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Loeva
萧瑞无奈地说:“别胡乱猜想了,我会想办法把我父亲的想法打听清楚的。反正我只认定了你二姐这一个人,不管谁来劝说,我都不会另娶他人,差别只在于,婚事什么时候才能定下而已。”
谢徽之盯了他好一会儿,方才点点头:“行吧,我信萧二哥,那我就和二姐先回去了,等你的好消息。”
慕林 第七百零一章 警告
谢徽之拉着自家二姐要走人了。哪怕看着谢慕林与萧瑞都露出依依不舍的表情,他也没打算松口。
虽然他一向敬重萧瑞,也信任对方,可事关自家二姐,萧瑞自然要靠边站。兄弟姐妹那么多人,二姐在他心目中的份量是不一样的。萧家若是让他二姐受了委屈,那就什么话都没得好讲!
未来小舅子心里不爽,要甩脸色给他看,萧瑞也不敢多言。他自觉理亏,只能柔声安抚着谢慕林,让她放心:“我会解决这件事的,你不要担心。父亲也不是对你不满意,只是另有顾虑罢了。”
谢慕林笑笑,反过来提醒他:“也别整天躲在外头,不管家里的事儿了。你姨娘那边的动静,你还是多留意些。令尊的事,你也不用太着急,一切还是以脱身为重。只要你顺顺利利回到北方军中,身上没有带着别的婚约,那就没什么可发愁的,不必急于在这短短几日内做成什么事。我父母还在北平呢,这会子肯定是定不下婚约的。”
萧瑞叹了口气,只能再重复一次:“你放心,我心里有数呢。”
谢徽之在旁催促了,他只得停止说话,一路将谢慕林送到院子里的马车边。一直坐在车里发呆的香桃迅速跳下车来扶自家姑娘,看向萧瑞的目光里还透着惊疑不定。但她这几年训练有素,即使上了车,也没有开口问过一句话。她知道自己只需要闭紧牙关就可以了,该她知道的事,姑娘自会告诉她,不该她知道的,她问了就是犯错。
谢徽之落在了后头,将萧瑞扯到边上,压低声音道:“萧二哥,我知道你素来聪明能干,这桩婚事,只要你有心要促成,多半会想到办法。但这回涉及到你父亲与燕王殿下,背后说不定还有宫里的贵人,若你实在无能为力,也别勉强为之。我二姐家世不错,聪慧美貌又能干,就算不嫁给你,也不愁没有好姻缘。
“我父亲如今在北平也算是数得上号的高官了,乐意跟他做儿女亲家的高门大户多了去了!当中未必就没有比你出众的青年才俊。父亲与太太疼爱二姐,自然不会在她的婚事上轻忽,会给她找个人品好、性情也好的。所以,就算她嫁不了你,这辈子也未必就不能过得平安喜乐。倘若你真的没有办法,你……你不要耽误了她,更不能毁了她的名声!”
萧瑞忽然觉得压力山大,他知道,这是小舅子在警告他了。倘若他真的不能尽快说服父亲改变主意,等谢家离开京城前往北平,谢璞确实很有可能会另外给女儿相看亲事。他对自己有信心,可北平那些官宦人家的子弟,难道就真的个个比他差么?谢慕林确实不愁嫁不出去,他却不见得能找到第二个真心喜欢的姑娘了!
萧瑞深吸了一口气,郑重地说:“徽之,我既然认定了她,就不会轻易改主意。倘若这辈子娶不到她为妻,我……我宁可打一辈子光棍!”
谢徽之挑了挑眉,脸色稍稍缓和了些:“萧二哥,我还是看好你的,所以……尽力吧。”
他到前头铺子里叫回了车夫,手里大包小包的都装进了车厢,然后自个儿也跳了上去。马车缓缓在院子里调转了方向,便不紧不慢地驶了出去。
萧瑞近日隐居在此,自然不会送到大街上,但他还是站在小院门口,一路目送心上人的马车远去,心里的急迫感渐渐袭来。
接下来,他还有许多场硬仗要打呢!
