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流水
顾景见顾青云如此模样,连忙给他在小碗里加一点点醋——分量正好是顾青云喜欢的。
一旁的方仁霄看着这些,含笑不语。
到底养气多年,经过刚才的兴奋后,大家表面上恢复了平静。
见桌子上还有着茶水和点水,又是一家人,顾青云没有客气,直接吃完这一碗面。
之后方仁霄就问起顾青云出差的事。
顾青云简单说了几句就没再说了,这毕竟是在外面,怕隔墙有耳。
方仁霄自然不会再问,他只知道没出什么问题就行。
于是大家开始等待,用聊天来打发时间,主要是说起他们买房的事。
是的,在顾青云出差的时候,他们终于和后面的那户人家谈妥了价格,一共两千二百两。
顾青云看了看简薇,没有问钱是否凑够。
接着大家又说起方子茗的事,比如姝儿和媛儿她们什么时候出嫁的问题,讨论得兴致勃勃。
顾永良他们还没来。虽说新科进士们是骑着马,可在这大街上可没有策马狂奔的地方,几乎是走着的,自然速度极慢。顾青云等人不是第一次参与这种活动,自然没有不耐烦。
“咱们辰哥儿以后可要更加努力了。”顾青云想到老家的顾永辰,不由得笑道,“只希望他不要读书太刻苦伤了身体才好。”一般而言,在一个家庭里,哥哥出息了,其他兄弟肯定有压力,处理不当的话,很容易产生矛盾。
顾青云当然不会认为其他家庭的兄弟有矛盾,甚至还有兄弟阋墙的悲剧,自己家的孩子就会一直相亲相爱,不争不妒。这是十分难得的事,不过他相信,只要疏导得当,应该不会产生什么大问题。
幸亏自己只有三个孩子,孩子少,就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好好教导,这样长歪的几率就会降低很多。
方仁霄捋着胡须,沉吟道:“咱们辰哥儿有分寸,这个倒是不必担心。”
简薇却想起从未蒙面的孙子:“夫君,壮壮的大名你想好了么?他都快一周岁了。”因为宁瑶怀孕时孕吐得厉害,等孩子生出来后,虽然健康但体重偏轻,因此就被顾大河取了个小名叫“壮壮”。
当时顾永良跟他们说时,方仁霄等人都无语了,该说幸好没叫“狗剩”吗?
顾青云想起自己“栓子”的小名,倒是觉得正常,反正只是小名而已,像小石头、小鱼儿不都是这么叫过来的吗?
“离一周岁远着呢,才八个月,不急,我再仔细斟酌斟酌。”顾青云嘴角抽搐了下,又看了一眼方仁霄,老师是不肯帮着取名字的,按惯例,是由他这个当爷爷的来取。
说实在的,没看到那个小小的婴儿,他这当爷爷的真实感不是很强。
他们顾家的辈分是“永传昌盛,兴延继承”,孙子是“传”字辈,要翻书找个好字才行,不能随便。
“下个月良哥儿要回乡祭祖,你要快点想好。”简薇不想催他的,只是想到没多少时间了,夫君还在磨蹭,觉得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一直没能决定下来。
“好好好,不用催,很快的。”顾青云连连点头。
“小孙子的大舅舅这次又没有考上……”简薇声音放低,“照我看,还不如以举人之身补缺,他们宁家又不是寒门。”不愁没有门路。
顾青云摇摇头,宁瑶的大哥如今还很年轻,还有机会再考,他一个勋贵子弟这么努力念书,肯定想金榜题名,正经入仕,不甘心止步于举人。他有预感,有顾永良的例子在,宁承言把儿子送到他这里的时间不远了,先前还扭扭捏捏,现在孙子都生下来了,两家关系更为亲近,肯定不会客气。
这时,窗外传来一阵鼓噪声。
“来了来了!状元来了!进士老爷们来了!”
“到哪了?到哪了?”
