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帝国无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录事参军
目光,盯在了辽人武定军四州地域,新州、武州、妫州和儒州。
武定军节度使耶律乙斈,从军事角度,据说是位很精明的将领。
现今他屯军新州,也就是契丹人称为的奉圣州。
其帐下,大概有三千契丹军、三千渤海军以及万余名南军。
渤海军,就是渤海国被契丹灭国后,归附契丹人的渤海诸族征募的军卒。
主要便是靺鞨人和高句丽后裔。
渤海国从后世地图疆域来说就是中国东北一部分、朝鲜一部分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被契丹灭国后,大量渤海部族被强令迁徙,据史料估算,迁到契丹内地及辽东的大概近百万人,其中迁来幽云的也有一部分。
这武定军四州,便迁徙来了几千户,每户征一丁,也有三千渤海军。
从武定军四州往下,陆宁点了点舆图上一个部位。
定安县,也就是历史上,宋军北伐,潘美、杨业一路,被辽军包围,惨败之地。
从云州地域到武定军四州,有许多崇山峻岭隔绝,是以,主要的通道有两条。
其中之一,便必然要过定安。
现今,陆宁已经令陆平领两万殿前军出雁门关,来屯驻云州,随同这两万军马而来的,有大批民夫运送的辎重。
而且,己方从云州派出的斥候遍布云州地域和武定军四州之间。
虽然觉得辽国精骑不会这般快到来,但也要防备辽人突袭,不然,怕会吃大亏。
陆平领两万军马屯驻云州,自己则领殿前军、神武军驻守定安,两者遥相呼应,这才算在这幽云西部地区站稳了脚跟,如此,就可以实行接下来的战略意图了。
不过,自己这计划,可是引起了激烈的反对。
因为,固然定安是咽喉之地,在幽云西部的小局域来说,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自己领殿前军、神武军在安定落寨的话,等于楔入辽人数州中的楔子,甚至将辽人控制下的蔚州,隔绝在了南部成为孤城。
但如此,自己也算孤军深入,很容易招致辽军的围攻。
尤其是,如果辽人知道齐天子在安定,只怕要不惜代价来围攻安定之齐军了。
不过,这又何尝不是自己希望的?
契丹主力精骑,机动力极强,又可以四处劫掠军粮,和其打运动战很难聚而歼之,各路齐进攻州略府,辎重的运输又是个大问题。是以,自己做饵,引诱辽人主动寻战,那也不错。
正琢磨,外间卫士匆匆而入,送来的,是荆嗣的叔爷,灵州团练使、神卫军统领荆罕儒的奏疏。
奏疏里言道,党项人一支,绕过灵州,进入了河西地。
显然,党项人并没有那么循规蹈矩,对觊觎已久的河西地,趁此良机,还是露出了獠牙。
不过,河东山西道的石州,党项人倒是已经退兵。
现阶段,自己自然不能逼迫太甚。
琢磨了一会儿,陆宁写了封信,是给河中大营招讨使慕容延钊的,还是要吓唬吓唬党项人,令其有所收敛,不能令其在这个空窗期肆无忌惮的扩张。
虽然和党项人同时开战基本不在自己选项内,但任何事,都要做最糟糕的打算,尤其军国之事,如果存在侥幸心理,不做最糟糕的打算,只怕最终面对的,很可能就是最糟糕的局面。





我的帝国无双 第六十一章 猎杀
天气闷热的蒸笼一般,知了好似叫得都有气无力。
土丘后,胡都古嚼着肉干,不时偷偷看向土丘上那棵歪脖子树绿色树冠中,坐在树枝上的身影。
南人皇帝,那飘飘忽忽的身影,在她眼里,越发的可怕可怖。
跟着南人皇帝和他的重骑卫队出来有二十余天了,开始,只是在云州几十里处猎捕奉圣州方向来的斥候,又渐渐西行,现今,却是已经距离云州怕有二百里,二十多天时间里,猎杀的来自奉圣州和蔚州方向的斥候,怕不下百骑。
齐人在云州裹足不前,奉圣州自然会派出大量斥候,刺探齐人的动向。
这二十多天时间,南人皇帝和他的重骑卫队仅仅有一次全副武装,是遭遇到一队定安下乡征粮的差官,在乡间却杀人放火,甚至要将一个十几户的小村子杀个干净抢个干净,造成是齐军劫掠的假象,随之被南人皇帝的重骑卫队一个冲锋,便戳翻了一地,死了个干干净净。
