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虽然现在李笠同样以‘燕郎君’的身份,忽悠对方为官军办事,但为防身份泄露,没有直接和对方碰面,一路过来,各种事由都由梁森和胡炜协商着办。
不一会,梁森入内,给李笠带来了胡炜刚打听到的消息。
李笠听了一遍,问:“看来,侯逆是打算走北线,从蒋山攻入建康?”
“对,应该错不了。”梁森点点头,问:“我们要不要派人回去传消息?”
李笠摇摇头:“来不及了,从这里回句容,没法走大路,翻山越岭的话,时间来不及,恐怕消息没传到建康,逆贼就已经攻破蒋山大营了。”
梁森又问:“那么,那个要路过曲阿的大人物...”
“从延陵来的大人物?”李笠喃喃着,梁森点点头:“对,胡郎在码头打听来的消息,是那些漕运船民透露的,想来不会错。”
李笠沉吟起来:“问题在大人物的定义,我们认定的大人物,可能和那些船民认为的大人物有出入。”
“寸鲩,我认为,这大人物极有可能是侯景!”
“此话怎讲?”
“寸鲩,这个送美人的晋陵守将,就是那数典忘祖的夏侯譒,他极力讨好的人,不是侯景,还能是谁?”
“美人和金银珠宝不一样,要送,也只能送侯景这个大当家,否则会让侯景不快。”
李笠觉得自己运气没那么好:“但也可能是王伟、宋子仙等左臂右膀。”
梁森很激动:“那也不错呀,能断侯景的左臂右膀,那也是好的,不枉费我们冒险来曲阿。”
“只要弄死一两个左臂右膀,皇帝那里,你不就有了交待?不然,你和西昌侯就是抗命,阳奉阴违,皇帝迟早要秋后算账的。”
李笠故意反问:“那,若我立不下大功,被皇帝秋后算账,怎么办?”
“怎么办?”梁森瞪大眼睛,“那就不给他卖命!我们回鄱阳去,等他把天下弄得大乱,我们,我们为自己打仗!”
小伙伴这么‘刚’,李笠很欣慰,笑起来:“不至于,不至于....我们这不就有了个立大功的机会?”
“就算这大人物,其实连侯景的左臂右膀都不是,那无所谓,曲阿经常靠泊船队,有许多搜刮来的粮草在此转运,我们放火烧粮草,这样也能给个交代。”
然而梁森还是纠结那“大人物”到底会是谁,李笠却觉得胡乱猜没意思。
他们没有可靠的内线,胡炜打听来的消息,可信度并不是百分百,所以把希望寄托在‘守株待兔’可不好。
叛军将领以及侯景的行踪,他们是不知道的,这大人物有多‘大’,当然也不知道。
但只要刺杀成功,哪怕只是杀了个中级将领,也是不错的,加上烧了粮草,回去后也可以给皇帝一个交代,说明他不是消极避战。
然而,在情报不足的情况下,想要刺杀这个过路的大人物很难,一不知道对方经过曲阿的确切时间,二不知道对方会在船队中的哪艘船上。
三,即便刺客能混进船队,却很难登上大人物的座船,所以,该怎么实施刺杀?
难题不少,却难不倒李笠,他提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对梁森说:“既然无法直接确定时间、地点,我们可以旁敲侧击,关键就在一个人...”
“那个会被当做孝敬献出去的美人,其动向是关键....”