……
顾青云等人一顿,随即停止交谈,侧耳倾听,果然,外面隐隐传来锣鼓声,声音逐渐变大。
“有一个问题,待会你们谁去把花扔给良哥儿?”顾青云突然严肃地问道。
众人面面相觑,大都把视线投向顾景。
顾景跃跃欲试,嘴里却谦虚道:“爹爹,我扔不准的,现在外边有风。”她虽然练习过射箭,可练习的时间不多,没有哥哥们五十步穿杨的本事,尤其是爹爹,扔小石子那叫一个快狠准,指哪打哪。
“这鱼龙混杂,抛头露面……”连氏有些迟疑。
“不打紧,现在不比以前,我还见公主带着一伙勋贵女子穿上男装就直接在大街上跑,这不是立国初期了。”顾青云不以为意,就算现在皇太后还活着,可常年卧病在床,影响力已经接近于无。
要不是这世间对读书人家的女儿要求还苛刻点,顾青云肯定会时常带着长大后的顾景出去多走走。
方仁霄赞同,神情有些怀念:“你和小丫一起,让良哥儿多戴几朵。”
连氏知道他的意思,笑道:“这个位置是十八年前我们坐过的,当时青云打马从这里经过就是良哥儿扔的花,现在轮到良哥儿了。”他们选择性地忘记当时的顾永良才三岁,力气不足,最后是由顾三元把花扔下去的事实。
随着锣鼓声越来越响亮,街道两旁的人们兴奋度大涨,喧嚣声也随之大起来,受此气氛的影响,顾青云等人都站起来,立在窗户旁边看着新科进士们来的方向。
“来了来了!”众人大喊。
顾青云看着底下乌泱泱的百姓,又看看对面茶庄窗户和左右窗户探出的人头,不由得感叹:国人爱看热闹的性子真是一直没变。
不过对面的人竟然是谭子礼!他今天和自己一样请假了?顾青云有些惊讶。
两人对视一眼,相互点头致意,没说话。
他们没等多久,一刻钟后,队伍终于出现在他们眼前,先是敲锣打鼓的队伍,再是一队御林军,然后就是骑着马的新科进士了,状元在前,榜眼和探花在后,之后是传胪等人。
顾青云看着打头的顾永良,今日的他神采飞扬,意气风发,比往常看起来更为俊俏,心里喜悦非常,一种欣慰之感油然升起。
人们开始议论新科进士们的相貌和名次,顾永良的名次频频被提起,不断有东西落在他身上,他往哪里看,哪里的女子就尖叫不已,只是当少女们知道他成亲生子后,面容稍显稚嫩的庞庭深就更引人关注,不断有鲜花、香囊、手帕落在他身上。
才十七岁的探花郎!一门两进士,父子皆探花!
顾青云知道,今天过后,眼前的这些人才是真正的“一举成名天下知”。
见顾永良左顾右盼,终于朝这边看过来,顾景紧紧地挨着顾青云,叫道:“爹爹,大哥看这里来了!”
顾青云见她难得这么活泼,心里很是高兴,大声道:“你赶紧扔给你大哥。”
“好,那我扔了!”顾景凝神,叫道,“大哥,看这里!”
这时的顾永良总算看到他们了,他露出灿烂的笑容,朝这个方向挥挥手。
这边百姓的欢呼声轰然响起,气氛热烈得不行。
顾景受此气氛的影响,很是兴奋:“大哥,给你!”手中尖锐的枝条早已被绸布包得严严实实,盛开的石榴花直接往顾永良的方向飞去。
“啊!”顾景惊呼,她抛的花方向被风吹歪了,没有落在顾永良附近,反而直直地落到庞庭深的身前,掉在马背上。
庞庭深捡起花枝,抬头看了一眼顾景,又看到旁边的顾青云,用力地挥挥手,露出大大的笑容,一口白牙在阳光下几乎是闪闪发亮,脸颊上的酒窝清晰可见。
顾景被众人一齐瞩目,面上虽然保持镇定,脸蛋却有些红了。
顾青云看了她一眼,干咳一声,举起自己手中的花枝,朝顾永良微微点头。
这次花枝乖巧地落在顾永良身前,被他一把捞在手里。
顾永良笑了起来,把红艳艳的石榴花簪在自己的头上,朝顾青云等人使劲挥手。
顾青云看着这一幕,神情有些恍惚,他想起十八年前在这条街上发生过的事,岁月如流水,一转眼,自己已经四十一岁,当年才三岁的小石头高中状元,自己当时暗地里的想法成为了现实。
人生真是莫测啊。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230章 不喜
想到这些,顾青云心中很是骄傲, 同时又有些惆怅。
底下的人群看着二楼的顾青云, 又看看顾永良,两人那相似的容貌很容易让人猜出有亲缘关系, 都应景地欢呼起来。
“如果瑶瑶和孙子在就好了。”看到这画面, 简薇忍不住感叹。这是顾永良短短二十一年最荣耀的时刻, 她知道宁瑶肯定很想在这里看到。
“回去我就把它画下来。”顾景若有所思,睁大眼睛认真看着。
等顾永良他们走过后, 人群逐渐散去,一边走一边还讨论着,顾青云等人也回到家里。
一回到家,顾青云不顾顾景的目光,拉着简薇到卧室,急切地说道:“薇儿,你去探探小丫的口风,看她是不是喜欢庞庭深。”他心里着急得很, 刚才在街上发生的事让他很是警惕。
简薇一愣:“喜欢庞庭深?不可能!咱们小丫还没开窍呢。”
“怎么不可能?”顾青云有些焦躁地在屋里转圈,“我都看到她害羞脸红了!”郁闷,不小心把花扔在庞庭深身上, 那臭小子竟然还对着这边笑笑笑!
