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之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我想吃肉
卫王首先赞成,只要顾益纯说郑靖业就没有反对,韦知勉继续壁花中。顾益纯谦虚地望向李神策,李神策皮笑肉不笑地道:“驸马起名字,自然是好。”他又生了一丝瑜亮之心。顾益纯揉揉额角,不再跟他理论。
接着,又提及皇后尊为皇太后、长公主为大长公主等事,这都没有问题。郑靖业提出来,江阴大长公主辈份既高,又是徐莹祖母,改封为齐国大长公主。此时之封号,都是地名,比如江阴,那就是说她封地江阴,江阴大长公主只是县公主。如今加以国号,并不是说把齐国都给她了,却也是难得体面。至如郡主,却又是另一种说法,比如永安郡主,是永安郡主,而非永安郡主,永安只是一个乡名。
又拟定钱氏封号为荣安郡太夫人,正好从荣安长公主那里收回来封地再转一回手,不用额外支出,还不用给那么多食封,给个三百户就成。
杞国公便提出,此次反正有许多功臣,要加以奖励,就此打开了清算大门。郑靖业以首功,增邑五百户,卫王增三百户,郑琰以护卫皇后功劳亦增三百户。徐梁很乖觉地辞职,空出来尚书给了李神策,李神策鸿胪寺卿就给了池脩之。杞国公家以皇太后之母家,只等君登基了再加恩赏。此外维护治安于元济、吴熙,各加一级,又许额外荫一子。一长串加恩名单里,郑瑜也沾光做了郡夫人。
然后是惩罚,叛乱诸王削宗籍,废为庶人,僚属抹成白板。梁横夷三族,诸附梁横之“小人”悉罢,留下来空缺品级都不算很高,等待大家腾出手来瓜分。
又有传诏各军州郡县,京中已经平定,军民人等各依本份。
接下来才是讨论丧仪,仪式没啥好讨论,就是踩着下限来办。重要是讨论谥号,坐没一个喜欢萧令先,好字眼儿就甭想,拟了几个普通字,明天意思意思拿出来讨论。大家对于争这个都没有什么兴趣。
一切讨论完了,也深夜了,各人就近各找一间值班室去睡觉。
准备休息时候,韦知勉好心提醒了一下李神策:“你方才那个子对驸马,有些失礼啊!顾益纯是有能耐人,不好小瞧。”大家好歹是一个圈子里,叶家败了,你别再生事了。
李神策道:“我怎么会小瞧了他?顾益纯眼睛毒啊!君必能克己复礼。”
韦知勉扶额:“你怎么又来了?”
李神策却想,你这货太凶残了,特么怎么就这么能看人呢?
——————————————————————————————————————
政事堂里热火朝天,大正宫里却有些凄然,徐莹心腹宫女暗示钱氏跟阿元说明白,以后阿元要跟徐莹叫妈了,钱氏已经不是阿元母亲了。徐莹意味深长地看了钱氏一眼,方带人离去——听壁脚人是少不了。
阿元作为承庆郡王庶长子,说起来也是凤子龙孙,却是没有享受过几天应有待遇。早些时候形同流放自不必说,接回王府里他也是当个透明人,如果没有意外,等他长大了必是早早地分一小份不薄也不厚家产出去过自己日子。混得好呢,也就是衣食无忧,混得不好呢,就成为广大落魄宗室中一员。
这样一个定位下,他没有接触过什么奢侈享受生活,大正宫里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奢华,放肆梦里都没有梦到过。洗干净了手脚,坐床上,好奇地打量着宫里陈设。
钱氏看着儿子,一阵心酸,这孩子生下来不易啊,很又要不是自己儿子了,眼睛跟着阿元动作走,恨不得把孩子放到眼睛里。
钱氏也打定主意,过继事情不由她作主,宗法观念还是深入人心,钱氏很认真地对阿元道:“阿元,你知道什么是过继吗?”
阿元诚实地摇了摇头。
钱氏用简单地话解释了:“从此以后,要管娘子叫阿娘,不能管我叫阿娘了,知道了吗?殿下也不是你阿爹了,你阿爹是圣人。”
阿元倔犟地摇了摇头:“为什么不能?”
