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慕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Loeva
曹淑卿又不吭声了。所谓曹家与燕王的嫌隙……撇除燕王站在皇帝那一边,对曹皇后与太子的不满以外,就只剩当年曹皇后有意把她这个妹妹嫁给燕王为正妃,她却因为与方闻山相恋,故意向燕王透露了消息,破坏联姻,燕王主动向皇帝请命,另择王妃成婚一事了。虽然燕王本就无意娶她,可被一个年轻姑娘嫌弃,也是件挺没脸的事。燕王从来就不乐意跟曹家打交道,曹皇后与承恩侯都觉得,这是因为她的缘故。若不是燕王久居北方,很少插手京中事务,也没什么机会跟曹家起冲突,只怕她早就被兄姐重罚了。
曹淑卿不想继续谈论这个话题,只含糊带过:“这种事怎么可能一蹴而就?总要花点时间……”又转向一对儿女,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曹文泰抢先开了口:“那不如三姑母先回家里与父亲、母亲、二叔见面,好好商量一下接下来的章程?倘若真能与燕王府和解,想必宫里的皇后娘娘知道了,也会觉得高兴的。”
曹淑卿顿时想到,这会不会是自己重新被曹家接纳的机会?倘若有了燕王府这根线为筹码,那她在京城期间,曹皇后与承恩侯府应该不会为难她吧?兴许曹家人还能照应一下在任上艰难求存的方闻山?!
虽说他们夫妻并没有真个交好燕王府,甚至还有可能为了救人一事,与谢璞冲突之后,反而得罪了燕王,可曹家眼下并不知情,她还能给她与方闻山争取一些利益……
这么想着,她就沉默了,开始考虑要不要真往承恩侯府去一趟。
于是,她就忽略了站在一旁的一双儿女。
谢显之看出她此时的想法,与妹妹谢映慧对视了一眼,都觉得心中失望无比。他们曾经慈爱的母亲,如今真真变得面目全非了。抛开他们这对亲骨肉不顾,先与表哥曹文泰讨论起了争权夺利的事,难道不是为了方闻山着想么?
谢显之低声对曹文泰说:“大表哥,我先带着慧姐儿回去了。今日真是劳烦了你,改日我一定送上厚礼道谢。”
曹文泰心情正好,正眼都没瞧他:“好说,你们走吧,三姑母这里有我呢。”





慕林 第五百九十五章 询问
谢显之飞快地带着妹妹谢映慧,连同一众男女仆妇护卫,迅速离开茶室,上了贾大驾过来的马车,朝珍珠桥谢家大宅飞奔而去。
曹淑卿反应过来,有心要拦,却被曹文泰给绊住了。曹文泰当然不相信自家姑母真能笼络到什么北方军队中的人脉,甚至还很清楚她与燕王府的旧恩怨,不过是拿话哄着她,先把人哄回承恩侯府去罢了。到了承恩侯府后,皇后大姑母与父亲承恩侯打算如何处置这个给他们带来不少麻烦与耻辱的妹妹,就不是他这个晚辈能过问的事了。
方闻山如今还在北边军中任职,要是真能成气候,重新掌握住一定的兵权的话,曹家兴许还会愿意栽培他,对他与曹淑卿这对野鸳鸯好一点,承认他们的夫妻名分,甚至给予方闻山一定的方便,使他能更好地为曹家所用。但如果……方闻山做不到曹家想要他做的事,那么直接把曹淑卿革出族谱,也不过是承恩侯一句话的事罢了。
