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陛下,如今事实俱在,既有工部尚书左大人的弹劾,也有都察院所收集的证据,唐拯贪赃枉法之事,不容辩驳!还望陛下严查,以正朝纲!”
刘长安身为吏部侍郎,虽然在吏部被架空了权柄,但在早朝之上,却还是能说上话的。
“陛下,臣同在工部,也时常听闻唐拯此人的一些贪赃枉法行为,如今又有人弹劾,想来是无风不起浪,事出有因,臣建议立案审查!”
陈东祥因为是工部右侍郎,此时所言,却也更有说服力。
“陛下,臣也认为,唐拯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工部侍郎,仅凭他一人之力,想来绝无可能敢贪墨三十万两之多,恐怕在唐拯的背后,还另有朝廷大员主使,还望陛下明察!”
刑部侍郎李立德,这般禀报的时候,还意有所指的看了黄有容一眼,言下之意,正是唐拯贪墨,乃是受了黄有容主使了。
如此一来,自然更是引起了黄有容一派的激烈反弹!
一时间,太和殿内,两派官员吵成了一团。
…………
不过,除了黄有容与赵俊臣两派之外,朝中其他三大派系的官员,在周尚景、沈常茂以及程远道的示意下,却皆是冷眼旁观,如今事发突然,不知详细,他们也不愿意贸然的参与其中。
尤其是沈常茂及门下官员,他们这些日子以来,为了和黄有容一派争夺留京辅政的职位,正是在明争暗斗,如今看到赵俊臣的人突然向着黄有容的门下官员发难,不仅是幸灾乐祸,丝毫没有出手相助的意思,甚至还有些蠢蠢欲动想要落井下石。
不过,朝中绝大部分官员,此时却皆是有些心惊胆战的感觉,朝廷之上,党派之争,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看得出来,如今随着赵俊臣的人突然弹劾了黄有容的人,又看似蓄谋已久,双方为此吵成了一团,却也就是意味着,一场两大派系的全面党争,或许马上就要来临了!
在这个时候,要如何表态,又要如何站队,是关系到身家前程的大事,对他们而言,远要比公务职责重要的多了。
而就在朝中百官各有心思之间,亲手推动了这一切的赵俊臣,却依旧低头站在百官队列当中,神色平静的垂头不语,好似眼前的这一切,皆是与他无关!
…………
就在两派官员各持己见争吵不休的同时,德庆皇帝看着眼前这一切,不由的眉头轻皱,眼神巡视之间,也不时的在赵俊臣的身上停留。
德庆皇帝自然看的明白,今日早朝上的一切,都是赵俊臣的一手推动!
当初赵俊臣之所以能够击败温观良,并接受了温观良的大部分朝中势力,正是有着德庆皇帝暗中支持的缘故。而德庆皇帝之所以会那么做,也是想让赵俊臣代替温观良,参与到朝中党争之中,平衡庙堂的诸派势力。
然而,没曾想到,赵俊臣自成一派后,行事反而愈加的低调了,和朝中各大派系一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架势,使得朝中的派系争斗反而渐渐平息了下来,让德庆皇帝颇为不满。
如今,赵俊臣的人突然弹劾了黄有容的人,接下来的派系相争,本是德庆皇帝所期望的事情,毕竟臣子相争,获利的总是帝王。
但是赵俊臣这般突然的风格转变,却也是让德庆皇帝颇不适应,有些摸不透赵俊臣的心思了。
而这般摸不透赵俊臣的心思,也是让德庆皇帝心中不舒服,所以犹豫良久之后,终于还是决定向赵俊臣直接询问。
于是,在两派官员争吵之间,德庆皇帝突然冷哼一声,喝道:“肃静!你们这般争吵,成何体统!这里是太和殿!不是民间的菜市场!”
等到百官安静了下来,德庆皇帝把目光转向了赵俊臣,却是问道:“赵爱卿,户部与工部关系紧密,又听闻你和工部尚书左兰山颇有交情,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
ps:还有时间,凌晨左右,会再发一章,不过可能会是个小章节。(未完待续。)





摄政大明 第一百八十二章.党争(五).第三更.
