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之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我想吃肉
那边大家已经为谁来主持给死磕上了,明摆着,自己人主持好!世家方面zlngnet推荐顾益纯、李神策、楚椿、赵静等人,勋贵方面zlngnet推荐庆国公、成国公、池脩之等人,郑靖业装死——反正这事儿他得不了利,女婿也被他五分钟前决定下朝就陛辞赶赴司州工作,这事儿他不搀和了。
池脩言,表示自己已经参与过一次了,而且司州事情太多,他得赶着回去,这次他就不参加了。
这跟想不一样,杞国公愣了一下。李神策转转眼珠子就知道杞国公想什么了,暗道池脩之又不傻,怎么会留下来?能许给他什么呢?能许,他都不需要,真,如果有需要,咱们也能给!慢半拍,李神策也想明白了其中关窍,一扬眉毛,心里有了定计。
朝中且把什么立后事给扔一边了,先吵起《氏族志》来。
————————————————————————————————
若大一个国家,每天发生事情数以万计,能让中央讨论,少则数件,多到数十,其余各部要处理公文加起来也要成百上千。大事情原是立后,现变成《氏族志》了,其他事情也进行着。
比如,没有定下池脩之做编纂官,他就跟萧复礼告辞,飞地回司州去了。临行还拜托岳父大人:“阿琰家不容易,知她辛苦,还请岳父多多关照。”别让流氓给调戏了!
他这一走,就是表明了立场:爷不伺候了!与杞国公家便生了间隙。连带杞国公家对郑琰也有些不冷不热,只有徐莹,觉得郑琰所托非人,倒还待她如旧。又碍于父母,活似个夹婆媳间丈夫,实是让人哭笑不得。
郑琰倒觉无所谓,翻脸就翻脸,h怕h啊?!咱又不是家奴才,说了咱就得做!说来池氏夫妻也有生气理由,哪怕自家没有让女儿竞争皇后打算,这种防贼似防着,又威逼利诱,也着实可恼。
敌人已经够多了,杞国公家此时还不敢与郑党翻脸,彼此就不冷不热地处着,转而把眼睛放到编纂官人选上了。踩骂,谁都不合适。后定下人选时候已经是过了正旦,由李神策与庆国公总领,顾益纯、楚椿、成国公等亦列其间。
郑靖业父女只管过自己日子,反正这《氏族志》与他们无关。郑琰很是忧愁地重复着她八岁时杜氏状态:这么个闺女,哪个男孩子也制不住她,肿么办?
还有,她爹要退休了,她想送她爹一处宅子做礼物,想做一处“水晶宫”,顾名思议,是埋水里,用玻璃做墙、做屋顶,四周养鱼。玻璃她有,问题是玻璃能承受这么大水压么?真是头疼啊!
此时,池脩之已经司州卷起袖子大干一场了。司州经过兵祸,对当地世家是一次极大冲击!池脩之正好此基础之上推广考试做官之法,上书请司州举行考试“以笼士庶之心”。同时他出身世家,潜意识里对上进世家子也是赞同,也鼓励世家子弟参与考试,以期同化。多一个做官机会,世家也不会放过,只是向池刺史要求:考试时候,希望安排座位不要跟土鳖安排得太过接近,嫌他们身上气味难闻。
池脩之真想抽他们,也只能忍气答应了。
此时京中正吵架,沈氏、叶氏剔除出去引发了极大争议。叶氏本来算是协从,沈氏大家大口,分作好几房,论起血缘已经很远了,有些人诛九族都诛不到。勋贵们心理略有点小变态,一方面对世家很推崇,另一方面有一个推倒世家机会也很兴奋,下死力攻击。什么沈氏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什么叶广学与魏王害死萧令先。
李神策其实也挺没下限,没下限李神仙都听不下去了,冷哼了一声:“诸位倒是一副忠臣相,当初魏逆为乱,也不见挺身而出。后宫尚肯相殉,们呢?”
说得勋贵不言声了,终于松了口,不再说什么追究,却也把叶氏给剔了出去,沈氏降为末等。
勋贵们顺势想再夹私货,又把诸如谷氏等“名实不符”世家剔一剔,再把自家塞一塞。世家却要求严把质量关,于是一方提议,另一方必然反对,直从京城吵到熙山再吵回来。那股子热烈劲儿,不知道人差点以为这朝廷只有这一件事可做了呢。
这才说到正题:勋贵要把外戚徐氏也列进名单,好是头等,第二等也可以。
李神策暗道,来了!
