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奸臣之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我想吃肉
徐莹道:“草稿呢?我看看。”邀郑琰一起来研究。
郑琰到“为小人蒙蔽”时候,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不就是明指着萧十七亲小人远贤臣,是个昏君么?徐莹干脆把任务都交给郑琰了,郑靖业等也不作声,他们发现了,跟卫王用同一个波段去想问题,那是找虐。除非残暴到把卫王也人道毁灭了,不然你就绕不过他去。不如把他交给郑琰来对付。
郑琰很接过任务来,颇为和气地道:“先帝毕竟是殿下侄子,且圣人登大宝,也不宜总是纠缠旧事,要把眼光放长远,凡事往前看。”
卫王放松了警惕:“这个总要改一改,先帝固然有不是之处,提两句也无妨。”但是不要通篇都是骂他啊!
郑琰赞同地道:“正是。这是圣人诏令,不是先帝。当述圣人之志,您说呢?”
“这才像话。”
韦知勉这又蹿出来搭梯子了:“那要怎么写?”
徐莹一挥手:“你们商议去吧!韩国夫人代我去听一听!”丢一个眼色给郑琰:接着忽悠老卫王。
郑琰眨眨眼:收到。
卫王一想,也成,没了皇太后身份压着,论起来他为尊,总能为萧令先争取到一些什么,不然由着萧令先被骂,皇室脸面尊严就要降档了,这样不好,很不好!
郑靖业又奏请把萧复礼带去旁听:“圣人既已登临,也当开始熟悉政事了。先帝是圣人之父,这样大事,圣人也该参与其中,圣人亲政之日,方是臣等功德圆满之时。”
徐莹心道,刚才就是拿阿元来说事,把他带过去也合适。把萧复礼小手交到郑琰手里:“我把大郎交给你了。”
郑琰低头对萧复礼一笑,应了徐莹。
————————————————————————————————————————
先前一群男人争来争去没有达成一致,进行不下去了才找徐莹,现要再商议,他们依旧是僵持,唯一变数就是郑琰。卫王只肯让郑琰多说两句,沈晋这样想说话他都死咬着“子不议父”,又拿郑琰说“向前看”、“圣人之诏非先帝之诏”来堵沈晋嘴。
郑琰抱着萧复礼看了半天笑话,萧复礼年纪小小,小身子软软,比起自家儿女来又硬实一点,抱起来很舒服。
等卫王问她:“你说呢?”郑琰才开口道:“为国家计,为圣人计,当先安抚臣民。乱子是梁横惹出来、是不当括隐惹出来,就要有一个说法,让臣民有个主心骨。告诉他们,圣人会怎么做,不会怎么做,知道圣人是个宽和好人,臣民才不会慌乱。”
卫王被忽悠得很彻底:“就是这样。”
“既然如此,少不得要提两句先帝,至于梁横,他也配出现这样诏令里吗?”梁横从来都不是问题,有问题是他理论,现他理论实践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驳斥理论就好,不用帮梁横刷存感了。
卫王道:“就是这样。”不光彩东西不要提得太多啦。
郑靖业与顾益纯交换了个眼色,一人抱着一盏清茶,热热着暖着手,笑得不要太温暖。看郑琰忽悠人神马,真很有喜感啊!
“君诏令,也要有教化之用,让臣民知道礼义廉耻,对吧?”
“对。”
“圣人还未亲政,这诏令,其实不是圣人写,这大家都知道。诏令写出来,其实也是宗室长辈、朝廷大臣对圣人期待。借一纸诏令写出大家对明君企盼,不是吗?”说完跟萧复礼对视,眼睛里满是期待与慈爱。
简直太对了!卫王又恢复成了那个儒雅闲王:“就是这个样子啊!”
郑琰笑道:“这不就结了吗?”
“那你说要怎么写呢?”
