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慕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Loeva
这倒是正事。谢显之顿时肃然:“我明白了,三弟只管去。回头我看了大妹妹的信,里头有什么要紧消息,我也定会告知三弟的。”
谢徽之笑了笑,亲切地拍了谢显之后背一下,便转身离开了。
谢慕林想了想,站起身来:“我和二哥不如也先离开吧?如果有要紧消息,大哥再告诉我们,也是一样的。”
谢显之叹道:“你们两个就别走了,回头我看完信再找你们说话,岂不费事?你们应该清楚,我是不可能瞒着你们什么的。大妹妹也断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谢慕林觉得自家大哥依然很天真,不过谢谨之答应了,她也就没再提离开的事。兄妹三人转移阵地,去了谢显之的雪松院。
谢显之这才开始看信。
谢映慧在这个小信封的信里,确实提到了曹氏与方闻山的传闻,十分气愤又伤心。曹氏身上有服,倘若她已经嫁给了方闻山,那就是不合礼数,定会叫人说闲话。但她若是还未嫁给方闻山,就早早将两人关系公之于众,让方闻山以她夫婿的身份在外行事,那就更不合礼数了。这完全就是丑闻!
一旦消息在京城传开,别说曹皇后、承恩侯与承恩公夫人面上无光,谢映慧与谢显之这对她亲生的儿女,就更加没办法抬起头来见人了!
谢映慧不相信,母亲会不知道她与表兄曹文衡的婚约已毁。曹氏现在的做法,简直就是在毁她的前程。更过分的是,这个丑闻八成已经传到了父亲谢璞所在的北平府,谢璞被人说闲话是注定的,而他的女儿日后想要在北平说一门好亲,也难以办到了。
谢映慧在单独给亲兄长的书信里,尽情述说着心中的愤怒与忿恨,甚至还写下了从今以后再也不认曹氏这个母亲的话。
谢显之看着信,忍不住落下泪来。他虽是男儿,受母亲丑闻的影响不如妹妹大,但心里又何尝不气愤难过?
谢映慧还提到,她在承恩侯府其实试探过曹家其他人,大部分的人除了知道曹氏去了陕西,与方闻山同在一地以外,就不清楚别的了。只有承恩侯夫人与曹二太太面色有些古怪,应该是知情人。但她们为了自家脸面名声,并不打算把消息往外传,还有借着承恩公夫人重病,把人诓回来后,从此禁足,不让曹氏与方闻山有机会完婚的想法。
谢映慧也不希望母亲真的嫁给方闻山,但此时此刻,她更庆幸的是,承恩侯夫人与曹二太太都是盼着承恩公夫人病情有所起色的,所以她们没有透露任何关于曹氏的消息,这令承恩公夫人免于受女儿丑闻刺激,至今还以为女儿在外头过得很好呢。
谢映慧心里,甚至有些盼望大舅二舅能成功骗过母亲,把母亲顺利从陕西带回来了。倘若她离开京城回湖阴老家之前,能见到母亲曹氏,那么,即使是承恩公夫人因病过世,曹家所有人都要守孝,她也会坚持去到母亲身边,把人看紧了,不许母亲再返回陕西。母丧是要守三年孝的,曹氏倘若在这三年里改嫁方闻山,就真的不用再见人了。谢映慧是绝对不会让母亲有机会再出丑闻的!
真到那一日,谢映慧觉得自己可能就没法送庶妹回老家了,只怕老家这边还要另行派人去接谢映容。
谢显之看得脸色微变,但很快又镇定下来。大妹的打算显然是不可能实现了,他们会赶在过年前,把两位妹妹都从京城接回来的。至于母亲曹氏如何……她都丢下亲生儿女不管了,又怎会再为了他们,改变嫁给方闻山的打算?他们兄妹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还不如离得远些,眼不见为净呢!
谢显之看了二弟二妹一眼,决定要把信的这部分内容瞒下来。接着他又继续看信,这一看,就猛然站起了身。
谢慕林担心地看向他:“出什么事了?”
