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Loeva
想到这里,他抬头看向心上人谢慕林,目光顿时变得温柔起来。
他放缓了声量,轻轻地道:“此番回京述职之前……我在北平待了些时日,一是为了修整,二是……去见了谢大人。”
谢慕林原本满脑子都是京城夺嫡之争、皇子互斗之类的念头,忽然间听他说起这话,顿时脸就红了:“啊……是吗?那……那你真的……跟他说了吗?”她还记得他说要去找谢璞提亲的话。
萧瑞看着谢慕林,笑得眉眼弯弯:“当然说了!我把我跟你相识至今的种种,能说的……都说了!”
谢慕林瞪大了双眼:“啥?!”她都还瞒着家里人呢!这种事有必要这么老实吗?!她都有些不敢想象,等到了北平后,便宜老爹要怎么骂自己了。
不过萧瑞马上又补充说:“你我最初相识,是为了谢大人,后来几次相见,又是巧合,这都是缘份,无关私情。你我彼此也一直守礼,断没有什么可让人指谪的。我也告诉谢大人,是我对你倾心在前,有意求娶在后,通信什么的,也都是在谈论徽之的事,绝对不敢有伤你的闺誉!谢大人也十分关心此事,再三查问过我,已然谅解了。他不会责怪你的。”
谢慕林幽怨地瞥了他一眼:“算了。他要怪也没什么。我确实瞒着他干了些大胆的事。只要他不会因此对你产生偏见,又或是执意给我另择亲事,我倒也不在乎受点惩罚。”
萧瑞顿时大喜:“真的么?!”
谢慕林不知道他脑补了什么,没好气地说:“难道还能有假?!你以为我这么小心,还继续跟你保持联系,是为了什么呀?!耍你好玩吗?!”
“不不不,我没这么想过!”萧瑞整个人都喜气洋洋地,高高兴兴地告诉了谢慕林结果,“谢大人虽然对我还有些嫌弃,不过对我的人品还算满意,尤其是听说我在开平卫驻扎了几年,又立有军功之后,对我就更加和颜悦色了。我见他有了首肯之意,立刻就去求了燕王殿下帮忙。燕王殿下向谢大人许诺,会替我做这个大媒,谢大人就再也没说过反对的话了。只是,他也不说已经应承了婚事,而是要我家那边,我父亲先行出面求亲。只要我父亲开了口,谢大人这边就没有问题了。燕王殿下也很乐意替我主持婚礼!”甚至他可以直接在北平大婚,压根儿就不必让未来的妻子受京城家中嫡母的气!
萧瑞的喜色溢于言表,仿佛他明天就可以做新郎了。然而谢慕林却皱着眉头反问了他一句话:“令尊不愿意开口求亲吧?他不是还要另外给你择定亲事,为此你都躲到这里来了?!”
萧瑞顿时噎住了,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正在想办法说服他。他此刻不松口也没关系,燕王殿下马上就进京了。有殿下做主,父亲没有拒绝的理由。”
谢慕林无语地看着他:“这就是你说的有办法?如果燕王出面,令尊依然不愿意接受呢?他才是你的父亲,燕王殿下甚至算不上你的直属上司,如何能越过你的父母,替你做主呢?”
萧瑞好象泄了气般,可怜兮兮地看着谢慕林。其实他自己也想不明白呀。明明是顺理成章的事,为什么他父亲反而成了最大的障碍?