丧失了禁卫军大权的方闻山对曹家而言,价值大减;而没有了谢家财富支撑还声名狼藉的曹淑卿,也失去了让曹皇后与承恩侯夫妇另眼相看的资格。曹文泰几乎是在用一种轻慢的态度忽悠着自家的三姑母,还在暗示自己手下随行的人,注意盯住曹淑卿的下属,别叫哪个暗中逃脱了去,节外生枝。
曹淑卿带进京的随从,倒不是全都出身于曹家,还有一部分是方闻山给的方家仆从或护院,甚至还有两个亲兵,足可看出方闻山对这位朝思暮想已久的新婚妻子,有多么看重了。这些人都对曹淑卿忠心耿耿,女主人要他们去抓大小姐谢映慧,又或是阻拦谢家下人,他们都不会犹豫,唯独对上曹文泰带来的随从时,态度就出现了差异。
曹家出身的男女仆妇,久惧曹家威势,还要顾虑到自家亲眷仍在曹家执役,也知道女主人不敢惹怒主家,自然也不敢做任何反抗之举了。
方闻山手下的人倒是没那么多顾虑,还想要去阻拦谢显之与谢映慧离开。
但因曹文泰发了话,他带来的人帮忙护着谢家兄妹往外走,便与方闻山的人形成了对峙。这时,曹淑卿带来的人反倒拦住自己的同伴,让他们不可造次。谢显之与谢映慧兄妹俩,也因此得已顺利离开茶室,返回家园。
至于等到曹淑卿发现真相之后,是选择责备手下出身曹家的男女仆妇,又或是惩罚方闻山出借的人手,那就是她与方闻山夫妻之间的事了。
谢显之带着妹妹上了马车,眼看着马车驶离那条街道,平稳地朝珍珠桥的方向驶去,他才算是松了口气。
借着车厢檐下挂着的灯笼照射入车厢内的昏暗光芒,他再次看向妹妹红肿的面颊,忍不住问:“脸上疼么?母亲她……她太过分了!”
谢映慧在哥哥面前又一次委屈地抽泣起来:“我早前总是说她错了,说她不要脸,可我心里还是盼着她能回头的。要是她能抛下那个姓方的男人,重新回到我们身边,做回过去那个慈爱的母亲,我一定会向她赔礼道歉。外面的人再骂她不知廉耻,我也会替她骂回去!就算是二妹妹要说她的坏话,我也不能答应!”她顿了顿,眼泪就叭叭地往下掉了,“可她没有……她就算回来了,就算她想要带我走,还是为了方闻山。若不是方闻山那边需要从北平救人,母亲兴许还想不起我这个女儿来呢!”
谢显之叹了口气,问是怎么回事。谢映慧却不愿意说了,那么糟心的事,还是早些忘掉的好。
她扯开了话题:“绿绮怎么样了?我只听到她好象被人打晕了,就再也没了动静,没受伤吧?!”
谢显之暗叹一声,没有再追问妹妹,只掀了车窗帘子去问跟车的青松,绿绮眼下如何?
青松跑到后头雇来的马车旁问了一声跟车的婆子,便回来报说:“绿绮姑娘被打晕了过去,后脖上青肿了一块,额头上还有老大一个包。不过照顾她的妈妈说,她没什么大碍,兴许今儿夜里或明天早上就能醒过来了,只是要疼上几日,怕是不方便在大小姐跟前服侍。”
谢映慧听了,松了口气:“那就让她好生歇着吧。今日也难为她忠心护主了。”只是她这个主人糊涂,竟听从那糕饼铺的老板娘忽悠,没带着丫头进茶室,以至于叫绿绮白白受此劫难。谢映慧心中还挺愧疚的。
谢显之便怨她:“连个招呼都不跟家里打,就径自跑去见母亲。你知道我和二妹妹看到你天黑了还没回来,有多担心么?!二妹妹打发人沿途一路打听过去,要查你的行踪;我生怕平南伯府或宁国侯府又生事端,特地去把曹家文泰大表哥给请过来了。如今母亲被大表哥请回承恩侯府,还不知要如何脱身,我明儿也要备上一份丰厚的谢礼,否则没办法还上这个人情,将来大表哥还不知会提什么过分的要求呢!”
