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慕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Loeva
萧瑞跟他进了帐,见左右无人,帐外又有父亲心腹亲兵把手,可以放心说话,便压低了声音,从三皇子听说曹皇后选中赵氏女为太子妃人选讲起,一直讲到赵氏女入宫选秀,先被太子拒婚,又被三皇子拒绝,大病出宫为止,方才暂时停了下来,稍稍喘口气。
萧明德眉头紧皱。他其实对外甥三皇子当日拒绝赵家亲事一事,心里是有所不满的,但强扭的瓜不甜,外甥想要看兄长们的脸色,不肯找赵家做岳家,他还能说什么?三皇子少个强有力的岳家,也不是坏事,至少不会贸然借岳家之力去打储位的主意了。
但他万万没想到,三皇子根本从一开始,就在算计赵家女儿。若不是那段时日,二皇子要报复赵家,引得赵家风雨飘摇,流言纷纷,三皇子看错形势,放弃了赵家,如今早就把人收服了。真真是时也,命也!
萧明德没有发表任何见解,只是命萧瑞:“继续说!”
萧瑞又继续说到自己远在金山卫,听闻京中变故,震惊于三皇子的背信弃义,曾去信三皇子质问,三皇子听说他到湖阴办事来了,便派了人来向他解释,说的话却不尽不实。萧瑞心灰意冷,也无意多劝什么。反正赵氏女已经与永宁长公主之子定下了婚盟,此时再提往事,对她也没什么益处,只让使者带话给三皇子,让他不要再去打扰赵氏女了。
然后,指挥使金鹏带兵前往杭州,梳理浙江军务时,就没有带上他,留他在湖阴照看伤兵。金鹏身边的人明言告诉他,是京中有贵人下令,不让他去杭州的。明面上看,是怕他再遇险受伤,实际上杭州还不如之前平望镇危险呢!这不是在保护他,而是要拦他的前程。
萧明德听到这里,面色淡淡地道:“此事我也有所耳闻,据说是夫人给金鹏去信了。我问过夫人,夫人说她根本不知道内情,只是替宫里的娘娘捎一封信过去而已。”他瞥了小儿子一眼,“我只当是贵妃娘娘在宫中多年,不清楚外头的事情,因为担心你,就糊里糊涂办错了事。不过杭州也是是非之地,曹林两家在那里争得如火如荼。金鹏领了皇命,去了也无妨。你是我萧家子,若是掺和进去,说不得会被曹林两家视作我萧家有意插手浙江军务,没得无事生非。因此你不去,我是赞同的。”
但他没想到,这是外甥在借机敲打儿子。
可笑!三皇子与萧瑞从小儿一块长大,萧瑞没少为三皇子出谋划策,还得他这个做父亲的强行把人支出京城,才让萧瑞无法再帮三皇子的忙。结果,三皇子就因为萧瑞在赵氏的事情上,说了些不中听的话,要出手阻碍萧瑞前程。宫中的妹妹萧贵妃,竟然也由得他胡闹?!