慕林 第六百九十八章 莫名
萧瑞身为庶子,在刻薄的嫡母嫡兄手底下混日子,虽然受了不少委屈,但他可以感受到,父亲萧明德对他还是相当疼爱、爱护的。
他从小混迹纨绔圈,自然知道真正不受家人重视的庶子,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别说庶子了,即使是嫡出如董慧武,当有个存心要把他养废的继母存在时,对他的学业与生活是如何安排的,就可见一斑。可是,萧瑞就算从小就要陪伴在三皇子身边做个炮灰伴读,他所受到的教育也是不打折扣的。兴许嫡兄萧琮能学到的一些东西,不是他能学的,但无论是文还是武,他能享用的师资力量都不比嫡兄差多少。父亲要教导他萧家祖传的武艺时,也不曾有过保留。正因他把能学的都学到了,还学得比嫡兄更快更好,嫡母嫡兄才会对他戒备有加。
而他能享有这样的教育,自然是多亏了父亲萧明德的爱护。萧明德对于嫡女和庶女,就从不关心妻子卢氏是怎么教育她们的,但对于萧瑞,他会亲自过问他的西席与身边侍候的人。
还有,入宫陪伴三皇子一事,萧明德是反对过,但不奏效,可他曾经发过话,因此萧贵妃与三皇子都没真的把萧瑞当成炮灰对待,必要时还是要护着他的安全,而不是任由他被太子或二皇子的人欺负死了就完事。为了不让萧瑞被卷入夺嫡之争,萧明德还特地在自己的旧部里头挑选了可靠的人,把小儿子安排过去任职。哪怕萧瑞后来不顾他的反对,私自谋了北方边镇的军职跑到边境去了,他生气之余,也没有坚决把人弄回来,而是让萧瑞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再想想自家姨娘李瑶枝在柱国将军府里过着虽然不受重视,却有权经营自己的产业与势力,能自由与外界联系往来,对比一下另一个妾室马姨娘在将军府里的待遇,萧瑞就不难得出结论——他和姨娘母子二人,在父亲萧明德的心目中,有着不一般的份量,所以格外纵容些。
正因为萧瑞知道父亲疼爱自己,他才会对自己与谢慕林的这桩婚事有信心。谢璞是从三品的官职,不比萧明德差多少,虽说文武有别,但因为谢璞曾经在三年前助力皇帝对付曹家,勉强可以算是皇帝这一派的人,与萧明德不存在立场冲突,两家可以说是门当户对,没有理由做不了姻亲。
反倒是因为谢慕林乃嫡出,萧瑞自个儿只是个庶子,可能会被人认为他配不上人家姑娘。但既然有燕王做媒,他又有军功在身,这事儿就没什么好挑剔的了。他有信心自己将来能出人头地,绝不会辱没了人家谢家的女儿。
这样一门亲事,萧明德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若说是要考虑嫡母嫡兄的面子,嫡兄萧琮早已娶到了一位勋贵人家的嫡女为妻,嫂子的亲生父亲还是位从二品的侍郎,官位高于谢璞,不存在打兄嫂脸面这种问题。
若说是担心嫡母不喜,谢璞远离京城后,已经离开了京中的权力圈,在嫡母心目中想必早已成了落魄之人。落魄之人的女儿,有什么可介意的呢?
萧瑞觉得,哪怕是嫡母嫡兄不乐意看到他迎娶一位高官千金,也不大可能坚决破坏他这门婚事,毕竟谢家在京城早已说不上有什么势力了。萧瑞娶了这样的妻子,未来多半连京城都不会回来,一辈子只能在地方上做个小武官,岂不是正中嫡母嫡兄下怀?
萧瑞分析了许多,自认为有把握说服萧明德。他万万想不到,萧明德硬是在这件事上迟迟不肯松口,还打算另给他说一门亲事。他不得不狼狈地躲避出来,生怕被父亲抓去相看。
相比之下,嫡母想给他说娘家远房亲戚家性情或品貌有问题的姑娘,都没让他真正发过愁。
谢慕林听着萧瑞小心翼翼的解释,心里在对萧明德这位未来公爹生出一种微妙的忿恨之情来。她问萧瑞:“令尊知道你想娶的是哪家姑娘吗?”