乱世栋梁 第六十三章 大人物(续)
上午,曲阿东南角,一处民宅内,李笠坐在二楼窗户旁,用望远镜观察四周情形。
这望远镜是单筒型制,所用两片透镜为水晶透镜,是李笠借助东冶令的职务之便,让工匠仔细研磨而成。
现在,有了这一观察利器,李笠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四方,能看到曲阿城东南角两条运渎的情况。
种种迹象表明,今日有大人物经过曲阿,而一名在曲阿恭候多时的美人,会在大人物船队靠泊曲阿码头的时候登船。
那么,这位美人登上哪艘船,大人物就在哪艘船上。
这位大人物是谁,李笠不知道,只是根据手头掌握的消息判断,地位不会低,所以他进行了一番安排,想要守株待兔,将路过曲阿的大人物干掉。
然后将其首级送回建康,上呈御前,以此证明他和西昌侯并不是消极避战。
不过,此次行动没有十足把握成功,守株待兔能守到‘兔头’的几率不高,所以,李笠做了两手准备,要纵火烧毁曲阿码头处的粮草库房。
曲阿,是两条运渎的交汇处,交汇处位于东南角,所以转运码头也在东南角,硕大的库房,在李笠所处位置清晰可见。
他选在这里进行观察,可以同时观察两条运渎的航运情况,只要大人物的船队抵达,就能随机应变。
想着想着,李笠琢磨起眼前这两条运渎。
江南的三吴地区,开发时间很早,据说战国时就颇为繁华,加上水网密集,所以水运十分便利。
到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占据江东的孙吴,为了将三吴地区的粮食、物资安全的运到建康,便开辟新运渎。
江南本有运渎,这运渎是从太湖边缘出发,经过晋陵、曲阿前往京口,漕船沿着这条运渎航行,可从太湖进入长江。
然后逆流而上抵达建康,江上航程因为风大、浪大,运输风险不小。
到孙吴修建新的运渎,把曲阿及建康连接起来,于是三吴的粮食及物资,可以全程走运渎运往建康。
这条运渎在句容境内要翻越高丘——破冈,破冈中间高、两边低,于是由冈顶向两侧各建7座堰埭,共十四座,用以平水和节制用水。
而运渎也因此得名“破冈渎”。
破冈渎通航后,一直很繁忙,每年都输送大量三吴的粮食、物资去建康,到了齐、梁之际,因为帝乡、帝陵在曲阿,所以皇帝、宗室回曲阿祭拜先人时,也要走破冈渎。
齐、梁两国的宗室,都出身兰陵萧氏,这个兰陵,指的是东海郡兰陵县,位于青州地区,也就是后世的山东地区。
后来中原大乱,大量士族南渡,兰陵萧氏子弟也南下,在江南的曲阿一带定居,于是曲阿就成了侨置的‘兰陵’,又称‘南兰陵’。
到了晋末宋初,聚居在南兰陵(曲阿)的萧氏,出了一位皇后(追谥),那就是宋武帝刘裕的继母、孝懿皇后萧氏。
由此,兰陵萧氏以外戚身份,开始接近建康权力中枢。
宋末,权臣萧道成终于跨出那一步,受禅称帝,建立齐国。
二十多年后齐梁换代,但兰陵萧氏依旧是皇族,所以曲阿即是帝乡,又是齐、梁两国的帝陵所在地。
建康的皇帝,时常乘船经由破冈渎回家乡,祭扫帝陵以及祖宅,所以,曲阿十分繁华,是很重要的交通要地。
然而,这么一座重要的城池,在侯景叛军的进攻下,也就撑了两日。
据说是城中有人见叛军势大,起了心思,暗地里和对方联系,做了内应、夜间开城门,以此博取富贵。
李笠想到这里,有些感慨,刘宋年间,有文豪鲍照写了首诗,其中有后世耳熟能详的“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如今,侯景作乱,李笠所见,更多的是临阵叛变、开门接应的投机者。
这些投机者,有地方豪强,有勋臣后代,有朝廷命官、将领,一个个都抛弃了朝廷,选择为侯景做马前卒。
梁国四十多年的太平,看来不过是虚有其表,无数人早就对这个朝廷不满,所以一有机会就要搞事。
李笠正感慨间,左右提醒南面运渎有船队抵达,他精神一振,拿起望远镜观察起来。
。。。。。。
曲阿城内,一辆牛车在士兵的护送下,缓缓驶向南门,车厢里,坐着一名妙龄女子,身着绸缎衣裙,梳着妇人发髻。
她眉目如画,肤色白皙,面颊又泛起红晕,宛若桃花,煞是好看。
衣裙都已熏香,加上腰间佩着的香囊,使得这位女子浑身上下散发着淡淡香味。
车厢里又坐着一名健妇,目不转睛的盯着这位年轻美人,生怕对方寻短见。
见其低头蹙眉不语,脸上没有半点笑容,健妇低声劝道:“娘子何必如此?以娘子的容貌,必然能让新主宠爱有加,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娘子伺候新主伺候好了,昔日良人,也能过上好日子,何乐而不为?”
