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帝国无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录事参军
陆宁本来,也没想再难为他们,毕竟自己还没紧张到,需要这个小小部族紧急支援马匹。
却不想,今早收到了大荣的一封求救信,信使,带来了一千匹马,而且称,全部为贡品。
原来,是西方草原邻近这渤海部的一个白鞑靼部落,牧民大批越界,进入了张北草原牧场。
其实,这张北草原牧场,本来就是白鞑靼的游牧地,但辽太宗时期,强行迁徙了这几万渤海人来,一来是将渤海人分而治之,同时将渤海军充入边塞;二来,自然也是钳制白鞑靼部,为其划下界限,不要再东来放牧。
现今,白鞑靼部落,自然知道辽人失去了“奉圣州”,而且,渤海部,和南方齐人眉来眼去,趁机来侵袭原本就属于自己的草原。
邻近渤海部的白鞑靼部落人数也就数千,但大荣怕的是,争端一起,白达旦部会群起而攻之,契丹人距此尚远,只能向齐人求援。
对于渤海大荣部这个自己潜在的治下部族,当然不能任由其自生自灭,陆宁索性便自己走一趟,将大荣部真正收服,那么,自己出西口袭击契丹是冒险,但出这东口,就有把握的多了。
也令契丹尝尝后方被攻掠的滋味,倒很不错。
是以,见过韩德让的第二天,陆宁便领了韩德让,萧皇后主仆及诸羽林卫,策马北上。
路途倒是不远,从保安镇到燕子城,几十里路程。
出了野狐岭要塞,视野立时辽阔,大片大片的草原,只是,正是渐渐枯黄的季节。
渤海首领大荣领着几个儿子,早就在野狐岭外相迎,此时纷纷下马见礼。
尼罕,就是曾经领两百多弓骑和陆宁激战,尔后被陆宁跳在马背上制服的那中年壮汉,此时满心惊惧,怎么也想不到,令自己做了几天噩梦的那个恐怖人物,原来就是齐天子。
契丹中京留守耶律奚底,都被其射杀,自己又何足道哉?
大荣,却满心都是激动,南人大皇帝啊,那传说中在锦绣花花世界,金银珠宝堆砌的金銮殿上虚无缥缈的尊贵人物,现今率亲卫出塞,而且,来到自己部族,这,这可从何说起?
和大荣交涉,陆宁交给了韩德让,主要就是给大荣部画一下大饼。
如在保安镇附近设市,和草原诸部贸易,如此,大荣部成为和南人贸易的重要集散点,其部,必然大大受益。
不过,这些大饼,都在齐、辽战事结束,且齐人还能占据山后七州才能作数。
说起来,陆宁也不是画饼,市集的地点都想好了,就在后世张家口市区附近。
当然,和草原诸部贸易,主要便是用手工品换取其牛羊马,不说军资用品,便是铁骑,也必然禁贸。
而且,如果这次和契丹之间战事结束后,如果己方势力触角能进入草原,那自然又会是另一种规划。
但不管怎么说,如果大荣部率先归附,而且诚心诚意相助自己,那么,自己也必然不会亏待他们。
……
燕子城,就是土城木寨,经过渤海人几十年经营,倒是颇为险峻,木栅栏堆砌的很高,箭楼林立。
陆宁看到其,就盘算起神武军,因为神武军,本就为了拔除这种北域、西域土城木寨,多有训练。
陆宁自然没有住木寨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被人围了可就不美,寻了一处略高的草坡视野辽阔之地,渤海部给扎上了洁白无比的帐篷,大荣部习俗,招待最尊贵客人才会用的巨型毡帐,从大荣登上族长的位子,这个帐篷还从来没有用过。
本来,大荣还想供奉几名族中少女侍奉圣天子,但见随伺齐天子的是契丹先主的萧皇后,心里咋舌之余,自也没敢提这茬,毕竟,族中少女,好像真是给南人皇帝端茶倒水,都显得太粗鄙了些。
羽林们,则在距离草坡两三里外的小河旁,由渤海人撑起了二三十个毡帐,毕竟是大皇帝近卫,各个都是正六品武官。
羽林卫初设时,羽林郎皆为正八品,山后七州战事后,羽林郎们卫护有功,千里转进,血战连场,这支亲卫队,集体升格为正六品,都加御前带刀侍卫称号。
