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在室内徘徊了几步后,弗朗茨做出了决定:“农业部准备推广养殖计划,按照两百万吨肉制品增加量计算。
先把肉质品价格往下压一压,把市场培养起来。如果市场消化不了,我们增加战略储备物资。左右也就是两三年的时间,要不了多少资金。”
牛羊直接粮食消耗量不大,但是种植草料必然会挤占原本种植粮食的土地,从而降低粮食产量。
不同于后世,猪肉这玩意儿,在这个年代并不怎么受欢迎,这是饮食习惯决定的,想要改变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实际上这个年代欧洲人均肉制品食用量,也不算太低,或许是被有钱人拉上去了。以奥地利为例,人均肉制品消耗量82磅。(约37千克)
停顿了一下,弗朗茨又补充道:“可以增加猪肉产量,相对于牛羊肉而言,猪肉价格相对廉价一些,民众们更加能够接受。
如果猪肉产量上去了,我准备在接受义务教育孩子们的餐桌上,每周增加300克的猪肉。”
不要说喜不喜欢,有资格挑食的都去私立学校了。奥地利的义务教育学校,各项设施都比不上私立学校,就读的都是底层的平民子弟。
有肉吃就不错了,要知道现在每个星期学校才提供一次肉。牛羊肉别想了,除非是遇到了节日,或者是弗朗茨过生日,才能够出现。
平常时期,学校供应的肉食只有鱼。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便宜。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肉,精打细算的教育部只能提供这种廉价肉。
推广猪肉那也是没办法,牛羊肉价格太高。这不是想降就能降下来的,猪肉便宜那推广它了。
在此之前,政府已经推广过鱼肉了,受市场欢迎的只是海鱼。
这是工业带来的后遗症,随着工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的环境污染,不少河流中出现了鱼虾变异。
变异的鱼虾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出现过食物中毒后,就没有人敢吃了。维也纳政府也立法禁止买卖和食用变异鱼虾。
这就连累了整个淡水鱼群,让它们变得都不受欢迎。除非是内陆山区,几乎没有人在食用淡水鱼。





神圣罗马帝国 第六十三章、阴谋——阳谋(月票加更)
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弗朗茨也没有忘记给俄国人找麻烦,尽可能搅乱亚历山大二世的计划。
利益面前没有盟友,无关对错,身份决定了立场。仅仅把麻烦局限在破坏俄国人粮食出口上,弗朗茨已经算是很克制了。
全面阻挡俄国人粮食出口,那是不现实的。仅仅是设置一些障碍,还是不难做到的。
比如说:隔壁的瑞士,在奥地利的外交部略加活动后,就果断的给了俄国人一个高关税。
又比如:德意志联邦帝国,这个时候还在为要不要接受俄国人的粮食偿债扯皮。原因非常简单,没有借钱给俄国人的邦国反对。
这背后固然有奥地利施加的外交影响,更多的还是看俄国人不爽。没错看俄国人不爽,同样也可以成为理由,并且还是主要因素。
这里面的恩怨,已经很难捋清了。总之,俄国人的仇人遍布欧洲大陆,想要针对他们一点儿也不难。
随后比利时、荷兰也被奥地利成功公关了,纷纷给了俄国人一个高关税,西班牙和葡萄牙也没有例外。
原因非常的现实,谁让俄国人现在落魄呢?
或许俄国人未来会重新崛起,但是中间有奥地利普鲁士挡着,他们根本就不用担心。
奥地利的威胁可在眼前,谁知道拒绝了维也纳政府的善意后,会遭到什么样的报复?
