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这也在亚历山大二世的意料之中,国家之间这种许诺是非常不靠谱的,维也纳政府自然不可能轻易相信。
奥地利真要是统一了德意志地区,估计俄奥两国也要翻脸了。在利益面前,盟友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剩下的就没得选择了,远东鞭长莫及,加上价值太低,对国内的农业危机于事无补。
中亚几大汗国是一个不错的动手对象,但是在中亚地区开打,所有压力都落到沙皇政府头上了。
现在沙皇政府还等着英国人的贷款当军费呢,要是跑去打人家的小弟,那不是找抽么?
就剩下倒霉蛋奥斯曼帝国了,这个敌人块头大、肉多,足够两国进行瓜分。国际压力还可以丢给维也纳政府去应付,亚历山大二世也明白了,玩儿外交他们真的不行。
和奥地利联手作战,这次进攻不需要死磕高加索地区了,奥斯曼帝国沿岸任何地区都可以变成战场。
吃一堑长一智,善于学习的亚历山大二世现在非常重视后勤。不调集足够的物资,他是不会进行军事冒险的。
“维也纳政府答应给我们提供战略物资么?”
要和奥地利联手的第二原因就是后勤,这次进攻主要靠海上补给,后勤压力相对较小。
最关键的问题不在运输上,主要是“钱”的问题。沙皇政府财政不好,好不容易筹集起来的资金,又要用来修铁路,根本就没钱打仗。
自家没钱,自然就要找盟友了。不需要真金白银,只要维也纳政府肯负担战略物资补给,那么他们就什么也不怕了。
外交大臣克里斯·巴沙姆:“陛下,奥地利人已经做出了让步,他们同意向我们提供十五万军队半年的作战物资。
只是在利益划分上,这次我们吃了不小的亏,奥地利人的胃口很大,他们要中东和半个小亚细亚半岛。”
做戏做全套,从表面上来看,维也纳政府是要一鼓作气灭掉奥斯曼帝国,彻底解决这个宿敌,利益上自然要进行争夺了。
亚历山大二世摇了摇头:“这都是小问题,中东地区大都是沙漠,实际上的价值并不高,我们又够不着,他们想要就给他们好了。
这次战争的三分靠军事、七分靠政治,如果不能杜绝欧洲各国干涉,奥斯曼帝国我们根本就吃不下去。
只要拿到高加索地区和半个小亚细亚半岛,我们就不会吃亏。”
这个年代的中东留给大家的印象就是沙漠,面积虽然大,可实际价值却并不高。
不知道自己丢出去的是什么,亚历山大二世自然不觉得吃亏了。从明面上来看,奥地利需要承担的责任更重,拿走最大的一份也正常。
克里斯·巴沙姆认同的点了点头,这次战争沙皇政府要达到目的很多:
第一、缓解国内的粮食危机,避免农业大规模破产;
第二、干掉奥斯曼帝国,提前解决下一次普俄战争中的敌人;
第三、通过胜利恢复军心士气,摆脱普俄战争带来的阴影;
第四、扩张势力,建立君主威望;
……
要达到以上目的,准备工作自然是少不了的。沙皇政府已经输不起了,亚历山大二世本人更是输不起。
大规模的军事准备是骗不了人的,随着俄国人的行动,普鲁士、波兰、奥斯曼帝国也跟跟着动了起来,硝烟在欧陆弥漫。
威廉一世想要火中取粟不假,可是在战争打响之前,谁也不敢保证俄国人会不会是虚晃一枪,调头对着他们来。
普鲁士的家底不厚实,只要一次失败,就会万劫不复。柏林政府赌不起,只能跟着备战。
反倒是作为主角之一的奥地利,没有太大的动静。这不是弗朗茨自傲,主要是他根本就没有准备一口气干掉奥斯曼帝国。
俄国人愿意卖力打,弗朗茨也不会反对,反正维也纳政府提供的战略物资就那么多。奥斯曼人总不可能面对十几万俄军,连半年都撑不住吧?
