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帝国无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录事参军
细封诘汾对待兄长一系心狠手辣,显然,是一个权势高过亲情的人。
他回护李光宪,显然是觉得,李光宪部的存在,对他细封部更有利。
虽说李光宪部仅仅损失了千余人,但实际上,失去的都是精锐,那些胸口有胸甲的骑手,或者有皮甲的骑手,几乎被屠戮殆尽,现今的李光宪部,就是没牙的老虎,且新败下惶惶如丧家之犬,偏偏有万余人口来了这地斤泽。
在细封诘汾眼里,现今的李光宪部,人口牲畜,可是无比巨大的财富,是送上门的奴隶族群。
为了这些财富,他甘冒得罪齐人的危险,也要留下李光宪部,进而将其吞并?
看着细封诘汾,陆宁微微一笑,“细封乡老,来地斤泽前本院接到上谕,细封部,一直勤勤勉勉守在边塞,若李光宪部构陷你部谋叛,构陷你部为大逆不道之罪,李光宪等,便是欺君之罪,将李光宪全族,贬为乡老之奴,从此供乡老驱使。原来,是外间消息错了!哈哈。”
细封诘汾呆了呆,他自然不觉得,齐人皇帝真有这种令喻,以他的精明,哪里看不出是这文总院调侃自己?
而且,显然这文总院,看透了他的心事?
“哈哈,这……”打着哈哈,细封诘汾第一次,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一百一十七章 诸卫
“乡老,那李光宪,真是抱病在身么?和你族,可真是误会?我可听二郎说,李光宪杀了你族许多人。”陆宁盯着细封诘汾的目光,渐渐变得严厉起来。
细封诘汾,用后世来说,应该就是传统守旧派,对其族的传统极为看重,是以,不愿意接受改变,以他的精明,自然看得出,齐人皇帝,对此地要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已经基本失去战斗力的李光宪部,一旦被齐人治罪,那么,接下来,所有的压力就在他细封部,只能和拓跋山部、野利部一样,任由齐人驱使,甚至,不仅仅是成为齐人的附庸,只怕日后,细封部的名号都不复存在。
如果不学拓跋山部和野利部,只怕,灭族之祸,不远矣。
是以,李光宪部只要还在,夏王还在凉州,那么,齐人皇帝要统治这一地,便要笼络其余部族,也就还会有变数。
但此刻,这齐人总院不动声色中带来的压迫感,令细封诘汾渐渐沉默。
细封铁胆在旁咬牙道:“总院,我父定然是被李光宪那恶贼胁迫!”
细封诘汾长长叹口气,默不作声。
陆宁见状,微微颔首,“好,我明白了!”对细封铁胆道:“你这便随你父回部族,召集勇壮,协助本院行事!”
“是!”细封铁胆兴奋无比,大声应着,更咬牙道:“我定杀那恶贼为兄弟姐妹复仇!”
……
李光宪部,被齐人羽林重骑,及拓跋山部、野利部和细封部三部精骑围拢,本来准备迎战的男丁得内帐传来的讯息,纷纷扔下兵器束手就擒。
当然,在损失了千数名最勇敢的战士后,李光宪部本来就人心惶惶,甚至一些小头领,早就领着亲族驱赶牲畜逃离,南归夏州、宥州,毕竟那里是齐人统治,还有律法可言,但在这荒漠之中,就好像法外之地,被齐人官员和其他部族攻击,便是被灭族灭群,也溅不起一丝波澜,无声无息,没处叫屈去。
陆宁并没有见李光宪,其和三族内亲眷百余人,被押解去汴京。
李光宪部其余户口,被发为圣天子奴部,共两千余户一万两千多口,游牧之一户,均数下来,却比中原人口稍多一些。
这两千余皇家奴户,又被分为两路,一路千余户向北迁徙到二百里外的黄河南岸,建包头卫,而黄河对面,实则就是后世包头的所在。
一路千余户,向西北五百里,迁徙去党项人称为兀刺海的地方,建临河卫。
其中,迁徙奴户前往包头卫的,由耶律斜轸带队。