如果说之前顾青云觉得庞庭深这位少年郎有才华, 长得顺眼, 又是自己好友的儿子,从而喜欢他的话,那现在一知道他可能和顾景发生纠葛, 那点喜欢就淡下来。
庞庭深是长子,庞喜林又从来没说过两家结亲的事,顾青云慎重考虑后,当然不满意。
“脸红?不一定是因为害羞,还有可能是兴奋、尴尬或激动。”简薇见顾青云还在团团转,就坐到一旁的椅子上,仔细思考半晌,又继续分析道,“小丫面皮薄,情绪一激动就容易脸红,因为这事,以前她还不高兴,长大后就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变成如今的面无表情。”
说到这里,简薇还很可惜,小时候那个扑在她怀里撒娇的白嫩团子不见了,以后只能指望孙女的到来了。
顾青云微微一怔,松了一口气:“那看来不是因为那个臭小子脸红。”他真怕两人真看对眼了,那自己是同意好还是不同意好?
想到无数话本中的情节,顾青云真的不想自己扮演一个棒打鸳鸯的角色。无数的事实告诉自己,和儿女在婚姻大事发生分歧,最后肯定是父母这方失败,还有两败俱伤,能占上风的绝对不多。
“不过也不一定,先前深哥儿常来家里和咱们儿子探讨学问,有时小丫也会加进去聊天。我记得他们似乎相谈甚欢?”简薇又怀疑起来。
“什么?那我怎么不知道?”顾青云大惊。
“你那时忙得很,又外出几天,我就没和你说。再者,小丫完全和平时一样,丫鬟那里也没传出什么消息来。”简薇皱眉,“应该没事,而且你知道的,小丫有什么事都不会瞒着我们。”
顾青云垂下眼睑,慢慢踱步,没有说话。
“对了,你之前不是很喜欢深哥儿吗?”简薇取笑他,来过他们家拜访的少年郎还是极多的,庞庭深可是夫君第一次见面就称呼对方小名的人。
顾青云有些尴尬,他摸摸鼻子:“我是喜欢他,可这不意味着我要让他当女婿。你知道的,庞家的家庭情况复杂,咱们家一向和睦,关系单纯,我怕小丫应付不来。再者,就算应付得来又如何?人生在世有这个时间去和不合时宜的人纠缠,还不如做点让自己开心的事。”
顾青云本身最为讨厌所谓的极品亲戚,他最为佩服陆泽的手段。想到陆泽二十几年前回来后知道刺杀自己的人中还有他家二叔陆权的份,就干脆利落地把陆权的腿打断,让对方变成瘸子,偏偏一切看起来像一场意外,却直接断绝陆权继续做官的希望。
而一个没有权力、断腿的男人凭什么去争靖勇侯的位置?之前侯府老太太去世,陆泽等孝期一过就立即和二房分家,而陆权的子孙没有什么出息之人,两三代后,就应该沦落到和其他侯府的旁支差不了多少。
顾青云就是再喜欢庞庭深也不会想着把顾景嫁到他们家,而且他熟悉的是庞喜林,不是庞喜林的妻子白氏。
说起庞家,简薇面色也严肃起来:“庞家不算太复杂,只是万一嫁过去,庞探花那些兄弟姐妹仗着辈分就太难缠了,他们过于自大,所以当初庞探花出事我一点也不奇怪。”以前庞家还住在京城时,她去过庞家,清楚里面的纠葛。
简薇觉得农家中突然出一位官老爷可能会发生两种情况:一种是极为自卑,不敢和其他官员家眷打交道,小心翼翼地模仿他人的行为举止;另一种是觉得自己家人是官员,有什么事做不得?还把以前道听途说的事当成至理名言来做,一不小心就会闹出乱子。
后一种情况下,如果家中的长辈或掌权之人头脑清醒,能约束家人,出不了什么大问题,毕竟官员大都懂法。
朝中的大多数寒门官员就是如此做法。
当初她要和顾家结亲时,长辈们是细细打听一番后才决定下来的,其中夫君家人的表现占了一部分,觉得不错。
“白妹妹性子温和柔弱,凡事听庞探花的,当初在京城就辖制不住他们,也不晓得现在长进了没有?”简薇说到这里,有些担心顾青云说的话成真,忙说道,“我还是先去探探小丫的口风。”
“去吧去吧。”顾青云连连点头,“记得不要直接问,免得没有的事都说成有。”
“我明白。”简薇应了一声,心急火燎地出门去了。
