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国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方千金
在原本的分类上,金刃刀伤、跌打损伤、耳鼻喉眼口腔等疾病也曾统属于外科范畴,只不过随着现代医学的崛起,金刃刀伤很少有人看中医,而跌打损伤骨折一类也被划分到了骨伤科,很多中医院也有专门的耳鼻喉科划分。
“早!”
方寒给了两位护士一个礼貌式的微笑。
“方医生,您来我们妇产科是找人的吗?”
昨天江月娥说了让方寒来妇产科规培,这事回头她就忘了,也没对其他人交代,因而妇产科的其他人还并不知情。
让方寒来妇产科并不算什么大事,江月娥当时也是一半真心一半玩笑,她是没想到方寒会直接答应。
“我从今天开始就在咱们妇产科上班了。”
“呀!”
两个护士顿时就惊讶了,方医生竟然要在她们妇产科上班了。
“小叶,这是真的吗,你掐我一下。”
“我也感觉有点像做梦。”
“小方!”
方寒正打算问一下两位护士江月娥的办公室怎么走,就听到有人在叫自己,一回头正是江月娥。
江月娥穿着便装,还没来得及换衣服,很显然也是刚来。
“小方你倒是来的早。”江月娥笑呵呵的走上前。
“嗯,我已经在急诊科病房转了一圈了。”
方寒是穿着白大褂来的,他早上上班先去的是急诊科,并没有例行查房,只是去留观室查看了一下几位癌症患者,这是他每天例行的。
“早就听说你是工作狂了。”江月娥笑着道:“你先去值班室等我,我去换个衣服。
江月娥前脚走,值班台的一位女护士就自告奋勇:“方医生,我带您去值班室。”
妇产科的值班室并不难找,距离分诊台也不算太远,顺着楼道往里面走,依次是检查室、诊断室、新生儿保健室,然后过去之后中间的一个大房间就是妇产科的值班室。
这会儿值班室已经有不少人了,比起急诊科骨伤分区全是男医生不同,妇产科的医生大多数都是女医生,男医生也有,不过却相当的稀少。
方寒被护士领着进了值班室,好几位正在值班室聊天的医生们都纷纷看了过来。
医生们三五成群,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小团体。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山头,这话放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那都是一样的。
急诊科一样,妇产科同样一样。
此时妇产科的值班室大概有着十几位医生,不过却分成了三个团体,以高医生为中心一个,以另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医生为主一个团体,以另一位中年男医生为主一个团体,每个团体大概三四个人不等。
在副高以上级别的医生不怎么来值班室的情况下,各个科室的医生都是以一些资深主治为中心抱团的,有些新晋主治甚至之前就是一些资深主治带起来的。
医生这个职业和其他职业是有着本质性的区别的。
在其他行业,新人虽然也需要老人来带,可这个依赖性并不高,甚至于一些有本事有天赋的信任哪怕不依仗老人也能迅速的崛起。
可医生则不同,医生这个职业对技术的要求很高,讲究资历和出身,哪怕是一些很有天赋的新人,走进医院和在学校的时候也是大不相同的。
学校学到的东西只能说是基础,想要在医疗行业走的远,不断的学习那是必须的一个经过,这个时候上级医生愿不愿意教,愿不愿意给你机会那就至关重要了。
为什么一些实习生亦或者住院医总是很自觉的给一些老医生端茶倒水,各种溜须拍马,正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机会,学到更多的东西。
医生,在学校学校的老师是老师,进了医院,上级医生则是老师。
而且医院的老师还和学校的老师不同,学校的老师传授知识是拿着工资的,学生们是交了学费的,传授知识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可在医院,人家上级医生却不拿你的工资,教你本事也不是人家的本职工作,这个时候人家愿不愿意教,亦或者愿意教多少,就全看人家的心情了。
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系统,没有系统的情况下,你想要学到东西,就要学会谦逊,就要学会努力,就要学会讨好上级医生。
“呀,这不是急诊科的方医生吗?”