“你过继之后就算是圣人孩子了,圣人和娘子抚育你。”
“阿娘也养我……”
“你这孩子!我哪养得起你?”长叹一声,“你府中也不能叫我阿娘呀,府里王妃派来人是怎么教你?你本来就不能叫我娘,这就是命啊。如今已比府中好了太多,娘子仁慈,把我接了来,许我们见面。夫人又照顾我们,会有好日子过。”
阿元低头不吭声,钱氏又深吸了一口气:“至于你阿爹,原就……不如圣人对你照顾,”咬咬牙,“你阿爹,本不想要我们母子。当初是我运气好,遇上了夫人车,夫人带我入宫,圣人娘子保下我们。娘子又许以衣食,夫人又给了钱帛,我们才活了下来,不然不被打死也要饿死了。现总比庄上住着好,你能大声说你是圣人儿子了。”庄园之上,郡王是不认这个儿子。
阿元终于小声啜泣了起来,钱氏犹豫了一下,抱着儿子也哭了起来:“大祭时候,也要哭啊,要哭得伤心些。”
“嗯。”
“对娘子要尊敬。”
“嗯。”
“夫人是个有能耐人,你有什么为难、不懂,多问问夫人。”钱氏口中夫人,除了郑琰,不作他人想。
阿元颤抖着声音叫了一声:“阿娘~”扑到钱氏怀里痛哭了出来,“阿娘以后就不是阿娘了么?”
“嗯。”钱氏哽咽着答应了。
“我以后要叫娘子阿娘了?”
“嗯。”
“你不会离开我吧?”
“不会,只要阿元乖乖,好好孝敬娘子,不要惹娘子生气,我就能宫里住下。”
阿元哭声转小,哭得累了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钱氏一缕头发。钱氏拍着他背,把他哄睡了,轻轻抽出头发,擦擦眼泪,招呼宫女打水来给阿元擦脸,擦去泪痕,给阿元盖上被子,再检查一回火盆。样样都妥当了,后看了阿元一眼,今日过后,她就没有儿子了。
出得门去,不等钱氏开口,就有内侍道:“娘子请去昭仁殿说话。”说着抬出一副步辇来,请钱氏登辇,一路抬到昭仁殿。
徐莹正等钱氏,看钱氏行过礼,徐莹和气地让她坐下了:“大郎可好?”
“已经睡下了,我都给他说明白了。”
“这个不急,母子天性,你们亲近是应该,他只要知礼守法,我就放心了。”
钱氏连忙表忠心:“规矩是乱不得。”
徐莹颇为满意地道:“你今日且我这里东厢住下,过了这阵儿,后面给你收拾出住处来,以后你就宫里住下吧,也方便照顾大郎。以后,咱们一起教导他,让他做个好圣人。”
徐莹说什么,钱氏就答应什么。她想得明白,她娘家也没人了,也没什么好争,就盼着儿子好。别道理她不懂,抱大腿事儿还是明白。徐莹对她这样识时务态度也很满意,两人也算相识甚欢。当晚都算睡了个好觉。
次日起来,就是匆匆地宣布阿元取名萧复礼,遣使告太庙,改宗籍。于萧令先灵前着孝子之服,尔后依礼登基。奉徐莹为皇太后,一应升降赏罚皆由政事堂商议,报到徐莹面前,徐莹当个橡皮图章首肯。后宫之事,则由徐莹直接说出了跟郑琰商议过结果,除孙氏外,其他人全移到一个院子里住着,而哭灵时候徐少君并没有出现,显然,她被软禁了起来。
萧复礼经钱氏提醒,自己也是从小就比较懂事,哭起来似模似样,怀恩一旁指点着他礼仪,从正式丧礼开始直到日落西山,一整天都没有一丝出错之处,令观者颇为欣慰。萧复礼生父郡王又重演了哭到昏倒场景,一倒就再也没有出现。
然而,对于政事堂主事者来说,一切都还没有结束,他们要以君名义拟定一份诏书昭告天下,说明“君”施政纲领,同时借由对谋乱事件总结教训,狠狠地驳斥梁横与萧令先悖逆思想!留着梁横就要当只猪养肥了好宰,现他们“作恶”恶果也有了——激起民变,人也□掉了,不来个总结都对不起大家隐忍!
