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之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我想吃肉
郑琰:“……”
没错啊,小朋友又不能配个手机打11,也没有防狼电警棍让他们戴上,别提什么随身带着信号发射器,走丢了可以gps找回了,大喊大叫还不一定有人信。好像,也只有弄出暴力事件惊动官方了。
郑琰头一回发现,古代生存环境真是恶劣啊!
池春华今年算是八岁,自觉地有了长女风范过来安慰母亲:“阿娘不用担心,我们会小心照顾好自己。对吧,长生?”
“……”郑琰无语地把一双儿女给搂到了怀里。凶残就凶残一点吧,只要自己人不吃亏就行了。孩子还是自家好,一定要教好女儿,不能随便就被不知道哪里出来臭小子给骗走了,给她穿贵内衣!一定要教好儿子,不能随便就被不知道哪里冒出来丫头给赖上了,要告诉他宅斗可怕!
池春华还很感性地道:“我会照顾好阿娘和弟弟。”
“春华好乖~”
“阿娘~”
母女俩感动地抱到了一起。
池宪看着家里一大一小两个女人,很无奈地提醒:“阿娘,咱们明天还要早起入宫,今天早些就寝吧。”
————————————————————————————————————————
学年,崇道堂紧急追开了一门课程已是后话了,眼下京中大热闹就是皇太后与皇帝大正宫里亲切接见了许多亲贵和他们家小孩子,男孩女孩都有,年纪约摸都十岁以及下,与皇帝、两位长公主年纪相仿。
因郑靖业、池脩之皆得封侯,郑家、池家京中也勉强称得上亲贵了,郑琰便携长子长女前往,郑家是杜氏带着齐氏、李莞娘、林蓉三个孙媳妇,三人各携一、二子女。到了昭仁殿一看,好么,一群熊孩子,要多热闹有多热闹!
女人扎堆地方,热闹有如菜市场,小孩子扎堆地方热闹得像游戏厅!徐莹自是上首坐着,郑琰眼尖,踩进殿门就看到萧复礼与萧慎、萧淑和三人分别坐她左右两边略矮一点台子上,按次序萧慎还萧淑和之上,荣安郡夫人钱氏与萧慎之生母孙氏亦各有一座,却是孩子们旁边。
地下两排椅子,左边是安康大长公主等亲戚,右边是郑琰等贵妇。郑琰位置极靠前,也就是她亲妈杜氏能坐她上首了。莒国夫人位置比较奇特一点,左右两边都能沾上,却又都无法坐到上手。后还是落了庆林大长公主下手。
庆林大长公主儿子都长得挺大了,没有带过来,见郑琰带了孩子过来,顺手就把池春华给叫了过去抱着不松手。
徐莹笑吟吟地道:“你们娘儿俩倒是投缘。”
庆林大长公主道:“那是,我跟她阿娘就投缘儿,这丫头像她阿娘。”
徐莹看池春华年纪虽小也能称得上雪肤花容,想想她父母,就知她长大之后不会差了——忽然心中不太痛了起来。徐莹小心思,套一句不知道谁说话“皇太后之心,路人皆知”,就是想把娘家侄女跟萧复礼凑作堆,来个亲上加亲。平时不令萧复礼见其他小姑娘,尤其是漂亮,今天是她自己头脑发热,居然把许多人家孩子都叫了来,徐莹忽生悔意。
脸上还是挂着微笑,眼睛往下一扫,徐莹不太痛了。满座里就她等级高,衣服也是锦绣辉煌,她能穿戴女人任何服饰还不用担心逾制,却不如许多人穿得鲜艳。因为是寡居,徐莹再有条件,衣着上面也不能过于耀眼。像郑琰身着大红短袄缀着珍珠宝石,安康大长公主橙色长裙绣着大簇牡丹,徐莹就是穿得起,她也不能穿,给她奉上衣服无不要夹杂一些诸如褐色、黛色“老色”。
徐莹突然觉得日子过得没滋没味,见庆林大长公主搂着池春华,徐莹顺手就把喜欢侄女徐欢叫了过来。萧淑和只把眼睛往许多小孩子身上看——她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同龄人呢。莒国夫人因着位置,便池春华:“生得好,又伶俐,真是让人看了就想爱。”
