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虽然战后李纳对他并没有任何奖励,但刘浩也并不在意,只是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着实令他情绪低沉。
他率领一万大军轻兵简行,只携带了十天的干粮来到济州,但后续的粮草却迟迟不到,他只能让士兵每天吃一顿,几乎要引发军队哗变。
万般无奈之下,他强征东阿县和阳谷县四间粮铺的粮食,以及二十三个大户人家的粮仓和猪羊圈,得到一万五千石粮食和数千口猪羊,解决了军队的燃眉之急。
刘浩自问这种做法没有问题,总比纵兵抢掠要好得多,而且他这叫强征粮食,并非抢夺民财,始终没有伤亡一人,这在别的军队中已经是很少见的事情。
可让刘浩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事竟然引发李师古的勃然大怒,当着数十名将领的面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骂他是蟊贼,害群之马,坏了他们父子的名声。
刘浩也怒极,命令左右将李师古赶出军营,李师古随即带着十几名手下南下了。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但刘浩的心情依旧十分低沉。
他在李师古南下后的第二天,便派人把八千石粮食送往郓州须昌县,目前齐王李纳率一万军队就在须昌县,从东阿县到须昌县并不远,也就两百里路程,但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天,李纳却迟迟没有传来消息,难道不应该是李纳让儿子给自己赔礼道歉吗?
齐军大营就在东阿县城外,大帐内,刘浩正忧心忡忡地负手来回踱步? 刘浩年约五十岁,长一张国字脸,粗眉虎眼? 长相十分威猛? 他跟随李正已多年? 李正已去世后,他又忠心耿耿辅佐李纳,却没有想到齐国越来越衰败? 最后只剩下两州? 而且济州也快难保了。
刘浩并不认为李纳昏庸无能,相反,李纳野心勃勃? 非常勤奋? 但他两次战略判断重大失误? 最终葬送了齐国。
第一次是参与争夺河北? 这个不能怪李纳? 大家都支持青淄军北上? 从河北混乱的局势中分一杯羹,连朱泚都亲自率大军北上了,为什么他们要坐失良机。
但事实证明,北上的决策导致青淄军损失八万大军,成为青淄节度府建立以来最惨重的损失? 直接损失了近一半军队? 这无论如何是一次重大的战略失误? 他们低估了晋军统一河北的决心和实力。
第二次战略失误是和晋军结盟? 如果当时不和晋军结盟,而是和朱泚抱团取暖,结成连横? 共同对抗晋军东扩,那么就不会有朱泚率数十大军攻打齐国之事,也不会有晋军鹤蚌相争,渔翁得利了,他们就不会败得这么惨。
但现在已经没有如果了,事已至此,他们只能想办法保住最后的有生力量,想办法保住齐国最后一线生机。
这时,帐外有亲兵禀报道:“启禀将军,晋军使者在营外求见!”
“什么?”刘浩呆了一下。
他走出大帐问道:“是晋军使者,我没听错吧?”
“正是晋军使者!”
刘浩当然已经知道李冰率大军抵达卢县的消息,他正准备和晋军决一死战,但晋军使者到来是什么意思?给自己下战书吗?
“请他到偏帐等候,我马上就来!”
说完,刘浩转身回帐去了.......
晋军的使者叫做公孙良嗣,是李冰帐下的兵曹参军事,今年才二十六岁,进士出身,身材中等,看起来文质彬彬。
公孙良嗣被领到偏帐,只等了片刻,帐帘一掀,身材高大的刘浩走了进来,旁边士兵介绍,“这就是我家大将军!”
公孙良嗣连忙起身施礼,“在下公孙良嗣,李将军帐下出任兵曹参军事,奉李将军之令出使贵营!”
刘浩打量他一眼,直接坐下问道:“你多少岁了?”
“今年二十有六!”
刘浩轻蔑耻笑一声,“才二十六岁,就能做一方诸侯的兵曹参军事了?”
公孙良嗣胀红了脸,正色道:“将军不应该这样无礼,你轻视我没关系,但我现在是代表李将军,将军轻视我就是轻视晋军,轻视李将军。”
刘浩一怔,随即歉然道:“是我考虑不周,向公孙参军道歉,请坐下说话吧!”
公孙良嗣见对方给自己道歉,心中的不满也迅速消退了,他坐了下来,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呈给刘浩,“这是我家将军给刘将军的亲笔信,请将军过目!”