谢映慧小声说:“我也不是有意的……我只是路过那个糕饼铺时,想起小时候经常吃那里的糕饼,有几样还挺喜欢的。后来多年没吃着了,有点想念。若我们过几日就要回老家,还不知要几年后,才能吃到那里的糕饼,就索性叫绿绮去买几包回来。没想到那里的老板娘是母亲未出阁前的旧婢,说母亲派了心腹信使回京祭拜外祖母,还给我和哥哥来了信,要亲自见我一面,为母亲传些要紧的话。我想着不过是耽搁一小会儿的事,也想知道母亲到底怎么样了,是不是真的嫁给了方闻山?大舅母二舅母她们说她的那些话,到底是真的还是编造的?于是就跟着她去了那个茶室……”
至于后面等了半天才等到曹淑卿,母女俩还产生了口角等事,就不是她能事先预料到的了。
谢显之听了也明白,这是妹妹心中对母亲曹淑卿还存有一份奢念,盼着她做的那种种错事都只是误会,是承恩侯府与二房等人恶言中伤,其实母亲是有苦衷才没回京奔丧的。兴许妹妹还盼着母亲与方闻山并未完婚,一切都只是承恩侯府的谎言。
然而,事实摆在这里,一切都是真的。他们兄妹俩心中再痛苦,也只能接受自己的亲生母亲成为了世人口中不知廉耻的不孝妇人。为了自己的名声,他们也唯有与她划清界限了。




慕林 第五百九十六章 思考
谢慕林在家里等得心焦,终于等到了自家大姐平安无事,只是遇上了亲生母亲曹淑卿,发生了一些不大愉快的事,但眼下已经跟随长兄谢显之走在回家路上的消息。
她简直想骂人了!
曹淑卿不是跟着方闻山跑去陕西了吗?连亲娘死了都不回来奔丧的家伙,怎会忽然出现在京城?难不成是承恩侯府那帮姓曹的为了搞臭这个异母的妹妹,在外头乱放假消息?而且曹淑卿回来就回来,又为什么要跟亲生女儿过不去?谢映慧那娇滴滴大小姐的小身板,能跟她起什么冲突?
谢慕林脑子里有一堆问题,却只能等着兄姐回来,才能知道答案,只能赶到前院守着,只求能在谢显之与谢映慧到家的第一时间见到他们。
等她看到走下马车的谢映慧红肿了一边脸,眼圈还红通通的仿佛大哭过一场时,又炸了:“谁打的?!谁吃了熊心豹子胆?!看我不干死他!”
谢映慧还没来得及扑到妹妹身上哭一场撒撒娇,就先被谢慕林吓了一跳:“你这说的什么话呀,别叫人听见!”实在是太粗俗了!
谢慕林没好气地说:“你都被人打成这样了,我还要装啥淑女吗?!告诉我是谁干的。我替你打回去!”
谢映慧心下一暖,扭捏笑道:“不用了,这是我母亲打的,不过我也骂回去了,骂得还挺爽……”
她话没说完,谢慕林又愤怒了:“她打你干什么?!她还有脸打你?!她这样也配做你的亲娘?”
最后还是谢显之出面打了圆场:“我们到大妹妹屋里说话吧,她脸上的伤总要上点药,不然还不知要肿几天呢。此外,绿绮也受伤了,如今还昏迷不醒,是不是该请个大夫来瞧瞧?”
谢慕林这才知道还有绿绮这回事,得知是被打晕的,她的脸又黑了。
大晚上的也不方便请什么大夫,不过蔡老田家的粗通一点跌打损伤的知识,蒋婆子长年照顾挑剔又身体不好的谢老太太,也懂理一些药理,有她俩替绿绮检查,确认了后者只是被打晕过去,并没有什么大碍,只需要上点治皮外伤的药,放她睡到自然醒过来就行了。谢慕林叫了个细心的婆子守在绿绮床边,随时照应,便拉着兄姐跑谢映慧房间去了。
谢映慧已经由蒋婆子亲自帮忙上好了药,用的是谢慕林之前特地从湖阴老家带过来预防路上要用的外伤专用药,杜家医馆出品,质量上乘,效果显著,因此此时脸上没那么疼了,但有些凉滋滋的,在这种天气里说不上很好受,便吩咐丫头们给自己弄了个手炉来抱在怀里取暖。
谢慕林看着她这样,心里更不好受,便转去问谢显之:“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后谢映慧与谢显之便相互补充着,把整件事的经过告诉了谢慕林。
谢慕林听得双眼冒火:“这脸皮够厚的!你们这个娘到底在想什么呀?!她跟方闻山就算有青梅竹马的情份,也过去十几年了。他们各自嫁娶,生儿育女,中间也没有再见过面,直到去年……不,前年年底方才重逢。这么久没见了,他们分开的时间甚至比他们认识的时间都长,你们这个娘到底是哪里来的信心,认为对方待她依旧是一心一意,不会有丝毫改变呢?!
