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没得说,这些乱七八糟研究的幕后支持者就是弗朗茨。
在维也纳研究的项目还算不错,部分放在非洲的实验室才恐怖。曾经还出现过一次实验室污水排放,导致数个非洲部落灭族。
可以说最早的生化武器了,幸好弗朗茨有先见之明,把实验室放在了非洲大陆,不然事情就大发了。
弗朗茨一直都认为,每一名优秀的科学家,都是一位作死小能手。很多根本就不了解的东西,都敢直接进行研究,不佩服都不行。
许多烂七八糟的研究,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后果。如果弗朗茨愿意,现在都可以制造生化武器了。
显然,爱好和平的他没有这么干。谁也不知道科学研究带来的副产品,放出去后果会有多么严重,弗朗茨更加不想尝试。
这个年代的医学技术有限,万一放出一个未知病毒,直接把人类搞歇菜,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方面科学家们,还是知道轻重的,每次实验收集数据过后,都要慎重处理研究带来的垃圾。
如果想要坑人的话,把这些废料搜集起来,给送过去保管效果显著。当然,这种缺德事,弗朗茨是从来不干的。
为了处理实验室垃圾,他也是付出了大代价。通常都是先高温焚烧,然后再运往人迹罕至之地掩埋,反正是不会留在国内的。
神圣罗马帝国 第二十一章、最穷的沙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奥地利已然跃居世界第二殖民帝国,足迹遍布了六大洲七大洋。
不得不庆幸这个年代没有卫星地图,不然有人看到奥地利的战略布局,恐怕立即就会引起轩然大波。
美洲地区奥地利占据中美,将南北美洲一分为二,原时空大名鼎鼎的巴拿马运河变得遥遥无期。
除非某一天,奥地利强大的足以应对一切挑战,或者是美国联邦再次分裂,完全够不成威胁,不然这条运河就不用考虑了。
非洲大陆更加可怕,如果有人注意的话,就会发现奥地利把各国的殖民地进行了分割,让他们无法连成一片。
当然,法国人的北非面积还是很大的,只不过看到沙漠面积后,这个说法就有必要发生改变了。
面积大是好事,可是沙漠面积大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除了沿海地区可以住人外,这茫茫大沙漠中,就只有少量绿洲还有价值。
矿产资源或许存在,可是在非洲大陆就不值钱,如果要是在沙子下面,那就更加不值钱了。
英国人的南非地区,实际上已经岌岌可危了。没有夺取这里,那只是弗朗茨不想这么早和英国人对上。
法国人的另一块殖民地埃及,看上去也不错,实际上也是危机重重。如果不能尽快拿下苏丹地区,将两地连成一片,就要被英奥两国包围了。
单纯的从军事上分析,这简直就是想要独吞非洲大陆。
实际上这只是理想主义在空想,非洲大陆上现在汇聚了英法奥西葡五国的势力,怎么可能轻易的驱逐出去呢?
况且,奥地利也没有这么人口来填这个巨坑,欧皇变非酋的事情弗朗茨还是非常忌惮的。
原时空可是有很多非洲人自称是法国人,只不过在非洲晒黑了,才变成非酋的。
真假姑且不论,仅仅是这个可能,就让弗朗茨不敢乱来。
在本土化政策的大背景下,万一非洲大陆人口超过本土,他们哭着喊着要迁都,那就令人头疼了。
好吧,这都是小问题,反正弗朗茨是不可能遇到了。主要还是实力不够,太浪会出事的。
欧洲大陆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不是果断的制造矛盾,在幕后推手挑起了普俄战争,现在奥地利的国防压力就足以令人崩溃。
没办法,地理位置成就了奥地利,同时也限制了奥地利。
如果不是弗朗茨采取了灵活的外交措施,分化了列强之间的关系,奥地利早就变成了众矢之的。
现在的欧洲局势,可以说是弗朗茨一手捣鼓出来。其中有些变故,不过总得来说,还是在计划范围内。
东据俄罗斯、西阻法兰西、中间还要打压普鲁士,这种看上去很爽的战略,实际上只要一实施,保管死得比德二帝国还彻底。
“奥地利威胁论”虽然没有成为舆论的主流,但是在很多政治家脑海中都出现了。现在没有爆发,那是法国人太活跃了。
