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倾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安喜县尉
第373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众人听司徒桥说到紧要之处,似乎人人都像他一般,陷入那漆黑不见五指的甬道之中,是以都屏住了呼吸。慕容丹砚更是心下惊惧,忍不住向厉秋风身边悄悄挪动了半步。
司徒桥道:“不瞒各位,我在江湖上漂泊之时,被一群盗墓贼裹胁,随同这伙人盗过不少大墓。其间多历惊险,古怪诡异之事却也遇到不少,只是都未曾像进入甬道之时如此惊惧过。其时四周一片漆黑,我站在当地,只觉得一颗心似乎都要从胸口跳了出来。四周似乎有无数双眼睛,正自在黑暗之中冷冷地盯着我……”
他话音未落,邓遥冷笑着说道:“这有什么稀奇老子进到这石洞之时,手里举着火把,还不是一样觉得有人在黑暗中盯着咱们人之常情而已,有什么好怕的!”
司徒桥知道邓遥是下了狠心要和自己作对,却也不去理他,仍是自顾自地说道:“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才想起手中还握着火折子,急忙晃了几晃,想借着火折子的光亮,看看自己到底身处何处。
“只不过我刚把火折子举在眼前,便发现不远处竟然坐着一个人……”
司徒桥说到此处,声音已自颤抖起来,似乎又回到了那处密室之中,目光中充满了惊恐。
过了片刻,司徒桥才接着说道:“当时我吓得魂都要飞了,右手一颤,火折子登时掉在地上,闪动了两下便熄灭了。眼前又是一片黑暗,只听到我的心在扑通扑通乱跳。不怕各位笑话,当时我已经吓得呆了,心里有个声音在对我说‘快逃’,但是一双脚却像是被人抓住了一般,连半步都挪不出去。
“我呆立半晌,脑中渐渐清醒,侧耳倾听,除了自己粗重的呼吸和心跳声之外,四周再无丝毫动静。我慢慢蹲下身子,凭着记忆在地上摸索了几下,将火折子捡了起来,这才站直了身子,将火折子重新晃亮,凝神向前望去。
“只见三尺之外,确实坐着一人。这人头戴黑色纱冠,身穿绛红袍,胸口处绣着一条黄色巨蟒,盘旋飞舞,甚是狰狞。只是脸上的皮肉干枯贴骨,看上去恐怖之极。我这才发现,这人并不是活人,而是一具干尸。而且从他身上的衣冠服饰来看,这人身穿的是官服,而且品级着实不低。
“我随盗墓贼多次进入古墓,在墓中见到尸体并不稀奇。是以若是常人突然见到一具尸体,定然会吓得心惊肉跳。只不过对于我来说,若是在此处突然看到一个活人,要远比见到尸体更加可怕。是以见到这形状可怕的尸体,我反倒镇静了下来。”
慕容丹砚心中暗想:“这人真是一个怪物,见到尸体反倒平静了下来。若是换作我,不管是光天化日之下,还是幽冥古墓之中,我可都不想看到什么尸体。”
司徒桥道:“既然面对的是一具干尸,便也没什么可怕的了。我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慢慢吐了出去,只觉得头脑中一片清明,再也不似方才那般慌张。我将手中的火折子高高举起,仔细打量这密室中的情形。
“借着火折子的光亮,只见那干尸左侧,却是一张紫檀木的供桌,供桌上摆着九个盘子,盘中摆放着蔬果等供品。我心下一怔,暗想方才看到那具尸体已成干尸,想来这里已很久没有人来,怎么这盘子中的蔬果供品竟然没有腐烂”