说话的是一位四十来岁的女医生,方寒今天前来妇产科,昨天他也大概了解了一下妇产科的一些医生,说话的这位医生姓高,是妇产科的一位资深主治。
高医生边上还有几位年轻医生都笑吟吟的看着方寒,就像是看到了什么稀奇的东西,一边看还一边交头接耳,痴痴的笑两声。
“高医生好。”
方寒笑着向高医生打了声招呼。
“方医生怎么来我们妇产科了,该不会是来我们妇产科规培的吧?”高医生笑着问。
“嗯。”方寒点了点头。
高医生一愣:“还真是?”
方寒现在可是方浩洋的得力爱将,同时也是江中院的传奇。
方寒才来了江中院不到一年,获得了江州省十佳青年医生的称号,上过江州日报,上过江中院的院刊,而且还是封面人物。
对于方寒的一些事迹,江中院的大多数医生那都是耳熟能详。
别看方寒年龄,二十四五岁的样子,也不过是刚毕业的新医生,可整个江中院的主治医哪怕是副高们都没几个人真的会把方寒当成普通的新人医生来看。
“蹬蹬噔!”
外面一阵脚步声传来,江月娥迈着步子走进了值班室,和江月娥一起进来的还有一位五十来岁的中年男医生,中年男医生正是妇产科的副主任卓海华。
走进值班室,江月娥笑吟吟的看了一眼所有的医生,笑着道:“方寒方医生大家都不陌生,我就不介绍了,从今天起方医生暂时就在咱们妇产科,你们这些浪.蹄子整天嚷嚷着让我给你们把方医生弄来,这一次我可是给你们弄来了。”
江月娥说话也是荤素不忌,很是直接:“我先警告你们,都给我收敛一点,矜持一点,可不要给我把方医生吓跑了。”
方寒那个汗啊,他以前没怎么和江月娥打过交代,还真没想到这位江主任这么虎,什么话都往外蹦,那是一点也不忌讳。
“瞧江主任您说的,我们是那种人吗?”
妇产科的女医生们也同样彪悍,一点也不在乎江月娥的取笑,高医生还笑着道:“方医生,要不和我一组吧,我这一组可全都是美女,随便你挑。”
全职国医 第五百四十四章 查房
方寒简单的和妇产科的众位医生认识了一下,江月娥就进入主题。
“今天方医生是第一天来咱们妇产科,同时呢,今天也是咱们妇产科大查房的日子,方医生就跟着先熟悉一下情况?”
“嗯。”方寒点了点头。
“那咱们就出发。”
江月娥说着话迈步走出值班室,卓海华紧跟其后,其次是几位主治和住院医们。
“小方,躲那么远干什么?”
走了两步,江月娥一回头,发现没见到方寒,仔细一看,这才看到方寒竟然吊在车尾。
方寒紧走两步,来到江月娥边上。
江月娥笑着道:“小方,我把你从急诊科要过来,可不是真的让你来规培的,你可别给我打马虎眼,混日子。”
江中院从来不缺规培生和交流生,江中院妇产科的规培生和交流生同样不少,想来江中院规培的人多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来的。
倘若方寒真是普通的规培生,江月娥还不稀罕呢,她之所以好几次在方浩洋面前提起,正是因为看中方寒的本事。
江月娥是把方寒当副高级别看待的,可不是真把方寒当规培生亦或者住院医的。
江主任和方寒打交道的次数不多,可每一次遇上的都是急诊,以患者当时的情况,哪怕是江月娥也不敢说自己就一定能比方寒做得好。
江月娥请方寒这么一位年轻帅气水平高的医生来,一个是养眼,一个其实是想让方寒传授一下本事,带一带妇产科的一些医生。
“啊!”
方寒一愣,然后很认真的道:“我从来不打马虎眼的。”
江月娥就喜欢方寒有时候精明,有时候却很呆萌的样子,笑着道:“这个我知道,急诊科方医生,做事认真,工作狂嘛,整个江中院都知道,大家说是不是?”
“是!”