毕竟哈布斯堡王朝祖上曾经比现在还辉煌,结果统一德意志地区都没有做到,现在弗朗茨也没有统一德意志地区,还在大家的接受范围内。
估计不少人都在盘算着,再爆发一次德意志地区混战,又可以将哈布斯堡王朝的拉下来。
或许是拿破仑时代打出来的威风,造就了傲气的法国人,自认为世界陆军第一,就连全盛时期的俄罗斯帝国他们都不服,奥地利更不被放在眼里了。
法国拉仇恨虽多,可是他们运气好啊!西班牙自己折腾没落了,现在为了王位之争,都快要爆发内战了。
后方没有威胁,单独对上任何一个国家他们都不怂,拿破仑三世自然有底气折腾。
当然,这是优势也是劣势。那就是法兰西的扩张之路很难走,法国民众的大国梦难以满足。
拿破仑三世年龄已经不小了,可是他儿子却还年幼,现在加快扩张的步伐,就是拿破仑三世急了。
如果不在他不能支撑到儿子掌权,那么就必须要先打造一个大法兰西帝国出来,不然法兰西就危险了,或者说波拿巴家族的皇位就危险了。
这也是法奥两国能够结盟的原因,有弗朗茨这个推手在炒作舆论,法国民众的精气神一直非常的亢奋。
大国欲望已经深入人心,拿破仑三世还可以压得住,下一代就未必了。
这种情况下,要么实现这个目标;要么压制下去,改变大家的观念。
毫无疑问,第二条是做不到的。就算是拿破仑三世想要做,在他改革中利益受损的,资本家们也不会答应。
扩张成功了,增加的市场可以让资本家们吃饱;扩张失败了,又该引发政治变动了,换上一个自己人的政府,同样可以获得大量的利益。
阳谋比阴谋可怕的地方就在这里,现在法国的内部矛盾也很严重,要缓解内部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张。
利用掠夺过来的财富,弥补改革中利益受损者们的损失。近代改革凡是成功了的,基本上都是同样的办法。
英国人大革命过后,进行了殖民扩张,利用殖民地解决了内部矛盾;
奥地利改革的时候,同样靠得是对外扩张,解决内部矛盾;
普鲁士王国也是如此,直到普俄战争结束后,资本家们和容克贵族的矛盾才得到缓解。
现在法国的稳定,同样是建立在对外扩张上的。如果政府没有开辟出这么多殖民地,利益受损的资本家早就造反了。
正处于改革中的亚历山大二世,现在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俄罗斯帝国不缺土地,但是改革中利益受损者仍然需要补偿。
钱,亚历山大二世是给不起了。原时空很多人抨击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不彻底,导致了俄罗斯帝国灭亡,实际上那是没有办法,他真的已经尽力了。
作为贵族阶级利益的代言人,要往自己所在的阶级动刀子,要是改革彻底了,也不需要考虑未来,改革还没完成就换沙皇了。
即便是如此,俄国人也在中亚、远东、近东地区进行扩张,依靠对外掠夺缓解了内部矛盾。
现在丧失了扩张机会的俄罗斯帝国,内部矛盾变得更加激烈。如果不是进行了一次大清洗,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根本就无法进行。
圣彼得堡,亚历山大二世再次更换了政府高层。没办法,先后已经有三名大臣遇刺身亡,剩下的都变成了胆小鬼,他只能选择换人。
任何一个国家总是有热血男儿,现在上台的改革派,就是一帮肯为俄罗斯帝国抛头颅洒热血的。
亚历山大二世是懂得妥协艺术的,他的改革并不算激进,很多政策都照顾了贵族利益。
在土地分配上,他再次做出了让步。拒绝土地赎买的贵族不做强迫,由政府出钱组织农民开荒。
俄罗斯帝国有得是土地,只是没有开发出来。不要说欧洲的土地没有开发完,就算是西伯利亚平原实际上也可以安置数千万人,后世远东地区都开发出来了农场。
反正底层的农民不介意偏远,只要政府肯出钱帮他们开荒,大家不介意吃苦。
这一政策性的转变,贵族们的抵制情绪一下子弱了不少。机械化农业时代,对劳动力需求已经不那么大。
作为代价,沙皇政府的钱包快速干瘪。政府出资扶持是需要真金白银的,至少要提供农具、种子,顺带还要负责管饭。
刚刚获得自由的农民穷得叮当响,开荒的成本只能由政府出。这些钱算是政府借给民众的无息贷款,未来是要归还的,但那是未来的事情。