驶远了的马车上,谢徽之又开始生闷气了:“萧将军也太不靠谱了,他要是忌讳燕王,自个儿想法子把萧二哥调走就是了,拿我们家出什么气?!”
谢慕林只得安抚他:“你萧二哥已经许诺了会解决此事,你还生什么气?等待结果就是了。接下来几天,他都有可能再来找你联系,你时刻留意着最新消息就行了。”
谢徽之不满足于坐等消息:“萧将军这是为什么?从前我只听说,他与燕王关系很好,燕王大婚,他还是媒人呢!萧二哥能去燕王手底下当兵,他都没拦着,不象是两家有什么矛盾的模样呀?”
这点谢慕林也想不明白,难不成与萧瑞的姑母萧明珠与燕王定了婚,却还未完婚就病死了,而她的闺蜜却成了燕王妃有关系?可萧明珠的心腹大丫头李姨娘与燕王妃明显有很好的交情,萧明德还做了燕王夫妇大婚的媒人,不象是发生过什么闺蜜夺夫之类的狗血戏码。总不会是萧明珠的死,与萧明德有关系吧?而燕王妃对于萧贵妃——也就是萧明珠的亲姐妹——心存恶感,又是什么缘故呢?
谢慕林迅速脑补了几出狗血大戏,但都没什么线索与实锤,谢徽之反倒是下定了决心:“我要找人打听一下。这几年我们家不在京城,也不知道柱国将军府与燕王府是否生出什么嫌隙来,得想办法探查明白才行!二姐你将来若真的嫁给了萧二哥,柱国将军府就是你婆家,不弄清楚萧家的水深水浅,我可不放心!”
谢慕林并不阻拦,她知道谢徽之行事素来有分寸,又擅长结交朋友、打探消息。但她还是提醒了一句:“打听消息时,尽量小心一些。萧家是京城老户,萧将军又执掌城卫军权,你在城里但凡遇到个当兵的,都有可能是他的耳目。若是让萧将军察觉到你的动作,事情就麻烦了。”
谢徽之神情一凛,肃然应道:“二姐放心,我会谨慎行事。”
说完了,他又转头看向香桃:“今日发生的事,你一个字都不许往外说,知道么?!否则,就算二姐念着往日的情份放过你,我也不能饶了你!”
香桃苍白着脸,神情却还算镇静:“三少爷不必吓唬人,我知道规矩,不会把姑娘的事胡乱告诉人的。除非姑娘自个儿答应,否则今日,我就只是陪姑娘出来买了些膏药罢了。无论是在谁面前,我都只有这句话!”
谢慕林听得笑了,柔声对香桃说:“别紧张,我知道你有分寸。若不是信得过你,我今儿也不会带你出来。就照你方才说的去办,至于个中缘由,晚上无人时,我再跟你细讲。”
香桃的脸色顿时缓和下来:“是,姑娘。”
谢徽之挑剔地瞥了她几眼,不再多言,转而去翻起了北瑞堂配来的那大包小包的膏药,对比着掌柜开出的清单,一条条地与谢慕林对起口供来。
马车一路顺利地驶回了珍珠桥的谢家大宅。进了门后,谢慕林扶着香桃的手走下马车,抬头见蒋婆子一脸严肃地迎上来,还微笑着跟她打招呼:“蒋妈妈好,老太太今儿精神怎么样?”
“老太太一切安好。”蒋婆子朝她行了个礼,便凑过来小声禀报,“但三姑娘出门去了,说是去了卞家!”
谢慕林脸色顿时一变:“怎么回事?谁放她出去的?!”
慕林 第七百零二章 谎言
谢慕林板着脸往前走,蒋婆子一路跟随在侧,压低了声音,苦着脸向她禀报着谢映容出门的起因经过结果。
“门房里一个新来不到半年的听差,是毛掌柜那边一个才来不到两年的伙计的兄弟,没有签卖身契,就是过来打个杂而已,平日里还算老实,做事也算勤快,老蔡两口子还夸过他。没想到这小子耳根软,三姑娘院里的顺心刻意接近他,哄了几句好话,就昏了头。卞家昨儿递了帖子过来,邀三姑娘今日过府品茶。老蔡得了姑娘的嘱咐,只把帖子丢在一边,并不理会,谁知道那糊涂小子就把这事儿透露给顺心知道了!
