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周飞他们之所以在过关时没有动手,主要就是忌惮剑门关南面山道上的一千精锐敌军,剑门关从北面攻打,异常艰难,但南坡平缓,从南坡攻打就会容易得多。
如果过关时动手,周飞有把握夺取剑门关,却没把握守住剑门关,要想稳妥夺取剑门关,必须先解决坡道上的一千守军。
在晋军进攻巴蜀这个重大战略面前,剑门关的得失便是最关键的一点,张云把这个任务交给周飞时,他感到了极大的压力,一连两夜都无法入眠。
周飞将众人聚集起来,把自己的思路告诉了手下,他所有的手下都是精心挑选,个个都能以一敌十,武艺十分高强,而且极为擅长夜战,这八十人是这次任务能否成功的基础,所以周飞把最精锐的斥候都挑选出来,大部分都是旅帅,还有不少是斥候校尉。
“我们过来时都看见了,整整一百二十顶大帐,其中二十顶是物资大帐,它们体型很大,靠近关城,而一百大帐是宿帐,每顶大帐之前相隔五尺,并不是随意搭建,而是很有规则,说明五尺距离是防火区间,但我个人觉得,这是针对白天来考虑的,你们看,夜晚的山风就很大。”
众人都抬头体会风速,风是南风,上空风速很快,一名校尉道:“周将军,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剑门关正好位于山口,风集中吹来过来风势很大,五尺的距离根本防不住火,卑职特地观察了他们营帐绳索,要比普通营帐粗一倍,说明风很大。”
周飞摆摆手,“我只是给大家说说思路,没有时间再讨论下去了,我把所有人分为两组,刘校尉,你率二十人负责夺取剑门关,如果这边顺利,我会来接应你!”
“卑职遵令!”一名校尉躬身道。
周飞看了看天色,快两更时分了,他一挥手,“出发吧!”
众人藏身在一处山坳内,从山坳出来便是上山斜坡了,相比起北面的陡坡,这里的斜坡要平缓了很多,而且坡道很宽,最宽处甚至超过一里,他们距离营地约两里左右,众人贴左边的大山缓缓而上,距离一里时,山崖上岩缝里隐藏着一名暗哨,这是他们下山时发现的。
他们发现了这名暗哨,暗哨却没有发现他们,以有心算无心,晋军本身就占据了优势。
一名神弩手藏身在一块大石背后,他将一支见血封喉的毒箭装上弩槽,瞄准了岩缝中的暗哨士兵。
被这种毒箭射中后,几秒钟就见效,虽然不至于马上被毒死,但人已经浑身无力,叫喊也没有声音,无法再通知军营,随即便会在绝望中慢慢死去。
‘咔!’弩机发出一声轻响,一支毒箭‘嗖!’的射出,这一箭正中岩缝中的暗哨咽喉,暗哨猛地扼住喉咙,身体晃了晃,无助地倒下了。
周飞和手下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见暗哨被干掉,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周飞向众人轻轻挥手,众人沿着岩壁疾奔,渐渐靠近了敌军军营,军营外面有两名哨兵,一东一西,来回巡逻。
从哨兵便可看得出,这支军队比较训练有素,一般这种几十年没有遇到袭击的营地,哨兵早就躲在角落里睡觉了,这里还比较警惕。
周飞给几名手下使个眼色,,众人会意,从两边绕了过去,周飞则慢慢爬到东面哨兵前方一丈处,他猛地一跃而起,像豹子一样将哨兵扑倒在地,捂住对方的嘴,双臂狠狠用力,‘咔嚓!’一声,哨兵脖子被扭断了。
与此同时,西面哨兵也被晋军斥候捂住嘴,狠狠一刀捅入后心。
干掉了两名巡哨,整个军营便不设防地向他们敞开了,士兵们沿着大帐背后飞奔,一边奔跑一边点火。
很快,南面的三十座大帐率先燃烧起来,火借风势,蔓延速度极快,眨眼间,一半的大帐起火了。
熟睡中的士兵被烈火烤醒,吓得魂不附体,光着脚便向外奔去,但奔出大帐却遭到了更加残酷的杀戮,晋军斥候早就等着他们,冰冷的一刀刺入心脏,随即一脚将他踢回大帐,另一名士兵刚探出头,寒光一闪,已尸首分离,人头滚出大帐,无头尸体留在烈火中。
接连不断的惨叫声,烈焰燃烧的噼啪声,所有的大帐都被点燃了,一千士兵逃出大帐,却被晋军斥候士兵无情杀戮,晋军斥候都抢夺到了长矛,有了长矛,他们更加杀伐凶悍,杀人如麻。
校尉刘宾率领二十名斥候士兵潜到剑门关下,剑门关下面是用青石砌成,高约两丈,上面是一座城楼,城楼内可容纳三十到五十名士兵,目前有三十名士兵驻守在城楼内。
就在大火刚刚燃烧起来之时,士兵迅速搭建人梯,十名士兵率先翻入城楼内,扔下两条绳索,后面的士兵也拉着绳子向上攀爬,很快,二十名士兵杀进了城内,尚在睡梦中的士兵遭遇了灭顶之灾.......
