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流水
越不想什么就来什么,让人不喜的事情终于来了。九月初一,战报传来,他们夏朝竟然打输了!
消息传来,举国沸腾,尤其是京城,大伙儿更是不可置信。据说永安帝还在早朝上大发雷霆,暴怒不已。
作者有话要说:
看大家为了顾景的婚事着急,请放心,我会给她一个好结局的,不过我会坚持我原先的大纲来写。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235章 关注
顾青云知道这个消息时同样大惊失色,他一直觉得夏朝的战舰技术应该比西方差不了多少, 尤其是夷州附近发生的海战, 比起敌人,他们的地理位置更有优势, 最差的结果是打平, 没想到竟然输了!
他第一时间去打听具体的海战经过, 尤其是阵亡人员名单。
令他稍稍松口气的是,阵亡人员中没有陆煊的名字, 他又问过陆泽,知道陆煊只是受了点轻伤,养几天就会好,而且他们那艘战舰还是立有功劳的,有击毁一艘敌人战舰的战果,只是在战败的背景下,暂时被人忽略了。
大家的重点在探究失败的原因,只要一出门, 大街小巷全是在谈论这场战事,其中的缘由更是被一群民间军事家剖析得头头是道,煞有介事。
这场失败的战事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目光, 连之前江南那边新式纺纱机引起的关注都淡下来了。
传来的战报显示, 战斗过程中被烧毁战舰五艘, 五十四名夏朝将士阵亡,烧毁敌方两艘,杀伤十五人。这样明显的战果对比, 毫无疑问,这是立朝四十七年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失败,加上当今已六十四岁,在陛下的晚年遭此耻辱,难怪他暴怒不已。
就是朝中上下都暗自羞愧不已。
“因为这事,街上的纨绔子都被抓回家关起来了,不敢再放他们出门惹事,免得一不小心撞到陛下手里,上头那些人如今可是烦躁得厉害,巴不得有个出气口。”松竹书斋二楼,顾青云和谢长亭相对而坐,此时谢长亭就低声说道。
两人已经有段时间没有碰面了,要不是这天下午顾青云散值回家,顺便拐来书斋买书时恰好碰到他,肯定还是没空见面的。
“难怪我觉得最近街道上的少爷们销声匿迹。”顾青云恍然大悟,要不是谢长亭提起,他还真没注意到,自从战败的消息传来,他可是忙碌极了,天天加班,今天好不容易干活告一段落才能按时散值。
“想做个合格的纨绔子也是不容易的,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得心中有数。”这种事谢长亭很有经验,侃侃而谈。
顾青云听着听着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反应过来后就有些歉意。
谢长亭仔细打量他的面色,了然:“是不是最近没有睡好?”眼底难得有淡淡的青色。
顾青云点点头:“不止是我,很多人都没睡好。”
“你说现在朝廷到底是怎么想的?依我看,还得继续打这场仗,朝廷可咽不下这口气。”谢长亭加多点茶叶,给顾青云捣鼓出一杯浓茶。
“应该是。”顾青云想到现在全国上下弥漫的复仇思想,大伙认为先前的战败是水师麻痹大意、被人偷袭的缘故,如果下次再小心点,肯定不会失败。
幸好整个工部在战争开始时就加班加点,船坊和火炮坊日夜不停地干活,终于又建成大小不一、用途不一的战船四十艘,加上原来泉州附近的几个水师基地,现在能出海的船只已经达到一百多艘。
其中新型火炮已经安装上最新研制出来的火炮仰角仪,可以更快更安全地读出角度,有利于提高火炮的命中率。
过程如此迅速,让顾青云对此时的工匠们很是佩服,他们的奇思妙想和技术极为高明,没有官方的压榨和拘束,绽放出来的火花足以让人侧目。
“希望下次海战水师们能胜利归来。”谢长亭面色严肃。
“肯定会的。”顾青云看着袅袅升起的水雾,表情凝重。
“战败的消息传来后,我见有些勋贵武将似乎大松一口气。”谢长亭皱眉沉思,“他们肯定在庆幸。”