杜氏、郑琰都跟着客气,也夸徐家小姑娘知礼。郑琰还说池春华:“也淘气,只有一条好,功课学得不坏。”杜氏嗔道:“我看她比你小时候乖多了。”
郑琰笑道:“可见天下母亲是一样,您觉着人家闺女,”指女儿,“比自己闺女”指自己,“乖,我也觉得人家闺女,”继续指自己,“比自己闺女,”又指女儿,“乖呢。”
庆林大长公主愣了一下,喷笑出声,笑指郑琰:“你做母亲人了,还这样淘气!谁家有你这闺女,天天逗得一乐,准能多活二十年。”
杜氏横了郑琰一眼,对庆林大长公主道:“还乐呢,没见过这么自夸!”又对徐莹道,“今日是来看两个小儿郎,现说小娘子们了。”提醒徐莹接见两个暴力小子。
安康大长公主依言带着儿子齐康,林泽妻子赵氏带着儿子林菁,两人听着郑琰绕杜氏正笑呢。闻言带着儿子站了起来,满屋女人们打量着这两个小男孩儿,交头接耳:“长得真俊呢。”、“有英武气概。”、“长大能顶事哟。”也有心中嘀咕小孩子手略黑,却也承认至少这样孩子能自保,回家也要教一教孩子什么。
徐莹把人叫来了,就得问一问:“听京兆回复了,总是别人说,当时情形究竟是怎么样?”
齐康、林菁你一言我一语地补充。
大过年,说起血肉横飞事情来,满屋子老弱妇孺一个害怕都没有。虽则有些名门出身夫人略觉粗鄙,居然也没有什么“脸色苍白、掩住樱桃小口惊呼”。某些暴力份子如齐康姨妈二十一娘还要问一问:“冲哪儿下手?”
齐康认真地告诉他姨妈杀人技巧,还自己脖子上比划了一下:“就这儿。”
郑琰心里一万头神兽狂奔,踩得心中花园不长草!
与两位小勇士对话不久就结束了,徐莹也来了一点兴致,又问了他们一些功课上问题。两个孩子都答得似模似样,孩子妈特骄傲!徐莹又给两人各有赏赐,是先预备好短剑。萧复礼一直认真地听着,这时候才说:“娘子有赐,我也跟着凑个热闹吧。”亦赐下笔砚等物。
齐、林二人拜谢,他们俩戏份就结束了。萧淑和坐不住,她跟齐康是表兄妹,算是熟人,便拉了齐康到一边嘀咕,林菁也被她顺手带上。又问两人:“街上好玩么?”
林菁道:“挤得慌。”你问这个要做什么?也想上街吗?你丢了肯定找不回来啊!别祸害京兆跟着丢官了。齐康也是一样意思,他知道这个表妹,没事还要生出些事情来,有事千万不能跟她提,不然她来了兴趣那就是传说中人间凶器——熊孩子!
两个男孩儿开始绕萧淑和,林菁说街上挤,齐康就说:“卖东西也不好,都不如内造!人还多,挤得一身臭汗,味儿可真难闻!”
萧淑和嘲笑他:“就你臭。”
林菁道:“街上人也臭,一个人还不觉得,人一多,满街都臭哄哄。”
萧淑和皱起了小鼻子。
——————————————————————————————————————————
这边小朋友言谈甚欢,旁人家家长和小朋友都松了一口气——萧二不好相处,不让自己陪她就好。
这时候,室内情势又是一变,萧淑和说话去了,萧慎呆坐无趣,又因姑母、姑祖母都下手坐着,自己虽不是直接坐她们上面,也略有不妥,不过是年纪小,不太讲究而已——也凑了过去。于是徐莹右手边略下位子就空了出来,当时徐莹左手边就是萧复礼,这个位置别人是抢不到。
徐欢已经被徐莹叫到身边搂着了,现又说:“大娘、二娘都去玩了,大郎到我这里来吧。”
卧槽!许多人都惊了!虽然徐莹意思挺明确,可像这样展示众人面前,还是头一回!莒国夫人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妥,虽然后位竞争会激烈——阿元确是个不错孩子——杞国公家也不是没有一争之力不是?
