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毒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没落皇朝
“快!”
离着火光只有三四十米了,一块块木排,被丢到了铁索上,但尖兵前进的速度却让人着急,走在蒙蒙的大雾之中,前方负责铺桥的速度太慢。
对岸的一声呼啸之后,那边的声音更加的嘈杂了,大雾对杨猛和督标来说是好事,对西岸的哨练来说也是好事儿,大雾掩盖了开花弹的杀伤力,看不到成片倒地的哨练,对面的哨练竟然开始了反击。
“蹲下!”
对岸的枪声一响,杨猛就意识到了不妙,距离太近,抬枪和鸟枪的杀伤力,被充分的发挥了出来,对岸的几十把枪同时开火,走在前面的铺桥队,和尖兵身前的盾牌手,就倒了大霉,一声声惨叫之后,就是坠江的声音。
蒙着铁皮的盾牌,也挡不住铅子的威力,漫天都是碎屑,有了浦桥队的几十个人挡着,再加上盾牌兵的阻挡,还是有些铅子打到了尖兵身上,他们手里的圆盾,根本挡不住抬枪打出的铅子。
一轮枪响之后,对岸枪声也停了下来,抬枪装填麻烦,鸟枪的杀伤力有限,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
“延伸!冲!”
延伸就是炮火延伸,封锁桥西岸的那两门臼炮,可以帮着封锁封锁哨练的后路了。拖着身旁的尸体,督标的二百尖兵快速的铺桥,前进。
“趴下!”
离西岸只有七八米了,对岸的牌楼阴影,也在大雾之中显得有些恐怖,但更恐怖的却是准备点燃抬枪的火把。
又是一轮枪响,好在距离比较近,抬枪的铅子基本够不着桥面,第二轮抬枪的杀伤力有限的很。
“列队,开枪!打完子弹之后铺桥!闲着的装弹!”
五人一队一次两队,柯尔特m1847,也第一次在大清的战场上显威,双手击发,左轮的射击速度很快,三四十米的距离,正是这把枪杀伤力最大的时候。
射击之后,将铺桥队的尸体附在铁索之上,督标的二百尖兵,死了二十多个,总算是踏上了澜沧江西岸。
“不要冲,继续开枪!”
对面的惨叫声越来越大,迷雾之中的惨叫也是个极恐怖的物事,到了桥头十几个人一排的队伍可以摆的开了。
对岸起码有几千哨练,二百多人上去的杀伤力,还不如他们互相践踏死的人多呢!开枪射击无疑是个好法子,也能给身后的杜伏虎争取过桥的时间。
左轮打了五六轮,一个个督标尖兵手里就好像握着一团雾气,冰冷的江雾覆盖在滚烫的枪管上,激起更多的水雾。
柯尔特的有效射程是六七十米不错,但弹丸的杀伤射程却足有一两百米,霁虹桥对岸的空地虽说不小,但哨练的人手也不少,不用瞄准随意开枪,平台上的惨嗥声越来越大了。
随着杜伏虎率领的人马一个个的过了桥,尖兵们的散兵线也越拉越长,一千五百督标过了桥,阳光也洒到了河谷里,笼罩河谷的浓雾在急速的散去,对岸的情形也能看个大概了。
桥头的枪弹,后路上的开花弹,将平台上哨练压成了半月形。而桥头除了残肢断体,就是汩汩流淌的血浆,臼炮加上五六轮近距离射击,倒在地上的哨练,七八百人绝对是有的。
督标看到了永昌的哨练。同样永昌的哨练也看到了桥头上乌压压的督标。一下就来了好几千人,简直就是神兵天降。
急速散去的雾气,也让大部分的哨练看到了桥头和后路上的惨象。桥头还好些,大多是躺着的死人,而下山的后路上,除了血浆就是碎肉,这一幕吓呆了大部分的永昌哨练。
“杀!杀!!杀!!!一路杀向永昌,沿路凡配刀剑、执凶器者一律斩杀!”