谢显之深吸了一口气:“大妹妹在信里提到一件秘事。她说……三皇子与赵家小姐之间,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慕林 第四百一十五章 要挟
谢慕林与谢谨之都愣了一愣,前者反应得稍快一些:“赵家小姐?哪一位?总不会是之前差一点就成了太子妃的那一位吧?”
听到妹妹这么说,谢谨之也反应过来了:“不会吧?三皇子不是在太后面前拒绝了与那位赵家小姐成婚么?他俩还能有什么不同寻常的?莫非是赵家小姐因为那件事,怨上三皇子了?”
这是个合情合理的推测,然而谢显之摇头否认了,面色难看地把大妹妹书信中后头的两页推到弟妹面前:“你们自己看吧。”他实在有些说不出口。
谢慕林迅速拿过信纸,与谢谨之一同阅读起来。
谢映慧似乎自己也拿不准,是否应该把自己知道的这件隐秘之事告诉兄长,但她很需要兄长给她一点建议,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能再帮上一点忙。
她原本并没有想到赵滢与三皇子之间会有什么暧昧的,就如同谢谨之认为的那样,三皇子在太后有意牵线做媒的时候,断然拒绝了与赵滢联姻,那赵滢就绝不可能与他再有什么关系了。如今在赵家内部,连原本与三皇子关系比较好的子弟,都与他彻底疏远,两家联姻之事,更是没有了希望。
赵滢前不久又与永宁长公主的三子订下了婚约,还是有皇帝赐婚、太后恩赏的婚约。除非这对未婚夫妻之中,有哪一位运气不好,在完婚之前死了,否则这桩婚事是不可能出现任何变化的。赵滢也不可能毁婚另嫁,更别说是嫁给三皇子这样的天皇贵胄。皇家绝不会容许。
然而,在谢映慧陪同好友马玉蓉前往赵家,探望目前还在养病的赵滢时,意外在对方的院子里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谢映慧并不认识,马玉蓉却是认得的,知道对方是三皇子在宫外的人手。
马玉蓉身为先帝外孙女儿,皇帝的亲外甥女,从小儿也常出入宫闱,孩提时有一段时间,曾经跟三皇子混得很熟。两人本就是同龄人,三皇子又常去太后那里承欢膝下,相比于被曹皇后看得很严、不常去慈宁宫的太子,以及脾气性格不好又高傲的二皇子,马玉蓉自然会觉得三皇子更好相处。只是两人年纪渐渐长大,她开始觉得三皇子的温和性子有些别扭,好象不太真实,虽然没发现对方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但还是渐渐与他疏远了,转而跟表妹卢飞云亲近起来,旁人也没有起疑。
在他们还很小的时候,马玉蓉见过三皇子身边的一个宫女,知道对方挺受重用的。后来这宫女出了宫嫁人,生儿育女,在丈夫死后方才重新回头为三皇子办事。她并未回宫,只是在外头替三皇子跑跑腿,通常是帮忙买些名贵的脂粉首饰,用来孝敬萧贵妃,偶尔也会帮着送信送东西。
马玉蓉刚刚与三皇子疏远的时候,他还曾经派过这个旧宫人给她送东西,哄她高兴,后来见她态度仍旧冷淡,才没了下文。
眼下,这个旧宫人却出现在赵滢的院子里,显然是背负着三皇子的使命而来。三皇子与赵滢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那旧宫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怕叫马玉蓉认出来,一直低着头,尽可能避着人,行事非常低调。然而马玉蓉记性很好,一眼就把人认出来了,心里就一直在纳闷。
若是三皇子的人出现在别人家里,她可能不会多管闲事,可如今牵扯进去的却是赵滢。赵滢刚刚与她三哥订下了婚约,明年就要过门,就算是为了自家三哥,她也没办法不问个清楚。
于是马玉蓉就直接问了赵滢,赵滢顿时惊慌失措,就连身边的丫头,也是脸色大变。
赵滢是什么人?在宫里哪怕听到太子嫌弃她名声不好,她也能面不改色。如今慌张成这样,那该是受了多大的冲击?说她与三皇子之间没有秘密,谁会相信?别说马玉蓉了,就连看客谢映慧都不信!