萧明德的脸色略阴沉了些。
萧瑞道:“其实儿子也不是很在乎这件事。就如同父亲所言,杭州是是非之地,我们指挥使大人都不乐意掺和,只是身负皇命,唯有尽力为之。儿子却没必要掺和,留在湖阴也不错。滞留在那里养伤的卫所士卒,几乎人人都对儿子照顾有加,儿子也盼着他们能尽快把伤养好,为此为他们多尽一份力,又有什么不好呢?只是……”他顿了一顿,提了一提谢家对他们一众人等的关照,便说起了谢显之兄妹带来的那个奇怪的口信。
他根据谢显之、谢慕林兄妹带来的消息,以及自己收罗到的情报,加以综合分析,推断出了三皇子最近又出了什么夭蛾子:“曹林两家相争,彼此僵持不下。圣上对曹家越发厌恶了,然而林家行事也太过荒唐。三殿下似乎……觉得这是大好时机,迫切地想要寻求助力,在外朝与内宫为自己造势,便给赵氏女送了密信,要求私下见面,又怕赵氏女冷淡拒绝,就特地提到了他手里有赵氏女的私物……”
萧明德的脸色已经彻底阴沉了下来。
萧瑞继续道:“赵氏女却没三殿下想的那么好拿捏。因不巧那送信的女使叫上门拜访的永宁长公主幼女马玉蓉撞见了,马玉蓉认得那是三殿下身边的人,问起赵氏女,赵氏女索性就把实情告诉了她。虽说赵氏女略有删减,只道是三殿下纠缠不清,不提自己与三殿下确有私情,但这已足够说明三殿下的行事有失光明了!马玉蓉欲寻三殿下问个分明,三殿下大约有所察觉,一再避而不见。马玉蓉疑心更甚,想起我就在湖阴,索性托闺中好友谢氏长女的手,辗转给我送了信。其实,她声称说是想要我去给三殿下捎句话,实际上,是盼着能惊动父亲您的。”
他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呈给萧明德:“谢家兄妹离开后,长公主府那名借住在邻宅的管事便来求见儿子,将这封信呈给儿子看。这是马玉蓉的亲笔,只是用了常见的馆阁体,上头又未提任何一人的姓名,泄露出去也不怕会被人认出来罢了。不过……信中所言,却句句明明白白。儿子原本就猜到她的用意,看了信后,便知道自己所想不虚。”
萧明德把信拆开来看了,果然,里头的内容直接明了,虽然不提任何具体的人名,意思却非常清楚,就是希望萧明德出面去约束三皇子,让他交出私自扣留的赵氏女私物,发誓不会再骚扰她。否则,马家人便是拼着鱼死网破,也不会让马三公子赔上婚姻。
萧瑞低声道:“马家的当家主母是永宁长公主,永宁长公主深得太后与皇上器重,一旦她向宫中透露三殿下所为,哪怕皇上不说什么,皇后与东宫……只怕也不能轻饶。至于林昭仪与二皇子,只怕也不甘心被他算计了吧?”
萧明德沉声道:“不过是两件绣品,又无关私情,赵氏女为何如此看重?”
萧瑞怔了怔,随即苦笑:“因为三殿下手里,不仅仅有两件绣品而已!”





慕林 第四百二十五章 应允
这个回答并不出萧明德所料。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摇了摇头:“三殿下固然是行事不正,可这赵氏女……也太轻率愚蠢了些。”
萧瑞苦笑着说:“三殿下使尽浑身解数去打动一个深闺弱女,若她丝毫不为所动,岂不是显得三殿下太过无能了?”
可三皇子是这样无能的人么?萧瑞想起当初亲眼见识过的,三皇子追求女孩的手段,心中仍旧叹为观止。当初他以为这是三皇子倾心于赵滢,所以能超常发挥,哪怕明知道三皇子所为不妥,他还是没忍心去破坏对方的初恋,没想到真相却是如此的不堪……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萧瑞自问也算是个聪明人,见过些世面,连他都会被三皇子表现出来的深情骗到,更何况是从小养在深闺中的赵滢呢?
萧瑞不想再多回想自己当初犯的蠢,只对父亲说:“赵氏轻率不假,可这其中亦有三殿下存心算计的缘故。赵氏的名声与死活都在其次,这件事却绝对不能让永宁长公主与宫中知情。不但是因为曹皇后、林昭仪与太子、二皇子可能会因此事为难、报复贵妃娘娘与三殿下,还因为……三殿下所作所为,是过不了皇上那一关的。谢家那位二姑娘挺聪明,但她再聪明,也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连她都能想到,三殿下当初算计赵滢的时候,赵滢还是太子妃的候选人,三殿下根本就是冲着东宫太子去的,皇上与朝中众臣,又怎会看不出来呢?