萧瑞犹豫了一下:“起初我是不敢提的,怕泄露出去,影响了你的名声,便只敢跟父亲说,是燕王欣赏我,有心要替我做个媒,说的是他属下得力官员的千金,但并未提及是哪一家。父亲那时候就开始坚决反对了,说我是他的儿子,婚事自有他做主,何必劳动燕王殿下操心?后来我……我为了说服父亲,就透露了一点,说很可能是谢参政之女,但没提是哪一个女儿。父亲知道谢参政三年前帮皇上做了点事,算是皇上得用之人。他倒没说什么,只是仍旧觉得,我的亲事,最好是在京城或他的旧部中寻,别与燕王殿下有太大关联才好。”
谢慕林挑了挑眉:“令尊这是对燕王殿下有意见了?为什么?他是皇帝的心腹,而燕王是皇帝的亲弟弟,难不成……因为燕王殿下在嗣子的问题上迟迟不肯配合皇帝,连带的令尊也对燕王殿下有意见了?”这是不是太狗腿了些?人家正经亲哥哥都还没翻脸,正四处托人给弟弟捎话,让弟弟乖一些呢!
萧瑞皱眉道:“不可能的。父亲只是不喜我与燕王殿下过于亲近,但从来不会说殿下的坏话,反倒还多次在朝中替边军请功,请皇上为了边疆大胜而封赏殿下,不可能是对殿下有了怨言。”
那萧明德现在反对燕王替小儿子做媒,又是什么意思?
谢慕林再问萧瑞:“令尊对你的亲事是不是已经有了计划?”
萧瑞连忙摇头:“没有没有,他只是提了几位旧部的名字,他们膝下都有女儿,但多大年纪,才貌性情如何?一概不知。父亲只是说可以帮我去信问询,但绝对还未择定哪一家的姑娘。”他猜父亲多半还没考虑过他的婚事,可能是打算等他新职位新任所确定下来后,再就近找一个。反正父亲看中的旧部基本都是勇直之人,官位几乎都在四五品,家中的女儿多半也是性情率直之辈,很符合父亲的喜好,还能保证他这个小儿子将来能在岳家庇护下,安稳平顺地度过一生。
谢慕林心里十分不爽。居然还不止一家可选择?那她又哪里比不上那些姑娘了?!
算了,既然这位萧明德将军出于莫名其妙的理由,对燕王有所忌讳,死活不想让小儿子娶他喜欢的姑娘,那就不能把婚事的决定权继续交到他手中。
谢慕林问萧瑞:“过些天燕王殿下就要上京了,你打算到时候再去求他帮忙促成你我的婚事,是不是?你觉得,令尊会宁可撕破脸,也要拒绝燕王殿下做媒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在场的还有其他人呢?要是令尊因为燕王殿下的缘故,坚决反对你我成婚,倘若燕王不做媒人了,那又如何?!”
慕林 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妙
萧瑞露出了震惊的表情:“不可能!没到那个地步!”
萧明德怎么可能公然拒绝燕王替自己的庶子做媒?他只会不停地示意儿子接受自己的安排,否则直接去信燕王,言明自己对萧瑞的婚事另有打算,岂不是更干脆利落?
正因为他拒绝不了,他才打算在燕王进京之前,说服小儿子改变主意。只要萧瑞主动拒绝了燕王,后面的事情就不用他操心了。至于小儿子是否会因为拒绝燕王好意而得罪了什么人?反正他都没打算让萧瑞继续留在北方,又怎会在意这些?
萧瑞这几日都四处躲避家人,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他想要拖到燕王到达京城,发话要替他做媒,事情就好办了。
谢绝燕王的大媒,另寻媒人促成与谢家的亲事?萧瑞从来就没考虑过!燕王不但一直对他照顾有加,还对他有知遇之恩,他能为了自己父亲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想法,就让好不容易才求得燕王答应的事给变了卦?更何况,请燕王出面做媒,还是他对谢璞的许诺。谢璞能无视文武之别,以及他萧家的外戚背景,答应把女儿嫁给他,燕王的大媒绝对占了很重的份量!倘若这个大媒跑了,谢璞能乐意么?这种既损人又不利己的蠢事,他才不做呢!