刘浩接过信打开,看了两行便苦笑道:“李将军居然夸奖我是忠勇之将,恤民之将,忠勇之将我可以接受,但恤民之将,他不知道我刚刚抢夺了民间的粮食吗?”
公孙良嗣躬身道:“我家将军就是为这件事而夸赞将军,军队无粮,如果不及时解决,必然会爆发军队大规模失控事件,大肆抢掠百姓财物,烧杀奸淫不可避免,将军就是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极端局势,才用最小的代价,强征粮铺和大户的粮库,这对他们不是什么伤筋动骨的损失,相反,这样做却保护了广大百姓,所以我家将军认为这是体恤百姓之举,夸赞将军是恤民之将,毫不过份。”
刘浩沉默了,他心中竟有种莫名的感动,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竟然是敌人,相比李冰的虚怀若谷,李思古又是何等狭隘。
他鼻子微微发酸,强忍心中的感动继续看信,李冰在信中说李纳已经穷途末路,就算晋王肯放过,朱泚也绝不会饶李纳父子,希望他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投奔晋王,给自己和子孙谋一条后路。
半晌,刘浩叹息一声道:“请公孙参军替我感谢李将军的理解和厚爱,我既然承认自己是忠勇之将,这里面一个忠字我不敢丢掉,老主公待我不薄,现在他子孙有难,我岂能丢弃他们自图富贵,虽然李师古对我无礼,但我却不能不义。”
公孙良嗣又道:“将军可能不知,朱泚目前正和晋王殿下谈判,朱泚提出用济、郓两州和李纳父子的人头来换回崤函,晋王殿下不同意,才命令李将军先夺取济州,我们三万骑兵已至,如果将军一定要决战,两个时辰后,三万骑兵将杀至东阿县!”
刘浩呆住了,他心乱如麻,他看了一眼公孙良嗣,忽然道:“李冰就不怕我用参军做人质?”
公孙良嗣摇摇头,“李纳的次子李师道还在长安为人质,将军若杀了我,那晋王必杀李师道,将军怎么向李纳交代?”
刘浩没想到对方这么厉害,一句话便把自己驳倒了,他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又抬头望着卢县方向,对方可是三万精锐骑兵,自己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可怜主公只剩下这么点兵力,不能再损毁了,地盘可以不要,但军队一定要保住。
刘浩统兵二十余年,不可能不知道‘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的兵家至理。
但他就怕主公不理解,沉思良久,刘浩最终决定还是担起责任。
想到这,他转身对公孙良嗣道:“请公孙参军转告李将军,我不想决战,我马上率军南撤郓州,把济州让给你们!”
等公孙良嗣告辞而去,刘浩当即下令,“全军拔营,向郓州撤离!”
.......
正如郭宋的判断,王崇信还在洛阳谈判,但朱泚为了稳住李纳的军队,给他们五万石粮食,李纳倒也在郓州稳定下来。
李纳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比较薄弱,如果事业顺风顺水,他会意气风发,野心勃勃地谋发展,可一旦受到重创,他意志会迅速瓦解,进入一种自暴自弃地颓废状态。
其实不仅是他,大部分人都是这样,事业遭受到连续打击后都会变得意志消沉,毕竟这个世界上意志坚强的人只是极少数。
李纳在河北大败后曾经颓废过,但在国相王崇信的再三劝说下,他又振作起来,重新厉兵秣马,恢复元气。
但这一次,刚刚恢复不久的元气又被摧毁殆尽,妻女都落入敌军之手,对李纳的打击可想而知,再加上王崇信去洛阳谈判,没有人再劝说李纳振作。
所以李纳来到须昌县后,又再度沉迷于他最喜欢的参军戏中,郓州是参军戏高度发达的地区,民间高手极多,须昌县内就有二十几家表演参军戏的社馆或者学习交流参军戏的园子。
这对李纳无疑是如鱼得水,他根本不管军政事务,命令儿子李师古从济州赶回来处理军务,他自己一家一家的戏社整天游逛,完全沉溺其中。
李纳的颓废和自私,终于引发了一部分将领的不满,也引发了一部分将领的窥视。
猛卒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谏不如变
在军营的一顶大帐内,潘瑜正和四名大将秘密商议,这四人都是跟随他从历城县逃出来的将领,是潘瑜心腹之将,潘瑜手下目前有四千士兵,都是汇拢起来的历城县败军。
“主公再这样颓废下去,不仅齐国将彻底完蛋,我们也将死无葬身之地,各位,不如我们去劝说主公,把军权和决策权完全交给世子!”