荣安郡太夫人坐萧复礼左后,郑琰正坐徐莹右边靠前位置,是个很近斜对面——就发现钱氏表情有些僵硬了。
一屋子女人开始心怀鬼胎,郑琰只作不知道,庆林大长公主见此情景,只笑着把池春华给放到腿上,又搂搂紧,宽大袖子把小女孩遮住了不少,又凑趣说徐欢端庄可爱。
徐莹又说池春华才是漂亮又聪明,又问萧复礼:“大郎看呢?”
萧复礼道:“池家大娘,先生之女,如我妹。又是同窗,自是聪明可爱。”
徐莹便提议给池春华加封,理由是池脩之立了大功,以后爵位是池宪,池春华也是池脩之孩子,怎么能没有表示呢?“可封作县君。”她意思也明白了,——只要别来抢皇后宝座,她能给池春华、池家很优厚待遇。
萧复礼欠身道:“娘子大方,我为人子,又何惜一纸封赐?”这种胡乱封女人恶习他祖父父末年就挺严重了,大家也习惯了。由着这母子俩把池春华给变成了县君。
座真没几个傻人,庆林大长公主笑着对池春华道:“今天就你得了彩头了。”心中却冷笑,徐九真是个白痴,一个县君换个皇后,搁你,你换啊?!这么早就树个靶子,生怕自己侄女死得不够是吧?你当这是小家小户过日子,爹死了妈说了算啊?皇帝娶妻,你以为政事堂不同意你娶得成吗?!
郑琰倒开心,真是赚了!首先,她一点也没有让闺女嫁皇帝打算,其次,池脩之也没这意向,后,池春华自己还懵懂中,根本没开那个窍。何苦让人说来道去?不如拿着实惠走人!皇后那是好当吗?徐莹真是她福星!
这场聚会,本是为了看两个小男孩儿,结果却诡异地与“皇帝终身大事”挂上了钩。朝野上下纷纷侧目,郑琰懒得理这些,她得忙着编教材,又要请教一些武师,还把于明朗妻子给请了来,请她教授小女生们一些实用打架技巧。
年开学,崇道堂多了一门课,师生都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改变,家长们对此格外欢迎,一些准备女孩子略大些就要休学回家学习家务和社交人,郑琰发函通报学期课程之后,决定多让孩子学一年,看看效果再决定要不要休学。崇道堂高级班,终于有了女生。
男学生也不大安份,猴还是乔君安,开学就找上郑琰:“山长,学生今天夏天能不能去考京城县考?”
郑琰笑道:“除了县考,怕还想接着考郡考罢?”
乔君安嘿嘿笑了两声:“学生这就是想去一展身手,也好让天下人知道崇道堂,知道山长威名。”
“谢了,你山长名声已经够凶了。”
“那——”
“明日让想考人都报名,先说好了,哪怕你们州考过了,学校功课先生们不满意,都不能说是崇道堂毕业!”
“那是那是,学生们要学还多着呢~”
郑琰忙着统计,结果,高级班男生全都要报名,郑琰索性宣布:“逢县、郡、州考试,学校给假。”又琢磨着开考前辅导班,还摸着良心问自己:这样会不会太凶残了?