马玉蓉继续追问,赵滢撑不住了,顿时泪如雨下,却一个字都不肯说。是她身边的大丫头为自家姑娘委屈,才替她说出了实情。
原来早在赵滢被初步定为太子妃人选之后不久,三皇子就与她哥哥结交成好友了,还跑到赵家来拜访,不知怎的,竟在花园里遇上了赵滢。赵滢当时有意回避,可三皇子声称是替哥哥来见见未来的嫂子,她就不好真的走了。想着当时还有哥哥在场,她就留下来与三皇子说了几句话,大体上都是些场面话,并未有任何违礼之举。
后来,三皇子又与她私下见过两三回,都是在外头做客时偶然遇上的,都说了话。每次三皇子都有理由,不是替太子来的,就是替太后、皇后来的,赵滢也不敢失礼。直到在进宫选秀前最后一次见面,三皇子忽然说了倾心于她的话,惋惜她马上要嫁给太子了,可即使她将来成了他的嫂子,他的心意也是不会改变的。
赵滢当时就慌了,不明白三皇子怎会如此大胆。但她进宫在即,也不敢把这种事透露给任何人知道,只得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参加了东宫选秀。太子嫌弃她,将她踢出了太子妃候选名单,她虽然心里委屈,却还能坐得住。二皇子求亲被拒,她也镇定自如。可当听说三皇子拒了婚事的消息后,她就真真是愕然了。
她不知道三皇子想干什么,明知道她是什么身份,还跑来说倾心于她的话,过后又拒绝娶她,难不成是在耍弄她么?她不敢再留在宫中,与皇家子弟纠缠下去了,便趁着生病的机会,退出了选秀。兴许她回到赵家后,婚事会十分艰难,但也比留在宫中,任人耍弄的好。
等到永宁长公主上门提亲,她与马三公子订下婚约,她心里是惊喜又庆幸,满怀希望地期待着未来的幸福生活。可谁知道,三皇子又冒出来了,派了人给她送些不知所云的情信,说自己当初是被二皇子逼迫,才拒绝了婚事的,其实心里非常痛苦,还想等事过境迁后,再求皇帝赐婚,谁知道永宁长公主下手太快,把她给抢走了。三皇子不甘心,想要与赵滢再见一面,还提到了她过去送给他的东西,仍在他手里……
赵滢的大丫头非常气愤地告诉马玉蓉:“我们姑娘根本就没送过他什么东西!可他从前打着宫中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的旗号,向我们姑娘讨要了两件亲手做的针线。姑娘还以为是宫中贵人要看她的女红呢,哪里想到,三皇子根本就是存心私留所谓的信物,意在要挟我们姑娘呢?!姑娘根本不知道三皇子要做什么,却又不敢告诉别人,就怕会坏了好姻缘。马小姐,你可要相信我们姑娘呀,她是个正正经经、清清白白的好女儿,从来不敢有违礼之举的呀!”
