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周君玉纵马斜奔,摘下骑弓,抽出一支刻有他名字的带钩狼牙箭,张弓搭箭,寻找到敌军让出的一个空子,瞄准敌军主将后颈一箭射去。
这一箭其实是偷袭,传出去会被人耻笑,但周君玉却顾不上那么多,他的骑射在演武堂排名第五,已经可以左右开弓,这一箭就是右手执弓,是他的强项。
主将依巴措不及防,‘噗!’一箭正中他的后颈,钩子带肉的箭头从咽喉透出,这一箭竟然射穿了他的脖子。
依巴扼着咽喉,身体晃了晃,扑通从马上掉下,待士兵把他救起时,他已经气绝身亡。
主将阵亡虽然没有直接导致吐蕃军全线崩溃,但却使吐蕃军失去了指挥,作战开始混乱,败相越来越明显,伤亡也越来越大。
半个时辰后,吐蕃士兵只剩下三百余人,一名五百人长大喊一声,想率领残军突围,裴信看出了他的企图,大喊道:“包围他们,不准他们突围!”
杨玄英连忙建议道:“将军,不如放在他们逃跑,我们在后面追杀,弟兄们伤亡会小得多!”
裴信顿时醒悟,当即改掉了命令,放吐蕃士兵离开,唐军骑兵拉开了一道口子,吐蕃五百人长见有机可乘,他立刻率领三百余士兵冲出包围向南奔逃。
裴信冷笑一声,下达了命令,“追击,一个不留,悉数杀死!”
骑兵追杀上去,战马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双腿,唐军骑兵在疾奔中刺杀劈砍,只奔出数里路,三百多名突围的吐蕃士兵全部杀死。
这一战两千吐蕃士兵全部战死,没有一个战俘,而唐军骑兵也战死三百七十人,受伤两百六十余人,基本上是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代价。
周君玉还在重新包扎伤口,一名士兵奔上前道:“周校尉,裴将军让你过去。”
周君玉简单包扎了伤口,一瘸一拐地跟着士兵来到了裴信面前。
他刚要忍痛单膝跪下行礼,裴信却拦住了他,他眉头一挑,“你受伤了?”
“大腿上挨了一刀,不过只是一点皮肉之伤,不碍事。”
裴信看得出也是轻伤,如果伤筋动骨,根本就没法走路了。
他点点头道:“对方主将是你射杀的吧!咽喉上的箭有你的名字。”
“卑职惭愧,是从后面偷袭,正面找不到机会。”
裴信肃然:“杀敌从不讲手段,只看胜负,且不可迂腐!”
周君玉顿时醒悟,连忙道:“谢将军教诲!”
裴信又点点头道:“按照军中的规矩,既然是你射杀了敌酋,那么今天的首功就归你了。”
猛卒 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脱之机
雅州以西的大片森林内,被抓来的两万汉人青壮正在吐蕃骑兵的监视下伐木,一棵棵参天大树倒下,被民夫拖拽到堆放场,这里已经堆放了几千棵大树,不少人正在修去枝叶,只留下树干,待到黄昏时分,众人会将这些大树拖拽回雅州城内。
周飞率领他的手下也在森林中伐木,他们是百人为一队,八十名手下和另外二十名百姓组成了一支伐木队,周飞被任命为队正。
吐蕃人管理这些民夫非常严厉,一天的劳工结束,要进行人数清点,如果队伍少了一个人,那么整支百人队伍连同队正一起,全部要被杀掉。
目前已经有五百余人被杀,使民夫们都十分紧张,互相监视,唯恐对方逃跑连累自己。
周飞昨天和今天都在殚精竭虑考虑如何去报信,昨天上午,他们发现了一个重要情报,一支万余人的吐蕃军从西方开来,他显然是敌人的援军到了。
是不是就这一批援军,还是以后仍然会增加,周飞不知道,但城中的吐蕃军兵力已达到三万人,这是一个兵力转折点,三万人的大军,可以进行一次旷野大战了。
周飞必须想办法把这个极为重要的情报送出去。
但吐蕃人也防止了这一点,根本不给他们任何机会,每天早上清点人数后出发,晚上清点完人数回来,少一个人都会遭到屠杀,这个局该怎么破,周飞一直都在想办法。
“倒了!倒了!”