“娘子此来,不也是为良人好?如今伺候新主,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听到这里,女子的右手猛地握拳,有些许颤抖。
这个小动作,健妇看得清楚,却不以为意:“娘子能伺候大人物,那可是福气,不然,被人扔进军营里,每日被那些浑身臭味的汉子轮番上阵,娘子怕不是要变成残花败柳。”
“一会,娘子可得好好伺候,若冲撞了贵人,自己讨不了好不说,还会连累良人不是?何必呢。”
女子听着听着,面色一暗,握拳的右手,松开,健妇瞥见了,知道这位服软,松了口气。
看看对方的容貌和身材,健妇羡慕不已:漂亮,真是漂亮,又是名门闺秀,知书达理,气质不比常人。
一会上船,怕不是要把贵人的魂都勾了去。
因为已为人妇,所以贵人大可尽情采摘,说不定,一会就要侍寝,床都不用下了。
牛车缓缓停下,随行婢女将门帘掀起,健妇赶紧搀扶着女子下车,却见已到了码头,旁边靠泊着许多船。
健妇拿来幂篱给女子带上,幂篱是一种斗笠状帽子,其边缘下垂的薄纱将女子的容貌遮住,免得被旁人盯着看。
然后,婢女搀着女子,在吏员的带领下,向不远处一艘船走去。
远处,李笠借助单筒望远镜,将此情此景看得清清楚楚:美人所登的船,就必然是大人物的座船。
他收起望远镜,对左右笑道:“目标确定,就是第五艘船。”
部曲们闻言兴奋起来:“那么....”
“管他是谁,动手再说。”李笠说完,猛地一挥手:“开始行动!”
乱世栋梁 第六十四章 期盼
一艘小船,航行在运渎上,渐渐向前方码头靠近,码头边停着许多船,上面旌旗招展,彰显着乘客的不凡排场。
船上放哨的士兵,不时四处张望,很快注意到这艘小船。
见船上一人摇橹,一人站着,旁边放着箩筐,筐里装着蔬菜,看样子,是划船兜售瓜果蔬菜的小贩。
在一旁警戒的哨船,赶紧摇过来,驱赶这不知好歹的小贩,船上士兵喝骂起来:
“不是说过,莫要来叫卖了!走走走!莫要过来!惊扰了贵人,你们吃罪得起么。”
船上小贩见士兵如此凶神恶煞,忙不迭摇船掉头要离开,结果船身一晃,站着的那位没站稳,‘扑通’一声掉入水中。
还好会游泳,很快浮出水面,狼狈不堪的爬上船,在士兵们的嗤笑声中,灰溜溜摇船离开。
水中却有几道黑影,如同鱼儿一般,游向旁边大船。
这大船上,船舱中,王伟听到了外面的喧嚣,兴致却未被打断。
因为他的注意力,全在面前一人身上。
此刻,面前一位年轻女子摘下幂蓠,露出容貌,王伟看后由衷赞叹:“好...好一个绝色。”
那女子微微低头,一言不发。
左右见气氛有些微妙,赶紧识相告退,陪着女子入内的健妇,立刻介绍起来:“好叫贵人晓得,这位....”
“让她自己说。”
王伟摆摆手,健妇识相收声,垂手而立,那女子愣愣看着地板,依旧一言不发。
“坐。”
王伟又说,女子不动,健妇赶紧‘帮’她坐在一旁榻上。
“我听说了你的事。”
王伟拿起茶杯,品了一口,没有继续说,而是欣赏着眼前这位美人。
他主张以偏师攻句容,误导梁国君臣,然后,己方集中兵力,走京口道,进攻蒋山,从东北方向攻进建康。
郭元建负责佯攻句容,王伟现场安排诸般事宜,以便让这佯攻看起来像真的一样,随后带着部分兵马乘船走破冈渎到曲阿,再去京口。
夏侯譒在曲阿给他备下厚礼,请他笑纳,如今见了礼物,王伟十分满意:这名美貌女子出身士族,年轻,漂亮。
而且,已经把过脉,确定未孕,且自离开良人以来,并未行房,‘很干净’。
见美人低头不语,他笑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你既然出身名门,想来能读书写...”
话还没说完,耳边炸响惊雷。
周围突然安静,什么也听不见,与此同时,船舱剧烈晃动起来,仿佛被一个巨大的锤子锤中。
然后从窗口冲入些许浓烟和刺鼻的气味,其中夹带着大量水花,王伟还没来得及咳嗽,就已经被晃动的甲板给‘颠’得身形不稳。
那女子和健妇,也被震得东倒西歪。
“咳咳咳咳咳!”