三更时分,战斗终于结束,一千守军被全歼,阵亡三百余人,投降六百余人,没有一人逃脱,守将也在混战中被周飞一刀刺死。
天渐渐亮了,三千晋军抵达剑门关,接手了剑门关的防御,周飞率领八十名手下继续南下,商人王肥猫还在数十里外的山脚剑门县等着他们。
众人汇合后,周飞和他的手下,又继续扮作商队伙计,向数百里外的成都而去。
...........
猛卒 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乱
在成都前往简州的官道上,浩浩荡荡二十几万人口在向南撤离,大大小小的牛车和步行队伍混杂在一起,人群一眼望不见边际,这里面有普通百姓,也有官员和他们的家眷,还有数千名宦官和宫女,他们步行跟随着十几辆宽大的马车,马车里正是王太后和三岁的幼帝,另外还有数百辆满载着箱笼的大车。
俱文珍等北衙宦官当然也在队伍中,紧接着皇宫队伍后面,他们人数不多,但满载着财物的大车极多,足有数千辆,都是他们多年收刮的财物,包括原本存放在柜坊的钱财也被提出来,自己携带南下。
光是这些货物牛车队伍就占据了整个大车队伍的一半,当然还有运载粮草物资的大车,满载着粮食以及其他各种物资。
两万名神策军士兵在两边护卫着队伍,目前,北衙控制的神策军还有三万人,除了两万跟随南下的大军外,还有八千人在剑门关,再有三千人先锋已经先行一步。
他们准备先撤到渝州躲避吐蕃军,宦官的思维方式和正常人不太一样,如果是正常的朝廷,那一定是召集各路军队前来勤王,抵抗吐蕃人的入侵。
但宦官们不是这样考虑,俱文珍、霍仙鸣和窦文场一致认为,吐蕃人只是要钱财、粮食和人口,对土地不会有兴趣,那就任由他们抢掠,等抢掠结束后,他们自然会满载而归,他们再回来就是了。
至于几万百姓或者十几万百姓会被吐蕃人掳掠而去,他们丝毫不会难过,他们恐怕除了自己外,不会关心任何人的生死,除了自己的利益,也不会考虑社稷安危和天下百姓的利益。
这时,一名神策军将领飞奔赶到了俱文珍马车前,抱拳道:“启禀俱公,仙翁让卑职转告俱公,吐蕃距离成都不足五十里,距离我们也只有一百多里,很快就会追上,仙翁和窦翁的意思,暂时不要管百姓了,我们要加快速度南下。”
俱文珍也有点害怕,连连点头,“我同意加快速度,其他人跟得上就跟,跟不上就随便他们了。”
运输队伍和皇宫队伍加快了速度,宦官和宫女们也纷纷坐上运输大车,军队开始小跑,渐渐和后面百姓以及官员们的队伍脱离了。
后面的顿时惊慌起来,官员和他们家眷有大车还稍微好一点,勉强能跟上,但二十几万普通百姓却跟不上,他们仿佛被抛弃,一路上哭声震天,凄惨无比。
.........
第三天上午,两万吐蕃军终于兵临成都城下,城内能跑的都跑了,剩下十几万跑不掉的百姓也只能听天由命。
正如宦官们的意料,吐蕃军很了解成都城防的弱点,他们率先从禁苑攻破了皇宫,皇宫内只剩下数十名看守宫殿的老宦官,库房都已经空了,除了一些佛像铜人等大件物品没有带走外,其他财富都被搬运一空。
吐蕃军在皇宫内没有抢到财物和粮食,但却在北衙官仓和官库内发现了大量粮食和生铁、铜锭等难以运走的战略物资。
尚东赞在数千骑兵的簇拥下,骑马在大街上的缓缓而行,他自己也没有能想到。居然能一举占领唐朝的都城,虽然这里不是长安,有点遗憾,但它毕竟是都城。
如果赞普能够来这里巡视,自己再升一步便指日可望,一旦兄长从大相之位退下,就该自己接任了。
尚东赞越想越得意,这时,副将论多桑低声道:“将领们都想放手抢一把,将军觉得.......”