法国人吞并意大利邦国的前车之鉴,已经吓坏了这些国家。奥地利就算是要注意吃相一些,不大可能直接吞并他们,但是找个借口揍一顿还是可能发生的。
从英法奥三国结盟的消息传出后,欧洲各国就不在相信能够靠列强制衡保证自身的安全。
既然如此,那就表现好一点儿了。和身边的邻居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让他们都不好意思动手。
不要觉得窝囊,这就是小国的存身之道。平常时期闹闹情绪可以,关键时刻千万不要乱站队。
剩下的英法,弗朗茨都懒得做无用功了。不要看大家正在结盟进行中,但是要是当了真,那你就输了。
从一开始这个联盟就是各怀鬼胎,因为利益勉强的站在了一起,涉及到了利益根本就没得谈。
要说服英法也不难,只不过俄奥同盟就要破灭了。坦率的说,弗朗茨已经不在乎这个联盟,可并不代表着他会主动撕毁盟约。
这关系到了国家信誉,一个无视盟约的国家,在国际上是不会受到尊重的。
一旦奥地利撕毁俄奥同盟,再也难以获得现在的超然地位,甚至在即将诞生的三国同盟中也会受到排挤。
法奥友好靠英国人,主要就是因为英国人出卖盟友的前科太多,让人不自觉的下意识提防。
弗朗茨可不准备尝试,真要是那么干了,奥地利也不再会被人认为是可靠的盟友。
这个人设可是哈布斯堡王朝苦心经营多年的结果,已经保持了很多年。从维也纳会议到现在,奥地利在这期间掌握欧洲大陆的话语权,这个人设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结盟的时候,大家潜意识里就会有一个可靠的概念。现在俄奥只是在进行公平竞争,外交手段不够那是自己的锅,弗朗茨可没有玩儿超出规则的手段。
要不然爱琴海突然出现一帮海盗,都可以堵住俄国人的门。就黑海舰队那几条破帆船,还真不是海盗的对手。
沙皇政府已经创造过被海盗歼灭一支海军舰队的记录,要是再来一次,不知道亚历山大二世能不能顶得住。
收买英法付出的代价太大,况且根本就不需要收买,俄国人都很难如愿。
每一次变局都有既得利益者利益受损,这些人就是最大的反对派。英法国内的贵族、农民,就是俄国廉价粮的最大抵制者。
随便挑拨一下舆论,以俄国人的“良好”声誉,估计民众们又要游行示威堵门了。
这些手段还没有到发动的时候,等俄国运粮船到岸后,才是最佳时机。鼓动几个中二少年去放一把火,比说什么都有效。
小花招还是难登大雅之堂,最多也就拦截个两三年,让俄国人多付出一些代价。
到了后期,总是会有资本家为了利益和俄国人合作的。只要双方勾搭上了,这些小手段都会丧失作用。
弗朗茨不喜欢动用阴谋的主要原因就在这里,无论怎么算计,在利益面前都显得无足轻重。
对俄国人出手的不光是奥地利,普鲁士人还要更加积极。相比维也纳政府,柏林政府更加担心俄罗斯帝国再次崛起。
看到亚历山大二世苦练内功,改革内政发展经济恢复国力,柏林政府就没有轻松过。
双方已经是死敌,根本就没有缓和的可能。一旦俄罗斯帝国恢复过来,普俄战争又会再度爆发。
容克贵族已经做好了先下手的思想准备,他们已经尝到了甜头,想要从俄国人身上拿到更大的利益。
没有付出实践,那是自身实力不济,没有能力进攻俄罗斯帝国。
这两年普奥关系缓和了很多,奥地利也在暗地里给柏林政府打气,不少亲奥派容克贵族,同样也是反俄的急先锋。
现在反俄是普鲁士王国的政治正确,这么做倒也不会让人觉得奇怪。毕竟身边的人都反俄,你要是不反俄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
俄奥同盟到期后,要不要继续和俄国人续约,弗朗茨都在考虑了。地缘政治的关系,未来两国的利益冲突还会继续增加。
对沙皇政府的节操,弗朗茨没有信心。亚历山大二世也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君主,只不过他的运气不好,恰好赶上了帝国由盛转衰的时候,被迫进行社会改革。
这几乎是所有雄主们的通病,野心都比较大。真要是让俄国人解决了波兰和普鲁士,俄奥两国也就要翻脸了。
法国人被带入阴沟中,拿破仑三世老矣,为儿子铺路都来不及,不大可能这个时候进行军事冒险。
等拿破仑四世继位,被压制的内部矛盾爆发,意大利人要闹独立,法兰西不发生内战都算是上帝保佑,根本就没有实力背后给奥地利捅刀子。
普俄矛盾根本无法缓和,想要他们联合起来,那就是痴人说梦。核心利益上的冲突,会让他们继续兵戎相见。
国际局势决定了,奥地利已经不用担心多线作战。这个时候,心思各异的俄奥同盟,对奥地利来说就是一块鸡肋。
只要奥地利不在欧洲大陆搞事情,根本就不用担心被群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同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被人围攻。
如果下一次普俄战争,俄国人再次失败,那么这台欧洲压路机就要寿终正寝了。没有盟约约束,正好方便奥地利落井下石。
反过来要是普鲁士战败,那么丧失了根基的容克贵族,也不得不向奥地利妥协,加入神罗帝国以自保。
貌似两种结局都很不错,只要不让法国人从意大利泥潭中跳出来,弗朗茨就无所畏惧。
想归想,弗朗茨还是没有暴露自己的想法。在外界看来,俄奥两国还是好盟友,英法奥三国即将成为好盟友。
欧洲各国结盟通常都有时间限制,一般情况下三十年就算是长的了,俄奥同盟就是这种长约。
这是在两国关系相当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签订。然而再好的关系也经不起时间的消磨。
如果对面不是亚历山大二世这种雄主,俄奥关系还可以维持很多年。很遗憾,现实没有如果。
面对一个野心勃勃的沙皇,弗朗茨不可能警惕。蝴蝶效应这么大,谁能够保证亚历山大二世会和原时空一样遇刺身亡?
