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国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方千金
下乡义诊,一些主治医不怎么乐意,可一些住院医还真没太大怨念,大家在医院是最底层的,整天忙成狗,出了门反而自由度高一些,就拿这次义诊来说,也就刘大江这么一位主治,外加一个方寒,镇卫生所的医生护士们端茶倒水,见了面某医生的招呼,这样的待遇,在江中院是不可能有的。
只是能在县上,就没人愿意去镇上,能在镇上自然没人愿意再去村上。
方寒道:“这一次义诊回去,我会给医院提议一下,给大家都加一些奖金,以后的义诊咱们医院也尽量保持下乡下村,既然是义诊,咱们就不要形式主义,而且,这样的下村义诊对大家能力的提升也是有好处的,到时候没有主治,没有上级医生,遇到任何病症都需要大家自己解决,很多民间的中医人其实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升起来的,咱们当医生的,还是要以提升个人能力为主.......”
既想马儿跑,又不想马儿吃草,这样的事情方寒也知道得罪人,因而适当的给予一定的利益是很有必要的。
“这一次下村义诊,大家的表现我会让刘医生打一个报告上去,到时候奖金和这一次义诊的表现挂钩,表现优秀的医生下月可能会多拿不少奖金,表现差的医生有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到。”
众人面面相觑。
这话要是刘大江说的,他们还真不会怎么信,可这话是方寒说的,他们就不得不信了,方寒现在确实是能直接对话院领导能够影响其他科室的人。
方寒既然承诺了,到时候这事八成会执行。
一位姓林的住院医首先响应:“瞧方医生您说的,咱们下来义诊,自然是想办实事的,下村义诊能能体现咱们江中院和其他医院的不同之处。”
其他人纷纷在心中鄙夷:“马屁精。”
然后异口同声:“林医生说的对!”
全职国医 第五百二十五章 我体质偏寒
散会之后,江中院的医生们也都在镇卫生所的大院子或者院子门口乘凉,大热天的,人一般都睡的比较晚,在乡下,睡前纳凉几乎是常态了。
乡下虽然经济差,住宿环境差,可好在空气质量好,也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和来来往往的车辆,晚上坐在院子里看着星星,吹着凉风,倒也算是难得的享受。
“李医生!”
刘大江偷偷的把李小飞拉到了一边,从身上摸出一盒烟,抽出一根递给李小飞。
“不好意思,我不抽烟。”李小飞客气的拒绝。
原本李小飞也是抽烟的,可自从跟了方寒之后,李小飞就把烟戒了,事实上不仅仅是李小飞,现在骨伤分区的大多数医生都不怎么抽烟了。
正所谓上行下效,方寒不抽烟,下面的医生自然也就不怎么抽烟了,这要是不戒烟,和方寒说话的时候一嘴的烟味,方寒就会下意识的皱眉。
有些时候人戒不掉有些坏习惯,并不是真的戒不掉,而是没有真正的去戒,亦或者说没有切身的感受到危害。
就拿抽烟来说,方寒自己不抽烟,却也并没有要求其他人也不抽烟,可现在骨伤分区的医生,但凡有上进心的,都把烟戒掉了,大家都想在方医生面前留一个好印象。
在前途和抽烟之中选择,这个时候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了。
“方医生好像也不抽烟。”
刘大江笑呵呵的把烟叼在了自己嘴里,摸出打火机点燃,笑着道:“我不行啊,多年的老烟枪了,不抽烟心里慌。”
李小飞心说你是没到那一步,你要是做个断肢移植手术,这烟看你还敢不敢再抽了,到时候手指头和烟你也只能选择一个了。
不过人家刘大江是主治医,李小飞还没有方寒的底气,笑着道:“刘医生有事吗?”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随便聊一聊。”
刘大江抽了一口烟,吐出一口烟雾,笑着道:“李医生你是方医生的学生,对方医生了解的应该比我多,方医生这个下村是什么个意思?”