这就是大皇帝自己心里才知道的小小秘密了,小时候听评书,便觉得这个名号很拉风,现今带着一票御前带刀侍卫,感觉很是不错。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七十八章 东北望
越往北,草原的枯黄色越是浓郁。
百余骑,三百多匹骏马,缓缓奔驰在草原上。
陆宁换成了普通的武将服饰,所谓皂绢甲胄,就是黑色布袍,直接便可以外罩重甲。
在燕子城住了一晚,齐天子便即“回返”。
留下文官武将和西方的白鞑靼部交涉。
在韩德让和白鞑靼部宣示了齐天子的诏书,诏书里,要北邻各个牧部维持牧界后,东来的白鞑靼部牧民暂时离开了张北草原。
尔后,定远将军武定邦领羽林郎们向西北进发。
当然不能以齐天子的身份在塞外溜达太长时间,哪怕在燕子城驻跸,一晚也就够了,太长时间,渤海部族人,不方便不说,也就觉不出来,南人皇帝驻跸,对本部来说,是多么一件隆重的盛事。
不过,既然出了边塞,就这样回转,陆宁心有不甘。
尤其是,驻跸在燕子城时,收到河北急报,辽主大军南下,进袭拒马河南诸州,结果无功而返,“震地雷”和“猛火油”的结合大发神威,炸死炸伤不少辽人骑兵。
显然,辽主见齐军并不主动进军围幽州,有些等不及了,这才试探性的进行了攻击。
毕竟,其要防范自己亲自引军从居庸关东进。是以辽人攻击拒马河南诸州,定然不是全力以赴,多少就是试探齐军虚实。
自己精锐的几军,虽然守城的各种花式器械层出不穷,但自己原本多少还是有些担心,河北来的战报,倒是令自己吃了个定心丸,最起码,在居庸关西的殿前、京戍军的牵制下,河东和河北两军,加之北上增援的“北宁军”,固守拒马河以南没有太大的问题。
如此,便也可以放心的去东北方向骚扰下契丹人了,令他们也尝尝,被长驱直入是什么滋味。
距离燕子城东北二百里左右,有一处集贸之地,叫羊城,也是契丹部族游牧的最西之地,距离其中京,六百余里。
羊城是辽太祖阿保机所置,当时契丹人势力还未西进到漠南漠北,羊城主要便是和漠南漠北的草原部落进行贸易,到现在,也是其和名义上统治下的草原部落贸易的第一集镇。
陆宁现今的目标,就是羊城。
大荣的儿子尼罕,也在羽林郎的队伍中,作为下一任族长的人选,尼罕被选为羽林卫,旁人看来,自然也有一种质子的意思,不过,陆宁初始要韩德让和大荣说起,选尼罕为羽林卫,倒是和选折御勋入队没什么区别,和地方军阀的下一代增进下感情和了解,同时,选中的人,自也有其天资。
不过,定远将军就是大皇帝化身一事,陆宁虽然没有特意嘱咐尼罕保密,但尼罕最多也就是和父亲大荣说起,如果是知进退之人,想来便是父亲也不会告知。
尤其是,燕子城涉及进入辽境的齐天子的退路,万一出什么闪失,这个渤海部落,怕也会玉石俱焚。
从燕子城到羊城近二百里,第三天的时候,这支马队,出现在了羊城西二十余里的一处草山之后。
没有全力奔驰,保持着所有马匹的体力,同时,神射们作为斥候游弋在前方,大队自然也要放慢速度。
如果是春夏之时,这一路行来,肯定能遇到契丹牧民,但正是刚刚入冬,牧民们都已经拉着打草谷打下的草,在暴风雪来临之前,返回冬季栖息地,准备度过严酷的寒冬。其栖息地,通常是有水源,且在草山之间能遮挡寒风的地域最佳,而且整个春夏秋三季,这里的草场都不会有牛羊来啃食,处于野蛮生长状态,到了冬季,就是该部落牛羊的干粮。
“打草谷”,本来就说的是秋季牧民收割野草以及草原上一种野生谷类,做回栖息地度过寒冬的准备,只是渐渐的,成了一种劫掠其他部落的代名词,到得后来,又很多时候,用在劫掠中原之民身上。
现在并不是雨季,这一路行来,都是在草丛中和衣而卧,没有用驮马上的简易小帐篷。
在这草山之后时,正是深夜,休息一晚,第二天清晨,用过肉干后,陆宁令众羽林郎的射手们,上轻甲,余者上重甲。
羊城榷场,在辽太祖阿保机初设时,其实也有和南人互市的意味,但契丹得了幽云十六州后,羊城的榷场,便主要是和西部、北部诸草原部落贸易了,羊城之东,炭山之后,滦水发源地,有汉城,也是契丹的最重要的产盐区之一,在没有得到幽云十六州时,契丹八部主要便是依赖炭山的盐池所产之盐。