是的,有些勋贵的确感到庆幸不已,当初要开战时,大家以为这场战争会结束得很快,危险性不大,就全想着去挣功,只是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还在陆军混,短时间内不可能搭上海战的这艘顺风船,除非是早有准备的,比如陆煊等人。
因此战败消息传回来时,他们中的某些人肯定暗地里庆幸。只是顾青云听到风声,第二次海战估计会有更多的勋贵武将的子弟上场。
这说明皇帝和朝中大臣有必胜的决心。
只是这等事情还没有公开,顾青云自然不好说出来,但他相信谢长亭肯定有所耳闻。
“唉,看到咱们水师战败,我真恨不得自己年少时能成为一名水师,然后再上场杀敌,那样我现在就不会待在这里唉声叹气了。”谢长亭突然感叹,语气很是惆怅,“我如今文不成武不就的,心里还真的有点后悔,之前浪费了许多时间。”
顾青云惊讶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心里暗暗奇怪,以前的谢长亭生活潇洒,颇有点没心没肺的感觉,从不主动关心国家大事,没想到现在一场战败就让他发出如此感叹。
事实上可能不只是他,顾青云相信这场战败会使很多人的目光投到海上,是福是祸还很难说。他认为,只要大家能认识到海上力量的重要性,那么这一次失败可能是个转折点,如果对以后的国运有好处,那也是可以接受的事。
“不过我还有儿子。”谢长亭想到这里,眼睛顿时一亮,“我以前没有条件,可是我家天保有这个条件,以后就让他从武。”他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回外家,只能接受基本的识字教育,当时还穷得很,那些勋贵二代的精英教育他是没资格享受的。
“你做得了主?”顾青云故意问他。
谢长亭表情一怔,随即瞪了顾青云一眼,拍拍胸脯道:“怎么可能做不了主?咱们夫妻有事都是相互商量的,我相信公主肯定会同意我的意见。”
“对了,这次我听说你们工部被陛下骂了一顿?”谢长亭迅速转移话题。
这次轮到顾青云黑脸了,他无奈地点点头:“是的,不止是我们,还有兵部,有大臣说我们不用心,战舰比不上敌军。”
兵部和工部当然不肯背锅,又把户部扯下水,说户部克扣经费,发展下来又是文武之争,几位尚书和阁老在皇帝面前一时之间吵出火气,演变成大打出手,要不然皇帝不会如此暴怒。要知道以前也打过架,只是没有这么严重,这次当其他人把那些大人们拉开时,其中好几个年纪大点的大臣都得请御医了。
不管如何,这场不知真假的打架让皇帝和内阁快刀斩乱麻,很快就制定出下一步计划,决定再次出兵。
顾青云等人觉得有些委屈,他们夏朝和外国接触时,看到人家的好东西也会想着吸收学习的,其实他们的战舰技术水平和如今的荷兰真的差别不是特别大,要不然战报肯定会标明出来,只是他们的水师没有多少经验,和那些经验丰富的荷兰军队相比,只会仗着坚船利炮欺负海盗的夏朝水师就跪下了。
不过有个好消息是,无论这场和西方人的海战结果如何,以后他们工部的经费肯定会下拨更多,用在武器研究上的经费也会增多,其他人看到效果就不会再叽叽歪歪了。
顾青云又打了哈欠,他中午没能休息,这几天晚上还休息不好,只睡了很少的时间,现在夜幕降临,就有些困倦了。
谢长亭见状,就赶紧说道:“你赶紧回家吧,看你那疲惫的样子,你们当官的也不容易啊。”
顾青云瞪了他一眼:“你才知道。”他心里其实是乐意和谢长亭再聊下去的,毕竟他这边有许多小道消息,只是他想到最近行踪鬼祟的顾永辰,就想着今天早点回家看看。
之后两人就此分别,顾青云骑着马在大街上慢慢走时,就听到两边灯火通明的酒楼或茶楼里传来喧嚣声,有说书人声情并茂的声音,有指点江山的议论声,绝大多数人的焦点聚在这场战事上。
顾青云偶尔驻足倾听,发现有人骂兵部无能的,有骂工部的,还有骂朝中大臣的……当今下令不以言论获罪,加上有各家小报崛起,京城人早已养成无事不能说的习惯,除了有官身的人谨慎点,那些普通人是不会怕的,反正他们又不骂皇帝。
大概是因为顾青云身上的官服,在发现别人频频望过来的目光后,顾青云只能继续往回走。
回到家,简薇很是高兴。
顾青云照常换衣服洗脸,正好到了用晚膳的时间,他坐下来后看了看饭桌,忍不住皱眉:“辰哥儿呢?”他们家吃饭分为男女桌,不用屏风隔开,此时顾青云的面前只有方仁霄和顾永良。