就郑琰忙活着她那越开越红火学校时候,萧复礼生日又至。他生日比较早,正春天,与郑靖业生日倒一个月。今年是他十一岁生日,小男孩发育比小女孩略晚,还没开始抽条,但是营养好,倒也健康,脸上别有一股沉稳味道,郑琰看着十分欣慰——孩子长大了啊。
萧复礼生日过得还挺不错,由于狄人短时间内无法大举进犯,边境也很安宁,萧复礼心情挺好。
不想过完生日,徐莹就提出:“圣人已经十一,也该考评淑女,为立皇后了。”十一岁并不大,但是考虑到先媳妇儿是个细致活儿,挑选个两三年也不意外,皇帝婚礼准备工作也要个一年半载,现提这话也不算太早。
事情坏就坏徐莹心思大家都知道,卫王首先提出反对:“边境才刚刚安宁,圣人不该只顾自己私事。”开个毛玩笑?!你说谁是皇后就是谁啦?简直不把我们放到眼里!他对这个侄媳妇并不是特别满意,当年徐莹跟萧令先之间爱恨情仇两人都有错,但是许多人眼里,单就夫妻关系而言,徐莹要负很大责任。卫王就是这许多人之一。
徐莹却说:“边境已经安了,天下也风调雨顺,还要怎么样才不是只顾自己私事?先帝时天灾**还少不了纳妃呢,阿元娶妻就不行吗?”
政事堂则是无可不可,反正萧复礼年纪还小嘛。
由此,萧复礼皇后人选争夺战,开始展现世人面前。
徐莹与卫王死磕,两人一个身份高,一个辈份高,谁也奈何不了谁,直到荣安郡太夫人钱氏生病。卫王有了借口,钱氏毕竟是萧复礼生母,没道理生母病了儿子却要欢天喜地热闹相亲。钱氏病了,此事还是暂缓吧。
徐莹道:“兴许听到喜事,病就好了呢?要我说,早些定下来是正经。”
卫王道:“皇家又不是民间,还冲喜?把皇后、一国之母当成什么啦?”
两人僵持不下,凡是自觉有可能一争人,都放下心来看热闹——有卫王顶着,徐家事儿一时半会儿成不了。又有机灵,已经开始琢磨着走哪些关系比较好了。郑琰表现分明是退出争夺战,那么……
作者有话要说:皇室早婚挺正常。汉昭帝那个小孩子过家家就不说了,其余如汉平帝等婚龄也很靠前。世家中也有很多早婚,十二、三岁结婚神马,毫无压力。
奸臣之女 229拉锯磨牙事
从“选后风波”中脱身而出,郑琰乐得隔岸观火。徐莹和卫王吵得再凶,退一万步讲,那是人家家事,不管双方互喷得有多凶残,人家也是一家人,换个人大概就不是这么好说话了。
当然也有没办法置身事外,比如一些被拉住了评理又或者必须出来表明立场又或者需要掠阵人。第一个逃不开是卫王亲戚们,卫王亲戚,几乎与萧复礼亲戚重合。卫王因是皇帝现存关系近又辈份高男性长辈,皇帝要结婚,他出于义务也要说上一说。然而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如果徐莹死咬着“父母之命”,卫王也不能全然理。
卫王妃世家出身,又执掌家务多年,这件事情上反而比卫王看得清楚,她劝卫王:“你就是争下来了又如何?徐氏女不为后,换一个人来,做了皇后还是要向皇太后叫一声母亲!皇太后因为立后之事不如意,难免会迁怒于皇后,一个婆婆,就是不刻意,想为难一下儿媳妇也太容易了!孝字大如天,便是圣人,心里心疼皇后,也不能为了皇后与皇太后不和。你还能一直给皇后保驾?你护得了吗?女人家事,你不懂。”
卫王“不经世事老天真”,虽然认同卫王妃说得有一定道理,还是坚持已见:“那也不能由着她胡来!天子无私事!”