“顺心告诉了三姑娘,三姑娘这两日原本就一直在奉承老太太,今儿更是下了大功夫去讨好!她把帖子的事告诉了老太太,还说听闻卞老太太的儿子卞举人一直落榜,没考中进士,做不了官,把卞老太太气得不轻,今年听说还病倒了。宁国侯府一直瞧不起他们家,连带的程笃母亲也被小看了,在亲友间很是狼狈。近来还听说,卞大姑娘不得不接受了一门不大如意的婚事,对方是个落魄勋贵人家的旁支庶子,还是个纨绔!卞大姑娘整日以泪洗面,又不敢多言,只能在信里向三姑娘哭诉……三姑娘不知道这些消息是怎么回事,很想打听得清楚些,请老太太准许她出门,老太太就……答应了!”
蒋婆子目光闪烁地看着谢慕林:“老太太当年回老家以前,跟卞老太太也曾来往过些时日。虽说当时不大愉快,还有过几次口角,但毕竟是老朋友。听说她家里不大顺心,老太太也很关心,就让三姑娘去卞家打听得清楚些,回来再告诉她知道……”
谢慕林冷笑一声,都懒得去拆穿。
什么关心老朋友?谢老太太这是听了谢映容的说辞,以为卞家真个很落魄,想听卞老太太的笑话呢!
谢老太太怎么就不知道“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呢?她已经被谢映容骗得上演过一回“乌龙大逃亡”,如今竟然还能再上当?!这种智商,真是让人毫无信心。倘若她听家里其他人忽悠时,也这么好骗就好了。
谢慕林懒得去拆谢老太太的台,谢徽之却不打算放过一向看不惯的谢映容:“三姐的话,老太太竟然也敢去信?!什么卞家落魄呀?人家如今过得好着呢!卞举人上一科春闱落榜,下一科要到明春才举行,这三年不曾考中进士,不是理所应当的么?三姐压根儿就是在信口雌黄,老太太不熟悉科举,也就罢了,妈妈们都是办事办老了的人,怎的也没听出来呢?!”
蒋婆子讪讪地说:“家里没有少爷参加明年的春闱,小的也是事后才发觉不对的,可老太太正在兴头上,小的又能说什么?扫了老太太的兴,小的就要吃挂落了,实在是没办法……”她三年前没有陪谢老太太共过患难,如今在谢老太太面前,地位要在珍珠与何婆子之下,行事都比从前小心了许多。三姑娘谢映容固然不是好人,可这又与她有什么相干?谢老太太都发了话,她何苦给主人添堵呢?
谢徽之听了就冷笑:“老太太不过是想听卞家狼狈不堪的消息罢了,然而三姐告诉她的,没有一句是实话,全都是编的!倒头来老太太以为人家落魄,其实人家风光得意得很,这又有什么意思?倘若老太太在人前说了些与事实不符的言辞,被人笑话的还不是老太太本人?!”
蒋婆子忙道:“三少爷,你素来是在外头走动最多,消息也最灵通的。你既然说三姑娘的话都是撒谎,必定有你的理由。你能不能跟小的说说,卞家如今到底如何了?倘若三姑娘回来后,在老太太跟前说得太离谱,小的也好纠正一二,免得老太太再次上当受骗,又被糊弄着去做了什么……糊涂事!”她把“蠢事”两个字咽了下去,眼巴巴地看向谢徽之。
谢徽之看向谢慕林,问她有什么打算。
谢慕林能有什么打算?谢映容这时候都已经出门去了,只怕早在卞家待了将近半个时辰,那就是差不多一小时了,想做什么都已经开始,这时候再去阻止也太晚了些,况且把人追回来,也等于是把谢家姐妹不和的事实摊开在卞家人面前,没这个必要。她只需要问蒋婆子一句:“跟着三姑娘出门的都有谁?”