永昌的哨练在发愣,杨猛可没这个心情,抽出腰间的鬼头刀,朝着永昌的哨练一指。两千多多督标,如虎狼一般,就扑了上去。
夺桥之战的恐惧,两百多尖兵,承受了九成九,两百多尖兵心里怕的厉害。但傻呆呆的永昌哨练,无疑是个很好的发泄对象,恐惧慢慢的被残忍所取代,看着一个个无头的躯体倒在自己面前,督标尖兵们心中的恐惧。被血腥残忍所取代。
而跟在尖兵身后的八百多人,就是看凌迟看的津津有味的货色,二百尖兵杀得畅快,他们的眼里也露出了嗜血的光芒。
扼守霁虹桥的永昌哨练,多半都是永昌的绿营兵,这些人算是沈振达手里最厉害的人手了,开花弹、大将军炮,不是没人知道,可一说出来,只能增加它的恐惧。
望着穿着号衣的一群人,许多永昌的绿营兵,都想不出这支人马出自哪里,蓝汪汪的大刀片,一刀下去不是无头身,就是被劈为两片的残躯,臂力、腕力超群的督标尖兵,给永昌的绿营降卒,带来的更多的恐惧。
面对恐惧,奋起反抗才是最好的选择,你越软弱,恐惧就会越强大,它会从浪花变成海啸,直到压垮你为止、压碎你为止。
以绿营降卒为主的永昌哨练,被吓破了胆,杀掉了神,可他们表现的越害怕、越软弱,反而助长了督标的凶残,杀人碎尸,两千多督标走过的地方,就没有一具完整的尸体。
跑不掉走不了,缴械投降也难免一死,面对凶残的敌人,永昌哨练最后的一丝反抗,也拿不出了,只有几百人冒着炮火,向山下逃去。
“通知后面的炮兵,停止开炮,炮声停住之后,先奔永平,再到永昌,记住!凡配刀剑、执凶器者,一律斩杀。”
炮声一停,杜伏虎带着人,直奔永平而去,杨猛则是留下了那剩余的一百六十多个督标尖兵,处理后事,这才是最要紧的。
平台上的几千尸首,必须在林则徐到来之前处理掉,不然自己就有麻烦了。林则徐从根上算,应当是个道学夫子,这样的杀戮,听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么多尸首摆在当面,一般人是绝对看不下去的。
殿后的五百督标,接了杨猛的命令,驱赶着三千多贵州兵过来桥,见到桥西岸满地的碎尸,多数贵州兵都吐了,一个接着一个,仿若传染病一般。
殿后的五百督标比之贵州兵也好不了多少,铺桥的几百贵州抚标,多半被踩得肠穿肚烂,血淋淋的霁虹桥,与西岸一比,简直就是天堂,一道道血流汇成了一条血浆瀑布,沿着桥西的石台,在河谷上方形成了一道红瀑,染红了霁虹桥下的澜沧江。
薄雾硝烟之中的将军杨猛,还有那一百多血淋淋的督标尖兵,就像是地狱修罗一般,孤零零的耸立在血肉屠场之中。
“吐够了,就去换桥板,将尸首抬到山下,挖深坑掩埋,弄些木桶,从江里打水,把这处平台给老子刷出来。”
这战场也不是一般人能呆得住的,除了残肢断体,就是血腥味和骚.臭味,战场从来就是炼狱,哪有什么血染的风采可言。
杨猛的话,现在比圣旨都好使,一个个扛着农具的贵州兵,擦了擦嘴角的呕吐物,就开始了地狱之中的劳作。
“处理好这边,就沿着永平、永昌一线收尸,尽量处理干净了。
这边弄好了之后,就给总督大人报捷,死伤多少人、毙敌多少人,就不要报了,只说大军已经夺取霁虹桥就是了。”
杀了这么多人,林则徐那边必然要听到一些风声的,但大清的军队就是这么个情况,杀少了虚报,杀多了瞒报,现在是戡乱,只要乱子平了,究竟杀了多少,没有几个会去深究的,即使要深究,这也是一笔糊里糊涂的烂账,一人一个说法,真话就跟假话一样,想分辨清楚,难!





毒清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世间大恐惧(上)
“咱们的人手,也好好收敛,莫让弟兄们曝尸荒野。”
拢了一下尖兵的人手,伤了二十几个,死了十好几个,左轮丢了二十余把,平台上死的督标,也有五六十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虽说永昌的哨练不成器,但几千人的战斗,督标还是付出了百余人的伤亡。
带着黑巾蒙面的魏芷晴,和大军之中不多的马匹,督标尖兵,开始奔永平而去。
“爷,为什么要蒙住眼啊?”
作为杨猛的贴身书童,魏芷晴几乎每天都跟在他的身边,刚刚浓重的异味,让她很不适应,再加上被蒙住了双眼,一股淡淡的不安,也罩住了魏芷晴。
“山势险恶,你就忍一会儿吧!别惊了马匹。”
霁虹桥还算不错,可桥两岸的山路真是有些难走,东岸还好些足有两米多宽,可这西岸的山路,刚刚有一米左右,只能行一匹马,加上满地的尸首,这山路也是相当难走的。
下了山之后,杨猛解去了魏芷晴脸上的黑巾,四下里一看这位女夫子就吐了,扑鼻而来的血腥味,已经比山上淡了许多,可沿路零落的无头尸,和一滩滩尚未干涸的血迹,让魏芷晴知道自己刚刚是从什么地方下来的。
“还是蒙上吧!”