前面说了,李神策也挺没下限,他提出:“池氏可入名籍。”池脩之不京里,可他凶残老婆还,他岳父还,郑家是根本没希望了,池家可不一样!老牌子世家,池脩之虽然“年轻时犯了一点儿错误”,但是比起徐氏,世家绝对乐于接纳池氏!
勋贵:“……”卧槽卧槽卧槽!池氏要入了名籍,那他闺女岂不?这是要反对呢还是不反对?世家这是什么意思呢?杞国公,怎么看?
杞国公也傻了,妹李神策!
郑靖业是个中立派,敢得罪他吗?不说首相了,就说帘子后面那一个,当着她面攻击她婆家试试!她能弄残,信不信?!
头一回,勋贵和世家达成了共识,让池氏,回来吧。
此时,距池脩之把自家扔出世家仅仅过去了十六年而已。十六年时间,一个小小少年成长为封疆大吏,娶了如花美眷,生了满屋馨儿,他又携家带口地回来了!
池脩之接到郑琰书信,仰起了头,眼泪还是从眼角滑了下来。
京兆池氏回归了,徐氏加入世家事还扯皮,但是有勋贵支持,终于池脩之再次回京之后听到了徐氏被列入三等消息。
池脩之不禁莞尔:“这回徐氏也算是名门了,徐家女也算是名门淑女了,可做皇后了。”
郑琰也笑了:“咱们且看。”世家早该反应过来了,别人不好说,李神策、蒋卓都是明白人,韦知勉虽老,也不算很糊涂。还有得磨呢!
作者有话要说:这字数好像回来了啊~
ps:这一章整整过了一年啊,已经是兴平六年,郑琰二十九了~而且马上要过年了~郑家小朋友们要上学了~
下集预告:太妃报复
奸臣之女 235太妃的逆袭
隼1lt1●主mm!11
太妃逆袭
老天爷赏脸.立朝上笨蛋并不多.开始说重订《氏族志》时候还有很多人被晃了眼.待徐氏也要变成世家了.绝大多数人已经回过味儿来了.老狐狸如郑靖业等是早一开始就看懂了徐家盘算。郑靖业是极乐意对所谓世家搞一回大清洗.不清洗.等他老人家退休了.就要给晚辈留下一个不太好对付局面.也会给日后子孙上进增加难度。
李神策只有破口大骂份儿.他再有本事也改变不了土鳖日渐崛起大趋势。他能做.就是朝堂上努力地压制土鳖妄想完全按照现有官职、爵位大小来编写世家排名企图亏得有他努力.否则单凭楚椿、赵静、顾崇这些人.还真拦不住勋贵们。饶是如此.还让勋贵们达成了一半目.至少徐家入了世家。
李神策也不是吃素.他用力把徐氏给按到了末等.同时把京兆池氏重给请回了世家排行.虽不能给个第一等.也放到了第二等。这一下.杞国公慌了重订《氏族志》这件事情.他真是“我猜到了开头没有猜到结尾”.谁会想得到京兆池氏重回来了呢?本来池春华已经算是土鳖家闺女了.李神策神来一笔.足以⊥她资格够得不能再够了。
怨不得池惰之跑得那样
怨不得自己提条件不能打动池惰之
原来你们已经勾搭上了池惰之.你年纪轻轻.野心果然不小我还真没看错你
杞国公心里连用三个感叹句.愤怒之情溢于言表。恼怒交加地奔到昭仁殿与徐莹商议。他可以不把世家放到眼里.因为他握着皇太后又把勋贵给绑到自家战车上了。但是.郑靖业威力实太大.还有郑琰.这女人能量也不一般。这对父女如果想让池春华为后.绝对是大竞争对手
徐莹道:“不能吧?我看郑七没这意思。”
杞国公被这个呆女儿给急死了:“原来没有.现也该有了”苦口婆心地跟女儿分析.“娘子还没看出来吗?池家已经与世家同流合污了李神策与池惰之素来要好.郑七与李俊、顾益纯等关系密切.蒋卓把儿子送到了崇道堂.还要有什么?我把话撂这儿.就算她不愿意.这情势也到了这个份儿上了不能不防啊”
徐莹道:“阿爹冲我发怒.我亦无法呀?你有什么良策吗?”