这一次下乡义诊,明面上刘大江是领队,可事实上所有人都心中明白,方寒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头,方寒说什么,别说其他医生不会怎么反驳,就是刘大江也不敢真的和方寒对着干。
刚才方寒提出下村义诊,刘大江还有些摸不清楚方寒的脉,因而特意向李小飞打听一下。
这下乡义诊刘大江也不是第一次参与了,他还是住院医的时候就参加过,现在成了主治,更是成了带队医生,可像方寒这样的,刘大江还真有些不是很明白。
一般来说,医院组织下乡义诊主要有着两方面的原因。
一个就是政治任务,在上面和社会上刷好评,就像是社会名人做慈善一样,不管你心里愿意不愿意,多少都要意思一下,为的是维护自身的好形象。
一个是社会舆论,一个是上级考评,比如省厅评选省级模范单位、先进单位这些,不是说你经常义诊就一定能被评上,可你要没有这些,那是绝对评不上的,其他医院都在做,你们家医院不做,面子上就低了一筹。
其次就是给自家医院打响知名度,医院下乡,就会在当地的小医院和当地的群众中留下自家医院的印象,到时候真要有患者去江中市,就会优先考虑江中院。
江中院作为江州省的顶级三甲级医院,这第二点其实已经不算太重要了。
对一些普通的三甲级医院来说亦或者二甲级医院来说,还存在资源方面的竞争,可对江中院,那是真的不存在的。
江中院作为东南五省最知名的中医院,名气早已经辐射到了周边的几个省份,别的省份不提,就说江州省人口也有两千多万,再加上周边,江中院那是真不缺患者,每天前去江中院的患者那是络绎不绝,人山人海,真的是很难挂到当天的号,像秦卫华、廖一鸣等人的号,别说当天,一个月之内的都没有了。
因而江中院的医生们现在对所谓的下乡真的没多少兴趣,即便是下去也都是混日子,走过场的,方寒这一次却这么较真,这就让刘大江有些看不懂了。
他不清楚方寒是有什么深意呢还是方寒的性格如此?
不搞清楚领导的意图,做事是很难的,刘大江现在就是这样。
“我师父本来就是喜欢做事的性格。”
李小飞笑着道:“刘医生您应该也听说过,我师父在医院的时候就是加班狂魔,他这一次愿意来参加这个义诊,可不是为了走过场混日子的,要是走过场,他还不如呆在医院呢。”
“方医生是一个干实事的人,这一点我早就听说过了。”刘大江笑呵呵的道,有了李小飞这句话,他的心中也算是有数了。
既然方寒喜欢干事,那他就配合,争取让方寒这一次的下乡之行是既充实又满足。
“我师父的脾气其实是蛮好的,平常也不怎么发火,就是比较较真,性子也比较直,刘医生您多担待着点。”
“瞧李医生你这话说的。”刘大江呵呵笑道:“我还就喜欢方医生这样的性子,性子直,有什么是什么,没那么多弯弯绕,和方医生这样的人打交道,放心,踏实。”
李小飞忍着笑,他可是知道刘大江被方寒训斥的事情,刘大江嘴上这么说,心中可不见得就是这么想了。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刘大江什么想法都无关大局,明面上他是绝对不敢和方寒对着干的。
这会儿方寒也找了一个比较凉快的地方,边上放着茶杯,手中拿着手机,浏览着朋友圈,正在例行日常点赞。
“方医生,吃水果。”
隆山镇卫生所唯一一位年龄和颜值还算拿得出手的女护士端着洗好的桃子递到方寒面前。
“谢谢。”
方寒拿起一个桃子,给了女护士一个感谢的笑容,张开嘴巴,咔嚓就是一口:“嗯,很甜。”
“这是我们家自己种的呢。”
女护士站在边上并不走开,一边看着方寒玩手机,一边搭腔:“方医生您要是喜欢吃,您回去的时候我给您多带一些。”
“谢谢,我其实不怎么喜欢吃桃子,偶尔吃一两个还好。”
说着话,放眼扬起手中的桃子,然后又是咔嚓一口。
“那您喜欢吃葡萄吗,我们家还有葡萄的,都是自家种的,天然无公害,吃着放心。”
“谢谢,我也不怎么喜欢吃葡萄。”方寒给了女护士一个礼貌式的微笑:“我这人体质偏寒,不能吃太多水果的。”
“呀!”女护士顿时有些慌了,他竟然不知道这个,方医生体质偏寒竟然还吃了自己拿来的桃子,桃子应该是没事的吧?