前往兀刺海,陆宁则亲自领军,带领或者说押解拓跋李氏奴户,前往兀刺海。
包头卫和临河卫,都是黄河之畔的咽喉之地,西夏国后来都曾在此建城。
包头卫因为靠近云州、府州,有云州军和府州军策应,而且黄河对岸,是侵略性没那么强的白鞑靼部,现今来说,其宗主国契丹都陷入内乱,白鞑靼自然不敢南下侵扰,是以包头卫建卫一事陆宁并不担心。
兀刺海,在河套地的最西北,黄河北岸,乌加河南畔,而乌加河,后世时因为这一带沙化严重,被瘀沙断了河道,渐渐南移和黄河合二为一,原本的河床干涸,到了后世,一些地段成了水渠。
而现今来说,兀刺海,是中原从未派官吏直接统治之地,最多,管理附近的游牧,用附庸或者羁縻的形式。
而陆宁,既不想仅仅名义上统治这些游牧而不动摇其部族根本,更不想用羁縻的形式,而是设皇家牧场,将草原河流山林归为圣天子的土地,由此统治游牧民。
如此,行政管理严苛也好,宽松也罢,部族不同,管理方法不同,也就不用齐律约束那般死板。
而且游牧民,暂时划归中原皇帝土地上的牧户,不和中原官民发生联系,心理上应该更容易接受一些。
等以后,慢慢的将这些土地,从行政管理制度到官员派遣,甚或,移民改变人口结构等等,最终,令这些地域。真正变成中原之土,真正消化吸纳这些土地,在这期间,便有个过度的缓冲期。
现今,已经存在和正在筹建的皇家卫已经有五,招远卫、承德卫、安庆卫、包头卫、临河卫,管理方法各自不同。
当然,建立皇庄的基础,是要有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不然,也只是妄想。
不过,在有强大武力做后盾的基础上,如何令这些边塞之卫的诸族人口,渐渐心甘情愿成为皇庄之民,除了皇庄本身就轻赋税且可以带来中原技术和中原便宜商品的基础上,皇庄管理者,自然也极为重要。
在乌加河之畔的兀刺海,建临河卫,将是中原王朝第一次,真正直辖管理此处,陆宁心中,不免微微有些兴奋,对这开天辟地之事,自然也极为上心,这才亲自带队前往。
在兀刺海筑城,也将兀刺海一带原本的小游牧部落收归旗下,同时分配皇庄牧户各牧场所在,而且重新分配草场的同时不给牧户们留下争斗的隐患,这都要很费一番思量。
在陆宁启程前往兀刺海前,也发下了令喻到延安府,从河中军及各州州兵中,精选两千马卒,又从拓跋山部、野利部、细封部及拓跋奴部,选一千勇壮。
共三千人,组“铁鹞子军”,顾名思义也知道,这将是一支重骑兵队伍。
自也没人知道,陆宁将历史上西夏国的重骑兵精锐的名头,给夺了去。
铁鹞子军,将会暂时驻扎在兀刺海临河卫。
临河卫面对的河北岸,是白鞑靼部、拔思母部,都是契丹附庸,现今来说,威胁不大。
但作为河套最西北的要塞,自然也要有精锐力量驻守。
同时,铁鹞子军再次演练磨合,一旦上战场,西进便可挺进党项统治的荒漠、草原,甚至可以西南草原而下,直袭凉州。
临河卫总管暨皇庄团练使,因为此地太过偏远,自不好再用女官免得震慑不住场面,暂时将会由铁鹞子军统领兼任。
前往兀刺海的路途上,陆宁也在铁鹞子军统领的人选,原本觉得,完颜怒哥跟在自己身边这么久,更对自己忠心无比,也是放出去独当一面的时候了。
但是最终,还是决定,这个人选,由汉人担任,也是一种自己心内比较在意的象征意义。
完颜怒哥,等再寻到合适的位置,再放出去不迟。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一百一十八章 迁徙之路
从地斤泽到兀刺海五百余里,不过迁徙牧民比迁徙内地之民要快许多,预计十几日便可以到兀刺海。
数千人,无数牲畜,在草原荒漠中,却好似微不足道,从天空盘旋的海东青看来,不过是一些在绿痕斑斑的荒漠中移动的小黑点而已。
走在队伍最后的巨大骆驼篷车,同样是一个略大的小黑点。