阿保机统一诸部,便是因为掌握了盐池,邀诸部首领议事,将他们杀了个干净,由此统一契丹诸部,也称为盐池之变,或汉城之变。
炭山南的汉城,曾经依靠汉人冶铁,阿保机更令汉民开垦荒地种植五谷,当时中原战乱,很多汉民倒乐于安居于此,甚至除了被掠来的人口,还有主动迁徙而来的,到现在,除了还保持着农耕、盐铁技艺外,这些汉民已经渐渐胡化,不过现今铁匠们早被迁徙去了上京一带,留下的多是盐户。
五六十年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
炭山也是辽主惯常的避暑狩猎之地,睡王便来过炭山狩猎,后来的萧太后,还曾经在此修了新凉殿,当然,从历史记载看,也仅仅是木栅栏围成的草棚区,因为是皇家驻跸,起的名字高大上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炭山,都和阿保机家族联系极为紧密。
是以,虽然现今入冬,羊城榷场很是冷清,但这一带,契丹部也有农户,加之胡汉奴部,要成军的话,几千勇壮应该极为轻松。
汉城和羊城的胡化汉人,虽然生活还算自由安逸,但身份,都属于契丹皇族奴部,是以在这一带,还驻有一支斡鲁朵精骑,更有一名惕隐都监管理军事及皇族奴部事务。
陆宁一边盘算着,一边看向旁侧裴龙裴虎这两个赤发鬼,他俩现今都是羽林卫的马桩卒,就是专门负责看守辅马的,陆宁给了个马桩郎的名头,最低级的从九品武官。
他俩学骑马倒是很快,而且,真是有马拉松选手的潜质,长途奔跑能力很强。
看着他俩,正想说什么,陆宁突然瞥到萧皇后面色有异。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七十九章 伪装
“陛下,大可敦的父亲、兄长,弟弟,妹妹,全族都被发来了汉城做盐奴。”胡都古说着话,突然跪下,“大皇帝陛下,求陛下,救出大可敦亲人!”
萧皇后,红唇微微颤动,面色极为激动,自然是,原本根本就没想过,还能再有机会和亲人相见,怎么也没想到,兜兜转转,莫名其妙被这南人皇帝,领来了这漠南之地,距离父兄亲人,是如此之近。
显然,现今她心情极为复杂,怕也在做极为激烈的思想斗争,但终究好像,还是对这南人皇帝的憎恶占了上风,怎么也不愿意向陆宁低头。
听胡都古的话,陆宁却是微微一怔,随之灵机一动,问道:“那么排风、辽王妃,我们便先去探探虚实,我选些精干射手,跟随你俩进汉城,打探下辽王妃亲族都在哪里?看能不能和他们相见,你两个,就说我等是你们的卫兵,趁军乱救了你们从塞内逃了出来。”
对于大多数辽人来说,萧皇后被贬为夫人,毕竟还是夫人尊位,还是先帝的皇后,幽禁在云州甚至要被毒杀,也是上不了台面的皇族秘事,虽然本地的总管惕隐都监耶律察刺作为掌管皇族事务的大惕隐司属官,对这些有一定了解,更莫说萧皇后一族获罪成为奴隶正隶属他管理,但是,萧皇后突然出现,而且是从失陷的南地逃回来的,一时之间,那耶律察刺定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萧皇后被俘并封为辽王妃,虽然自己刻意想令这个消息传得契丹人人皆知,但前线的契丹各路统帅,却是严密封锁消息,不令其传回腹地动摇军心民心,如此,倒给了自己今日的可乘之机。
本来的计划是,强破羊城,同时吸引汉城援军来,在野外给予重创。
只要能大量杀伤契丹人,如此,令这个草原民族,知道他们自己认为的腹地后花园,也不再那么安全,甚至齐军有能力远征,攻打其中京等中心之地,多少,也是一种牵制。
就如同自己,不管如何,汴京一直留有精锐军卒驻守,甚至河中军在牵制西夏人的同时,也有一军,驻地东移,随时可以支援汴京。
西军精锐,也就是陕西大营,都做好了一旦北伐失败,在最困难情势下,回军援都城的准备。
而现今,计划要变一下了,能大摇大摆进入汉城,当然再好不多,虽然要冒一些险,比起收益来说,那也微不足道。
听陆宁的话,胡都古立时大喜,“奴儿愿意,奴儿愿意,只要能救出大可敦亲人,奴儿便是百死也无悔!”