一群妇产科的医生纷纷附和。
这就是方寒颜值高的好处了,颜值高,水平高,方寒在妇产科这样一女医生为群体的科室,那绝对是万众瞩目,备受呵护的。
要不然,一位年轻的医生过来,科室里面总会有人会心里不怎么服气的,哪怕表面上服气,心中那也不怎么舒服,就像方寒去骨伤科轮转的时候一样,很多住院医就不怎么喜欢方寒。
可女医生们就不同了,谁让方医生长的帅气呢,妇产科男医生本就少,长的帅气的那就更少了,能有一位帅气的男医生在边上养养眼,也是赏心悦目的。
“小方啊。”江月娥一边走,一边对方寒说着话:“我们妇产科呢,大多数时候其实倒也没什么太大的事情,最主要的就是接生、检查,治疗一些不孕不育,可一旦出事,那就是大事,患者往往就会有生命危险,你这过来,可要把你的拿手绝活给大家传授两招。”
妇产科,很多人都知道是生孩子的地方,妇产科的患者要么是孕妇,要么是产妇。
自古至今,对女人来说生孩子都是相当危险的,在现代医学还没有成熟之前,每年因为难产去世的产妇相当的多,即便是到了现今,医学已经相当的发达,每年也同样有不少产妇因为生产而病危甚至丧命。
说到这里,再次给中医正个名。
很多人根据现代医学发展之前和现代医学发展之后产妇病危丧命的这个比例来吐槽中医,把产妇难缠而丧命的黑锅甩给了中医,说什么中医既然能治病,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产妇病危云云。
在这里说一下,中医确实能治病,可自古至今厉害的中医人都是相当少的。
有人曾经统计过,民国时期,建国初期,中医人是相当多的,可即便如此,全国也不过三十万中医人。
三十万中医人洒向全国,每个省每个市能有几位?
再往下一个县城能有几位?
更何况这三十万中医人中,大多数的中医人也只是初窥门径,甚至于这三十万人数中还有一部分滥竽充数。
就拿现在的网文作者来说,根据统计,注册笔名写作的网文作者达到了一千多万,可这一千多万的网文作者签约的也不过六七十万人,单单签约一个门槛就让庞大的网文作者瞬间缩水。
同时,这六七十万人的签约写手中,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赚钱,月收入能达到两千以上的网络写手不足十万人。
而在这十万人中,年收入能达到十万的网文写手那就更少了,年入百万的也就那么一少部分。
中医人也同样如此,中医易学难精,在民国史记和建国初期,医师执业资格还没有试行的时候,哪怕是懂得一些偏方看病的土郎中也被当成是中医人,这样的统计水分有多大?
把偌大的黑锅让中医来背,是不是太沉重了些?
......
妇产科是一个大科室,床位并不比急诊科的床位少,还没走进病房,就能听到婴儿的啼哭声,走廊也随处都是人。
有人搀扶着大腹便便的妻子正在走动,以期能生产顺利,有人正端着尿湿的尿布从病房走出来。
相比起急诊科留观室和骨伤分区的病房,妇产科的病房要更为吵杂和热闹一些,也多了一丝烟火气息。
无论是陪着妻子走动的男人,亦或者端着尿布走出的男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不得不说,妇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虽然妇产科也是医院科室组成的一部分,可从某方面来说,妇产科并不太像是病房,这个地方也并不太像是医院。
在其他科室,你绝对看不到会心的笑容,幸福的笑容。
对于妇产科的大多数家属和产妇来说,他们是来迎接属于自己的小生命的。
“怎么样,来到妇产科是不是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江月娥笑呵呵的问着方寒。
“嗯,是和其他科室不怎么一样。”方寒点头。
在这儿,你几乎很少能感受到压抑。
特别是在急诊科,急诊科虽然也忙碌,患者也多,可给人的感觉永远都是紧张,压抑,作为医生,随时要做好抢救生命的准备,要随时面对患者家属的哀求和哭诉。
可在妇产科......
“江主任,各位医生,吃糖吃糖。”
迎面一位三十岁左右的青年手中提着一大包糖,见人就给,看到江月娥一群人,急忙笑呵呵的迎了上来,一人一把糖。
“是5室的?”