马玉蓉看向泪流满面的赵滢,后者默认了丫头的说法。至于三皇子派人送来的情信,她早害怕得烧掉了,并没有留存。但那两款针线是什么模样的,她能描述得很清楚。因此,马玉蓉猜想,她丫头说的未必是谎话。
只是,也未必是事实的真相。




慕林 第四百一十六章 捎话
马玉蓉并没有完全相信赵滢丫头的话。如果这些话出自赵滢之口,她兴许就信了,可是赵滢并没有说出来,整件事是由赵滢的丫头叙述的,赵滢只是没有否认,也就是默认了而已。
她甚至没有直接开口说一句:“事实就是如此。”这与她过去在人前表现出来的那种镇定雍容坦荡的气质与言行不太相符。
不过马玉蓉也相信,此时此刻的赵滢,不可能与三皇子有什么私情。且不管赵滢丫头所说的三皇子言行是真是假,至少那两款针线并非什么私相授受的私情信物,因为一款绣的是松鹤延年,一款绣的是金玉满堂,前者是送给长者的常见绣品花样,后者绣的是牡丹,与皇后的身份十分匹配。所以,赵滢说这两款针线是献给太后与皇后的,这一点马玉蓉是相信的。
既然绣品不是私情证明,三皇子借太后与皇后之名来见赵滢,讨要绣品,过后却把绣品扣下,还在赵滢定婚后,拿出来在赵滢面前说嘴,确实有要挟的嫌疑。
马玉蓉想起三皇子平日的言行举止,奇怪地竟不觉得有多么意外。只是这种事,除了当事人三皇子与赵滢二人以外,谁也不知道真正的实情。而摊上这种桃色传闻,就算最终能查个清楚明白,也难逃闲言碎语的中伤,对大家都没好处。赵滢一生尽毁,马家也要跟着丢脸,马三公子可能终身都要背负绿帽嫌疑,一力主张促成这桩婚事的永宁长公主,更会面上无光。
但要是彻底装作不知情也不行,马玉蓉担心,三皇子给赵滢送一封带有要挟意味的密信前来,要求见面,是有某种阴谋。他到底是想继续玩弄赵滢,把永宁长公主与马家的脸面彻底踩在脚底下,还是打算要挟赵滢,在嫁入马家后,帮他达到某种目的呢?
马玉蓉当时什么话都没有多说,只是安抚了赵滢几句,承诺不会把这件事轻易泄露出去,又让赵滢千万不要去跟三皇子私下相见,只需要待在家中安心备嫁就可以了。倘若三皇子再派人送书信过来,也不必把信烧了,直接送到她手里即可。
赵滢送马玉蓉出门的时候,含泪恳求道:“蓉妹妹,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无论如何也不会做出任何玷污赵家门楣、令马家蒙羞之事,你放心!”
马玉蓉说:“我相信姐姐。姐姐安心备嫁就是。”便带着谢映慧离开了。
谢映慧离赵家远了,方才吐出一口气,只觉得头痛无比。她真的是不走运,才会碰上这种阴私之事。马玉蓉信任她,没有让她离开,反而当着她的面去质问赵滢,她心里很感激好友的信任。可相对的,她心里的压力也更大了。
她当时低声问马玉蓉:“你打算怎么办?这件事要告诉长公主殿下知道么?”不可能不告诉的吧?这么大的事!
马玉蓉却在犹豫:“我想先等一等,看三皇子什么时候给赵家姐姐送信来。等看过他写来的信,我才能判断赵姐姐主仆的说法是真是假。倘若是真的,她是无辜被算计了,我自然要为她着想,不能把这件事公之于众。
“我母亲的性子,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她往日喜欢赵姐姐,所以见赵姐姐无法成为皇家媳妇,就索性娶回来做自家儿媳。一旦她知道赵姐姐与三皇子有过私情,心里就永远会有一根刺在。即使三哥与赵姐姐能顺利完婚,赵姐姐日后在我们家里,也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赵滢没有好日子过,身为丈夫的马三公子,又岂能得到幸福?马玉蓉不希望自己的兄长受到牵连。只要赵滢是无辜的,一心一意与马三公子做夫妻,马玉蓉自会把她视作家人,尽力庇护。而只要能保得家庭和睦,隐瞒一两个秘密,对马玉蓉来说,不算什么。
谢映慧明白了,这是马玉蓉的善良之处。她又问:“倘若赵姐姐主仆撒了谎,她与三皇子过去是真的有私情呢?”