一棵大树被砍倒,吱嘎嘎倒下,下面的人纷纷闪开。
这时,一名手下对周飞道:“周大哥,肚子有点不舒服,我去找个蹲一蹲。”
“去吧!小心别被野兽叼走了。”
手下嘿嘿一笑,转身向森林深处跑去。
这时,一名手下对周飞道:“昨天晚上,我倒想到一个法子,我们是不是可以伪造一个现场,一个弟兄被猛兽拖走了。”
周飞摇摇头,“别把吐蕃人想得那么蠢,被猛兽拖走必然有痕迹,他们追踪不到这些痕迹,就会怀疑我们了,事关弟兄们的性命,我们不能冒险。”
这时,刚才跑去拉肚子的手下飞奔而归,他一脸兴奋,在周飞耳边低语几句,周飞眼睛一亮,“在哪里?”
“就在前面小溪边!”
周飞连忙带着几个手下跟了过去,在一条小溪边,他们发现了一具尸体,从服饰上看是个羌人,不像是被抓的民夫,不远处还有个背篓,里面都是草药,应该是采药人,他趴在溪边想喝水,但最终死去了。
周飞上前将他翻过身,脸色漆黑,看样子死了也没有多久,应该是昨晚倒毙的。
周飞又检查了一遍,很快便发现了死因,他对手下道:“是被毒蛇咬死的,你们看他小腿上还有伤口。”
众人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小声道:“头儿,这是机会!”
周飞点点头,这确实是一个机会。
“你们谁愿意换装?”周飞问道。
校尉刘志道:“让我来吧!他的身材和我差不多。”
他们当即把这个羌人的衣服剥下来,换上了刘志的衣服,刘志也换上了羌人的服饰。
周飞见羌人腰中还有两柄短刀,也取一并下来递给刘志,“用这两把刀防身,自己要小心。”
刘志点点头,“将军还有什么要交代吗?”
周飞想了想又道:“如果情报收到了,大军最好在城外发射二十四连响箭,我们就知道了。”
“卑职明白了,将军自己要保重!”
他抱拳行一礼,转身便飞奔而去,很快便消失在密林中。
周飞和众人把尸体抬回伐木场,派人去向吐蕃监工报信,片刻,十几名吐蕃骑兵飞奔而至。
有一人下马仔细看了看,说了几句,意思是被毒蛇咬死,为首吐蕃将领道:“把他埋了,继续干活!”
吐蕃人不会关心民夫的死活,埋葬了这名不幸的采药人,众人又开始继续伐木,但吐蕃人的情报却被这个偶然的机会流了出去。
.......
郭宋率领的五万主力大军进入了雅州,这天下午,大军抵达名山县,名山县距离雅州城只有三十里,它只是一座小县,人口不足万人,青壮男子都被吐蕃人抓去当民夫,老弱妇孺基本上都逃走了,整个县城几乎就是一座空城。
不过因为是边疆县城的缘故,城墙修建得还算坚固结实,天色已不早,郭宋下令大军就地驻营。
他带着数百骑兵进了县城视察,县城内已经被吐蕃军大肆破坏,烧掉了一半,木制房舍几乎没有了,只剩下一些泥土和石头结构的房子。
这时,一名中郎将飞奔过来,抱拳禀报道:“启禀殿下,我们搜寻了整个县城,一共找到了六百五十五人,但他们都不肯离去。”
“人在哪里?”郭宋问道。
“就在北城门前的空地上。”
“看看去!”
郭宋催马向北城门奔去,远远便看见北城门前的空地上坐着数百人,情绪都很大,在和士兵们对吼。
郭宋走近了,才发现基本上都是老弱妇孺,五六百人左右,很多都在哭泣,看样子是不肯离开自己的家园。
很多士兵都在劝说他们,待郭宋到来,士兵们都纷纷闪到一旁。
郭宋翻身下马,问一名将领道:“有多少人愿意离去?”
将领摇摇头,“一个都不肯离去。”
“他们怕什么呢?”郭宋又问道。
“他们怕得多了,有的怕自己回不来,有的怕半路上死掉,有的怕出城后就不管他们了。”
郭宋点点头,上前对数百老弱妇孺道:“各位父老乡亲,我便是晋王郭宋,从长安过来,我们要和吐蕃人作战,把吐蕃人赶出雅州,很不幸,名山县将成为战场,一旦战争爆发,大家的生命安全就得不保障了,很可能要丧命于此,所以我想把大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转移到北面的临泉县,我们在那边扎下了帐篷,安置各位,保证大家有饭吃有衣穿,生病了还有军医诊治。”
郭宋的话很坦率,直接说到了众人的心坎上,有个老者高声道:“你现在说得好听,先把我们哄出城,然后不管了怎么办?”