“皇上再不喜皇后与太子,也不会在后宅女眷身上用阴私功夫。一旦他知道了三殿下所为,三殿下日后就休想再出头了!别说什么储位不储位的,只怕哪位皇子日后继位,都不会容他过得舒心,毕竟人人都知道他是个表面温和友爱,私下里却冲着亲兄弟们下狠手的人物。至于贵妃娘娘,三殿下小小年纪就敢做这样的事,皇上又会怎么想贵妃娘娘呢?”
萧瑞看着萧明德越发严肃的表情,再添了一句:“还有父亲。父亲如今是站在皇上这一边的忠臣良将,人人敬重。可您再不赞成三殿下所为,也终究是他的亲舅舅。贵妃娘娘也是您的亲妹妹。日后无论是哪位皇子继位登基,又岂能再视父亲为股肱之臣?父亲就不觉得冤枉么?”
萧明德看了小儿子一眼:“我从没想过新君继位后会如何,只是遵照圣上之命行事罢了。那时候我还在不在世上,都还难说呢,谁会想得这么远?我这一生,也只想效忠于一人而已!”
他是景乐帝的伴读,自孩童时代便认其为主,从没有想过还要换一位君王来效忠。倘若他的寿命真的会比景乐帝长,等到宫车晏驾那一日,若景乐帝有遗命予他,新君也愿意用他,他自然会竭尽所能,完成自己的主君交代的任务。如果景乐帝不需要他护持新君,新君也觉得他没用了,他自会辞官告老,绝不会恋栈权位的。至于萧家的未来,就要看他儿子的本事了。至于萧贵妃与三皇子?那是景乐帝与新君要思考的事。
萧明德无意多谈这个话题,只对萧瑞道:“我会与三殿下好好谈一谈。他最近行事也确实是太过急躁了些。就算他真有雄心壮志,也该选择走光明大道,而不是专门在蝇营狗苟上下功夫!”
萧瑞忙道:“儿子会知会马玉蓉,让她那边尽可能闭嘴,别把这件事闹大。”
萧明德有些怀疑:“她真的会把这样的大事瞒着家里人么?”
萧瑞对此还算有些信心:“只要她相信这事儿不会伤害到她的家人,她就不会轻举妄动。”他顿了一顿,“我听说马三公子这个出了名的呆子,似乎对未婚妻已动了心。通常他这种呆子,一但动心,就会认死理,不会轻易更改了。”
也就是说,马玉蓉哪怕是为了哥哥,也不会轻易泄露秘密的。只要赵滢与三皇子没有私情,也不会亏待未来的丈夫,马玉蓉就会很好说话。而有这个知情的小姑盯着,赵滢嫁进马家后,也必须谨言慎行,不敢再与三皇子有任何瓜葛了。
萧瑞从小陪伴三皇子长大,在三皇子与马玉蓉混得很熟的那几年里,他跟马玉蓉也是时常见面的。虽说彼此称不上有什么深厚交情——长公主的千金自然看不上他这个将军府庶子——可对彼此的脾气性情还是颇为了解的。否则,马玉蓉也不会拐了个大弯,给他送了封信,让他去请动萧明德来解决三皇子的纠缠了。
萧明德阖首表示明白了:“我明日回城面圣。”
这就是要去见三皇子的意思了。萧瑞暗暗松了口气。这种事宜早不宜迟,能早一日解决,还是早一日解决的好。
接着,他又犹豫了一下,才对萧明德说:“父亲,我……儿子听说,北方军中近日似乎有不少职位出缺……”
萧明德一听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陕西都司确实有不少职位出缺,但我从不会向燕王殿下讨要北方军中的位置。你想做什么?打算离京城更远一些,让三殿下鞭长莫及么?”
萧瑞苦笑了下:“父亲别怪儿子胆小,三殿下……如今一天天长大了,心思城府也与小时候不可同日而语。父亲不想掺和的事,儿子又何尝想违逆您的意思?只是多年情谊,三殿下若有差遣,儿子实在不好推拒。离得远些,日后来往就少了,儿子不用掺和三殿下的事,三殿下也不能指责儿子无情无义,彼此兴许还能保得几分表兄弟的情面,不至于反目成仇。”
萧明德不置可否,只问他一件事:“你离得远了,再不能象如今这样,隔上一年半载的,还能借着出公差的机会,回京来看望你姨娘,你叫你姨娘怎么办?”