“偶尔吃一点没事,不能多吃。”方寒笑着解释。
“那方医生,我有机会去省城的话,可以去找您吗?”女护士的眼中带着期盼。
“可以的,你来了我请你吃饭。”方寒礼貌的点头。
“真的吗?”
女护士的脸上瞬间绽放笑容,急忙拿出自己的手机:“方医生,我能加一下您的微信吗?”
“可以的。”
方寒返回朋友圈,打开扫一扫:“我扫你吧。”
女护士的手都有些颤抖了,好半天才弄出自己的微信二维码,方寒轻轻一扫,女护士急忙通过。
看着自己果然添加了方寒的微信,女护士这才松了口气,笑着向方寒摆手:“那方医生您忙着,我先去了,您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喊我。”
“好的。”方寒笑着点头。
女护士迈着步子离开,方寒再次打开朋友圈,继续点赞。
李小飞迈着步子走了过来,看着刚刚远去的护士,眼中是一阵羡慕,自己这个师傅,走到哪儿都不缺美女搭讪啊。
......
晚上,方寒准备睡觉的时候,女护士又来了,手中拿着蚊香和花露水。
“方医生,这儿蚊子多,您晚上点着蚊香吧,要是被蚊子咬了,可以喷一点花露水......”
“谢谢。”方寒很客气的接过。
“那方医生,祝您晚安。”女护士挥挥手。
“晚安。”方寒也同样笑着挥手。
隆山镇的蚊子确实比较多,刚才方寒在外面纳凉的时候就被蚊子咬了好几口,不过他来之前就带着自己配置的药膏,效果要比外面卖的花露水的效果更好一些。
虽然如此,方寒还是没有拒绝女护士的好意。
不能给人希望,也千万不要给人绝望,这是方寒一直奉行的原则。
点燃蚊香,方寒这才洗了把脸,躺在床上缓缓的进入了梦想。
第二天早上七点不到,方寒起床洗脸,走出房间,不少医生都已经起床了,前往食堂吃饭。
“方医生。”
方寒刚刚走进食堂,就碰到了裴淑红。
“裴所长早。”方寒客气的招呼。
“方医生昨晚睡得好吧?”
“还好。”
“镇上条件差,让方医生您和江中院的医生们受委屈了,改天我去省城,亲自请大家吃饭。”裴淑红还是觉得有些歉意的,他们裴山镇的条件比起其他镇那是真的差了不少,这一次江中院的医生能来隆山镇,她自己都是有些意外的。
“裴所长客气了。”方寒给了裴淑红一个礼貌式的微笑。
全职国医 第五百二十六章 送药
裴淑红对这一次的下村很重视,不惜一切代价借来了几辆面包车。
对江中院的医生们来说,这一次的义诊形式大于意义,大家下来待够三天,最多五天,然后回到医院,该干什么干什么,这一次的义诊之行就算是结束了。
可对隆山镇来说,这一次义诊给江中院的医生们留下的印象如何则关系到隆山镇是否下一次还能邀请到江中院的医生。
不仅仅是裴淑红,就是镇上对这一次的义诊也是相当重视的。
隆山镇穷,越是穷面临的困难越多,教育难,医疗难,对隆山镇卫生所来说,上级医生下来义诊,同时也是提升隆山镇卫生所医疗水平的机会。
........
“方医生,刘医生,这次咱们准备了五辆车,各种药材也都已经装在车上了......”
“嗯。”方寒微微点了点头,五辆车差不多够用了,昨天晚上他的计划是分成六个小组的,既然五辆车,那就分成五个小组,每个村根据情况,差不多半天时间应该就可以了,这样算起来一天十个村,三天时间正好可以把隆山镇的所有村子跑完。
“不知道方医生和刘医生你们哪位留院呢?”裴淑红询问。
“留院?”