“习惯就好!”
“好!那就打马永平。”
沿路的尸首不少,足有六七百具,看来永昌哨练扼守霁虹桥的人手,没几个幸免的。
望着一具具残缺不全的尸身,杨猛知道前面的督标杀顺了手,只怕到了永平杀的人会更多,自己要过去坐镇了。
“全速前进,赶在杜伏虎之前,到达永平。”
紧赶慢赶,到了永平杨猛还是晚了一步。督标堵在了永平城门处,里面的喊杀声也没响起来,这让杨猛有些疑惑,自己下的命令可是执凶器者杀无赦,这杜伏虎干什么吃的?
“怎么回事儿?”
近千督标被堵在了城门外。看来里面也是遇上了硬茬子。
“三爷。永昌哨练打算拒守永平,杜参将正在前面开路。”
杨猛行走在云南,多是使用三爷之名。除了生人是没人会叫他的官职的。
“让开!让尖兵进去开路!”
驱散了城门口的杨猛打马进了永平城,杜伏虎这人杀性不成,正在与永昌的哨练对峙呢!
“杜伏虎,怎么回事儿?”
“三爷,永平的士绅出来挡路,他们不是哨练,我……”
杜伏虎把手一指,十几个老爷模样的人,正端着做工精美的宝剑。堵在进城的必经之路。
“杀过去,抄了这些人的家!老子的命令就是执凶器者,无论善恶杀无赦,你他妈是怎么做事的?给我杀!杀!!杀!!!”
永平的这些士绅也是屠回的拥趸者,这些人和沈振达是一丘之貉,永昌府除了保山。就是永平,沈聚成、沈振达父子,如何能聚得起数万哨练,就是有这些人在背地里撑着,永昌屠回。最大的受益者,不是沈聚成或是永昌府的官员,而是这些暗中鼓动回汉征伐的汉人地主。
土地、矿场就是他们目标,与沈聚成得到的浮财相比,永昌府支持沈聚成的幕后之人得到的东西,远比那些浮财多的多。
回回善于经商,滇西南又通联着缅越泰印诸邦,无数的山林里,有无数的马帮商路,滇西南,杨家的马帮虽说最大,但路子最多、最杂的还是回回马帮。
回回与云南当地的山民不同,他们的祖先就是商家,经商赚钱的血液,也算是流淌了千年,种地是他们的副业,经商和手工业才是他们的主业。
回回大户的富足,普通回回的富足,也是回汉争斗的原因之一,仇富、一夜暴富,也是促成永昌屠回的原因之一。
对于永平的这些大户,杨猛本就没有什么好感,他们这次堵路,让杜伏虎失了杨家的威严,杨猛的杀性也在瞬间到了顶点。
‘啪啪啪……’
杨猛抽出了自己的左轮,堵在路上的几个永平士绅,直接被他爆了头。
“杀!全城搜杀永昌哨练,打着老子的名号,打着老子昆明杨三爷的名号,但凡顽抗的一律灭门,就照着老子的原话给我喊!”
金银丝变成的马鞭直接劈在了杜伏虎的身上,督标的尖兵打头,背后血淋淋的杜伏虎,也带着督标的人手,开始了在永平城中肆虐。
“奉昆明杨三爷口谕,搜杀永昌练匪,庇护者死!反抗者族诛!”