历史上,这种迁徙,往往伴随着人口锐减,血腥的杀戮等等。
但陆宁自问,至少,自己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最好。
如一路上,牧民们至少能吃饱喝足,拓跋李部囤积的谷类,现今都归皇家所有,一路上,分发给牧民食用,甚至到第五天时,还宰了一些牲畜,令牧民们吃到了肉,这些牲畜,现今同样属于齐人皇帝。
这令拓跋李部的牧民,都有些意外,毕竟,便是他们私有的牲畜,平素要重大节日可能才舍得宰杀,还要遇到特别好的年头,水草丰美,又没遇到暴风雪等等天灾,如此,才可能有多余的牲畜,他们在重大节日时,用来解馋。
……
黄昏时分,红日西垂,大漠落日景象,甚为壮丽。
高大华美的骆驼篷车旁,陆宁慢慢踱步,陆忠武和陆正德父子刚刚接了恩旨,磕头谢恩后起身。
其实,陆忠武就是细封诘汾,陆正德,是细封铁胆。
细封诘汾应该是察觉有些不妙,在圣谕到了地斤泽,文总院率众北迁时,细封诘汾也召集大量族人随行,他也亲自追随,要帮助圣天子去建临河卫城,甚至,甘愿献出族中二百户,入临河卫为圣天子奴户。
至于圣天子要组建铁鹞子军,他更是积极,选出族中勇壮三百,加之野利部三百,拓跋山部三百,又从拓跋李部中选出一百,千名党项铁鹞子已经够了数目。
是以,今天圣旨到了正北迁的队伍中,很是勉励了细封父子一番,更赐细封父子“陆”姓,分别赐名“陆忠武”和“陆正德”。
陆正德,或者说细封铁胆,被授铁鹞军营指挥使。
皇庄总管及铁鹞子军统领,陆宁也想好了人选。
以袁继忠为临河卫总管、皇庄团练使,同时领铁鹞军统领。
荆嗣,为铁鹞军副统领。
临河卫现今最重要的还是民政事,如何分配临河卫治下直径数百里内的牧民草场。
袁继忠是一位年轻儒将,在军学馆表现就极为出色,追随陆宁鏖战太原、云州、河北等地时,为殿前军中的机要郎,数次献策,很得陆宁看重,迁晋宁镇团练使、保安镇团练使等等。
几乎就是陆宁到了哪里,他便被授前沿军镇团练使,安抚整合民户。
但现今,迁临河卫总管,领铁鹞子军统领,可就是火箭一般蹿升了。
袁继忠胜在武略及治理民政,且极为清廉,历史上的他,得到的赏赐都分给军卒,去世时身无余财。
但他却不够勇,铁鹞子军作为重骑部队,统帅的武勇是必须的,是以,副统领陆宁用了荆嗣,而一旦临河卫不需要铁鹞子军驻守之时,也就是荆嗣迁升铁鹞军统领之时。
“总院,犬子以后还请总院多照看一二……”细封诘汾赔着笑,心下却叹息,但也无可奈何,儿子勇武之名传遍大漠,如果齐人不征召那却奇怪了,何况,便是儿子无能,怕也会被诏为“质子”,现今的中原大皇帝,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极为了解游牧民风俗,也了解己方的软肋,偏偏其又骁勇善战,身边领一群游牧质子,无可厚非,而且,也会令草原勇士近距离接触下,被其慑服,产生敬畏之心,这是以前中原皇帝,说什么也办不到的,倒更像草原上的规则。
就不说中原皇帝了,现今之世,好像真的到了中原天朝的盛世之前兆,齐人异士辈出,就说这文总院,儿子便佩服的五体投地,儿子一向心高气傲,能慑服自己这傻儿子,这文总院,定非常人。
细封诘汾胡思乱想之际,陆宁笑笑:“这是个好小伙子,将来必能为本朝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希望如此吧……”细封诘汾苦笑,犹豫了一下,道:“总管大人,小女雪咩,也在队中,她心细,如果总院缺什么少什么,喊她就是。”
陆宁点点头,说:“好。”
眼见文总院心不在焉,细封诘汾躬身告退,细封铁胆却好似舍不得走。
陆宁看着他一笑,“好,我去找懿懿,你跟我来吧。”
细封诘汾忙笑道:“是是,古尔伯,看总院多喜欢你!”