顾永良忙回答道:“弟弟今晚有事,说是和好友们在外面吃。爹,你放心吧,他会在宵禁之前回来的。”
“我记得已经好几天晚上没见到他了。”顾青云思考,他一连半个多月都在工部加班,很晚才回到家,每次回来吃了点东西就到休息的时间,看书也只能看两刻钟,否则就会影响睡眠,等他回过神来才发现似乎好几天没见到顾永辰了。
顾永良有些犹豫,他看了一眼方仁霄,低咳一声。他最近在翰林院也忙得很,刚到翰林院就碰到这场海战,有时还得跟着前辈在皇宫值夜班,精神压力大。
“辰哥儿不是去做坏事,我恍惚听到他们在讨论什么战舰的设计和尺寸,还亲自动手去做。”方仁霄缓声道,“他以前就有这方面的兴趣,后来因为科考放下,现在这种气氛下,他想做就让他去做吧,难得他这次这么专心去做一件事,以前他除了念书就是抱着蹴鞠出去玩。他有这个想法,指不定以后子承父业,能进工部。”
亲自动手,他们会吗?顾青云忍不住嘀咕,除非他们谁去学习木匠。
“那也得先考上进士才行,要不然以后去做工匠?”顾青云皱眉,“其实研究这些也没什么不好,我还是赞成的。只是不能本末倒置,他天天出去不念书,时间长了功课自然会退步,以后再捡起来就会事倍功半。”
按照他的意思,当然是考中进士再发展他的兴趣爱好,那时儿子想在翰林院待多久都成,但考科举最好是一鼓作气。
“辰哥儿一向乖巧,他有分寸,你等他沉迷下去再提醒不迟,他过年就十八岁,不小了,不能老是把他当成小孩子。”方仁霄语重心长。
顾青云侧头,扶额道:“老师,您说得我好像很严厉似的,我这不是问问吗?”语气有些委屈。
方仁霄最受不得顾青云这种语气,见女眷那桌看向这边,就笑道:“先吃饭再说,免得饭菜都凉了。”
“好,先吃饭。”顾青云回过神来,连忙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晚上只有这章了。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236章 谈心
饭后,顾青云和方仁霄再次针对顾永辰的问题聊了一下, 决定还是不强制, 只需提醒一下即可。
就在这时,顾传恪终于睡醒被抱到堂屋, 听到那咿呀的奶音, 方仁霄就坐不住了, 赶紧站起来:“壮壮醒来了,老夫得去帮把手。”
顾青云无语, 小家伙吃点蛋羹还要一堆人哄着捧着看着,这也太隆重了吧?等大孙子再长大一点,看来自己还得扮演白脸,免得宠出一个小纨绔出来,就是降低亲密度也只能认了。
他突然想到在儿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他要求虽然严格,但貌似孩子们和他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看来以后同样不必担心和孙子的关系。
顾青云在庭院里转了半个时辰, 总算等到顾永辰回来了。
“去哪里回来了?”
顾永辰冷不丁听到这幽幽的声音还真是吓了一跳。
“爹爹,您怎么来了?”抄手游廊挂有灯笼,顾永辰眯起眼睛看着银杏树下影影绰绰的身影,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 嘴角不由得翘起来, 忙快走几步,拉近距离。
顾青云从树底下走出来,他刚才听丫鬟说顾永辰进门了, 就不自觉地走到他的院子门前。
“我好几个晚上没见到你,想你了。”顾青云十分自然地把这么肉麻的话说出口。
偏偏顾永辰很吃这一套,他脚步轻快地走过来紧紧搂住顾青云的肩膀,笑得很是欢快:“爹爹,我也想你了。”
“那你最近在忙什么?成天不着家的。”顾青云顺着他的方向一起走进西院门。
“我和朋友们想研究设计新的战舰,不过我算是明白了,咱们之前自视甚高,根本就不怎么懂,做的小船很快就沉在水底,现在大家沮丧得很,我就想着回来多看点书再说。”顾永辰一说起这个就挠挠脑袋,语气颇为失望。
“小船是你们自己亲自动手做的?”顾青云好奇这个。
“嗯,大部分都是我亲自动手的。”顾永辰脱口而出,刚一说完又有些不安,“还有另一个人帮我,他会雕刻。”