“胡闹!”
尚东赞眼睛一瞪,“这是都城,能随意破坏吗?”
论多桑不敢吭声了,或许是觉得自己语气太重,尚东赞又和缓一下语气解释道:“不是我不让他们抢掠成都,主要是赞普很可能会东巡,他一定是想看到一个完整的敌军都城,而不是被士兵抢掠得千疮百孔的都城,要抢些财物也不能,休息两天,我们南下眉州或者简州,随便弟兄们抢个够!”
论多桑听说赞普会来,他立刻打消了抢掠成都的念头,连忙欠身道:“将军的苦心,卑职明白了!”
这时,一名骑兵飞奔而至,对尚东赞行一礼,“启禀将军,大相派使者来了!”
尚东赞不敢怠慢,连忙返回了皇宫,不多时,一名吐蕃官员被带来见他,这名官员叫做多吉,是大相尚结赞帐下主事官,
“恭喜尚将军拿下成都,立下卓越之功!”
“感谢多吉兄弟夸奖,这次拿下成都确实比较侥幸,我也着实没想到对方会弃城而逃。”
“对方是宦官,弃城而逃很正常,大相也预料到了。”
尚东赞连忙问道:“大相怎么说?”
多吉道:“大相让我转告将军,长安极可能会出兵巴蜀,将军不可轻易南下。”
尚东赞吃了一惊,“郭宋会出兵巴蜀?”
“大相是这样说的,大相说,郭宋谋算巴蜀久矣,绝不会拱手让给我们,巴蜀真正的争夺战还没有到来,大相希望以雅州城为根基,和郭宋争夺巴蜀,不要在意成都的一时得失。”
尚东赞明白大相的意思,雅州城城池高大坚固,易守难攻,而且吐蕃军队过来方便,确实是非常好的后勤重地,成都虽然是都城,但有皇宫这个巨大漏洞在,谁都守不住。
他沉思片刻道:“我明白大相的意思,我会把物资粮食立刻送往雅州。”
尚东赞暂时放下了追杀南唐队伍的念头,他一方面组织车马将大量粮食物资运往雅州城,另一方面他派探子北上打探敌军的情报,只要晋军进入巴蜀,他会立刻就会知道。
成都街头,吐蕃军开始挨家挨户抓捕年轻男子,他们搬运物资去雅州需要大量年轻力壮的劳力。
周飞等八十名手下住在城南的平安客栈内,掌柜高秀英带着几个伙计南下了,店铺里只有一个伙计,本地人,姓马,大家都叫他小马,小马匆匆跑到后院,找到周飞道:“周将军,吐蕃军开始满城抓壮丁了。”
周飞一怔,问道:“抓壮丁做什么?”
“好像是要替他们搬运物资去雅州,他们是这样说的。”
周飞起身笑道:“我还正想去雅州呢,又怕他们怀疑,机会这不就来了?”
“可是八十个年轻青壮男子集中在一起,他们也会怀疑,不如分散。”
周飞不想和手下分散,他沉吟一下问道:“有没有什么集中在一起的劳工。”
一句话提醒了小马,他眼珠一转道:“有办法了,你们可有装扮成码头搬运工,他们的装束是穿黑色短衣,腰束黑布带,手执一根很粗的扁担,正好前面有个码头工集散地,你们就在那边蹲着。”
黑衣容易换,周飞把短衣翻过来穿,就是黑衣了,黑布带也是一样,把腰间布带反过来,也同样是黑色。
“只是扁担怎么办?”
“扁担有!”
伙计小马连忙道:“我们杂物房有很多,一百多根呢!是个住店客人遗忘的。”
周飞又想到另一点,犹豫一下道:“我们口音不对,对这边什么都不清楚,多问几句就会露马脚,不如你和我们一起去吧!”
虽然他们不是一个系统,但周飞毕竟是郎将,职务要比小马高得多,既然周飞提出了要求,小马不敢不从,他点点头答应了。
不多时,八十名换了黑衣的斥候在周飞率领下,从后面离开了客栈,他们手执扁担在伙计小马的引领下跑到了城隍庙附近的劳工集散地。
这里每天都有大量劳工坐在这里等待招工,其中数码头挑夫最多,但现在却空空荡荡,所以劳工都逃掉了。
众人三五成群在那里一坐,还真像回事。
片刻,大群吐蕃士兵跑来,发现这里有大群年轻劳工,他们大喜,连忙奔上前喝令他们集合,事实证明周飞想多了,吐蕃人根本没有怀疑他们,也不管他们是哪里人,口音什么的更不考虑,只要他们身强力壮,能搬运粮食和物资就行。
八十名斥候顺利被吐蕃士兵抓了壮丁,被带去粮库搬运粮食,吐蕃人共强征到了五千多名青壮男子以及千余辆牛车。
找个空子,周飞对伙计小马低声道:“晚上在途中,我们会掩护你逃走,你去剑门关那边告诉晋王殿下,我带弟兄们去雅州城,会潜伏在雅州城内。”
小马点点头,“我会找到主力大军!”