永平城的练匪不多,加上永平士绅的家口,也不过一两千人,可永平城小啊!不足昆明的十分之一,一两千人,永平城的每一条街道上都是无头的伏尸。
永平城是个小城,算是个联通霁虹桥与永昌的中转站,这是个回、汉、白、彝、壮、苗杂居的小城,杨三爷满城搜杀永昌练匪,也得到了白彝壮等山族的协助,永昌练匪算是永昌府的一霸,尤其是这几个月,不仅是回回被永昌哨练打压,就是永昌府的其余各族,也没少被欺压。
永平城也有不少的回回,藏了下来,杨三爷带着督标满城搜杀练匪,灭门灭族的事情,也很快传到了回回高层耳中,永平附近蠢蠢欲动,企图借机报复的回回们,也瞬间安静了下来。
当天杨猛就要带人直扑永昌,可杜伏虎却劝住了杨猛,永昌就是保山,保山就是永昌,永昌距永平将近一天的路程,而永昌的哨练,在那边的数量不少,督标已经奔杀了一天,连夜赶去永昌,应该能赶到,但还能不能战就不好说了。
杨猛在永平搜杀哨练之事,也在当夜传到了永昌,永昌绿营降卒一去不回,永平的哨练被搜杀殆尽,秦子祺的人手和永平残存的哨练一起,瓦解了永昌的数万哨练。
练匪,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住的,昆明杨三爷在永平搜杀练匪。那可是株连家人的,许多涉事未深的永昌哨练,纷纷丢了手里的武器,匆匆的逃回了家里。
这些人跟着金鸡村的沈老爷,多半是为了粮食。和丰厚的赏钱。现在要玩命了,多数人都怂了。
但沈振达还是有一批铁杆的,加上他撒了不少的浮财。一批永昌哨练之中的凶悍之辈,也聚在了沈振达麾下,妄图做最后一搏。
大军压境,永昌县城的哨练们也安分了许多,随着杨三爷在永平搜杀练匪的消息,不断在城中传播,坐镇永昌的沈振达,也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
当年自己被割了双耳,义父沈聚成脸上残存的惧色。再次浮现在沈振达的脑海之中,沈振达虽说三十多岁了,可见过的世面与他义父相比,还是差了好多,如今杨家老三真正的发了威,他才感觉到不妥。可事情已经这样了,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沈振达被逼到了墙角,也露出了森森的獠牙。
定了永平,杨猛带着督标。第二天一早就奔永昌而去,赶到了永昌地界,已经是半下午了,现在不是进城的好时机,杨猛索性就在距永昌十几里之外,扎下了营帐。
两千多人的督标,看着并不吓人,与绿营兵一样的号衣,只背着一把大刀,督标与拿着鸟枪、抬枪的绿营兵一比,还是少了一股威势。
听到杨老三不过带了两千多人,沈振达的豪气野心,又重新回来了,永昌的哨练虽说多数已经散去,但沈振达的手里四五千人还是有的,加上七把香会的势力,两三千的督标,对沈振达来说,又好像没什么了。
第二天一早,杨猛率领着不到两千多督标,来到了永昌城下,作为府城,永昌的城墙还算凑活,但是没了永昌的绿营兵,沈振达的手下连守城都不会,稀稀落落的永昌哨练,站在城墙之上,看热闹的多过了守城的人。
“让沈振达出来答话。”
永昌有枪,杨猛也不会傻乎乎到城下搦战,派出了几个嗓门大的,就在城下吆嗬了起来。
沈振达那边也是一样,同样派了几个大嗓门的答话。
“告诉沈振达和永昌城里的练匪,现在缴械只诛首恶,不然时辰一到全数剿杀。”
杨猛知道永昌城里有不少的哨练,三五千人,全杀了也有些可惜,这话不是说给沈振达听得,而是说给城里的永昌哨练们听得,若是他们擒了沈振达,还有一条活路,不然只能陪着沈振达等人一起上路了。
但场面话终归是场面话,两千多人的督标,并不能给永昌城内的哨练多少压力,不等沈振达回话,城头上的叫骂声,已经掩盖了一切。
“唉……何苦来哉!既然急着去死,那三爷也就没什么负疚感了!
将永昌左近的汉人士绅、回回高层、各山族头人聚到一起吧!
来日再战!”
滇西之乱乱在永昌,永昌之乱乱在保山,保山也就是永昌县城,是回汉征伐的源头和焦点,永昌左近的各族山民,也跟回回一样,桀骜之性远胜于云南的其他地方,破永昌城之后,除了要搜杀永昌练匪,七把香会杨猛也打算一并做掉。
这次永昌戡乱,杀了不少人,这事儿瞒不住,林则徐早晚会知道,督标自己不能再带了,也不知这次林则徐会惩罚自己呢?还是架空自己呢?