王伟和女子以及健妇咳嗽起来,挣扎着起身,却感觉船身在倾斜。
嘈杂的呼喊声起,王伟很快反应过来:船出事,要翻了。
赶紧起身,踉跄着去拉舱门,却因为甲板倾斜,站不稳,急切间迈不开步伐。
舱门被人推开,却是惊慌的侍卫赶来救人,然而船身倾斜得很快,侍卫只来得及将王伟拉出去。
舱中另外两个女子,已经顾不上了。
王伟出了舱,甲板愈发倾斜,人根本就站不稳,甲板上已经有许多人滑倒,没抓住栏杆,直接滑入河中。
不过船身很快停止下沉,似乎是外侧已经触底,不过愈发倾斜。
码头上一片混乱,人们惊慌失措,期间不停有人高呼“河妖吃人了!”,尖叫声、呼喊声混杂在一起,整个码头仿佛沸腾的水一般。
有不少士兵跑来,一些去维持秩序,一些挤到岸边,看发生了什么事。
王伟在侍卫的保护下,狼狈下船,来到岸上,他看着出事的座船,惊魂未定之余,觉得有些不对劲。
座船出事,很可能是有人以某种手段弄的,把他逼上岸,而岸上候着的同伙趁机动手。
这念头一冒出来,他看周围谁都像刺客,所以,不让侍卫表明身份、喊周围士兵来帮忙,而是把同样刚从船上下来的几个随从聚集起来,把他围在中间。
然后向前走,往前面另一艘靠泊的船走去。
比起岸上的人,船队里的人更为可靠,上了船,刺客想冲都冲不上去,肯定比混杂在人群之中安全许多。
当然,若刺客手段了得,还可以再次袭击他登上的船,王伟权衡利弊,觉得还是在船上会安全些。
正行走间,王伟忽然停下脚步,望向自己的座船,却见座船已经侧翻,半截没入水中。
想起舱室里那绝色美人,此刻可能在水中困室挣扎,王伟心中一动,吩咐两名侍卫回去,找人上船去救那女子。
然后带到他即将登上的船。
刚吩咐完,忽然听得旁边有人喊“你们做什么?”,循声望去,却见人群之中,有人举起一个包裹,往他这边扔来。
包裹冒着些许白烟,落在身边不远处,没等王伟反应过来,眼前忽然火光大作,随后一声惊雷炸响。
“轰!”
人群中绽放出火光及浓雾,这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吓得现场人群出现瞬间的寂静。
随后,又有几个惊雷在码头各处炸响,与此同时,有人高呼“妖怪!妖怪吃人了!”
这一下,人群直接‘剧烈沸腾’,无数人被惊雷及“妖怪吃人”的喊声吓得魂飞魄散,惊慌失措的呼喊着,抱头鼠窜。
现场失控,无论是青壮、士兵还是吏员,只顾着往外跑,顾不得其他。
护卫着王伟的随从,已经被突然炸响的惊雷震得东倒西歪,有人脸上、身上多处受伤,而王伟虽然有人墙抵挡了一下,但也摔倒在地。
靠泊在岸边的船只,其上人员生怕河妖扑上来吃人,纷纷跑上岸,向外冲去,王伟勉强站起来,想喊人过来,根本就没人听。
脚步声起,有人逆着人群而来,冲向王伟,王伟一开始还以为是随从跑来保护自己,却见来人面生得很。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那几个人三两下打翻爬起来的随从,当中一个奔着王伟冲来,一把抱住他,然后往河里跳。
王伟被其抱着跳入河中,因为不懂游泳,所以刚一入水、口鼻被水浸没,就被巨大的恐惧所包围。
他拼命挣扎,却没有用,河水灌入口、鼻,呛得他脑袋一片混乱,恍惚间,被那人挟持着往水底钻。
仿佛化身一尾游鱼,游向一望无际的深渊。
河面同样一片混乱,却有几艘小船向这边快速靠近。
远处,李笠听着码头上的动静,又看看另一侧已经烧起来的粮草库房,十分满意。
他做了两手准备,既要烧粮仓,又要抓大人物。
粮仓是烧成了,大人物,若抓不到也无所谓,因为只要烧了粮仓,他回去就有了交待。
不过,考虑到此次行动用到了火药,虽然只是粗糙配比的火药,实际上炸不死多少人,但李笠依旧希望出击的手下能把大人物抓回来。
至少,能把首级带回来。
李笠再次看向大人物船队靠泊的码头,有些期盼,心情宛若买了彩票等开奖的彩民。
我可是把火药都用上了,还安排了水、陆双保险,两组人同时动手,这回可一定要抽中大奖啊!