此外,南人皇帝和他的重骑兵,远远见到有敌军斥候,便轻骑出动,包抄之下,用弓箭射杀,没有一个斥候遭遇他们后能生还,有机灵的远远掉头就走,却总会被这南人皇帝不知道追出多远,最后也牵了对方的马匹回来。
南人皇帝在大队休息时,就喜欢像现在这样站在高处,树顶之类的,而他,真的会妖法一般,好像有千里眼,能很早就发现敌人斥候的踪迹。
不过,这两三天,已经进入蔚州境,好像蔚州的定安县城,距此已经不远,而从此间,南距离蔚州城不过四五十里,北距离奉圣州也不过七八十里,对方哨卫却反而越来越见不到,昨天和今天,南人皇帝都没发现敌人踪迹。
想来,蔚州也好,奉圣州也罢,现今已经没什么轻骑兵敢出来侦查,按照南人皇帝说法,他们应该是突然发现,现在斥候是个极为高危的职业。
还是第一次见到,将对方斥候作为主要目标加以猎杀的,而且,几乎每次都猎杀成功。
有些艰涩的咽下嘴里的肉干,胡都古心里也不知道什么滋味,虽然,被对方猎杀的目标主要还是南人,后来,又连续有十几个渤海轻骑被害,并没有契丹族人,可是,毕竟都是大辽的军卒,眼睁睁看着他们一次又一次被猎杀、暗杀,自己却无能为力,实在是一种煎熬。
不过,好在要结束了。
这南人皇帝很有谋划,此次游击,还领了被称为神武军的三十名轻骑,每一日,都会有一名轻骑奔回云州送讯,报大皇帝平安以及所在方位,自是令云州军中放心。
现在,也就还剩四五名轻骑,所以,南人皇帝,应该要回转了。
“喏,喝水!”旁侧,那叫做完颜怒哥的巨汉,将胡都古的专用水囊送到胡都古嘴边,同时,拿出了塞胡都古嘴的布团,每次胡都古用完餐,嘴都会塞住,手也捆缚,自是免得她示警。
带她来,看来本来是带她来做翻译,但却没遇到什么袭击契丹人的机会。
“怒哥,不要堵她嘴巴了!”南人皇帝,突然说话,又对胡都古招招手,“你过来,我和你说两句话。”
胡都古的心,立时跳了跳。
心里暗骂自己不争气,可是,向那土丘上歪脖树走去,胡都古的腿却不由自主有些打颤,根本不是她能控制的。
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这么怕一个人,先帝和他比起来,滥杀制造的那种畏惧,和这种骨髓深处的敬畏,完全是两个感觉,先帝倒好像,成了好好先生。
“上来!”南人皇帝指着树干,对她笑了笑。
胡都古的心更是剧烈跳动,南人皇帝的笑容,好像更可怕。
双手抱住树干,双腿攀住,向上熟练的攀爬,爬树,对她来说,轻车熟路,只是,想和这南人皇帝一般,坐在最上面树梢随风轻动,她却不行了,只能在下面一个树杈上站定。
看这胡都古爬树时身姿陆宁心中不由一笑,心说这大长腿。
确实,胡都古是典型的北方胡女,身材高大健美,她又是特意选出的萧皇后身边近侍,既是侍卫,又是婢女,身材尤其挺拔,大个子便是没一米九怕也差不多,穿着短衣窄袖、腰束革带,下着裤装的胡服,更显出健美长腿曲线,虽然实际上,她的双腿比寻常美女的纤细玉腿自然粗许多,但有她身材衬托,便很有美感了。
“胡都古,你主仆现今境遇,比当年幽禁在云州城中如何?”陆宁问。
胡都古一呆,比之那时候朝不保夕,甚至随时都可能被秘密处死相比,现今生活,自然是云泥之别。
陆宁又道:“你现今觉得,我大齐和北方诸叛族之战,谁输谁赢?”
这又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若是没见到这南人皇帝之前,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胡都古心中根深蒂固,可现在,却真的难回答了。
胡都古隐隐觉得,这场战争,最后鹿死谁手真的很难预料,但是,便是这南人皇帝输掉了战争,退守中原应该问题不大,毕竟,中原人口众多,他才动员了多少人马?
显然,南人皇帝也不是要她的答案,又道:“不管战事成败,北地助我之族众,我都视作子民,你真心为我效力,又有何不好?”
胡都古又是一呆,是啊,归顺这南人皇帝,又有何不好?