萧瑞有些犹豫,试探地问:“儿子……能不能带上姨娘……”
不等他说完,萧明德就打断了他的话:“别说蠢话!你姨娘如今是我的姨娘,我还没死呢,你把她带到任上去,叫外人怎么想?!你若舍得下她,我就不反对你的打算。但我绝不会替你求这个人情的,一切都要靠你自己的本事,如何?”
萧瑞马上说:“儿子明白了,父亲请放心!”顿了顿,又添了一句,“多谢父亲。”
萧明德冷哼了一声,踢他一脚:“滚去吃饭!明儿我回城,你给我在营中老实待一日,明晚再回府见你姨娘。到时候,我自会把你想要的东西给你!”




慕林 第四百二十六章 私物
次日傍晚,萧瑞赶在城门关闭的前一刻,进了京城。
他回到柱国将军府的时候,十分低调,没有惊动太多人,也不去见自己的姨娘,或是后宅的嫡母,只往父亲的书房去了。萧明德不在,他就老老实实在那里坐着等。他只要说这是父亲之命,书房侍候的小厮便不敢拦他,还会给他送上茶水点心。他简单吃了几块点心充饥,连晚饭都没顾上。
一个时辰后,萧明德回来了,将一个尺许来长的锦匣放在桌面上:“这就是你要的东西。三殿下说全都在里面了,我没有打开看过,你瞧瞧可有遗漏吧。”
萧瑞其实并不十分清楚,三皇子与赵滢之间都交换了哪些物件,不过他还是上前打开了锦匣,发现里头果然放着两方绣品,都是一尺见方大小,绣得很是精致,一幅是松鹤延年,一幅是牡丹花开,果然如赵滢所言。
萧瑞没有见过这两幅绣品,想必是三皇子在初识赵滢之后,借着太后与皇后的名义讨要的东西。那时候陪同三皇子见赵滢的多半是赵滢的兄长,他们兄妹受三皇子所惑,以为他真是奉了上命前来,所以见面还是光明正大的。后来三皇子在外与赵滢寻机私会,才带上了萧瑞。所以萧瑞还真不知道,三皇子用那种理由骗走了赵滢的这两幅绣品,他只会觉得真的是太后与皇后想看未来太子妃的针线功夫。
不过这也算不了什么,根本威胁不了赵滢。赵滢如此惊慌,自然不可能仅仅是为了这两幅绣品。
绣品的下方还放了东西。萧瑞掀开绣品,看到下面的两个信封,心中暗道一声不出所料。
这两个信封都比一般的信封小而精致,上头熏了雅致的淡淡香气,封面上写着“惜春阁主敬启”这六个字,没有落款。
“惜春阁主”是三皇子去年春天新起的雅号,不过从不在任何人面前使用。若不是那段时间萧瑞时常陪在他身边,偶然见到他在写信时以此号落款,还不知道这指的是谁呢。但很显然,三皇子把这个号告诉了赵滢,两人书信往来时以此掩饰,就算信落在外人手里,也没那么容易泄露写信人与收信人的身份。
赵滢的字写得清雅秀逸,不带多少闺阁脂粉气,这一点还挺难得的。萧瑞看得出,她平日习惯临摹的是哪位名家的字帖,因为他姨娘李瑶枝习字,临摹的也是同一位名家。萧瑞有时候见姨娘抄佛经为已故的旧主人祈福时,不忍见她太过辛苦,也会帮着抄一抄,所以对这种字体十分熟悉。据说,姨娘年轻时侍候的那位旧主人,萧家大小姐萧明珠,最喜欢临摹的就是这一种字体。
萧瑞并没有打开信来看。他不打算偷窥三皇子与赵滢之间的私密。他只是看着这两封信,心中暗暗算起了三皇子与赵滢二人相识的天数、见面的时间,估量出他二人能通信的机会不多,赵滢能给三皇子写两封信,就应该差不多了。萧明德都出马了,三皇子应该不会扣下一件半件的,事后再去找赵滢的麻烦。
萧瑞把两封信取了出来,贴身藏好,只把两件绣品整理平伏,重新盖上了锦匣的盖子。
萧明德看到了他的动作:“你把那信取走做什么?”