“母亲也管得儿子娶妇!”卫王妃也一肚子火,她不喜欢徐莹意见,几次三番装作没看懂徐莹暗示,然而她娘家却也有意竞争皇后之位。卫王妃不看好皇后位子,又不能对娘家也继续装不懂,劝了娘家也不听,正烦着呢。
卫王手一摆:“跟你妇道人家说不通!”把卫王妃气了个倒仰,这么些年里里外外都是我操持,还说跟我说不通?卫王妃难过得要命,便与萧深诉苦。萧深对嫡母感情挺深,劝慰着卫王妃:“阿爹身其位,总不能眼看着圣人婚姻不谐。当年先帝与皇太后就够闹腾,阿爹难道愿意看着昔年事情重演?阿爹这是遇上事心里烦,并不是对阿娘不满。”
卫王妃试泪道:“眼下如何是好?那是个光灿灿后座,轻易怎么肯让?一碗饭摆到个饿肚子人面前,你要怎么说服他不吃?饮鸠解渴人都有,何况皇太后自恃是长辈,并不觉得咽下去是毒药?”
萧深想了想:“儿与阿爹说去。”
萧深找到卫王时候,卫王正愁苦得非常没形象地揪自己一头毛白!卫王这个人,本身就是乐于风花雪月,论起政治素养来,比他哥老皇帝差了十八条街不止。他这纯是赶鸭子上架,遇上难题很难解决,连一惯保持风度都不要了。毁形象事情被儿子看了个正着,卫王非常尴尬,飞地扒扒头发,自觉整理得整齐了,咳嗽一声,严肃地道:“有事?”
萧深看他爹头上呆毛凌乱,忍笑忍到内伤,还得装作没看见:“刚才见了阿娘,听说了……要为圣人聘皇后事。”
“人还没定呢,聘什么聘?!”卫王很生气。
萧深道:“此事儿也听说了,阿爹这么与皇太后僵持也不是件好事。无论后结果如何,皇后都难做,也伤了和气。”
卫王难得豪气了一把:“这事绝不事由着她胡来!杞国公家家教,看皇太后就知道了!”完全忘了他曾经说过,徐九虽然泼辣,但是有自知之明,不干政。
萧深道:“皇太后与亲王争吵,莫要让朝野看笑话才好——徐氏本非名门,皇太后由藩王妃而为太子妃便已吃力,自为皇后以来,又屡与先帝争执,可见是不行。然而如果徐氏已是皇太后,圣人婚事她能做得了主,阿爹不得不忍让一二。能和和气气地解决好——阿爹不妨寻杞国公说话。”
卫王眉头舒展开来,竟有几分坚毅样子:“就是这样!”又夸奖萧深,“还是你看得明白。”拔腿就要去杞国公府。
萧深不得不拉住卫王袖子:“阿爹,登门访客,还是换身衣服梳洗一下为好,您不是去吵架。”
萧深说完就谨慎地告退,卫王坐妆台前才发现自己一头呆毛凌乱!我去!老子形象!
——————————————————————————————————————
门上报说卫王殿下来访时候,杞国公与莒国夫人也商议皇后事儿。
皇太后和卫王大战,第二个逃不开是杞国公家,皇太后是徐家女儿,又想立另一个徐家女儿做皇后,说跟杞国公家没关系,猪都不相信!
杞国公还真有这么样一个想法,外人看来,徐莹与萧复礼处得是相当不错,也是母慈子孝。徐莹对萧复礼也是关爱有加,对萧复礼生母钱氏也没有刻意排挤——当然钱氏也很识趣。这样一种情况下,亲上加亲,又有何不可呢?