与此同时,大家也展开了对于萧令先谥号讨论。
这些都要两三天内做完,以达到巩固本次政变现有成果目。政事堂里,郑党、世家代表齐聚,又有一、二独立势力也参与了旁听——比如袁曼道。
作者有话要说:看到留言,对于大家关心问题来一点说明~
一、觉得萧令先、徐四、梁横倒得太,没受什么罪,也没有明白自己错误正行忏悔神马同学,这个不是宅斗宫斗虐渣男啊。这是“积蓄力量,看准弱点,致命一击”,无数小说电视电影经验告诉我们,反派之所以完蛋,重要一条教训就是:占有优势时候废话太多。政治斗争是以胜负为目,不是要取得心理安慰。
二、觉得进度太,交待得太简单同学,拖得久了就是八年抗战,成军阀割据、南北对峙了。而且,无论是郑党还是世家,他们准备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这雷霆一击,怎么会容许敌人反扑?如果拉锯战了,对于只有“大义”护身符本身实力并不如何萧令先集团都不能一击毙命,只能说明他们准备还不足,手段很差。
三、关于郑党、关于世家,这两派都不是什么好人,搞政治很难有几个好人,即使本心不坏,那个环境里想要办成一些事情,就必须要妥协,当然,这两派本身也不是那么干净。
反对萧令先不代表就是卖国,事实上,以萧令先还代表不了正义。这只是政治斗争,权利争夺而已。军事是政治延续,而不是相反。通篇到现,能说得上是卖国,也就是荣安长公主和燕王,至于其他人,还要看他们下面表现。
小萌物们集体来一发~
埃希尔成为了您小萌物
停留唇間風成为了您小萌主
背灯和月就花阴成为了您小萌主
424967成为了您小萌物
成为了您小萌物
_静置_成为了您小萌物
成为了您小萌物
彦夕成为了您小萌物
酱油啊酱油成为了您小萌物
寰宇奇藏成为了您小萌物
白菜酱成为了您小萌物
成为了您小萌物
呲牙笑眯眼成为了您小萌物
kirinkae成为了您小萌物
呆呆想回家成为了您小萌物
丁小七成为了您小萌物
16颗成为了您小萌物
青木成为了您小萌物
苏木成为了您小萌物
342658成为了您小萌物
tq9ak成为了您小萌物
百忙和成为了您小萌物
过堂成为了您小萌物
lare成为了您小萌物
豆蔻成为了您小萌物
肉大粉成为了您小萌物
阿彩成为了您小萌物
重陽成为了您小萌物
shiely18成为了您小萌物
hekateay成为了您小萌主
2439524成为了您小萌物
reading1997成为了您小萌物
花皮猫成为了您小萌物
成为了您小萌物
瑞雪丰年成为了您小萌物
氺也成为了您小萌物
arenl成为了您小萌物
何利葉成为了您小萌物
喜欢就好成为了您小萌物
流云成为了您小萌物
望着成为了您小萌物
钟乐之成为了您小萌物
yiyi成为了您小萌物
云清成为了您小萌物
成为了您小萌物
graya成为了您小萌物
小米成为了您小萌物
肚肚成为了您小萌物
lyphj1992成为了您小萌物
vivi616成为了您小萌物
奸臣之女 187郑琰写作文
袁曼道不属于两股势力里任何一股,硬要说话他跟世家比较亲近一点,却终究不是一路人,谋反事情没人到处张扬,他得到消息就比较晚一点。魏王“兵谏”同时,各方就开始全城戒严,袁老先生也被堵家里出不来。等到一切都准备好了,君都选好了,喊大家出来哭灵时候,他才被放了出来。
出来一看,黄花菜都凉了!现不是抗议时候,袁曼道急忙往大正宫去看动静。大正宫已经一片缟素了,袁曼道宫门前下了车,一路哭大正宫。郭靖亲自宫门守着,看到他老人家来了,亲自迎了几步:“相公们都政事堂,卫王、曹王、楚王都,您这边请,”想了想,又加上一句,“国事要紧。”
袁曼道刚才哭得太用力,呼吸有点困难,大吸几口气问道:“眼下要做什么?”君都选好了,这是拿大家当布景板了啊?
郭靖道:“大约是定谥吧,还有些善后事儿,我也不太懂,您请。”把袁曼道给送到了政事堂。到了政事堂,众人已经整装待发了。袁曼道一眼望去,大家已经跟他一样都换上了丧服,再看郑靖业跟曹王两个拄着拐,其他人也熬得脸色发黄眼圈发青。袁曼道上前便问:“眼下情势如何?”语气中略带指责,出了这么大事儿也没人通知,能不生气么?
卫王道:“家门不幸啊!五郎这个小畜生!嗐!”
郑靖业一副病容,一步三咳嗽:“圣人归天了,好处理得及时没有动乱,袁公来了,咱们一起去正殿等消息罢,告祭太庙使者已经出发了。”李幼嘉被派了这项任务,等他回来就代表着萧复礼小朋友已经正式改到徐莹名下,可以准备登基了。
袁曼道瞪大了眼睛,却被韦知勉拦住了:“袁公,除了换了个圣人,别什么都没变。君聪慧谦仁,国家只会好。”他一直是布景板来,这一回却不得出来说些无耻政治台词,谁叫当时叶广学和魏王也当他是盟友,发布告还拉着他一起盖印了呢?他现正处于留校考查期里,苦活累活他来干,发表意见没他份。
袁曼道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你们就是这样报答先帝?”