萧瑞答道:“赵滢说自己只有两幅绣品在三殿下处,那我就把这两幅绣品送到马玉蓉手上,也免得马玉蓉疑心赵滢说了谎。至于这两封信,我会另找法子,悄悄儿送还到赵滢手中的。到时候,东西要毁要留,也是她自己说了算。若是由她亲手烧毁,想必她也能更安心些。”三皇子是否扣下了东西,估计也只有赵滢自己最清楚了。
萧明德皱眉摇了摇头:“那赵氏自己行事轻率,你倒是为她考虑得周到!”
萧瑞正色回答:“儿子实在是不希望这事儿有任何后患留下。这不仅仅关系到赵滢一人的生死,还关系到宫中的贵妃娘娘。儿子也是希望赵滢能给一个准话,好让我知道,三殿下是否还留了后手。”
萧明德冷笑一声:“他能留什么后手?我已经明着警告了他,他若要违我的意,日后就别怪我不顾舅甥之情了!”
萧瑞想想也对,便恭顺地道:“父亲说得是,儿子也太过小心了些。”
萧明德放缓了神色:“小心行事,也无大错。你且去吧。明日在家里陪你姨娘一日,后日再回金山卫不迟。需要回复的公文,我已经准备好了,临行前你再到我书房来取就是了。”
萧瑞连忙应下。
萧明德又说:“调去北方的事,你暂且不要想了。我今日在宫中听闻一个消息,道是长淮卫出缺,你若去了,直接就能领一个百户之职,岂不是比去边军受苦要强?你也别以为长淮卫的日子就一定好过,那里的指挥使也是治军严谨之人,对你可不会讲情面!只是在那里,你用不着担心会有谁来拦你的前程罢了。那位指挥使,就是皇子公主去信,也不会给情面的。长淮卫离京城总归要近一些,你若想回家看望你姨娘,也比在北方便宜。况且我们家老家离长淮不远,需要时我送你姨娘回老家,你要去瞧她,也方便。”
萧瑞惊讶极了,但也有些感动,连忙跪下磕了个头:“谢父亲!”
萧明德扶了他起来,神色有些不自在地说:“我知道你是个有志气的,也想去北边争一争军功,不想整天留在家里享太平。只是你姨娘只有你一个儿子,你也要多为她着想才是。我虽与燕王有些交情,私心里却是……不希望你与他有太多往来的。”说罢顿了一顿,“他终归没有成为我的妹夫,如今又与王妃感情甚笃。我们家的人若求上门去,太尴尬了。”
萧瑞心中生疑,面上却半点异样不露,只恭顺地应了声。
等到他拿着那个锦匣退出父亲的书房,打算去见姨娘的时候,心里还在思索:父亲似乎不乐意让他去北方,为什么?从前父亲可不曾说过,不希望他与燕王府有什么往来。而姨娘却是明摆着让他多多亲近燕王,甚至还多次让他为燕王效力的。
父亲与姨娘之间,有什么秘密么?
萧瑞正思索着,冷不防瞧见嫡妹萧琳在前方游廊尽头出现了,看到自己,面露讶异:“二哥?你怎么在这里?几时回的京?!”




慕林 第四百二十七章 嫡妹
萧瑞不便透露太多,只含糊地回答:“出公差路过直隶,被父亲召回来了。”见萧琳一身华服打扮,不象是家常穿戴,似乎是刚从外头回来,便问,“天都黑了,大妹妹这是从哪里来?”