其实,什么圣天子将归顺帮助他的各部族众都视作齐人视为齐民;什么你和辽王妃遇到圣天子,实则是你们天大的福气;什么若圣天子取了北国之地,你的主人辽地王妃,才真能享尽尊荣呢;等等等等。
这些话,南人那讨厌的痨病鬼袁继忠,都不知道唠唠叨叨和她说过多少遍了。
可是,却好像都不及这南人皇帝,问出这三个问题,令她突然就觉得,情理上,真是如此。
就好像,南人皇帝的金口玉言,更令她信服。
“好好想想我的话,去吧。”陆宁挥挥手,看着有些迷茫的这大胡马,心下一哂。
说起来,和萧皇后不同,这胡都古莫说什么民族了,便是“族人”的概念,也仅限于自己的小部落甚至仅限于自己亲族。
很多北方部族都是如此了,只有自己部落的,才是自己的亲人朋友,其他皆是外人。
有奶便是娘,胡人部落,互相之间的争斗,很多时候,也会被中原王朝利用。
对胡都古来说,现今已经不容于契丹,投靠中原王朝顺理成章。
莫说她了,就说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家族,其妻可敦述律平,是个相当狠的角色,在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上出了大力,也是个亲领大军东征西讨的传奇女子。
不过这述律平,老了老了就有些犯糊涂了,毕竟,老太太可能都偏心。
述律平不喜欢长子,喜欢次子和幼子,皇位传给次子后,她还不罢休,逼得长子带着宠妃随从,出海投奔中原,受到后唐主热情接待,并赐李姓,不过,其长子在中原生活六年后,因为当时统治中原的后唐发生政变,他也参与了进去,最后被杀。
所谓的皇族都如此,契丹普通族众,就更不待言。
实际上,胡都古也仅仅是因为对萧皇后忠诚无比,多少受萧皇后中原思维影响,才一时转不过弯来。
看她现今大眼睛眨呀眨的,一副突然开窍的神情,甚至用手掌用力拍了下自己脑袋,显然是懊恼,自己开始怎么就没想明白。
陆宁莞尔,然后,突然蹙眉,看向北方。
一队骑兵,正驰骋而来,当然,这样远的距离,若是旁人看来,还是模糊不清的黑点。




我的帝国无双 第六十二章 遭遇战
“应该是渤海弓骑手,两百人左右。”
土丘之后,陆宁说着话,快速的点着人名,“王贵队,周仁美队,薛超队,完颜怒哥队,随我游击敌军,其余队,由杨业统领,上甲守本阵!”
百余名羽林郎,也分成了十几队,其中王贵、周仁美、薛超、完颜怒哥四队都是神射。
其实,这些羽林郎各个弓马娴熟,荆嗣、杨业、张琼、杨信等队主同样箭术精湛,虽然弱于四个神射队主,但未必就弱于四个神射队的成员,只是他们武勇更胜箭术,也都要统领一队。
队主中,箭术实在不怎么样的,可能只有花名“转陂鹘”的钱守俊了,盗贼出身的他,悍勇无敌,但箭术确实没法恭维。
完颜怒哥则完全是个怪胎,神力巨汉,但作为渔猎部落,传统上,使得其族众也极为重视箭术,作为族中第一勇士,完颜怒哥的箭术也是百发百中。
折御勋,勇武和箭术,都做不了队主,不过他的长处不在上阵厮杀,现今年轻,多历练历练,应该是个很不错的将领。
在陆宁话语声中,四十多名神射跟陆宁上马。
其余羽林郎,本来也都是皮甲,此时便快速给自己给战马披上重甲。
北方来的渤海弓骑,并不是直直的奔驰而来,而是,好似四周搜寻什么一般,不时的折向,陆宁下树时,那些弓骑,却正放慢速度,显然是看到了下游溪流,也准备歇息一下。
不用想也知道,北方奉圣州方向,现今斥候几乎都出不了城,那耶律乙斈自然知道,是有人在猎杀出城的轻骑兵,又根据最近几次失踪斥候出城探查的方向,大致猜到猎杀斥候的敌人,应该在奉圣州和蔚州之间。
是以,耶律乙斈,选了渤海弓骑,出城探查。
渤海军骁勇,有“三人渤海当一虎”的说法,当然,这里说的渤海军,主要是指渤海国主体民族,粟末靺鞨。
这两百名左右的粟末靺鞨轻骑弓手,在耶律乙斈看来,自然是进可攻退可守,便是遭遇敌军大队,也可以全身而退。
确实,对方游骑弓手数量众多,给陆宁制造了一个难题。
看其搜索直径,肯定是能发现自己等的。
如果己方全部披挂重甲,追是追不到对方的,虽然可以用弓箭御敌,但对方必然游击骚扰,不说最后很容易累得己方人困马乏,便是那些没铁甲护身的驮马、乘马,被这些游骑一个个射毙,那也太心疼了。
是以陆宁才选四队轻骑射手跟自己出击,争取引开这些渤海弓骑。
同时,就算藏马处,被渤海弓骑发现,土丘后重骑兵结阵,用弓箭驱敌,辅助马匹,躲在他们之后,加上自己等轻骑游射从旁牵制,和其慢慢周旋,胜利的天平自然会向己方倾斜。
说起来,也是有些大意了,本来藏马处不该如现在这般,就在大道旁。
但自己觉得自己目力敏锐,又自恃武勇,想来可以应付任何情况。
可话说回来,便是来几千弓骑,如果自己等只想逃跑也没有任何问题,毕竟可以乘马战马一直换乘,加之自己这些天游弋四周,对地形的熟悉,甩脱对方易如反掌。
但问题是,如果来的也是一人多骑机动力特别高的数千弓骑呢?
