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Loeva
谢谨之淡淡地说:“这种事,要看她如何决断。我们和大妹妹也好,马家小姐也好,都是外人,帮不上她什么忙。”
谢显之问:“那我们还寻不寻萧瑞,托他给三皇子捎话了?”
谢慕林想了想:“我们就照办一回吧,反正那句话也没透露什么。让三皇子误以为赵小姐与马姑娘都拿他没办法,只能用这种天真的方式谋求他的良心,说不定就不会留意到赵小姐真正想要做的事了。”
谢显之点头:“那就让我去吧。明儿我下了课,就往老宅找萧瑞。”
谢慕林说:“我陪大哥一起去。若是大哥有什么遗漏之处,我还能帮帮口。”
谢显之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自己的脸:“也好。其实我对这些与阴谋诡计有关的事,始终不太擅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说漏了嘴……万一连累了赵小姐,那就不好了。”
谢谨之犹豫了一下:“那我就不跟着去了。大哥也不必太过小心,萧瑞不是那种随意泄露他人私密的人。就算你真的露了口风,他也知道轻重的。”他看向谢慕林,“二妹妹倒是没必要去。”
“我想去。我还有几个疑问想要问他。”谢慕林说。
她也是刚刚才想起来的,赵滢说自己出门在外时,几次“偶遇”三皇子,并与对方有过私下交谈。这令谢慕林想起了覆舟山之行。当时赵滢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差不多在同时,萧瑞先后拦住了谢老太太、谢映容、珍珠与谢慕林四个人,不让她们进入道观中的那间竹舍。
当时谢慕林发现竹舍中是有人的,却不知道是谁。萧瑞声称那是歧山伯的嫡长子董慧武。谢老太太事后却质疑,这与董慧武后来交代的自身行踪相矛盾了。
谢慕林一直没有多想这其中的疑惑之处,因为与她无关,如今却觉得云雾渐散,隐隐猜到了可能的真相。
当时身在竹舍中的,该不会就是赵滢与三皇子吧?
那么守在门外的萧瑞,想必就是知情人了?
托他捎那一句话,似乎是歪打正着了。
那他会不会知道,所谓赵滢与三皇子之间的私情,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慕林 第四百一十八章 薛家
谢慕林与两位兄长商量好了明日前往老宅的具体安排,正打算告辞离开,临走前却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她问谢显之:“大姐在信里说,太子妃人选已经定下了,过不了多久,太子就要大婚。那这人选到底是谁呀?”
难不成是接二连三发生要紧的大事,谢映容回家、赵滢与三皇子绯闻泄露、湖阴水患时疫还有曹氏、方闻山近况等等,占据了谢映慧的所有注意力,所以她只是匆匆一笔带过,就忘了把东宫选妃的结果告诉家里人了吗?
谢显之也是一脸的如梦初醒,忙把谢映慧寄来的两封信从头细看了一遍,发现里头确实没提到太子妃的人选,心里也不由得纳闷起来。
谢谨之道:“这回我们从家里派人送信回京,大妹妹的回信也是那人带回来的。太子妃定了人选这种大事,他在京城说不定会有所听闻,不如叫过来问一声吧?”
谢显之忙把人叫过来了。那人果然听说过些风声:“是薛老太师家的大小姐,听说从前也来咱们家里做过客,只是大小姐跟她不太合得来,知道太子妃定了是她,还发过脾气呢。玛瑙姑娘和绿绮姑娘先后警告过我们底下人,叫我们别在大小姐面前提起薛家大小姐的事。”
薛老太师家的大小姐?谢慕林调动谢映真脑海中的记忆,隐约想起一张圆润而美丽的面孔。那位薛大小姐倒也称得上才貌双全,只是才学、见识与气质等等,都稍微平庸了些,比起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赵滢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太子殿下最终选定了这么一个人吗?