要进行主力决战,不是弗朗茨看不起奥斯曼帝国,这个年代的苏丹政府还真的不行。
最近这些年,为了巩固政权,奥斯曼帝国内部就没有太平过。政府内部权利斗争不断,改革派靠着血腥暴力打残了政府中保守派。
这还不够,分散在民间的保守派实力依然强大,这些势力通常都披上宗教的外衣,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改革派的改革确实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并没有解决内部的民族矛盾。奥斯曼帝国内部的希腊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斯拉夫人都想要独立。
这里面固然有外来势力的推动,把民族主义传播了过来,更多的还是内部民族不平等导致的,主要问题还是在宗教上。
一个浑身上下都是漏洞的敌人,弗朗茨自然不担心了。反正他已经决定从中东地区慢慢蚕食,就打一次长时间的消耗战,或者说是一次实战训练。
稳扎稳打,就算是英法给奥斯曼帝国输血,都没有任何作用,除非他们肯爆肝,不然输的肯定是苏丹政府。
1873年已然过半,年内发起战争已经不可能了。尽管亚历山大二世提高了沙皇政府的效率,但是他们还是做不到在几个月内组织十几万军队远征。
这次战争亚历山大二世想要赢得漂亮,所以灰色牲口们也必须要好好训练一下,这都需要时间。
时间往后拖一拖,弗朗茨自然是没意见的。战略布局也需要时间,想要诱导各方做出他想要的决定,那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万一中途出了纰漏,他还要负责善后,不能让这些问题影响到大局。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现在弗朗茨非常关心拿破仑三世的身体。尽管收到消息是拿破仑三世今年1月份病倒过后,身体就已经不行了。
从6月份开始,拿破仑三世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任何公众场合,很多活动都是欧仁皇储在出席。
枭雄未死,那就值得警惕。要是拖到拿破仑三世死后动手,那就更加有把握了。
皇储欧仁年幼,要是太平年月这无伤大雅,慢慢积累威望,按部就班的掌控权利就行了,可惜赶上了这大争之世。
最近几年,法国开始韬光养晦,就是拿破仑三世想要尽可能的给儿子留下一个宽松的国际环境,免得他一死,敌人就打上门了。
在诱导计划之中,维也纳政府还要一项针对法国人的绝密计划。这项计划成功率非常低,必须要法国人主动配合,才有可能成功。
简单的说,就是让法国人出兵占领比利时、莱茵兰、或者是德意志联邦帝国,其中任意一处都可以,最好还是由小皇帝亲自带兵。
在法国本土打垮法国人,这个难度实在是太大了。要是把法军主力钓了出来,这个胜算就大大增加了。
顺利吞并意大利地区,已经让很多法国人飘了,要不是拿破仑三世强压着,他们早就按耐不住吞并莱茵兰以西的领土。
弗朗茨非常清楚,法国人吞并意大利地区都已经超过了欧洲各国的底线,没有组建反法联盟,那是没有人领头,加上普俄对立无法联手。
要是法国人继续扩张,欧洲各国想不出手都不行了。不要看这些小国力量有限,可怎么也比压死骆驼最后一根稻草有份量。
至于打残了法兰西,会不会因此结下死仇,弗朗茨是一点儿也不担心。债多了不压身,翻开历史就会发现法奥两国有一堆糊涂账要算。
况且,两国又不接壤,法国人还敢一路打过来不成?