江月娥笑着接过糖,笑问道:“什么时候生的,男孩还是女孩?”
“早上六点半。”
青年笑的非常开心:“是个闺女?”
“第一胎生了个闺女,确实值得高兴。”江月娥笑着道。
“那可不,女儿是老爸的贴心小棉袄,这第一胎生个闺女,再要二胎就没压力,再生个闺女也开心,这第一胎要是生个大胖小子,可就不敢再要了。”
青年笑着道。
方寒站在边上也面带笑容,不得不说人的思想观念转变虽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十年二十年前,大多数人生了女儿都不怎么高兴,特别是第一胎生了女儿,很多人甚至都不愿意办满月酒。
可到了现在,重男轻女的思想虽然依旧存在,可已经极少极少了,很多人都想要个女儿。
当然,这一方面是思想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是生活压力的逼迫。
套用现在很多家长的话语,生个儿子就要一套房,两个儿子两套房,这一辈子也拼不到啊。
“江主任,您忙,我先去了。”青年给每位医生一人一把糖,笑呵呵的走远了,遇到路过的小护士也急忙发糖。
江月娥笑着带着众人进了一号病房。
病房里面四张床位,每一张床位前面都有一个婴儿车,其中三张床位的婴儿车里面都已经有了孩子。
不大的病房里面人不少,除了产妇,几乎每一张床位边上都至少有两位家属陪同,老公和婆婆。
“江主任。”
看到江月娥带着人走进来,病房里面的患者家属急忙打招呼。
江月娥一边笑着点头,一边道:“病房里面太乱了,要注意啊,这病房可是你们住的地方,还有小孩子,要是不注意,很容易感染的,这么小的孩子要是感染了,那就麻烦了。”
边上的小护士脸瞬间就吓白了。
江月娥这话是对患者家属说的,可未尝没有责怪他们的意思。
“我们注意,这就注意,马上就收拾。”患者家属们急忙道。
“嗯,一定要注意,病房里面不要凉尿布,走廊里面也要注意,现在天热,楼顶一会儿就干了。”
说着话,江月娥就走向了第一张病床。
边上一位住院医急忙道:“江主任,这一床是昨天下午五点生的,顺产,孩子六斤八两,一切正常......
江月娥点了点头,走上前问:“感觉怎么样?”
“感觉还好。”
“孩子吃东西了没有?”
“吃了一次奶粉。”
“还是要吃母!乳,母!乳只有让孩子多吃,才能迅速的下奶,要是不让孩子吃,那就没有奶,吃的时候要注意,左右两边换着吃,不要兼顾一面。”
全职国医 第五百四十五章 药方讲解
“江主任,这一床是前天下午六点十分左右出生的,男孩,七斤二两......”
住院医一边在边上检查,江月娥也顺便走上前问:“感觉怎么样了,有没有下奶?”
产妇还没说话,边上的婆婆就急忙道:“江主任,我儿媳妇不让孩子吃母、乳。”
婆婆说话的时候,产妇的丈夫急忙拉了一下自己的母亲,奈何婆婆嘴快,还是说完了。
“不让吃母、乳,为什么?”
江月娥笑呵呵的询问。
产妇二十七岁左右,因为才生了孩子,这一阵一直都是素面朝天,脸色也微微有些苍白,却也看得出,长的很不错,是个美女。
“江主任,我要保持身材,我是个舞蹈老师,生产过后我还要尽快投入到工作中去,要是因为喂母、乳导致身材变形,搞不好会丢了工作。”产妇有些埋怨的看了自己的婆婆一眼,这才有些不情愿的解释道。
“给孩子喂母、乳怎么会导致身材变形呢?”
江月娥奇怪的道:“你这个理论是从什么地方看到的?”
“网上都这么说,说什么会下垂之类的......”
江月娥笑着道:“不要被网上的一些东西误导了,婴儿吃母、乳不仅仅对婴儿有好处,同时对产妇也有好处......”