现在有上千万人,指着沙皇政府吃饭呢?财政问题,已经成为了亚历山大二世政府最大的难题。
……
神圣罗马帝国 第二十二章、破产啦
没钱永远都是最痛苦的事情,尤其是还有一大帮子人指着吃饭,解决财政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圣彼得堡冬宫
新任财政大臣叶夫根基斯哭丧脸汇报道:“陛下,这是最近一个月的支出报告,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最多三个月我们就会破产。”
财政破产,沙皇政府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如果是平常时期,破产就破产好了,大不了宣布赖账。
现在的问题是刚刚组织起来的开荒运动不能停下,不然这上千万人就会饿肚子。到时候不仅改革毁于一旦,就连沙皇帝国都有可能因此而崩溃。
接过报表扫视了一眼,亚历山大二世就丢在了一旁,起身在屋子里徘徊了起来。
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实际参与开荒的民众数量,要远比沙皇政府预计中的多。人多力量大,开销也大。
犹豫了许久,亚历山大二世才开口问道:“如果从现在开始,我们暂停国际债务支付,能够度过这次危机?”
赖账不是一个的选择,可问题是沙皇政府真的没钱了。无论是继续国际贷款,还是发行债券,沙皇政府都尝试过了。
没有人愿意把钱借给穷鬼,即便是俄国人能够拿出抵押品,大家也担心兑现不了承诺。
因为战争的缘故,丢掉了东欧地区的部分沃土,沙皇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是大幅度缩水。
如果不是在抄家中发了一笔,沙皇政府早就破产了。战争消耗大、改革同样是吞金兽,留给亚历山大二世选择的余地已经不大了。
财政大臣叶夫根基斯想了想后回答道:“如果暂停部分项目,全力保证开荒运动,应该问题不大。”
做选择题的时间到了,吃了一次交通不便的亏后,亚历山大二世制定雄心勃勃的俄罗斯铁路计划。
全线高达十五万公里,一旦完成这个计划,俄属东欧就被串联了起来,几乎可以宣布普鲁士和波兰完蛋了。
亚历山大二世果断的做出了决定:“好,那就这么办!”
发展的问题先滞后,解决眼下的问题要紧。表面上看来,大开荒增加了土地数量,让农民都有了土地,是一件好事。
实际上,这里面还有很大的隐患。最大的问题就是未来必然会出现粮食产量太多,谷贱伤农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懂的。
或许对资本主义经济来说,粮食产量增加是一件好事,可以降低养活工人的成本。
然后,对农民和贵族来说,这就是一场灾难。不少贵族在扯后腿,主要原因就是担心未来自己利益受损。
俄罗斯帝国本来就是粮食出口大国,要是继续增加产能,内部肯定消耗不了,出口就成为了唯一选择。
从一开始,沙皇政府就做好了把欧洲粮价打下来的准备。各国可以向他们倾销工业产品,他们也可以反向倾销农业产品。
如果可以垄断欧洲大陆的粮食供应,那就再好不过了。要做到这一步,首先就要让俄罗斯帝国的粮食能够运出去。
铁路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如果不能解决交通问题,计划永远都停留在纸面上。
没有人反对亚历山大二世的计划,相比伟大的计划,还是度过眼前的难题要紧。
只要撑过了第一年,土地上的产出能够保证民众基本生活,那么后面就好解决了。
这个年代俄国农民好养活,刚刚从农奴变成自由民,只要能够填饱肚子,别的要求他们都还不敢有。
只要度过最危机的时刻,后面的问题就要好办了。
1869年7月7日,沙皇政府向各大债主发出照会,宣布:俄罗斯帝国财政破产,无力继续履行债务。
欧洲世界一片哗然,最近好些年都没有欧洲国家赖账了,都给了民众们一种错觉,认为各国政府的节操提高了。
俄国人现在打破了大家的幻想,没有赖账那是大家财政情况不错,没有到必须赖账的时候。
真要是没钱了,那说赖账就得赖账。反正要钱没有,要命不给,其余的大家看着办吧!