这个想法在潘瑜心中已经萦绕很久了,以前他不敢说,但现在他们连战连败,简直一败涂地,已经快到山穷水尽之时,潘瑜已经豁出去,没有什么不敢说,不敢做的了。
众将都明白他的意思,所谓劝说就是兵谏,一名大将担心道:“就怕世子不愿意和父亲翻脸!”
潘瑜摆了摆手,“各位千万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并没有伤害主公的想法,我只是想让主公彻底放权,他就做个太公,看戏喝酒玩女人,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人再说他什么?只是齐国的命运要交到世子手上,齐国耽误不起了。”
潘瑜的话赢得了众人的一致赞同,“将军说得对,主公既然不想管,那就请他彻底放权,这对他对大家都有好处。”
这时,一名将领低声道:“就怕吴将军那边不答应。”
潘瑜一时沉吟不语,吴孝谦那边确实是个大问题,吴孝谦此人很阴,又是齐王的铁杆心腹,更重要是,他手握一万军权,他如果不答应,这件事还真不好办。
“我会去好好劝说他!”
潘瑜话音刚落,外面忽然传来一声惨叫,众人面面相觑? 腾地站起身? 潘瑜拔出宝剑,这时? 一名心腹士兵跌跌撞撞冲进来? “将军,外面....外面被包围.....”
他话没有说完? 便一头栽在地上,就地气绝身亡? 他后背被一支长矛刺穿了。
潘瑜大惊失色? 外面究竟是什么人?
这时,外面有人厉声大喊:“放箭!”
潘瑜心知不妙,一个翻身扑在地上,只听见一片弩机声? 俨如雨点般的密集弩矢射进了大帐? 四名大将躲闪不及,纷纷中箭惨叫,每人至少被射中数十箭,变成了四个刺猬。
紧接着大帐被切开,数十名士兵冲了进来? 潘瑜刚想起身,却被十几支长矛顶住了咽喉......
大帐外? 长着一张马脸的吴孝谦满脸冷笑,他一直找不到机会一次性干掉潘瑜的手下将领? 没想到他们自己聚在一起,这个机会若不抓住? 简直太可惜了。
这时? 几名士兵将五花大绑的潘瑜押了过来? 吴孝谦走上前阴阴笑道:“我知道你想干什么,你想干掉李纳,拥立世子,但我要告诉你,你没有这个机会了。”
“呜—呜—”潘瑜嘴被堵住,说不出话来,但他眼睛里仿佛要喷出火来。
吴孝谦摇摇头,“看在多年共事的份上,我就让你做个明白鬼!”
他在潘瑜耳边低声道:“你觉得李纳父子还有希望吗?郭宋不会饶他,朱泚也不会饶他,那我们怎么办?我们手中没有点本钱,谁会看重我们?潘将军,四千士兵对你来说太少了一点,还不如成全我,我手中有了一万四千军队,朱泚至少也会封我一个国公郡王之类吧!”
潘瑜这才明白,这个吴孝谦是要背叛主公了,但世子呢?
“你是想知道世子在哪里吗?”
吴孝谦眼中射出毒蛇般的冷酷,狡黠地笑道:“世子三天前就和刘浩闹翻,带着十几个随从南下郓州,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到须昌县,他到哪里去了,你还不明白吗?”
潘瑜猛地瞪大了眼睛,吴孝谦点点头,“你既然已经明白,那就和他一起上路吧!”
说完,他狠狠一刀刺进了潘瑜的心脏,潘瑜眼中恐惧的目光渐渐消散了,他的头耷拉下来,已经气绝身亡。
吴孝谦抽出匕首,用破布把上面血迹擦干,冷冷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是你自己选择了愚忠,那就别怪我无情了!”
...........