猛卒 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军入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郭宋率领七万大军已经过了剑门关,正浩浩荡荡向南进发,原本驻扎在剑门县的八千士兵听闻成都被吐蕃占领,正茫然不知所措,听闻晋王率大军到来,八千士兵便在主将朱曜的率领下,向晋军投降。
郭宋好言安抚了众降将,保持他们官职不变,朱曜封为卫将军,加封爵为剑门县公,郭宋将八千军队交给后军主将张拓整编,他自己则继续率领五万主力大军南下。
晋军南下速度非常迅速,这天下午便抵达了绵州巴西县,大军抵达涪水东岸,天色已晚,郭宋便下令在岸边驻营休息,明早再继续进发,士兵们挖掘壕沟,埋锅造饭,热闹异常。
郭宋则带着数百骑兵和大将李冰等人在岸边巡视过河情况,巴蜀腹地大河众多,快速搭建浮桥的能力便是重中之,晋军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有了成熟的搭建浮桥办法,如果是小规模奔袭,他们一般利用羊皮皮筏子搭建浮桥,羊皮筏子优点是便于携带,劣势就是不太稳定,承受能力不强。
如果是大规模进军,他们还是要就地征用船只,利用船只搭建浮桥,如果征不到船只,那只能伐木做双层木排筏,用来搭建浮桥,晋军一般是用铁链将排筏之间扣牢,两边各拉一条铁索。
这次南征的先锋军依旧是裴信和杨玄英,他们率领一万骑兵先行,目前已经在涪水上搭建好了两座浮桥。
郭宋用马鞭一指对岸道:“我们不能小看了吐蕃军,之前他们在雅州用诱兵之计全歼了两万南唐军,就足见他们主将颇有谋略,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必然会被其利用。”
他回头见将领们略有所悟,又淡淡笑道:“如果吐蕃只是来抢粮,抢一把就跑,那我们就要速战速决,不能拖泥带水,可如果吐蕃是要吞并巴蜀,那就不能急了,必须要稳扎稳打才行。”
李冰忍不住问道:“那怎么判断吐蕃是不是来吞并巴蜀呢?”
郭宋笑道:“那就要看吐蕃的战略意图了,其实从一些细节上能看出他们的意图,比如对待都城的态度,如果他们只是为了抢掠,那么他们肯定会满城烧杀抢掠,如果他们是为了吞并,那么对待都城他们就会谨慎一些,总不能让他们赞普来接收一个满目疮痍,破败不堪的城池吧!”
众将纷纷点头,这时,先锋主将裴信飞驰而来,后面跟着一队骑兵,里面似乎有几个骑马的文官。
裴信抱拳道:“启禀殿下,绵州刺史王澜和长史魏成阳求见。”
郭宋笑着点点头,“请他们过来!”
不多时,刺史王澜和长史魏成阳催马上前,两人年纪都差不多,五十余岁,刺史王澜头发已花白,身材瘦小,长史魏成阳略胖,长一对眯缝眼,看起来倒像个店里的掌柜。
刺史王澜在马上躬身施礼,“下官绵州刺史王澜参见晋王殿下!”
郭宋见过这个王澜,他和自己岳父薛勋的关系不错,薛勋夸他是一个比较正直的官员,貌由心生,从王澜清瘦的相貌便看得出此人不是奸邪之徒。
郭宋对他颇有好感,点点头道:“王刺史辛苦了,这段时间,成都府应该有不少难民逃来绵州吧!”
王澜叹了口气道:“殿下说得一点没错,绵州已经积累了二十余万难民,这几天突然涌来,令我们措手不及,卑职没有经过朝廷同意,便擅自做主开仓放粮,才把难民稳定下来,北衙一旦知道,必然会罢免下官。”
郭宋淡淡道:“王刺史以民为本,做得很好,不要担心什么北衙,以后这个机构不会存在了。”
王澜又是高兴,又是吃惊,高兴是晋王认可自己放粮的举动,吃惊是他听出了晋王话中有话,他要对北衙开刀了。
这时,旁边长史魏成阳冷冷道:“看来晋王殿下不光是来抵御吐蕃的吧!”