刘涌听到此处,忍不住在一边说道:“司徒先生,你说见到的那具尸体是干尸,想来这密室之中极为干燥,缺少湿气,是以尸体也好,蔬果也罢,只会风干,而不会腐烂,这倒没有什么稀奇的罢”
司徒桥摇了摇头,道:“刘先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蔬果与人体不同,果肉并非**,最初即使风干,时日久了,也会腐烂。不似人体上的肌肉,被风干之后,能够千年不腐。我在古墓之中,干尸见过不少,但是干而不腐的蔬果却从未见过。记得在汜水县一座大墓之中,曾经见过四具干尸,陪葬品之中也有谷物蔬果……”
司徒桥一提到古墓,立时眉飞色舞,自顾自地讲了下去。众人一心想要知道他在大报恩寺的密室之中到底发现了什么,更想知道朱棣的身世之谜,哪有心情听他说什么古墓中稀奇古怪之事只不过众人知道司徒桥天生一副臭脾气,若是打断了他的话头,只怕又惹起不快,只得强压住怒气,听他杂七杂八地说些旧事。人人心下均想:“此人心高气傲,精通机关秘术,却又心胸狭窄,不能容人。不过一向听说他最怕河东狮吼,想来在花家饱受欺凌,这么多年折腾下来,脾气古怪一些,倒也并不奇怪。”
老半天之后,司徒桥才将话头绕了回来,只听他说道:“我心下百思不得其解,又举着火折子原地转了一圈,四处张望了片刻,见光亮所及之处并无异状,便向着那供桌慢慢走了过去。我知道密室之外的机关已然厉害之极,这密室之中若是设有机关,自然非同小可。若是机关发动,只怕我想逃也逃不出去。是以我行走之际,脚下万分小心。距离那供桌虽不过一丈有余,走得却是小心翼翼,费了老半天工夫,才到了那供桌之前。
“这一路走来,我一直盯着那九个盘子中的蔬果,生怕其中有什么古怪,是以便没有顾及其它。待到了供桌之前,才发现供桌两端各摆着一个金色烛台,形状古朴,每个烛台上仍然残留着大半支红色蜡烛。我仔细打量供桌上那九个盘子,火光映照之下,盘子和盘中的蔬果晶莹剔透,发出幽光。我心知有异,伸出左手,从一个盘子中抓起一个苹果。只是我的手刚刚碰到苹果,指尖便感觉到一阵冰凉……”
司徒桥说到此处,将左手举在身前,对众人说道:“我这手摸过的可不只机关消息,世间的奇珍异宝更不知道摸过了多少。只不过与那苹果接触的瞬间,心中便是一阵狂跳,立时判断这苹果并非是树上结出来的,而是、而是……”
他声音颤抖,一时之间竟然说不下去了。邓遥在一边嘿嘿笑道:“这苹果若不是树上结出来的,只怕是天上的神仙不小心丢到了凡间,恰好落到了密室之中。市井之间不是有一部书么说是猴子成仙后大闹天宫,偷了王母娘娘的蟠桃散落到人间……”
他话音未落,林义郎在一边笑道:“邓帮主,你这话可说的不对。那猴子偷的是蟠桃,并不是苹果。王母娘娘的园子叫蟠桃园,并不叫苹果园。”
两人一唱一和,尽是对司徒桥的讥讽之语。刘涌生怕司徒桥反唇相讥,这一打岔,又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是以急忙出言打断了林、邓二人的冷嘲热讽,对司徒桥道:“司徒先生,后来怎样”
司徒桥道:“自古以来,若以贵重而论,一块好玉要远远超过金银。我在古墓之中,往往见到墓主人的身边最珍视之物,便是各种古玉。我见过的极品玉石不少,对玉石之道颇有见解。手指触碰到苹果之际,便即判断出这苹果乃是用一整块玉石雕成。这玉石质之好,实是前所未见。更巧妙的是玉石的色泽恰好与苹果相似,雕玉之人以精湛的技艺,将这块天生的玉石雕成了苹果,直与真物一般无二。