要是让他继续带领俄罗斯帝国,那么俄奥两国迟早会因为利益对上。不对,现在双方已经对上了。
没有撕破脸皮,那是双方的利益冲突不够大。看在俄罗斯帝国的大市场面子上,弗朗茨才一直维护着盟约的。
双方的冲突点很多,比如说战略冲突。现在的爱琴海已经是奥地利的实力范围,不管愿不愿意,看守地中海门户的任务落到了奥地利头上。
英国人在地中海的势力已经被挤压的不成气候,要是放俄国的进来,那分享的利益都是自家的利益。
没得说,这个时候俄国人想要在地中海扩张势力,连一个落脚点弗朗茨都不会提供。
可以说,拿破仑三世当年的算计成功了。这是一个阳谋,不管愿不愿意,只要法国退出后,俄奥两国在地中海问题上就直接对上了。
没有爆发冲突,那是俄国人实力不济。就黑海舰队剩下的那几条老掉牙的帆船,跑到地中海去刷存在感,又很大可能会被海盗给全歼了。
利益冲突就是这么残酷,没有什么是干不出来。当年,拿破仑三世觉察到法兰西控制巴尔干半岛,战略上的压力太大,果断的放弃了这一块的利益。
送上门的利益,维也纳政府不可能拒之门外,收了法属巴尔干半岛,围堵俄国人的任务就落到了奥地利肩上。
在英国人被挤压出去前,奥地利可以装怂,反正希腊是约翰牛扶持的小弟,该他们这个老大出头。
现在不一样了,这一片地区的利益都在奥地利手中,俄国人进来就是在抢奥地利的利益,维也纳政府自然不可能放任了。
涉及到这么大的利益,亚历山大二世居然能够一声不吭,这份儿心机城府,由不得弗朗茨不重视。
尽管知道这是法国人的算计,可是在利益面前,维也纳政府还很乐意接受这种算计,这就是阳谋的可怕性。




神圣罗马帝国 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拢
1871年春,加里波第和马志尼领导的罗马起义,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起义军首脑被迫流亡海外。
在英法奥三国同盟即将建立的大背景下,为了维护英法关系,伦敦政府这次没有接受他们的政治避难。
不过搅屎棍的本性,还是让约翰牛出手将他们送往了美利坚合众国。这是欧洲革命党的最爱,喜欢前往美国政治避难,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远在千里之外,受各国政治影响较低,联邦政府喜欢庇护政治犯,大家的安全性有保障。
另一方面则是在经济上,美利坚合众国经济发展不错,又是一个欧洲移民国家,在这里可以从同胞们手中获取经费。
如果单纯从安全性上出发,实际上躲在地广人稀的殖民地隐蔽性更高,随便在某个乡下建一家农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都没有问题。
选择殖民地避难的人很少,除非是干了惊天动地的大事,遭到了追杀,被迫改头换面。
意大利地区革命的结束,标志着法国人在当地的统治稳固了下来。经过了战争中的清洗,意大利反法力量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本来法兰西给大家的威胁就大,这种威胁不是人力资源、经济、工业上的,更多还是源于拿破仑时代留下的阴影。
法国人号称世界第一陆军强国,欧洲各国都没有表示反对,就足以说明了问题。
要不然从人力资源上来说,俄奥是法兰西地区的一倍;在工业上,英奥又在法国之上;经济上约翰牛远超法兰西。
要是按照后世综合国力的计算方式,法兰西会远远落后于英奥两国,也就和俄罗斯帝国持平,就算是有差距,也不会太大。
然而在欧洲大陆上,法兰西给大家带来的危机感却是最浓烈的。
不要看奥地利地盘更大、人口更多,然而在大家的印象中巴尔干半岛那是蛮荒之地,匈牙利地区也是乡下小地方。