就在吴孝谦出手干掉潘瑜的当天晚上,他派心腹大将王卫率领两千士兵包围了一家戏社,士兵冲了进去了,将戏社中人砍杀殆尽,包括李纳的二十几名亲兵,李纳被王卫从一张供桌下抓了出来,将他捆绑起来,头上罩上一只黑口袋,押上了一辆马车。
潘瑜只想兵谏,让世子上位,但吴孝谦更狠,直接发动兵变,抓捕了李纳。
在三天前,吴孝谦无意中截获了刘浩从济州发给李纳的飞鹰传信,得知世子和刘浩产生矛盾,带着十几手下南下了,这让吴孝谦看到了机会。
他当即派一千士兵在须昌县北部五十里外的官道上伏击了李师古一行,将李师古射杀,得到了他的首级。
吴孝谦又等了两天,他得到急报,潘瑜正和手下大将密议,吴孝谦当机立断,率军将潘瑜和他手下将领一网打尽,将潘瑜的军队揽入自己怀中。
一连串心狠手辣的操作,使吴孝谦手中军队达到一万四千人,他立刻派心腹疾速赶往洛阳,去找相国刘丰。
吴孝谦下一步就是要谋夺刘浩的军队,刘浩的军队不好夺,一连几天,吴孝谦都在冥思苦想对策,这天上午,一名亲兵在帐外禀报:“启禀将军,济州发来鹰信,是刘浩发给齐王的信件!”
吴孝谦精神一振,立刻道:“速拿信给我!”
亲兵进来,把鹰信呈给吴孝谦,吴孝谦打开信细看,刘浩在信中以谦卑的语气讲述自己为何要放弃济州,率军南下,‘明知不可敌而敌之,殊为不智也!’
吴孝谦心念一动,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形成了,只要把刘浩调离军队,自己便趁其不备,一鼓作气吞掉这支军队了。
吴孝谦当即用李纳的语气写了一封信,并派心腹手下带着齐王金牌冒充李纳使者赶往济州。
随即吴孝谦又令心腹大将王卫率四千军守住须昌县,他自己则率一万大军悄悄离开,绕道北上。
..........
刘浩率领一万军队离开东阿县南下,他这次并不是轻兵简行,而是带着辎重,营栅放弃了,但营帐还带着,还有七千石粮食和近千头猪羊,五百辆大车满载着物资和粮食跟随军队缓缓南下,一天才走了四十余里。
次日下午,军队过了郓水,正式进入郓州地界,就在这时,前方士兵带着两名齐王的使者飞驰而来,为首使者向刘浩躬身行一礼,出示齐王金牌,“参见刘将军,我们奉齐王殿下之令特来传达齐王令。”
使者将一封军令呈给刘浩,刘浩看了军令,心中暗暗苦笑,果然不出自己所料,齐王严厉批评自己擅自放弃济州,并命令他将大军驻扎在郓水南岸,防御晋军南下。
在信的最后,齐王令他立刻赶赴须昌县,有大事要和他商议。
刘浩眉头一皱问道:“王爷有什么大事要和我商议?”
使者想了想道:“潘瑜将军率领众人都在劝说王爷把军权彻底交给世子,王爷举棋不定,卑职估计王爷应该是要和将军商议此事。”
刘浩点点头,劝说齐王交权世子的说法由来已久,潘瑜就给自己多次提及,其实他之前也是这个态度。
但这次粮食事件,世子表现出的书生意气让刘浩忽然意识到,世子并不适合在危难时候带领大家,反而会导致齐军更加沉沦,潘瑜等人显然不了解世子的本性。
‘不行!不能让王爷交权给世子!’
想到这,刘浩顿时心急如焚,他把军队交给副将费霖,令他将军队驻扎在郓水南岸,刘浩则带数十名骑兵跟随使者向须昌县方向疾奔而去。
........
巨野泽便位于郓州境内,几乎占了全州三成的面积,巨野泽就是后来的梁山水泊,不过巨野泽的面积也在历史上也是时增时减,在唐朝时的面积则比较大。
须昌县位于巨野泽的东岸,距离刘浩驻营地约有一百二十里,官道就沿着巨野泽的岸边修建,数十人在官道上疾奔,半夜休息了三个时辰,又继续向东疾行,天刚亮时,距离须昌县还有六十里。
这时,一名士兵指着水面上大喊道:“将军,那边有艘战船!”
猛卒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劫营被劫
??刘浩勒住战马,只见波光浩渺的水面上,两艘两千石左右的战船正向自己这边疾速驶来,为首战船船头上有人正向自己招手。
??这时,齐王的使者急道:“将军,那是敌军,我们赶紧离去!”
??“不要着急!”
??刘浩止住齐王使者,又看了半响道:“他们似乎没有敌意!”
??不多时,战船渐渐靠岸,距离他们只有二三十步,船头上一名大将抱拳笑道:“刘将军,我是李将军帐下水军副统领曹光,我有消息要通知将军!”