谢慕林如今对朝中的大人物们,也不再一无所知了,很快就忆起了薛家的背景。
薛大小姐父亲是六品小官,母亲是知府千金,算不得什么大人物,但她的亲祖父薛老太师,乃是三朝元老,位列三公,至今仍在朝的高官中,已经没有人比他资历更深了。不过,他除了资历深以外,好象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并未听说他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功绩,或是过人的才能,倒是人缘不错,跟谁都能搭得上话,无论曹、林、萧哪一家,都能友好相处,是个万金油类型的大臣。
承德、天昌末年的夺嫡之争都十分激烈,被卷进去家破人亡的重臣数不胜数,薛老太师能接连顺利过关,如今还成了当朝太师,别的本事不提,察颜观色、看风使舵的本事定是极强的。他次次朝廷风波都能顺利趟过去,熬死了无数比他更有名有才的重臣,撑到了今日,仍旧屹立不倒,端得不是一般人可比。
不过,这样一个人,以当今皇帝的脾性,再重视也有限。所以,薛老太师在朝中,空有偌大的名头,实际上却没多少实权,在士人、清流圈子里,也说不上有多大的威望。太子娶了他的孙女儿,体面是足够体面的,但好象说不上有多实惠吧?
谢显之赏了送信的家人二百钱,让人退了出去,方才叹息着在桌边坐下:“我明白大妹妹为什么不在家书中提到太子妃的人选了。”
“唔?”谢慕林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不解地望向他,“这里头还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大姐姐不是因为发生的事情太多,一时忙忘了?”
谢显之苦笑了下:“她这信又不是一天里写完的,即使偶尔忘了,过后还能记不起来么?”
谢谨之若有所思:“这么说来……我过年时确实听到一点儿风声,好象是承恩侯府有意牵线做媒,给大哥你说一门亲事,只是父亲不大乐意,但又不好回绝,因此……”他看向谢慕林,“老太太寿宴那天,还是请了薛家的女眷上门做客。但那天我们家就出了事,他家四姑娘还与二妹妹一同落水了,薛家之后再没有上过门,我们家自然也不会自讨没趣了。”
谢慕林顿时想起来了,她穿过来的那天,其实是宁国侯府世子程礼和程王氏的女儿程宝钏,因为也有意于平南伯府的曹文衡,与当时心系表兄的谢映慧发生了冲突,把邻近的游船给弄翻了,正坐在船上的原身谢映真与一位客人薛四姑娘遭了池鱼之灾,齐齐落水。
后来谢映容不顾一向关系不错的亲姐妹谢映真还在水中挣扎,抢先救起了薛四姑娘,然后一路把人送到了自己的院子里。在谢慕林成为谢映真之后,便以这件事为理由,揭穿了谢映容的假面,结束了这段塑料姐妹情。
谢慕林还在小库房长榻上装昏迷不醒的时候,偷听到谢映容在自言自语,好象提到薛四姑娘上辈子对她有恩,所以她重生之后,就立刻跑去救人报恩了,连亲姐姐还在水里都不管……
啧……
谢慕林扯了扯嘴角,不打算再多想谢映容的事了。不过从她那些自言自语里也能推断出,薛四姑娘上辈子应该没遭什么难,所以还能帮上谢映容的忙,只是谢映容没听,所以临死前后悔不已……
谢显之不知道妹妹正在想什么,只苦笑着对谢谨之说:“大舅大舅母和二舅二舅母都想要促成这门婚事,当时又还未有太子选妃一说,因此我想,承恩侯府与曹家二房八成对平南伯府三舅夫妇的算计一无所知,才会有这种打算。父亲不喜薛家门风,还跟我说,薛老太师虽是三朝老臣,子孙后代却平庸得很,估计后继乏力,与他家结亲,对我未来并没有好处。当时我还把父亲这番话告诉母亲了,母亲什么都没说,仍旧把薛家人请来做客……”
恐怕曹氏当时就知道,谢家败落后,薛家就不会有联姻的想法了,这件事自然不了了之,所以才没有出声。她对一双儿女的婚事,心里是早有腹案的,平南伯府那边好象就隐约暗示过,会嫁一个庶女给谢显之,保他一生富贵安逸……
谢慕林也不多言,道:“大姐姐未必是因为这点旧事,怕大哥尴尬,才没在家书中提起的。我看,主要还是因为当初她与程宝钏打闹,害得我与薛四姑娘落水,心里过意不去,羞于提及薛家罢了。我记得薛四姑娘父母双亡,如今依附祖父祖母过活,好象与姐妹们都不是很合得来,常受她们白眼。那位被定为太子妃的薛大小姐,既然身为长姐,还能坐视这种事情发生,可见性情也不怎么样。她与大姐姐都是京中名门闺秀,过去见面的机会也多,彼此性情不和,也不出奇。如今薛大小姐成了太子妃,大姐姐往后见了她,就要矮三分,心里会很不爽吧?”