方寒愣了一下,这才明白裴淑红的意思。
虽说是下村义诊,可镇卫生所这边还是要留人的,相比起下面的村子,卫生所这边的患者还是要多一些的。
“那就刘医生和多出来的那个小组留在医院吧。”方寒想了想道。
“还是方医生您留着吧,您的水平高,到时候下面村子真要遇到什么棘手的患者,送过来也有人处理。”
刘大江急忙推脱,相比来说留在镇卫生所自然是要舒服一些的,有热水,有冷饮,有空调,到时候下了村可就不见得有这样的待遇了,最起码是没空调的。
“没事,真要有什么棘手的患者,我可以赶回来的。”方寒是想下村的。
从小在篷花村长大的方寒是很清楚下面村子的一些情况的,千万不要看村子小,可有时候还是会遇到一些比较难缠的病症的。
正如方寒昨天开会时候所说,这一次下村,没有上级医生,所有的住院医都要独立面对患者,到时候就要看住院医们的应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对医生的水平提升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
一些大医院的医生往往瞧不起村子里的村医,可事实上村子里的一些老村医水平那也是相当高的,他们或许看不了太过复杂的疑难杂症,可是看一些常见病往往要比大医院的一些医生更在行。
十年如一日的在村子里看病,什么孩子、老人、孕妇,村医们几乎是来着不惧的,特别是时间往前十来年,交通不便利,大医院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就医不方便的情况,村医那可是什么病症都要看的。
甚至于一些厉害的村医靠着胆大心细,自学成才,水平比起县医院乃至市医院的一些副主任那也是只高不低。
最现实的一个例子,李文军,李文军本人就是村医出身,之后自考大专、本科学历,一步一步走到了江中院急诊科副主任的位子上。
对方寒来说,他是不怎么愿意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的,既然决定下村,那么他自然是当仁不让。
“那我就留在卫生所吧。”刘大江见到方寒态度坚决,并不是做作,也只好点头同意。
早上七点半,一群医生在卫生所门口集合,根据分组准备上车,方寒带着李小飞和一位隆山镇卫生所的医生正打算上车,不远处一辆崭新的五菱缓缓而来,看着开来的这辆五菱,方寒下意识的愣了一下,就这么一愣,五菱已经在卫生所门口停稳了。
车子停稳,副驾驶上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从车上下来,笑呵呵的招呼:“方医生!”
蔡连军满脸堆笑,笑呵呵的走到了方寒面前。
不等方寒开口,蔡连军就笑着道:“方医生,我听说这一次江中院在隆山镇义诊,特意向上面申请了一批药物,免费捐赠给江中院,药材我已经拉来了,您看?”
边上的刘大江瞬间就震惊了。
蔡连军他是见过的,这位是江华制药江北区的负责人,方寒在隆山镇义诊,这位蔡经理就直接免费送来一批药材过来,这样的待遇,哪怕是医院的一些科室大主任也没有啊。
同样站在边上的裴淑红看向方寒的目光更是灼热灼热的,这位方医生不仅仅医术了得,果然是背景通天啊,医药代表免费送药上门。
这个药物虽然名义上是送给江中院的,可此时送来了隆山镇,很显然就是他们隆山镇使用了,如此一来,江中院的这一次义诊,药物方面也可以进行免费了。
“那我就代表隆山镇的村民谢谢蔡经理了。”
“方医生客气了,你们这些医生都愿意下来免费义诊,我们这些医药企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那也是应该的。”蔡连军呵呵笑着。
对隆山镇卫生所来说,这么一批药材或许价值不菲,可对江华制药来说,这么一批药材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这一次蔡连军拉来的药材大概价值十来万左右,这么一批药材,要是能换来方寒的好感,换来方寒的友谊,那对江华制药和蔡连军来说都算是赚了。
方寒淡淡一笑,回头对裴淑红道:“裴所长,这一批药材就麻烦您和刘医生清点一下,到时候给我一个清单。”
裴淑红急忙道:“方医生,既然有蔡总赞助的这一批药材,那这一次义诊所有的药物咱们都可以免费供应,不够的我们镇卫生所承担。”
裴淑红也是相当会来事的,蔡连军拉过来这么一批药材,如此一来缺口其实已经不算大了,他们镇卫生所再承担一部分,那也是完全承担的起的。
免费义诊,药材免费供应,这样的活动才算是真正造福隆山镇的村民了。
“也好。”
方寒点了点头,然后招呼人上车出发。
“方......”