杞国公心里,他母亲是公主,妻子是郡主,女儿是皇太后,给儿子们娶媳妇门第也不算次了。虽则世人婚姻重世家,杞国公家早还是襄城侯时候已是京中不错人家了,否则当年齐国大长公主也不会下嫁于此。世家又如何?眼见也已经露出衰败迹象来了,没道理皇后位子就必须是世家,不是吗?如果自家孙女儿再被立为皇后,那也是对家族一种肯定。
他吸取了女儿教训,打定主意之后,就与妻子刻意培养孙女儿,希图培养出一个合格皇后来。
眼下勋贵土鳖势力有所上升,世家势力有所下降。徐莹是皇太后,杞国公家禁军中也有一定势力,好好操作一下,徐家女为皇后也不是不可以。难就难这个“好好操作”上了,操盘手、执行人水平不够,再好计划也要受磨难。
杞国公计划里,好好培养好了孙女儿,各项都达标了,往宫里一放,徐莹跟前了,好歹能跟萧复礼混个脸儿熟。当然,皇后这个位置竞争还是很激烈——至少是世家都觉得自家孩子足够好!
可皇帝也得讲究孝道不是?皇太后与皇帝母子之前相处融洽,萧复礼这里至少不会反对,再就是看朝中情况了。除了世家,土鳖们条件都不如自家有利。
杞国公正与莒国夫人说:“既然韩国夫人无意于此,郑靖业那里就用担心使绊子。李幼嘉听郑靖业话了,韦知勉自己还不清不楚呢,李神策一人无能为。”嗯,李神策已经是宰相了。
莒国夫人道:“若是郑靖业父女赞同阿欢,非但朝中顺利,便是圣人那里也好说道——郑七总是圣人老师,圣人也喜欢她。”
“可是卫王——”
莒国夫人与卫王是族兄妹,她把族兄骂了个半死:“他不务正业了半辈子,家事全交与王妃,他知道个张三李四?现又多管闲事来!或者我竟去找皇太后,让她就直接跟卫王提了阿欢,看卫王能说出什么来!”
没错,皇后人选目前还处“大家都知道皇太后心思,但是就是没一个人直说出来”境界。卫王只当不知道,却又故意阻挠。莒国夫人也是萧氏女习气,直接耍起了无赖,她倒要看看族兄有没有脸埋汰族妹孙女。
杞国公道:“事情还没定,说出来,阿欢如何做人?”
“不说,难道人家就不知道了吗?”
夫妻二人正商议着呢,卫王来了。杞国公道:“先听听他是怎么说。”
————————————————————————————————————————
卫王形象还是很能糊弄人,一派君子风范地先问妹妹、妹夫好。杞国公夫妇也忍气与他打招呼,莒国夫人道:“什么风把阿兄给吹了来了?”
卫王认真地道:“歪风。”
杞国公心里咯噔一下,只听卫王道:“咱们就明着说吧,圣人年方十一,正要一心向学时候,皇太后何以此时便要为圣人择定皇后?又传言意嘱于杞国公家孙女?”
杞国公打着太极:“是么?我却是没听说,谁说要定我孙女?”
卫王听出这话不对,他也不傻,顺着就道:“这么说,贤伉俪也觉得此事不妥了?也是,皇后该是世家女。”
莒国夫人不干了:“皇太后也不是世家女!也做得皇后,做得太后。实话说与阿兄——为何我孙女不可?世家也不见得有什么强,整日端着捏着,看着就气闷。《氏族志》也是人定!”
“别说你不知道先帝还想过废后!”
杞国公也不开心了:“殿下,息怒,娘子,好好说话。除了一本《氏族志》,殿下还有别反对理由吗?”
卫王道:“看来,贤伉俪是知道此事?那咱们朝上理论吧。”
杞国公连忙拉住卫王,低声下气地问:“总要让我死个明白吧?这孩子为什么不行呢?殿下又看中哪家闺秀了呢?母仪天下,看是孩子德行,不是吗?”
卫王心说,看皇太后那德行,我能放心吗?话不投机半句多,卫王拂袖而去。
莒国夫人也卯上了:“我就不信了,这事还能听了他!”风风火火准备着礼物、准备着车马,她开始走亲戚。宜和大长公主姐妹那里是攻略重点,这两位辈份同样很高,还是卫王亲妹妹。又有,她还准备了大量礼物,准备送给杜氏和郑琰等人,方便为她游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