众人心里神兽狂奔,特么这样就把卫王给忽悠了啊!郑靖业闷笑,让他哄卫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他排名卫王之前,去哄卫王不太合适。果然,放手给郑琰是个正确选择。
众人瞩目之下,郑琰给他们上了一堂作文课,她列了大纲和要点来写政论文。此时没有兴科举,没有专门策论课程,也没有写作指导参考书,写作文全凭老师教经验与自己悟性。
明确以小人代替梁横,萧令先就是先帝,萧复礼自称为朕,之后列要点。
首先,开宗明义,表明萧复礼立尘朕顺天应命,当爱民敬天,不为独夫】。什么是独夫呢?没错,她引用了孟子。继而写道,要充分展现了萧复礼小朋友崇高道德情操。
其次,总结萧令先失败经验。借萧复礼吸取教训反省之口,说出对萧令先批判所以,萧复礼要,这也是向大臣们表明了立场。
再次,重申了权利义务关系,表明皇帝有权利也有义务,君权并不是不受限制,这却是郑琰上一封奏疏君臣父子关系变文了,这里不做详述。后面又扩充为反之,谁做得不好,就要,警告某些人克制,不要挖国家墙角。同时写了对狄政策,如果狄人要和平,老实了就跟他谈,如果不乖,打到乖为止。国家保护边民不受侵害。
后,郑琰引用了名句指出,萧复礼要做这样一个好帝王,希望大臣们劝谏他、百姓们督促他,共创一个和谐美好时代。
条理清晰,还引用了穿越二十年都还能被记得名言警句,实是一篇范文。这篇文章明确提出了民本思想,完整呈现了这个时代士大夫对于皇权看法,还充满了辩证法色彩。实值得背诵。
卫王就看着她一条一条列了题纲支好骨架,然后题纲后面扩充添血肉、糊皮肤。郑琰写一句,他赞一句,后成形一篇论文。特么还是把萧令先给骂了个体无完肤,从昏君变成了独夫民贼,卫王还要赞一声好!
诏令写完了,谥号也出来了——幽。蚤孤铺位曰幽,壅遏不通曰幽,动祭乱常曰幽。
简直惨不忍睹!韦知勉捂上了眼睛,李神策无奈地撇撇嘴角。
写完了,郑琰还给萧复礼作了简单讲解。简单地说,你要让别人给你干活,就要给人家发工钱,不能不管别人死活。
袁曼道见卫王已经被忽悠了,也是觉得郑琰这篇文章做得恰到好处,也是担忧:圣人年幼,皇太后过问政事已成定局,本来皇太后也好忽悠,现又来了郑琰给支招。这……袁曼道还算开明,不好说什么“牝鸡司晨”,却也不乐见其成。
他试探着道:“夫人已述君臣父子尊卑不可乱,则如夫妻何?如男女何?”
郑琰一愣,发现袁曼道是认真,沈晋等人脸色略微妙:“妻者齐也,以奉宗祀。先帝虽嬖于内宠,这个,说出来不太好吧?添上也行。”提起笔来,刷刷地又添上了!
卫王真想抽袁曼道,郑琰写完了,摸摸萧复礼小脑袋,带他去见徐莹了。卫王哀声叹气拿起草稿来细看,越看越不对劲,迟疑地看向顾益纯。郑琰打草稿,用是行书,越看越像顾益纯写。
李神策摸摸鼻子:“誊抄了发吧。”
一路上,郑琰不免又把这一条给萧复礼再讲一回,灌输男女平等思想:“把女人当对手男人,一定是外面争不过人家孬种,无能只剩下抱着男女之别沾沾自喜了。外面越无能,回家越威风。无耻!大郎敌人那边,”伸手指北,“千五百里之外,双鹰王正厉兵秣马,等着践踏你家园,抢你土地钱粮。”
特么回来还跟徐莹汇报:“谥号定了,诏令也写好了,放心吧。只有一事,大郎该定个先生开始读书了。”
作者有话要说:幽字很贴切啊!这么看来,萧令先跟周幽王一样了?
ps:近看了几篇很好hp文,手痒了,肿么办?





奸臣之女 188孩子长大了
“阿——凉——阿——凉~”一个小粉团子裹成个大球,榻上跌跌撞撞地走着,时不时软一下脚,跌坐下来按着被厚袜子裹着胖脚丫努力站起来,接着往亲娘怀里奔。
无良妈笑得拍桌打凳,就是不去接他,还恶劣地道:“来呀来呀,你来呀~”
这一对无良老妈苦逼娃就是郑琰跟她儿子,小东西已经一周岁多了,同样没有抓过周,同样长得活泼健康。池家小团子目前还没个大名,只有一个小名叫长生,取个吉祥意思——据说,大名起得晚一点比较好,这样阎王那本户口簿上能够晚登一点名字,小孩子不容易夭折。近因为父母长辈都很忙,与同胞姐姐一起被放到外公家里由一群表嫂们照顾。
好不容易等郑琰忙完了大半事情,闲下来回到娘家接孩子,接孩子也不是抱了就走,还要联络一下感情。道具就是这个可怜粉团子,大家一面看他跌跤,一面笑,一面八卦,好不欢乐。连他那三岁小姐姐,也拍着手给他加油:“过来过来,长生过来。”就是不肯搭一把手!简直坏透了!