“你是什么时候学会木工的?”黑暗中,顾青云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顾永辰搂紧顾青云的手臂,老实回答:“我这次回林溪村不是待了许久么?有时想放松的时候就跟着爷爷学习了。还有太爷爷,我常和他聊天,每次聊到庄稼和木工活他总是特别高兴,精力足够时还指导我做活。”
“你太爷爷和爷爷竟然主动教你做木工活?”顾青云不相信。
“当然不是!”顾永辰连连摇头,“不是这样的,是我主动要求的,本来他们不肯,可是我说这是您要求的,然后他们就肯了,爷爷见我照常学习就没说什么。爹爹,我是真的感兴趣,不是故意说谎的。再说了,我记得以前我说过要做木匠,你还笑着看着我呢。”
顾青云一听,就伸出手在他的脑袋上狠狠地揉了一把,笑道:“就会强词夺理,那是你很小的时候说的,不代表我默认。”
“我是知道爹爹不会反对才去做的。”顾永辰嘿嘿一笑,从小到大,只要按时完成该做的功课,他们就可以自由支配剩余的时间。
想到这里,顾永辰故意低下头让顾青云揉自己的脑袋,还磨蹭了下。
顾青云有些心塞,以前矮墩墩的小胖团子如今都和他一样高了,想拍一下脑袋都得抬高手臂。
“记得不要影响每天的功课,温故而知新,你每天至少要花三个时辰在学习上。”顾青云想了想,还是划下一条规矩,“两年很快就会过去,离下一次会试没多长时间了。再者,你是快要成亲的人,能考中进士无论对谁都是一件好事。”
他突然想起小时候顾永辰曾经说过等长大后要去建大船,虽说这可能是孩子有口无心的童言童语,但看到他如今对这方面感兴趣,像今晚在饭桌上所说的,顾青云不准备打击。
“爹爹,你放心,我以后不会再犯。”顾永辰抓着顾青云的手,有些羞赧,这几天他确实是沉迷于造船,翻书的时间很少,“考中进士一直是我的目标,我肯定会努力的。”尤其是他还有一个优秀的哥哥,想到自己回京这段时间,他出去玩时,总有人会提起自己哥哥的名字,让他又自豪又有压力。
哥哥那么优秀,自己作为弟弟一定不能太差。
“嗯,人生是你的,以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于你现在付出多大的努力,我们不能代替你。”顾青云老生常谈了一句,没有再多说这些,反而说道,“你真感兴趣的话,爹爹之前整理出一批船只的图册,上面标注有尺寸和用料,是简单的构造图,但还是画得极为详细,其中有些还是直接从船坊那里拿来的,全是当朝船只的式样。”
顾永辰闻言,顿时大喜,他把顾青云请到堂屋里坐下,自己则蹲在顾青云面前,一口整齐的白牙毫不掩饰地露出来:“爹爹,我想看,我要看。”他知道爹爹去船坊看过,可是他没想到爹爹竟然还研究如何造船。
“嗯,我回去整理一下就拿给你。”顾青云微微一笑,轻抚他的脑袋,这些资料是他小心收集的,其中涉及到机密的资料还得拿出来放好才行,这些不能给小儿子。
他之前收集资料,主要是想让自己系统地了解一遍,不是说具体要去学习如何造船。人的精力有限,他只需要清楚船只的种类和尺寸,还有所需的用料和价格等,力求不被人蒙骗就行。
现在能帮到顾永辰,他心里也是高兴的。
顾永辰傻笑了一会儿,有顾青云的理解,他只觉得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一下子就觉得神清气爽。
“爹爹,我想今晚和你一起睡。”顾永辰拉着他的手,轻轻地摇一摇,眼睛明亮清澈,有点可怜巴巴的。
顾青云见顾永辰难得露出如此模样,想到之前两年未见,他回京后自己一直忙于各种事务,再加上不到两年小儿子就成亲了,于是点点头:“好,今晚和你一起睡。”
“哈哈,太好了!那爹爹你在这里等我,我马上让人去和娘亲说,爹爹,你今晚要看什么书?”顾永辰大喜。至于让他娘亲独守空房的事,他就只能挠挠脑袋了,反正这种事他从小到大没少干。
顾青云说了书籍的名字,顾永辰立马站起来,让门口侍候的小丫鬟去三门那里跟简薇说明情况。
看着顾永辰兴奋的模样,顾青云忍不住摇摇头,今晚他才用这一招对付方仁霄,现在被小儿子反用回来了。
*
东院。
宁瑶好不容易和奶娘一起哄睡顾传恪,她走进卧室,就见顾永良身穿白色里衣,正一边捧着书一边泡脚,时不时露出凝神思考的模样,不自觉的,她的脚步就变轻,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顾永良抬头看她:“壮壮睡着了?”