郑靖业又咳嗽了几声:“魏王谋逆,能有现这样结果,已经是好了。依袁公说,还能如何呢?如今内乱刚平,狄人正虎视眈眈,还要怎么办?”
袁曼道长叹一声:“罢了罢了。”跟着他们一起去了大正宫。萧复礼已经换了丧服,小脸上满是伤痛,袁曼道理所当然得认为这是哭他那个名义上爹萧令先。其实萧复礼只是难过,不能管亲妈叫娘了,生命中就没个“父亲”,现又认了个死人当爹。一夕之间世界乱了套儿,萧复礼受到打击过大。
显然,萧复礼表现可以赢得很多人好感。
袁曼道心路历程可以代表许多人想法,初不满、慌乱之后,都平静地接受了现实。眼看是郑靖业、卫王、顾益纯、李神策、李幼嘉、曹王、韦知勉一起出来,这代表了政治妥协,各方利益代表都有了,惶惶不可终日者竟没有几个。连哭灵都哭得十分有秩序,除了十八郎因为各种因素昏倒回家休养之外,一点乱子都没出。
哭灵间歇里,这些人又会合沈晋等人商讨着下面问题。首先是萧令先谥号,以萧令先之所作所为,庙号是不要想了。就是谥号也不要想太好听,皇帝谥号,评价他一生功绩,很能体现政府价值取向,谥号本身就是一个政治信号。
打死政事堂也不会想夸萧令先,不说恩怨,单就公平地说,萧令先这个皇帝也做得很不好。郑靖业本来想好了几个一般,连袁曼道都觉得用“质”字也可以。
卫王不肯干,萧令先是他侄子,人二了一点儿,但是对宗室还是不错,他希望用一个稍好一点字比如“献”:“十七郎也不容易,他是一心想要国家好人。”不想李神策臭脾气发作了,开了嘲讽模式道:“谁又不想国家好呢?而今只看结果,民怨沸腾、外敌侵扰,还养了一堆逆贼,殿下真要觉得他可怜呢,多用个‘愍’!”
顾益纯对此表示赞同,碍着卫王是他大舅子,他没有直说,却一径点头。要顾益纯说,“厉”字才是恰当。不想沈晋比他们都狠,直称萧令先名为国主实为国贼,必要用个狠一点才行。杞国公本着萧令先毕竟是他女婿、谥号不好徐莹将来也不好看原则,赞同了袁曼道意见。
沈晋固争:“非如此,民心不安,恐朝廷再倒行逆施!这一次是清君侧,下一回就要直指公等了。”
众臣商议不决,郑靖业道:“把大家拟报给皇太后和圣人,请两宫决断。咱们再议一议这诏令要怎么写?”
郑文博这个中书舍人水平显然是不够,蒋卓又临时写了一篇作文。几人头碰头研究,主要是李神策、顾益纯、郑靖业三个人来修改。蒋卓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君方略,与民休息,剪除乱臣,提到萧令先时候,说他“不幸”、“为小人蒙蔽”、“听信谗言”,是梁横害了他。梁横错误被放大,说他教唆萧令先“刚愎自用”、“不纳忠谏”。
必须说,蒋卓这是留了口德了。李神策提笔于“刚愎自用之后”添了一句“嬖于内宠,罔顾礼法”。卫王兀自气愤:“人都死了,何必如此作践于他?”眼睛只管看向郑靖业。
郑靖业苦笑道:“我倒是想夸,可夸什么呢?十七郎从登基开始就要追谥生母为后,又用梁横为乱,括隐括出五路反贼……唉!”
李神策脖子一扬:“相公说俱是事实,如此还能夸赞,朝廷真无耻也!”