这事儿因为有谢慕林事先嘱咐,哪怕谢映容不乐意,蔡老田那边违逆不了谢老太太的命令,也硬是给她添上了几个随行的婆子,连出门的马车、车夫与护卫,通通都装备齐全,给谢映容做足了千金小姐出门的排场,同样也意味着,她没办法轻易甩开这么多随行人员,只带着心腹丫头私自行动。
哪怕谢映容今天把两个贴身丫头都带上了,她也做不了什么,只能在卞家乖乖喝茶,然后回家,路上连下车逛街的机会都没有。
但她在卞家能做什么,就不是这些跟出门的下人能控制的了。
关于这一点,蒋婆子给了谢慕林与谢徽之一个好消息:“老太太虽然听信了三姑娘的话,许她去卞家喝茶,但珍珠就跟在老太太身边,记得从前三姑娘惹的祸,提醒了老太太一句。老太太便命珍珠跟在三姑娘身边,充作近侍,陪三姑娘去一趟卞家了。”说白了,老太太对谢映容也不是百分百信任的,更担心她会瞒着自己什么,所以把自己的心腹也派了出去。等谢映容从卞家回来,就算不肯跟老祖母说实话,有珍珠在,也无所谓了。
谢慕林稍稍安心了些。珍珠这个丫头还是很靠谱的,有她跟着谢映容,后者能出夭蛾子的机会就更少了。
不过据蒋婆子说,谢映容很不乐意带上珍珠,只是拗不过谢老太太,才勉强点了头,但出门时脸色一时很难看。蒋婆子原也没想那么多,方才听了谢徽之的话,才猜想卞家根本不是谢映容说的那样,她是担心珍珠去了卞家,回来后会在谢老太太面前拆穿自己吧?
谢慕林听到这里,也忍不住好奇了。她示意谢徽之在偏厅里坐下,问他:“卞家这几年到底怎么样了?我之前听门房张妈妈的说法,绝对没有三妹妹说得那么糟糕,却也不清楚他家如今过得到底好不好。你若是有他家的消息,不妨跟我说一说?也让蒋妈妈知晓一二,回头好让老太太醒醒神?”
慕林 第七百零三章 卞家
谢徽之确实知道一些卞家的消息。别看他嘴上对谢映容不屑一顾,听说她又要跟卞家勾搭上了,他还是挺关心的,早已暗戳戳地去打听了一圈卞家的事儿。
卞家如今的情形是真的不坏。
卞举人当初受到四皇子青睐,一度被邀请去做四皇子出宫建府后的王府属官。卞老太太因为女儿女婿外孙在宁国侯府被排挤得太惨,自家也是诸事不顺,一度十分心动,就差没逼着儿子去答应四皇子的招揽,好给自家寻条金大腿来抱抱了。四皇子怎么说也是金枝玉叶,还十分受皇帝宠爱,搭上了他的关系,宁国侯夫人就不敢太过分了吧?由于卞举人坚持要考进士功名,不愿意立刻答应四皇子,卞老太太还很生气,甚至迁怒到支持丈夫的卞太太头上呢。
但卞举人的坚持并没有引来四皇子的不满。四皇子年纪虽小,却相当明白事理,他反而还非常支持卞举人的做法,在乔家人面前也夸了后者许多话。反正四皇子还未到出宫建府的年纪,卞举人的做法真的不算什么。乔家人虽然妒忌他得了四皇子青眼,却又暗喜他不肯做属官,就等于是把位置空出来给了他们,所以也对他满口好话,甚至跟卞家人整体都亲近了几分。原本不过是远亲罢了,但这两年,竟是有什么红白喜事、聚会宴席,都要给卞家下帖子了。
哪怕乔家在京城外戚圈里还有些上不了台面,也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背后有一位宠妃与一位得宠的皇子在支撑。有他们提携,卞家在京城官宦人家的圈子里,竟然渐渐地开拓了不少人脉。
首先得益的是卞举人。四皇子似乎真的很欣赏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劝的,竟把教导自己的一位皇子傅请动,答应每个月空出两个时辰的时间,对卞举人进行当面的学业指导。有了这位皇子傅的指点,卞举人的学问大有长进。今年夏天时,他就有一篇文章流传出来,据说得到很多读书人的推崇。就连那位指点他的皇子傅,也觉得他今科春闱有望,本来很可能只是三甲之才,如今很可以往二甲上争一争了。
卞举人也因此更加努力备考,同时对四皇子感激涕零。别看他如今还没答应去给四皇子做王府属官,事实上在四皇子很有可能被过继到燕王府做嗣子的风声传出来后,卞家人已经在私底下做北迁的准备了,恐怕卞举人是打算考中进士后,就想办法谋个北平府的官职,好为四皇子出力。
另外得益的,还有程笃一家。
卞家眼看着是攀上了四皇子与乔家,宁国侯夫人与程礼母子俩就不好再对他家下手,甚至对付程信夫妻时,也要顾虑卞家的反应了。程信一家三口在宁国侯府的处境顿时好过了不少。程笃娶了左思云后,又得到了左家那边的助力,也拜了名师,在专心读书,今年乡试还得以高中!
