝隙,不断向外张开,经行处树陷墙塌,四下里烟尘四起,轰然而鸣。
然后就见从这道沟壑中爬出十余个衣衫褴褛的身影,肤色苍白如死人,没有半分血色,而两个眼窝中更是黑洞洞一片,什么也没有。
李玄都面容平静,一挥袍袖。
一道凛冽剑气扫出,如一巨大弧月,将眼前的活尸拦腰斩断,只是活尸虽然被分为两段,但仍旧不死,上半身匍匐于地,以十指抓地,如四脚蛇一般朝着李玄都爬来。
李玄都皱了皱眉头,双袖一振,“青蛟”和“紫凰”分别从两只袖口中飞出,如两道长虹在空中交织,飞快贯穿一众活尸的头颅,这些活尸才如朽木一般静止不动了。
苏云姣望着这些话死绝的活尸,问道:“这都是些什么东西?”
李玄都道:“听说过‘皂阁三炼’没有?这些活尸就是‘炼尸阵’的产物,生前都是活人,死后不得安宁,如此看来,整座城池恐怕都已经在阵法的笼罩之下。”
苏云姣只觉得后背上生出一股寒意,下意识地紧紧握住剑柄。
李玄都沉默半晌,终于道:“如果仅仅是‘炼尸阵’和‘炼魂阵’,倒也不算什么,如果第三重‘炼神阵’也被布成,使得这座北芒县城成就围城之势,自成一方小天地,内外气息隔绝,那才是真正到了绝境死地。”
苏云姣皱眉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一座北芒县城,怎么平白无故地就要变成一处绝地,皂阁宗究竟要祭炼什么邪术?”
李玄都沉吟了一下,道:“当初在荆州边境一个叫做井子镇的地方,我与颜玄机遇到了正在收集天煞命格之人魂魄的藏老人,所幸那时候的藏老人只是一具身外化身,我们勉强将其击退,现在想来,皂阁宗今日所行之事,也许与当初藏老人所行之事有关。可惜现在我所知道的太少了,只能做猜测而已,也不知猜测得准不准。”
苏云姣默然不语,仔细回想过往在师门中看过的各种典籍,可惜书到用时方恨少,她平日里就是个惫懒性子,就连“可见昆仑”都记不住,哪里能想起这是什么邪法,不由小小埋怨自己了一把,暗想如果是姐姐在这儿,就一定能看出些许端倪。
苏云姣问道:“我们接下来要去哪?”
李玄都望着苏云姣,正色道:“接下来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趁着大阵未成,此地还不算真正的死地绝境,杀出一条出路,往城外而去。第二个选择,向死而生,去找出城中的中枢阵眼,从根本上破去这方大阵。”
李玄都盯着她,沉声道:“前者独善其身,是一条生路,后者兼济他人,也许会是一条死路。行走江湖,没有为了别人性命搭上自己性命的道理,是去是留,你自己选择。”
苏云姣闻言之后,立时沉默了,过了许久方才开口道:“你的意思是要选择第二条路了。”
李玄都点了点头。
苏云姣好似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我想好了,我跟你一起去。”
李玄都问道:“你真想好了?这可能是一条不归之路,你是慈航宗的苏小仙子,前途无量,没必要在这个地方为了一群不相干的人去冒险。”
苏云姣语气反问道:“那你呢?你是大名鼎鼎的紫府剑仙,也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为了一群不相干的人去冒险。”
“你若这样说,那么我们两人倒是有互相吹捧之嫌。”李玄都又盯着苏云姣片刻,忽然笑道:“好吧,是我小看了苏小仙子,不过待会儿你务必以保全自身为重。”
苏云姣也不是不知轻重之人,点了点头。
两人很快来到城内的一座寺庙之外,李玄都凝神望去。虽然他不是方士,但是这些年来行走江湖,博采众家之长,简单的望气本事还是有的,此时望向这座寺庙,隐隐可见黑云滚滚,风中透出血腥腐臭,其中的阴气之重,更甚于城内的其他地方。
苏云姣抬头望去,只见寺门上高悬着一块匾,上书:“北山寺”三字。
此时寺庙大门紧锁,已经不准许任何进入。
李玄都也没有想要从正面破门而入的想法,环顾四周之后,带着苏云姣来到侧面墙外,先取出一张南柯子交给他的“破邪符”,两指一撮,符纸开始自行燃烧,然后就听得“砰”的一声闷响,两人眼前骤然一清,好似拨开了迷雾。
李玄都和苏云姣脚下一点,轻而易举地越过了墙头。双脚才落地,指尖符箓就燃烧殆尽,彻底化为飞灰散去。
李玄都又取出一道符篆,可这次却怎么也无法点燃,甚至符篆本身开始透出一股潮湿之意,可见此地的阴气之重,已经浓郁到化为实质,也就是由虚无缥缈的气机显化为可以感受到和看到的湿气水滴,李玄都只好将符篆收起,开始打量四周。