俄罗斯帝国更不用说,野蛮人的概念深入人心。在普俄战争失败后,大家对他们的重视度就下降了。
在大家印象中本来就非常强大的法兰西,现在又吞并了富饶的意大利地区,欧洲国家普遍对法国人的扩张感到焦虑不安。
没有毛病,这个年代意大利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富饶。就连后世贫穷落后的西西里岛,现在都是一个富饶国度。
吞并了意大利地区后,法国的人口、经济、资源都获得获得了增强,大法兰西帝国变得更加如日中天。
面对这种情况,欧洲各国都在力求以外交手段保障自身的安全,同时避免同法国、或者是其它国家爆发冲突。
作为强权政治的领导者,拿破仑三世强行吞并意大利地区的做法,也不难理解。除了为儿子铺路外,还有就是调动民族情绪,加强国家的凝聚力。
这是历史强大国家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正如恩格斯的评价:强行吞并意大利地区是法兰西专制制度得以永世长存的最好办法。
要不然的话,拿破仑三世只是兼任意大利皇帝,统治起来还更加方便,意大利民众也不会这么抵触。
这一点法奥两国有些相似,只不过弗朗茨有神罗帝国的旗号可以拿来用,法理基础非常充足,被吞并德意志邦国民众并不抵触,而拿破仑三世却没有。
大法兰西建立,拿破仑三世已经完成了兼并意大利的伟业,尽管少了伦巴第和威尼西亚,这也无伤大雅。
况且,少了两个地区后,统治的,难度也降低了。
强行吞并意大利地区的代价,法国人自然非常清楚的,只不过他们有自信可以靠自身的力量压制住意大利人。
这种情况下,当然是意大利地区小点儿的好,等消化了战果,再进行扩张也不迟。
前面吞并撒丁王国已经给法国人提供了参考,凭借强悍的实力,很容易就在当地建立了统治。
现在的反弹,就是一下子吃撑了,没有来得及进行消化。
为了建立一个稳定的国际局势消化战果,拿破仑三世一再发表声明宣称:法兰西是一个“满足”国家,不会继续在欧洲大陆进行扩张。
这种安抚,并不能抹平大家心中的焦虑,迫于现实各国政府不得不接受这个说法。
拿破仑三世最担心的就是陷入孤立状态,就如同反法战争时期一样,强大的法兰西也被四面的敌人给拖垮了。
为了避免最糟糕的情况发生,拿破仑三世接受了居心叵测的英国人加入法奥同盟。在英法奥三国结盟的同时,他还在同俄罗斯帝国缓和关系。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俄罗斯帝国对法兰西已经不再是威胁。为了更进一步,法国政府已经出现了“法俄结盟”的呼声。
毫无疑问,这种呼声被拿破仑三世无视了,但并不妨碍他拿出来做幌子——吓人。
法俄结盟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俄奥同盟、英法奥三国同盟就是两道绕不开的坎儿。
除非维也纳政府疯了,才会放任法俄同盟出现。英国人同样不愿意看到这种同盟出现,要知道为了拆分法奥同盟他都亲自上阵了。
要是再来一个法俄同盟,那还不令人崩溃?约翰牛可不认为夹在中间的普奥各国是法俄联手的对手,这个联盟比法奥同盟更加可怕。
至少法奥同盟还有很深的利益冲突,要破坏这个联盟并不难。换了法俄同盟就不一样了,两国不直接接壤,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较小,要拆分这个联盟可不容易。
和原时空不一样,现在的大法兰西帝国可是欧陆第一强国,至少表面上看是如此。
吞并意大利过后,法兰西总人口高达5500万,经济总量一跃而起超过了不列颠,工业总量上仅次于英奥两国,这个差距也非常有限。
军事上还有世界第二的海军,加世界第一的陆军。就这实力都让人心惊胆战,谁敢让他们再和俄国人结盟?