萧皇后也是一呆,自然没想到,南人皇帝会这样提议,虽然,南人皇帝甘冒奇险,绝不是为了救助自己亲族,而是居心叵测,想探明虚实将本地守军歼灭都说不定,其勇武无敌,如果冒充自己护卫,能进入城寨见到诸多将领,将城内将领尽数诛杀,那么,歼灭这里的守军,并不是没可能。
但是,南人皇帝此举,偏偏又确实有机会救出自己亲族,令他们逃出生天。
萧皇后俏脸神色变幻,良久后,终于咬了咬银牙,轻轻叹口气,缓缓点头。
陆宁微微一笑,转头道:“荆嗣、王贵、周仁美、薛超、完颜怒哥、尼罕,你们随我去,余者等我讯号。”
六名最是精通箭术的羽林郎,完颜怒哥和尼罕也完全可以看作契丹的部族军,加上自己,就是几名南人勇士加契丹部族军的组合,扮成原本囚禁萧皇后的护卫,因为萧皇后被囚禁在云州,逻辑上也说得通。
听陆宁吩咐,众人忙齐齐遵令。
……
羊城榷场,现今主要就是和西域、北域的草原部族交易牲畜,用很低矮的木栅栏围起来的空旷之地。
入冬后,榷场已经关闭,空荡荡没什么人,旁侧的土城,便是羊城,里面驻有管理羊城榷场的契丹官员、维持秩序的军卒,及其他们的家属,不过羊城的土城年久失修,城桓有的残破之处,纵马都能跳跃进去,强攻不难。
东南二十余里的汉城就不同了,不但有惕隐都监耶律察刺领数百斡鲁朵精骑,城内城外,住着大量农耕、熬盐的契丹、胡汉,其中的男丁,拿起兵器就是军汉。
大队人马,绕了个大圈,悄然的到了汉城附近的天岭山麓,陆宁、荆嗣、王贵、周仁美、薛超、完颜怒哥、尼罕七人,跟随萧皇后和胡都古到了汉城土城外,却见汉城土城城门洞开,任由人进出,甚至一行九骑到了土城的木栅门前,守城的军卒还懒洋洋的,应付事儿似的询问,你们是从哪里来?入城做什么?
看守成军卒面貌,应该是胡化后的汉人,城中农户轮流征募出的守城兵。
显然,就算一个月前,有从塞内来的大批残兵败将途径此地回中京,但也未令此地的契丹兵将神经绷紧,只怕见到己方残兵败将时除了震惊,也不觉得南人军马能追来这里,更莫说现今堪堪一个月都过去了。
胡都古叽里咕噜说了一通,木栅门前军卒大惊,纷纷单膝跪倒,这是契丹见到主人或尊贵贵人的礼节,木栅门后的木屋,很快跑出一名小头目,又有人纵马飞奔而去。
不到半个时辰,城内蹄声如雷,飞奔来十几骑,为首的到了近前飘然下马,骑术甚为精湛,他长得虎背熊腰,对着马上萧皇后躬身,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
在陆宁身畔的尼罕,小声为陆宁翻译。
反而完颜怒哥部族,迁徙到中原数年时间,完颜怒哥十三四岁时便来到中原,现今本族语言都不太用了,契丹语更听不太明白。
尼罕说,来人正是惕隐都监耶律察刺,他向萧皇后问好,并请萧皇后进城。
接着,又见耶律察刺身后骑手,四散奔开,向土城四周奔驰而去,自是查看,有没有追兵或者什么敌踪。
陆宁微微颔首,这家伙长得五大三粗的,其实倒很谨慎,满腔疑问,并不现在就问,礼节做的十足,但该谨慎的地方却毫不含糊。
不过,己方骑兵躲在二十里外的山麓密林中,他派出去的斥候,自然见不到。
而对此处契丹人来说,只要没见到大队骑兵,能藏个几百人的所在,想来也不会在意。
入城时,耶律察刺没上马,而是帮萧皇后牵马,又说着什么,随之,遭到了胡都古的怒斥。
尼罕在旁小声说,耶律察刺是想令几个护送萧皇后来的南人及契丹勇士,另行安排居所,好生休息。
胡都古立时斥责他,说起,大可敦担惊受怕,在南地潜藏踪迹,千辛万苦才过了南人关隘,逃来故土,身边卫兵,现今死的只剩七人,见不到他们,萧皇后会心绪不宁。
耶律察刺回头打量了几人一会儿,便没多说什么,想来觉得才十来个人,便是萧皇后此来有言语不尽不实,也在自己掌控之中。




我的帝国无双 第八十章 萧家人
耶律察刺给萧皇后一行安排的土院,就在其军营旁,汉城最中心的斡鲁朵军营,却是一个个毡帐,这令陆宁微微蹙眉,不是房舍院落,走屋顶去刺杀的办法便用不上。
傍晚时,萧皇后的父亲、两个兄长,一个弟弟,两个妹妹都来了土院。