??“阁下有什么事?”刘浩警惕地问道。
??曹光指着东面高声道:“就在前方十里外,一支千余人的伏袭击了李师古和他的手下,李师古被乱箭射杀,人头被割走。”
??刘浩大吃一惊,厉声问道:“怎么可能?”
??“刘将军若不相信,可以问问这两个使者,他们很清楚!”
??两名使者脸色大变,调转马头便逃,刘浩的手下措不及防,没有拦住他们,他们正要追赶,刘浩大喊道:“让我来!”
??他摘下弓箭,张弓搭箭,一箭射出,正中为首使者战马的后腿,战马一声嘶鸣,摔倒在地,将为首使者甩出一丈多远。
??刘浩的手下冲了上去,刘浩脸上阴晴不定,又问道:“曹将军如何知晓?”
??曹光微微笑道:“那支军队还在十里外埋伏呢!刘将军前去,正好落入他们的包围。”
??“请问到底出了什么事?”刘浩又问道。
??“将军问问这名使者就知道了。”
??这时,刘浩手下将使者押了回来,刘浩上前就是几个耳光,咬牙问道:“说!到底出了什么事?”
??使者低着头一言不发,刘浩哼了一声,“你不想说,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
??他回头令道:“将他剥皮抽筋,斩为小块喂鱼!”
??使者显然被吓着了,他忽然问道:“我若说了,将军能饶我一命否?”
??“你若说了,我可以饶你不死!”
??“好!我相信将军的承诺,我全招了!”
??这名使者便将吴孝谦伏击李师古,杀了潘瑜,抓捕李纳之事详细说了一遍,最后道:“将军收到李纳的信,就是吴孝谦冒充李纳所写,他在南面确实有埋伏,不光是要杀了将军,而且要吞并将军的军队。”
??刘浩脸色大变,他知道自己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他的军队现在怎么样了?
??刘浩又扭头向曹光望去,他心中还有一线希望,晋军显然知道吴孝谦的图谋,他们既然知道,那吴孝谦的图谋还会得逞吗?
??曹光微微笑道:“刘将军请上船吧!只是为了安全,刘将军若想离去,随时可以走。”
??刘浩一脚把使者踢开,“我不杀你,滚吧!”
??使者跪下磕了两个头,一瘸一拐向东走了,他知道自己失了手,回去也是死,还不如逃回青州老家。
??刘浩向曹光抱拳道:“那就烦扰曹将军了!”
??让我们把时间稍晚向前调一点点,就在刘浩率军离去的当天晚上,一支万余人的军队正悄悄靠近郓水南岸的军营,军营内灯火通明,大帐上透着人影,似乎正在吃饭,还有人高声喧哗大笑,大营中隐隐还传来时断时续的鼓声。
??吴孝谦率领一万军已经抵达军营五十步外,军营外面围了一圈大车,里面的情况看不太清楚。
??吴孝谦注视着军营内,他隐隐看见有人在营内走动,一名大将低声问道:“将军,是用计取,还是直接杀进去?”
??用计取就是直接接管这支军队,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但万一对方只认刘浩的命令,不肯交权怎么办?搞不好自己还会陷在里面。
??吴孝谦一咬牙道:“吹号,杀进去!”
??“呜”
??号角声陡然吹响,一万士兵呐喊着向大营内杀去。
??大营内确实有百余人在走动,当一万军从南面和东面两个方向杀来,他们当即向北面狂奔,一头跳进郓水,向对岸游去。
??一万军队如潮水般杀进了大营,一群士兵冲进了一顶大帐,帐内点着火把,只见五六个身穿皮甲的士兵正围着桌子吃饭,一动不动,几名士兵不由分说,举矛便捅,对方却出乎意料地轻,竟然被轻飘飘挑在空中。
??“是草人!”
??士兵惊呼起来,其他几个被砍掉脑袋的士兵同样也是草人。
??“是草人!”很多大帐内都发出了惊呼声。
??吴孝谦同样也刺翻了藏在角落里的敌军将领,发现是一个草人。
??“上当了!”
??吴孝谦头脑里闪过了一个念头。
??“火速撤退!”吴孝谦急声大喊。
??就在这时,大营四面营帐被点燃了,火势蔓延极为迅猛。
??士兵们惊恐万分,没命地四散奔逃,一名将领大喊:“向北面逃!向北面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