“方闻山也没有为她守身,而是另外娶妻生子了吧?就算中途老婆死了,也没耽误他再娶一房,同时还纳了妾,生了一堆孩子!这种连对感情起码的忠诚都做不到的男人,她犯得着连亲生女儿的终身幸福都牺牲掉吗?!若她是为了曹家牺牲你们兄妹,那还可以理解。可为了方闻山?她脑子没进水吧?!”
她骂得如此不客气,谢显之都听得呆了。谢映慧起初也有些发呆,但想起自己也不是没有骂过母亲难听的话,反倒还忍不住笑起来:“我也觉得母亲很过分,已经决定不认她了。反正她为了那个姓方的姘头,也不管我和哥哥的死活,我们还认她做什么?!”
谢显之忙道:“大妹妹,说话斯文些,别说那种粗俗的字眼。”接着又道,“我是这会子才听全了整件事,母亲并没有说要拿大妹妹威胁父亲吧?这是大妹妹自己的猜测罢了。”
谢映慧不以为然地道:“不然还有别的可能么?若不是为了拿我去威胁父亲,母亲犯得着强行把我捆了带走?她还要瞒着你,不就是担心哥哥你素来是个明白人,不一定会听她的话,不会自愿跟她走么?你还跟通政司的焦银台有来往,万一她绑了你去,惊动了通政司,事情就麻烦了,只怕连那个姓方的都会受牵连。只要她哄得我听话,把我带走,家里也只会以为我是依恋母亲才跟着跑的,不好对方闻山如何,这不就称了他们的意了?!只是母亲没想到,我如今已经不蠢了,不再象从前那样轻易被她哄骗住罢了。”
谢显之说服不了大妹妹,只能扭头去看二妹妹。
谢慕林则若有所思:“当初谢家情况最落魄的时候,你们的生母都没担心过大姐会在谢家受到苛待,把人一丢大半年,知道平南伯府翻了脸,她也连一声问候都没有。如今谢家恢复了元气,还在京城找到了强有力的靠山,她却反而担心起大姐的处境来,想要把人带走……这个逻辑不通,所以我更倾向于相信大姐的判断。她打算拿大姐做谈判的筹码,用来威胁爹爹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顶多就是还没有完全抛开慈母之心,不打算真的伤害大姐罢了。可她未必做得了这个主,因为她很有可能拦不住方闻山做些什么。
“而他们居然已经跟爹爹在北平发生过冲突了……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吗?我想知道方闻山要救的人是谁,跟他是什么关系,又是因为什么被燕王法办的。爹爹应该不是那种会为了私人恩怨,就拿无辜人士出气的人,所以这个人必定罪有应得!”
谢慕林抬头看向两位兄姐,见他们脸上也露出凝重的表情,便肃然继续道:“方闻山既然宁可让新婚妻子冒险进京带走大姐,也要寻个人质来威胁爹爹,那个人对他一定很重要!这么重要的人被燕王府扣住法办,爹爹还可能劝燕王严惩对方,我不相信方闻山之前什么都不做,就只在北平傻等官府的宣判结果,同时绕个大弯,让妻子在两千里外的金陵城找人质,再千里迢迢带回北平去威胁爹爹这个燕王属下的官员。我有些担心,他们已经跟爹爹做过一场了,兴许还不止一场!方闻山是武将,人品也不大好,天知道他都对爹爹做了些什么?!”