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后,朝中百官不由有些诧异,却又有些理所当然。
因为,遇到这么大的事情,德庆皇帝理应先询问首辅黄有容、阁老沈常茂等人的意见,但德庆皇帝如今跳过了几位阁老,直接向赵俊臣询问了意见,却是有些不符合常规。
不过,赵俊臣如今虽然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但朝中官员皆是人精,却都是清楚,今日早朝上的这场风波,赵俊臣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所以德庆皇帝这般直接询问赵俊臣的意见,却也是理所当然。
而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后,一直沉默不语的赵俊臣,终于出列发言。
只见赵俊臣一副沉稳模样,缓步出列后,又沉吟了片刻,然后才开口道:“陛下,关于工部左侍郎唐拯的贪赃枉法之事,本来臣不应该多嘴,毕竟臣管的是户部,并不是工部,也不是三法司,但既然陛下您问了,而臣手下也还兼管着西厂,所以臣也就说一下自己的粗略见解,若是有不当之处,还望陛下勿要怪罪。”
随着赵俊臣的这一番话,朝中百官,一时间不知有多少人在暗骂赵俊臣“虚伪”,这场风波明明就是赵俊臣所一手推动的,如今却还说什么“不应该多嘴”,倒是把自己摘的干净。
不过,以赵俊臣如今的权柄地位,倒也没人敢当面讥讽。
而德庆皇帝则是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只是点头道:“你说吧。”
“陛下,其实西厂这边,对此也有所风闻,也正在暗查唐拯贪赃枉法的罪证,只是尚还没有事实确凿,所以臣也就没有向陛下禀报,只是督促西厂继续查证,却没曾想西厂还未能收集到完全证据,唐拯大人就已是被人弹劾了。不过,也正因为西厂还没有查到确凿证据,所以唐拯大人究竟有没有真的贪赃枉法,臣却也不敢有所偏向。”
赵俊臣缓缓说道。
“哦?西厂也正在查这事儿?”德庆皇帝若有所思的看了赵俊臣一眼,又问道:“不过,朕现在不是在问你的偏向,而是朝中如今有些人说要严查唐拯,又有些人说事情蹊跷是有人诬告,朕这是在问你的态度,想要知道,依你看来,朝廷如今该如何去做。”
赵俊臣一笑,却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又缓缓答道:“陛下,臣虽说没有偏向,但臣却认为,如今这般情况,根本没有什么可争吵的。”
“哦?”德庆皇帝眉头一扬。
“国有法度法规,在这般时候,朝廷自然应该按照章程办事。无论唐拯大人如今是真的有罪,还是被人诬告陷害,但既然有不少官员弹劾于他,更呈上了确实罪证,那么唐拯大人就理应暂且离职待审,然后由三法司对他审查,若有罪,则下狱问罪,若无罪,则官复原职。”说到这里,赵俊臣又是一笑,接着说道:“依臣看来,这是很明白的事情,朝中同僚们实不应该为此而争吵。祖宗既然立下了法规,那么咱们就应该遵守,如此而已。”
对赵俊臣而言,今天早朝之上,只要能够让唐拯离职,那么在赵俊臣的地盘之中,最显眼的一颗钉子就算是被拔去了,而黄有容接下来,就失去了最大的反击手段,今天早朝上的目的,也就算是达到了。
至于唐拯离职后,又该如何为他定罪,却是更加容易。
随着唐拯离职后,工部上下全都是赵俊臣的人,在三法司审案的时候,寻找人证物证,也自然是任由赵俊臣捏造,到了最后,就是赵俊臣说唐拯犯了什么罪,唐拯也就是犯了什么罪了!
所谓“一手遮天”,也就是如此了。
更何况,唐拯本身也并不干净,只怕是无需赵俊臣动手脚,就也能查出他不少罪证。
而事到如今,黄有容毕竟担任阁老多年,党争经验丰富,眼看着赵俊臣一心想要把唐拯排挤出工部,也终于大略猜到了赵俊臣接下来的计划,一时间不由大急。
“陛下,老臣认为不可!”黄有容急忙再次出列道:“臣听闻工部自左兰山与陈东祥以下,一直都是与唐拯不和,如今这件事,又是由左兰山揭发,臣认为其中未免有公报私仇之嫌!”
而到了这个时候,赵俊臣却没有继续沉默。
朝中党争,总是兵对兵,马对马,将对将,既然黄有容已是旗帜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又隐隐的将矛头指向了赵俊臣的朋党,那么自然就需要赵俊臣亲自出手与他打擂台。
否则,若是这个时候继续沉默不言,未免会让门下官员寒心,又让其他派系小看。
所以,赵俊臣也没有回归百官队列,只是问道:“哦?听闻唐拯大人一向都是与黄阁老颇为亲近,如今听黄阁老之言,显然是对唐拯大人的为人心性颇有信心,认为唐拯大人绝没有贪赃枉法了?”