自己一个人怎么都好说,逃入深山大林就可以甩脱敌人,但部下怕没这么幸运了,至少,只怕马匹都会损失殆尽,其余人跟自己逃入深山。
也好,今日算给自己敲了个警钟,和契丹人交战,一丝也轻忽不得。
陆宁琢磨着,又看了身旁完颜怒哥一眼。
说起来,渤海弓骑和自己的完颜奴部一般,都是商周时的肃慎人后裔,不过,渤海国为粟末靺鞨所建,自己的完颜奴部,则属于黑水靺鞨中的一支。
而且,自从大批细作入契丹,对契丹统御的诸多部族包括黑水靺鞨有了更多了解后,自己才知道,黑水靺鞨中,以完颜为部落名的很多,甚至要追涉到先秦时期。
因为肃慎语中,“完颜”就是类似萨满的一种神圣的称号,中原话的意思,大致可以翻译为“世所仰望的接近神的存在”。
以完颜作为部落名称的黑水靺鞨部落大大小小很有一些。
而完颜阿骨打的祖先之完颜部,现今应该还在牡丹江最上游。
现今完颜阿骨打的祖先,也仅仅是该完颜部中的小小成员。
甚至,完颜阿骨打这支血脉,反而不是纯正黑水靺鞨后裔,被金国追封的金始祖完颜函普,是粟末靺鞨,也就是渤海人,流落到完颜部,做了上门女婿。
现今,应该是完颜函普的孙子完颜跋海时期,是阿骨打前数七八代的祖先,但他如今也只是该部落的普通族人,要到现今这个完颜跋海的孙子完颜石鲁,才成为完颜部的首领,又被契丹封为节度使,成为世袭酋首,完颜阿骨打一系,才开始壮大。
当然,自己的蝴蝶效应应该慢慢触动了白山黑水各部,这完颜跋海的后裔,必然也和自己前世的历史中,变得很不一样了。
陆宁胡思乱想着,又见守阵的羽林郎们,都披好了甲胄做好了迎敌准备。
唿哨一声,陆宁当先打马而出。
渤海弓骑所选的歇息地视角极好,离得远远的便见到敌袭,立时纷纷上马。
马蹄如飞,踏起黄土阵阵,渤海弓骑极快的变成圆形阵,往来奔驰。
训练之有素令人叹为观止,如此,在极快的移动中,其弓骑面对敌人的一面,弓矢可以源源不断的射出。
只是却不想,遇到了最不讲理的一个人。
如果是散乱混射,陆宁还真会有些挠头,毕竟就算自己射得更远,但快速移动的目标本来就难中,而且,双方都是快马,自己拉开的距离,瞬间可能就被敌人接近,进入敌人的有效射程内。
毕竟,自己不是射杀哪一个特定目标,而是要最大程度歼敌,所以便有些难搞。
但这渤海弓骑却是训练有素,虽然己方人少,但因为己方是进攻方,他们却不大意,迅速结成圆阵防御。
“嗖嗖嗖!”陆宁手中长弓,立时箭雨飞出。
而此时王贵等,渤海弓骑根本还未到他们射程内,但最近和圣天子配合越发纯熟,纵马在圣天子身后交替奔驰,同时嗖嗖嗖箭矢射出,如果有对方弓骑冲上来想射圣天子,便进入了他们射出的箭矢射程。
惨叫声中,渤海弓骑数人落马,但其领着全队画圆的领头马显然还没反应过来,还是习惯性,领着这个环形阵,在众骑飞速盘旋中,圆心渐渐向敌人移动。
“嗖嗖嗖嗖”,陆宁箭囊中箭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减少,箭如连珠,射个不停。
惨叫声中,短短时间,渤海弓骑又有二三十骑落马。
对方的领头马,或者说,这队渤海弓骑的首领终于醒悟过来,一声唿哨,环形弓骑立时一散,分成两队,向陆宁等骑的两翼飞驰,等交错而过时,自然是左右各一蓬箭雨洒落。
只不过,还是那句话,遇到的,却是最不讲理的人,或许其首领反应没这么快,不是用最优解迎敌,会是不同的结果。