……
绵延不绝的牧民队伍,正都在准备歇夜。
当然,毡帐之类的自然不会立起来,立毡帐,是游牧时到了一处水草丰美处,通常会停留十几天乃至上月时间,才会临时立起毡帐,搭建木屋之类的。
在一处水洼处,尤懿懿正和几个小丫头说笑聊天。
陆宁远远看着,就没走过去。
虽然,就算跟随父兄逃难,流落到德州成了雇农,但其父对尤懿懿也是精心培养,可不管怎么说,尤懿懿在遇到自己前,有数年,是和穷人的孩子玩在一起的。
这使得她和姐姐完全不同,对“下等人”,她没任何轻视,而且,很喜欢和“下等人”打交道,包括乔装做捕头时,和捕快们,也相处的极好。
看她现今开怀大笑的样子,或许,她有些怀念童年,虽然穷,却无拘无束的生活吧。
后期的萝莉四人组,到现今萝莉五人组、六人组,虽然相处融洽,但毕竟,尤懿懿是德妃的亲妹妹,和她姐夫的诸多女人在一起,她还是会谨言慎行,免得惹出什么事端。
这般无拘无束的欢笑,陆宁还是第一次看到。
随着游牧北迁,这一路来,尤懿懿小丫头也少了许多约束一般,很多以前不能穿出来的衣服,现今穿出来在游牧女童少女中,却也不显得什么了,毕竟,一些游牧女童少女,穿得甚为单薄,这大夏天,光着腿的也不少,买不起布帛而已,自己织的布,太容易磨坏,用来和毛皮缝制一起御寒,夏天用,热且不说,更舍不得浪费。
现在被几名牧家少女围在中心的尤懿懿,正给她们讲故事,白纱裙木屐,甚为清爽可爱,和雪白衣裤的现代女郎比,又是另一番风情。
陆宁远远看着,便坐在了草坡上,突然笑着问:“铁胆,我们家懿懿美不美?”
细封铁胆一呆,随即知道文总院定然是说他随行的妾侍,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恪守中原规矩,可从来没真正打量过文总院这位爱妾。
陆宁挥挥手,也觉得自己一时忘形,问的问题不像话,当然,对游牧部落来说,如党项部,称赞别人妻子美貌,并不是什么孟浪之举。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一百一十九章 臣服
临河卫城,大概位置陆宁觉得是后来历史上西夏兀刺海城一带,毕竟这种战略位置,西夏国主和自己选定的地点都差不多,乌加河南畔,狼山口隘,如此,此处便可采石,包括石灰,夯土筑城。
而这一带,是北方拔思母部的一个部落的过冬之地,每到乌加河冰封,他们便渡河来到此地,渡过难熬的冬日。
但随着党项人游牧也会来到这片区域,双方已经偶尔便会发生冲突。
拔思母部人口虽然不多,谈不上是特别大的部族,但侵略性很强,和更北方的很多部落一样,更为原始,也就更为血腥好战。
现今来说,拔思母部还未臣服于契丹,在历史上,拔思母部虽然后来终于名义上归顺契丹,但数次爆发叛乱,是契丹治下诸族中最令其头疼的部族之一,甚至契丹还曾经不得不依靠西夏的援助,平定拔思母部的叛乱。
因为拔思母部,向东侵扰契丹治下部族,向西南,就是劫掠西夏治下部族,且嗜血好战,很多时候,是两国共同的敌人。
拔思母部,是契丹对这个部族的称呼,中原前唐,称之为“拔悉弥”,属于突厥人的一支。
现今在这狼山口隘筑城,主要的威胁就是要防备拔思母部的侵扰。
反而党项李彝殷部从西南而来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就算李彝殷号召党项全族叛乱,其第一个目标,也必然是灵州,攻下灵州,将被分割的党项人居住地联成一片,是党项人叛乱独立后,能生存下去的唯一机会。
此时已经八月份进入秋季,来到兀刺海的齐天子皇庄牧户男丁和细封部细封诘汾所领的男丁,采石为基,蒸土筑城,老幼妇孺,放牧牛羊的同时,也采集野生黍谷,为几个月后进入寒冬做准备。
……
绿草茵茵,一队队骑手策马奔驰,远方箭靶上,草丛中,都是横七竖八的箭矢。
这是铁鹞子军汉军营第一都正在训练骑射之术。
领军将领李汉琼,名门之后,曾祖是祁州刺史李裕,也曾经陆宁亲军羽林卫中一员,现今作为骨干将领充入了铁鹞子军中,被授第一营营指挥使,第一营第一都的都头百夫长。
李汉琼甚高体壮力气惊人,弓马精湛。
史书上他有没有记载陆宁倒是不知道,但想来,作为名门之后,又有过人武勇,是以,历史上应该也不会被埋没,必然曾经从军且表现不俗。
远远坐在草坡上,看着这百余名骑兵,来回奔驰,挽弓射箭,不时微笑点头。