照顾两个孩子这段时间里,李莞娘出力多,现也伤感,非常不忍心看粉团子继续跌下去,伸手把他抱了过来:“他还小呢,长大些再学走路罢。”于薇看她这个样子,也低下头去。谁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了呢?不管是郑家还是李家,都没有不孕不育基因,李莞娘不管是娘家还是婆家都是子孙兴旺,可就她没个信儿!一年两年,三年五年,郑家能等。再拖下去,李家得先不好意思了。
方氏揽过池春华,郑家风水很怪,这一代和上一代到目前为止就只有池小萝莉一个女孩子,自然是万千宠爱。方氏习惯性地不多话,拉着小萝莉手,拨弄着她胖手腕儿上金镯子缀小铃铛。
郑琰张了张嘴巴说不出话来,她想说郑家多子多孙,只要他们之间感情好,生不出就生不出,侄子多得是,过继一个也行。然而,支持李莞娘说起来容易,却不知要怎么面对郑德良了。虽说生不出孩子不一定责任谁吧,现大多数人是怀疑女方。她话说出来,恐怕还要让上至父母,下到侄子一起不好反驳。
林蓉抱着李莞娘腰,齐氏终于问道:“你们都想了什么办法?”
方氏伸手捂住表妹耳朵,虽然小萝莉才三岁,可这样话题本来就是非礼毋听。
郑琰也十分关心,很努力地逼问:“咱们从头捋一捋,别哭!说!”方氏捞起表妹,拎着表弟,顺口道:“我带他们换衣裳。”齐氏硬忍住了,接过池小正太:“小心些,我帮你带一个。”
于薇怀疑地往池小正太裤子上看了一眼,池小正太就未知情况下被栽了个尿裤子罪名。他还不状态呢,正伸着手要他娘抱抱。
郑琰意思意思地摸摸他脑门儿,亲了一口,果断把他交给方氏带走了。
李莞娘不得已,复述着夫妻生活,还好,留下都是熟人。
……儿童不宜话题略过……
卧槽!你不会是……一直都是反着算吧?前七后八,它是安全期啊!
女人们惊呆了!这么多年了,早两年前就很着急地想各种办法、求各路神仙,特么怎么没有人跟她细讨论这个“安全期”问题吗?不对,阿莞你个二货,你怎么能把常识给记反了啊?!
于是,大家都以为这是个常识性问题,李莞娘羞涩又含糊地说一句她会算之后就带过去了,谁知道就这常识它还出了问题。坑爹是,据李莞娘交待,为了增加受孕机率,她勒令丈夫严格按照“她概率高日期”来造人。这种把安全期当危险期行为,分明是缘木求鱼。
根据此时传统做法,出现了不孕这种情况之后,大家并不是十分关注这个方面问题。很多人会拜神,杜氏就为郑琰拜过,也有些会看医生——是从男女双方健康角度来看。如果再着急,就会弄各种偏方,什么神神道道都来了,喝符灰水都有。喝符灰水时候人家也会交待一个使用时间,奈何对于含蓄国人来说,xx相关用语会用些河蟹词来替代,而不是用精准医学用语。李莞娘就理所当然地理解反了!
窝勒个去!一群女人面面相觑,脸上似哭似笑,这是怎样一个大误会啊!
郑琰神色古怪,安全期算法只能减少/增加机率,并不是百分之百,这样都能避这么多年,也许是还有其他原因。但是,总归是一个好兆头。
李莞娘自己也想吐血:“怎么就弄成这样了啊?”
“你还问别人呢!”郑琰恨得戳她脑门儿,起身拍了拍裙摆,木着脸道,“我得回去了。”她是不知道要用怎样心情来面对这一对二货夫妻!李莞娘是个一根筋,难为郑德良也跟着她闹腾。
————————————————————————————————————————
带着女儿、捞着儿子,坐烧了炭盆马车里,暖暖和和地回家了。春华双手拽着郑琰袖角:“阿娘,咱们什么时候再看外婆?”仰着张小脸,跟郑琰看了个对眼。郑琰笑道:“你喜欢外婆?”
“嗯啊!”
“喜欢外婆也要回自己家啊。”
“哦,我没说不回家,我说,什么时候能看外婆?”
“嗯,过两天。”
小丫头腾出一只手来,曲了两根手指,认真点头:“好,两天。”
丫头,你一定不知道什么叫约数。
得到满意答案小萝莉开心地戳她那又睡着了弟弟胖脸:“过两天又能见外婆了哟,你开心吧?”其实小萝莉自己也很开心,她有许多侄子供蹂躏,玩得不亦乐乎。而自己家里,只有一个弟弟可以玩,虽然弟弟也很好玩啦,不过……人多热闹嘛。
池小正太小脸被他姐戳得一凹一凹,睡梦中皱起了小眉毛,嘴巴撇一撇,好像要醒。池小萝莉心虚地收回手指,小脸上又挂上了可爱笑容,一副“我什么都没看到”样子。看得郑琰扯起她两边脸颊拉了又拉:“还学会装蒜了你!”