陆宁突然就跳下马,猛地迎面冲了过去。
他速度快极,对方又是想飞掠而过的态势,同样在快速接近,对方首领及身后弓骑虽然反应极快,数十枝箭矢一起朝陆宁激射,但陆宁却好似瞬间又一提速,那些箭矢便即落空,随之,渤海弓骑首领便觉得身后一颤,却是敌人已经到了自己马上,喉头被一支寒森森箭矢抵住,同时马缰被人一拉,猛地转圈向旁侧跑出。
渤海弓骑立时都有些懵圈。
同时,陆宁冲向的是左翼渤海首领一队,王贵、完颜怒哥等众骑射,则齐齐策马顺着右翼飞驰,陆宁擒住渤海首领时,正是王贵、完颜怒哥等和渤海右翼弓骑互相进入射程之时。
渤海弓骑乍然见到首领被擒,心神又哪里不被影响,而此时却正是最致命的时刻。
惨叫声中,渤海右翼弓骑又有十几骑跌落马下。
“想要他们活命就要他们住手!莫等我伏兵尽出!”陆宁在渤海首领耳边低声威吓。
这队渤海弓骑训练极为出色,陆宁见猎心喜,便没舍得杀其首领。
不管对方听懂听不懂,先吓唬一声再说。
说起来,渤海国虽然受中原文明影响极深,但他们用汉字,说得却是各部族语言,汉化程度较高的,都是贵族亦或高句丽后裔。
被陆宁铁钳般捏住动弹不得的渤海首领,是一名三十多岁中年人,看面貌,就是靺鞨,眼睛略小,耳朵较大,与完颜部有些相似,和契丹及中原人有明显区别。
渤海首领好似也被这完全不符合逻辑的变故乱了心神,很怕自己心爱的儿郎都被射杀,大声吆喝了几句。
看来他御下极严,而且威望很高,那些渤海弓骑,竟然真的都慢慢停下马,远远的观望,互相交谈着,看来是担心首领安危。
“令他们投降,莫等我追上去,一人射他们一箭。”陆宁说着话,远远做个手势,这倒也不是吓唬他们,如果现今就斩杀他们首领,在其混乱中,将这些渤海弓骑大部分歼灭应该没有问题,逃走多少,就要看他们的勇气,胆子小的弓骑较多的话,逃走的人就会多一些。
“你们是齐国军马吗?”远远的,对方一名弓骑大声说,中原话虽然生硬,却也不难听清楚,“放了我们头人,齐国军马如果来攻奉圣州,我们愿意阖族倒戈!”
陆宁心下一哂,虽然渤海人也确实属于被压迫行列,被迁徙来奉圣州的渤海部族也不例外,但这些胡人的承诺,完全不值一提。
就算其真倒戈,那也必然是因为,攻打奉圣州的齐军势大,奉圣州失守的可能性更大。
更莫说,做这个承诺的,还不是其部族的族长、头人之类的。
被俘的这个弓骑首领,都未必是被强迁来奉圣州的这几千户靺鞨部族的首领,年纪对不上。
“你们降不降,根本无关紧要,不过,今日我不杀你。”陆宁顺手,便将那弓骑首领抛了出去,嘭一声,摔到了几丈外,落地上摔得七荤八素,根本起不了身。
那些渤海弓骑,见陆宁神力,各个脸色巨变,而这时,回忆起遭遇战初始,距离好远,自己同伴就纷纷落马的情形,看向陆宁时,就更是又惊又惧。
也有骑手赶紧下马来搀扶其首领。
有些骑手想收尸和救治伤者,但又有些不敢。
陆宁不再理会他们,唿哨一声,率众回转。
想想,也该离开这是非之地了,这段时间,地形勘察的差不多了,猎杀对方斥候的行为,更给陆平殿前军和浩浩荡荡辎重队伍进入云州争取到了充足的时间,令对方便是有奇袭的精骑兵力,也错失了骚扰的机会。
1...170171172173174...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