谢显之听得笑了:“如此说来,大妹妹不愿意在家书里提起薛大小姐要成为太子妃的事,也就可以理解了。”
谢慕林有些好奇地问他:“这位薛大小姐很有魅力吗?她家也不是特别有势力有名望,太子怎会选中她做太子妃呢?”
这个问题就有些难倒谢显之了:“我不知道呀,我没见过她。不过太子会选中她为正妃,想必她有她的好处吧?这件事,就与我们无关了。”
他们还是收拾心情,先帮谢映慧与马玉蓉捎了话再说吧。
慕林 第四百一十九章 捎话
次日下午,谢慕林坐船等候在竹山书院的码头上,等到长兄谢显之下了课上船,便一同前往老宅所在的谢家湾。
至于同样下了课的谢谨之,则另行坐船返家。
谢慕林是穿着男装过来的。谢显之坐船时几次看向她,才犹豫着问:“二妹妹,你从前一向是着女装回老宅的,老宅里借住的金山卫中人,也不是认不得你,为何今日还要特地做男装打扮?先前洪水来时,谢家角上下都有婶娘嫂子们着男装,为着行事方便,可如今事过境迁,大家都安顿下来了,已经很少有女眷作男子打扮。你……你莫不是习惯了着男装,以后就以这么一身打扮出门了吧?”
虽然这么做,也不是不行,可真要传出去了,终究不是好事儿。谢慕林若只是在谢家角里穿穿男装,自然无妨,可要是在外头也是如此,肯定会被人说闲话的。姑姑谢梅珺据说少年时期,就曾经因为这种事,遭了闲言,才会不再穿男装了。谢显之不希望自家妹妹步上姑姑后尘。
谢慕林却摆摆手道:“平时穿男装,确实是为了行动方便。反正如今老太太就在家里住着,我甚少出门,顶多就是在谢家角里走走,穿男装还是女装,族人都看习惯了,有什么要紧呢?但今日前往老宅见萧瑞,本就是为了一件秘事,咱们也别太大张旗鼓的。我若照着平日的女装打扮,跟大哥你一块儿去见萧瑞,大哥觉得见到我们的人,会不会觉得奇怪?会不会好奇我们的来意?
“虽然不会有人猜到我们的目的,但何必要引人注目呢?一会儿要是有人认出了我,你就照实说我是谁,如果没人认出来,你就只当我是族里的堂兄弟,告诉别人我叫谢慕林就是了。反正老宅里的人,也不会真去谢家角打听一个叫谢慕林的谢家子弟的。金山卫借了谢家的宅子暂住,如今他们打算要走了,谢家来两个男孩子与他们见面,跟主事的萧瑞私下说说话,根本就不算事儿,谁会多余地去打听其中细节?”