原时空法德矛盾不在战争,主要是阿尔萨斯和洛林,这个问题上双方都没有办法让步。
阿尔萨斯和洛林是神罗旧地,属于德意志地区的一部分,德国人肯定不能让。法兰西的民族主义爆棚,又有约翰牛煽风点火,巴黎政府同样不敢妥协。
这个问题困扰不了奥地利,大不了划给德意志联邦帝国,奥地利分点儿殖民地就好。
要是法国人出兵复仇,那么德意志联邦就要哭着、喊着加入神罗了,到时候谁都拦不住。
前提条件是拿破仑三世先挂了,小皇帝压不住国内的主战派,要不然法国人窝在家里不冒头,弗朗茨也不敢打上门去。
这关系到力量投放问题,如果在奥地利本土军队能够发挥十分的战斗力,那么把战场放在法国,最多就只有五六分了。
不是军队战斗力下降了,主要是后勤要出问题了。原时空普鲁士王国赌赢了,那是完全是上帝保佑,拿破仑三世亲自带兵送上门去了。
皇帝被俘虏,法国内部爆发了革命,自己干掉了政府,抵抗也就无从谈起。
要不然只要战争拖上几个月时间,法国人动员了起来,结果就截然不同了。
情报头子泰伦:“陛下,希腊出事了。昨天晚上,雅典爆发了革命,叛军击败了政府军,俘虏了还没有来得及继位的路德维希王子。”
路德维希王子,就是原时空那位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三世。现在路德维希二世没有到犯病时间,他老爹柳特波德亲王都没有来得及摄政。
再伦巴第王室继承顺序中,路德维希王子已经是五名开外了,继承王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理论上,就连希腊王位都没有他的份儿,不过排名在他前面的几个家伙都不肯来,就轮到他了。
这种倒霉事都遇到了,弗朗茨只能归结为路德维希具有倒霉属性,把他送去希腊做国王,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原时空这位也是世界大战中,第一个退位的主。这一次更惨,还没当国王,就变成了阶下囚。
“电话通知给总参谋部,让他们做好武装干涉希腊的准备,同时让值班的内阁大臣过来开会。”
在弗朗茨看来,这只是一件小事,都不需要所有内阁大臣一起来商议。路德维希的安全,弗朗茨是一点儿也不担心。
现在路德维希只是希腊王位继承人之一,更重要的身份是新神圣罗马帝国伦巴第王国的王子。要是希腊人敢咔擦了他,战争借口就来了。
奥地利没有吞并希腊,那是在注意吃相。在欧洲大陆,无缘无故吞并一个主权国家,后果会非常严重。
要是希腊人主动搞事情,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就算是不好吞并他们,揍他们一顿还是非常简单的。
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都想得到。所以现在最紧张路德维希王子安全的,应该是叛军才对。
万一这家伙不幸死了,他们可是要跟着倒霉的。那怕是为了面子,奥地利也必须要出兵给路德维希报仇。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
弗朗茨的预料没有错,希腊人抓到路德维希这位准国王后,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起义军内部也发生了分裂,一部分人主张建立共和国,企图摆脱奥地利对希腊的控制。
另一部分人则主张拥立路德维希继位,理由:路德维希王子是王位合法继承人。
奥地利还没来得及出兵干涉,共和派和保王派就快要干起来了。共和派多是资本家,还有一帮中二少年,保王派自然是贵族。
至于人数众多的农民、工人,他们都是看客,这次政变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不需要他们表明立场。
政变发动前,他们能够合作,那是为了驱逐奥托一世的巴伐利亚内阁,夺取政府的最高权利。
现在目的实现了,为了权利两派就杠上了。目前掌握大部分军队的贵族占据了上风,或许不需要奥地利出兵路德维希都有可能登上王位。
看着手中的情报,弗朗茨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好。说好的革命来着,怎么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稍加推断,弗朗茨就知道有人在搞事情。希腊本身就是弹丸小国,现在的希腊,还不到后世希腊的一半。
领土狭小、资源匮乏,人口最多也就百来万,这种情况下,资本家如何发展壮大呢?