黄有容神色阴沉的看了赵俊臣一眼,缓缓说道:“正是如此!”
赵俊臣又是轻轻一笑,却是神色依然平静,只是问道:“既然如此,那么让三法司查一查唐拯大人,又有什么大碍?既然唐拯大人问心无愧行事端正,那么接下来就只当是为唐拯大人证明清白了,难不成还会有谁会因此而吃亏不成?”
我就会吃亏!你这哪里是在整治唐拯!?你这分明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若是让你今日夺了唐拯的官职,接下来怕是就要再无顾忌攻讦于我了!
黄有容心中虽然这般怒吼着,但这些话毕竟无法明说,而对于赵俊臣的语言陷阱,一时间却也找不出话语来反驳。
毕竟,今天赵俊臣一派的突然发难,已是准备多时,而黄有容一派在猝不及防下,却也是难以应付了。
眼看着在两派官员争吵之后,赵俊臣与黄有容又要吵上了,德庆皇帝眉头一皱,却是将目光转向了其他三位阁老。
“周首辅、沈阁老、程阁老,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沈常茂眼看着黄有容要吃亏,思及这些日子以来,双方为了争夺留京辅政的差事,而接连不断的明争暗斗,也乐于看黄有容的笑话,所以当先出列道:“陛下,老臣认为赵尚书所言有理,这般时候,理应按照法规法度办事,唐拯应当暂且离职,听候三法司的审问。”
另一边,程远道是太子朱和堉的铁杆拥护,本身自然也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物,做事之间颇有原则,原本正在看黄有容与赵俊臣之间的“狗咬狗”好戏,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后,沉吟了片刻,亦是说道:“如今既然有都察院的弹劾,又举出了不少罪证,自然应该按法规办事。老臣亦是附议。”
最后,周尚景也终于出列,先是目光在黄有容与赵俊臣之间环视一番后,眼中闪过了任谁也看不透的睿智神色,最终在沉默片刻后,也是缓声说道:“老臣亦是附议。”
事到如今,随着另外三位阁老的表态,黄有容再也无力回天,不由脸色一变。
而德庆皇帝则是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工部左侍郎唐拯,暂且离职收押,由三法司审问。”
随着德庆皇帝的话声落下,赵俊臣这场党争的初战,算是漂亮的赢了下来!
…………
又随着赵、黄两派的争执结束,太和殿内再次恢复了平静。
然而,在平静的表面下,却是暗流汹涌
至少,在接下来的早朝上,黄有容已是再无“笑面虎”的风范,时不时的会瞪上赵俊臣一眼,眼神阴鸷。
而事到如今,任谁也能猜到,今日的冲突,只会是风波的序幕罢了。
一时间,百官皆是暗自思索,演算着接下来的变化。
当德庆皇帝再次询问百官可还有事禀报时,百官也皆是沉默不语。
然后,德庆皇帝也不耽搁,直接宣布下朝了。
只是,在宣布下朝之后,德庆皇帝看了赵俊臣一眼,却是突然开口道:“赵爱卿,下朝后来朕的养心殿一趟,朕有话要问你。”
~~~~~~~~~~~~~~~~~~~~~~~~~~~~~~~~~~~~~~
ps:三更已毕。虫子是有空闲就码字,然后码多少发多少,从没有留存稿的习惯,正在认真考虑要不要改掉这个毛病!(未完待续。)




摄政大明 第一百八十三章.党争(六).第一更
下朝之后,太和殿内的百官,却皆是一反常态,都滞留在太和殿内,迟迟没有散去。
无他,当德庆皇帝离开之后,黄有容竟是直接转身向着赵俊臣的位置走去,举步前行之间,神色阴鸷,目光中闪烁着浓浓恨意。
显然,黄有容这是向赵俊臣找麻烦来了。
一时间,太和殿内气氛凝重。
百官眼见又有好戏可看,又如何会离开?于是一个个的皆是神色肃穆的站在原地不动,好似在与身边同僚商议着什么朝中大事,但眼神却皆是偷偷向着赵俊臣与黄有容的方向瞄去。
不过,赵俊臣的身旁左右,倒是清空一片,所以黄有容很顺利的来到了赵俊臣的身前。
来到赵俊臣身前后,不待赵俊臣说话,黄有容已是冷笑着当先开口道:“赵尚书你当真好手段,今日这般突然发难,可是认为老夫我是软柿子可捏?”