这年头大臣就是这么硬气,据理力争呢。
卫王看看他兄弟曹王,已经听得两眼发直了,再看看他妹夫顾益纯,明显不站他这一边,发现他看了过来,顾益纯道:“报与皇太后、圣人吧。”
——————————————————————————————————————
徐莹之母萧氏是萧复礼被过继之后才得到消息,此前丈夫、女儿都宫中,她也只能干着急——事情发展得太了,徐莹一回京就入宫,说不两三句就把萧复礼给定了下来。但是听女儿事后说“大郎与生父不亲,没有后患”,萧氏也颇为满意这种做法。
此时萧氏、卫王妃、曹王妃、郑琰都昭仁殿里看萧复礼,荣安郡太夫人也,说着些闲话,什么不要太累了,你眼睛都哭肿了一类,又说萧复礼真是“纯孝”。徐莹听了挺满意,口上却说得很轻淡:“这样便好。”萧复礼依着徐莹坐着,好像有些倦了,半靠着她,徐莹摸着他头发,两人倒真有几分像母子了。
外面又报政事堂诸人求见,荣安郡太夫人走避,其余三人留下来陪郑琰。
又是一番坐次调整,女人里卫王妃坐了首席,底下依次是萧氏、曹王妃,郑琰主动往后一个坐了。男人则按照政治排名而坐,徐莹问郑靖业:“相公此来所为何事?”
郑靖业就着坐姿转身回道:“臣等议拟了谥号,尚小有异议,请娘子与圣人决断。”
萧复礼还没上学呢,能知道什么事?事情就落徐莹手里了。
徐莹把萧令先恨得咬牙切齿。本来人死了,有什么不好也都过去了,回忆起来也都满满是他好,千不该万不该,萧令先丧礼,孙氏、尚氏、蔡氏都要出席。徐莹作为一个出嫁前完全没有做好与别人分享丈夫准备女人,恨劲儿又翻腾了上来。事已至此,她也不折腾这三个女人,却又把萧令先咒了又咒。
徐莹一边看,卫王一边说:“先帝归天,人死为大。”杞国公也赞同:“先帝是太后丈夫,先帝得恶谥,于太后有何益处?”李神策心说,给你三分颜色你就要开染坊了,意思意思就得了,真以为你闺女当了皇太后就能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啊?萧令先是怎么完蛋,你还记不记得?
徐莹这个傻闺女跟她爹想完全是两回事儿,自从出嫁,她就处处受制于“丈夫”,怎么萧十七死了,还要对她管东管西?头一扭,看向郑琰:“我听说谥法从来是写实,做得好就得美谥,做得不好就得恶谥,是也不是?”
郑琰道:“是为后来者之戒。”
徐莹满意了。
萧氏心说,你这倒霉孩子,幸亏十七郎死得早,不然就你这脾气,吃亏事情还多着呢。
卫王有些生气,这侄媳妇儿也太过了些,一力相争。这个时候袁曼道已经悟出来了,大家都讨厌这个皇帝,卫王所为,也只是因为先帝对宗室算和气吧?徐莹争不过卫王,但是她有帮手,沈晋外挂全开,眼看外甥外甥女很难平反了,他怎么也要削一削萧令先出口气。沈晋也看出来了,没人愿意给萧令先脸上添金,他肆无忌惮,也是借此给想趁机踩沈氏拿好处人以震慑。
大多数女人结婚之后,整天跟锅碗瓢盆、家长里短打交道就很难再保持原有文化素养,徐莹听得脑仁儿生疼,可又不能乱发脾气,这件事情上乱发脾气是没有用。卫王还是她夫家叔父,要尊敬一二。尊老这一条,徐莹做得还是挺不错。
这群老男人吵得她实头疼,索性把任务派到了郑琰头上,对郑琰道:“你给他们说!”
卫王瞪向郑琰,郑琰也不怵他,微倾身:“殿下,娘子意思是,不文过饰非,也不言过其实。”言下之意,还是要清算。
卫王脸色铁青,他本不是个乐意争执人,既成事实他也认了,但是他不能容忍萧令先一个受害者受到这样待遇。到了后来,就是萧家血液中隐含刚强因子难得地这个老男人身上爆发了,非要争出个结果来不可。
郑琰不管他脸色有多难看,也不管卫王妃已经要站起来了,还是稳稳坐着:“殿下,圣人——您侄孙,他看着呢,他才七岁,正是学着做时候,您要教他什么呢?证明先帝做法是对?告诉他引起内乱做法是对?”
卫王倒吸了一口凉气,一时没有办法反驳,被郑琰偷换概念成功——萧令先想法是不是好姑且不论,他是败能力上,有些事情,比如括隐,他还真没做错。
徐莹很满意地点头:“就是这样,咱们再经不起又一场变乱了。大郎还小,要好好引导才行啊。”
卫王被郑氏忽悠**说得晕了,脸色仍然不好,碍于郑靖业面子,他没跟郑琰多计较,改说这草稿:“谥不隐恶,也行。可这诏书,是以圣人名义发,子不论父,怎么可以措词狠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