很快,顾青云从简薇口中得知顾景没有和庞庭深发生什么事,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放下来。等回过神来,他很快就把注意力放在顾永良身上。
按照惯例,顾永良是状元,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是正七品编修。
顾青云算算顾永良到自己的距离,忍不住皱起眉头:怎么感觉儿子用不了多久就能追上自己?难不成为了不阻碍儿子的前程,他等不到致仕年龄就得主动病休?毕竟朝廷有个潜规则,直系子孙的品级不能比长辈高。
虽说他觉得不继续在官场待着,自己做个闲人也不错,还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那不意味着自己想因为升官不够儿子迅速而退下。
貌似太没面子了!仔细暗忖了会,顾青云哈哈一笑,觉得自己庸人自扰,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你打算在翰林院待几年?以后要下地方吗?”既然顾永良从今天开始就是一名夏朝官员了,顾青云就开始问起他的计划,或者说是志向。
“太外公,爹,我想先在翰林院待三年,如果三年后觉得时机好的话,我再申请到地方去。”顾永良语气自信,神情很是镇定,“爹你说过的,咱们国家如今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我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干出一番事。”
顾青云和方仁霄对视一眼,觉得这样不错,不过计划不如变化快,他们现在计划得再好也没用,到时一不留神就会发生变动,只能是定下大的目标,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已。
其他事也没有什么好说的,顾永良从小到大受到顾青云和方仁霄的精心教导,他人又不是那种傻白甜,还在皇家书院和国子监待过,只需稍稍给他提醒,其余的事情等他正式入仕后自然能慢慢体会。
相比之下,顾青云对殿试发生的事感兴趣。
“爹,之前殿试的题目还真被您给猜中了,是关于和西洋国家交往的尺度问题。”一说起这个顾永良颇为兴奋,“反正大家答得都不错,陛下下了早朝后就来看我们,还一直坐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我看陛下的身体是很好的。”他的语气充满了喜悦。
如今大家统一把海那边的国家称之为西洋国家。
在世人眼中,当今陛下英明神武,是一位明君,在朝野中拥有很高的声望,顾永良等菜鸟见到他自然高兴不已。
至于试题,这几年来,一般都是考当前的热点问题,消息灵通的人多,猜中的人肯定不少。所以大家一致认为会试的含金量比殿试高,两者的排名不会相差很多。
顾青云暗暗叹了口气,没有和他议论皇帝身体的好坏,反而问道:“那你是怎么被点为状元的?”
说起这个,方仁霄也颇为好奇,他先前没想到重外孙会是状元,大家觉得有个探花或传胪就是胜利了。
“大人们在讨论时,本来我应该是传胪或探花的,只是后来陛下传咱们进殿时,一一和前十名说话,他一看到我就知道是您的儿子了。”说到这里,顾永良忍不住摸摸自己的脸庞,有张和父亲相似的脸真是省事,自从中了贡士后,大多数的人一见到他就知道他的名字,之前参加复考时,翰林院的人对他的态度还是较为亲切的。
“反正陛下金口玉言,他说我状元就是状元了,其他大人没有反对。不过深哥儿倒是被几名老臣推说太过于年幼,想把名次推后一点,只是陛下还记得庞叔叔的名字,加上深哥儿的确优秀,就把他选为探花。”顾永良暗暗想着,是不是殿试成绩前十名的贡士除了庞庭深就全是已经成亲的人,所以对方才能成为探花?
方仁霄听到这里,捋着胡子,神情莫测:“看来你那位同年要翻身了。”
顾青云想了想,没有反对。
或许,这正是庞喜林所希望的吧?