“我将那玉石苹果拿在手中,放在眼前仔细观瞧。这苹果雕得惟妙惟肖,别说方才我距离一丈有余,便是近在眼前,若不是伸手触碰,也绝对不会发现它并非是真苹果,而是用玉石雕刻而成。这玉石苹果珍贵之极,可以说得上是无价之玉。若拿到市面上出售,即便有人出价万金,却也不及这玉石苹果价值之万一。我把玩良久,这才将那玉石苹果放到盘子中。手指无意与那盘子触碰之时,心下却是一凛,仔细观看,那盘子居然也是用青玉雕成,触手冰凉,却又晶莹透彻,也是一件极难得的珍宝。
“我心下又惊又喜,随手翻捡盘子中的其它蔬果,个个都是用玉石雕刻而成。特别是其中有一颗玉石白菜和一串玉石紫色葡萄,更是宝中之宝,实属世间罕有的宝物。我把玩良久,浑忘了身处险境,只觉得能一睹这些天下至宝,冒再大的风险也值了。
“我将这些玉石雕成的蔬果放回到玉盘之中,这才想起用手中的火折子点亮了供桌两端的蜡烛。这蜡烛与寻常的烛火不同,其中竟然含有牛油,是以点亮之后,烛火腾起几有一尺多高。虽然这密室之中只有两支蜡烛,却将周围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烛光映照之下,我才发现供桌之后立有一尊塑像。这塑像与真人大小无异,是一位头戴凤冠、身穿黄色华服的中年女子。这女子雕刻的极为逼真,便如真人一般。只见她脸如圆盘,极有雍荣华贵的福相。只不过虽然嘴角上挑,略带笑意,目光之中却有几分落寞,笑意之中隐约可看到一丝愁苦。
“我瞧着这尊塑像,心中暗想:“与密室之外那尊塑像相比,只怕眼前这人才是大报恩寺所要供奉的正主儿。难道外面那尊塑像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马皇后被供在这密室之中只是我心中刚刚蹦出这个念头,便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想那朱棣身为皇帝,为人又是刚愎自用,他要供奉自己的母亲,怎么会将她安置在这密室之中何况密室之外那尊塑像虽是衣冠服饰华贵之极,面容却刻画的如同鬼魅,制造那塑像之人,哪有半分尊敬之意,倒似有深仇大恨一般,存心想将其丑化,以发泄心中的恨意。
“我苦思良久,实在想不明白其中的关节,忍不住绕过供桌,走到那塑像之前。待得走近之后才蓦然发觉,原来这塑像并非是泥胎所塑,而是用一整块玉石雕刻而成。玉像的目光在烛火映照之下,直与真人无异。我心下大惊,世间哪有如此能工巧匠,能将这玉石雕成一个惟妙惟肖的真人就算真有这样的玉石大师,要找到如此珍贵之极的原玉,只怕比登天还难。这密室之中,处处透着诡异,我方才还为看到天下难得的珍宝而欣喜若狂,此时却觉得一股凉气从脚底直升了上来,全身冰凉,如坠冰窟。”
第374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清风道人一直没有说话,此时突然开口道:“或许成祖皇帝怕有高手潜入大报恩寺,盗走供奉给马皇后的珍宝,甚至毁坏玉像,这才在大殿之中另设密室,将马皇后供奉于其中……”
他话音未落,楚丹阳道:“清风道长这话虽有道理,只不过若真是有此顾虑,密室之外那尊塑像也不必弄得如此简陋,甚至有几分丑恶。何况听司徒先生方才所说,大报恩寺是皇家寺院,与官府互通声气。那个弘敬和尚发觉寺中势头不对,立时派出僧人通报官府,南京刑部二话不说便派人到了大报恩寺,而且孝陵卫也会赶至大报恩寺联手查案。防卫如此森严,想要混入大殿去盗窃珍宝,只怕放眼江湖,还没有几人敢做此想……”