慕林 第五百九十七章 议定
谢慕林的话顿时让谢显之与谢映慧警惕起来。
谢映慧还有些懊恼:“当时我只想到母亲拿我做人质去讨好姓方的了,光顾着生气,竟没问个仔细!母亲说父亲记恨她与姓方的,故意拿姓方的朋友出气,害那人被燕王府法办,我只觉得那人定是罪有应得,却忘了问他究竟是谁,父亲又是怎么为难他了。想想姓方的为人,从前父亲没招他没惹他,他还要伙同三舅他们把父亲置于死地呢,如今有了恩怨,那姓方的岂能善罢甘休?!”
谢显之则皱眉:“这事儿需得问个清楚才行!正好明日我打算去承恩侯府向文泰大表哥道谢,索性就顺道打听一下吧。”
方才在茶室那儿,母亲曹淑卿说得好象她能与燕王府和解,助曹家搭上北方军中的人脉关系似的,倘若他告诉承恩侯府,她与方闻山不但未能与燕王府和解,还有了新的过节,估计会对她的处境不利吧?可事关父亲的安危,他也顾不得这许多了。是母亲选择了撒谎,也只能承担因此而来的任何后果。反正她一介后宅妇人,方闻山又只是变相贬斥,却仍是高阶武官,承恩侯府还不至于对她赶尽杀绝。至不济,也不过是将她逐出曹氏宗族罢了,于性命却是无碍的。
横竖母亲曹淑卿如今也跟娘家亲友几乎反目,根本借不上一点儿曹家的力,只是借着曹氏名头,在外头维持贵妇人的尊严罢了,出不出族的,差别也不大。若方闻山象母亲所说的那样深情不改,半点不在乎她曹家女的身份,那想必也不会在乎她是不是被曹氏宗族驱逐的。这种事又不会传遍天下,母亲在陕西那等遥远的地界,哪怕只剩下一个方闻山继室夫人的身份,应该也不会太难过。
谢显之拿定了主意,便听得胞妹谢映慧道:“那我明儿也继续往长公主府去,想办法从宫里或宗室中打听一下消息好了。”
谢慕林问她:“马驸马如今这副模样,永宁长公主连进宫的次数都少了,更没必情四处交际,马姑娘也天天侍奉在父亲病床前,少有出门的时候。你去找她们,真能打听到有用的消息吗?可别打扰了人家的正事,反而惹来埋怨。”
谢映慧嗔道:“你当我是傻子么?我当然不会让玉蓉帮我打听这种事啦。我只是想顶着这红肿的脸去长公主面前晃一晃,哭个几声,顺便告个小状罢了。这也省得事后承恩侯府或是方家那边使坏,故意在外头传播些我不孝顺、顶撞母亲之类的流言。长公主如今正疼我呢,看到我脸上这模样,再想起母亲那些坏名声,只会觉得她不慈,断不会责备我半句的。这么一来,日后我就算离了京城,有人在此坏我的名声,也有贵人能为我辩解呢!”
她这如意算盘打得可响了!
至于打听消息的事,她当然也没忘记。马玉蓉那儿她可以告状,要探听消息,她就得找卢飞云了。永宁长公主与马玉蓉近日都没心情进宫讨好太后,或是与宗室们交际往来,但卢飞云的母亲是位宗室县主,她却是相当消息灵通的。再者,卢飞云之父是大理寺少卿,若方闻山的那个朋友真在北平犯了事,被燕王府重惩,主掌天下刑狱的大理寺定会听到风声。这可是比马玉蓉更靠谱的消息来源!
谢映慧还恨恨地说:“如果那个姓方的混蛋真的对父亲做了什么事,休想我会放过他!我自会向卢世叔告状,让他们大理寺去问姓方的罪!”
谢慕林与谢显之对视一眼,都有些惊喜。
谢显之说:“大妹妹说得是,这样很是妥当。只是你本就有伤在身,如今又添新伤,明儿再往长公主府去,可得小心些才行。需要我陪你去么?”