“速速定下皇后人选”
莒国夫人怒道:“怪道郑七总说要广选淑女以定皇后人选.原来这儿等着咱们呢”
杞国公头疼地道:“你就不要再添乱啦依着我.赶把阿欢事情给定下来。”
徐莹有些慌乱地道:“这要怎么定啊?朝臣不答应。我不答应立别人.也只能……只能、只能不立别人。”立不了阿欢呀她大事上.一听父母、二听郑琰.论能力.她心里郑琰还父母之上.但是父母亲近就是了。
杞国公想了想.忽然双手一拍:“咱们怎么忘了还有圣人了?若是圣人乐意.又有娘子做主.勋贵大臣再响应.朝臣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徐莹皱眉道:“阿元还是个孩子呢.他不大懂这些。再说了.”为难地看了父母一眼.“我这一时气话说不立阿欢就不搬出昭仁殿.似有些不妥.还是不要让他知道为好。”
杞国公道:“顾不得啦、顾不得啦阿元是个听话孩子.好好说.他会听。还有荣安郡太夫人.也透一消息给她.她也不能说不行。当初阿元他真是选对了。”
徐莹还犹豫:“这个……不太好吧?”
莒国夫人道:“啧.有什么不好?你才是他母亲.宗法大义.有何不可?”
莒国夫人这话才是说到点子上了.萧复礼本身就是过继来.想把皇帝当好.第一条就不能“忘恩负义”。虽则徐氏有挟恩、挟势之嫌.萧复礼只要下限还.就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甚至朝中有人攻击.他还得护着“外祖家”。这.就是宗法。
徐莹不太愿意让钱氏萧复礼那里有过多发言权.还犹豫.杞国公与莒国夫人都催促着.又说:“旁人犹可.朝上自有牵制.奈何郑七是阿元老师”莒国夫人开始后悔:“真真是引狼入室了。”
徐莹只得答应了.又以嘀咕:“阿郑不像是那样人。”毕竟相识多年.也帮过她不少忙.徐莹对郑琰印象还是挺好。
杞国公夫妇只当没听到.让徐莹赶行动。
徐莹是对.杞国公家这回危机真不郑琰这些人身上——莒国夫人你都忘了得罪过什么人了吗?
郑琰正家里看三个儿子试校服呢。过了年就开学了.小朋友们可以正式成为小学生了.校服什么.当然要提前准备好了。
池惰之心情近来很好.一个男人.年轻时候中二一点、叛逆一点、扭曲一点.对什么家族荣誉啊、世家声名啊不意一点.这都很正常。但是.只要没有变态到底.随着年龄增长.中二属性总会减退一些.某些东西就会浮上来。对男人来说.传承二字.相当重要.尤其是看到自己基因扩散延续家族荣誉感也就随之升起了。所以他心情很好.甚至开心地每个儿子脸颊上亲了一大口.连亲三次.口水都要亲于掉了。
郑琰看他高兴.又让孩子们背上小书包:“配齐了我看看.合适不合适。”
小朋友们很乖巧地装扮好.粉嫩小脸被室内炭火烘得红扑扑:真好热啊tt
终于.无良爹娘看过瘾了.才让他们放下负重.一边玩去。
池惰之抹了抹唇上一抹小胡子.带着几分奸诈地道:“《氏族志》已经定稿了.正誊抄、勒石.只等正旦公布。杞国公家要担心死了吧?这些日子荣安郡太夫人又病了.圣人课都停了.你总有大半个月没见着圣人了吧?”
郑琰哭笑不得地道:“你有话就直说嘛。”
“不但是你.连楚、赵、萧课都停了.就为给圣人省出时间来看亲娘.皇太后好大方。”
“只怕不是皇太后.若是皇太后.她怎么也得先把我宣进宫去.好好吵上一架才会老死不相往来。”
池惰之道:“一样。”
“……”郑琰没来由有些难受。徐莹不愿疑她.她也不想与徐莹针对。
“事已至此.你我虽然无心.却不能一味示弱了啊若我是杞国公.”池惰之话音顿了一顿.“也要疑上一疑.于他们来说凡事总要多做些准备才好。于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咱们该示好都示了.人家不信.难道还要低三下四不成?李神仙.还真是个神仙”
郑琰被他后赌气口气逗笑了:“他是神.奈何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以往可不见有人出来与世家争皇后来。”
池惰之开玩笑地道:“夫人.你我也是世家了。”
郑琰问他:“现大半个朝廷人都觉得春华有一争之力.你是个什么想法?”
池惰之缓缓地摇了摇头:“不好。”
郑琰道:“我亦如是想。何况眼下杞国公家眼睛都红了.皇太后还是徐家人。徐九一根直肠子.我先示意以退.要是女儿再入了宫里.就是叛徒了。”
池惰之冷笑.心道.谁怕她?我不过是因为自家根基尚浅.朝中局势又乱而已。说来圣人倒真是个不错小郎君.要不是做了皇帝.倒真可以做女婿。
郑琰又为女儿犯愁了:“可春华年纪.正应选之列呀。直说不选?有什么理由呢?倒像是对阿元有什么不满了。现给她定亲.未免也太早了些。也没见到合适小郎君。”
池惰之看妻子着急样子.不禁安抚道:“李神仙想把水搅浑.徐九不会让他如愿。碍于你我.杞国公家也不敢把春华怎么样。只管置身事外好了.明天我与李神仙理论理论.他用了我当靶子.我要假作不知.岂不让他小看了去?”