萧瑞把自己心中的顾虑与决心都跟谢慕林说了个清楚,再三表示:“我一定会说服父亲的!并不是要借燕王殿下的势,去逼迫父亲答应些什么。这种做法即使能成功,也容易招来父亲的怨言。将来你我成婚后,虽然未必会在京城将军府里久留,但也总有与家里人相处的时候,我不希望他们迁怒于你。父亲虽然对燕王殿下心存忌讳,但从前并不是这么想的,如今会改变想法,定有原因。我会努力找出这个原因,让父亲解开心结,那麻烦便不会再是麻烦了。”
谢慕林盯着他,见他神情坚定,显然对自己也有信心。她叹了口气:“好吧,既然你有把握,那就试着去做吧。我在家里等你的好消息。但如果真遇到什么麻烦,你也不必瞒着我。这是你跟我两个人的事,有难处就一起扛,没必要让你一个人独自去面对所有的一切。”
萧瑞看着谢慕林,心里一甜,只觉得自己又有了勇气:“慕林妹妹放心,我会想办法给你送信。无论事情结果如何,都不会瞒着你的。”最糟糕的结果,也不过是萧明德执意拒绝燕王做媒,他的婚事无法在离京之前就定下来。但是,父亲并没有确定他的终身大事,连具体的对象都还没拿定主意。他回京是为了述职与封赏,如今正事已经办完,只是尚未决定新官职罢了。他完全可以借着燕王的手,让自己能迅速定下北方的军职,然后随燕王一同北归。
等到他回到北方军中,上司要再给他做媒什么的,写信回家禀报一声就好了。萧明德不可能离得这么远,也要坚决拒绝别人的好意,那就是公然打北方军中将领们的脸了。到时候他就可以在任上成婚,主婚可以请燕王夫妇出面,过几年再带着妻儿回京见父亲嫡母,父亲还能把他这个儿子赶出家门不成?
萧瑞甚至还有心情跟谢慕林说笑:“我真得感谢嫡母与嫡兄一直以来对我名声的抹黑。我在外人眼里一直是个不中用的纨绔废物,即使如今立了功,升了官,家里也不曾替我大肆宣扬庆贺,嫡母甚至还在亲友间说了我不少无中生有的坏话。因此,父亲属意的人家都不肯爽快地答应结亲之事,而是要先相看过我,确认我会好好对他们家的女儿,才愿意往下谈。只要我能继续避开父亲与嫡母安排的相看场合,也不替自己洗刷清名,我还是能平平安安返回北方去的!”
这也多亏了他父亲萧明德信任的旧部们,人品都过关,对儿女也比较疼爱,不会轻率应下婚事,方才助了他一臂之力。但话又说回来了,倘若不是靠谱又疼爱女儿的人家,萧明德也不可能看中了,因为他想给庶子结的亲事,就是希望庶子能得到岳家的恩荫爱护。做不到这一点的,他都不可能考虑。
至于嫡母卢氏,她倒是能不经相看就率先定下亲事,但没有萧明德点头,她也做不了主。而她看中的那些姑娘,个个都有不足之处,连个正经品貌过关、家世靠谱的都没有,萧明德又怎么可能答应?好好一个儿子,本身也争气,看着也是前途似锦的,他没理由随便寻个姑娘埋汰儿子。
萧瑞对此很有底气,谢慕林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现在被嫌弃的是她,她心里真是郁闷无比。虽然她知道萧明德反对婚事,并不是因为她不好,可这种感觉仍旧是糟糕透了。
她问萧瑞:“皇帝打算过继三皇子去燕王府吗?难道令尊反对燕王替你做媒,也跟这件事有关系?”
萧瑞摇头:“这不可能,没有道理。燕王殿下看重我,又能碍着未来的嗣子什么?况且,三殿下自个儿还不乐意被过继呢。这些天他一直在暗地里想法子,促成四皇子早日成为嗣子,为此都快要跟太子殿下与二皇子打起来了。父亲倒是劝过他,最好是听从皇上的旨意,反正燕王府亦是大权在手,比留在京中做个闲散亲王要强得多了。可三殿下不肯听,他只觉得,被过继出去就输了,他怎会乐意成为储位之争中的输家?!”