希望他能如愿以偿。还有,如果他估算得不错的话,庞庭深如今成为新科探花,又如此年轻,即使受到他父亲的影响,但前途还是很光明,那想招他做女婿的人家一定很多,指不定还有内阁大臣在里面呢。
顾青云想的没错,接下来白家简直门庭若市,求亲的人络绎不绝,只是白家放出话来,说外孙年纪幼小,有高僧说不能早娶,再者女儿女婿不在,不好做主,这波热潮才慢慢消退。
顾青云虽说一直关注庞庭深的婚事,但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工作上。
而在摆了筵席庆祝顾永良金榜题名后,接下来就是顾永良回乡祭祖。这次简瑜跟着回去,他还是不想在京城居住。
“你太爷爷他们一定会很高兴,只希望传递这个消息的人小心点才好,免得……”后面“乐极生悲”四个字顾青云没有说出口,他真怕爷爷奶奶他们知道顾永良考中进士,激动之下发生什么意外,虽说之前就写信让他爹娘预防过。
这次殿试的结果他们没有写信回去告知,毕竟顾永良不用参加翰林院的馆选,可以提早回乡祭祖,比官方送达的消息只慢一点。
“爹,您放心,爷奶有分寸的。”顾永良安慰他。
“记得回来时从运河这边走。”顾青云再次强调,“时间是长了点,但安全,又不颠簸。”
顾永良默默点头。
“去吧。”顾青云拍拍他的肩膀,“你们回来后,家里的房子就该改建完毕了。”
于是,当送走顾永良和简瑜后,顾青云他们的心思就放在购买的新房上。
作者有话要说: 祝大家端午节节日愉快。*罒▽罒*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231章 准备
新买的两进四合院需要两千两百两银子,顾青云和简薇不是很难拿出来, 他们当然没有卖商铺和田地, 这钱有一部分是顾永良从老家拿来的,竟然有四百两, 要不是要留部分钱给顾季山和老陈氏看病用, 还能更多。
剩余的一千八百两, 从方仁霄这里借三百,最后的一千五百两顾青云和简薇还是能出得起的。
他如今是都水司的郎中, 一司之长,自从朝廷的税收增加后,从去年开始,官员的俸禄也跟着几乎增加一倍,每年的俸禄达到六百两银子。
除此之外,那些不可言说的收入比以前做从五品员外郎多得多,最起码都水司里未用完的公使费他拿大头,每年除去上下关系维护和打点的银子, 他的净收入可以达到一千两,这还不算家里产业的收入。
当然,这些钱比不上商户做生意来的钱多, 也比不上传说中“三年清知府, 万两白花银”, 但对于顾青云和简薇而言,这种钱几乎没有任何风险,拿得安心。
相比之下, 如今的制度,胡乱伸手拿钱的风险极大,他从来没想过用这种方法发家致富。
于是一筹够钱,顾家马上把钱送过去,现在他们家终于变成四进的院子了。
“没有意外的话,以后这就是咱们顾家在京城的宅子,不会搬家,四进的院子,应该够住了。”新买的宅子和他们家还有两堵墙隔着,顾青云和简薇还得绕到另一条街才能进去查看,“孩子再多,以后就分家。”以他们的身份地位,这么大的宅子是合适的,再大的话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分家?”简薇把视线从宅子上收回,旧主人搬走后,这里显得空荡荡的,“我们才有两个儿子。”
“我不是说现在,是说以后。”顾青云笑道,“等辰哥儿成亲生子,小丫出嫁后,咱们家的产业就立即拨一部分给两个儿子自己管理,盈亏自负,免得他们这么大了还伸手向咱们要钱。最重要的是,以后他们兄弟俩在外面挣的钱不用交到公中,自己做主就是。等咱们都不在了,这才分财产。”这是事先和简薇商量。
“那儿子们就有私产了!”简薇保养得宜的脸庞上露出惊讶之色,“我见其他人家,即便孩子做官,俸禄也是交到公中。”她目前还没有交出管家权的想法,毕竟她还有两个孩子没有嫁娶,几个月后宁瑶回来,她也会继续管家。
“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有些事情还是早点做好。”顾青云想到近日屯田司的鲁郎中就因为家产的事,他家儿子们暗地里闹得厉害,竟然有风声传出,引得工部的人都在看笑话。
1...147148149150151...1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