池萝莉扑到郑琰怀里撒娇:“我也疼弟弟。”
考虑到你刚才行为,这句话真是一点说服力都没有啊!郑琰戳戳女儿脸。
到了家里,叶远大门上迎候,目光含蓄又热切地看着两位小主人。哎呀,池家有后了,都很健康哩!收回目光,跟着郑琰进屋,向郑琰汇报:“今年庄子上粮食都收了上来,并没有送去折卖。”
郑琰道:“这样做很对,除开留下一些酿酒,其他都入库存好。酿酒事我等会儿就办,你去点人,要!”
叶远不明就里:“过年酒,已经开始准备了。”萧令先死冬天,现葬事都过了一半了,也到年了。虽然死一个皇帝不能大肆庆祝,年货还是要置办。作为一个合格管家,叶远自然不会忘记准备过年,尤其是男女主人都有事要忙,而小主人还很小时候。
郑琰道:“再多酿出三、四十坛来,酿好了密密地封好,你把家里地窖再清出些空来。”
“委实清不出来了。”到了年底了,穷人是年关难过,地主们就是各种丰收欢,家中仓库堆满了民脂民膏。
“这样……也先酿着酒,家里放不下,叫阿肖带人押车放到北边儿宅子里存着。”那一处是郑琰陪嫁房产,比现住地方还要宽敞,地理位置也靠近大正宫,库房地窖自然也大。
叶远不知道郑琰为什么要急着酿酒,但见郑琰有这样准备,还是认真执行去了。
郑琰估算了一下,连年对狄作战,虽然已经议和了,国内战略资源还是消耗了不少。又有,前面一连几年收成了不是特别好。两样加一起,粮食就比较紧张,为了缓和这种压力,也是为了做出姿态来,政事堂近可能要禁酿酒以节省粮食。这个禁令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解除,当然要先做些准备了。这是她猜测,不能四处宣扬,只好自己心里有数。
叶远退下,阿肖又来:“娘子,裁缝来了。”
“唔,叫他们进来吧。”
因萧令先逝去,近期都要穿些素服,郑琰原本准备冬衣颜色未免鲜艳,当年老皇帝驾崩时候丧服已经不能穿了,现穿是临时赶制两套衣服,因丧期事忙,一直就凑合着穿了。如今略闲了,当然要做几套精致些衣服。
池家用裁缝是京中有名有号好手,一个师傅带着两个学徒,取了一家四口尺寸,便请郑琰示下要什么样衣服。郑琰已有腹案:“我与郎君只要暗纹,大郎与大娘不能太素也不能太艳。样式不用过于别致,袖口都要收得小一些。”
裁缝又问了料子,说三天之后先交每人一套,其余要十日后才能取:“先帝驾崩,做衣裳人多哩。京里宗室比往年都多呢,他们得穿孝,又想穿得好些,要做活计就多,小老儿生意比往年都好。累哩。”
郑琰道:“别人我不管,我那一身儿,明天就要见到,我进宫得穿,加你两倍工钱,给我赶出来,郎君和两个孩子,你可三天后交。”
老裁缝想了一想,点头道:“成,小老儿回去连夜赶制,赚夫人几个辛苦钱好存老本儿。”
郑琰道:“那就紧着做吧,一并挂账,过几天你来府里一并结账。”
这一天,池脩之回来得略晚,脸上略有倦意。
郑琰道:“你怎么还这样忙呢?李神仙掌鸿胪时候,应该是井井有条,难道他走了还坑你一把给你个烂摊子不成?”郑家池家跟萧令先都没有什么了不得亲戚关系,早就不用按点儿跟着哭了,池脩之现要接手鸿胪事情。
池脩之道:“不是他,是北边事儿。”
萧令先死了,天朝死了一个皇帝,按照规定要周知各藩属,由于空间距离遥远,这里面有一个时间差,京里丧事办得差不多了时候,还要有一个小高-潮,这就是接待各吊唁使节,池脩之正做这项准备工作。
今年这项工作尤其重要——刚刚议和完狄人也会派使节过来,没人能够保证他们不会趁此机会做出些什么来。打仗是不会了,打嘴仗是少不了。
郑琰摸摸鼻子:“他们也就嘴硬罢了,尤其是现,天寒地冻,他们不想打呢。”
池脩之笑笑:“孩子们呢?”