江月娥这话一出,边上几位产妇都急忙看了过来,大家都知道吃母、乳对婴儿有好处,却不怎么知道吃母、乳对产妇也有好处。
产妇也半信半疑的看着江月娥。
江月娥又笑了:“看来很多人都不知道,那我就说一说,下去之后咱们的医生和护士也可以给产妇普及一下,避免有人走进什么误区.....”
“这个第一呢,无论是剖腹产还是顺产,母、乳喂养都会让产妇产后恢复的更快,宝宝吃奶的时候,吮吸**会刺激催产素的分泌,从而加速**收缩,有利于**恢复......”
“第二呢,妈妈生产乳汁会消耗很多体内的能量,这些消耗会帮助消除孕期堆积的脂肪,母、乳喂养的妈妈会比其他人每天多消耗能量500大卡,坚持母、乳喂养,身材可以更快的恢复到孕前水平。”
“第三,母、乳喂养的妈妈患乳腺炎、乳腺癌以及卵巢疾病的概率远远低于非母、乳喂养的女性,患病概率降低50%。”
“第四,母、乳喂养还可以平衡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有很神奇的效果,目前这点已经得到科学界广泛证实,这一点其实就像是我们平常献血一样,很多人都知道失血过多是会有生命危险的,可同时,适量献血却有助于身体健康。”
“除此之外,母、乳喂养还可以增进妈妈和宝宝的感情,母、乳喂养宝宝的妈妈心情也会更好,心态也更荣誉恢复,可以大大的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听江月娥说了这么一大堆,不少产妇都惊讶万分,他们以前还真不知道这些。
“所以说母、乳喂养不会导致身体变形,主要是掌握正确喂养的方法。”江月娥笑着对产妇道。
“嗯,我知道了,谢谢江主任。”
江月娥回头一扫跟着她一起来的医生们,问:“谁还能说出母、乳喂养的好处?”
众人面面相觑,作为医生,大家多少都是知道一些的,有的人甚至全知道,可问题能说的都已经被江月娥说完了。
补充主任的发言,这可是要具有一定的水平的。
“方医生没什么补充的?”江月娥笑呵呵的看向方寒。
“省钱!”方寒吐出两个字。
江月娥先是一愣,然后呵呵笑道:“不错,还要加上这一条,省钱,要是能持续母、乳喂养一年,至少可以节省两到三万的奶粉钱。”
众人一阵大笑,有的人是真笑,有的人是假笑,有的人笑的天真,有的人笑的苦涩......
......
大主任查房一般都是非常快的,进了病房都是简单的询问一下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是否稳定,最多叮嘱一些注意事项,并不会像住院医乃至主治医一样太过详细。
毕竟作为大科室的主任,管理的患者是非常多的,如果事无巨细,单单一个查房,一整天或许都检查不完。
一路走来,江月娥都是类似的询问:“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舒服?婴儿有没有吃母、乳之类的。”
也正如江月娥所说,妇产科一般来说都不会出现什么大事,大多数的产妇生产都是比较顺利的,而且为了避免各种意外,江中院妇产科也是有着剖腹产的水平的。
“江主任,这一床是前天中午一点二十分生产的,男孩,六斤八两。”
住院医讲过情况,江月娥这才上前,查看着产妇的气色,例行询问:“有没有什么不舒服?”
“还好,已经可以下床活动了。”
“嗯,多多注意,坐月子最应该注意的其实正是夏天,天热最容易让人忽视一些细节。”
江月娥叮嘱了一句,问:“孩子吃母、乳了没有?”
......
“江主任,这一床是上周五下午住进来的,已经到了临产期,胎位也正,属头部,可是至今还没有入盆骨。”
这一床是一位孕妇,还没有生产,孕妇年龄大概二十五岁左右。
江月娥走上前一边给孕妇切脉一边问:“饮食和大小便怎么样?”
“饮食和大小便都正常。”边上的住院医急忙道。
“高医生,你怎么看?”
高医生正是这一床的主治,江月娥这也算是现场询问了。
“孕妇是初产,骨盆紧闭,气血两虚,胎位不入盆骨,我也给用了方子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