谢映慧摆手:“不必,我要自个儿去!哥哥你只到去承恩侯府,外人问起,就只说是去见母亲了。虽然我顶着伤去长公主府,叫人看见了,会有些丢脸,但我这一年里,丢脸的次数也多,不在乎多这一回。只要能保住我自己的名声,再丢一回脸又能怎样?反正我马上就要离开京城了!”她冷哼一声,“到时候我就说,母亲是听到我不愿意为了她的新欢去威胁亲生父亲,才打了我的,就没有任何人敢说我忤逆生母是不孝了!”
因为在世人眼中,对父亲的孝心,似乎还要在对母亲的孝心之上。而谢映慧口中的曹淑卿行事本就有违道德伦理,自然不会有谁再指责谢映慧什么,反而还要夸她有孝心、明事理呢。
只是谢显之想到妹妹这说法传开去,母亲曹淑卿会面临何等处境,便忍不住苦笑了。可他能说什么呢?看着今晚挨了打又受尽了委屈的妹妹,他能拦着她那些无伤大雅的报复行为么?罢了,反正母亲是秘密进京,本就没打算久留,马上就走了。陕西离得这么远,京中的流言传不过去的,碍不着母亲什么,他就当没听见吧。
与兄姐们纠结而怨恨的心情相比,谢慕林想得更单纯些:“大姐的设想挺好的,大理寺和承恩侯都很有可能带来些许消息。我也不能偷懒,明儿我也要出门,到罗廊巷的铺子那边去。开春后铺子生意好转,毛掌柜他们正忙,我也不必把人叫过来问话,耽误他们的正经事了。我过去一趟,问问毛掌柜,是否有京中的最新消息。如果爹爹真有什么事,咱们自家的商队应该是最先知道的,也比外头打听来的消息更可靠些。”
如今北方与江南刚刚开春不久,北方运河只怕还未开航,江南这边却已恢复了漕运。谢家商号经过去年春天的大劫,规模大减,如今只能维持在每个月有一两条船的货物出入,而且基本都是走运河水路。一来是熟悉,沿路都有从前打点好的旧人脉照应,二来则是成本相比陆运更为低廉,适合如今谢家商行的实际情况。
十一月时,北平的谢家商号开出最后一艘货船,押船的便是金掌柜与叶金荣等人。他们在腊月前抵达江南,并未归京,而是直接到江南各地转了一圈,趁着年关将带着南下的货物出手,顺便采购了次年春天要运往北方的货物,付好定金,约定提货日期,然后才带着少部分高价货物返回京城过年。这也是为了避开京城的曹家势力。
如今开春了,金掌柜带着叶金荣去了湖阴,顺道往江南各地转一圈,提走年下订好的货物,便要乘船北上,前往北平。
这么长的冬天,谢家商号南北消息断绝,但开春后定会恢复。根据毛掌柜提过的惯例,这时候北平应该会有书信南下,告知商号中人,北平今春流行,以及当地最新的消息。




慕林 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案
谢慕林、谢显之与谢映慧兄妹三人讨论到了三更天,终于因为后者撑不住,方才停下了这场小会议,各自歇息去了。
一夜无事,第二天清晨起来,他们围坐在一起吃了早饭,顺便再确认了一下今日各人的任务,便分头行事了。
谢映慧脸上的红肿在涂过药后,已经消退了不少,但看起来依然很明显。再加上她哭过几场,又刻意地在妆容上做了点小手脚,出门的时候,看起来竟然十分狼狈可怜。她也不知是不是在从前与曹家人混在一处出入宫闱时,无师自通了什么了不得的本事,还特地打扮得比平时更素雅低调几分,衬得她更象是朵饱受欺凌的小白花了。谢慕林亲自送谢映慧上了马车,心里还在嘀咕自家大姐不知是点亮了什么天赋,怎么看着好象进化方向越走越歪了呢?
1...178179180181182...4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