显然,耶律察刺也有些拿不准以后天赞皇帝要如何处置萧皇后了,是以,能行方便,便行了方便。
因为和齐人的战事并不如预想中顺利,这使得契丹贵族内部的矛盾暂时被搁置,诸部夷离堇(大王),都已经表态支持天赞皇帝,并且遣派族中精锐南下,随同天赞皇帝征伐齐人。
天赞皇帝的帝位,看来已经稳固,如此,对先帝皇后的处置,可能便会采取不同的方式。
尤其是,萧皇后,美名远播,既然已经贬为夫人,族中想续娶她的贵族多了去了。
未必不会成为天赞皇帝拉拢一些重臣家族的工具。
当然,也有可能,天赞皇帝为了收拢旧臣之心,恢复萧皇后作为先帝皇后的尊位并上尊号。
总之,耶律察刺现今不想无端端得罪萧皇后。
甚至萧皇后的父亲萧知璠,也说耶律察刺对其一家还算不错。
毕竟本来双方也无怨无仇,皇族亲眷,有辽一代,获罪又重新起用的不胜枚举,甚至谋反之罪,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被赦免重新起用,主要还是因为,契丹各部之间,错综复杂的力量制衡和关系纠葛。
不过,看着老父亲明显虚弱下来的身子,萧皇后还是忍不住落泪。
萧知璠对这个女儿,包括萧皇后兄长、弟弟、妹妹,对萧皇后,自然还是以皇后或者皇太后的礼仪对待。
除了萧知璠,其余人都不太说话,但各个养尊处优惯了,现今一看就知道,都吃尽了苦头。
等萧皇后和兄弟姐妹说话,问起嫂子时,萧二兄终于忍不住,气愤的说起,他们被发落来汉城的第一天,其妻子就被斡鲁朵里一位小将军霸占。
说起来,小将军是契丹军中低级武将,但在这汉城,萧家都是被发落之奴,便是小将军,他们也根本得罪不起。
萧大兄及萧三弟的妻子倒还在,只是此来见萧皇后,耶律察刺只允许直系亲属来。
至于萧皇后两个妹妹,虽然生得不如萧皇后,但比萧二兄的妻子自然貌美,只是有传闻,上京有贵族对萧家两姐妹有念想,加之耶律察刺来后,萧家待遇提高,是以,倒是没人来找两姐妹麻烦。
陆宁胡乱听着他们说话,或许是防止被不相干的契丹人听去,他们叙话,萧知璠带头,都是用的中原语言,陆宁倒听得懂,一边胡乱听着,一边盘算,要救助多少人回中原。
萧知璠的续弦都已经亡故,也就没有再娶,本来倒是还有两个妾侍,但阖族发为汉城盐户,那两个妾侍,则被娘家接了回去,本来就都是小贵族,这时自然避得这位曾经的国丈远远的。
萧老大和萧老三的妻子在,听萧老二气愤的说着,其妻虽然开始是被强迫,但现今已经乐不思蜀,早就忘了他这个丈夫,不愿意再回来跟他熬苦,那自然也就不用带了。
萧皇后还有位姐姐,但嫁的不错,也就没有被牵连,不过其夫家,也没有为萧家开声罢了,甚至多少有点落井下石。
萧皇后的两个妹妹,容貌虽然都不如萧皇后艳丽,但也算是花容月貌,大妹,叫耶律万寿女,小字万寿奴,小妹叫耶律金福,小字侍男。
萧皇后两个妹妹都改姓耶律,是睡王耶律璟赐姓,都称为妹,要封公主,但喝醉了忘了这茬,本来可能几个月后又能想起来,结果还未正式下诏,他便被侍卫所杀。
这倒不是说耶律璟对萧家多好,他行事一向乱七八糟,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想什么,给萧皇后两个妹妹赐姓要封公主,正是齐天子两个公主降生之后,有传闻,是耶律璟听了萨满所言,其中有什么说道,能对南朝不利,只是,喝醉酒就忘,接下来的仪式便成了镜花水月,便是为其祈福的萨满,也再没见到他。
陆宁也看到辽地细作传来的情报里,有此民间传说。
此时,也就不免多打量了萧皇后两个妹妹几眼,心说不管怎么说,倒是和我两个女儿有了莫名其妙的牵绊,倒是早晚要打听出这事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萨满又能诅咒什么。
这事传到耳中,虽然所谓的仪式没有成,但多少,心里便有些不舒服。
1...176177178179180...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