墙内是一个极为狭窄逼兀的四方小天井,不过四尺见方,长满了许多已经开始枯黄的杂草,可见是许久未有人来过了。后面是他们翻过来的墙壁,右手边是一面山墙,左手是一扇被封死的窗户,正对着的方向则是一扇小小的门户,却是锁着的。
李玄都伸手捏住这把已经把锁眼都锈死了的锁头,以食指在锁身上轻轻敲击两下,便听得“啪嗒”一声,锁开了。
苏云姣看得惊奇,这看似是蟊贼的开锁手段,实则是极为高明的气机运用手法,以细微气机直接震开锁内的机簧,又不伤铁锁本身,这可不是一般先天境能做到的,不愧是曾经的紫府剑仙,虽说境界没了,但老道的经验还在。
开门之后,李玄都以极为轻缓的动作将这扇门户轻轻推开,确定门的另一边没有埋伏之后,才一猫腰进了门户。
苏云姣紧随其后,发现门的另一边是个偏殿,供奉着一尊不知名的神祗,看其形貌,是个上了年纪的妇人,想来应是此地民间的某个“奶奶”、“娘娘”或是“老母”之类的神祗,不被朝廷认可,故而香火也是惨淡,身上披着的那件斗篷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灰尘,神案上的香炉中也分不清是香灰还是尘土。
李玄都仰头望着这座神像,其脸笼罩在阴影中,影影绰绰的看不清,有些阴森可怖。
佛家道家素有“开光”一说,意思是在塑成佛像神像之后,需要被高僧开光,如此才能请动佛陀菩萨前来受寓,通俗来说,世人只知道送神不易,却不清楚请神也是大有讲究,如果佛像神像不曾开光,就会真神不来而邪魔住,因此许多所供奉的场地,非但没有仙佛庇佑,反而诸邪横生,被鬼魅妖物之流鸠占鹊巢。
也正因为如此,朝廷才会严厉打击不合规制礼法的淫祠,只是如今乱世将起,朝廷也是有心无力,故而有圣人诗云:“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人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就在此时,苏云姣小声问道:“你怎么知道这里会是阵眼所在?”
李玄都答道:“因为只有这里才最合适。”
太平客栈 第三十二章 晨钟暮鼓
就在李玄都仰头凝视这座神像的时候,这座神像也在低头凝视李玄都。
然后这座神像的嘴角微微向上勾起,扯出一个讥讽笑意,诡异非常。
一人一神两相对视。
下一刻,李玄都身形暴起,腰间的“冷美人”也铿锵出鞘,霜白剑气如彗星扫尾,直接将这座神像从中分为两半。
冥冥之中,似有一声尖锐惨叫响起,然后就见一缕黑烟升腾而散。
李玄都提着“冷美人”,迈步出了这座偏殿,外面是个荒芜的院子,种着几棵松树,只是此时已经彻底凋零,只剩下干枯的枝干。
苏云姣紧跟在李玄都的身后,同样拔剑在手,严阵以待。
两人一前一后离开这座极为偏僻的荒院,不远处就是山门殿,类似于权贵人家的门房所在,按照常理,殿内会塑有两尊金刚力士像,形貌雄伟,怒目相向,手持金刚杵以震慑妖魔鬼怪。因为左侧的金刚怒目张口,右侧的金刚怒颜闭唇,故而又被世人称作哼哈二将,闭嘴为哼,张嘴为哈。
此时山门殿内的两尊金刚已经破败不堪,一尊金刚像被砍去了头颅,另外一尊则被削去双臂,极为凄惨。
李玄都手提“冷美人”驻足而立,对身后的苏云姣道:“此寺建造于城中而非是城外荒郊野岭,就算是香火稀少,也不该荒废至此才是,可看这里的景象,最少也已经荒废了半年以上,为何会如此?”
苏云姣一怔,道:“你的意思是……”
李玄都轻声道:“此事应该是早有预谋,而非临时起意,所以皂阁宗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把这座寺庙占据,驱逐其中的僧人,并且不许百姓来此礼佛烧香。”
李玄都迟疑了一下,继续说道:“这里似乎还发生过一场激战,只是不知具体情形如何。
就在两人说话的是时候,李玄都心头一动,猛地转头望去,那座山门殿中,似乎有黑影一闪而逝。
紧接着在山门殿中,隐约传出似是僧人做早课的诵经声,似有似无,时隐时现,只是在经文声音之中,没有佛家的禅唱意味,反而是透出一种夜间有人小声讥笑的鬼祟之感,其中还夹杂着木鱼声音,“咚咚咚”地敲在心头上,使得诵经声仿佛是一阵轻烟似的,悠悠荡荡地飘进耳朵里,继而飘进人心了,使人头昏脑涨。
李玄都皱了皱眉头,朝山门殿方向走去。
山门殿的左右两侧还有两个偏殿,一个偏殿挂钟,是为晨钟,一个偏殿置鼓,是为暮鼓。
就在李玄都靠近的时候,骤然传来一声钟响。
左为钟楼,右为鼓楼,早晨先敲钟,以鼓相应,傍晚则先击鼓,以钟相应,这便是所谓的晨钟暮鼓。当下正值正午,虽然已经过了早晨,但是敲钟也勉强说得过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