楚丹阳说到这里,众人心下均想:“没有几人敢做此想眼前不就站着一个么”
司徒桥道:“其时其地,我也与诸位一般想法,脑中转过不知多少念头,只是仔细想想,却没有一个能够说得通。我找不到头绪,急得在那塑像前走来走去。借着那两盏蜡烛的烛光,我才发现这密室东西长度与密室之外大致相同,但是南北宽度却较密室之外狭窄不少。原因就在于将密室与外部隔开的那堵墙厚达丈余。我扑进来的那处石门后的甬道其实长度还不到一丈,只是在石门之外看过来,这密室之中一片漆黑,倒似这甬道幽长无比。那塑像左右两侧摆满了奇珍异宝,单只珊瑚树便有十几株,每株都高达丈许,上面挂宝了珠宝玉石,烛光照耀之下,到处都是金光乱闪,动人心魄。
“我在密室之中四处乱逛,发现到处都是机关,若是有人贸然去拿金银珠宝,机关立时发动,不知道会有什么可怕的杀人陷阱会在这密室之中出现。我对这些机关自然并不放在心上,何况脑袋中全是疑问,哪还顾得上去破解机关只不过在右侧一根柱子上,却发觉有一道暗格。我心下又惊又喜,暗想莫非这柱子之中藏有密道不成我在柱子上摸索了片刻,便找到了打开暗格的机关所在,轻轻掀动了两下,那柱子上悄无声息的现出一道门户,里面放着一株两尺多高的玉如意,在烛光下发出淡淡的幽光。
“我将那柄玉如意拿在手中,仔细端详。寻常的玉如意最长不过尺许,手中这柄如意却长逾二尺,又专门在这密室之中设置暗格来放置它,足见其珍贵异常。借着烛光,我见那玉如意的底端刻着一行隶书文字,仔细辨认,写的却是‘太傅庐陵郡公谢文靖公所常用如意’。
“我见了这行文字,心下大惊。纵观各朝各代,位列太傅,又被封为庐陵郡公,且谥号为‘文靖’者只有一人,便是晋朝名士谢安。此人出身于晋朝名门谢氏一族,少年时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交好,时常一起游山玩水。其后虽然年纪渐长,却也无意于仕途,只在家族之中教各房子孙读书。后来谢氏家族在朝中为官之人尽数去世,政敌趁机兴风作浪,想要将谢氏一族连根拔起。谢安被族人苦劝,为保阖族上下千余口的性命,才出仕作官。这便是‘东山再起’四字成语的来源。谢安入朝之后,先后担任征西大将军司马、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要职,挫败了权臣桓温篡位之阴谋。不过谢安最得意之事便是在淝水之战中,以八万兵马击败了百万秦军,使岌岌可危的晋朝转危为安。后因功高震主,为晋朝皇帝所猜忌,不得不致仕之后前往广陵避祸。据说当年他指挥晋军于淝水之战大获全胜之后,晋朝皇帝赏赐给他一把世间罕有的玉如意,据说能驱动鬼神,只不过此事只见于野史,想不到这事情居然是真的,而且还在这大报恩寺的密室中出现。
“我正在把玩那柄玉如意之时,忽听得石门处传来‘轧轧’之声。我心下一凛,知道有人发现了墙上有暗门,正在将暗门打开。我心下大惊,百忙之中双掌拍出,先将两支蜡烛扑灭,眼见无处藏身,情急之下低头钻进了柱子上的暗格之中,伸手启动机关,那暗格之门悄无声息的合上了。
“这暗格甚是狭小,我只得缩紧了身子,便如同一只被烤熟的虾一般,弯腰低头,甚是难受。只不过生死关头,有这样一处藏身之所,已实属难得,夫得何求”