谢慕林撇嘴:“如今他知道婚事已被定下,就不打算挣扎了?他先前不是还在争取摆脱那位蓝家姑娘吗?我就不明白了,婚事如此,如今圣意又清楚地属意他过继,连令尊都开口警告过他了,他还未警醒吗?他就没看出来,皇帝对他已经有所不满了?!”
萧瑞苦笑:“皇上近年对几位皇子都多有喝斥,三殿下因为早前受宠,反倒被骂得比太子与二皇子少些。除去四皇子,他可以说是最受宠爱的一个了,又怎会想到那一点?我们这些旁人便是提醒了他,他也只会觉得我们在胡说八道吧?至于蓝家的亲事,他暂时没有说什么,但我听他的口风,似乎并不认为,真有娶蓝氏为妻的那一天,也不知道他心里还憋着什么坏呢。不过,这就是蓝家需要操心的事儿了。”
萧瑞对蓝家观感平平,从前还跟蓝氏的弟弟有过来往,只是关系一般。他如今躲着三皇子都来不及,万万没有掺和人家婚事的道理。
谢慕林也只是想吐嘈三皇子罢了,对蓝家更是一无所知。她心里烦闷,看向萧瑞,忽然想起一个人:“你姨娘怎么说?她在将军府地位挺超然的吧?令尊不肯答应燕王殿下做媒的婚事,你姨娘就没帮着劝一劝?她不是跟燕王府关系也挺好吗?”
萧瑞顿了一顿:“姨娘说……她有办法让我摆脱这一切,叫我别操心。我不知道她打算做什么,但心里……总有些不妙的感觉,不知是何缘故?所以,这事儿还是我自己解决的好。”
慕林 第七百章 建议
虽然萧瑞感到不安,但李姨娘拒绝告诉他自己的计划。他叫下人盯着她,也只看到她每天老老实实待在自己的院子里,敲经礼佛,为旧主祈福,与平日里没什么两样,顶多就是派出府去传信的次数多了些。
萧瑞只能猜测,李姨娘可能是打算搞事,但不会搞得太大,结果多半是对他有利的。既然不会碍着她本人的安危,他也就由得她去了。不过在自己打算做什么事的时候,他都会尽量知会李姨娘一声,免得两人的计划产生冲突。至今为止,李姨娘那边的行动还未对他产生影响,也没有阻止他做什么,他也就没再过问她的想法了。
谢慕林听得也生出了几分不安,不过萧瑞与李姨娘既不蠢,也不冲动,手下还有钱有人,想必出不了什么事?她只能提醒萧瑞:“最好让人多留意李姨娘的举动,她只有你一个儿子,素日又一向疼你,若是没有不可告人之处,没理由瞒着你她想做什么。兴许她是觉得你知道了她的计划,就会阻止她。你会阻止她的理由是什么呢?如果你没有感到不安,倒还罢了。既然隐隐约约有了不妙的预感,那还是警醒些的好。”
萧瑞郑重答应下来:“多谢你的提醒,我会小心留意的。”李姨娘是他的亲生母亲,对他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从前他只觉得姨娘素来靠谱,不可能做什么傻事,但如今听谢慕林提醒,他又觉得,小心无大错。他在边关时,也曾靠着自己的直觉,躲过几次敌袭和危险,凭什么在太平无事的京城,就要掉以轻心,以为自己的直觉只是错觉呢?就算最终姨娘什么事都没有,他暗中留意着,至少还可以替她收拾手尾,查遗补缺,能得益的,还不是他自己么?
谢慕林与萧瑞又讨论了几件杂事,门外的谢徽之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倚在门边没好气地说:“萧二哥,你跟我二姐聊了都超过一个时辰了,也差不多该结束了吧?我和二姐出来是买几贴膏药而已,一个时辰已经很长了,若是回去得太晚,家里人定会觉得奇怪的!”
萧瑞这方惊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怎么他感到没过多久呢?他忍不住问谢徽之:“真的有一个多时辰了么?”