除了债主之外,欧洲民众都变成了吃瓜群众,将目光投向了维也纳,幸灾乐祸的表情溢于言表。
奥地利最近一些发展的很不错,自然也让很多人嫉妒。作为俄国人最大的债主,现在很多人都在看奥地利的笑话。
要知道,现在俄国人每个月都要支付306.84万神盾的本息,每年就是3682.08万神盾。
这个天文数字,已经足以令俄奥同盟破灭了。再好的关系,也顶不住利益的摧残。
弗朗茨并没有外界想象中那样惶恐,早在拒绝向沙皇政府提供贷款的时候,他就做好了俄国人赖账的心里准备。
不对,应该说在更早的时候,就有这个思想准备了。毕竟沙皇政府的财政状况一直都不咋地,能够支撑到现在都很不容易了。
再充分的准备,善后工作也必须要做。这其中大部分贷款,都是维也纳政府提供担保的,不然可没有几家银行敢接单。
除了问题,维也纳政府也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好在绝大部分贷款都是有抵押的,现在维也纳政府的工作就是督促俄国人落实抵押品。
首相费利克斯皱着眉头汇报道:“陛下,根本签订的合同,我们初步估算了一下,就算是俄国人履行了抵押,我们也要在担保范围内承担3800万神盾的赔偿金。
这笔钱不能直接由我们承担,必须要让俄国人为此负责。现在财政没钱,就让他们延期还款,沙皇政府不可能一直破产下去。”
弗朗茨点了点头,别人的债务可以不管,自己的账总是要收回来的。就算是没钱,也必须要让沙皇政府先认账,不然维也纳政府也很难向民众交代。
“外交部和俄国人沟通,督促他们履行合同。无力偿还债务,可以延期支付。”
欠钱的是大爷,现在的沙皇政府就是这个大爷。
武力追债那是不可能的,这点儿钱根本就不够军费开销。不同于墨西哥那么好欺负,毛熊还是有实力的。
沙皇政府没钱,不等于沙皇贵族也没钱,几百年的积累,再怎么样也支撑得起一场战争。
贵族和沙皇政府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外敌入侵的时候,他们很快就会亲如一家。
俄国人的债主很多,本着欺软怕硬的原则,估计小国的债务都会被赖掉,大国债务一般是延期支付。
延期支付的债务同样分三六九等,由各国政府担保的肯定是优先偿还,没有政府担保的民间商业贷款,多半是能赖掉就赖掉,赖不掉就拖下去。
挑挑拣拣过后,这次赖账活动,俄国人至少减少了四亿神盾的外债。如果沙皇政府够强硬,没准还会更多了。
令弗朗茨欣慰的是,近东战争时期的外债,俄国人已经还得七七八八了,不说利息收益,至少本金是拿回来了。
普俄战争中的债务,没得说自然是没有拿回来。业务能力最强的银行,也顶多收回来了百分之三四十的成本。
奥地利政府是没有亏损,大部分贷款都是有附加条件的,通过这些年的两国贸易,带动经济发展,增加的税收就足以弥补损失。
金融机构就不一样了,如果有维也纳政府提供了担保,那么还好办,就算是俄国人赖账,还有维也纳政府负责保证本金安全。
没有获得担保的商业贷款,那就麻烦大了。这种贷款,金融机构是要自行负责的。
菲利波特就是这样一个倒霉蛋,他不是什么银行家,仅仅只是一家证券公司的老板。
因为贪图俄国人给出的高额返点,就替沙皇政府代销了一批债券,现在俄国人宣布财政破产,按照奥地利法律规定,他的证券公司就要承担连带责任。
一名中年胖子匆匆跑来说道:“菲利波特先生,俄国人宣布破产的消息一定传开了,现在外面的民众要求我们提前兑付债券。”
这个年代奥地利的证券管理体系堪称是粗暴,证券公司代为发行债券,必须要为购买债券的民众们负责。
简单的来说,审核债券的权利在证券公司手中。这可不仅仅只是好事,既然拿到了审核权,同样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比如说:保证债券能够正常对付,提前向购买债券民众说明风险,发生了赖账情况,证券公司需要承担一定的赔付责任。
这个赔付标准,由证券公司和政府共同确定。政府制定的标准是不低于本金百分之五十,而证券公司为了招揽生意,往往会制定一个高标准。
奥地利号称保本的证券公司都不是一家两家,菲利波特的证券公司恰好也是其中之一。
按照承诺,现在俄国人赖账,无力正常兑付债券,菲利波特的证券公司就要代为偿还本金。
自己给出来的承诺,那就必须要兑现。菲利波特现在后悔了,俄国人给出的抽成高达15%,本来就不正常,可惜当初没有抵御住诱惑。
菲利波特关心的问:“贝尔格,我们账目上还有多少钱?”