法俄两国仅仅只是靠拢,就在国际上引发了轩然大波。欧洲各国受不了,维也纳政府同样也坐不住。
维也纳宫,看着一脸紧张的众人,弗朗茨安抚道:“不用担心,英国人想要拆分法奥同盟,选择的办法是加入这个同盟。
我们现在已经同时和法俄两国结盟了,如果他们结了盟,我们本身就在这个联盟内。
内部击垮一个联盟,远比从外部要快得多。况且,现在法国人想要消化战果,俄国人还忙着改革。
他们就算是想要结盟,也绝对不会选这个时候。除了引发欧洲各国的忌惮外,这个联盟还能发挥别的作用么?
真的要结盟,至少他们还需要一个共同的敌人。普鲁士王国又不够格,貌似现在我们还没有那么招人恨吧?”
弗朗茨可以断定法俄两国是虚晃一枪,完全是根据利益推测的。这个联盟具备建立的可能,但是缺乏建立的动力。
法俄两国现在都需要解决内部矛盾,就算是两国结了盟,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对外扩张,也没有办法从欧洲大陆拿到更多的利益。
英法奥三国同盟已经瓜分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话语权,这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法国人这个时候跳出来,肯定会遭到阻击。
亚历山大二世还在进行内部改革,这个时候没有能力替他们分担压力,拿破仑三世没有这么干的底气。
要知道拿破仑三世可是恐英症患者,能够克服这项疾病,那是法奥同盟给了他底气,内心深处多半还是留有余悸。
在俄国人帮不上忙的情况下,让他单独对抗英奥的压力,还是太为难人了。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摇了摇头说道:“陛下,不管这个可能性有多小,我们都必须要把危机杜绝在摇篮之中。
为了避免最糟糕的情况发生,我们也要做好应急预案。同英国人的谈判必须要加快速度了,必要的时候我们还要做好和普鲁士人结盟的准备。”
这个答案令弗朗茨心中一惊,从地图上来看,这不是原时空欧陆格局的翻版么?
令他欣慰的是奥地利比原时空要强得多,这个可能出现的联盟,实力也要比“德奥同盟”强大。
联盟多了半个地中海、大半个巴尔干半岛,增加波兰、白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地区,少了四分之三个意大利。
此消彼长之下,综合实力并没有落入下风。当然前提是英国人不下场,不是英法俄三国同盟还是要人命。
很快弗朗茨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实在是太危险了。君子不立于危墙的弗朗茨,还是不愿意进行这样的冒险。
就算是陆地上能赢,海上根本就是送菜。一场普俄战争,打消了普鲁士王国发展海军的念头,就凭奥地利海军单挑英法,怎么看都不靠谱。
指望海军爆发,还不如干脆灭掉奥斯曼帝国,修筑一条铁路连通到苏伊士运河,成功性还更高上几分。
弗朗茨当机立断做出了决定:“可以加强和普鲁士的关系,不过暂时不要做太多。法俄两国仅仅只是靠拢,我们要是做得太多反而会刺激他们。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二十年内,法俄两国不可能联合对外扩张,只要在法俄两国结盟前推动普俄战争,最糟糕的情况就不会发生。”
显然弗朗茨的立场发生了变化,准备让俄国人再输一次。以容克贵族们的胃口,沙皇政府要是再输一次,信不信他们敢占据圣彼得堡?
一旦沙皇政府崩溃,奥地利落井下石,未来数十年内俄国人都不要想再次崛起,甚至还会永远丧失崛起的机会。
看看地图就知道为什么了,输掉了战争,丢掉了东欧地区的沃土,总不能在西伯利亚励精图治吧?
现在俄奥两国人口就相差无几,一旦沙皇政府再次失败,丢掉大片的领土和人口,毛熊也就不再可怕。
当然这么干后遗症也非常严重,必须要让普鲁士也元气大伤,不然隔壁又出现了一个危险邻居。
1...203204205206207...5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