马玉蓉冷下脸道:“若果真如此,我还有什么必要护着她?自然是禀报母亲了!”婚礼也许会没法照常进行,也许会不受影响,但赵滢就算能平安嫁入马家,将来境遇如何,也很难说了。
马玉蓉耐心等待着赵滢那边的消息,自己也私下派了人去三皇子那名旧宫人的住处附近盯梢。谢映慧正好把谢映容接回了家,忙着给她请大夫抓药,有几日不曾与马玉蓉相见。等她忙完了,回头跟马玉蓉联系时,才知道三皇子再也没给赵滢送过信,那个旧宫人连珠也行动如常,没有任何异样的举动。
马玉蓉疑心是那日在赵家与连珠相遇,连珠事后上报,令三皇子起了警惕之心,因此不再联系赵滢了。
而赵滢那边,也不知是不是把秘密透露给了未来小姑的关系,她病了几日后,见永宁长公主府态度不变,反而安下心来,病情也大有起色。马玉蓉与谢映慧再去看她,发现她已经彻底没有了那种惊慌失措的模样,淡定雍容,仿佛又回复到了进宫选秀前的形象。
永宁长公主看到她这模样,越发喜欢这个未来儿媳了,在宫里宫外,也时常赞不绝口。
马玉蓉有些犯愁,到了这个份上,她若再把实情告诉母亲,只怕永宁长公主就要难受了。而赵滢越看越象是无辜之人,她也不忍心害前者终身尽毁。另一方面,马玉蓉还察觉到,自家三哥那样呆直的性子,竟然仅仅跟赵滢通了两回信,送了几件东西,就对未婚妻生出爱慕之心来。若是这门婚事不成,他定会很伤心吧?
现在,只要马玉蓉与谢映慧这两个知情人不向外透露秘密,三皇子也能闭上嘴的话,赵滢就能顺利嫁入马家,与马三公子做一对恩爱夫妻,所有人都能获得幸福。马玉蓉不想成为那个破坏这份幸福的人,这么一来,她就必须要提防三皇子了。
可惜,马玉蓉两次想进宫找三皇子私下说话,都没能成事,疑心对方是故意装傻回避。但若是不能得到三皇子一句准话,再把赵滢的私物取回,万一哪天他主动泄露这个秘密,再以绣品为证,永宁长公主与马家、赵家所有人,就要齐齐丢脸了!就算最终能证明赵滢的清白又如何?沾上这种丑闻,当事人心里所受的伤永远都会存在的。
这时候,谢映慧想到家中来信,提到三皇子的亲表兄萧瑞人就在湖阴老家,还与自家手足相熟,便给兄长写了这封密信,希望能托萧瑞,帮马玉蓉给三皇子捎一句话:“日前偶遇连珠,不知殿下是真君子否?”
这句话并未透露赵滢的秘密,但三皇子听了后,定会明白马玉蓉的意思,没法再装傻了。
如今赵滢尚未过门,三皇子还未能要挟她做什么,实情一旦泄露,赵滢固然不会有好结果,三皇子在皇帝与朝臣面前的形象也要被毁掉了。
眼下太子与二皇子相争,前者不受皇帝与朝臣看好,后者不受朝臣青睐,颂扬三皇子温文知礼的人越来越多,就不知道他敢不敢冒这个险呢?




慕林 第四百一十七章 联想
谢慕林叹息着放下了信纸,只觉得自家大姐有些天真。
谢映慧这个计划,应该也得到了马玉蓉的同意吧?那就是两个小姑娘都很天真了。
马玉蓉人在京城,又是皇室血脉,真有心要找上三皇子密谈,怎么也能找到机会,就看她脸皮够不够厚而已。可通过外地的三皇子表兄传话,会不会泄密是一回事,三皇子会不会继续装傻,也是很难说的。
如果他继续装傻,马玉蓉又能奈他何?这种私密之事,一旦泄露出去,双方都没有好处。三皇子固然会顾忌自己的形象,但马玉蓉与赵滢难道就能把实情说出口吗?!