沈振达占了永昌城,而永昌算是滇西南的一处要冲,许多商人、大户,提前得知了消息,就藏在附近的村寨之中。一天多的时间,永昌左近的山寨、残存的回回,各族的商人,几千人被督标,半请半抓的带到了永昌城下。
“滇西回乱持续经年,这次杨三来永昌戡乱,不仅是代表着朝廷,也代表着杨家,代表着滇西的百姓,更代表着云南的百姓。
永昌之乱是云南最后一场动乱,沈振达、永昌的练匪、七把香会,明天就是榜样,此后云南再出叛乱,不管官府如何处置,我杨家不会放过参与动乱的人。
明日之后,哪个再敢在云南打着教派的名义、族群的差别,区分人之高低贵贱、行那戕害同胞之事,七把香会和永昌练匪就是榜样。
明日杨三做事,大家伙好好看着,以后莫要重蹈永昌之覆辙。各族、各教出了纷争,先找官府解决,官府处理的不合心意,就到昆明找杨家。两族互斗,参与者灭门,两教互斗,参与者灭教。”
云南的大局,杨家已经差不多握住了,趁着这次机会,杨家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了,各族叛乱对谁也没有好处,杨猛看似说笑的一番话,却被写在了纸上。
到场的所有人,都在督标的监视之下,将杨猛说的话给背熟了,这些人大多是商人和马帮的人手,行走在云南各地,杨家的声音,就要通过他们传到云南的山山水水之间,传到与云南接壤的地方。
杨猛要让云南的百姓知道,在云南除了有朝廷,还有一个杨家,朝廷的话不一定好使,但杨家的话一定要好使。




毒清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间大恐惧(下)
杨猛的话,军营里的商家、百姓、各族高层,大都记住了,但记住了归记住了,对于这些东西,他们并不在意,杀鸡给猴看,以前朝廷不是没做过这样的事情,尽多杀上百十人,这些人命,触动不了在场的大多数人。
这次被强请到永昌,这些人也能安之若素,无非是陪着朝廷看热闹而已,以后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但杨三爷所属的督标,伙食和军纪都相当的不错,与云南的绿营区别很大,但愿杨家人,能镇住滇西的各族吧!
无论是商人还是百姓,都不喜欢战乱,滇西连年征伐,最苦的不是那些死人,而是他们这些活着的,朝廷的税赋,活口的粮食,百姓挣扎在生死线上,商人也是一样。
世道越乱,路上的强人也就越多,现在的云南,刀手也成了一个最赚钱的职业,而做买卖一去不回的,在场的商人和走马帮的,哪个说起来都是一堆堆、一群群的。
杨家在滇西的庄子,也派来了不少人,一是送粮食,二是裹挟着滇西各族的头脑,来永昌看戏。一天一夜的时间,永昌城下就聚集了上万人。
“再去喊一遍,城内的永昌哨练,不把沈振达等重犯擒下交到军营,一律定为叛贼,能找着家口的一律抄家灭族。
派五百人去金鸡村,但凡家里有子弟参加哨练的,一律给我拖到永昌城下。”
天蒙蒙亮的时候,督标的人手在杨猛的命令之下,就开始了围城劝降,可城内除了乱骂之声,再也没了其他的回应。
日出之时,金鸡村的数千老少,被拖到了永昌城下,这下沈振达也急了眼,这些日子在永昌城内享福。他把自己的家口也给忘了,而金鸡村老弱之中,打头的就是沈氏一族的人。
“告诉他们,半个时辰!老子就给他们半个时辰,愿意降的剁去小指。丢了兵器在城内等着。不然阖族皆诛!”
杨猛的一道道命令,不仅传给了永昌城内的哨练,也传给观战的万余人。经历的事情多了,分辨能力也就高了许多。
在场的回回变脸的最多,杨三爷这是要玩真的,这架势,真是打算灭门啊!
半个时辰的喊叫,终于有了结果,永昌城头上的人越来越多,有了几个带头剁掉小指的,许多人都开始照办。无数的刀枪剑戟都被从城头上丢了下来,任沈振达的亲信,如何打骂,都驱不散蹲在城头上的哨练了。
“进城之后,剁去小指的一概不杀,其他人。还是那句话,执凶器者杀无赦!留下五百人,处理金鸡村的老弱,让那些断指的指认,一旦确认了是练匪的家人。就地斩杀!
进城之后,包庇练匪者,与练匪同罪,老子的军令,一定要传遍全城。”
杨猛说话的功夫,一队队同样背着大刀的滇西民团,也聚在了永昌城下,这就是杨猛训练了一年之多的滇西新兵,喊他们过来不是参战的,这五千新兵,就是为了向滇西各族展现实力的,而行刑也是他们的职责之一。
半个时辰之后,永昌的城门依旧没有动静,看来这场杀戮是不得不为了。
“破城!”
臼炮不能直射,但永昌的城门太大,四门臼炮架在远处,还是能击中城门的,三轮炮响之后,丝毫没有防备的永昌城门就被开花弹炸了个粉碎。
“杀!”
杨猛一声令下,观战的人群之中,就有人瘫坐到了地上,至于为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回回士绅、各地游商、各寨寨主,随我进城!”
一百多尖兵护着杨猛,他们身后是个千余人的观战队伍,一行人跟着督标的脚步就进了城。
1...100101102103104...4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