说得也是。谢显之顿时觉得二妹之言有理,便不再多话了。
兄妹俩到了谢家湾下船,早有远远瞧见他们的金山卫中人报进老宅,萧瑞便带着一名高大壮实的络腮胡男子迎了出来,客客气气地与谢显之见了礼。只是当他们转向另一位谢家来客时,萧瑞脸上的笑容不变,眼角却轻微地抽搐了一下,方才温声打了招呼:“谢二公子,又见面了。”
至于他身后跟随的络腮胡,原也是伤兵的一员,眼下显然已经痊愈了,只是行走间右腿略有些跛而已。他自然是见过谢慕林的,但如今却完全没认出来,还哈哈笑着问谢显之:“这位清秀的小兄弟看着眼熟,定然也是你们谢家的小少爷吧?是谢大少你的堂兄弟么?”他倒是知道谢显之的亲二弟不长这模样。
谢显之咳了一声,有些干巴巴地介绍说:“是,这是……舍弟……慕林。”谢慕林微笑着向络腮胡行礼问好,举手投足都跟谢显之象了个十足,一点儿都不带闺阁脂粉气,反而比兄长更显得风度翩翩。
络腮胡虽是个粗人,但并不鲁莽,见状大笑,放轻了力道,伸手拍了拍谢慕林的手臂,直夸道:“你们谢家的孩子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怎的一个个瞧着,都斯斯文文,灵气十足呢?莫非真是书读得多的好处?改明儿我也叫我儿子多读几年书,要是能学得跟你们有几分象,我们家祖坟上就冒青烟了!”
谢显之看着那粗人的手拍上了自家妹妹的手臂,差点儿没叫出声来,好不容易才死死忍住。萧瑞也忍不住拉了络腮胡一把:“哥哥别动手动脚的。”络腮胡不由得面露茫然。
谢慕林倒是非常淡定,故意把声音压得低沉了些,笑着对谢显之与萧瑞说:“外头风大,这位英雄重伤初愈,若是着了风寒就不好了,我们还是进屋说话吧?”
络腮胡拍着胸口笑道:“没事儿,我虽说伤势刚好,但这身板结实着呢!别说吹这一小会儿的风,就是在风地里站上一两个时辰,也算不了啥!”
萧瑞微笑道:“你个粗汉自然是不怕的,两位谢少爷却都是文弱书生,谁陪你在风地里站着傻吹一两个时辰?”
络腮胡摸了摸头,不好意思地说:“这倒也是,是我疏忽了。两位谢小兄弟,快快进屋,屋里暖和!”
四人进了大门,在前院正厅里坐下。这里果然暖和,屋子正中央已经烧上了炭盆。萧瑞不知谢家兄妹来意,只管再次谢过谢家送来的丰富物资,令他们在这座老宅里生活得温暖舒适,受了伤也不觉得多难熬。谢显之又再次客客气气地表示这是谢家的荣幸,又问起诸位英雄的伤养得如何了?
金山卫的伤兵基本已经好了八成,留下来的大多是行动不太方便,无法前往杭州效命的。金山那边来接应的人已经到了平望镇,预备这两日就要把自家兄弟接回去了。萧瑞将会随行返回金山卫,仍旧没有前去杭州与指挥使金鹏等人会合的计划。
而他们之所以拖到现在,才准备起程,主要是因为伤势最重的两人,一个断了腿骨,一个伤了内腑,是直到眼下方才恢复到可以经得起长途跋涉的地步。杜家医馆那边派了两个子弟,再带两个打下手的学徒,随他们一同返回金山卫,筹备医馆分馆的建设。有他们沿途护持,这两位伤势最重的人,想必也能安然抵达。
谢显之连忙把事先准备好,由谢慕林从家里带来的程仪给送上了,又说了许多祝福的话,然后便开始踌躇,不知该如何开口提谢映慧的嘱托。有那络腮胡在,他实在不好意思提自家妹子和马家姑娘。
他这模样哪里瞒得过萧瑞?一瞧就知道他有话要说,却不好在外人面前开口,便笑着转向络腮胡,非常自然地将那一小包程仪递了过去:“谢家如此盛情,我们怎么好厚着脸皮收下厚礼,却叫两位谢公子空手而归?卫所来人时,不是捎来了几样土产,准备要在临行前送谢家的么?索性也不必等到临行时了,趁着今日房主人在,我们先送出去吧?”