“难道还能有假?!”谢徽之瞥见自家二姐面带微笑,没有阻止,便迅速窜进了屋里,“我特地找前头掌柜打听过的。他正替我们家配药,平日里半个时辰正好能配一批,如今已经配完两批药了,第三批刚开始不久,这不正好超过一个时辰了么?!”
谢慕林叹了口气,对萧瑞道:“今日该互通的消息都谈得差不多了,暂时就这样吧。我们家在京城逗留期间,你若是有信要传给我,就先传给三弟,他会转交给我的。见面……恐怕就比较难了。我就算借口要出来买什么东西,也不可能三天两头地出门。家里长辈手足下人俱在,我行动没那么自由。”
萧瑞面露遗憾,他也知道,能见上一面就很好了,若能再见第二回,那简直就是走了大运!他依依不舍地跟谢慕林说:“通信好办,有徽之在,但我更希望能与你面对面地说话。其实我与你两位兄长都是旧识,不如改日上门拜访……”
不等谢慕林说话,谢徽之就先哂道:“我二哥住在城外庄子上,大哥为人最是方正,你上门拜访他们,绝对没机会见到二姐,还是省了吧!”
萧瑞哑然,想想也觉得似乎确实有困难,整个人都沮丧起来。
谢慕林见状,忍不住抿嘴笑了:“你也没必要摆出这个模样来,如果不是长时间的谈话,只是简单见一面的话,我们另外约个地点也是可以的。就象今天这样,装作是到店里买东西,到后堂等候,期间短暂地见上一面,说几句话,并非难事。”
萧瑞想了想:“我在京城没几家正经产业,但古娘子家的铺子可以借来一用。我先去问过她,等有了信儿,就立刻托徽之给你传话。”
谢慕林应了,谢徽之却不以为然地说:“你俩与其这么偷偷摸摸地见面,还不如早些跟家里说了,把婚事定下,岂不省事?二姐去了北平后,父亲和太太定要给她相看人家的。萧二哥也有十九了,若不是一直在守边,早就到了成婚的年纪。你们若是能把婚事定下,往后便是未婚夫妻了,想见面也容易得多。比如这会子,倘若你俩有婚约,哪里还用得着在外头找地方偷偷相见呀?萧二哥直接到我们家里来,把二姐请到外院花厅里说话,家里那么多人盯着,也不怕外人说什么闲话,在自家地方更是亮堂又自在,萧二哥留下用饭都没问题,不是很好么?”
谢慕林与萧瑞闻言互相对视一眼,都露出了苦笑。后者直接告诉谢徽之:“你以为我不想么?我回京之前,已经在北平见过谢大人了,还请动了燕王殿下保媒。谢大人已经应允了我,只要我们家先出面提亲,这事儿便是板上钉钉的了!”
谢徽之惊讶极了,旋即不解:“那你还愁什么?难道你家里不乐意?”见萧瑞没有否认,他顿时就不爽了,“为什么?!我二姐哪里不好了?!是家世配不上,人才配不上,还是容貌配不上?!萧二哥,你别怪我说话不客气,你能娶到我二姐这样的好姑娘,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了,好不好?你们家竟然还不乐意?难道他们想让你去娶个天仙不成?!”
谢慕林拉了他的袖子一下:“三弟别生气,萧将军不乐意,并不是嫌我不好,而是不希望你萧二哥跟燕王殿下离得太近了。我们家算起来,是燕王殿下的心腹,所以萧将军有顾虑。”
谢徽之的脸色略缓和了些,但还是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有什么好顾虑的?别告诉我是因为兵权什么的?父亲虽是在北平做官,但还是朝廷的臣子,是皇上派过去的,若是萧将军因此就嫌弃我们家,那怎么不让皇上把父亲调到别处去呢?他不也是皇上的心腹么?怎的?皇上的心腹还忌讳起燕王殿下的心腹来?!皇上都还没说什么呢!”顿了顿,又皱着眉头猜想,“莫非是不想让他的外甥三皇子去给燕王做嗣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