跑路是不可能跑路的,警察已经盯上了他。要是跑路的话,估计出不了奥地利就被抓了。
想办法善后才是王道,赔钱是必须的。现在这些债券显然是不可能平价卖出去了,不过打折之后没准还有人敢接盘。
毕竟这是沙皇政府发行的国债,就算是现在破产无力兑付,未来俄国人想要重新建立信誉,仍然有可能回购的。
普通民众看不到那么远,或者说等不到那么久。
贝尔格想了想说:“账上共计389.46万神盾,不过扣除证券公司的运营经费,能够动用的只有356万神盾。
菲利波特先生,外面要求提前兑付的民众很多,这笔钱恐怕不够赔付。”
菲利波特叹了一口气说:“我知道,先派人出去安抚民众,告诉他们我们同意按照合同约定提前兑付。
我记得当初的销售合同有过约定,遇到不可抗力导致债券无法正常对付的,我们的确是要负责。
不过,这个负责时间是债券到期过后。现在他们要求提前兑付,属于违约行为,需要承担百分之二十的违约金,我们只需要支付百分之八十的本金就行了。
放出消息,三天过后我们开始提前兑付债券,只开设一个窗口,增加审核步骤,尽可能的拖延时间。
我还要去打探消息,看看事情有没有转机。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维也纳政府不可能没有反应。
放心吧,这件事情是击不倒我们的。公司一共发放出去的俄国债券也就八百多万,不可能所有的民众都要求提前兑付吧!
你们也打听一下,看看市场上有没有人收购俄国债券,那怕打个对折,我们也可能接受。”
证券公司的利润一直很丰厚,十年前创办这家公司的时候,菲利波特仅仅投入了不到三十万神盾,现在光流动资金就是这个数字的十几倍。
这些年他从证券公司抽走的利润分红也有上百万神盾,这次危机给他带来的损失很大,但是只要应对得当,度过这次危机还是有希望的。
菲利波特不得不庆幸,俄国人本身信誉就差,他们的债券在市场上不受欢迎。要不然一次销售出去了几千万神盾,他就只能去跳天台了。
当然,真要是能够销售出去几千万神盾,这笔生意他也做不下来了。
奥地利的法律又不是儿戏,超过本身承载能力的债券发行,政府可是会干涉的。
不然注册一家皮包证券公司,在市场上发行债券敛财,卖完就卷款跑路、宣布破产,岂不是可以迅速发家致富?
显然,这种一夜暴富的发财方式,在法律条文上已经写清楚了。
不同于别的公司,证券公司破产追责是最严的。管理层和股东都要受到严查,除非全部都是严格按规定操作,不然基本上没人能够跑掉。
严格来说,菲利波特替俄国人发行的债券,就算是打了擦边球。
不出事自然没有问题,现在出了事,要是不尽快做好善后工作,等警方介入了,他多半要蹲监狱。
神圣罗马帝国 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鱼
俄奥谈判已经开始了,亚历山大二世不是莽夫,赖账主要是因为缺钱,并不意味着他不清楚丧失信誉的后果。
就算是要赖账,也必须要尽可能的把影响降到最低,未来某一天沙皇政府还是要重新建立信誉的。
现在造成的影响越恶劣,未来就越难洗白。俄罗斯帝国的粮食还需要出口,和欧洲各国的关系就不能够完全恶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