郭宋笑了起来,他对老者抱拳道:“这位老丈,我郭宋好歹是管辖着万里疆土的王者,虽然不敢说金口玉言,但也从来不会言而无信,我会为这点小事毁掉自己的名誉?”
他又高声道:“我可以给大家一个承诺,战争结束后,我会重建名山县,还给大家一个新家园!”
郭宋的话终于让众人信服了,六百余人开始起身出城了,郭宋命令士兵送他们去百里外的临泉县安置点。
这时,县城内再无一个百姓,郭宋下令夷平县城内所有的房屋,然后搭建大型仓帐,这座周长十五里的城池就成了他们的后勤重地。
为防止吐蕃军在城外射火箭,郭宋又下令在一百五十步外挖两道很深的护城河,城头上布满了巡哨。
入夜,行军的一天的士兵们都已经入睡了,郭宋却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他在考虑这一战该怎么打?
首先他排除了和敌军在旷野里大战的想法,这些吐蕃军作战不死不休,即使战败他们,也会是惨胜,伤亡太大。
战胜吐蕃军,必须要用科技的代差,才能把将士的伤亡缩减到最小。
最好是把他们集聚起来,一颗大型铁火雷将他们一锅端掉,想到这一点,郭宋忽然又觉得,如果敌军在旷野里聚集成一团,几颗铁火雷在人群中爆炸,倒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关键就是要有一个移动中的投石机,郭宋沉思片刻,便取过一张纸在上面绘制起来。
这时,有士兵在帐外道:“启禀殿下,斥候周将军派人来汇报情况。”
郭宋就在等这个消息呢!他连忙令道:“速带他进来!”
猛卒 第九百五十八章 战术初定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片刻,校尉刘志被几名士兵抬进了郭宋的大帐,他浑身血迹斑斑,伤痕累累,他被数十只觅食的狼追捕,滚下山崖才逃得性命,但摔得浑身是伤,胳膊也折断了,肋骨也断了两根,费了千辛万苦,挣扎着来到大营,便再也支持不住,只能由士兵把他抬进来。
郭宋也吓了一跳,上前问道:“这位兄弟是怎么了?”
军医在一旁道:“启禀殿下,他受伤很重,好几处骨折,伤口也发炎化脓了,他怕自己顶不住,一定要先汇报。”
郭宋点点头,“你说吧!我听着。”
刘志重重喘了口气,吃力道:“启禀殿下,前几天吐蕃又有一万三四千援军过来,城内兵力已有三万人出头,粮食超过三十万石,各种物资充足。”
郭宋一直是按照敌军两万人制定的作战计划,裴信大胜后,他又把敌军兵力减为一万八千人,但最新情报告诉他,敌军有援军到了,兵力又超过了三万人。
这个情报太及时了,让他不至于发生误判,城内居然有三十万石粮食,比他之前的情报多了十万石。
“弟兄们情况如何?”郭宋又问道。
“他们情况还好,殿下抵达雅州,射二十四支火药箭,他们就知道情报收到了。”
郭宋默默点头,“我会的,你好好去疗伤,争取早日康复。”
“多谢殿下!”
士兵和军医将陷入昏迷的刘志抬出去了,郭宋又回到桌案前,把敌军兵力改成了三万,三万吐蕃军的实力相当强大,他们天生体力强,力量大,特别擅长打持久战,自己的军队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体力和耐力都不如对方。
就不知道对方还会不会继续来援军?郭宋正在沉思之时,亲兵又在帐外道:“殿下,王使君到来了。”
郭宋一愣,问道:“哪个王使君?”
“殿下,是卑职!”帐外传来的王侑的声音。
郭宋大喜,连忙道:“王使君快快请进!”