乱世栋梁 第六十五章 开奖
僻静的郊外,一座不知名的小庄园内,树下,李笠正在啃果,耳边传来凄厉的叫声,丝毫没有影响他啃果的兴致。
不一会,有人匆匆而来,在他耳边低语。
李笠听了之后,面色一喜,把没啃完的果子随手一扔,然后拍拍手,往一处小院走去。
他们抓到的‘大人物’,姓甚名谁?同时抓来的一个随从,方才已经供认:是侯景的谋主王伟。
所以,开奖结果是中了二等奖(头奖是一等奖),让李笠激动不已。
以成语‘狼狈为奸’来形容二人的关系,侯景是凶残的狼,而王伟,是奸诈的狈。
侯景打了几十年的仗,成了‘精’,战术层面不需要王伟出谋划策,而战略方面,就需要王伟来指点迷津。
如今,这‘狈’落到李笠手中,‘狼’必然方寸大乱,再没有人给他规划战略,危害性必然明显降低。
而李笠抓到了王伟,无论最后送到建康的是首级还是活人,大功是跑不掉的。
李笠越想越高兴,走路都带着风,转进一个院子,又走进院内戒备森严的房间,看着房内被反绑双手、坐在榻上的中年男子,笑起来:
“初次见面,鄙人鄱阳李笠,不知足下?”
一脸惨白的王伟,看着眼前这个皮肤黝黑的高个,听了对方的自我介绍,愕然。
负责看守俘虏的男子,眼睛一瞪:“跟你说话呢,哑巴了!”
“原来,你就是李笠。”王伟缓缓说着,认真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不知足下姓甚名谁?”李笠明知故问,坐在对面榻上,示意手下为其松绑。
“想来李将军已经问出了。”王伟回答,方才那几声惨叫,他听得清楚,认为一定是李笠拷问他的随从,所以...
“我就是王伟,如何处置,悉听尊便。”
李笠笑起来:“果然如此,哎呀,不枉我演一出戏,潜入曲阿,久闻足下大名,既然足下年长,我就称呼一声‘大叔’吧。”
“你,果然是有算计呀...”王伟也笑起来,他一直怀疑李笠和萧渊藻是在演戏,而演戏的目的不止是避战,还有其他阴谋诡计,却没想到会是这样。
“我不是神仙,算计不到你...请喝茶。”李笠让人给王伟斟茶,自己也品了一口,然后接着说:“我来曲阿,其实只是来放火烧粮。”
王伟问:“也好回去后,给皇帝一个交代?”
“当然了,陛下一定会恼怒我和西昌侯演戏、故意避战,所以,要有个交代呀。”
“那,王某的人头,可是有了一个大大的交代。”
“正是,有了大叔的人头,我这趟可是值了。”
“那,李将军,王某临死前,想知道一件事。”
“请讲。”
“李将军如此给萧氏卖命,能得到什么?”
李笠看着王伟,片刻后笑道:“都这个时候了,大叔还不忘行离间计?”
王伟不觉得尴尬,反倒来了兴致:这个李笠,果然有意思。
“侯王得知将军攻城之术,十分震惊,一直有意招揽。”王伟开始离间,李笠没有打断,做饶有趣味状,认真听着。
“王某一直想不明白,将军为何如此给萧氏卖命?”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李笠引用的一句诗,让王伟听了一愣,随后点点头:“这话没错,可是,买家赖账呢?或者故意压价呢?”
“压价?哈哈,买家又不止他一家,我怕什么。”
“不止一家...”王伟沉吟着,看向李笠,见其一脸淡定,不像是说笑的意思,便问:“既然如此,侯王如何。”
李笠当然果断否定:“不行,没前途,兔子尾巴,长不了。”
“哦?何以见得?”王伟觉得自己似乎有机会扭转局面,因为看样子,李笠颇有想法,那么他也许能说动对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