且不说池惰之与李神策“算账”.郑琰却又接到萧复礼与钱氏透过怀恩传递出来消息:“救命.hld不住了”
钱氏是个灵醒人.徐莹把侄女儿往她跟前一放.让她评价.她心里就暗叫不好。徐莹问什么.她就只说:“圣人业已过继.他事情.容不得我插嘴。”又推病.再三作出不管样子来。她一向如此.所以杞国公家以为她知道轻重。眼下却又太知轻重了。
萧复礼与钱氏一样.也摆出一副不管了样子来。让杞国公家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往日喜欢他依旧.现却又怨起他没有主见来了。文学城
钱氏与萧复礼面上装老实.心里已经掀起风浪来了.郑琰许久未入宫.萧复礼一个老师都没见着了。还是萧复礼想出来主意.宦官是可以出宫.怀恩又是个外面有家业人.倒是可以出宫。萧复礼想怀恩是郑琰所荐.便托怀恩传递消息。
怀恩心里.是很想池春华做皇后.一来郑琰闺女对上徐莹吃不了亏.二来大家是一派.你好我好大家好。忙不迭送信去了。
郑琰听了宫里传来消息.一时无语.她对杞国公家倒没什么.唯独徐莹.人是略固二了一点.倒是没有坏心.处得也算不错。真要动手拆她台.也略不忍心。文学城
她不忍心.杞国公家却是忍心.钱氏与萧复礼那里计谋不成.皇太后系也急躁了起来.竟有些图穷匕现意思了。用莒国夫人话说就是:“打盹当不了死你宣郑七入宫.当面问个清楚她要应了帮阿欢.就是与你一心.把她这话传出去.从此你还待她如昔。她要不应.你也就死心了吧。”既然是竞争对手.不于掉也要逼退对方。
郑琰进宫就有了心理准备.没想到这回徐莹是真问了:“我要让阿欢做皇后.你愿是不愿.给我个实话.我不听虚.我也听不懂。”
你不一直都听娘家人主意么.怎么今天自己发威了?郑琰腹诽完了.脾气也上来了.卧槽.还要老子怎么装孙子啊?赌咒发誓我家闺女不做皇后?我跟池惰之都没明示暗示地表白这么多次仇旧恨.加上杞国公家还想拿池惰之当枪使.郑琰口气变得不好了起来。
“什么是实.什么又是虚?圣人是我管得吗?你这话我也听不懂了。你要直问我.我便说.你这事.难。也别让我劝谁了.劝不动”
徐莹气得脸都红了:“我一向信你.你何出此言?”
郑琰“哈”了一声:“实话实说而已。”
徐莹硬撑着理智问:“我只问你一句.你帮不帮阿欢做皇后?”逼死了她也没敢问郑琰是不是想让池春华做皇后.她怕听到不想听答案。
郑琰恨被人逼迫了.她就算原本不想.此时也不会痛答应.被人逼得退出.这名声可难听“那是你们事我不管”这个“不管”与以前说那些“不管”听起来完全不一样。
徐莹一阵头晕.伸手指着郑琰:“你你你你枉我信你”
郑琰不好指着她.却也说:“枉我信你还能想明白事儿。”受够了.真受够了.她承认与徐莹交往中是有利益考虑.但是一开始认识她时候也是真心喜欢她直爽性格.后来是有利益考量.却也没有亏过她。眼下事情一再忍让.对方反而趁势逼了上来.郑琰不想再哄着徐莹了。说她势利也好.说她眼看萧复礼长成不需要徐莹了也罢.反正她是不想这么费劲了。
猪一样队友哪怕你肯退半步呢?
撕破了脸反而好办了.郑琰觉得一阵轻松.夹中间她也难受。明知道徐莹此事不成.她也不愿意让这事儿成.哄徐莹她有负疚.支持徐莹也是昧良心。翻脸了正好.光明正大地办事儿去
两人掰了.都是有性格人。翻脸就有个翻脸样子.徐莹直想削了郑琰门籍.由于要走程序.目前没有办下来——却也不想要这个女侍中了.同样要走程序.还是没办成。郑琰与徐莹翻脸是个大闻.大到足以影响朝廷态势。不少勋贵家都重考虑站队问题了。大家都等郑琰反应。
池惰之那里是无所谓翻脸不翻脸:“皇太后.行尸走肉而已.你与她置什么气?别气坏了自己。”
郑靖业说一句:“你鲁莽了.”又添了半句.“也不算什么.凡事不可能置身事外就有好处拿。”
郑琰气极:“这有什么好处啊?”