“我刚刚藏好,忽觉眼前有了一点光亮。我心下大惊,初时以为这暗格之中还藏有异宝。只是仔细望去,才知道暗格上半部正中央处竟然留有一个极细小的孔穴。此时想来已经有人举着火把之类的照亮之物进到密室之中,光亮才会从孔穴之中射了进来。我略低了低身子,将眼睛凑到了孔穴前,一边向外望去,一边心中暗想:‘原本以为这暗格是专门用来藏这柄玉如意的,现在看来,只怕这暗格在建造密室之初,是用来当作危急之时暂时躲避的密室,后来才用来存放玉如意。’
“那孔穴的位置极佳,将密室外的情形看的清清楚楚。只见此时密室之中已走进了十几人。其中有七八个人手里举着火把,另外几人却是空手。这些人中有一人头戴黑色纱帽,身穿青衣,胸前的补子上绣着黑鹰……”
司徒桥说到此处,厉秋风“噫”了一声,似乎颇为惊讶。慕容丹砚忍不住看了厉秋风一眼,道:“厉大哥,有什么不对么”
厉秋风尚未回答,却听司徒桥对他说道:“这位兄弟一脸怀疑,想来知道这青衣人的来历罢”
厉秋风道:“补子上绣黑鹰的,是孝陵卫的标记。若是我猜的不错,这人应该是孝陵卫中的高手。”
司徒桥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不错,只是这些人走进密室之时,我还不知道这青衣人的身份。这人进来之时,双手负在背后,与其它人明显不是一伙。其余人等均身穿官服,为首那人更是头戴乌纱帽,身穿红色官衣。这些人走路之际脚步沉稳,显是身有武功。
“这些人走进密室之后,看到眼前的情形,除了那青衣人外,登时惊得呆了。头戴乌纱帽那人颤声道:‘这、这是怎么一回事’
那青衣人冷笑道:‘石大人,我和你说过,这大殿万万不可进入,否则于你不利。你瞧弘敬和尚何等聪明,死活不肯踏入大殿一步。偏偏你不听人言,死活都要进到大殿。不过既然你进来了,这些事情知道了倒也无妨。’
“那石大人仍是一脸惊愕,只是我发现他看到四周的金银珠宝之际,目光中却露出了贪婪之色。只不过那青衣人站在他身后,并没有看到他的神情。只见石大人走到盘膝坐着的那具干尸之前,仔细打量了片刻,转头对那青衣人道:‘魏千户,这、这尸体是谁’
“魏千户道:‘这人可是大大有名。他姓郑名和,字三保,百年之前,曾出任过南京守备,是实打实的封疆大吏。’
“那石大人吓了一跳,转过了身子,看着魏千户道:‘郑、郑大人不是死在古里国,只是由宝船船队将他的骨灰带回来的吗若这具尸体是郑大人,那弘觉寺地宫里的骨灰又是谁的’
“魏千户冷笑了一声,道:‘成祖皇帝去世前便留有遗命,要郑大人侍奉太后于地下。郑大人统帅宝船船队第七次远赴海外之时,察觉自己身染重疾,不久于人世,便吩咐了心腹之人,伪称自己病故,藏匿在提督官船的船舱之中。所谓的骨灰,不过是郑大人早就准备好的香灰而已。待船队回到大明,郑大人算定自己的死日,绝食七日之后,悄悄潜入大报恩寺的这处密室之中,坐亡于皇太后的玉像之前,算是完成了成祖皇帝的遗命。弘觉寺地宫中的骨灰自然是假的,至于牛首山那座郑和墓,只是郑大人的衣冠冢,棺材中放着一套他生前穿过的衣衫。’
“那石大人盯着魏千户,半晌才道:‘郑大人这番做作,到底是为了何事这大报恩寺的正殿自建成之后,从来没有打开过,却又是何原因大殿之内建有密室,密室外立着那样一个鬼怪一般的塑像,密室内又堆满金银珠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魏千户冷笑道:‘石大人,我知道你是钱指挥使用得上的人物,与东厂督公张公公也过从甚密,只不过你想过没有,你有钱大人和张公公这两座大靠山,为何还会被打发到南京刑部,坐上了贵州清吏司主事这样一个冷椅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