赵俊臣却是一副完全听不懂的样子,一脸疑惑道:“哦?不知黄阁老此言怎解?下官可是何时得罪黄阁老您了?下官年纪轻,经验浅,若真是如此,还望阁老您能多担待一些。”
听赵俊臣还在装傻,黄有容怒极而笑:“赵尚书今日这般突然针对唐拯,背后目的如何,以为老夫真的看不明白吗?本来昨日你上折子举荐老夫留京辅政,老夫还对你心存感激,还想着日后是不是可以与你联手行事,却没想到你口蜜腹剑,只是为了麻痹老夫!当真是好算计!”
满朝上下,被黄有容这位出了名的笑面虎,骂作是“口蜜腹剑”,恐怕赵俊臣还是头一个。
“黄阁老您过虑了,下官可是真心支持阁老您留京辅政的。”听到黄有容的指责,赵俊臣却是一副诚恳模样。
黄有容冷哼一声,凝声道:“赵尚书你可要考虑好了,这世上可没有后悔药吃,做事之前,更要想清楚后果,得罪人之前,也要先想明白自己是否得罪的起,若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下场再是凄惨,那也是自找的。”
说完这些威胁话语之后,黄有容再也见不得赵俊臣的虚伪嘴脸,话不投机半句多,既然已是明白了赵俊臣的真实心意,就不再与赵俊臣继续纠缠,直接从赵俊臣身边走过,打算回去和朋党商量着怎么报复赵俊臣了。
然而,黄有容刚刚走过了赵俊臣的身旁,赵俊臣却是背对着黄有容突然开口道:“黄阁老这话听着实在熟悉……哦,对了,当初好似温观良阁老尚未垮台的时候,也曾与下官说过相似的话,如今听到黄阁老再说这些话,下官着实有些感慨。”
如今,朝中百官皆是在旁边看着,赵俊臣作为“赵党”的魁首,听到了黄有容的威胁,自然是要反击的。
而听到赵俊臣的反击后,黄有容的脚步一顿,沉默片刻后,冷声说道:“老夫不是温观良那般蠢夫!”
赵俊臣一笑,却也说道:“同样,下官如今在朝中的经营,也不似当初那般浅薄了。”
然后,两人再也不说什么,就此分开了。
再然后,赵俊臣的人纷纷围到了赵俊臣的身边,黄有容的人则赶忙追随着黄有容离开了太和殿。
…………
随着赵俊臣与黄有容的交锋结束,朝中百官也不敢再停留在太和殿,亦是纷纷离去。
其中,这些日子与黄有容明争暗斗不断的沈常茂,在离去之前还少有的对着赵俊臣点头示意表达善意,却丝毫不知赵俊臣下一个目标就是他了。
很快的,太和殿内,只剩下了围在赵俊臣身边的“赵党”官员。
与黄有容的初战获胜,“赵党”的官员皆是兴奋不已,然而还未等他们开口,赵俊臣已是抬起双手往下一压,神色平静的说道:“现在还不是咱们说话的时候,陛下那边也有旨意要我去见他,我这就去了,你们先回去各自准备着,下午之后来我府中一聚,咱们也商量一下接下来的安排。”
听赵俊臣这么说,又见有太监来接赵俊臣去养心殿了,众“赵党”官员虽然兴奋,却也识大体,也不再多说什么,皆是听命的离开了。
…………
就在赵俊臣前往养心殿的时候,内阁首辅周尚景,却根本没有理会赵俊臣与黄有容在太和殿内的针锋相对,已是先一步的离开了太和殿,带着几位亲信门人,向着内阁平日里处理公务的地方——“文渊阁”走去。
一路上,周尚景表情带着些许肃穆,神色间又带着些许若有所思。
而周尚景的那些亲信门人皆是明白,周尚景这是在考虑事情,也不敢打扰,只是静静的跟着。
文渊阁距离太和殿并不是很远,很快的,周尚景已是来到了文渊阁外。
只是,周尚景却突然停下了脚步,似乎已是将事情的前后变化考虑明白了,突然开口道:“对于今天早朝上的事情,你们怎么看?”