如今他与左思云已育有一子,又科场顺利,为了备考明年的春闱,早早就在祖父宁国侯的安排下,带着妻儿搬进了左家在城郊乡下的别庄里暂住,只怕不到过年都不会回来!程笃同时拥有祖父与岳家的保驾护航,自身也足够优秀,还能拐着弯借上皇子之力,只怕宁国侯夫人再也压制不住他了!
除此之外,程笃的母亲程卞氏,还成功讨得了已故嫡亲婆婆亲姐妹的欢心,与平昌侯府搭上了关系,甚至还借力给娘家侄女儿卞大姑娘说得了一门好亲事。男方虽然只是旁支子弟,又非嫡长,但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功名在身,俨然是前程似锦。平昌侯府也想借着这门亲事,让自家子侄拜在程笃恩师名下受教,往后的学业就更不用愁了。所以,卞大姑娘这桩亲事,不但很好,往后恐怕只会越来越好。谢映容说她诸般不顺,完全是不尽不实的!
相比之下,宁国侯夫人看似搭上了曹家,其实这份关系远远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牢固。曹家前两年守孝,一直被二皇子与林家压着打,党羽受损惨重,今年出孝后欲卷土重来,也是诸般不顺。若不是二皇子与林家如今也同样是被打压的状态,他家只怕早就喘不过气来了。以曹家一贯的行事,自己人都顾及不过来,又哪里顾得上宁国侯府?
虽然有江绍良夫妻这层关系在,但江绍良自个儿还要备考明年的春闱,他妻子曹文莺又正有孕在身需要养胎,娘家父母都不欲惊扰了小两口,宁国侯夫人没办法老叫他们夫妻到家里做客,难道还能以长辈的身份天天跑江家来不成?江侍郎对宁国侯府的态度更是淡漠了不少,与宁国侯还算有礼尚往来,宁国侯夫人那边是除了该有的礼数,便不做私下接触了。江太太估计也是受到了丈夫儿子的警告,如今待嫡母嫡兄远不如从前殷勤。借不上曹家的姻亲关系,宁国侯夫人自然就抓了瞎。
另外,宁国侯夫人一直巴结曹家,其实也有将亲孙女儿程宝钏送进东宫为妃的打算。然而曹家失了先手,叫王湄如顺利作为太子妃薛氏的陪嫁侍女入了东宫,成为太子的新欢,这两年一直都处于擅房专宠的状态。太子妃薛氏都要靠边站了,更别说是其他妾室。曹家还要烦恼自家姑娘如何入东宫做侧妃呢,怎么可能会在这时候给自家姑娘添堵,再往东宫里塞一个关系不算亲近的程宝钏?
反倒是王湄如得宠,让程礼之妻程王氏在宁国侯府的地位大涨。程王氏记恨当年亲兄弟有难时,婆家翻脸不认人,大姑子前平南伯夫人程氏亦是欺瞒有加,如今程氏已经落魄不堪,早不是她的对手,她开始拿婆婆与丈夫出气了。宁国侯夫人一边要眼睁睁看着长房一家吐气扬眉,出人头地,一边还要在家中忍受儿媳的冷嘲热讽,却又因为顾虑王湄如而不敢重罚儿媳,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憋屈。据说光是今年这大半年,她就已经往家里请过四五回太医了!