萧瑞抿嘴一笑:“刚从宫里回来。贵妃娘娘今日闲来无事,特地召我去陪她说话。”
萧瑞微微皱了皱眉,印象中,近几个月萧贵妃似乎召见萧琳,召见得颇为频繁。他离家前不过是一月一回,或是两、三个月一回,离家后从姨娘写来的家书中得知,萧琳如今每月都要进宫四五次,今日甚至把人留到天黑才放回。萧琳这是赶在宫门下钥前出来的吧?萧贵妃这么喜欢这个侄女儿么?可别有其他想法才好。
萧瑞犹自沉思着,萧琳已经走到他面前,好奇地往他手里的锦匣多看了几眼,道:“我记得这个匣子,贵妃娘娘前些日子命人送了一套御赐的文房四宝给三殿下时,就是用这个匣子装的。上头的芍药花纹十分精致,我一看就喜欢上了,只是没好意思跟贵妃娘娘与三殿下开口。这东西怎么会在二哥手里?里头装的是什么?给我瞧瞧。”说着伸手就要去摸。
萧瑞警惕,后退了两步,道:“大妹妹,这是父亲交给我的东西,我还要预备着拿去送给别人呢。”
萧琳皱了皱眉:“什么东西这么稀罕,连看都不让我看一下?!”
萧瑞耐心地跟她讲道理:“不是东西稀罕,而是父亲把这件差事交给我去办,连我都不敢违了他的命令,私自打开匣子瞧,又哪里敢让大妹妹你看?若叫父亲知道了,他定会打折我的腿!”
萧琳这才打消了念头,怏怏地道:“父亲怎么可能会打折你的腿?他才舍不得!他就只会骂我和大哥罢了。”
萧瑞不想与她多作纠缠,便委婉地暗示:“大妹妹刚刚从宫里回来,是打算要去见夫人吧?想必夫人也等急了。”
萧琳撇嘴:“我人都回来了,还能在自个儿家里走丢不成?母亲有什么好急的?”说着盯了萧瑞几眼,忽然转了话题,“我听说,二哥离京几个月,如今翅膀还没长硬,倒先把故人都抛到脑后了?三殿下不忘旧谊,几次三番想要把你调回来,安排个好差事,省得你在金山卫吃苦受罪,结果你不但不领情,还跟三殿下闹起了别扭,这也太过分了吧?!”
萧瑞一听,便知道她是从哪里听来的闲话、歪话了,也不多为自己辩解,只道:“调我出京,是父亲的意思,我总不能忤逆父命。”
萧琳噎了一下,跺脚道:“谁叫你忤逆父亲了?!父亲不过想让你在京外挣前程,别与大哥抢世子权位。如今三殿下有心提拔你,与大哥并不相干,父亲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呢?!三殿下是金枝玉叶,又得圣宠,等他出宫开府,便需要大量的人手相助。你本与他从小儿一块长大,又是表兄弟,只要三殿下替你安排个好差事,你日后能免去多少年的苦熬?!三殿下一番好意,你不理会已是过分,还要摆出一副要与他绝交的模样来,真是太伤人心了!”
萧瑞心知三皇子没少在萧琳面前说自己的坏话,其中多少谬误之处,他都懒得多言。萧琳不过是闺阁少女,又得嫡母宠爱,少不更事,跟她说那些朝政风险、尔虞我诈,她也不见得能听懂。
于是他只简单祭出了一招:“大妹妹这番话都是为了我着想,我心里明白。只是……我的前程太好了,又常在京中,还有三殿下护持,叫夫人与大哥心里怎么想呢?大哥才是世子,他也是三殿下的嫡亲表兄,我留下来与他争风头,争三殿下的看重,如何对得起夫人与大哥对我的一片关爱?父亲让我离京,就是为了避免日后我们兄弟生隙。我心里也不愿意与大哥争什么,因此走得远远地,跟三殿下也疏远了。夫人与大哥都对此心知肚明,大妹妹今日这般劝我,却又将大哥置于何地?”
萧琳再次噎住了,想想萧瑞这番话似乎很有道理。萧琮毕竟才是她一母同胞的亲兄长,若是要选,她当然更希望萧琮受三皇子提携,前程一片光明。
1...127128129130131...4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