络腮胡原本还在为谢家的大方厚道而高兴,心里想着几位要退下去的哥哥,都能多得几两银子,多买一两亩好地了,听到萧瑞这话,立时反应了过来:“这话说得不错!我这就去取回礼!”顺手就把那包程仪给揣了,大步出了屋子。
谢显之连忙要推拒,萧瑞却再三道:“要的要的,不过是几样土产,若是显之兄弟这都不肯收,就是看不起我们金山卫了!”
谢显之顿时不敢再多言,却有些忐忑不安。谢慕林悄悄扯了扯他的衣袖,使了几个眼色,又望望门外,暗示他趁着眼下无人,把该说的话跟萧瑞说出来。
谢显之这才恍然大悟。萧瑞哪里是要回他的礼?不过是寻借口支开络腮胡,好方便他说话罢了!
他顿时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慕林 第四百二十章 支开
“连珠?真君子?”
听完谢显之说明的萧瑞,不由得露出了茫然之色。他不是很明白谢显之替妹妹捎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谢显之有些尴尬,吞吞吐吐地说明:“舍妹与永宁长公主的幼女乃是闺中密友。日前马姑娘……与三皇子殿下有了些……争拗,想要寻三皇子把话说清楚,可三皇子不是避而不见,就是不肯与她单独交谈。可当着其他人的面,马姑娘没法开口……舍妹见她为难,想到我们家在家书中提及萧二公子人就在湖阴,便想让我托萧二公子,给三皇子捎句话。这话虽说听起来好象有些没头没尾的,但三皇子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萧二公子若不觉得麻烦的话,能不能……帮忙把这句话传递过去呢?”
萧瑞挑了挑眉:“连珠我是知道的,她从前是三皇子殿下身边侍候的宫人,不过早就出宫多年了。马姑娘与三皇子之间若有什么争端……怎会扯上连珠呢?”
谢显之干巴巴地说:“这个……我也不知道,舍妹让我传这么一句话,我一字不改,都跟萧二公子说了。具体的内情,舍妹并没有详说。”
萧瑞看着他,忽然笑了笑:“难不成是连珠在宫外,不慎冒犯了马姑娘?马姑娘是顾虑到连珠曾经侍候过三殿下,因此才寻上三殿下,让他别护着连珠的么?”
谢显之见他这话有抹黑马玉蓉人品之嫌,连忙替妹妹的至交好友辩解:“不是这样的,萧二公子误会了!马姑娘与舍妹都知道连珠身份,马姑娘从小儿就认得连珠,连珠还给她送过东西呢,自然清楚她的身份,无事怎会冒犯她?马姑娘与舍妹捎话时提她,只是为了提醒三皇子是什么事,纯粹是个由头罢了。马姑娘是因为偶然遇见连珠,才发现……”
谢慕林重重咳了一声,谢显之顿时惊觉自己差点儿说漏了嘴,之前的话似乎也透露了太多的信息,万一被萧瑞察觉到真相,就麻烦了。他连忙闭了嘴。
萧瑞却怔住了,面上缓缓地,露出了几分复杂的表情。
谢慕林留意到他的表情变化,心中不由得咯噔一声,暗想难不成自家大哥几句话,就让萧瑞猜到了真相?这脑子也未免转得太快了吧?不过这也变相证明了,萧瑞极有可能本来就是知情人。那三皇子与赵滢之间的所谓私情,是否真的如后者所说的那样呢?