没有足够的实力,地理位置优越,并不是一件好事。从独立开始,希腊一直都深受列强的影响。
沉重的债务,让希腊政府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状态,不得不加紧对民间的掠夺。
希腊的本土市场,早就沦为了列强商品倾销地。民族资本一直都在生死边缘徘徊,或许全部加起来,还没有一个大资本家的身家。
希腊贵族的经济实力也不咋地,至少人家手中还有军队。现在资本家也组建了军队,虽然还处于下风,这也超过了他们的实力。
弗朗茨可不认为,资本家们可以毁家为国。就算是有个别人道德高尚,也不可能整个群体都如此。
政治是复杂的,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奥地利可以制造烟雾弹糊弄人,别的国家同样也在干。
突如其来的希腊动荡,究竟是谁的手笔,没有确切情报前,弗朗茨也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不等希腊问题解决,保加利亚又乱了。1873年9月11日,保加利亚革命同盟在索菲亚发动了反俄起义。
……
保加利亚,这是一个悲剧的国家。好不容易赶走了奥斯曼帝国,又来了一个俄罗斯帝国。
得益于沙皇政府的官僚们的努力,当年的亲俄派,现在基本上都变成了反俄派。
看着波兰、中亚三国独立,保加利亚人说道不动心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只不过俄国人非常重视君士坦丁堡,在这里驻扎着重兵,打消了很多人独立的念头。
不管怎么说,俄国人的统治还是要比奥斯曼帝国强些,剥削的没有那么狠,双方在文化领域、宗教信仰上几乎一样。
如果沙皇政府有心推动民族融合,也就一代人的事情。可以圣彼得堡政府没有这样的心思,要不然俄罗斯帝国也没有那么多民族了。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强横一时的俄罗斯帝国终究还是没落了。自从俄国人在普俄战争中失败后,民族独立思想就在保加利亚扎下了根。
农业危机是又一催化剂。保加利亚的工业才刚刚起步,经济全靠农业支撑。因为国际粮食价格暴跌,去年保加利亚地区的农民就损失惨重。
眼看着秋收将近,粮食却无人问津,这又加剧民众们的恐慌。
现在已经有小道消息流出说:为了保护本土粮食出口,沙皇政府禁止在保加利亚收粮。
这种明显造假的消息,愿意相信的人还不少。普通民众没有那么多见识,他们只是看到今年没有人来收粮。
不光是保加利亚,几乎整个欧洲大陆粮食资本家们都放慢了脚步。又是一个丰收年,谁也不知道粮食价格会下跌多少,要是提前收购赔了怎么办?
要知道去年的价格剧烈动荡,很多人都赔了不少钱。粮食没有入手前,还可以把损失转嫁给农民,要是买到了手中,那就只能自己背着了。
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资本家们选择先观望风向。等市场稳定后,再从民间收粮。
反正库存还有很多,一时半会儿消化不完,不用担心粮食被别人抢光了。
俄国人这些年也不是什么没有做,随着头顶上的禁锢被摘除,保加利亚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新知识分子是最早受到民族主义影响的,他们很快就遗忘了俄国人赶走奥斯曼人的功劳,现在只记得俄国人的奴役。
当然,沙皇政府肯定不会承认奴役保加利亚,因为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一视同仁,不少保加利亚农民都是受益者。只不过这波红利没有来得及感受,农业危机就先爆发了。
1869年7月,保加利亚革命同盟在希腊秘密成立。为了赶走俄国人,几乎所有的保加利亚革命团体都加入了联盟。
很多人都想不到,促使联盟出现的真正原因居然是:俄国人的土地制度改革。
革命党担心沙皇政府收买了农民,革命事业就要夭折了。所以沙皇政府在保加利亚进行的改革,遭到了保守派和革命党的共同抵制。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实现了合流,革命势力开始壮大。
……
看完了保加利亚的基本资料,弗朗茨陷入了沉思中。这次起义来得未免太巧合了一些,刚刚决定和俄国人联手搞事情,希腊和保加利亚几乎同时发生了革命。
要说这背后没有联系,完全就是一个巧合,打死弗朗茨也不相信。他宁愿相信这是有预谋的,有人想要针对俄奥两国,或者说是拖延时间。
希腊革命好解决,就算是武力解决,无非是一两个师的问题,对奥地利来说只是小问题。
麻烦的只是国际压力,无缘无故奥地利也不能随便出兵干涉希腊内政,这关系到了国际形象。
当婊子还要立牌坊,这不是笑话段子,而是显然需要。任何一个国家,都在包装自己,无非是投入资源的多少问题。
在利益不足的情况,大家还是愿意保持良好的国际形象。即便是英法也不例外,在海外扩张中都要寻找一个借口,很少有不管不顾直接莽上去的。
这点儿小问题难不倒弗朗茨,换个代理人同样可以。比如说现在的希腊保王派,就是一个不错的合作对象。
只要他们拥立路德维希继位,并且保证奥地利的利益,由他们执掌希腊也不错。
保加利亚就麻烦了,近东战争时期保加利亚游击队就表现出了不俗的战斗力,这支部队虽然老去,可是人还活着,冲锋陷阵或许体力跟不上,传授经验、指挥作战还是问题不大的。
弗朗茨非常怀疑,俄国人能不能扑灭这次叛乱。不是担心俄国人没实力,主要是沙皇政府没钱。
“幕后黑手锁定了么?”