“都接回来啦,你先洗脸换衣裳,等他们来了,你又不得安生了。”
池脩之答应一声,衣服将将换好,池家两个乱神就一块儿来了。池小萝莉声音软糯:“阿爹~我好想你啊~”胡说,明明白天还想着要去外婆家当大姐头!
长生小朋友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只好榻上跺着他小软腿以增加效果:“阿爹阿爹阿爹,想想!”
池脩之一手抱着一个:“今天有没有很乖?”
“有!”萝莉抢答。
池长生咬咬手指头,果断地跟着点头,虽然他是听不特别明白啦,不过这个时候点头准没错。
郑琰心说,叫你们乐,吃饭时候我叫你们哭!
与所有正常小朋友一样,这两个含着金汤匙长大孩子也有挑食毛病。池长生现正断奶,尤其可怜!池春华不喜欢吃青菜,池长生现只喜欢吃奶,坐桌子上,看着自己面前每餐固定一碟青菜,小萝莉一张好看小脸皱成了包子样。小正太则用一双水汪汪大眼睛渴望地、不含任何其他色彩地看着他母亲,咳咳,胸部……
池脩之支起手肘撑着额头,脸对着桌子闷笑:“别逗孩子了,给长生换牛乳粥吧,”米糊糊里掺着去掉腥膻味牛乳,小正太还是肯吃,“春华,你至少要吃半碟菜。”
小萝莉用一种“你很坑爹”谴责目光看着池脩之,抗议道:“我又不是兔子!”老子历经千辛万苦爬上食物链顶端可不是为了吃素!
郑琰幸灾乐祸地道:“叫你护着他们。”语毕,把脸一板,两个因父亲好说话而想哼哼唧唧孩子马上乖乖坐好。池小正太被他娘抱怀里,一小只胖手已经很不良地摸上了不该摸地方,现又乖乖缩了回来。池小萝莉苦逼着低头咬青菜。
池脩之心疼地看着儿子:“他还小呢,你要是不方便,咱们也不是养不起一个好乳母。”
“别说一个,就是十个也养得起。丫头那时候你就嘟囔,现又来了。”郑琰坚持让儿子断奶,不吃母乳孩子容易不健康,但是长时间吃母乳孩子也会不健康,那么长时间了,奶水里营养已经不多了,必须吃饭才能补充。现还只是一半母乳一半吃饭呢,顶多再过一年,就要彻底断掉。
池脩之闭嘴,孩子问题上,男人总是很难争得过女人。
两个小孩子委委屈屈地吃完一餐饭,好吧,也不是特别委屈,青菜之后池小萝莉吃到了喜欢吃鱼丸,池小正太也吃到了有奶香味米糊糊。吃饱之后,两个小家伙就开始点头打瞌睡,正合了父母意。郑琰今天有事情要跟池脩之商量。
————————————————————————————————————————
“春华这都三岁了,这两个月忙我们都没留意,是不是要给她开蒙了?以前都是我胡乱教着她认字识数,现可要立起规矩来了。”
池脩之摸摸下巴:“她还略小,要不开春再说?”
“不是让她现就读书,咱们这几个月也要打量打量了,开春暖和了,先生拜好了,就送她去读书。”
“也好,你有什么合适人选没有?”
“我也是才想起来,这丫头要跟儿子一样教,女儿教不好,要命日子后头呢。”
池脩之不知道想起了什么,认真地道:“好!”顿了一顿,“咱们以后会有很多孩子,找个有真学问人,就供奉家中吧。”大家族里都有族学,世家是如此,有些世家自家资源过剩,干脆就是自家人教自家人。池家原是世家,圈养老师事情很拿手。
“嗯。你也留意一下。”
“这还用说?说起来圣人也该延师入学了吧?他以前没读过书,现都六岁了,再不读书就晚了。”
“我已跟太后说过了,要怎么办,就看她了。圣人到底是她儿子,我插手多了可不好。”
也不能不管,池脩之默默地想,皇太后那点儿能耐,实让人担忧圣人成长。“这还是要政事堂来定,皇太后……面子上事罢了。”
“那也得给人家这个面子呀,皇太后给我面子,我岂能不识趣?徐九有亲娘有亲嫂子,她还是心向着娘家人。”
“她不要公器私用才好。”外戚擅权神马,让人讨厌了。
“政事堂会答应么?”正缺一个借口吧?如果徐莹敢违法提拔娘家人,宰相们一定开心得不得了。
1...148149150151152...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