郑靖业斜了她一眼:“不用再为个傻子劳心费力了。”
“甭管谁当皇后.都得请你做女侍中.帮她应付这个婆婆。”池惰之认真地安慰妻子。郑靖业听了直乐。郑琰袖子一卷.回去找人写折子去了。
郑琰与徐莹掰了.确切地说.是宫中传来消息.韩国夫人拒绝了皇太后要求.世家被打了一针强心针。同样.另一位与杞国公家结了大仇人.心思也活络了起来。
却说徐莹表明了要把昭仁殿交给侄女之后.真是谁也奈何不得她。这完全是因为她刷下限.动用了非常规手段.大臣们还要些脸面.萧复礼也要脸面.不能强迫她.甚至不好跟她讲理。
有一个人却没那么多顾忌。
周王太妃也是命苦.前半辈子被老公坑了一把.后半辈子死了儿子.过继个孙子还要被算计.后靠自己放赖.又有郑靖业等人不知道是万年难得一见地发了回善心还是万年难得一见地愧疚了一回.才让她抱着了个可心孙子。然而.与皇太后仇也是结下了。皇太后赞成.她必反对皇太后反对.她必赞成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周王太妃听到了郑琰与徐莹翻脸消息.心中十分意。说来她对郑琰不是没有些怨念.当时这丫头算是知情不报.后来郑琰多有补偿.也为她争取过利益.周王太妃怨气消了不少。这一回两人相争.比较一下.苗氏还是愿意郑琰胜出——她跟皇太后之间怨仇断无化解可能
不就是不搬出昭仁殿吗?我有办法如果郑琰与徐莹不掰.她还不好动手.现好了.郑琰必不会帮徐莹。
周王太妃当即就去找卫王去了:“这还不简单?皇太后嫁给先帝这么多年.皇帝庶子生了一堆.偏她只有一个女儿.显是没有生儿子命。要是她侄女随了她.到时候圣人无嫡子.一堆庶子彼此不服.又要生出事端来说与皇太后.先册她侄女或为婕妤、或为昭仪、或为妃.都行.生出儿子再立为皇后。昭仁殿.就让她侄女先住着呗。”
卫王心说.你别是伤心得傻了吧?又不好跟个死了老公没了儿子寡妇计较太多.只道:“荒唐昭仁殿是皇后居所还有.约定生子立后之事.根本是闻所未闻.亦未见诸史书真是乱七八糟”
周王太妃道:“不记不就行了?难不成你有旁办法请出那位皇太后?昭仁殿?我早住过了。到时候你们再推一皇后.让徐氏妃给皇后腾地儿。”
卫王被她这种儿戏态度给激怒了:“这是万万不可”
周王太妃没有说动卫王.出了卫王府却忽然生出悔意来:卫王一定不要大嘴巴啊这主意说出去就不灵了结仇她倒不怎么怕.只担心白白结了仇家而不能坏了杞国公家计划.那就不划算了。她急得不行.于车内直跺脚.害侍女问她:“娘子.有什么吩咐?”
周王太妃一顿.不知怎么地想到了老皇帝.当初他那样瞒着自己.也是怕走漏了风声了吧。越伤心.又落下泪来:“去池府。”
对了.她还有一个小朋友——郑琰。
郑琰听说周王太妃来了.心中非常奇怪.这位这些年都很宅.寻常不出门.这是要做什么呢?忙命摆茶果.又亲自迎了出去.却见周王太妃脸上很有些仓惶.不由问:“怎么了?”
周王太妃抓着郑琰胳膊进了门.附耳问道:“卫王这个人.可靠不可靠?口风紧不紧?
“?”
“若我能把徐九弄出昭仁殿.又将如何?”
郑琰连忙把她拉到内室.周王太妃也不矫情.一五一十说了自己计划.又说了自己担心.后问:“我看你家大娘就很好.你可有意让她入主昭仁殿?”
怎么一个两个都这样想啊?郑琰黑线地道:“这是国家大事.圣人是很好.我却不想日后女儿女婿拌嘴时候难说话。”
周王太妃略失望.又打起精神:“那我说——”
郑琰并不想执行这种计划.当然.这计划操作好了还是可行:“等一下.我邀几个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