郭宋身边最缺乏的就是谋士军师,虽然他有不少幕僚参军,但都担不起大梁,到目前为止,最适合的谋士军师就是王侑,只是他留在了河北。
这次郭宋决定南下巴蜀的同时,发鹰信紧急召王侑来巴蜀和他汇合,没想到王侑来的这么及时,着实让郭宋心中欢欣鼓舞。
帐帘一掀,王侑走进了大帐,他比灭魏时黑瘦了不少,但精神很不错,一路鞍马劳顿也没有看到疲态。
王侑目前出任河北安抚副使,官阶为正四品上阶的正议大夫,他主要负责恢复魏国各地的生产秩序,摆脱战争影响,恢复正常,几个月奔波下来,基本上都稳定下来了,他刚喘了一口气,便接到了晋王的紧急召令,他只得连夜出发赶赴巴蜀。
“卑职参见晋王殿下!”王侑恭恭敬敬行一礼。
“先生一路辛苦了。”
“哪里?卑职就担心来晚了,误了殿下的事情。”
郭宋点点头,“你来得正是时候,烦请这次先生继续出任南征长史之职。”
“只要殿下需要,卑职愿意效力。”
郭宋松了口气,终于有人来替他分担一下压力,给他出谋划策,他见时辰还早,便派人把副将李冰也一并找来。
片刻,李冰匆匆赶来,给郭宋见了礼。
郭宋笑道:“王使君也到来,我们一起来参详一下敌军的情况吧!”
他把二人请到沙盘前,沙盘是去年制作完成的,耗时整整三年,包括了整个东川和西川的地形、城池、山峦、森林、桥梁、道路等等,整座沙盘长两丈,宽两丈,目前大帐只有一半,西川部分。
郭宋取过木杆指着雅州城道:“刚刚得到的消息,吐蕃增兵一万余人,使城内吐蕃军兵力达到了三万,对我们也是一个挑战,目前还不知道对方是否继续增兵,我已派出数百斥候去西方要道严加监视。”
“殿下,对方有了三万人,还是想守城吗?”王侑问道。
“从目前看来是这样,但以后会不会出城和我们决战,现在很难说,关键是雅州城高大坚固,易守难攻,他们凭守城池,占据了优势。”
“殿下,大型铁火雷对攻城有效果吗?”李冰问道。
郭宋沉吟一下道:“城池非常坚固,大型铁火雷对城墙破坏力不会太大,不过可能对城门会有效果。”
王侑笑道:“卑职感觉,殿下似乎并不太急于攻下雅州城?”
郭宋点了点头,“使君说对了,我不知道对方会不会继续派兵过来,我倒很想把雅州城作为一个诱饵,继续诱引吐蕃军前来。”
三人商议良久,终于定下了不急于攻城,围城打援的决策。
.............
次日一早,郭宋亲自率领一万骑兵来到雅州城下,他需要亲眼看一看雅州城的城防布局。
雅州城城池地势略高,从城外望去,有点仰望的感觉,这种城池确实比较难以攻打,光这种居高临下的优势,就算奔到城下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城头上站满了吐蕃士兵,盔甲整齐,士气高昂,大旗迎风猎猎飘扬。
郭宋围着雅州城转了一圈,回头问王侑道:“先生觉得这座城池如何?”
“很难攻打!”
王侑坦率地说道:“关键是重型攻城武器上不去,这种四面低中间高的城池,不知道他的水源是怎么解决的?”
旁边陪同的雅州长史李胜安解释道:“雅州城内有深井,水源问题能解决。”
“李长史,雅州城内就没有弱点吗?”郭宋问道。
李胜安摇摇头,“雅州城是二十年前新建,当时就考虑到防御吐蕃进攻,所以城墙修建得特别坚固结实,连城门也是包了一层铁皮,基本上无懈可击。”
“既然无懈可击,那吐蕃又是怎么拿下雅州城的?”王侑继续问道。
“好像里应外合,卑职当时正好不在城内,是听几个逃出的官员说的,他们说城内出现了吐蕃军,从里面夺取了南城门,开门放敌军入内。”
郭宋眉头一皱又问道:“城内吐蕃人多吗?”
“有很多,至少有几千人,基本都是吐蕃商人,加上一些吐蕃伙计,人数确实不少,这在边境城是很常见,不光是吐蕃人,还有大量羌人、南诏人。”
郭宋点点头,如果是这样,里应外合确实很有可能,这倒是夺取城池的好办法。
“殿下有想法吗?”王侑笑问道。
郭宋笑了笑道:“当然是避开其优势,想办法攻击其短处,也不急吧!攻打雅州城,咱们从长计议。”
.........