郭宋瞥了一眼旁边魏成阳,见他目光有点躲闪,神情颇不自然,郭宋心中冷笑一声,便道:“我没记错的话,魏长史去年夏天调来出任绵州长史,而在此之前,你好像并不是朝廷命官,只是一个油料商人,我说得没错吧!”
巴蜀各州官场被阉党搞得乌烟瘴气,卖官鬻爵成风,而且明码标价,一千贯可以买个县伯,五千贯可以买县公,地方实职官要贵一点,魏成阳就是用一万五千贯向俱文珍买下绵州长史之职,还送了他一个龙安县公的爵位。
郭宋在成都的情报系统效率很高,早就把这些细节摸得清清楚楚,郭宋的手中就有一份完整的名单。
魏成阳显然不知道自己的老底已被晋王知晓,他刚表达了一点点不满,立刻被晋王揭穿了老底,他顿时吓得脸色苍白,一句话说不出来。
郭宋冷冷令道:“把他拖下马关押起来,回头移交给肃政台处理!”
几名士兵上前将魏成阳拖下马,剥去官服,连推带攘把他押走了,旁边刺史王澜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涛,这个魏成阳自恃有俱文珍为后台,从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贪污成性,鱼肉百姓,他的儿子更是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前天为了放粮之事和自己大吵一场,想不到他也会有今天?
郭宋笑问道:“罢免了这个长史,刺史没有意见吧?”
王澜深深行一礼,“蜀民困苦已久,殿下到来,巴蜀大地如拨云见日,苍生之幸也!”
“刺史过奖了,目前还有什么困难?”郭宋问道。
王澜叹了口气道:“就是难民实在太多,没有居所,很多百姓都挤在人家的屋檐下,一家人拥一床被子,确实令人心酸,我只能保证赈粥,让他们不至于饿死,但就算粮食恐怕也只能支撑十几天。”
郭宋沉吟一下道:“现在从长安调配物资恐怕也是远水不解近渴,不过我所料不错的话,吐蕃会在最近几天退兵回雅州,可以让难民返回家园。”
王澜大喜,“吐蕃会退兵吗?”
郭宋点点头,“成都守不住的,否则阉党也不会弃城而逃了,吐蕃也一样,他们若不想被我全歼,就只能退兵。”
“那太好了,那只要解决粮食问题,难民问题就解决了。”
“粮食也不用担心,长安已准备了足够的赈济粮食,很快会陆陆续续送来,只要保证夏粮不减产,影响不会太大。”
王澜得到鼓励,欢欣鼓舞地告辞,郭宋又派五千士兵协助他维持难民秩序,解除了王澜的后顾之忧。
夜幕降临,郭宋在大帐内考虑军情,这时,有亲兵在帐外禀报,“启禀殿下,成都情报点有人前来报告。”
郭宋微微一怔,立刻令道:“带他进来!”
片刻,一名年轻男子被士兵带了进来,年轻男子单膝跪下禀报,“晋卫府成都情报点马勇参见晋王殿下!”
他将袖子撸起,胳膊上面有一只奇特的飞鹰刺青,这是晋卫府的标志,也是他的身份证明。
郭宋看了一眼胳膊上的刺青问道:“为什么不是杨秀英来汇报?”
郭宋有点怀疑,按理不应该只是一个手下来汇报,这里面有什么变故吗?
“启禀殿下,杨统领跟着南迁队伍走了,平安客栈内只有卑职一人,前几天周将军带着八十名弟兄来到店铺里,发生了一些事情,所以卑职要来报告。”
郭宋这才明白,涉及到周飞,难怪这个伙计要来,他又问道:“周飞他们情况如何?”
伙计小马便将周飞和手下被吐蕃军队征夫之事说了一遍,最后道:“因为吐蕃要搜身,周将军无法提供纸质情报,他的一些情报只能由卑职口述。”
郭宋点了点头,他能理解周飞他们抓住了机会,便笑道:“你说吧!他们都搞到了哪些情报?”
猛卒 第九百五十四章 积怨已久
次日天不亮,郭宋便率领大军继续出发,他们跨过了涪水浮桥,继续向成都方向进发,只需要两天时间,他们就能兵临城下。
与此同时,尚东赞也接到了探子的情报,郭宋亲率五六万大军已抵达绵州涪水,尚东赞立刻紧张起来,他没有想到会是晋王郭宋亲自统兵南下,那就不是来救援巴蜀那么简单,和自己一样,他也是想趁机吞并巴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