蔡连军张了张嘴,看着方寒上了车扬长而去,不解的回头问刘大江:“刘医生,方医生这是?”
“方医生带人下村了,方医生说天气热,村民们来镇上就医不方面,所以决定分组下村。”刘大江道。
“方医生真是,方医生真是一心为了患者着想,大公无私啊.......”蔡连军干巴巴的奉承道。
......
这次下村,镇卫生所留了三个人,刘大江以及两位江中院的住院医,其他小组都是两个人,方寒和李小飞一组,同行的还有一位隆山镇卫生所的医生。
隆山镇卫生所的这位医生姓胡,四十岁出头,原本是村医出身,后来各乡镇建镇一级卫生所的时候,这位胡医生托关系进了镇卫生所,现在是镇卫生所内科的主治医。
胡医生负责开车,李小飞和方寒坐在后座,一边开车,胡医生还一边给方寒和李小飞介绍:“方医生,李医生,咱们这一次去的是下窑村,我们隆山镇总共二十四个村子,最大的村子就是隆山村,也就是镇上的区域,隆山村最大,总共有九个组,一个村抵得上其他村子三个大小,其他村都是四个组,有的村人多,有的村人少,平均一个村也就二百户左右。”
“这么说一个村也就七八百人?”李小飞问。
“不能这么算,这几年村上的人越来越少了,有的户也就两个人,有的户四五个人,算下来一个村五百人左右吧。”
“这么少?”李小飞有些意外。
“我们隆山镇穷,这些年稍微有些出息的年轻人都搬走了,要么去了市里,要么去了省城,最不济也去县城买了房子,也就是户口没有迁走,空户很多的。”
国家的政策是支持城镇户口的,乡村户口转城镇户口容易,可一旦迁走,成了城镇户口,想要改成农村户口那就几乎没什么可能了。
现在的农村户口就像是中国国籍一样,你换国籍容易,可想要再换回来,那就几乎没什么可能了。
农村户口家里好歹还有几亩地,家里的老房子等等,一些哪怕已经在城镇买房的人也大都保留农村户口,留着名下的土地,等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这也导致现在一些乡镇的空户确实比较多。
这些空户名义上还是本地的村民,事实上大都已经在别的地方安家落户,有的户也只有一个人保留着当地的户籍。
胡医生为人比较健谈,一路上都和李小飞方寒说着当地的一些事情,当然,主要是李小飞和胡医生在说,方寒再听。
大概十多分钟,车子就到了这一次的目的地小窑村,义诊地点就在小窑村的村**。
裴淑红应该早就给当地的村领导打了招呼,车子刚刚停稳,小窑村的村主任和村支书就带着人迎了上来。
“胡医生,欢迎欢迎。”
胡医生客气的给双方介绍:“这位是省城江中院来的方医生和李医生,这位是小窑村的村支书和村主任......”
全职国医 第五百二十七章 低保户
村**这样的称呼听起来就比较尬了,因而又名村委会,相比到了村一级,什么村长和村主任之流大都是村里面德高望重然后又具备党员身份的一类人来担任了。
这几年随着各乡镇一些村小学的倒闭,同时随着全国各地村委会的不断正式化,原本村小学的位置大都被改造成了村委会。
村委会的广场前面,有着高大的树木,大都是以前小学学校的孩子植树节的时候种的,算时间怎么也都有十来年甚至更长的光景了。
广场的阴凉处摆放着桌椅,村主任亲自提着水壶放在边上,得到通知的村民也一大早就在村委会集合了。
相比镇卫生所,村委会对村上的居民来说更具有号召力,而且也更方便号召。
村委会广场前面,原本小学升国旗的旗杆上就有两个大喇叭,声音可以远远的传到小窑村所属的四个组甚至更远。
“这一次省城的医生前来咱们小窑村给大家免费看病,大家一定要珍惜机会,有序排队,保持好秩序,谁要是给我添乱,别怪我大嘴巴子招呼。”
村长五十来岁,辈分极高,在小窑村那是相当具有话语权,一些上年龄的老头老太太还好,稍微年轻一些的,村长那是相当的不客气。
猜你喜欢