当然,宁国侯夫人憋屈,程王氏得意,倒还不至于把主意打到长房头上。王湄如得太子宠爱,还给他出了个主意,为了在皇帝面前表现得象是个关爱弟弟的好兄长,二皇子与三皇子都是脑后生反骨的,不能拉拢,四皇子就是个极好的交好对象了。反正四皇子羽翼未丰,将来又很有可能会被过继到燕王府去,拉拢他只会有助于太子塑造好长兄的形象,但无伤大局。太子听了王湄如的劝,如今对四皇子的态度亲和许多。有了这一层关系在,程王氏要给侄女儿做脸,是万万不能拆她台的,绝对不会拿卞家或是程卞氏做什么文章。
此时,程王氏要操心的就只有儿女亲事而已。儿子这些年被祖母与父亲溺爱放养,已是京中有名的纨绔。女儿已超过十五岁,进东宫无望,再不找人家,就要成老姑娘了。
宁国侯夫人母子对于卞家早就已经不是问题。卞家如今的处境,又怎会不好呢?
慕林 第七百零四章 告知
谢徽之一口气说完自己知道的卞家有关消息,顿时觉得口干得不行,忙忙倒了杯茶一口气喝了下去。
他应该没遗漏什么吧?说实话,打听卞家消息时,会顺便打听到宁国侯府的近况,他也挺惊讶的。但没办法,宁国侯夫人这几年一直在想办法从曹家那里争取助力,没少跑承恩侯府。明明曹家当时还未出孝呢,她也不嫌晦气。承恩侯府与曹家其他几房的人都有些嫌她烦了,曹二爷夫妻俩更是心生厌恶,认为她是在给女儿女婿添麻烦。曹荣成天听着母亲抱怨宁国侯夫人,对她母子等人的情况还是挺了解的,与他闲聊时,顺嘴就给说了出来。他惦记着程笃正是谢映容肖想了许久的男人,特地多打听了几句,这不就把情况都打听清楚了么?
谢徽之其实并不讨厌程笃,这种别人家的孩子对于他这种前纨绔子弟而言,太过遥远了,但程笃坚决拒绝了谢映容,并且对谢映容不屑一顾,这就让他很欣赏了。哪怕相互间并不熟悉,他也很乐意去夸程笃是个聪明人。如今知道程笃事事顺心,前途似锦,外家一帆风顺,敌视他们的宁国侯夫人母子却没得好结果,他心里当然会畅快无比。
至于这当中还有王湄如与程王氏这两位仇人如今过得如何风生水起,令他起了警惕之心,就不必在下人面前啰嗦太多了,免得蒋婆子不知深浅胡乱传出去,引起家人恐慌。反正他们谢家的人马上就要到北平去了,头上还有燕王殿下庇护。王湄如再得宠,也仅仅是东宫之中一个没有品阶的贱妾,手还伸不了这么长呢!
谢徽之心情很好地给自己再倒了一杯茶,这回他开始慢慢品了,还有心情去想今日午饭会有什么好菜。
但蒋婆子的心情却与他截然相反。她脸色难看地看了看谢徽之,又看向谢慕林:“这么说……三姑娘跟老太太说的那些事儿……全都是假的?!卞家不但没有落魄,反倒还攀上了皇子,过得比咱们谢家都要风光了?!”
谢慕林不由失笑:“这个账不是这么算的,只能说卞家确实抱上了四皇子的大腿,但将来会发展到什么地步,还是未知之数呢。我们家跟卞家压根儿就不是仇人,老太太跟人家卞老太太,也不过是三观不和,言语间有些口角罢了,什么大不了的事?等离了京城,老太太只怕就没机会再见到卞老太太了,何必在这种小事上跟人争闲气呢?等三妹妹回来,不管她是怎么说的,老太太自个儿乐就行了,别再叫三妹妹去卞家打探了。人家家里既然已经有了大靠山,咱们就不好再放三妹妹去得罪人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