问三皇子“是不是真君子”?如果他说是,但又行伪君子之举,比如扣下一两件赵滢的私物,发誓绝不会拿出来,纯留作纪念,过后又再行要挟之举,马玉蓉能拿他怎么办呢?而等到赵滢明年嫁入马家,三皇子对她的威胁始终存在。寄希望于一个人品不是很可靠的男子不会泄露她的秘密,并不是聪明的做法。
谢慕林不知道赵滢与三皇子之间是否真有私情,就算有,在三皇子拒婚之后,这私情也不用再提起了。而赵滢既然能默认贴身丫头在马玉蓉与谢映慧面前说三皇子是居心叵测的坏蛋,可见她心里对三皇子已彻底没有了好感。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把实情告知永宁长公主与马三公子呢?
赵滢能向未来小姑马玉蓉透露自己的秘密,就能向未来的丈夫与婆婆坦白。如果永宁长公主与马三公子真的不相信她的无辜,那婚礼作罢,及时止损,对双方都有好处,马三公子可以另择佳偶,赵滢也不用担心婚后处境了,就算终身不嫁,好歹还有亲人庇护。至于如何向皇家、向外界交代,当事人总会想到办法的。
要是永宁长公主与马三公子能接受赵滢的秘密,不为三皇子的言行影响,那么后者从今往后,就再也没办法要挟到赵滢了,她才算是真正摆脱了这场噩梦。如果永宁长公主再向太后私下告个状,根本不必惊动外人,就能让三皇子为自己的过分行为受到惩罚。
这才是真正能一了百了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含含糊糊地捎句话,让三皇子自己反省,主动收手。
谢慕林把自己的想法给两个哥哥分析了一下,谢显之听得叹气:“二妹妹想得周全,大妹妹的主意……确实异想天开了些。可她从前也没经历过这种事,马家姑娘想必也是为难……她们也是好意,不想让赵家小姐受千夫所指,行事难免会束手束脚。”
谢谨之若有所思:“我们先前只知道曹林两家相争,曹家固然是暂时占了上风,皇上却无意治林家的罪,偏袒之心人尽皆知……倘若大妹妹信中所言是真的,那目前朝中只怕正呈鹤蚌相争之势,而三皇子随时都有可能成为那个渔翁……”
谢慕林听得一呆,不由得笑道:“二哥,你这思维还挺发散的。”顿了顿,表情也严肃起来,“如果真是这样,那就糟糕了。赵滢背后有赵家,又即将嫁入长公主府,而长公主在太后面前又很有地位。她一个人就有可能同时影响到赵家与长公主两方势力。三皇子早前已经拒绝了与赵滢的婚事,如今重提,还有要挟之嫌,你们猜他是不是因为形势变化,想要说服赵家支持自己,再叫太后与长公主在皇上面前帮自己说好话,以谋求日后立储?”
谢显之顿时恍然大悟:“怪不得!之前他拒绝婚事,是因为那段时日,赵家情形不太妙,流言纷纷,都以为赵家要败落了吧?后来赵家无事,他后悔了,想要重提婚事,无奈永宁长公主又抢先一步,还让太后与皇上都下了旨,使得婚约已成定局。三皇子见没办法用联姻的方式,取得赵家支持了,索性就改而威胁起赵家小姐来!”
谢谨之笑笑:“若三皇子真的存了这样的心思,那赵家人完全可以用这个理由,向永宁长公主说明赵小姐的无辜。一切都是三皇子的算计,她只是遭了无妄之灾。而永宁长公主也很有可能会相信,三皇子与赵小姐之间不存在私情,一切都是三皇子为了渔翁得利,才故意编造的谎言。三皇子与赵家已经结过一次怨了,再算计一回,也不是稀奇事。”
谢慕林叹了口气:“还是尽快给大姐回一封信吧,让她跟赵小姐好好沟通。这种事,终究还是要赵小姐自己下定决心才行。她最好能先争取家人的支持,否则为自己辩白时,会十分艰难。对了,赵小姐最好能说清楚,她都有哪些东西落在三皇子手里,是否真的没有任何能证实二人私情的物品存在?如果有的话,她再向永宁长公主说谎,一旦被拆穿,事情就真的无法挽回了。”
1...124125126127128...4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