“嗯,傍晚让他睡的时间长了点,晚上精力就充沛,闹腾了许久总算是睡着了,这个折腾人的小魔星。”宁瑶在他身旁坐下,刚想说什么就听到对面隐隐传来声响,还有一声兴奋的尖叫声。
两人不由得对视一眼。
“估计是弟弟刚回来,看样子是被爹爹逮住了。”顾永良把书翻到下一页,笑道,“不过不要紧,爹爹是讲道理的人。”想了想,还是拉铃让人去打听一下详情,万一弟弟真把他爹惹火了,他好及时赶过去救场。
“良哥,爹他……”宁瑶掩嘴一笑,烛光下,她的皮肤柔嫩,身段依然美好,眼里似有星光,“我先前还以为他老人家很严肃,没想到私底下这么温和,刚回来时,我见到爹把壮壮抱在怀里亲,还把他放在肩膀上,那时可把我吓坏了。”
尤其是儿子不争气地在公公脖子发了次大水,当时她在旁边看了几欲昏厥,可旁边的婆婆竟在取笑。
还有今天晚膳时,如果她没听错的话,公公竟然用那种语气跟太外公说话!偏偏大家的表情正常,看来这不是第一次了。
越是相处,宁瑶越是发现,公公和闺阁姐妹们谈论猜测的“黄粱先生”完全不同,要不是亲眼看到,打死她都不相信,在外面温和有礼、寡言沉默的公公在家里竟然有这一面!而且还在她面前表现出来,似乎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爹爹他就是那样,我们兄妹小时候都骑过他的脖子,听娘亲说,我小时候还把爹爹当马骑过。”顾永良想起往事,脸上的表情很是柔和,“爹爹没有那种抱孙不抱子的想法,小时候和其他朋友相比,我是一点都不怕他,只是如果我做错事,他就会很生气,有一次还用家法惩罚我,谁劝也不听。”
“家法?”宁瑶想到自己看过的家法条例,顿时来了兴趣,“是什么惩罚?”
顾永良知道自己失言了,忙闭嘴不谈。他怎么能在自己的娘子面前把自己小时候被爹爹打得涕泗横流、哭爹喊娘的事说出来?太影响他的形象了。
所幸在宁瑶不依不饶追问的时候,丫鬟珊瑚正好进门,带回来隔壁的消息。
当听到今晚顾青云和顾永辰一起睡时,顾永良忍不住暗暗妒忌了一下。至于简薇和顾景准备同床共衾,他倒是觉得很正常。
弟弟真是会抓住时机,肯定是向爹爹撒娇了,厚脸皮,都这么大了,他也好意思?
旁边的宁瑶总觉得自从夫君听完这个消息,他的脸色就有点阴晴不定了。
“良哥,你在想什么?”宁瑶颇为好奇。
“我在想下一次该出什么题给弟弟练习。”顾永良语气一本正经。
就目前来看,顾永辰的学习条件极好,在家里就有三名进士帮他复习功课,两名二甲进士,一名状元,很是奢侈。
“那你好好想,到时也送一份给我大哥。”宁瑶连忙说道,她父母还在孝期,哥哥倒是出孝了,只暂时不好上门请教,不过顾永辰这边做什么题,那边会跟着照做。据她哥哥说,效果不错。
顾永良自是应了。
*
过了没几天,时间就到了九月二十七日,这是一个好日子,同时也是钦天监点出来让六皇子和方姝儿成亲的日子。
因为水师战败一事,方家这边筹备婚事很是低调,尽量不惹人眼,大家原先还以为婚礼会推迟,没想到皇帝发过火后,还是打算让婚礼照常进行。
这段时间京城的气氛一直很是紧绷,现在冷不丁有一桩喜事,大家揣度皇帝的想法,暗暗松了口气。因此方姝儿嫁入皇室那天,出席的宾客分量大增,这让一向是小透明的六皇子刷了一波存在感。
与此同时,方子茗也回京了。
作者有话要说: 突然发现明天是开始高考的日子,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奋斗过的岁月,一转眼这么多年就过去了,时间过得太快,让人嘘唏。
最后祝高考生明后两天发挥超常,金榜题名!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237章 道理
理所当然的,方子茗回来是为了送女儿出嫁, 一减去旅途所花费的时间, 只有九天假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