厅中一片寂静。谢显之有些不安地挪动了一下身体。谢慕林重新露出了微笑,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对萧瑞道:“萧二公子如果方便的话,能替我们捎这句话给三皇子吗?当然,如果实在不方便,我们也不敢强求。毕竟马姑娘与我家大姐如此拐弯抹角地,任何人都会觉得奇怪的。不过我大姐在京中,没有长辈护持,数月来多亏了永宁长公主与马姑娘母女处处照应,才少受了许多委屈。如今马姑娘只是想托我们家帮点小忙而已,捎一句话的事,我们自然不会推托的。若有冒犯之处,还请萧二公子莫见怪。”
“不敢当。”萧瑞勉强笑了笑,“这不过是件小事罢了,对我来说不值一提。谢家对我们金山卫也是助力良多,倘若连这样的小事,我也要推托,成什么人了?谢大公子,谢姑娘,你们放心,这件事就交给我吧。”
谢显之顿时松了口气,忙笑道:“劳烦萧二公子了。舍妹也是胡闹,拐弯抹角地绕了几百里远的路,来给同在京中的三殿下捎话,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不过她也是好意想要助闺中密友一臂之力,请您别笑话她。”
萧瑞笑笑,转头看向门口方向,络腮胡一手提着一个大篮子,大步迈进屋来:“两位谢少爷,这都是些我们金山出的土产,不值几个钱,胜在别处都没有罢了。你们千万不要客气,一定收下!若是再拒绝,就是不把我们金山卫放在眼里了!”
这么大一个帽子盖下来,谢显之哪里还敢推拒?只好笑着收下了。谢慕林接过篮子,见上头盖着大红棉布,虽然看不见里头装的是什么,但她好象隐约能闻见海产品干货的腥气,以及一股明显的药酒味道,
干货?药酒?可以理解金山卫特产的是什么东西,但这个组合很新鲜啊……放在一起,不怕串味儿吗?
谢慕林决定一会儿上了船就立刻把两个篮子里的东西重新调整一下,分别放置,免得干货都沾染上药酒的气味,没法做菜吃了。
萧瑞笑着对络腮胡说:“我们如今剩的人不多了,只住了前院几间屋子,其他地方都已经清理打扫出来了。哥哥不如领着谢大公子去转一圈,彼此办个交接,上了封条,也省得我们离开的时候,再耗费时间做这些事,平白耽误了哥哥们的行程。”
络腮胡忙道:“这是个好主意。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若是有哪个屋子没清理好,又或是有家具、物件损毁的,谢家少爷及时发现,我们也好做补救。不然等到要走那一天,再发现有不妥的地方,我们来不及去补救,只能留下遗憾,那就太对不起主人家了!”
谢显之忙客气地推拒,萧瑞却十分坚持:“我们金山卫军纪严明,上哪儿办事都不会给主人家留下麻烦的。谢大公子,我知道你是好意,可规矩如此,我们不能违例!”
谢显之哑口无言,只能跟着络腮胡去了。他本来还想叫上谢慕林的,毕竟谢慕林才是那个长住在老宅、清楚这里一草一木的人,可他还没来得及开口,萧瑞已经抢先了一步:“谢二公子,之前托你打听的那件事,不知道有消息了没有?”
谢显之不知道萧瑞托自家二妹打听什么消息了,不过之前他已经托过谢徽之一次,倒也没有多想,见络腮胡拉着他的手臂就要出门,他想着萧瑞是个正人君子,这宅子又是自家的,还有自家仆人在院子里侍候呢,也不怕妹妹会出什么事,便给谢慕林使了个眼色,暗示她安心在此等候,便被络腮胡拉走了。
谢慕林一脸无奈。她怎会看不出来,萧瑞这是故意利用络腮胡支走了自家大哥,要与自己独处?不过这也没什么。其实她也有话,想要单独跟萧瑞说呢。
谢慕林端坐不动,冲着萧瑞微微一笑:“我不记得萧二公子之前托我打听什么事了。你之前托我三弟打听的,他应该已经告诉你了吧?还请萧二公子给我一个提示,好让我回想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