从河中诸州选拔的这些马卒,虽然谈不上让人眼前一亮,但比自己预想的强很多,其中竟然还能选出几都精于骑射的,看来,州兵军户制度,至少现今来说,效果不错,当然,王朝初兴,开拓进取之时,某些制度变革,现今看很好,但如果监管措施不到位,最终也会弊端丛生甚至变成王朝灭亡的催化剂。
旁侧,尤懿懿和几个党项女童也看得津津有味,这几个女童都是最贫苦人家,陆宁看尤懿懿和她们玩得很好,干脆令这几名女童做了尤懿懿伴当。
当然,临河卫皇庄中,都是大皇帝奴户,如果袁继忠不知道他真实身份,自不敢随意将皇庄牧户女童派遣做人奴婢,哪怕只是临时性的派遣,现今来说,自然也要登记在册,且各赏了几个女童家一些布帛。
几个女童做尤懿懿伴当可算享了福,就现今,每个人手上,都拿着尤懿懿给的糖果,小心翼翼品尝。
当然,一旦将来尤懿懿离开,她们今日的经历是好是坏,那就没人能知道了。
陆宁自不会理会这些,只要懿懿开心就好。
正胡思乱想,后面脚步声响,完颜怒哥匆匆而来,他满脸喜色,到了近前,单膝跪倒,看了不远的几个党项女童一眼,压低声音:“圣父,大喜!兰州陇安府,灵州银川府一起来了喜报!”说着,双手送上一摞文书,上面的,是几封奏疏,下面则是军报之类的绢纸。
陆宁拿过来翻开看,越看,越是展颜。
奏疏有兰州陕西大营林仁肇、灵州神卫军统领荆罕儒的。
林仁肇奏报,赵光义领叛军及吐蕃几部联合进犯兰州,被其击败。
荆罕儒则奏,李彝殷的使者到了灵州,其使者言道,夏王李彝殷准备待病愈,便按照圣天子圣谕,赴延安府觐见圣天子,若圣天子已经回京,他便进京觐见。
李彝殷的使者也带来了李彝殷的奏疏,现今被一起送来。
显然,李彝殷是见赵光义战事不利,便马上遣派使者到灵州,如此,和林仁肇的捷报前后脚到了延安府,又被一起送过来。
李彝殷,终于还是没能横下心来谋叛,显然也是得到了夏、银诸州情势变化,令其觉得,叛乱成功的机会太过渺茫,反而会令族人遭遇灭顶之灾。
陆宁看向李彝殷的奏疏,里面言辞恳恳的请罪,用“罪臣”自称,请辞王爵,称甘愿从在在汴京城中,布衣为君父效命。
陆宁看得微微一笑,能和平解决当然比腥风血雨更好。
而且说起来,党项居住在各大城附近的主要部落,本来已经在渐渐心向中土,到西夏立国,李元昊开始恢复其所谓的民族传统,还创立西夏文字等等,将和中土融合的趋势打断。
而现今来说,党项人,作为本朝定难军节度治下,大多数人,并不存在建国的思想基础。
这也是李彝殷最终决定屈服的关键。
开国之路,何其艰难?至少现今李彝殷看来,他还不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若再不臣服,只会给自己部族招来灭顶之祸。
当然,虽然李彝殷臣服,本朝臣将,也不能大意。
历史上,本来就是李彝殷的孙子前往汴京,献出诸州归顺中原,结果其族兄李继迁不服,举起了反抗中原的大旗。
不过历史上,李继迁得到了辽国的支持,现今,这样的条件不存在,所以,便是党项人接下来有一些部落叛乱,应该也引不起惊天之变。
想着,陆宁不由开怀,几个月来忧虑的事情,终于有了不错的结果。
看向尤懿懿,陆宁笑道:“懿懿,我来西北,看来事情有了眉目,你也算是我的小福星了,说说,想要什么?”
尤懿懿眨着大眼睛,好奇的道:“李彝殷投降了吗?”她自然不是普通女孩,对这些政事,以及姐夫来西北做什么,她还是懂的。
陆宁笑着点点头:“好像有这个苗头,不过最终如何,还要拭目以待。”
尤懿懿犹豫了一下,指了指旁边她几个小伴当,说:“我,我想她们,能跟我回汴京,送她们去上学。”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一百二十章 草原蛮部
陆宁笑道:“可以啊!”
尤懿懿立时欢喜无限,用力点头。
几个党项女童都是又惊又喜,但自然不敢说什么。
对她们来说,中原的皇城,简直就是天堂一般,听说,大街都是金银筑成的。
……
月夜下,篷车之旁,陆宁和尤懿懿踩着茵茵绿草漫步。
明月宛如挂在狼山山巅,景色极美。
“懿懿,你说说,人活这一辈子,怎么才算有意义?”陆宁突然问。
1...191192193194195...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