吏部尚书宋启文,沉吟片刻后,缓缓答道:“首辅大人,按说那唐拯身为工部左侍郎,是赵俊臣地盘里最显眼的一颗钉子,赵俊臣想要把这颗钉子拔掉,也并不奇怪,只是今日这赵俊臣不仅突然发难,而且还与黄有容撕破了脸皮,不留丝毫情面,却不似他平日里的做事风格,让人不由觉得奇怪。”
随着宋启文的话声落下,保和殿大学士李和亦是附和道:“是啊,听闻这赵俊臣一向视首辅大人您为楷模,这些日子以来,他为人做事,也一直是学着首辅大人您,而今日他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人有些看不明白,想要对付黄有容与唐拯,办法多得很,又何必这般大张旗鼓?”
周尚景一笑,说道:“哦?那赵俊臣一向视老夫为楷模?他倒是野心不小啊。”
李和陪笑着答道:“在首辅大人您面前,我又怎敢妄言,听闻那赵俊臣还时时以首辅大人您为例子提点门下官员呢,而赵俊臣这些日子以来的做事为人,也皆是有着首辅大人您的影子,也因此才让人不敢小觑,但今日的这般突然变化,来的突然毫无前兆,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周尚景点了点头,却悠悠道:“其实,他这样就对了,若是他再继续学老夫如今为人做事的风格手段,今后的成就也仅限于此了。或许,他现在仍然是在学老夫,但学的不是老夫的如今,而是老夫的从前。”
听周尚景这么说,众人皆是不解,全都疑惑的看着周尚景。
见自己的亲信门人们皆是疑惑不解,周尚景轻轻一叹,缓缓解释道:“老夫如今之所以行事低调,又总是后发制人,是因为老夫如今已是当朝首辅,在朝中的权势影响无人可及。但赵俊臣的权势影响,毕竟远远不如老夫,若是还学着老夫行事为人的风格手段,怕是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赵俊臣前些日子在大好形势下,手中权势却毫无发展,其实也正是因为他学错了对象。”
说到这里,周尚景又是摇头一叹,继续说道:“然而,老夫之所以能有如今的权势影响,也并非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着当年一步步的争抢而来。若是没有当年的争权夺利、残酷的党派争斗,又如何能有老夫的今日?所以那赵俊臣若是想要学习老夫,也是应该学老夫的从前,而非老夫的现在。可惜了,他如今已是明白了过来,今后这庙堂之上,怕也是难寻往日的平静了。”
听到周尚景的解释,宋启文、李和等人,皆是神色沉重。
他们都是周尚景门下的老人了,自然明白另一个“周尚景”的崛起,究竟意味着什么。
“那么,首辅大人,咱们如今该怎么做?”
宋启文沉吟片刻后,向着周尚景问道。
周尚景显然已经考虑清楚,缓缓答道:“首先,那个工部左侍郎唐拯,黄有容他怕是保不住了,接下来怕是必定会要定罪下狱的,不过这工部左侍郎的位置,咱们却要抢在手中,只要有了这颗钉子在,再加上户部的马森,咱们就等于给赵俊臣身上捆了绳子,启文,你是吏部尚书,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
在宋启文恭敬的答应之后,周尚景又说道:“其次,咱们前些日子一直都是支持沈常茂担任留京辅政的差事,但从今日起,却需要转变立场了,黄有容这次与赵俊臣党争,胜算不大,到了陛下南巡的时候,必然会是损失惨重,如今一来,若是由黄有容留京辅政,在陛下南巡之际,朝廷中枢将迎来太子一党独大的局面,而以太子的为人心性,那时候也必然会造成朝野局面不稳,陛下在这般情况下,也会提前结束南巡,这对咱们比较有利。”
对于德庆皇帝南巡期间留京辅政的差事,周尚景一直都是支持沈常茂的,因为某些原因,周尚景不想让德庆皇帝在江南停留太长的时间,而沈常茂性子刚烈绝决,由他与太子一同留京,必然会是争斗不断,到了那个时候,德庆皇帝也不能安心南巡,这也是周尚景支持沈常茂的原因。
如今,随着黄有容与赵俊臣的党争开始,以周尚景敏锐的政治目光,很快就演算清楚了后续的变化,明白在这般情况下由黄有容留京辅政,对他的计划更加有利,所以也就马上抛弃了沈常茂,打算转而支持黄有容。
在身后众人点头应是间,周尚景沉吟了片刻,又接着吩咐道:“最后,你们从今日起,要多盯着点赵俊臣和他的那些党羽,老夫总觉得,赵俊臣今日的所作所为,不似这般简单,他怕是还另有考虑,咱们总要小心防备着。”
…………
也就在周尚景这般吩咐的同时,赵俊臣在宫中太监的带领下,已是来到了养心殿外。
…………(未完待续。)

1...9899100101102...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