情报头子泰伦:“初步判断是奥斯曼帝国,无论是希腊政变,还是保加利亚起义,武器都是奥斯曼商人赞助的。”
奥斯曼帝国要反击,弗朗茨并不觉得意外。都要打上门了,还能不让人家反击不成?
真相谁知道呢?奥斯曼帝国还是有一部分希腊人、保加利亚人,这些“奥斯曼商人”明面上都是希腊、保加利亚的爱国商人。
就算是消息泄露了,只有苏丹政府不承认,或者是一口咬定这些人都不是奥斯曼人,奥地利在这上面也很难借题发挥。
国籍这玩意儿,在这个年代太容易弄了,哪个国际商人没几个国籍?大家都是需要哪个用哪个,没有互联网,就算是不承认多国籍,也很难查出来。
既然要搞事情,自然要收拾好首尾了,没准深入调查下去,这些人还有奥地利国籍。
幕后黑手,弗朗茨看谁都有嫌疑。从表面上看奥斯曼帝国嫌疑最大,俄国人的嫌疑最小,英法奥三国的嫌疑差不多。
迟疑了一下,弗朗茨说道:“算了,继续盯着就行了。幕后黑手如果要继续行动,早晚都会露出马脚;要是就此收手,现在的结果也不是太糟。”
没有办法,希腊人和保加利亚人都是糊涂鬼,自己都不知道幕后支持者是谁,就迷迷糊糊的干了。
这还怎么追查?不要以为这些行动,一定就是政府策划的,官僚、资本家、贵族,同样也有可能是真凶。
从动机上来说,有嫌疑的太多了。
比如说:为了争取时间备战,苏丹政府挑起了事端,分散俄罗斯和奥地利的精力;
又或者是英法想要帮奥斯曼帝国一把;
还有可能就是奥地利干的,目的是打击俄国人,在利益分配中占据优势,这一条可以划掉,弗朗茨可以证明自己没干。
从利益上来说,当然国内军火商、农业资本家、大贵族都有嫌疑。
一批军火而已,对没有渠道的人来说非常困难,但是对有人脉关系的人来说,也就几万神盾的问题。
甭管国际市场上军火价格多高,实际上普通的枪支弹药的确不值钱。二手步枪只需要三四神盾就能买一支,批发还可以更便宜。
现在的乱局,军火商、农业资本家、生产粮食的大贵族都是受益者。别的不说,今年的粮食价格大概是稳住了。
并不是说战争消耗了多少粮食,也不是说保加利亚和希腊是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主要是给了市场信心。
国际粮食价格崩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场丧失了信心,要不然的话,资本家们还会托盘,通过人为炒作维持粮食价格稳定。
产能过剩又怎么样,只要控制住了交易市场,同样可以给外界传递出供不应求的信号。
只要有一个合理的借口,让大家相信今年市场上会缺粮,就能够忽悠足够多的投机者进来,人为的炒高粮价。
别的不说,看看报纸发布的消息就知道了。从维也纳政府的减产号召开始,媒体就不断的唱赞歌,仿佛农业危机已经过去了。
欧洲报纸近乎清一色的粮食减产新闻,所谓的专家学者们都在过度夸大《土地休耕法》的作用,有人还大言不惭的宣布:1873年欧洲粮食产能将会下降百分之二十。
这都是利益集团玩儿出来的把戏,能够忽悠多少人,这就没人知道了。反正坑不了聪明人,实在不行深入农村考察一下,就全明白了。
市场调研都不知道做的投机者,早晚都会被坑死,早一天死和晚一天死,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希腊政变和保加利亚爆发革命的消息传开后,1873年9月13日,伦敦期货市场上粮食价格当天就上涨了5个百分点。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一百一十章、封建残留很强大
粮食期货市场上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粮食价格,资本家们不约而同的进行涨价。
这个涨价仅限于交易价格,粮食收购价格依然没有多少变化,从下游市场影响到上游市场,这需要时间发酵。
1...224225226227228...5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