南撤的南唐朝廷在简州征收到了几十艘大船,帝后以及北衙权宦们改为乘船南下,一直抵达渝州后,才停住了逃亡的步伐。
渝州就是今天的重庆一带,先帝李适在渝州建了一座占地百亩的行宫,叫做临渝宫,这座行宫便成了临时皇宫,而且渝州也屯有不少粮食,解决了两万多神策军的军粮问题。
此时,郭宋出兵巴蜀消息已经传到了渝州,使南唐朝廷的气氛变得格外紧张。
说起来郭宋大军是来抗击吐蕃入侵,占据了道义高地,令人无可厚非,但大家心里都明白,郭宋大军这一来,恐怕就不会再撤离巴蜀了。
皇宫的一间屋子里,王太后坐在榻上,茫然地望着三岁的幼帝李纹在玩几块木头,这几个小木块他玩了整整一年了,每天从早玩到晚,从不厌烦,每天都玩得全神贯注,和他说话他也听不见,在耳边喊他,他也不理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旁边还坐着一名身材很高的宫女,陪同李纹玩木头,似乎李纹也只接受她和自己一起玩。
王太后深深叹了口气,这孩子还真是个傻子,这样的皇帝长大后只会更傻,难怪这些宦官要立他为皇帝,连傀儡都不如,有和没有一个样。
猛卒 第九百五十九章 迁都之议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老宦官许士奇在一旁小声道:“太后,听说晋王殿下已经进了成都,吐蕃军西撤了。“
“那又能怎样?”
王太后轻轻叹口气,“难道神策军能和晋王军队共同抗击吐蕃军队?”
许士奇沉默了,确实,太后现在没有一点话语权,北衙权宦根本就不会来征求太后的意见,他们搬入行宫后,便再也没有见过俱文珍的面,基本上被软禁在这座院子里,饮食供应十分粗劣,每天只有两顿饭,一连好几天,就只有一点腌菜和糙米饭。
这时,外面院子里有宫女禀报,“俱公来了!”
话音刚落,俱文珍高胖的身躯已经出现在大堂上,俱文珍瞥了一眼角落里正玩几块木头的天子李纹,奸笑两声道:“天子做事情很专注嘛!”
王太后淡淡问道:“俱公公急匆匆赶来,有什么要紧事情吗?”
俱文珍哼了一声道:“我们得到消息,晋王对外宣称是得到太后旨意,前来巴蜀勤王,我就想知道,太后几时给他的旨意?”
旁边老宦官许士奇浑身一哆嗦,心立刻悬到嗓子眼了。
王太后不慌不忙道:“哀家倒是想下旨意让他来勤王,俱公公觉得哀家有这个机会吗?”
俱文珍看了太后片刻道:“太后的意思是说,郭宋在假传太后旨意?”
王太后摇摇头,“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哀家什么都不知道,但我没有写过什么旨意。”
“看来就是假传旨意了,郭宋一向无耻,他干这种事情也不奇怪,但我要提醒太后,不要糊里糊涂做出那些不该做的事,到时候没有人能救得了你!”
王太后厌恶地扭过头去,“俱公公若没有什么事,请告退吧!”
俱文珍重重哼了一声,他疑惑看了一眼正在陪幼帝玩木头的宫女,总感觉她的身影依稀有点眼熟,但就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现在他急着要去见霍仙鸣,便没有把宫女放在心上,转身走了。
王太后气得浑身发抖,这些阉党越来越放肆了。
陪同幼帝玩木头宫女慢慢抬起头,盯着俱文珍的背影,眼中闪过一道难以察觉的杀机。
“摆.....木木。”
从来不说话的幼帝李纹忽然对这名宫女说了一句话。
.........
俱文珍匆匆赶到行宫另一头的北衙官署,见到了霍仙鸣和窦文场。
“我已经确认过了,应该不是她写的懿旨,再说,我对她监视很严,她如果写诏书,我肯定会知道。”
霍仙鸣摇摇头,“是不是她写的已经不重要了,郭宋对外宣布奉旨勤王,天下人都相信,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
窦文场不高兴地打断霍仙鸣的话,怒冲冲道:“要么出击,要么撤退,留在渝州只能等死!”
俱文珍一怔,连忙问道:“请问窦翁,出击是怎么出击?撤退又撤到哪里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